Ⅰ 为什么平面设计在中国注册不了会员
打开AGI(http://a-g-i.org/)官网,在网站下方选择Member选项卡,会显示出自1951年起至2016年为止所有曾加入过AGI的来自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会员名单。
<img src="https://pic4.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1321"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1"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v2-_r.jpg">
Ⅱ 蔡冠深的相关新闻
2011年12月30日下午,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功能提升项目的捐赠签约仪式在蔡冠深人文馆颖琴厅举行。
杨玉良在会见中,首先对蔡冠深校董一行专程来访表示欢迎,并对新华集团多年来支持学校发展表示感谢。他表示,复旦的国家“智库”建设需要各方共襄盛举,希望包括蔡校董在内的香港商界领袖共同参与,特别是支持、参与我校的金融研究中心和沪港研究所建设。
蔡冠深校董对杨校长的介绍表示完全赞同。他说,沪港经济交流与合作一直是香港各界关注的话题。希望复旦大学能够加强与香港的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愿意为此提供支持。博物馆馆长朱顺龙向来访的蔡冠深校董一行介绍了蔡冠深人文馆的运行情况及该馆未来功能提升的设计方案。
会谈前,蔡冠深校董一行还观摩了在蔡冠深人文馆举行的由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百年风华、人间岁月”复旦近代名家翰墨展。 上海大学2011年度蔡冠深奖学金颁奖典礼在宝山校区东区商管楼一楼蔡冠深讲堂隆重举行。香港新华集团总裁蔡冠深,新华集团总裁特别助理李宗伯,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志明,校长助理、研究生工作党委书记李伟,研究生部常务副主任王光东,研究生部副主任周明与获奖学生和师生代表出席了典礼。典礼由王光东主持。
新华集团总裁蔡冠深先生发表讲话,他首先肯定了上海大学在蔡冠深奖学金评审颁奖中的认真工作,并对获奖学生表示祝贺,蔡冠深先生诚挚地缅怀了钱伟长院士,蔡冠深奖学金是在钱伟长校长的亲切关怀下建立的,今年已经是第十四个年头,新华集团与上海大学一样的,都致力于满足社会和国家的需求而发展自身,在座各位获奖的同学不仅是钱老精神的传承者,更是上海大学精神的实践者,也是新华精神在高校的体现者。希望今后上海大学的与新华集团共同的事业蒸蒸日上。
最后,全体获奖同学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2011年度蔡冠深奖学金颁奖典礼圆满结束。 自1990年开始,蔡冠生先生对坐落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大学情有独钟,无偿捐赠四层建筑的新基贵宾楼,为东北大学图书馆捐书,先后设立“东北大学蔡冠深教育发展基金”和“东北大学蔡冠深奖励博士研究生基金”。20多年来,得到这项基金资助的一大批优秀学子留校任教,为东北大学的百年大计——建设国际著名的高水平大学增加了宝贵的新生力量。蔡氏家族三代人对东大的帮助与感情传承,作为校董会副主席、张学良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蔡冠深博士为东大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Ⅲ 台北有那些画廊 地址和联系方式
画廊名称 开放时间 地 址 电 话
八大画廊 13:0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5号5F(阿波罗大厦A栋) (02)7522664
立大艺术中心 11:00~18:30* 台北市南京西路22号12楼4 (02)5559230
日升月鸿艺术画廊 11:0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5号12F(阿波罗大厦A栋) (02)7522353
天赋艺术中心 12: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3号6F(阿波罗大厦B栋) (02)7515175
中铭画廊 11:0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3号9F(阿波罗大厦B栋) (02)7723488
台湾画廊 11: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4号9F(阿波罗大厦B栋) (02)7736210 (02) 7720486
吉证画廊 11:0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5号10F(阿波罗大厦A栋) (02)7818146 (02)7819849
印象画廊 11: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22号5F(阿波罗大厦D栋) (02)7522838 (02)7214334
好来艺术中心 11: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26号3F(阿波罗大厦E栋) (02)7216141
形而上画廊 11:0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2号5F(阿波罗大厦B栋) (02)7529974
阿波罗画廊 10:3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6号2F(阿波罗大厦A栋) (02)7819332 (02)7718745
长江艺术中心 & 索卡艺术中心 长江/10:30~18:30 索卡/11: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24号11F(阿波罗大厦E栋) (02)7403723 (02)7403724
东之画廊 11:00~18: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4号8F(阿波罗大厦B栋) (02)7119502 (02)7527679
郁芳画廊 12: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1号11F(阿波罗大厦D栋) (02)7731703 (02)7731709
哥德艺术中心 11: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22号3F(阿波罗大厦D栋) (02)7736871
奕源庄画廊 11: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20号7F(阿波罗大厦D栋) (02)7786036
原乡人艺术画廊 11:0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6号10F(阿波罗大厦A栋) (02)7783159
雅林艺术关发有限公司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22号13F(阿波罗大厦B栋)
晴山艺术中心 11: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6号12F(阿波罗大厦A栋) (02)7735155~6
雍雅堂 11:0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26号5F(阿波罗大厦E栋) (02)7817717
传家艺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11:00~18: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2号10F(阿波罗大厦B栋) (02)7736673
传承艺术中心 11: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26号13F(阿波罗大厦E栋) (02)7512522 (02)7817522
新世界画廊 11: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7号11F(阿波罗大厦A栋) (02)7415066
庆宜艺术拍卖公司 11:0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号13F(阿波罗大厦C栋) (02)7117700
翡冷翠艺术中心 11: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22号4F(阿波罗大厦D栋) (02)7818080
鸿展艺术中心 11:00~19:0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2号11F(阿波罗大厦B栋) (02)7722922
龙门画廊 10:3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218-1号3F(阿波罗大厦C栋) (02)7814398 (02)7513170
大未来画廊 11:00~19:00* 台北市敦化南路1段205号6F605室(台暘国际贸易大楼) (02)7508811
飞元艺术中心 12:00~18:30* 台北市敦化南路1段205号11F1110室(台暘国际贸易大楼) (02)7219363 (02) 7218691
爱力根画廊 11:00~18:30 台北市敦化南路1段205号9F(台暘国际贸易大楼) (02)7527272
台北时代画廊 10:30~18:30* 台北市敦化南路2段65号14F(叶财记世贸大楼) (02)3255477~8
首都艺术中心 11:00~19:00* 台北市敦化南路2段273号11F (02)7361288
水石间民艺之家 10:30~18:30* 台北市复兴北路280巷2号 (02)5011277
亚洲艺术中心 09:30~18:30 台北市建国南路2段177号 (02)7541366~8
何创时书法艺术文教基金会 10:00~18:00* 台北市金山南路2段222号 (02)3939899 (02)3952698
长流画廊 10:00~19:00* 台北市金山南路2段12号3F (02)3216603
帝门艺术中心 11:00~19:00* 台北市大安路1段101巷10号1F (02)7717799
明生画廊 11:00~18:00 台北市中山北路1段145号B1 (02)5810858 (02)5412428
清韵艺术中心 10:30~18:00* 台北市新生南路1段143-1号5F (02)7044148 (02)7046251
振乐堂 11:00~22:00* 台北市信义路5段5E-19(世贸店) (02)7252402
敦煌艺术中心 10:3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1段138号B1 (02)3961864
朝代世界艺术有限公司 09:00~19:00 台北市乐利路20-1号1F(乐利店) (02)3770838
11:00~21:00 台北市安和路1段49巷19号1F(安和店) (02)7723701
诚品画廊 11:00~21:30* 台北市敦化南路1段245号B2 (02)7755977
福华沙龙 11:00~21:30 台北市仁爱路3段160号2F (02)7849457 (02)7002323 转2271
台北汉雅轩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11:00~19:00* 台北市仁爱路4段306号B1 (02)7038052
精雅庄 12:00~18:30* 台北市忠孝东路4段52号12F (02)7719592
甄藏国际艺术有限公司 09:00~18:00 台北市光复南路180巷10号1F (02)7400088
元象艺术中心 09:00~18:00 台北市虎林街55巷10号 (02)7533747~8
蔚茵艺术中心 13:00~17:30 台北市安和路1段61号3F (02)7081596 (02)7081587
香港商翰墨轩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10:00~18:00 台北市丽水街3-1号1F (02)3970375
达利艺术中心 10:30~19:00 台北市南京西路9号4F(新光三越正对面) (02)5210988 (02) 5513009
观想文物艺术有限公司 09:30~19:00* 台北市安和路一段135巷1号 (02)7063322
御殿画廊 11:00~21:00 台北市民生东路二段134号 (02)5617408~9
Ⅳ 董玮的获奖、入展情况
1996年第四届中原书法大赛中青组一等奖(河南省书协主办)
1999年《书法报》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优秀奖)
2002年“群星奖”河南省区银奖(文化部主办))
2003年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3年第二届流行书风展
2004年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6年首届全国行草书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南北书坛精英提名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美术大展(金奖)
第23届中日友好书法展(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日本白扇书道会共同主办)
青岛·秦皇岛之约——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撰写文章《珠联璧合的王苍坪墓志》发表于《东方艺术·书法》2006年第5期
2007年南北书坛精英提名展
和谐大兴——全国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
“五号线”艺术书法展(盐城)
翰墨春光2006—2007书法网年度精英展
第24届中日友好书法展(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日本白扇书道会共同主办)
河南广西书画名家邀请展
2008年百位书法名家走进普陀山——中国普陀山佛教文化名家书法大展(中国书法院主办)
全国优秀青年书法篆刻家苏州提名展(苏州)
“五号线”艺术书法展(成都)
第四回拳拳五人展(书法导报提名)
2009年尙艺书法第一回全国名家邀请展
青岛·第二届全国(百家)著名书法家邀请展
中国书法家网·当代名家网络邀请展
翰墨春光——书法网五周年名家邀请展
尚艺书法十五人北京行
墨云青峰——国际书画印作品展
西园雅集第二回展(苏州)
2010年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
中国书法院教学成果汇报展
洛阳·白马寺全国佛教楹联展
第八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南潮北风·南北书坛精英联展”
2011年首届两岸传统与实验书艺双年展(两岸中华文化总会、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父纪念馆”共同主办,台湾展出)
第四届国际书法年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日本中部书道会、韩国书艺协会共同主办)
首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邀请展(韩国国会议员书道会、韩国书法艺术院、《中国书画》杂志社共同主办)
全国青年书法二十家展(《东方艺术·书法》提名,中国书法院主办)
全国当代文化名人春联邀请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
经藏——全国书法名家写经展
2012年(6月21日)在京举办“澄怀味道·董玮书法展”及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书法院共同主办)
第十届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南潮北风·南北书坛精英联展”
翰墨情缘——中国书法院校友会会员作品展
五五合十——五月书会·五号线书法联展
歌翰——当代书法中青年名家邀请展(书艺公社主办)
Ⅳ 沧浪书社的沧浪书社发展历史
熟悉清末民初艺坛的人可能并不陌生,结社在当时曾掀起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仅苏州一地就有艺术社团50多个。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样的风气在五、六十年代却消息了。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活动的多元化,艺术活动中的民间力量开始复苏。沧浪书社这一跨地区自愿结合的民间书法团体的成立,可以说正是结社雅集传统的恢复。
书社成立的1987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以及各省、市的分会早已成为书法活动的主要组组织者,但是书社社员觉得单一的体制内的组织,不能完全满足书法发展的多元需求。民间组织更有利于推进横向联系,倡导自由探讨、平等民主的风气。作为书法活动、交流、研究和提高的有益组织形式,民间书法社团应该与体制内的组织多元并存。
书法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从事书法,不应再将它作为业余消遣的小技,而应将它作为一种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这是沧浪书社社员结社之初的共识。在书社成立伊始,就有社员向总执事华人德提出建议,书法、书社不是某一阶层、某一组织的附庸,沧浪应是一个独立的、严肃的艺术研究团体,要无所依傍,不受左右,才能在书坛发挥其功能。并建议要扫除将一个民间社团的理事、主席看成官的陋习,因此书社只设执事与干事负责日常工作,且这些职务不对外宣传。
在书社章程中,还明确规定社员之间一律平等,社员可以对书社的工作提出建议与批评,在社内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有退社自由。书社的成员可能有着不同的知名度、不同的领域成就,但都应该放平身段,平等民主地交往。华人德在书社成立会上的发言中特地强调了集体观念,要求社员能经常联系,交流信息,要做到资料共享、知识共享。各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专长、技术为大家服务,有些难得的资料要翻印后转交各位社员。社员有一己之得,也常常会公诸同人,白谦慎在一封写给书社的信中,提出大家应有意识思考一下中国书法在观念、技法、材料等方面的变革和创新问题。他特地介绍了由郑丽芸所翻译的《日本现代书法》一书,建议书社同人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正是书法热潮空前高涨的时期。要在鱼龙并下的情势下立定脚跟,获得社会的注意,举办展览和编辑出版物几乎是所有书法社团与个人努力的目标。沧浪书社当时的活动方式也不例外。他们除了集会、品评作品、观摩古代书法遗迹之外,也在寻求一切机会创造条件办展览、出集子。在书社早期的社员通信中,这是一个十分醒目的主题。他们对于先办展览还是先出集子,办什么样的展览,展览作品如何装裱,各场馆的费用信息等等,各抒己见,各献其才。王镛在写给华人德的一封信中,建议书社最好办主题展,这样易于为出版部门接受;或者办小品展,可以省去装裱费。如此细致的考虑今天已经不多见了。书社社员一切都从大局考虑,而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
书社成立后,无论是日常开销、开年会、编通讯,还是联系展览、装裱、拍照、印刷,都要花力气,都要花钱。苏州社员潘振元、朱大霖、卫知立、张士东等人承担了许多琐碎的工作,毫无怨言。八十年代后期,艺术品市场化未成风气,因此筹措书社的活动经费难上加难。书社的经费除了社费之外,主要靠社会捐赠与销售作品、图书。1989年6月21日,言恭达在写给华人德的信中说到社员要为集体多作牺牲,多作贡献,自己正在到处托关系觅寻资金。而白谦慎除了帮助书社在台湾的艺术杂志进行宣传,联系在台、在美展览之外,还要为筹集赞助费奔波。在1988年12月8日写给华人德的信中,他提出将书社的作品集运到美国销售的打算,同时表示募款和联系到美办展是他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有时,一位社员好不容易联系到了赞助单位,所有社员都会分担书写作品的义务。从书社召开几次年会的情况看,除了社员在笔会上书写的作品之外,承办地的社员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贡献更多的作品。但是为了书社的集体利益,没有人计较这些。
书社的集体观念与民主意识还体现在制度的建立上。比如他们要求社员注意介绍优秀的新社员,新社员必须品行端正,并有相当的书法创作与理论水平;要经过两位社员的介绍,由三分之二以上社员通过才准予入社。后来加入书社的新社员,无论名气大小,都经历过这样的民主程序。在1998年书社的第五次年会上,已担任两届总执事的华人德,提出自己将不再担任新一届总执事。他认为民间社团尤其不应该搞终身制,一个人做的时间长了,书社就会变得暮气沉沉。培养、建立一种制度,其影响力要比某个人的影响力大得多。通过民主方式选举出新的社务机构,书社才会更有活力。他的这一要求得到社员们的赞同,在此次年会上,言恭达当选为总执事。
沧浪书社不讲求做大,而立足做强。因为发展过速,摊子过大,容易流于形式。时间一长,书社就成了空架子,成了可有可无的聚会。因此书社一直将提高大家的的创作水平与学术水平放在首位,在书社内部倡导民主平等的交流与批评,以认真严肃的艺术态度和研究精神来开风气。社员在在集会或通讯时,总会直陈社友作品的种种不足,或提出自己的意见。社员余国松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参加书社,深感“高层次”的压力,自己的字不顶上去是不行的。1987年开完苏州年会回到安徽后,他在一封信中谈到自己所受到的冲击,觉得自己过去只是在胡闹,而现在的作品却有了突破。
在当时书坛杂志的评论中,谀词颂歌不绝于耳,既无益于世,亦无益于被捧之人。华人德希望同人能扭转这样的风气,相互间展开真诚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使被批评者能接受、思考,并有所改进。他将自己首先推到了被批评席,“乞同人剖析,切吾要害。苟能儆世,此余之愿望,万勿有所留情。以通讯为月旦,请自人德始!”《沧浪书社通讯》至今保留着书社社员之间互相批评的文本:余国松批评华人德讲求静而忽略动,批评曹宝麟点画过于清晰;华人德批评余国松框结构的折角太过;白谦慎批评华人德追求含蓄,反不如过去开张;潘良桢批评沃兴华变形过度,而储云擅长短线,长线略显逊色;华人德批评沃兴华支离破残,显得不自然。在1989年的徐州年会上,批评言恭达与沃兴华的作品甚至成为会议日程中的重要一项。
并没有人去计较这些批评是不是完全正确,但是大家明白,所有的批评都是真话,都饱含着社友间的情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个道理总是不错的。沧浪书社有很多社员在全国的重大书法篆刻展览中获奖,有些还成了全国展览的评委。相信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书社整体环境与社友间不顾情面的批评,对于创作水平的提高也有不可小视的作用。今天的书坛,吹捧之风有增无减,当年的那些真诚批评显得弥足珍贵!
社员间除了书法作品的批评切磋之外,学术上的争论也时掀波澜。潘良桢在撰写《汉学与今隶》一文时,曾请华人德提意见,华人德讲了一些看法,其中一部分为潘良桢的论文所吸取,但是对于汉代隶书的成熟时间问题,他仍有保留意见;潘良桢还与余国松就书法“丑”问题进行讨论,他认为余国松将“丑”等同于“自然”有欠准确,余国松在《与良桢论书》中称赞潘良桢的批评绝非敷衍塞责;白谦慎在准备一个会议发言时,曾写信给潘良桢,谈到八大山人书法与碑学的关系,潘良桢在一次常熟聚会上与华人德谈起这件事,华人德认为白谦慎的观点有误,于是驰书辨之。随后白谦慎在致华人德的信中,表示对于碑学要有宽泛的理解,碑学追求古朴稚拙,清初八大山人与郑簠都有这样的审美倾向。其后,潘良桢作《书白谦慎答华人德书后》,亦承认郑簠、邓石如等人都是碑学的早期实践者。碑学形成非一朝一夕,酝酿已久。
沧浪书社成立后,不定期编印一份《通讯》,共出了20期,每期并不很厚,后来装成了5册合订本。除了书社新闻、社员动态、通信、诗词题咏、书社经费之外,时常会拿出很多版面刊登社员的学术论文与书法批评文章,如穆棣《怀素〈自叙帖〉中“武□之记”考》、《米芾“参政帖”帖文考》,张士东《隶书源头辨析》,潘振元《王宠的生平与书法艺术》,余国松《书“书肇于自然”辩》,陆家衡《关于当代隶书创作的思考》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书社对学术的重视。事实上,书社不仅集中了一批书法创作的好手,也有一些在全国有很高知名度的书法史专家。一些社员参加了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的编撰,华人德、曹宝麟、黄惇、刘恒等人还分担了七卷本《中国书法史》中四卷的撰写工作,该书获得第六届中国图书奖。正是由于学术与艺术并重,书社社员在两方面都取得累累硕果。
书社还有意识地引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曾成功举办中国书法史国际学术讨论会(1995年)与 “兰亭序”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这两个会议以其一视同仁的办会精神与严格的学术规范在海内外产生积极影响。在常熟举办的中国书法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是首次由民间书法社团主办的国际会议,这表明民间社团已进入了国际学术交流阶段。会议所有论文都是特约的,除了书法史专家之外,书社还有意识地约请了一些古籍整理、文字学、考古学领域的专家,研究具体问题,展现考证方法的魅力。当时在常熟担任人大副主任和书画院院长的言公达,利用其在常熟广泛的人脉,为会议的成功召开做了所有物质上的准备,会务工作相当周到细致。所有的与会者只有一个身份——学者,没有海内海外、职务职称、新老亲疏的区别,他们在吃住等方面的待遇完全一样,书社不对任何人作特别的照顾。而国内一般学术会议常常将与会者分成三六九等分别对待,这样的反差使得书社在学术界建立起良好的信誉。
四年之后,书社又取得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与其联合举办以王羲之《兰亭序》为研究对象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向基金会提交了正式计划书之后,沧浪书社以基金会与书社的名义向海内外学者发出邀请。值得一提的是,邀请书中除了详细说明引文注释方式(包括作者、书名或文章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页码等)之外,还要求学者在准备论文与宣读论文时能够考虑以下4个问题:1、您为什么选择这一论题,在您所研究的书法现象中,您的关怀是什么?2、您是怎样处理和您的论题有关的史料的?3、你所提交的论文和您近年来的学术研究的关系。4、您的研究对书法史的研究有没有超出一般个案分析的意义?我们认为,这不仅是论文质量的一个保证,也保证了作者在宣读论文时,会议听众可能得到更多的启发,看起来只是几个问题,却关系到会议的实际效果。因此,这个细节也应该被视为学术规范的一种具体体现。遵循和完善学术规范,是沧浪书社很有现实与历史责任感的一种努力,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努力,台湾著名学者傅申才会毫不吝啬他的赞美:这次会议是国际上同类性质会议中一流的!
真诚地从事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并带动一种良好的风气,这是沧浪书社结社的目的所在。坚持了二十年,并且在书法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早期的社员当年意气风发,如今已是两鬓成霜。回首书社的历史,他们可以对所有的付出感到慰藉。沧浪下一个二十年会是怎样?再下一个二十年又会是怎样?爱惜书社的声誉,坚持书社的宗旨,切实提高创作与学术水平,我们期盼走得更远、做得更强。
Ⅵ 叶向高的主要事迹
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 (公元1559年),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福建福清人。父亲叶朝荣官至养利知州。叶向高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改左中允。后被召为左庶子,充皇长子侍班官。不久,又升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后改任吏部右侍郎。“妖书《续忧危蛇议》”一案兴起后,他上书首辅沈一贯,力请不要株连无辜,引起沈一贯的不满,因此受沈抑制,以致他九年未得升迁。
Ⅶ 叶向高的事迹
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 (公元1559年),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福建福清人。父亲叶朝荣官至养利知州。叶向高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改左中允。后被召为左庶子,充皇长子侍班官。不久,又升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后改任吏部右侍郎。“妖书《续忧危蛇议》 ”一案兴起后,他上书首辅沈一贯,力请不要株连无辜,引起沈一贯的不满,因此受沈抑制,以致他九年未得升迁。
沈一贯罢职后,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叶向高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宰辅。次年,首辅朱赓病死,他升为首辅。
当时,神宗已久不视朝,阁臣李廷机又因受舆论攻击,居家不理政,内阁中仅剩叶向高一人。面对朝政混乱,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他力奏增加阁臣,补充其他空缺官职和停罢矿税,前后上奏达百余次。叶本人是东林党元老,但为官多年,行事力求稳妥,和浙党也能相安。因此他也几次调解党派纷争。但因党派之间积怨已深,他的调停也难见成效。经过多次的调停失败,叶向高深感自己已无能为力,便坚决请求辞官,于万历四十二年八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致仕。光宗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家居六年后的叶向高被召为首辅,但未等他有所作为,光宗就病死了。
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叶向高晋中极殿大学士,第三次担任首辅。熹宗幼年登基,受其乳母客氏和宦官魏忠贤操纵。魏忠贤执掌司礼监,利用代替皇帝批阅奏章的大权,兴风作浪,先后将吏部尚书周嘉谟、大学士刘一燎等一批正直大臣逐出朝廷。叶向高为人光明磊落,扶植贤良,极尽所能地保护了帅众、陈良训、熊廷弼等一批朝臣幸免于难。天启四年,魏忠贤势力强盛,开始大杀东林党人,凡朝中正直之士,都被加上东林党的罪名,或流放、或杀害。魏忠贤的党徒王绍徽还编制了黑名单称《东林点将录》。叶向高因是朝中清流的代表,被列为东林党首魁。叶向高眼见黑云压城,自己又独木难支,遂于同年七月致仕。
公元1627年,熹宗去世,叶向高亦于同年病逝,享年 69岁。思宗(崇祯帝)即位,在诛杀了魏忠贤后,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为文忠。
明朝“三朝元老”叶向高(1559-1627年)字进卿,又字台山,“工诗文,精棋艺”是人所共知的。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年)应召前来中国布教。1598年9月7日抵达北京。1600年5月18日,利玛窦再度赴京,次年1月24日获准定居下来。
据记载,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叶向高在南京任礼部右侍郎时,第一次结识了利玛窦,并与利玛窦切磋围棋技艺,双方围绕围棋问题展开过探讨,其乐融融。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叶向高升任内阁首辅后,又在北京私宅中款待利玛窦,再次通过围棋与利玛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利玛窦在著作《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对围棋之事做了记载。据说,这些文字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国围棋进行记录。
叶向高为结识学识渊博的国际友人感到高兴,欣然写下《诗赠西国诸子》一诗相赠:“天地信无垠,小智安足拟。爰有西方人,来自八万里。言暮中华风,深契吾儒里。著书多格言,结交尽贤士。淑诡良不矜,熙攘乃所鄙。圣化被九埏,殊方表同轨。拘儒徒管窥,大观自一视。我亦与之游,冷然待深旨。”该诗手稿现保存法国国家图书馆。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在北京病逝。依照惯例,客死中国各地的传教士都必须迁葬澳门神学院墓地。利玛窦生前曾有在京郊购买墓地的愿望,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教友也希望皇帝能赐地埋葬利玛窦。但假如这样,就等于认可了外国教会在中国的合法地位。外国传教士经过协商,便以一个西班牙神父的名义,向皇帝呈上奏疏。明神宗是个懒惰成性的人,素来疏于批阅奏章,第三天才将奏疏批转给了内阁大学士叶向高,让其按惯例处理。叶向高由于曾与利玛窦结下深厚的友谊,便吩咐手下把奏章从户部调出,转由礼部处置,利玛窦最后被准许葬于京郊。当部分官吏以“从无此例”为由反对此举时,叶向高反驳说:“自古来华洋人中,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子乎?毋论其它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
1624年,致仕归里的叶台山邀时称“西来孔子”的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Givlio Aleni)来到福州,“三山论学”一时成为佳话,艾到福州后在当地传教二十五年。值得注意的是,艾著述颇丰,特备是将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新地理知识传入中国,编成《职方外记》一书,并广为流传,由此也可看出明末士林的一种对外的开放态度以及悄悄兴起的对西方的兴趣。
过百龄三败叶向高
叶向高和著名小棋手过百龄对弈的故事饶有趣味。过百龄,江苏无锡人,是明末棋坛造诣最深、名声最大的国手。他天资慧颖,11岁时就通晓围棋。他与成年棋手以局,常常取胜,名震江南。
话说叶向高在阁时,政务之暇,常邀同僚下棋,然而数年来竟未遇敌手。泰昌元年,叶向高再度入阁,路经无锡时,在闲谈中听到过百龄其人其艺,特意写了请柬,郑重其事地礼招过百龄对弈。
过百龄来后,叶向高见是一个儿童,不把他放在眼里。可是一交手,叶向高竟连失三局,惭愧难当。在旁观战的过百龄父亲战战兢兢对儿子耳语:“你的对手是当朝相国,要手下留情……”过百龄不以为然,朗声答道:“下棋虽是雕虫小技,可假如枉道媚人,岂不感到耻辱?况且相国如此贤明,怎会怪罪我一个小小的童子?”
叶向高听了十分惊佩,起身对过百龄父亲说:“令郎不但棋艺绝伦,且生性耿直,将来必成大器。方今天下多事,正需这样的人才,老夫有一事相求,不知应允否?”过百龄父亲见儿子受到夸奖,连忙回礼:“小子无知得罪相国,大人有何训示,老朽定当从命!” 叶向高说:“令郎有此奇才,老丈教子有方。老夫意欲带他进京,代为延请名师,教习治国安邦之术,老丈意下如何?”未等过百龄父亲回答,过百龄抢先说:“小子学业未就,还是不去为好。”听了此话,叶向高揣摸过百龄怕被人说是趋炎附势,因此不愿与达官同行,也就不为难他,只好作罢。
叶向高进京后,有一次同棋友对弈,局局连胜,棋友便称之为“棋坛国手”。叶向高却羞涩地答道:“大家有所不知,老夫在无锡却败在一个童子之手。”棋友连忙附和:“即便如此,老相国仍不愧为‘弈中第二’。”从此,叶向高便有了“弈中第二”之说。
以上趣事,在过百龄的同乡秦松龄所著的《过百龄传》一书有详细记载:“……时福清叶学阁台山先生,弈名居第二,过锡山,求可与敌者。诸乡先生以百龄应召。至则尚童子也,叶公已奇之。及与弈,叶公辄负。诸乡先生耳语百龄曰:‘叶公显者,若当阳负,何屡胜?’百龄艴然曰:‘弈固小技,然枉道媚人,吾耻也。况叶公贤者,岂以此罪童子耶?’叶公果益器之,欲与俱北,以学未竟辞。自是百龄之名,噪江以南,遂益殚精于弈……”
叶向高和过百龄的“弈”事,清代诗人钱谦益有诗道:“八岁童牙上弈坛,白头旗纛许谁干,年来复尽楸枰谱,局后方知审局难。乌榜青油载弈师,东山太傅许追随,风流宰相清平世,谁识沿边一着棋。”前四句说过百龄8岁便登上棋坛,称雄几十年,直至白发苍苍。后四句中所说的“东山太傅”,即指叶向高。
明代书法家,字进卿,又字台山,福建福清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谥文忠。工书法,于草书尤有专精,《福建通志》有传。
这里所刊叶向高作品为一草书五言条幅(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此作有放达洒脱之貌,法度森严入神,有董其昌书法柔遒之妙,笔法干净利落,无拖泥带水之弊,其中锋用笔,一顿一挫,能取能舍,并用笔多取缓势,但筋骨内含,其笔法有绵里裹针之妙,堪称佳作。此外,此作结体章法皆佳,妙在能起伏相承,笔法气脉贯通,且用笔万毫齐力,痛快沉着,有条不紊,能于平实不失灵动之中,见出精神抖擞之态;故愈看愈觉品格清高、愈看愈觉得洒脱烂漫中有苍劲之风致。
在书法书写中,用笔取缓势有两个功能,其一是以缓势作书,可以从容运笔,令笔法的提按、顿挫、绞转自然而生动,不致使笔法骤起骤落出现野俗之态;其二是从容运笔,可以令行笔婉转多变化,写出含蓄灵动、尽其笔法的变化精微,使写出的字态静中蕴动。在这方面,叶向高的书法可以说是最得书法书写缓势之妙的——因为,我们从他的书法作品分析,知道他虽然是以缓势作书的,但实际上,他的书法看上去仍然有风卷云霞、天风浩荡的爽利之美。
在我们看来,叶向高书法中的灿烂洒脱的美,以及他的书法中的那种爽利的天风浩荡般的美,与他善于运腕关系同样密切。众所周知,以五字执笔法执笔作书,书写者依据所写文字的大小,会决定捉管高低,并在实际书写时,由于作者能在一个由“腕运生成的势韵圈”中因势利导其笔法技巧,故书写者必然会“品尝”到以腕作书所带来的一片清凉式的怡心畅神般的心理美感——而仅此而论,叶向高的书法同样可以说是最得“ 以腕作书”之妙谛的。从他的书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创作书法,已经达到了腕随心运、一团和气的化境,其造诣是非同一般的。
从总体上看,叶向高的书法并不会“一下子”摧人心目,但他的书法中有一种唐诗宋词格律般的跳顿与节奏,以及,具有中国古典音乐所特有的旋律之美,故极其耐人品味。清代的戏剧、文学以及园林美学家李渔曾说,戏剧要能摄情,而欲能摄情,则要“使人想不到、猜不着,便是好戏”;李渔此说,同样适用于欣赏叶向高的书法,请看他的草书五律条幅中的第二个字“自”字的起笔,先是中锋顺势而下,然后同样是顺势一折笔而写出方形的横,再然后,便是一扬腕、一回翻笔锋,于是一个令人想不到、猜不着,且造型奇妙无比的书法的美便展现在观赏者眼前,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叶向高的书法中,上述那样的高超的技法表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特例,而是他的书法素质的自然而然的流露。故而他的书法,也才最终能墨法华滋,顿挫有致,流美多姿且伸缩变化多端,有翩翩自得之态,有洒脱放逸、意气风发之美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叶向高的书法,正是缘于他生活于一个重视文化修养、重视个人性灵抒发的时代氛围之中,所以他才有可能将自己的书法写得笔笔含情,下笔能穷其自然变化、干净利落并体势奇幻、布势精工,无拖泥带水之弊。
总之,叶向高此作字字玑珠,柔媚不失遒媚,有坦荡之态,有翩翩欲飞之势,通篇作品明净而爽达,其点画递相映带,互相顾盼,骨丰肉润,其精、气、神,愈看愈佳,动人魂魄,故有观之令人神旺之美,不失为明代万历年间的书法上乘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