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国有叫墨西哥城的地方吗
不是美国的,他本来就是一个国家。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的西南部。北部与美国接壤,东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濒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南临太平洋。面积197万多平方公里,是北美的第三大国,人口近1亿。
墨西哥城是墨西哥合众国的首都,位于墨西哥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海拔2240米。是世界第一大城市,面积可达1500平方公里,人口多达1800多万。它集中了全国约1/2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和银行金融机构,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墨西哥城的古老可以追溯到印第安人时期,它的前身是1325年建立的特诺奇提特兰城(Tenochtitlan),在它的创建者阿兹特克人(Aztec)的语言中,“墨西哥”是由“墨西特里”演变而来,意为“太阳和月亮之子”。阿兹特克人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他们填湖建城,修筑水道,建起了一座座宏伟壮丽的庙宇、宫殿,整个城市相当繁华。1521年西班牙侵入后,又修建了许多欧洲式宫殿、教堂、修道院等建筑物,此时定名为墨西哥城,并以“宫殿之城”而誉满欧洲。如今的墨西哥,既保留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又是一座绚丽多姿的现代化城市。
墨西哥城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南北略长,东西略窄。东北是古文化区,西南是现代化的新兴工业区。宪法广场是墨西哥城中心,广场的正中央有根粗大的旗杆,每天的升降旗仪式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广场周围有国家宫、市政大厦、博物馆和大教堂。各式各样的建筑融古涵今、景色独特。阿兹特克人的大祭坛、殖民时期的大教堂以及以外交部为主体的乳白色现代化大厦集中展现了该城60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
改革大街与起义者大街是城内的两条主要干道,东西、南北贯穿全城。美丽宽敞的街道旁,环境幽美,银行、酒店、餐厅、剧院、夜总会等鳞次栉比,一幢幢风格各异、精致豪华的别墅掩映在绿树浓荫中。城市之中有众多的广场、纪念碑、雕像、纪念馆和文化娱乐场所,可以让众多的旅游者全方位,多视角了解和认识墨西哥的历史文化。著名的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通过27000多件古代文物全面展示了拉美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独立纪念塔反映了墨西哥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斗争历史。
墨西哥城群山环绕,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大大小小的花园,镶嵌在全城的各处,景色秀丽。城市东北郊的有举世闻名的玛雅文明(Maya)古迹,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每天吸引成千上万游客。
② 有没有了解这所学校的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at Buffalo(Buffalo State College)
我想你说的是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它在排名的上的位置虽然比较一般,但是它的某些学科在全美还是响当当的。比如说创造学,也是全球首先开设创造学专业并授予相应学士和硕士学位的学校。至于你说的学校环境,不清楚你问的是校园环境还是教学环境,如果是校园环境,我刚好有那边的朋友,据说还是不错了,感觉这学校属于璞玉一样,很有内涵;至于教学环境就帮不上忙了。
③ 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农业改良
饥馑问题一向是一切慈善和公益事业首要关注的问题。洛克菲勒基金会认为要根治饥馑关键在于改良农业,使粮食大幅度增产。继医药卫生之后,农业改良也一直是洛氏基金会长期的重点。在基金会成立之前,“教育总会”曾在美国南方黑人较多的贫困农村进行过玉米品种改良和农业体制改良相结合的工作,取得很好效果。基金会成立后,这项工作主要在第三世界开展,其做法是资助有关国家的农业改良技术研究并创建将新成果推广的机制和方法。基金会特别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已有的经验,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十年来这个领域相对投资较小而成绩较为显著。
据说这一项目最早的启发来自1941年会长福斯迪克与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的一次谈话。华莱士从墨西哥访问回来后告诉福斯迪克,如果墨西哥的玉米和大豆单位面积产量能提高10%,当地人民的生活就可以大大改善。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董事会讨论了华莱士的提法,决定派出三名专家到墨西哥考察——一名植物病理学家、一名遗传和玉米专家、一名土壤学家,分别来自明尼苏达、哈佛和康乃尔大学。他们在墨西哥旅行了5000英里,经过广泛考察,提出一项被认为具有经典意义的报告。报告不但提出了科学技术方案,而且特别强调,不能单纯给予资助,必须积极参与规划和对援助的使用,包括现场指导,结合当地具体条件建立有效机制。1942年,墨西哥农业部正式邀请洛克菲勒基金会进行改良农业的合作。1943年,双方签订意向书:墨西哥政府提供土地、劳力、部分实验房屋和培训费用,基金会负担大部分运作的费用并在墨西哥城建立一个工作班子,由美国植物病理学家哈拉尔领导,其余成员皆由墨政府委派。这是一项长期的合作,最高峰时有18名美国专家和100名墨西哥人同时工作。到60年代中期,20年中在这一班子中实习过的墨西哥人达700人,其中有100多人被选拔到美国学习并获硕士学位。60年代以后即由培养 出来的墨西哥专家领导。哈拉尔博士带领的班子坚持实地考察、示范和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也采用行之有效的土办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和推广,在玉米和小麦的土壤和品种改良方面成绩斐然。墨西哥原来50%的小麦依靠进口,玉米也不能完全自给。在此项实验的18年中,墨西哥人口增长了60%,小麦和玉米却达到了自给,基本不需要进口。根据联合国1963年公布的数字,墨西哥在过去10年中农业总的年增产量平均达7%,这是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大规模长期援助分不开的。这一经验的另一可贵之处是培养了能够适应发展中国家各种艰苦条件的专家。
基金会与墨西哥合作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了推广的机制,例如在 墨西哥培养的专家到哥伦比亚开展工作,在哥伦比亚培养的人才又到智利从事同样的项目,形成一种链条。在资金方面,基金会给予必要的资助,但是更重要的是促使当地政府重视这项工作,使当地政府越尝到好处,越愿意多投入,同时改革其农业管理机制。继拉美国家之后,或同时,这种合作又推向中东、南亚和非洲。当然由于国情不同,成功的程度也不同。其中比较著名的成功例子是印度的“绿色革命”。基金会在印度的工作始自1956年,先派出12名专家。1958年,资助新德里的印度农业研究院成立研究生院,并派出顾问和访问教授。从一开始,此项工作即是基金会与印度中央和各省政府、各地新成立的农业大学以及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的合作项目,基本上沿用墨西哥的政府划拨土地的模式。在印度全国各地不但建立农业学校而且建立了无数实验田。60年代在大面积推广哥伦比亚的良种玉米方面取得大幅度增产的成绩。1970年原来曾为基金会派往墨西哥的农业科学家诺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因在印度进行水稻杂交成功而获诺贝尔奖。当时有人提出应把这项奖给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集体。
洛克菲勒基金会另一项重要的成绩是1959年与福特基金会协议合作在菲律宾建立世界稻米研究所,包括生产、分配和成果利用。菲律宾政府拨给土地,福特为建筑出资700万美元,洛克菲勒提供技术指导、行政管理和运作费用,每年约50万美元。这一研究所规模巨大、设备齐全,还有200英亩水灌试验田,于1962年正式开业。董事会有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分别来自泰国、日本、印度、菲律宾、美国和中国台湾。主持实验的是一名印度专家,多数工作人员来自东南亚盛产稻米的国家和地区。现已收集世界70余国6000多种稻谷进行实验,从中选出良种,加以处理冷藏,分门别类,标明特性,供世界各国交换。以后按此模式扩大到其他国家。现在全世界共有16个国际农业中心。
1963年在基金会成立50周年的时候,确定了新的五大优先问题:征服饥馑、控制世界人口、有选择地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某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协助文化发展以及争取全体美国公民机会平等。除最后一项外,对象都是发展中国家。90年代,它大力资助的项目有:临床流行病研究、农林技术研究(肯尼亚)、热带作物病理研究(尼日利亚)、水稻品种改良(菲律宾)等等,仅1993年一年对此类项目的拨款就近500万美元。
鉴于亚洲国家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基金会更加强调基因研究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维持土地的可持续耕种。目标是在2005年通过生物技术提高稻米产量20%而不降低土地质量。此项集中在亚洲的国际稻米生物技术 研究项目,从1984年开始。起初集中在稻种基因的生物工程研究方面,资助康乃尔大学制定稻米基因谱系向全世界产稻国家传播。这是一项长期计划,在科研取得一定成果后,把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技术转让和在亚洲国家创造将来独立继续进行这项工作的能力。迄今已经与亚洲及其他地区350名科学家进行合作,从1984年至1998年,这一项目的奖学金在各国培养了183名专家,其中许多人在本国已成为这方面的领导骨干,继续领导研究和国际交流。到目前为止,研究的结果证明新品种的稻谷比原来预期的还可以多供给1亿人口,20年内受惠人口还可以增加1.5亿。最新的成就是发现有8种粮食作物与稻米有共同的染色体特征,所以在稻米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可以用于这些粮食作物。在中国,农业科学方面的合作也是重点之一。
在非洲,自1988年起,基金会主要在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和津巴布韦进行这一项目,但只是根据其特点,与亚洲的目标和做法都不相同,不过推广新技术、培养人才的做法则相同。
④ 新墨西哥大学的学校排名
卡耐基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最高级别的研究型大学: 特高研究型大学RU/VH (Research University-Very High Research Activity)。全美前25所最高级别的研究型公立大学之一。 美国大学表现评估中心Centre for Measuring University Performance全美最佳研究型大学 第87名;全美最佳公立研究型大学第60名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13年全美最佳公立大学 排在前100名;US News 最佳大学 Best College 排名179,美国第一类国家级大学;US News 世界最佳400所大学 之一。 耶鲁大学日报大学指南 Yale Daily News-The Insider's Guide to the Colleges 评为 全美二百大 普林斯顿评论 Princeton Review 全美373所最佳大学之一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世界大学排名 第99名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世界学术200强大学之一 2015年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第181 2016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考古学排名第34名 。
⑤ 美国圣地亚哥离洛杉矶,纽约,多伦多,墨西哥城分别是多少公里
圣地亚哥离洛杉矶很近大约两小时车程,距离纽约很远要飞五个多小时,纽约距离多伦多大概9小时车程,洛杉矶飞墨西哥城大约两个半小时。圣地亚哥离洛杉矶200公里,离纽约4500公里,离多伦多4100公里,离墨西哥城2800公里
⑥ 该求助者在学校遇到的生活事件包括().A
摘要:“简单地讲,我们发现一种职业,它在努力地适应而且在可能的条件下去引导社会和经济环境,虽然环境在许多至关重要的方面已经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我们也发现了一种职业,它对于自身未来的信心已经被动摇。我们相信我们所失去的不仅仅是建筑实践和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共同目标,而且也是对建筑教育令人不安的影响。关键词:建筑文化,城市环境1.全球危机的两个方面在这个迅速城市化的世界中,人的生命和古老的生态系统都在经历新的挑战:我们生活环境的一方面表明,许多地区和文化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明显特征;另一方面,在人类无情破坏和滥用资源的压力下,我们这个星球的自然系统已经蒙受了无法补救的生物灭绝。在形象和文化上,深圳想让自己像香港一样;北京试图成为华盛顿;华盛顿想成为巴黎或者雅典;上海则想成为纽约,或巴黎和伦敦——或者兼而有之。同时,墨西哥城、加尔各达、孟买、开罗、雅加达、汉城、德里、马尼拉、德黑兰、卡拉奇、波哥大以及拉各斯都在不公正和人类冲突中变得难以管理,就像古人对于建筑巨石一样无可奈何。这些城市中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环境和精神的荒漠。这些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即使考虑了设计与规划,也往往受西方的形式和风格的影响,是美国式的,而对于本地区特定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根基则考虑甚少,甚至根本没有加以考虑。例如,上海浦东新区和新兴城市深圳,大多数建筑更适合纽约、芝加哥或洛杉矶的文脉,而不是适合具有4000年历史文化的中国。具有文化特征和适应环境的建筑是否可能?建筑职业内外一些人士认为,工业和信息技术在全球已普遍深入,因此,在任何文化基础上,建筑风格只有唯一的未来,也是单一而广泛地采用国际式风格。他们主张,由于全球化和普遍使用相同的建筑材料和系统,因此形成了唯一的环境影响因素,因此,所有的建筑设计必须努力造就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如果这种在文化上属于良性的建筑是我们下一个千年追求的目标,那么,我们可以想像出培养这种职业人员的教育和训练系统(这似乎与当前美国的教育系统类似)。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相信文化遗产和环境的文化特色与持续以及在未来100亿年的全球社会的生态生命中,人是必要的话,而且,如果我们相信建筑师在这种生活环境的设计、规模和保护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的话,那么,我们应当设计一种使男性和女性都能担当此重任的教育计划。要这样做,我们首先必须预见人们所需要的实践形式及环境,然后详细明确能力、知识和技巧,以及最有效的学习环境和所需时间,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员,为公众服务。为了分析我们所希望的职业的未来概貌,我们应当首先了解与建筑有关的文化与环境媒介的历史与条件。其次,我们应该考虑对建筑实践重新定义的各种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我们还应当分析当前的教育和现有的学习状况,并且将这些作为变革的潜在需要,以建立更为理想的职业形象。2.文化文脉:关键问题历史是否承认建筑是一种文化表达力量吗?(在你的文化中有什么现成的例子?)这些问题重要吗?(公众和/或职业人员对此关心吗?)现有建筑院校与这个问题有关吗?(我们是否基于正确的理由在传授正确的知识?)2.1建筑是一种文化表达力吗?历史上,建筑及建筑师已经行使了两种权力——作为文化的镜子和明灯。我们已有这样的能力,在城市和环境景观中创造作品,让作品反映对文化环境的感知状况。我们同样也有机会成为一个辐射器——如果你愿意的话,是一盏明灯——对未来文化环境的目标、条件和前景有所贡献。在美国,在相同环境下,一些建筑作品证明两种原则都在发挥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出现在1893年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尤为重要的是,这个戏剧性的事件发生在100年前,也就是20世纪初,当时,即使不是全世界的注意力,至少也是全国的注意力集中地关注人类生活质量的新时代与新机会。当时的一些期望和预料可能与我们当前的一些观点类似,这些观点是涉及迈向新的千年,有关科学与技术的新诺言。在寻找与新机会的精神相匹配的未来前景时,建筑师热情而同步地适应了新工业时代的新机器。他们的作品大多要求回到欧洲去寻找美国应当如何,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一切都能提供文雅的外表和辉煌与特权——因此创造出新古典的“白种人的城市”。在大多数环境状况如此创造出来的时候,人可能会说,最后一个真正重要的世界博览会是当前职业、社会、文化价值和趣味的一面镜子。在这个群体中,有些人在建筑和活跃的新美国文化中寻求一条新的道路。遗憾的是,路易斯·H·沙利文化创造的未来图景没有流行,他创造的文化隐喻也没有流行,而源自欧洲的巴黎美术学院派艺术风格却不断复制与折衷,繁荣了大半个世纪,并且对全球范围的城市与建筑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暂停下来,提出这个问题。“巴黎美术学院派风格的建筑师是否追随或领导了欧洲文化中心说这一文化价值观的移植?同时,如果沙利文的方法,也就是靠近自然与真实的方法流行起来,美国文化将会多么不同?”尽管我们在哀悼全球城市建筑的“国际化”,走向后现代千篇一律的状况,尽管没有建筑师整体影响,许多世界主要城市给城市市民与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提供了明显而自然独特的定义。伦敦是城镇或村庄的集中地,东京是无组织生活街道的有机场所,洛杉矶是汽车和非步行化街道系统,而非人性尺度的功能系统,多伦多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地——所有这些都在精神上决定(我坦率地承认,这有些过分简单化)城市或建筑群体的潜力,使之发挥特定文化价值的表达功能。2.2建筑表达问题重要吗?请记住柏拉图的忠告“……社区就是它所提倡的东西”,我们最近“提倡”了什么样的表达呢?同时,这些表达所表现的对人类生活质量产生了何种影响?20世纪我们所提倡的,大多确定在现代主义世界观范围内——这种观点作为经济和生活方式的象征,是围绕美国发展,作为自由——世界发展的历史中心所在地,是围绕欧洲发展,作为消费主义和人类中心说,是围绕个人的人性哲学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设计提倡的(出版物宣传和受到奖励的),还在继续支持上面关注的价值观。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对职业产生了巨大作用。公众是否予以关注仍然值得怀疑,除非他们承认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在继续恶化。看来,职业似乎没有我们应该表达的清楚明朗的前景,更不用说我们是否应该成为文化信息的传递或传授者。查尔斯·摩尔在接受AIA金奖时说,“最近,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可居住,此时,我们的建筑却变得”越来越好“,这难道不奇怪吗?”3.建筑实践的未来规则21世纪的建筑生产与我们现有的方式将有很大差异。对于建筑的周边领域包括人类学、科学、技术、商贸和经济学的趋势分析表明,21世纪的教育和建筑师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将将取决于下列条件:21世纪定义的世界建筑范例将集中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城市化将持续迅速增长(到2015年,33个全球化城市中,每个城市的人口都将超过800万,发展中国家将出现27个巨型城市)。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将竭力争取公众的关注;建筑院校将努力证明它这样做,确实是为了未来安宁康乐的社会,并对此有内在价值。(由于它在院校的地位,建筑成为一个被削弱的公共机构和部门)。在地区和不同文化之间,建筑师的建筑实践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全球化趋势。对“建筑师”、“规划师”和“设计师”的定义内容,以及这些职业所提供的服务范围奖大大拓宽,这样才能包括人类居住与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问题。在上述5点条件之内,对实践组织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将是建筑师保持现有技能和综合实践知识能力的关键。4.建筑院校与未来规则有关吗?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代,我们这些建筑教育人员(特别是美国)已经成为既成事实的拥有者,不同文化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少,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少,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少。无论是人类还是其它生物,活着的有机体越来越少。从后工业时代建筑师的理想前景来看,这不是说我们在艺术和职业传播中没有努力工作。在后工业时代的美国,培养建筑师或多或少地遵循着早期的文化规则。前工业化时代或前通讯时代的建筑师,也受到阅读和理解单一文化的挑战,借助当时的运输和通信技术,来为他们提供文化的个性和灵活性。实际上,他们的表达是以对当时环境的理解和表达为基础的,今天的建筑师已经能够在一周之内面对多种不同的文化。21世纪的建筑师则更有可能应用先进的技术,真实地经历的文化。他们在一天之中经历的文化,可能比前工业化社会的建筑师一生经历的文化种类更丰富。4.1传授文化阅读和解释的必要性。与文化相关的建筑表达,小到建筑,大到社会。阅读和理解一种特定文化的多样性、与众不同的特色、价值和趋势都应当是职业人员的能力。阅读速度和准确性对于公认的建筑基本技能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社会寻找的是差异和等同性而不是国际趋同。建筑教育工作者应当优先学习环境知识,并引导学生学习环境知识和设计技巧,而在此之前,建筑仍然停留在表面风格上,是不可持续的,是仿自最近的出版物或表面风格上,是不可持续的,是仿自最近的出版物或获奖作品,并未对特殊的文化和环境作特别关注。4.2讲授可持续原则的必要性。如果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成为“21世纪的建筑定义范例”,如果全球建筑职业希望提高文化相关性,将其作为一种职业权利,那么,迫切要求学校意识到自己应当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组织职业教育。在这一点上,历史给我们提供的帮助极少。由于社会上没有任何例子是完全可持续的,具有环境上的可持续、技术上的动态性、经济上的可行性以及社会与文化的特色延续性。最后,在不放松对设计教育创造性质量的同时,我们必须提出一种训练未来建筑师综合能力的方法,教育他们去阅读和理解文化——用可能的最现实的观点阅读和解释——对自然力与自然元素有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欣赏能力,对仪式、神话以及社会组织有更深的理解和尊重,对人类差异和文化特色保护有更高的评价和尊重。5.寻找职业的相关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美对建筑的通用定义进行了探讨。引发这一探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感到这种职业影响正在趋于减小,并因此感到不安,另一方面,新的千年对建筑的通用定义进行探讨成为当务之急。据统计,至少有4种并行的、全国性或国际性的研究结果。在1994年RAIC年度会议上,加拿大对此进行了集中讨论,主题是“ReinventingPractice”(论文集于1995年出版);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家研究委员会作了一项研究,题目为“在设计和建筑中对建筑师和工程师进行职业教育”(报告于1995年发表);同时,国际建筑师协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1995年2月至1996年2月之间,草拟了“建筑教育图表”(在1996年UIA巴塞罗那会议上发表)。针对这个问题,最全面的要数美国AIA,ACSA,AIAS,NCARB和NAAB5大建筑组织联合发起的研究计划,研究结果由卡耐基教育发展基金会出版(波雅/美特冈,1996)。5.1加拿大的研究结果。加拿大皇家建筑师协会的专题研讨,主要集中在下列假定与问题上:影响当今实践的主要问题有两个:公众是有信心还是没有信心;建筑师的角色。由于加拿大建筑活动逐渐减少,而与此同时,仍然有相同数量的建筑师从学校毕业,结果造成了失业和低水平就业,给建筑师带来了危机感。在这种形势下,有机会对建筑实践重新定义。在专业环境转换前提下,我们教什么,如何教才是合适的?我们的建筑教育与就业机会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应当如何重新定义建筑教育,才能将建筑教育作为职业内外各种不同机遇的基础?如果我们教给学生主动和能力,使他们受到建筑职业能力训练,那么,他们是否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职业呢?大学本科是否是建筑职业能力的最佳水平?这种建筑教育是否很好?5.2美国政府的研究结果。国家研究委员会研究总结出下列3个“重点关注”的方面:大多数建筑毕业生理解设计过程和设计概念的能力很强,但他们缺乏建造与技术方面的实际知识,其中包括设计预算知识等。而许多工程毕业生对设计过程的知识很少,缺乏解决特定设计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工程师与建筑师离开学校时,对技术在建筑职业中的角色认识不足。尤其是在一些不注重技术运用,热衷于传授设计观念的院校中,情况尤为严重。应用技术包括建造方法和材料等内容。在很多学校,技术课程中大幅度减少了工程课程,而仅仅把课程集中在物理、数学和一些基本工程原则上。大多数建筑与工程学生在离开学校时,还缺乏商务、经济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不利于他们影响业主、理解雇主关心的问题,也不利于他们获得管理项目的职位资格。5.3UIA多数人的意见。UIA/联合国教科文宪章委员会的成员来自西班牙、法国、俄罗斯、捷克共和国、墨西哥、巴西,斯里兰卡、印度,埃及以及贝宁等国家,他们计划为建筑教育建立一种国际基准,对环境、可持续等内容,以及资格证书、与公众关系和职业开业等内容进行阐述。特别是宪章肯定了……面对一个迅速发展的世界,我们建筑师关心建筑的未来,相信建成环境的建造、景观设计和维护等的方法受到各种事物的影响,这些内容都是建筑师的工作范围。……同时,在其它原则中,阐明了:建筑院校未来教育工作的前景还应该包括下列目标:让所有人类聚居地的居民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尊重人的社会、文化和美学需要的技术运用。建成环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被评价为每个人的产权和职责。基本目标是把建筑师培养成一个多面手,能够协调不同需要之间的潜在矛盾,为社会与个体环境的提供造型需要。最近,“UIA在建筑实践中职业特性的推荐标准上已经达成一致”,这对于拓宽“建筑实践”的定义,将“建筑实践”作为全球化国际基准提供了以下背景:“自古以来,建筑师为艺术与科学工作。建筑师作为职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今天,对建筑师的工作要求更严,业主的需求和技术进步已经变得更为复杂,保护生态的紧急性和压力也大大增加。在许多参与设计和建造过程的团体中,服务与合作方面已经派生出了各种变化”。5.4美国卡耐基教育研究基金会。波雅/美特冈的研究结果,建议美国教育应该培养社会建筑师,而不仅仅是就建筑论建筑。在五个文件中,我们有大量数据、假设和观点来为我们变化中的未来前景打好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研究委员会呼吁对建筑重新定义,提倡建造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波雅/美特冈和UIA宪章主张,建筑师的工作范围应当包括一切“社会”与一切“环境”。结论是:a)5年或6年制教育对于成为一个终身建筑实践的建筑师来说是不够的。b)建筑与艺术的传统、科学、技术以及人文领域将在未来受到文化价值观、环境质量、经济学以及信息技术的强烈影响。c)发展变化是最持久的常量,在21世纪,发展的压力非常巨大。6.一种建筑教育的进化结构:共享的“K—80”职业教育系统。下列提出建议,是考虑在现有框架之内改变建筑院校的现状。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进行大规模改革,才可能发生真正的变化。(就本人而言,这种期望颇具吸引力!)以下假设包括了美国目前的整个教育系统,它也许能带来真正的变化:①从幼儿园到80岁的终身无缝式教育系统,对于创造和保持一种社会上不可缺少的职业来说是必要的。②院校职业教育人员和管理成员都必须以浓厚的兴趣,在实际中应用K—80策略积极地承担、分享职业教育的责任。③以大学为基础的教育中,采用职业优先的原则。职业教育与学院共同工作,使建筑教育达到与律师、医生等其他执业职业公平的高度。④波雅/美特冈的建议是正确的,我们真正需要有一种被称为“建筑师”的职业类型。⑤在专业人员中间有或将要形成统一的意见,我们应该而且也能做到以公众服务为中心,迎接全球可持续问题的挑战。为了适应建筑核心目标的变换,我们需要一种由4个相关部分组成的系统。K—80环境下的“学习团体”是不难想像的:a)在初级和二级教育系统中,环境、人类居住环境、艺术与美学以及最广泛的建筑定义,需要被所有学生体验到(对交互式指令的责任需要由建筑职业、建筑院校和社会共同分享)。b)基线职业教育结构(主要以大学为基础;得到公认的;由学院成员领导的,并且由职业成员提供帮助);c)实习或职业课程的组成(得到公认的;由院校和建筑职业共同操作和管理;通过教育、工作与生活之间远距离学习技术教育促进的);d)继续教育/职业发展的组成(在院校帮助下,由职业领导,广泛应用距离设施和自我检测指令技术)。聘任书或得到公证的职业资格将出现在3个阶段:a)获得一般资格和建筑师头衔的考试,(在完成职业学习时立即颁发给毕业生;由院校管理,由建筑职业和国家协同);b)取得实践资格的考试,包括健康、安全和福利等特殊领域中以实践为基础的知识(在完成所需实习之后,由国家和建筑职业进行管理)。c)延伸资格证书(通过固定的规则来加以管理,取决于单独的实践目标和公众对职业的期望变化,由国家在地方职业组织和部门的协作下进行管理)。这种K—80终教育系统能充分发挥当前教育系统的优势,为公众提供文化、环境方面的服务,为实践提供新机会,而且,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公共服务,它将拥有一种公共的建筑师形象。由此带来的益处将接踵而至。我们当中那些思索世界的人很快就会感到非常惊奇。尽善尽美的星星、美丽的山河,清新的海洋空气将带来着一种喜庆的气氛围绕在我们周围。依照我们的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建筑师必须在生命中每一天创造生活,给生活带来秩序。我们需要负起责任,与此同时,表达我们作为人类所知道的一切奇迹。
⑦ 迈克尔杰克逊 他捐了多少钱给慈善机构啊 一共开了多少场演唱会 一共有多少看了他的现场演唱
他为慈善事业捐款3亿美元,这三亿美元都是命名捐款。其实他自己在私下里还捐过很多的匿名捐款。是全世界以个人名义捐助慈善事业最多的艺人。独自支持了世界上39个慈善救助基金会。
演唱会大概就是这些吧。。。
— 1987年 —
日期
地点
观众人数
体育场名称
9.12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
9.13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
9.14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
9.19
大阪(日本)
不详
Nishinomiya
9.20
大阪(日本)
不详
Nishinomiya
9.21
大阪(日本)
不详
Nishinomiya
9.25
横滨(日本)
38,000 *
横滨
9.26
横滨(日本)
38,000 *
横滨
9.27
横滨(日本)
38,000 *
横滨
10.3
横滨(日本)
38,000 *
横滨
10.4
横滨(日本)
38,000 *
横滨
10.10
大阪(日本)
不详
大阪
10.11
大阪(日本)
不详
大阪
10.12
大阪(日本)
不详
大阪
11.13
墨尔本(澳大利亚)
45,000 *
奥林匹克公园
11.20
悉尼(澳大利亚)
45,000 *
巴拿马特
11.21
悉尼(澳大利亚)
45,000 *
巴拿马特
11.25
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67,500 *
娱乐中心
11.28
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67,500 *
娱乐中心
——————————————————————————————————
— 1988年 —
日期
地点
观众人数
体育场名称
2.23
堪撒斯城(美国)
16,960 *
坎普竞技场
2.24
堪撒斯城(美国)
16,960 *
坎普竞技场
3.3
纽约(美国)
19,000 *
麦迪逊广场
3.4
纽约(美国)
19,000 *
麦迪逊广场
3.5
纽约(美国)
19,000 *
麦迪逊广场
3.12
圣路易斯(美国)
18,000 *
竞技场
3.13
圣路易斯(美国)
18,000 *
竞技场
3.18
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
不详
交易广场
3.19
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
不详
交易广场
3.20
路易斯维尔(美国)
不详
自由大厅
3.23
丹佛(美国)
20,125 *
McNichols
3.24
丹佛(美国)
20,125 *
McNichols
3.30
哈特福德(美国)
15,060 *
市民中心
3.31
哈特福德(美国)
15,060 *
市民中心
4.1
哈特福德(美国)
15,060 *
市民中心
4.8
休斯顿(美国)
40,000
顶峰
4.9
休斯顿(美国)
40,000
顶峰
4.10
休斯顿(美国)
40,000
顶峰
4.13
亚特兰大(美国)
30,000
Omni
4.14
亚特兰大(美国)
30,000
Omni
4.15
亚特兰大(美国)
30,000
Omni
4.19
芝加哥(美国)
40,000 *
罗斯蒙地平线
4.20
芝加哥(美国)
40,000 *
罗斯蒙地平线
4.21
芝加哥(美国)
40,000 *
罗斯蒙地平线
4.25
达拉斯(美国)
39,000
团圆竞技场
4.26
达拉斯(美国)
39,000
团圆竞技场
4.27
达拉斯(美国)
39,000
团圆竞技场
5.4
明尼阿波利斯(美国)
16,890 *
都市中心
5.5
明尼阿波利斯(美国)
16,890 *
都市中心
5.6
明尼阿波利斯(美国)
16,890 *
都市中心
5.23
罗马(意大利)
70,000 *
Flaminio
5.24
罗马(意大利)
70,000 *
Flaminio
5.29
都灵(意大利)
53,600
Delle Alpi
6.2
维也纳(奥地利)
55,000 *
Prater
6.5
鹿特丹(荷兰)
48,400 *
鹿特丹Kuip
6.6
鹿特丹(荷兰)
48,400 *
鹿特丹Kuip
6.7
鹿特丹(荷兰)
48,400 *
鹿特丹Kuip
6.11
葛森堡(瑞典)
53,000 *
不详
6.12
葛森堡(瑞典)
53,000 *
不详
6.16
巴塞尔(瑞典)
50,000 *
圣杰克布
6.19
柏林(德国)
50,000 *
盛典体育场,柏林墙
6.27
巴黎(法国)
64,000 *
王储公园
6.28
巴黎(法国)
64,000 *
王储公园
7.1
汉堡(德国)
50,000 *
Volkspark
7.3
科隆(德国)
70,000 *
Mungersdorfer
7.8
慕尼黑(德国)
72,000 *
奥林匹克运动场
7.10
霍根海姆(德国)
80,000 *
Hockenheimring
7.14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7.15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7.16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7.22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7.23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7.26
加的夫(威尔士)
55,000 *
加的夫军公园
7.30
科克城(爱尔兰)
60,000 *
Pairc Ui Caoimh
7.31
科克城(爱尔兰)
60,000 *
Pairc Ui Caoimh
8.5
马尔贝拉(西班牙)
28,000 *
不详
8.7
马德里(西班牙)
60,000 *
Vincent Calderon
8.9
巴塞罗那(西班牙)
45,000
Nou Camp
8.11
尼斯(法国)
35,000
不详
8.14
蒙彼利埃(法国)
35,000
不详
8.19
洛桑(瑞士)
45,000
Pontaese体育馆
8.21
伍兹堡(德国)
43,000 *
Talavera Wiesen
8.23
韦希特(比利时)
55,000 *
节庆广场
8.26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8.27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8.29
利兹(英国)
90,000 *
圆草公园
9.2
汉诺威(德国)
40,000
Niedersachsen
9.4
盖尔森克肯(德国)
52,000
公园体育场
9.6
林茨(奥地利)
40,000
林茨体育场
9.10
密尔顿-凯恩斯
60,000 *
巨碗体育场
9.11
利物浦(英格兰)
125,000*
Aintree赛马场
9.26
匹兹堡(美国)
16,230 *
市民竞技场
9.27
匹兹堡(美国)
16,230 *
市民竞技场
9.28
匹兹堡(美国)
16,230 *
市民竞技场
10.3
卢瑟福(美国)
20,350 *
东牧原竞技场
10.4
卢瑟福(美国)
20,350 *
东牧原竞技场
10.5
卢瑟福(美国)
20,350 *
东牧原竞技场
10.10
里奇菲尔德(美国)
19,000 *
大体育场
10.11
里奇菲尔德(美国)
19,000 *
大体育场
10.13
兰德威(美国)
17,470 *
神殿中心
10.17
兰德威(美国)
17,470 *
神殿中心
10.18
兰德威(美国)
17,470 *
神殿中心
10.19
兰德威(美国)
17,470 *
神殿中心
10.24
底特律(美国)
16,670 *
褐山殿
10.25
底特律(美国)
16,670 *
褐山殿
10.26
底特律(美国)
16,670 *
褐山殿
11.7
欧文(美国)
15,000 *
欧文牧场
11.8
欧文(美国)
15,000 *
欧文牧场
11.9
欧文(美国)
15,000 *
欧文牧场
11.13
洛杉矶(美国)
18,000 *
体育竞技场
12.9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10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11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17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18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19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24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25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26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
— 1989年 —
日期
地点
观众人数
体育场名称
1.16
洛杉矶(美国)
18,000 *
体育竞技场
1.17
洛杉矶(美国)
18,000 *
体育竞技场
1.18
洛杉矶(美国)
18,000 *
体育竞技场
1.26
洛杉矶(美国)
18,000 *
体育竞技场
1.27
洛杉矶(美国)
18,000 *
体育竞技场
[注]:
* =售空演出
**=原东京Korakuen体育场,在迈克尔88年再次莅临东京时加顶并改名为东京巨蛋体育场
此外,真棒巡演取消的演出包括:
1988年5月30日 法国里昂 (原因:三万张票只有一半被卖出);
1988年10月31日、11月1日、11月2日 美国华盛顿 (嗓子发炎,没有再重新安排场次);
1988年11月15日、11月15日、11月20日、11月21日、11月22日 美国洛杉矶 (生病,这些场次的演出被重新安排到1989年1月举行)。
——————————
杰克逊“危险之旅”世界巡演
——————————巡演日程——————————
— 1992年 —
时间
地点
观众人数
体育场名称
6.27
慕尼黑[德国]
72,000 *
奥林匹克
6.30
鹿特丹[荷兰]
46,000
Feyenoord
7.1
鹿特丹[荷兰]
46,000
Feyenoord
7.4
罗马[意大利]
35,000
Flamino
7.6
蒙察[意大利]
46,500
Brianteo
7.7
蒙察[意大利]
46,500
Brianteo
7.11
科隆[德国]
65,000 *
Muengersdorfer
7.15
奥斯陆[挪威]
35,000 *
Vallehovin
7.17
斯德哥尔摩[瑞典]
53,000
奥林匹克
7.18
斯德哥尔摩[瑞典]
53,000
奥林匹克
7.20
哥本哈根[丹麦]
30,000
Gentofte
7.22
韦希特[比利时]
40,000
节庆广场
7.25
都柏林[爱尔兰]
40,000
兰丝唐恩大道广场
7.30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7.31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8.5
加的夫[威尔士]
50,000
加的夫军公园
8.8
不莱梅[德国]
45,000
Weser
8.10
汉堡[德国]
51,000
Volkspark
8.13
哈默尔恩[德国]
25,000 *
Weserbergland
8.16
利兹[英格兰]
60,000
圆草公园
8.18
格拉斯哥[苏格兰]
65,000 *
平原体育场
8.20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8.22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8.23
伦敦[英格兰]
72,000 *
温布利
8.26
维也纳[奥地利]
50,000
Prater
8.28
法兰克福[德国]
60,000 *
Wald
8.30
路德维希[德国]
32,000 *
西南体育场
9.2
拜伊罗特[德国]
32,000 *
Volks
9.4
柏林[德国]
35,000 *
Jahn
9.8
洛桑[瑞士]
47,000 *
La Pontaise
9.13
巴黎[法国]
85,000 *
Vincennes跑马场
9.16
图卢兹[法国]
40,000 *
Stade Municipal
9.18
巴塞罗那[西班牙]
42,000
奥林匹克
9.21
奥维亚多[西班牙]
25,000 *
足球场
9.23
马德里[西班牙]
40,000 *
Vincent Calderon
9.26
里斯本[葡萄牙]
64,000 *
Jose Alvalade
10.1
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
70,000 *
国家综合体育场
12.12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14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17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19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22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24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30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12.31
东京(日本)
45,000 *
东京巨蛋
— 1993年 —
时间
地点
观众人数
体育场名称
8.24
曼谷[泰国]
70,000*
国家体育场
8.27
曼谷[泰国]
70,000*
国家体育场
8.29
新加坡[新加坡]
47,000*
国家体育场
9.1
新加坡[新加坡]
47,000*
国家体育场
9.4
台北[中国台湾]
40,000
市立体育场
9.6
台北[中国台湾]
40,000
市立体育场
9.10
福冈[日本]
30,000*
福冈巨蛋
9.11
福冈[日本]
30,000 *
福冈巨蛋
9.15
莫斯科[俄罗斯]
50,000
卢兹耶尼基奥林匹克
9.19
特拉维夫[以色列]
80,000
Yarkon公园
9.21
特拉维夫[以色列]
100,000*
Yarkon公园
9.23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48,000*
Inonu
9.26
特内里费 [加那利群岛]
20,000*
Santa Cruz
10.8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00,000*
国家体育场
10.10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00,000*
国家体育场
10.12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00,000*
国家体育场
10.15
圣保罗[巴西]
80,000
Morumbi
10.17
圣保罗[巴西]
100,000*
Morumbi
10.23
圣地亚哥[智利]
65,000*
?
10.29
墨西哥城[墨西哥]
100,000*
阿兹台克
10.31
墨西哥城[墨西哥]
100,000*
阿兹台克
11.7
墨西哥城[墨西哥]
100,000*
阿兹台克
11.9
墨西哥城[墨西哥]
100,000*
阿兹台克
11.11
墨西哥城[墨西哥]
100,000*
阿兹台克
[ * = 售空演唱会]
杰克逊“历史”世界巡演
——————————巡演日程——————————
— 1996年 —
时间
地点
观众人数
体育场名称
9.7
布拉格(捷克)
125'000 *
Letna Parc
9.10
布达佩斯(匈牙利)
45'000
Nepstadion ntezmenyei
9.14
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
70'000
国家体育场
9.17
莫斯科(俄罗斯)
50'000
Dynamo
9.20
华沙(波兰)
110'000 *
Bemowo
9.24
萨拉格沙(西班牙)
45'000 *
La Romareda
9.28
阿姆斯特丹(荷兰)
50'000 *
阿姆斯特丹体育场
9.30
阿姆斯特丹(荷兰)
50'000 *
阿姆斯特丹体育场
10.2
阿姆斯特丹(荷兰)
50'000 *
阿姆斯特丹体育场
10.7
突尼斯(突尼斯)
60'000 *
El Menzah
10.11
汉城(韩国)
50'000
奥林匹克体育场
10.13
汉城(韩国)
50'000
奥林匹克体育场
10.18
台北(台湾)
40'000 *
中山足球场
10.20
高雄(台湾)
30'000
露天广场
10.22
台北(台湾)
40'000 *
中山足球场
10.25
新加坡(新加坡)
35'000
国家体育场
10.27
吉隆坡(马来西亚)
40'000 *
Merdeka
10.29
吉隆坡(马来西亚)
40'000 *
Merdeka
11.1
孟买(印度)
60'000
Andheri
11.5
曼谷(泰国)
40'000
Muang Thong Thani城市中心
11.9
奥克兰(新西兰)
43'000 *
Ericson
11.11
奥克兰(新西兰)
43'000 *
Ericson
11.14
悉尼(澳大利亚)
40'000 *
SCG
11.16
悉尼(澳大利亚)
40'000 *
SCG
11.19
布里斯本(澳大利亚)
40'000 *
ANZ
11.22
墨尔本(澳大利亚)
65'000 *
MCG
11.24
墨尔本(澳大利亚)
65'000 *
MCG
11.26
阿德雷德(澳大利亚)
30'000 *
Adelaide圆体
11.30
珀斯(澳大利亚)
20'000 *
Burswood巨蛋
12.2
珀斯(澳大利亚)
20'000 *
Burswood巨蛋
12.4
珀斯(澳大利亚)
20'000 *
Burswood巨蛋
12.8
马尼拉(菲律宾)
55'000 *
Paranaque城/亚洲世界
12.10
马尼拉(菲律宾)
55'000 *
Paranaque城/亚洲世界
12.12
东京(日本)
45'000
东京巨蛋
12.15
东京(日本)
45'000
东京巨蛋
12.17
东京(日本)
45'000
东京巨蛋
12.20
东京(日本)
45'000
东京巨蛋
12.26
福冈(日本)
40'000 *
福冈巨蛋
12.28
福冈(日本)
40'000 *
福冈巨蛋
12.31
斯里巴加湾港(文莱)
4'000 *
Jerudong公园
— 1997年 —
时间
地点
观众人数
体育场名称
1.3
檀香山(夏威夷)
35'000 *
Aloha Bow
1.4
檀香山(夏威夷)
35'000 *
Aloha Bow
5.31
不莱梅(德国)
55'000 *
Weserstadion
6.3
科隆(德国)
60'000 *
Mungersdorfer
6.6
不莱梅(德国)
55'000 *
Weserstadion
6.8
阿姆斯特丹(荷兰)
50'000 *
阿姆斯特丹体育场
6.10
阿姆斯特丹(荷兰)
50'000 *
阿姆斯特丹体育场
6.13
基尔(德国)
55'000 *
Nordmark体育场
6.15
盖尔森克肯(德国)
50'000 *
Parkstadion
6.18
米兰(意大利)
45'000
圣西罗
6.20
洛桑(瑞士)
35'000
La Pontaise
6.22
伯滕堡(卢森堡)
45'000
Krakelschaff
6.25
里昂(法国)
25'000
Gerland
6.27
巴黎(法国)
65'000
王储公园
6.29
巴黎(法国)
65'000
王储公园
7.2
维也纳(奥地利)
50'000 *
Ernst-Happel
7.4
慕尼黑(德国)
70'000 *
奥林匹克体育场
7.6
慕尼黑(德国)
70'000 *
奥林匹克体育场
7.9
雪菲尔德(英格兰)
45'000 *
唐谷体育场
7.12
伦敦(英格兰)
73'000 *
温布利
7.15
伦敦(英格兰)
73'000 *
温布利
7.17
伦敦(英格兰)
73'000 *
温布利
7.19
都柏林(爱尔兰)
40'000 *
RDS
7.25
巴塞尔(瑞士)
55'000 *
圣雅葛布
7.27
尼斯(法国)
35'000
西部体育场
8.1
柏林(德国)
77'000 *
奥林匹克运动场
8.3
莱比锡(德国)
60'000
Festwiese
8.10
霍肯汉姆(德国)
80'000
霍肯汉姆体育场
8.14
哥本哈根(丹麦)
45'000 *
Parken
8.16
哥德堡(瑞典)
50'000
Ullevi
8.19
奥斯陆(挪威)
45'000
Valle Hovin
8.22
塔林(爱沙尼亚)
40'000
音乐节庆广场
8.24
赫尔辛基(芬兰)
50'000 *
奥林匹克运动场
8.26
赫尔辛基(芬兰)
50'000 *
奥林匹克运动场
8.29
哥本哈根(丹麦)
45'000 *
Parken
9.3
奥斯坦德(比利时)
55'000
Wellington Hypodrome
9.6
瓦拉多里德(西班牙)
45'000 *
Nuevo Jose Zorrilla
10.4
开普敦(南非)
35'000 *
格兰波恩特体育场
10.6
开普敦(南非)
35'000 *
格兰波恩特体育场
10.10
约翰内斯堡(南非)
50'000
约翰内斯堡体育场
10.12
约翰内斯堡(南非)
50'000
约翰内斯堡体育场
10.15
杜班(南非)
45'000 *
王者公园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