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基金 > 广东金融学院国家社科基金

广东金融学院国家社科基金

发布时间:2021-04-09 14:38:29

㈠ 广东金融学院是不是个好学校,就业前景怎样

广东金融学院,是广东省全省所有公办二本院校(2A)之中,第二最热门的大学(广东二本排名第一位的是“广东财经大学”),就业前景非常好,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以银行为主。

广东金融学院虽然是二本院校,但历年的高考录取都非常接近于重本线,录取的火爆程度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以2016年高考文科录取为例,广东省的文科一本线是514分,二本线是417分,而广东金融学院的文科投档线是504分,仅仅比一本线低了10分,而比二本线就足足高了87分。

广东金融学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以广东省管理为主。因此,广东金融学院每年都有一大批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前往银行工作的。

㈡ 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金融那个好

东莞理工学院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东莞理工学院1985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酝酿兴办东莞理工学院。学院于1987年7月在东莞市区黄屋岭奠基,1988年5月破土动工;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办,1991年7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先行招生;1992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院。 2002年3月,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2年11月学院松山湖校区举行动工仪式,2003年10月在松山湖校区首期工程落成;2004年3月实现办学主体搬迁。
中文名: 东莞理工学院
外文名: DGUT
简称: 东莞理工
创办时间: 1985年
类别: 公立学院
学校类型: 工科
主管部门: 广东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 杨晓西
所属地区: 中国东莞
名誉校长: 杨振宁
名誉顾问: 王华生、方润华、梁麟
名誉会长: 陈瑞球、王锦
东莞理工学院
现有教学行政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体育馆、游泳中心、标准田径运动场、人文景观等二期工程将于今年8月建成使用。学院建有实验教学中心11个,其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通千兆校园网,建立了20000多个信息点;松山湖校区现有各尖教室共计188间,其中普通教室90间,多媒体教室77间(座位8076个),语音教室5间(座位224个)计算机房16间(座位1228个)。学院运动场面积52196万平方米,生均面积5。15平方米,松山湖校区体育场馆中心面积达86000平方米,现有1个标准田径场,1个足场、20多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0个羽毛球场,是国家田径队挂牌基地。2006 年 8 月,我院以高标准、高规格的体育设备成功地承办了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
学术交流中心礼堂
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总 35,700平方米(其中松山湖新馆25,600平方米,莞城校区馆9600平方米),阅览座位3200个(含莞城校区图书馆700个);藏书(含电子图书)200万册,期刊1800余种。松山湖新图书馆建筑采用国际流行的等层高、同柱网、等载荷设计,外形呈四边形几何体结构,造型恢宏、线条简洁。内部为大空间、全通透结构,各功能区之间基本无隔断、无分割。建筑外墙大量采用玻璃与铝合金材料,使整个图书馆建筑清新、明快、通透,极具现代感。 松山湖新馆整体建筑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与东侧的综合教学楼.南侧的经管系楼形成群体组合,围合出校园中心广场,使之成为主要的校园活动、集会、仪式场所。图书馆建筑外部四周皆有通廊。内部为 "内街"式空间组织形式,为阅览座位提供了良好的采光条件。新馆采用国际先进图书馆管理模式,营造开放式、多功能知识超市,集藏、借、阅、咨、查于一体。
图书馆
图书馆全天连续不间断开放达 14.5小时,各功能区之间实现无障碍互通,图书借阅手续集中在接近出口处的总台办理,咨询服务由分散在各功能服务区的工作人员提供。读者可随意在各功能区阅读图书报刊、欣赏多媒体、检索联机数据库、网上冲浪等,自由享受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服务;读者可随意使用图书馆内密布的信息点和工作站,迅速、准确、方便地获取包括馆藏书目、联机目录,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等,利用馆际互借、电子文献传递、虚拟咨询等图书馆相关服务,获得深层次的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在提供文献服务的同时,还在图书馆一楼开设报告厅、校史展览厅、文献速印中心、咖啡厅、书亭等,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丰富服务内容。
田径运动场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已形成了以计算机、化工、机械、电子、管理等学科为重点的文、理、工、管、艺并重的藏书体系。近年来,在院图书情报委员会的指导下,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力度也大大增强,先后引进了《科学引文索引( SCI)》(1997-)、《科技会议录索引(IST Proceeding)》《工程索引(EI)》(1995-)、《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springer》、《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外文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1995—)、《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电子图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1997—)、《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国研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四六级英语学习库》等大型数据库。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学校建立了以工学、管理学为重点,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14个院(系)、26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其中本科层次
东莞理工学院
省内在第二批A线招生,同时面向其他十多个省、市、区招生;专科层次在第三批A线面向省内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10460人,其中本科生8599人,专科生1861人。创办了按新机制运作的本科独立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在莞城校区办学。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队伍精干,人才荟萃。现有教职工1106人,其中正高职称88人,博士1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专任教师中,64.7%以上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或者是出国留学、进修人员;44.2%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建中院士为双聘院士,聘请了世界著名数学家、菲尔斯数学奖获得者丘成桐博士等国内外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编辑本段发展前景
学校不断加强科研,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积极支持“科技东莞”战略,重视与其他科研院所、企业或国外机构联合,建立了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中瑞精密制造技术中心、东莞分布式能源研究中心等一批重点科研平台;在校内联合建立实验室,积极参与中科院与市政府共建的“散裂中子源”项目。近四年来,学校还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粤港澳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等200多项。学校教师还获得了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国家发明专利奖、省科技进步奖和东莞市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励及一批发明专利。 学校切实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以开展覆盖整个学年的校园文化巡礼活动、“三下乡”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为载体,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校开展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7次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的“先进单位”称号。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学校设立了篮球、足球、田径、武术、乒乓球、游泳、赛艇等7支高水平运动队。近年来,学校在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CUBA广东赛区篮球赛、广东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等各类体育竞赛中争金夺银。学校组建的学生艺术团坚持“送艺下乡”,多次到东莞市镇街、村(居)进行文艺演出,深受好评。 学校积极扩大与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与世界排名前一百位的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探索开办“东莞McMaster大学项目”,与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教育培训和科研合作,与中科院、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瑞典麦兰德隆大学联合开展生态工业园项目,与瑞士、加拿大、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根据东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大量需求,学校积极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联合举办东莞研究生培养基地,遴选我校教师作为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东莞理工学院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在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巡礼活动中,科技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项品牌活动蓬勃开展,为展示大学生风采、培养其创新精神提供了广袤的沃土,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文艺体育等活动还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奖励,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东莞理工学院在现任院长的领导下坚持走创新之路、走特色之路、走质量办学之路、走科学管理之路,立足东莞,面向广东,紧密围绕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东莞社会经济资源丰富和现代制造业名城的优势,努力建设成为一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地方院校。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杨振宁
名誉校长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周致纳
党委书记
东莞理工学院
主持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联系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杨晓西
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学科建设、教学、继续教育、国际交流(港澳台事务)、政策法规工作。协助党委书记负责党委的全面工作。分管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国际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成人教育学院。联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王江水
党委副书记 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两课”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招生就业、共青团等工作。分管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党校、机关党总支。联系政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师范学院。
黄碧莲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负责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工会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审计监察处、信访办、工会。联系文学院、外语系。
安少华
副校长 兼任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院长。负责人事与师资队伍建设、校办产业工作。分管人事处、科技产业公司、城市学院。联系体育系。
邹晓平
副校长 负责科研、资产管理、基建、后勤保障、学报、计划生育工作。分管科研处、资产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学报编辑部、网络中心。联系计算机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戴炳源
副校长 负责财务、武装保卫、图书工作。分管财务处、保卫处(武装部)、图书馆。联系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编辑本段校徽校训

校徽
■ 校徽释义——扎根地方服务地方 校徽标识主要由中文校名(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题写)、英文校名及DGUT四个英文字母等元素组成,三条竖线分别象征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心图案与外圆相连接、与绿色相映衬,犹如一棵植根沃土、枝繁叶茂的大树,寓意学院扎根莞邑大地,建设具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英才辈出、生机无限。
校训
■校训释义——学而知不足 校训为“学而知不足”。式样采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学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博士于1993年在我院的题词。 “学而知不足”语出《礼记?学记》,蕴含学无止境的进取精神、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学习、实践、钻研、成才的过程,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研究的过程,广义上都是“学”的范畴。学而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自省,而后自强、创新、追求卓越。编辑本段学系学院
软件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软件学院经广东省教育厅2004年批准成立,是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2004年面向广东省招生。软件学院是在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中心、高等数学教研室的基础上,集中了学校信息技术相关学科的人才和资源,于2004年7月创建的新学院。学院聘请了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兼任院长。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2个本科专业。学院紧密结合广东和东莞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培养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社会紧缺、急需的软件相关专业的强能力、实用型人才。同时,软件学院同时承担东莞理工学院公共计算机教育课程和高等数学课程。学院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0多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人,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0%,教职工平均年龄小于35岁。软件学院教师承担有国家、省、东莞市科研项目和横向合作课题多项。 学院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必修课的同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及社会需求进行多种专业方向选择。软件学院为IBM软件人才教育合作伙伴中唯一的一所地方型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相应的技术认证。软件学院教师中已经有十几个在多方向通过IBM教师资格技术认证。 学院现拥有完善的实验设备和优越的实验环境,建有计算机软、硬件专业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和开放创新实验室等,依托软件开发项目,学生参与进行实战开发和管理。同时软件学院建设多个校外实习基地,致力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的高质量软件技术人才。
电子工程系
东莞理工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于1991年奠基,建校之初,采用联合办学方式与华南理工学院、北京航天大学、桂林电子学院等国内重点院校合作共同招收学生,利用他们的优秀师资和设备条件,为东莞培养电子人才。1992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东莞理工学院建校,电子工程系亦正式成立,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又名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工业生生产自动化三个专科专业,94年新增通信技术专业,考虑到东莞的人才需求和学生分配,95年系里的专业调整为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两大专业,96年增设了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师资班,98年开始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开办专升本教育。为满足东莞IT产业发展对国内IT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计算机人才,2000年电子系分为: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工程系专注于电子信息有关的专业,而计算机系在原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上发展,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专业。2002年4月,东莞理工学院在十年发展的基础上,经国家教委考核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电子工程系批准了两个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并在2002年9月面向广东地区招收了首批本科学生160人,2003年10月电子工程系本科随学院整体迁入东莞松山湖新校区(1500亩),2004年7月学院将同时批准的“光信息处理”专业及物理基础课部合并入电子系,2005年9月电子系专科班亦迁入松山湖校区。在学校升格为本科之后,电子工程系随着学校的升格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机电建筑工程系
机电-建筑工程系的党政管理机构设置:① 系党总支部(总支委员5人,书记与副书记各1人)。② 系行政领导3人(主任1人,副主任2人)。③ 系办公室人员4人(主任1人,教务秘书2人,行政秘书1人)。④ 学生辅导员2人。⑤ 系图书资料室管理员1人。 机电-建筑工程系的教学管理机构设置:① 按专业设有5个教研室(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程管理、工业设计、土木工程)。② 按实验实习教学需要设有3个中心(院级示范基地-现代工业技术实习中心、院级示范基地-机电技术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产学研合作机构设置:① 国际技术合作中心-中瑞精密制造技术中心。② 现代制造工程研究中心。③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和挂靠单位。④ 东莞市建筑学会理事单位、东莞市建筑装饰协会理事单位。⑤ 美国Solidworks中国授权教育基地。⑥ 美国Solidworks中国授权CSWA考试中心。⑦ 美国Solidworks三维CAD软件原厂认证联考授权考试网点。⑧ Cimatron授权认证培训中心。⑨ 东莞市模具与数控技术培训中心。
应用化学系
应用化学系成立于1992年,是东莞理工学院最早成立的系之一。开设了精细化工、工业分析两个专科专业,1994年,创办商品检验与养护专科专业,1995年又开设了环境监测专科专业,1998年,根据东莞众多外资企业大量需要品质管理人才的实际,我们将“商品检验与养护专业”改为“商品检验与品质管理专业”;2000年,新增加环境保护与管理专科专业,应用化学系已培养1117名大专毕业生。 为顺应东莞市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院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4年应用化学系更名为化学生物工程系,现只有一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主要方向涉及环境保护、材料工程、生化制药等领域,是东莞理工学院有特色的名牌专业。 近三年来,学院加大教学条件的投入,实验室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实验设备更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系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 应用化学专业建成了基础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化学仿真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材料工程实验室、高分子化学实验室、化工工艺实验室、生化制药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和俄歇电子能谱实验室)。现有实验室面积3090m2。分布在12 E和12F。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设备先进、齐全,属国内领先水平。包括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发射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差热分析仪等,保障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专业实验室拥有多套高质量的仪器设备,包括有机碳/总氮分析仪、快速溶剂萃取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膜分离成套设备、超临界实验装置,为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毕业论文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计划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满足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和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保证了教学大纲实验项目的开出率达到100%。 化学生物工程系充分发挥东莞现代化企业多的资源优势,注重突出应用化学专业的特色,陆续选定东莞市环境监测站、东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东莞金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东莞市樟村水质净化厂、东莞市亚洲制药有限公司、东莞拓扑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8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及两个校内实习基地,可满足应用化学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教学的需要,稳定的实习基地能保证实习教学正常有效地开展,通过校内外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在实际训练中得以提高。
管理系
东莞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系前身为工商行政管理系,于1991年成立,是东莞理工学院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工商管理教育与研究的系,刚成立的两年只开设了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在本校代培的财务会计,中英文秘书及企业管理三个专业;1992年,设立了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中英文秘书三个无学校依托的专业和一个由华南师范大学开办的经济管理与财会专业;1993年5月26日,工商行政管理系撤销,正式成立工商管理系;我系党支部也在此年成立。此后,我系也随着学院的发展而逐步扩大,开设了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工商与行政管理、国际商务和经济法五个专业,招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到了2001年我系已经成为拥有财务会计、国际商务、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和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七个专业的大系;2002年,我系设立了第一个本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生80人,专科也新增了工商管理(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行政管理)四个专业;2003年,我系本科专业继续扩招,并且新增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招生人数也增加到了272人;同年9月,本科教学点随新校区建成迁移至松山湖; 2004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撤离我系成立了经贸系,同时会计学专业也成为本科专业;2005年9月,我系专科教学点移至松山湖,03级的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及财务会计等专科专业和本科专业同在一校区教学,至此,我系主要机构已移至松山湖,同时我系在继续招收会计学、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本科专业的前提下还招收了松山湖校区第一批专科的财务会计新生,进一步的扩大了我系的规模。
政法系
政法系前身社会科学部,2000年建系,命名为政法系。我系现设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教研室,共有78名教师,76名专任教师,5名教授,20名副教授,44名讲师,7名助教;7名博士,10名在读博士,42名硕士,在读硕士2名,27名学士。 2003年招收首届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现有法学及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科专业,共18个班。在校学生915名,其中本科生809人,专科生106人。 2007年我系122名首届法学本科学生毕业,其中五人分别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西南大学、烟台大学和广东商学院读取硕士研究生。 我系立足东莞,围绕社会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依托学院以及东莞社会经济资源和现代制造业名城的优势,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东莞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努力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素质、较高政治觉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中文系
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成立于1996年6月,前身为应用外语系,2003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批准为本科专业,2005年,增设广播电视新闻本科专业。目前,中文系已经发展成为以本科为主、专科为辅,拥有四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中文秘书、广播电视新闻),在校生达800多人的大系,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准逐年提高。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4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12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名(博士后1名),具有硕士学位的12名(在读博士3名)。已经建立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年轻精干、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其中有多名教师先后获南粤教坛新秀、东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青年优秀党员、学院教书育人先进等荣誉称号)。我系在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被列为学院重点专业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 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富于进取的创新精神,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写作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一定的电脑应用能力。本着既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又突出师范性、实用性的原则,立足东莞。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中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新闻出版单位的记者编辑工作,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高级秘书等工作。
外语系
录取分数线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文科 理科生源地: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河南 山东 山西 安徽 江西 江苏 浙江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陕西 青海 宁夏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西藏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福建 甘肃 港澳台 年份: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8 512 527 519 -- 3 本科二批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最低 最高 平均

暂无数据

㈢ 周爱民的人物成就

1. 1988年,参加史树中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软科学研究:“河北省农村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1989年完成,主要参加者,负责研究思路设计,课题组协调,独立完成两个子课题:A. 河北省农村经济总量分析;B. 河北省乡镇企业比较分析。
2. 1991年,参加史树中教授主持的天津市科委科研课题:“天津市农业经济的技术效率研究”,1991年完成,主要参加者,合作完成子课题:“天津市种植养殖业的技术经济评价”。
3. 1992年,参加沈士镒教授主持的天津市无线电二厂横向课题:“证券投资专用分析软件‘ADSSI’(Analysis and Decision System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的编制,1992年完成,主要参加者,负责软件方法设计,编写使用说明。
4. 1993年,参与李罗力教授主持的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项目:“港、深经济一体化研究”,1993年完成,主要参加者,合作完成子课题:“港、深两地经济增长中非均衡因素分析”。
5. 1993年,主持天津经济开发区总公司研究项目:“天津经济开发区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分析”,1994年完成,负责项目设计、分工协调,并独立完成子课题:“天津经济开发区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框架”。
6. 1998年,主持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股市预警系统”,1999年5月完成,。
7. 1998年,参加张友兰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项目:“证券投资理论的数学分析及应用研究”,1999年3月完成,主要参加者。
8. 2000年,参加宫占奎教授主持的国家APEC中心科研项目:“中国创业基金现状与发展,加入WTO的影响”,2001年完成。
9. 2004年12月—2006年6月,主持昆达实业股份公司下发课题:“现代企业债务管理与融资工具的问题研究”,社科处账号:B32216,2006年完成。
10. 200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股市价格泡沫的度量与理性扩容速度的行为金融学研究”,批准号:05BJL027,尚未结题。
11. 2006年,主持南开大学“十五”新专业建设第三批立项项目:“金融工程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多媒体化及实验单元的编程设计”,2008年完成,南发字[2006]7号文件。
12. 2007年,主持民盟天津市委员会研究课题:“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当年完成。
13. 2007-2008,主持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横向课题:“天津城市定位指标体系计算机辅助设计”,2008年完成。
14. 2008年,主持民盟天津市委员会研究课题:“金融危机应急预案和立法的必要与可能”,完成。
15. 2008年,主持南开大学及经济发展研究院课题:“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创新空间与内容研究”,2009年完成。
16. 2008~2012年,主持“南开大学金融学系第二特色专业——金融工程学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立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正在进行中。
17. 2008-2009年,主持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南开大学金融学系金融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项目代码:C02-0201,2010年完成。
18. 2008-2009年,主持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横向课题:“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金融聚集区的研究”,2009年完成。
19. 2009年,主持民盟天津市委员会研究课题:“关于促进天津滨海新区OTC市场制度建设的研究”,完成。
20. 2009,南开大学新专业建设项目:“金融工程学案例库与习题库库建设”,2011年完成。
21. 2009-2010年,主持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横向课题:“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招商引资与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研究”,2010年完成。
22. 2010年,主持民盟天津市委员会研究课题:“关于加快全国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的问题研究”,完成。
23. 2010年,参与民盟天津市委员会研究课题:“关于推进宜居生态城区建设中居民和谐关系与利益保障方面的问题研究”,2010年完成。
24. 2011年7月,南开大学社科处下发“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启动经费”,项目号:zb100102,2012年完成。 1. 冯兆一、周爱民主编:《国际证券市场融资与风险规避技术》,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版。
2. 周爱民:《证券投资分析方法研究》,专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
3. 周爱民:《股市有效性、泡沫与预警》,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4. 刘乃岳、周爱民:《风险对冲策略与套利技巧》,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5. 黄卫平、张志超、李月平、周爱民主译:《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周爱民:《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3月版。
7. 周爱民、刘乃岳:《金融风险的实时监测》,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南开大学211工程出版资助,2001年5月版。
8. 周爱民参编:《经济全球化大潮与中国对策》,第39章:加入WTO我国银行业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时事出版社,2001年8月版。
9. 周爱民:《金融工程学》,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4月版。
10. 周爱民:《证券投资学》,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1. 周爱民:《金融计量学》,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2. 赵胜民、周爱民主编:《经济数学》,教材,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13. 周爱民主编、周爱民、张荣亮等著:《行为金融学》,专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南开大学211工程出版资助,2005年11月版。
14. 周爱民主编、周爱民、徐辉、田翠杰等著:《金融计量学》,专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5. 周爱民主编、张连增等著:《金融经济学》,专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6. 周爱民主编、周爱民、罗晓波、王超颖等著:《金融工程》,教材,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
17. 周爱民、罗晓波、王超颖等著:《金融工程学习参考与案例集》(电子版),科学出版社经管法分社,2007年5月。
18. 周爱民主编、周爱民、陈婷婷、周霞等编著:《实验金融学》,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5月。
19. 周爱民、刘晓峰、高蓉、董盛楠等编著:《实验投资学》,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5月。
20. 周爱民、孟庆斌等著:《大鱼如何吃小鱼?——股市价格泡沫的度量与理性扩容速度的行为金融学分析》,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专著。
21. 李学峰主编、周爱民副主编:《投资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版。
22. 周爱民、张晓斌编著:《EXCEL与金融工程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教材。
23. 周爱民、吴蕾主编:《EXCEL与期权定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教材。
24. 周爱民、吴明华、周阳浩等编著:《EXCEL与金融计量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教材。 1.周爱民:“集约型经济的结构化度量”,论文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结构变化》,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2.周爱民、冼国明:“证券市场有效性、可预测性与技术分析有效性”,论文集:《第IV届港深股市研讨会论文集》,港深股市领导小组主编,全球出版社,1996年12月。
3.周爱民:“证券市场有效性、可预测性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协整性”,《南开经济研究》,1997(1)。(引用:12,2012-4-19)
4.周爱民:“股市有效性的动态监测”,《经济科学》,1997(3)。(引用:3,2012-4-19)
5.张友兰、周爱民:“最优加权组合预测及其应用”,《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1997(10)。(引用:17,2012-4-19)
6.周爱民:“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新投资工具”,《人民日报》,财经版25版,1998年4月7日。
7.周爱民:“股市泡沫及其检验”,《经济科学》,1998(5)。(引用:37,2012-4-19)
8.周爱民、程义全:“南锥体共同市场与投资风险”,《世界经济》,1998(10)。(引用:0,2012-4-19)
9.周爱民:“股市泡沫与有效性的同一性检验”,《南开经济研究》,1999(1)。(引用:10,2012-4-19)
10.周爱民、陈淑珍:“动态过拟合F—统计量检验市场有效性假定”,《天津大学学报》,1999(1)。
11.周爱民:“市场有效性检验的进一步发展”,论文集《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冼国明、陈漓高主编,1999年4月。
12.周爱民:“中国股市的风险及其度量”,《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
13.周爱民:“股市可预测性与技术指标协整性的模型检验”,《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10)。(引用:4,2012-4-19)
14.周爱民:“对冲基金的特点及投资策略”,《开放导报》,1999(4)。
15.周爱民:“沪深两地的股市泡沫与黑子比较”,《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9(5)。(引用:4,2012-4-19)
16.周爱民:“中国总量经济增长的大道性质检验”,《南开经济研究》,1999(5)。(引用:2,2012-4-19)
17.周爱民:“经济学理论中的陷阱刍议”,《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9(9)。
18.周爱民、张雪莹:“股市泡沫的理论与实证”,《世界经济》,1999(10)。
19.张友兰、周爱民、王新学:“旅游预测模型及应用”,《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0(2)。(引用:15,2012-4-19)
20.周爱民:“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探讨”,《南开经济研究》,2000(2)。(引用:0,2012-4-19)
21.周爱民:“股市预警系统与构成指标简介”,《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3)。(引用:0,2012-4-19)
22.周爱民:“股市盈亏、现金余额与个人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世界经济》,2000(4)。(引用:8,2012-4-19)
23.周爱民:“风险价值量测算:条件异方差模型在金融预警中的应用”,《南开经济研究》,2001(1)。(引用:0,2012-4-19)
24.周爱民、张友兰:“沪、深、港股市有效性的检验比较”,《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1(2)。(引用:0,2012-4-19)
25.周爱民:“布什走马换将意在选举连任”,《每日新报》,2002年10月。
26.周爱民:“美联储推倒降息‘多米诺’”,《每日新报》,2002年11月25日第33版。
27.周爱民:“理性股市中的太阳黑子与太阳耀斑”,渤海国际金融论坛会议论文,2003年。
28.周爱民:“理性股市的价格泡沫度量”,第二届国际金融系统工程学年会会议论文,2004年。
29.张友兰、周爱民:“金融数学的研究与进展”,《高等数学研究》,2004,7(4)。(引用:8,2012-4-19)
30.Aimin Zhou, Yonghua Gao: Measurement of the Bubbles of Prices in Stock Market, LECTURE NOTES IN DECISION SCIENCES, Vol.5,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II, edited by Chen, Shou, Yong Zeng, and Wei Zhang, Global-Link Publisher, HongKong, London, Tokyo, 2005.
31.周爱民:“理性股市中的鞍点稳定与黑洞稳定”,第三届国际金融系统工程学年会会议论文,2005(9)。
32Aimin Zhou, and Yuanyuan Li, “Saddle-Point Steady State and ‘Black-Hole’ Steady State in Rational Stock Markets”, LECTURE NOTES IN DECISION SCIENCE, edit. By Kin Keung Lai and Shouyang Wang,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III, edit. By Duan Li, Zhongfei Li and Shouyang Wang, Global Link Publisher, Hong Kong, 2006.
33.周爱民:“《基民天下》:一部针对中产人群的理财读物”,《中国信用卡》,2007(21)。
34.周爱民:“用理性的目光看待眼前的繁华——《基民天下:用基金投资构筑个人财富》序言”,《股市动态分析》,2007(38)。
35.周爱民、霍李吉:“股票回报率截面离差包含的信息”,《南方经济》,2007(12)。(引用:0,2012-4-19)
36.周爱民、陈学胜、孟庆斌:“流动性、风险收益与B股市场境外投资者行为”,《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3)。(引用:0,2012-4-19)
37.孟庆斌、周爱民、靳晓婷:“基于TAR模型的中国股市价格泡沫检验”,《南开经济研究》,2008(4)。(引用:1,2012-4-19)
38.周爱民:“城投公司创新融资途径的选择”,《上海城市发展》,2008(5)。(引用:0,2012-4-19)
39.周爱民:“理性股市中的黑洞、白洞与虫洞”,《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2005年10月会议)。(引用:0,2012-4-19)
40.孟庆斌,周爱民,靳晓婷:“中国股市价格泡沫的马氏域变方法检验”,2008年中国国际金融年会会议论文,2008年6月。
41.陈学胜、周爱民:“新汇率体制下中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研究”,《经济管理》,2008(8)。(引用:3,2012-4-19)
42.孟庆斌、周爱民:“基于齐次马氏域变的中国股市价格泡沫检验”,《金融研究》,2008(8)。(引用:3,2012-4-19)
43.Qingbin Meng, Aimin Zhou and Menghai Wang, “On the Ruin Probability for Corporation with Credit Rating Migration”, ISTP以及ISSHP检索国际会议论文:Recent Advance in Statistics Application and Related Areas, 2008, pp: 1051-1055.Aussino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Sydney Australia。
44.陈学胜、周爱民:“永久/暂时模型及信息分享模型下交叉上市公司价格发现研究——基于A+H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软科学》,2009,23(1)。(引用:2,2012-4-19)
45.汪孟海、周爱民:“基于动态期限相关法的股市价格泡沫实证检验”,《财经科学》,2009(2)。
46.汪孟海、周爱民:“中国股市自相关性与反馈交易行为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9(3)。(引用:0,2012-4-19)
47.周爱民、刘勇:“深圳股市理性泡沫及其行业板块分布特征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3)。(引用:0,2012-4-19)
48.陈学胜、周爱民:“交叉上市股票价格发现及贡献差异的横截面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9,17(2)。(引用:2,2012-4-19)
49.周爱民、吴蕾:“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交易机制的效率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9(4)。(引用:1,2012-4-19)
50.魏红刚、周爱民、王文:“估计风险值的重点抽样下的自助模拟”,《现代管理科学》,2009(9)。(引用:0,2012-4-19)
51.叶纯颐,周爱民:“我国近期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分析”,《中国物价》,2009(12)。(引用:1,2012-4-19)
52.Zhang, HY; Bai, LH; Zhou, AM,“Insurance control for classical risk model with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 perturbation”,STATISTICS & PROBABILITY LETTERS,2009,79(4),pp473-480.
53.魏红刚、周爱民:“市场有效性检验发展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0(1)。(引用:0,2012-4-19)
54.周爱民、汪孟海、李振东、董盛楠:“基于三分状态MDL方法度量我国股市泡沫”,《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引用:0,2012-4-19)
55.孟庆斌、周爱民、张雁茹,“基于理性预期的中国股市价格泡沫研究”,《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引用:1,2012-4-19)
56.吴明华、周爱民、宋敏,“上证指数受其他股指、汇率及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吗?——基于Granger因果型检验和ECM的实证分析”,《中国物价》,2010(9)。(引用:0,2012-4-19)
57.吴明华、周爱民、宋敏,“我国外汇储备发展及趋势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0(9)。(引用:0,2012-4-19)
58.Wu, Minghua, Wu, Rong, Zhou, Aimin, “Optimal risk control policies for diffusion models with non-cheap proportional reinsurance and bankruptcy valu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SCI检索), 2011/10. 24(5): pp892-906.
59.周爱民、梅传伟、赵广山:“我国生猪期货市场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物价》,2010(10)。(引用:0,2012-4-19)
60.周爱民、周霞:“创业板退市制度小议”,《西部论丛》,2010(11),44页。(引用:0,2012-4-19)
61.周爱民,周霞,“2001-2011年中国各地区房地产价格泡沫度量的实证研究”, 《中国物价》,2010(12)。
62.周霞,周爱民,“中国十大宜居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实证研究”,《中国房地产》,2011(3)。(引用:0,2012-4-19)
63.周爱民、梅传伟、赵广山 “关于我国推出白糖期货期权的探讨”,《中国物价》, 2011(3), 37-39页。(引用:0,2012-4-19)
64.吴蕾、周爱民、杨晓东:“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效率研究”,《管理科学》,2011(4)。(引用:28,2012-4-19)
65.吴明华、周爱民,“股指收益率与成交额间引导关系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5)。(引用:0,2012-4-19)
66.陈学胜、周爱民:“A股与H股‘收益率波动性比率之谜’——交易机制还是信息不对称?”,《证券市场导报》,2011(6)。(引用:0,2012-4-19)
67.陈学胜、周爱民:“货币供给量与证券市场价格关系的再研究”,《海南金融》,2011(10)。(引用:0,2012-4-19)
68.周爱民、张萍、赵懿:“通货膨胀成因的一个新视角”,《现代管理科学》,2012(3).
69.周爱民、张萍、高蓉:“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股票价格的变动”,《中国物价》,2012(5). 1. 1991年,史树中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软科学研究:“河北省农村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获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统计学会颁发的“一九九零年第一届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成果评选课题一等奖”,主要参加者;
2. 1992年,史树中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软科学研究:“河北省农村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获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学会颁发的“一九九一年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要参加者;
3. 1993年,史树中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软科学研究:“河北省农村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获河北省科学院颁发的“一九九二年统计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主要参加者;
4. 1998年,获南开大学颁发的“1998年南开大学摩托罗拉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5. 2000年,张友兰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科委项目:“证券投资理论的数学分析及应用研究”,获河北省科学院颁发的“一九九九年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要参加者;
6. 2002年,获南开大学颁发的“2002年南开大学敬业奖教金二等奖”;
7. 2005年,《证券投资学》获中国统计局颁发的“1995-2004年国家统计局优秀图书奖”,国统字[2005]4号文件。
8. 2009年,何自力教授主持的“创新型经济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获南开大学颁发的“2008年南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要参加者(何自力、赵春梅、王昭凤、周爱民、倪志良、范振义、张承洁并列第一位)。
9. 2009年,李秀芳教授主持的“经济实验教学综合改革项目”,获南开大学颁发的“2008年南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要参加者(李秀芳、何自力、周爱民、秦海英、涂宇清,并列第一位)。
10. 2009年,获民盟天津市委员会颁发的:“2004-2009年度盟务工作先进个人奖”,2009.9。
11. 2009年,何自力教授主持的“创新型经济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85项),主要参加者(何自力,赵春梅,王昭凤,周爱民,曲绍宏,张伯伟,范振义,张承洁),2009.10。
12. 2010年,以8篇CSSCI来源期刊学术论文,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13. 2010年,以1篇ISTP论文索引英文学术论文,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学术交流:
2000年2月--2001年1月:美国堪萨斯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2008年11月--12月: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金融系、东吴大学商用数学系访问讲学;
2009年12月: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金融系访问讲学。
中国金融工程学学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计量经济学分会理事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㈣ 广东金融学院保险学专业好不好,听前人怎么说

广东金融学院保险学专业好
保险学专业培养适应保险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具有保险学、保险业务与管理、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能够从事商业性保险业务的营销、经营管理、社会保险基金运作与管理、保险监管等实际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保险人才。
主干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管理学、保险学、经济法、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保险学原理、保险精算、财产保险原理与实务、人寿保险原理与实务社会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财产和责任保险、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利息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公司金融等。

㈤ 广东金融学院的图书馆如何

这是我从学校主页弄来的图书馆情况。。自己看看吧。。

图 书 馆 概 况

广东金融学院图书馆包括学院本部总馆和肇庆校区分馆,实行两校区分布式办馆模式。现有馆舍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其中总馆面积约11700平方米,肇庆分馆面积约1300平方米;共拥有11个书库、6个阅览室(其中肇庆分馆3个书库、一个阅览室),阅览座位700余席。

目前,我馆机构设置包括采访部、编目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部、技术部和肇庆分馆。现有事业编制人员5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共20人;硕士以上学历7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共46人;专业人员具有多学科的专业结构,包括图书情报、信息管理、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等专业。

我馆重视纸质图书资源与数字资源建设并重,以学院开设的各专业学科文献建设为导向,馆藏范围侧重于金融、会计、保险、贸易经济、财政、管理类文献收藏,同时兼收一定比例的其它学科领域文献,以开阔读者的眼界,满足全校读者的不同知识需求。截止至2010年5月,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约123万册,网络包库使用的电子图书200余万种,中外文纸质报刊2000余种。为满足读者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需求,今后纸本图书将以10万册/年的速度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馆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于1998年升级为SULCMISⅢ系统,实现了互联网资源的共享与服务。在此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传统的文献借阅、书目查询、参考咨询、读者教育等服务;开展数字资源浏览、馆藏资源查询、个人借阅服务、各种公告和宣传、网上参考咨询等各种网上服务。目前,我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以引进权威资源为主、自建特色资源为辅,现有中外文数据库近20种,自建特色数字资源库5种。2008年,我馆加入了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以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我馆始终注重把握当今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前进的脉搏,跟踪和采用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先进理论思想和先进技术成果,适应教育信息化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我馆近年来参与和承担了一批省、校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大量图书馆学、情报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较好地促进了服务质量和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为保障读者全方位、高效地使用图书馆提供便利。

馆藏分布(总馆)

馆藏地点 室名(资源范围) 服务内容
社科馆二楼 经济书库(F2-F8经济类图书) 外借
社科馆三楼 社科书库1(F0-F1经济类、E军事类、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 类图书)
外借
社科馆四楼 社科书库2(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K历史、地理 类图书 )
外借
自科馆一楼 密集书库 不外借
自科馆二楼 自科书库(T 工业技术、J 艺术类图书) 外借
自科馆三楼 自科书库(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类图书)
外借
综合馆一楼 文学书库(I类图书) 外借
综合馆二楼 过刊室、工具书库 外借
综合馆三楼 现报刊综合阅览室(当年的综合性报刊) 仅供阅览,不外借
教学楼南楼六楼 教师阅览室(当年的专业性报刊) 仅供阅览,不外借

馆藏分布(分馆)

馆藏地点 室名(资源范围) 服务内容
肇庆分馆一楼 阅览室(当年各类报刊) 仅供阅览,不外借
肇庆分馆二楼 专业书库(H语言、文字F经济 TP计算机O数理科学和化学)
外借
肇庆分馆三楼 综合书库1(B哲学、宗教 D政治、法律 K历史、地理 I文学 )
外借
肇庆分馆四楼 综合书库2(除上述外各类) 不外借
http://218.192.12.45/newlib/default.aspx这是学校图书馆网址,自己去看看吧。。。

㈥ 山东工商学院与广东金融学院对比、

山东工商学院,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始建于1985年12月,1998年9月由原煤炭部管理改为中央与山东省共建,以山东省管理为主,2003年2月更为现名。

学校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是省级花园式单位和文明校园。学校占地98.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2.1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173.65万册。学校下设13个二级学院,4个基础课教学部,14个科学研究院(中心、所)。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现有4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175人,其中专任教师8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10人,副高职称教师27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9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等20余名。

学校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会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统计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学校的管理学、经济学2个学科分别名列中国大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学科100强。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培育具有新儒商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建有校外教学就业实习基地160余个,建有在国内同类商科实训平台中处于领先水平的商学实验中心,并获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筹建)。学校是山东省最早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省级重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大奖。

学校的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7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2009年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1项,承担省部级项目444项,企业委托项目336项,科研进账经费累计4120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励87项,发表论文6800篇,其中639篇论文被国际“四大检索”收录,出版学术著作225部。学校编辑出版有《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煤炭经济情报》2种学术期刊。学校的“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为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煤炭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基地”为山东省“十二五”高校强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半岛经济研究基地”为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的煤炭经济和半岛经济研究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和区域优势。

学校设有国际交流学院,具有中外合作办学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已与4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互访、学分互认、交换生、本硕连读、带薪实习等20余个合作项目。

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高校、共青团规范化建设优秀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和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依托商科优势,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服务煤炭行业发展;依托齐鲁文化优势,弘扬“惟平惟准、近知近仁”校训,打造新儒商文化育人品牌,形成了“商蓝渗透,煤经融合,培养具有新儒商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目前,学校正全面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学科强校、人才名校”四大战略,为建设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而奋斗。

广东金融学院

-----金融人才的摇篮

【创办历程】学院始建于1950年,当时校名为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区分行干部学校;1979年8月更名为广东银行学校,成为部属中专;1985年4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升格为广州金融专科学校,成为部属大专;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院再度更名为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起,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1年10月广东银行学校并入学院,成为学院的肇庆校区。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广东金融学院。至此,学院进入新一轮省属本科院校的建设行列。

【基本情况】经过5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学院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现学院设有15个系部,23个本科专业,包括金融、会计、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现有本科全日制在校生20051人,继续教育学生10000人。特别是1992年以来,学院逐步形成了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以成人教育和干部职业教育为辅的“一体两翼”的办学新格局。除了承担普通全日制教学任务外,还积极开办本科和专科函授、电大、网络等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和短期干部培训,设有广州高级金融人才培训中心、金融英语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金融法规培训中心和自学考试辅导中心,并被广东省人事厅确定为金融系统省级继续教育基地。

【设施建设】学院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美,分设广州校本部和肇庆校区。学院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校本部坐落在广州市天河区龙眼洞,毗邻华南植物园和龙眼洞森林公园;肇庆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七星湖畔。院内教学实验设施齐全,设有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实验中心等20多个专业实验中心,其中金融实验室被誉为广东省示范教学实验中心。建有模拟银行、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财务会计、保险、工商管理和商务英语等专业实验室和模拟证券营业部。图书馆纸质藏书120万册,电子图书21万种、报刊上千种。学院还建有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

【师资队伍】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优化队伍整体结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现有教职工1263人,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教授80名,副高职称教师200名,博士200余人。同时,学院还聘有一批校外的学者和金融界的专家担任兼职(客座)教授。

【科学研究】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加大投入,建立激励机制,遴选学科学术带头人,组建科研机构,成立了华南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所、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研究所、会计和审计研究所、工商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法律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形成了有一定实力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近几年来,我校教师主持或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29项,厅级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多篇。其中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保险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软科学》等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获各类奖项36项。

【办学特色】学院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60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既掌握了金融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务能力的专门人才,他们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机构和经济部门。学院被誉为“未来金融家的摇篮”。近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3%。

学院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创新办学机制,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金融行业为依托,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与优势学科。学院以商科类、社会科学类学科为主干,以金融、保险专业为龙头,人文科学和工科等学科协调发展,努力办成具有高水平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目前全国仅有的三所金融类本科院校之一,学院将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加快发展步伐,为地方经济教育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合作】学院重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并以3+1、2+2学生交流和职业培训模式与亚洲、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及非洲各国院校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随着合作交流项目的深入发展,给校园及师生心中增添了国际学术氛围。现如今学院每年有超过200名师生参与到国际交流项目中,随着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学院将着力扩大国际间、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升级办学层次】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国家教育部批准,广东金融学院获批金融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资格,新生招生工作将于2012年展开。2011年11月,经国务院港澳台办公室批准,广东金融学院获批向港澳台招生的资格。

广东金融学院具有一个金融硕士专业硕士点,而山东工商学院无硕士点,所以广东金融学院略好!!

㈦ 赵峰的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
1.赵峰,高明华. 金融监管治理的指标体系:因应国际经验[J] 改革(CSSCI),2010.9.
2.赵峰,高明华.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权益资本成本[J]经济经纬(CSSCI),2011.2.
3.赵峰,马光明. 政治关联研究脉络述评与展望[J]经济评论(CSSCI),2011.3.
4.赵峰,马光明. 中国私人银行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J]上海金融(CSSCI),2011.5.
5.赵峰,高明华. 中国证券监管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与评估体系重构[J] 改革(CSSCI),2012.7.
6.赵峰,高明华.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能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CSSCI),2012.8.
7.赵峰,赵 洋. 存款准备金率频调对银行流动性的政策效应测度[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CSSCI),2012.5.
8.赵峰,高明华. 企业家能力、信息披露水平与审计师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CSSCI),2013.8.
9.赵峰,杜雯翠.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发布会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48.
10.赵峰,高明华. 企业家能力、信息披露质量与上市公司绩效[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7.
11.赵峰,孙瑜晗.“托宾税”的实施效应及其在中国的推行设想[J]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2013.7.
12.高明华,赵峰. 金融危机成因的新视角:治理风险的累积[J]经济学家(CSSCI),2011.3.
13.蔡卫星,赵峰. 政治关系、地区经济增长与企业投资行为[J]金融研究(CSSCI),2011.4.
14.马光明,赵峰. 论差别地位货币体系的潜在弊端[J]国际贸易问题(CSSCI),2010.7.
15.肖松,赵峰. 法律、投资者保护与权益资本成本[J]经济与管理研究(CSSCI),2010.5.
16.赵峰,丁娟娟. 三层委托代理关系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J]价值工程,2008.7.
17.赵峰,高明华,《中国金融监管治理评估指数研究》,同时入选“第一届《金融研究》论坛”、“第四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和“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2010年.
18.赵峰,高明华.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能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吗》,同时入选“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和“第八届中国金融学年会”,2011年.
19.赵峰,杜雯翠,《高管薪酬指数评价范围与方法》,载高明华著《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09)》,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第40-51页.
20.赵峰,张文艳,《信息披露分项指数排名及比较》,载高明华著《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报告(2010)》,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101-143页.
专著著作
1.《政治关联、企业绩效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9月,专著。
2.《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1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参编。
3.《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报告201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参编。
参与课题
1. 2011年,北京工商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企业绩效与权益资本成本(QNJJ2011-11),项目主持人。
2. 2012年,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政治关联、企业绩效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12YJC630308),项目主持人。
3.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研究——基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视角(12AZD059),项目成员;
4.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终极产权、利益侵占与投资者权益保护(09BJL023),项目成员;
5. 2012年,英国SPF项目The Reform of China SOEs in View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egulation,项目成员;
6. 2012年,国家985项目,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研究,项目成员;
7. 2013年,国家985项目,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研究,项目成员;
8. 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系列,项目成员;
9. 2013年,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067),项目成员;
10. 2013年,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率先形成消费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居民消费的视角(SZ201310011006),项目成员。

㈧ 广东金融学院的学术研究

学校有省级研究所1个,校级研究所11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
省级研究所1个:华南金融研究所。
校级研究所11个:保险研究所、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研究所、会计和审计研究所、工商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法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
校级研究中心3个:领导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主持或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29项,厅级课题20多项,共主持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研究项目325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社科基金项目7项 ,国家教育部项目35项。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多篇,其中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保险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软科学》等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软科学》等公开刊物发表论文4000多篇,获各种奖项36项。 馆藏资源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计约130余万册(其中肇庆分馆藏书27万余册),网络包库使用电子图书130余万种,每年订购中外文纸质报刊近2000种,各类数字资源库近20个。馆藏范围主要以学院开设的各专业学科文献为主,其中会计、企业经济、贸易经济、财政、金融、保险类图书收藏较为完备。
学术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3年将更名为《经济金融研究》)是全国创刊较早的金融期刊之一,位列全国三大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列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263人,专任教师895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02人,副高职称教师226人,博士近200人。同时,学院还聘有一批校外的学者和金融界的专家担任兼职(客座)教授, 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
校级研究团队(3个): 金融学研究室、经济学研究室、《金融经济学研究》
特聘教授(1人):陆磊
省级教学团队(1个): 金融学教学团队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金融学院有学科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6个学科门类。 学校拥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扶持学科1个。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金融学。
省级扶持学科:企业管理。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本科专业28个;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思政优质课2门,23个省级教改项目,3个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有5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其中保险专业是国家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金融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有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院除承担普通全日制教育任务外,还积极开办本科和专科函授、电大和网络等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和短期干部培训。还设有广州高级金融人才培训中心、金融英语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金融法规培训中心和自学考试辅导中心,并被广东省人事厅确定为金融系统省级继续教育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金融类人才培养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金融(经济)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金融学院与阳光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协同培养实践教学基地
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区域金融政策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金融学
省级特色专业3门: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
省级精品课程3门 :保险学原理、金融学、金融营销学
省级思政优质课2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根据2014年0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分别与梅州市人民政府、揭阳市人民政府、河源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珠海市、佛山市等地方政府开展金融合作;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连续两年荣获广东省“金融创新奖”。学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并以3+1、2+2学生交流和职业培训模式与亚洲、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及非洲各国院校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
2002年5月,“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来校访问并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美国信诺保险公司在华南地区惟一的LOMA考试中心设在学校,如今该考试中心由香港盈科保险公司提供赞助;美国华盛顿州立格雷港学院、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加拿大BC理工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等国外高校与学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英国商联保险公司、瑞士丰泰保险公司、法国安盛保险集团、以及香港新华集团等一批境外金融机构和知名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奖教奖学金。

㈨ 广东金融学院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创办于1950年,迄今已有6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设有广州和肇庆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1万平方米。校本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毗邻风景秀丽的华南植物园和龙洞森林公园;肇庆校区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星湖之畔。

目前学校设有15个系(部),开设了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等2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管、法、文、理、工等6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达18000多人,继续教育学生逾万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约1200人,专任教师8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68人,博士135人。近几年来,我校教师主持或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90多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软科学》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000多篇。《广东金融学院学报》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个经济学类国内名刊、中国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同时收录。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齐全,设有20多个专业实验室,金融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纸质藏书120万册、电子图书21万种,中外文报刊上千种。学校还建有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

学校秉承“教学为本、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一直保持前列;培养的学生,被金融机构等用人单位誉为“好用、顶用、耐用”的“三用”人才,学校也被誉为“金融人才的摇篮”。

㈩ 广东金融学院是2本

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金融类高校,创办于1950年。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2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

学校现有广州校本部和肇庆校区,总占地面积近1000亩。校本部位于广州天河龙洞,毗邻风光宜人的华南植物园;肇庆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七星湖畔。学校环境优美,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齐全,建成多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实验区和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包括: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有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内藏古今中外货币3。5万枚)。图书馆纸质藏书158万册,电子图书135万种,中外报刊逾千种。文体活动及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秉承“教学为本、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创建的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CPE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好评。成功获得了一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包括: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4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3个省级教改项目,5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凸显了我校的办学成效。建校以来,学校为全国和广东培养了12万经济金融类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培养的学生,被金融机构等用人单位誉为“好用、耐用、顶用”的“三用”人才,学校也被誉为“华南地区金融人才的摇篮”;《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将广东金融学院列为唯一的广东金融人才资源培育基地。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共主持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研究项目325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社科基金项目7项
,国家教育部项目35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软科学》等公开刊物发表论文4000多篇,有数十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3年更名为《金融经济学研究》)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学校设立“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区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华南金融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十二五”时期建设具有广东特色地方金融体系问题研究等10多项金融研究,分别与梅州市人民政府、揭阳市人民政府、河源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珠海市、佛山市等地方政府开展金融合作;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连续两年荣获广东省“金融创新奖”。2013年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对培养高端金融人才,促进金融创新,为广东金融强省建设发挥重要作用。[2]

“升本”以来,学校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校采取3+1、2+2等方式,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为师生提供进修、实习和深造的机会;举办“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论坛”、“亚太论坛2009年会”、“华南信用论坛”等大型学术论坛,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社会主流媒体不断报道学校的办学成就。

2基本信息

院校名称: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金融学院校门
广州校本部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洞迎福路527号

邮政编码:510521

肇庆校区地址:广东省肇庆市星湖石牌

邮政编码:512060

成立时间: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行银行学校)

改制时间:1985年(广州金融专科学校)

升本时间:2004年(广东金融学院)

教育部批文:教发函 【 2004 】 92 号

颁发毕业证书:广东金融学院 毕业证书

颁发学位证书:广东金融学院 学士学位证书

阅读全文

与广东金融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低于0 浏览:741
买国债一千万五年有多少利息 浏览:637
厦大教育发展基金会联系电话 浏览:175
广东省信和慈善基金会会长 浏览:846
哪几个基金重仓旅游类股票 浏览:728
金融债和国债的区别 浏览:515
银行的理财产品会损失本金吗 浏览:8
债券的投资风险小于股票 浏览:819
郑州投资理财顾问 浏览:460
支付宝理财产品分类 浏览:232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 浏览:856
文化礼堂公益慈善基金会 浏览:499
通过基金可以投资哪些国家的股票 浏览:943
投资金蛋理财靠谱吗 浏览:39
旧车保险如何过户到新车保险 浏览:820
易方达国债 浏览:909
银行理财差不到交易记录 浏览:954
买股票基金应该怎么买 浏览:897
鹏华丰实定期开放债券a 浏览:135
怎么查保险公司年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