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基金 > 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成立

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成立

发布时间:2021-04-06 21:03:34

㈠ 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申请材料有哪些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回项目申请答
http://wenku..com/link?url=jrpjmg84wC4qy2LAW-K-fjfNPUbTco8OCNSJK

㈡ 我想成立一个教育基金会,该怎么操作

租个写字楼,找几个名人当股东,注册个教育基金会。在各大系统招生,给各大学发灾区照片

㈢ 村委会成立教育基金会如何办理手续(即成立的步骤)

行吗??重点在后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的改革第一步源起于“三农”,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三农”,这是显而易见的。泱泱大国,农为根本,只有“根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
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达了关于开展农村经济重大问题调研的指令,按照国家发改委下达的调研课题,笔者有针对性的深入湘潭县农村开展调研,并运用湘潭县县委基层办、县委政研室和湘潭县政府经研室的相关调研成果,形成了综合性调研报告。
调查结果表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尚未建立长期投入机制,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是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相悖的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笔者以为要做好做活五个方面的文章: 一、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二、生活富裕 用产业化的布局 实现社会重建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研究;三、乡风文明 用市场化的思维 实现制度重建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四、村容整洁用城镇化战略 实现生态重建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研究;五、管理民主 用科技化的手段 实现文化重建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和谐发展
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难题之一: 乡村债务问题
据调查,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需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10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都不乐观。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办事,这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
一、乡村债务结构分析
~~县乡村两级负债总额为55161.99万元,其中乡一级负债42586.33万元,村一级负债12575.66万元,其债务结构如下:
按成因划分:A、地方上项目、办企业,造成决策失误或因管理、市场原因亏损形成的债务14992.45万元(其中乡级13814.10万元、村级1178.35万元)占27.18%。B、办福利事业、“普九”、乡镇医院和村办福利事业建设形成的债务5853.77万元(其中乡级4819.21万元。村级1034.56万元),占10.61%。C、民间高息借贷、完成各种上交任务,因本金、利息形成的村级债务3599.48万元(其中乡级2484.72万元、村级1114.76万元),占6.53%。D、如通乡镇油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4922.01万元(其中乡级3070.66万元、村级1851.35万元),占8.92%。E、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干部因素形成的历史性债务1335.54万元(其中乡级968.14万元、村级367.4万元),占2.42%。F、农户欠交税费, 逐年欠款而增加形成的集体债务10640.2万元(其中乡级4659.72万元、村级5980.48万元),占19.29%。H、其它原因形成的债务13818.54万元(其中乡级12769.78万元、村级1048.76万元),占25.05%。
按债权人划分:A、欠银行、农村信用社、基金会及其他金融机构20131.79万元(其中乡级17614.46万元、村级2517.33万元),占36.49%。B、欠乡村工程业主3418.82万元(其中乡级2755.70万元、村级663.12万元),占6.2%。C、欠乡村干部7682.6万元(其中乡干部5769.09万元、村干部1913.51万元),占13.93%。D、欠乡村教师2518.4万元(其中乡级2452.30万元、村级66.1万元),占4.57%。E、欠民间个人2568.06万元(其中乡级l537.07万元、村级1030.99万元),占4.66%。F、欠其他经济组织10881.74万元(其中乡级6049.24万元、村级4832.50万元),占19.7%。H、欠其他债权人7960.58万元(其中乡级6408.47万元、村级1552.11万元),占14.42%。
二、乡村债务成因分析
1、财源有限。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撤区并乡、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等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村集体不再有剩余产品的分配权和经济收入的支配权,“五统三提”、农业税附加等乡村集体收入也随之消失,乡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大多数被取消,预算外收入锐减,乡村集体收入来源被逐渐抽空;由于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缺乏、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等方面的先天不足,曾经红火一时的乡镇企业,在90年代纷纷破产倒闭或改制重组,每个乡镇每年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企业管理费收入顿时化为乌有;1988-1993年,国家实行:划分税种、核实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的留成比例较高,理财自主权较大,财政状况相对宽裕,而94年以后实行的分税制,地方的独享税种只有营业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小额税种,而增值税、所得税地方只分享25%、40%,地方财源严重“缩水”。
2、刚性支出居高不下。由于机构雍肿,队伍膨胀,乡村二级的工资、误工补贴,办公费、交通费等基本支出使乡村不堪重负,政策性增资只能“挂空档”。旱涝灾害、山林火灾、矿山事故等突发事件而导致的不可预算费用,使原本拮据的乡村财力更加捉襟见肘。,
3、财源流失严重。分田到户后,村级集体财产被一分而尽;撤区并乡、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人情税、关系税、税收征管力度不够,导致税收不能按国家政策足额征收;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税费收缴缺口大,尾欠收缴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实行分税制以来,一定四年的乡镇税收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不能完成的乡镇只能高价买税(20~30%的手续费)或高息借贷垫交;成立于1994年的农村基金会、互储会,一开始就以高息和分红疯狂吸收存款,违规大额放贷,直接威胁金融秩序,99年国家下令强行关闭时,乡镇财政向国家举债1.181亿元兑付农民存款,农村“两会”清收不仅使县、乡、村支付了巨额的清收成本,还承担了1368万元的利息债务,至今还有9000多万元的不良贷款没有收回,
4、盲目性建设投资强力扩张。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企不分,政府办企业、政府为企业担保贷款,使乡镇不得不花巨资为企业亏损买单,为企业偿还不良贷款本息;各种达标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使乡村债务陡增;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发展新的生产经营项目,并和农民签订保产保利合同,项目失败后,政府不得不替农民交纳巨额学费。
5、预算约束力不强,挥霍浪费严重。乡镇人大会议上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往往是一个形式,乡镇的财政支出一是拆东墙,补西墙,毫无预算可言。二是乡镇财政支出往往是书记、乡镇长说了算,管他预算不预算,支出决策不仅脱离预算而且基本上没有民主可言、更不要说财务制度了。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乡级财务账性违规违纪支出现象较为普遍,有限的乡村财力“跑、冒、滴、漏”严重,乡村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四是乡镇主要领导异动频繁(平均任期2年左右),在领导的潜意识中,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大多是过日子、守摊子、找路子,希望早日脱离“苦海”,支出的随意性也就被无限放大。五是村一级的支出就更没有计划了,“到手就是财、今朝有钱今朝用,管他明天怎么过”,是大多数村干部的理财之道。
在现行的乡村绩效考核机制中,数字化强制性硬指标不少,唯独没有行政成本的考核指标,乡村干部在行政过程中,没有成本意识,从客观上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个别乡村干部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声誉,不惜花公款制造虚假政绩为自己脸上贴金。在乡村财力日益拮据的状况下,办公费、交通费、通信费、公务接待费却节节攀升,大吃大喝俨然成风,公费请客送礼愈演愈烈。在公款消费上讲排场、讲档次、互相攀比,债务包袱越背越重,群众怨声载道。
三、乡村债务影响分析
巨额的乡村债务对基层组织运转、农村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是违法行政的重要诱因。乡村出现收支失衡后,乡村干部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行政资源,巧立名目向行政相对人收取各种费用,因而,农村“三乱”久治不止;为了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乡村两级均热衷于违规征用土地搞建设,通过炒地皮,从中获取20-30%的收益;由于经费紧张,驱使政府机关和干部采取各种隐蔽手段经商办企业;为确保正常运转,乡村干部千方百计找门路,以项目建设为幌子,通过非正常途径,采取非正常手段,争取上级支持,以弥补工作经费不足。
2、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沉重的债务包袱,使乡村主要领导整天处于“借新债、还旧债、躲追债”的状态下,影响了他们谋划经济发展的精力;湘潭县的干部工资只有~~市的1/2、长沙市的1/3,并且还不能按时发放。乡村干部为垫交税费、垫付工作经费,每人手里攥着几千元、上万元乃至10多万元的“白条”,兑付遥遥无期,乡村千部人心涣散、意志消沉;面对存量和增量均严重不足且强制带病超负荷运行的农村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的社会事业公益设施,乡村二级无力改造和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需脱节的现象更加严峻;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和教育经费被乡村挪用已习以为常,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基础教育。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乡村二级运转困难,公共服务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势必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同时,由于公共投入不足,也直接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致富。
3,有损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巨额的乡村债务使乡镇政府、村委会成为农村最大的债务人。对内,欠乡村干部的工资和公款私垫费用,对外,大到欠金融机构贷款、施工单位工程款,小到欠水电费、运费、餐费、办公用品费,而且在目前状况下,乡村根本不具备偿还能力,只能采取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应对之策,社会公信度大打折扣。债主为了早日拿回欠款,无奈之下,只能无休止地纠缠乡村干部,围堵干部家门和乡村驻地、封堵学校大门、强行搬走农具和办公用品,搞得乡村干部声名狼藉,无法开展工作。
难题之二: 农民增收问题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
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2005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一、农业政策执行情况
税费改革前的2001年,~~县农民的税费负担情况为:农业税28404509元、农业特产税5160000元、生猪屠宰税1352700元、乡统筹47604645元、村提留18886556元,共101408410元。人平负担98元,亩平(按计税面积计算)负担108元。一些临时性摊派和搭车收费(约30元以上/人)尚未计算在内。
2002年税费改革时,湘潭县核减一批不合理计税面积,合理确定计税产量,取消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五统三提”,将农业税费门类规范为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2002年和2003年因税费改革使农民减负约30元/亩。
2004年农业税税率由7%下调至4%,全县农业税及附加总额3304万元,人平负担31.98元,亩平负担35.30元,较2001年下降67.42%。 2005年,农业税全免,全县预计免征农业税6046.4万元,从此,农民完全从税费负担的梏桎中解放出来。
2003-2004年,~~县共减免农业税10116.4万元,得到了上级财政等额专项转移支付。
2002-2004年,~~县共下援农业税灾社减免2163.7万元,重点照顾贫困村组的农户、五保户、烈军属、残疾人、受灾群众和水库库区内的困难群众。
2004年,~~县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发放直补资金970万元,粮补资金1544.4万元,使农民直接增收2514.4万元,人均增收24.51元。
二,2000~2004年~~县农民收入情况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构成的变化情况。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644元增加到2004年的3681元,5年内增加1037元,增长39.2%,年均递增8.62%。
2000—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长具有极大的不均衡性(2000年较1999年增长3.97%,2001年较20001年增长5.3%,2002年较2001年增长5.7%,2003年较2002年增长7.5%,2004年较2003年增长16.3%)。5年中,农民收入虽稳步上升,但有四年的年间增速低于8.62%的年均增速;其增长规律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明显的跳跃性,前四年为低速期,年均增速仅6.17,2004年为快速增长期,较2003年增加516元。增长16.3,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纯收入增返5.3个百分点。若没有2004年的高速增长支撑,就不可能实现8.62%的年均增速。
5年间,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基本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占60.78%,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58—2.5%之间;工资性收入占36.19%,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34.3~38.9%之间;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仅占0.87%、2.16%。湘潭县2004年农业总产值44.3亿元,农业增加值25.21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87.4万亩,粮食总产量85.72万吨,出栏牲猪234.49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8.5%、17.3%、14.7%、8.4%、16.3%。以上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核心的支农扶农政策的颁布实施,农业和农村取得了多年以来难得一见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在短期内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农产品全面丰收,农业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下,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依赖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收入来源渠道依然狭窄。
2、农民收入增长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2004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政策效应。免征农业税不仅使农民减轻了负担,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根治了农村乱收费的痼疾,使各种巧立名目的搭车收费失去其依附的载休,广大农民群众可谓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直补、良补给了农民一条稳定的政策性增收渠道,减负和增收使农民在长期的“高负低收”的恶性循环下解脱出来。
3、较长时期内农民收入增速一直低位徘徊。以2000~2004年为例,年均增速仅8.62%,其中,2000年较1999年仅增长3.97%,2001年增长5.3%,2002年增长5.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00~2003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和负增长状态。
4、农民收入的内部分化日趋加剧。2003年,我们调查了8个乡镇20个村50户农户的收入情况,户均收入8400元,其中年收入10000元以上的17户,占34%;年收入在5000~10000元的26户,占52%;年收入1000~5000元的5户,占10%;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2户,占4%。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1、农民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的原因除政策等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历了10多年的家庭经营后,农村生产力、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已经发挥到了极至,在新的经济体制、产业格局、生产经营模式没有出现以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必然进入“休眠期”。2004年的增产、增收、增效缘于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政策的引扶效应和市场的刺激效应又一次发挥到了极至,要保持2004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已属不易,要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难度可想而知。
2004年,农作物产量和价格也接近峰值,依靠提高单产和市场涨价增收显然“内存”严重不足。在世界农产品生产与贸易不断集中、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垄断性经营、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行巨额补内贴并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口设置绿色壁垒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2004年,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从45%下降到17%,许多农产品的关税普遍下调20—30%,国际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价格也将下降20—30%,农产品价格回落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已经无法经受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冲击,国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进入鸡年,农产品价格就遭遇“寒潮”,首先是稻谷价格比2004年下跌5~8元/50kg,接着是4月下旬~5月下旬的牲猪价格直线下跌,良杂猪由去年的10.2元/kg跌至8.4元/kg ,良良猪由去年的11元/kg跌至8.4元/kg,在经历了一个月的低价运行后,牲猪价格才触底反弹,小幅上扬,但仍然没有恢复到2004年的价格水平。工资收入己成为农民收入的“创业板”。受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影响,尤其是城镇建筑业、制造业等对农民工需求大的产业增长强劲,民工外出务工寻找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多。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估计在近几年,工资性收入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因子。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劳务经济也面临诸多制约,一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全国共有农村劳动力42亿,农业自身的劳动力需求只有1.7亿,尚有3.1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上城镇下岗失业工人和新增就业人员,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对有限。二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三是劳动力的供大于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体力型务工人员的薪金待遇会越来越低。四是湘潭县的劳务经济至今是一种自发经济,管理松散,组织化程度低,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就有可能失去部分劳务输出市场。
2、农民增收的风险性系数大。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国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众所周知,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士流失、生态失衡、资源紧缺必然导致气候的反常,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民增收的风险系数也就不断放大。
3、农民增收的自主性非常有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受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的限制,农民死抱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不放,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土地浪转机制难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作田、养猪、打工不可能使农民收入出现量的飞跃和质的变化,增收动力明显不足。
农产品价格是农业的“晴雨表”,农资价格又是农业的“风向标”,农民对“二价”只能无条件的被动接受,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今天以来,农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农资价格却一路飚升,尿素零售价(下同)1950元/吨,同比(下同)上涨14.9%;钾肥2200元/吨,上涨29.4%;碳胺540元/吨,上涨17.4%;复合肥1050元/吨,上涨32.9%;种子9元/kg,上涨28.6%;农地膜14元/kg,上涨4%;抛秧盘0.65元/块,上涨160%;农药的平均涨幅也在20%以上。因农资涨价,农民种田成本增加50元以上/亩。按2004年湘潭县“二补一免”55.72元/人计算,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被农资涨价全额抵消。
受煤、电、油、运紧张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农资价格上涨有其客观原因。但透过涨价现象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近年来,舆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宣传有失偏颇。农业和农村经济刚有转机和起色,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把农村形势说得天花乱坠,片面宣传和夸大成就,对仍在存在的各种问题或是忽略不计,或是轻描淡定,给人以“三农”问题已经解决,农民已经富裕的舆论误导,各行各业,特别是农资生产商和经销商也就争先恐后来分“蛋糕”,为农资涨价埋下伏笔。二是农民对农资生产成本、进零差率等生产经营信息全然不和,涨不涨价、为什么涨价、涨多少,全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一面之词。三是国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前”补贴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投入大量资金,但真正的“好处”往往落到了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手中,他们一方面享受国家的行业政策优惠,一方面叫苦不迭,大呼亏本经营,一次又一次提高农资市场价格,最终受“挤榨”的还是农民。
难题之三:村镇规划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二、98年以来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当前存在的问题
难题之四:投入机制问题
1,金融资源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受资金“瓶颈”制约
2、上学难、看病难、贷款难,打官司难。
主要原因: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
原因之一:生产经营模式落后,产业科技含量不高。
原因之二: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脆弱。
原因之三:乡镇机构雍肿,干部队伍庞大。
表现之四:乡村两级经费紧张,基层组织运转困难。
原因之五:党群关系疏离、干群关系紧张。
原因之六: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失 劳务输出引发社会问题
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行吗??重点在后面

㈣ 在<<巴啦啦小魔仙漂亮宝贝>>里演游乐的袁奇峰的资料谁有啊

中文名: 袁奇峰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台湾 台南县
出生日期: 1985年1月28日
毕业院校: 广东省粤剧学院
星座: 水瓶座
血型: O
现居地: 台湾
语言: 普通话,粤语

特 长:表演
职业:影视演员/模特/主持人
性格特点: 外向, 浪漫, 幽默风趣, 憨厚大气, 精明能干, 富有正义, 热心助人
小风兴趣爱好: 时尚, 旅游, 音乐, 美食, 交友, 艺术
喜欢的颜色: 红色, 蓝色, 黑色, 白色
喜欢的季节: 秋天
喜欢的运动: 游泳, 羽毛球, 乒乓球, 排球
喜欢的菜式: 潮粤菜, 日本料理, 韩国料理, 蒙古烤肉, 海鲜
喜欢的饮料: 葡萄酒, 茶/茶饮料, 咖啡
喜欢的音乐: 流行音乐, 爵士/蓝调, Hip Hop, 古典音乐, 民族音乐
喜欢的电影: 情感片, 科幻片, 恐怖片, 探险片, 文艺片
人生格言: 在哪里跌到,在哪里站起来!
圈内好友:周娇,廖景萱,刘美含,孙圳,黄安仪,游杰,左左,王慧等

电视剧作品
漂亮的小蓝 帅气的游乐2008年《巴啦啦小魔仙》 饰演:魔仙王子游乐
合作演员:廖景萱、刘美含、孙圳、黄安仪等

影视广告
《小洋人》《喜之郎》《采诗》《小灵通》《琴园麦茶》《生命一号》《七喜笔记本电脑》《和其正》等上百条广告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和其正凉茶那个广告,从戏内到戏外,他与女模特-周娇(黑魔仙小月)已经合作过两次,真是有缘。
【活动】
2004年参加马来西亚当红歌手刘君儿(刘珺儿)专辑贺岁片,台湾著名歌手韩宝仪专辑的拍摄等
2009、1、18与小魔仙美琪、美雪、严莉莉出席《巴啦啦漂亮宝贝》大赛总决赛

人物简介
现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展策略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政管学院兼职教授;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顾问总规划师;武汉市人民政府王家墩中央商务区规划咨询委员会顾问;《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杂志编委;《城市空间设计》杂志编委;《城市中国》杂志社学术顾问,曾获得“广州市建设者奖章”。
研究方向
城市化与区域开发、城乡发展理论与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城市设计与开发控制、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城乡土地与住房制度;擅长于决策型、研究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区域与地区发展策略研究、大尺度的城市设计研究。现招收“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城乡发展理论与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河源、南海、番禺、成都、沈阳浑南新区、南京红花机场、江西九江、南昌红谷滩、南宁、百色等多个城市或地区发展战略和城市设计研究,以及沙面保护规划、珠江新城规划检讨、花园酒店广场设计、第十甫下九路骑楼街步行化和解放路双层骑楼等近百个规划设计项目,其中: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修编主要(署名)起草人员之一,该国家规范现已经颁布实施。首次将建筑控制(退缩)线写入国家建筑法规。
《广州市沙面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整治规划》,项目负责人,获建设部200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2002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沙面是广州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规划恢复沙面老建筑在历史上的纯商务功能,所有的历史性建筑都应该保留和恢复原貌,但将内部必须现代化。
《GCBD21——珠江新城规划检讨》,项目负责人,获建设部200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2002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首次明确了广州 21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GCBD21)的基本结构,珠江新城从新城市中心到中央商务区的最新定位立足于广州在区域甚至国际服务业发展中如何争夺高地的思考。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完成人,提出广州要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采取“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发展战略,获2004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研究类一等奖。此项目开了中国研究型规划的先河,可能是新千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领域最具革命性的探索。
《亚运城市——面向2010年的广州城市规划》,主要完成人,提出“亚运城市”这个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广州城市建设与20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离开举办亚运会的要求其实还有一定距离。提出四个目标为:文化广州,岭南古郡;商贸广州,国际都会;活力广州,体育强市;生态广州,山水名城。也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文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推进国际性城市建设。
广东省省级规范《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中心镇规划指引》,项目负责人,获建设部2005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村镇建设规划类三等奖,2004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研究类一等奖。明确提出广东省中心镇应该是那些有可能发展成为中小城市的那些“候补队员”,中心镇规划理应成为培育一代新城市的重要手段。
《武广高速铁路广州新客站地区规划》,项目负责人,获建设部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2007年度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一等奖。另外《白云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负责人,获2007年度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二等奖。
著作
有《改革开放的空间响应——广东城市发展3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ISBN9787218059945;《广州新锐建筑设计机构作品精华》,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年5 月第一版ISBN7-5359-3320-3 TU*112;《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ISBN7-112-04993-8 TU*4454;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术研究进展年度报告2006》一书“面向和谐社会的城市规划”专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7-112-05816-015180);以副主编身份参与了《创新求是》系列丛书共三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7-112-01934-6 TU984.2;ISBN7-112-01995-8 TU984-53;ISBN7-112-08528-4 TU984.2);曾参与同济大学主编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国建工出版社)、《中外名建筑鉴赏》(同济大学出版社)编撰工作……目前已在《建筑学报》、《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规划师》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经连续二次获得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论文奖。
获奖
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又带领学生完成了“珠海市东部沿海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国际咨询(第二名,2006年)、“东莞市东城区发展规划研究”(2006年)、“南京市江宁东山新市区中心体系规划”(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奖项目,2006年)、“南海大沥镇商贸综合发展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2007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07年)、“江西省九江市域生态规划”(2007年)、“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咨询(2007年)、“佛山市南海区城镇发展战略规划”咨询(第一名,2008年)、“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策略研究”(2008年)、“南京市汤山新城启动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三名,2008年),“河南省鹤壁城市总体规划专题——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研究”(2008年),“南宁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规划研究”(2009年)以及“广佛同城化荔湾区应对策略研究”(2009年)等等。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又带领学生完成了“珠海市东部沿海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国际咨询(第二名,2006年)、“东莞市东城区发展规划研究”(2006年)、“南京市江宁东山新市区中心体系规划”(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奖项目,2006年)、“南海大沥镇商贸综合发展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2007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07年)、“江西省九江市域生态规划”(2007年)、“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咨询(2007年)、“佛山市南海区城镇发展战略规划”咨询(第一名,2008年,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奖项目)、“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策略研究”(2008年)、“南京市汤山新城启动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三名,2008年),“河南省鹤壁城市总体规划专题——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研究”(2008年),“南宁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规划研究”(2009年)、“广佛同城化荔湾区应对策略研究”(2009年)、“基于绿色基础设施(GI)的佛山高明城乡一体化规划”投标(中标,2010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研究”(2010年)以及“宁波都市区扩张中的慈溪城市发展战略研究”(2010年)等等。
金经昌先生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1986届我们班毕业纪念册上的题词是“城市规划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专业。”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要把保障公众福利、提高城市文明作为己任。因此在城市规划教育中首先要立志培养一批有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型”的规划师;然后才是教会学生鲜活的知识、概念体系,培养其学习能力、逻辑能力和研究方法,注意其设计技巧的锻炼、创新能力的开发。要培养这样一代“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型的城市规划师,任重而道远。

㈤ 巴拉拉小魔仙漂亮宝贝—— 游乐 (袁奇峰)的个人资料和照片

我找到他的图片了。是和小蓝一起的。不过其他的照片都是小蓝(廖景萱)的
图片在这个网站上:
http://tieba..com/f?kz=373838774
资料:
袁奇峰
描 述:帅
姓 名:袁奇峰 拼 音:yuanqifeng
生 日:01-01
现住地: 台湾 籍 贯: 台湾
民 族: 汉族
年龄段: 青年(21-35)
国 籍: 中国
语 言:普通话,粤语
特 长:表演
职 业:影视演员
毕业院校:广东省粤剧学院
作品:《夺剽》 《致命的诱惑》 《心跳》 《男男女女》 《巴啦啦小魔仙》
我的资料是从
http://tieba..com/f?kz=441180414
复制来的。

㈥ 吴志强的获奖情况

国际奖项:
2014年,《2014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体规划》获世界规划设计金奖,世界屋顶绿化协会。
2014年,《2014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体规划》获艾景奖年度杰出设计奖。
2003年,《沈阳“金廊”城市设计)》获第三届亚洲城市与建筑环境设计奖,亚洲城市与建筑环境设计论坛。
2003年,《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城市设计》获第三届亚洲城市与建筑环境设计奖,亚洲城市与建筑环境设计论坛。
2000年,《京申高速铁路客站群规划设计-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获第四届圣保罗国际双年展特别大奖,圣保罗国际双年展组委会)。
住建部奖项:
2013年,《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体规划》,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10年,《沈阳盛京皇城城市设计》,获2009年度建设部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2008年,《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详细规划》获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建设部。
2007年,《同济大学文远楼:历史保护建筑的生态更新》获“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优秀论文奖,建设部。
2006年,《沈阳铁西新区城市发展规划-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实例(合作、实施部分)》荣获2003-2004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获奖项目,二等奖,辽宁省建设厅。
2006年,《上海世博会生态评价标准体系研究》荣获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优秀论文奖,建设部科技司。
2003年,《沈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建设部。
2001年,《联洋新社区》荣获新世纪人居经典住宅小区方案规划环境金质奖,建设部。
1983年,《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总体规划》荣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金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建设部。
1981年 《山西平遥旧城保护总体规划》荣获全国一等奖。
科技部奖项:
2011年,《2010世博会规划建设全过程的控制管理》课题组,荣获世博科技先进集体,科技部。
教育部奖项:
2005年,《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的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荣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
上海市奖项:
2014年,《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规划设计》获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12年,《中国城镇化的科学理性支撑关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综述》,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2011)论文三等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基金理事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
2011年,《世博园区的模拟评价与布局推导技术创新及其规划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0年,《基于模拟仿真的世博园区规划设计关键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0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8-2020》获2009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09年,《沈阳盛京皇城城市设计》荣获2009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06年,《武汉东湖国宾馆改建规划》荣获2003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
2008年,《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项目规划综合方案》荣获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03年,《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获2003年度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03年,《沈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获2002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01年,《国际化城市标准比较研究》荣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奖A级成果,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辽宁省奖项:
2010年,《沈彰新城总体规划》荣获2010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城市规划类一等奖,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09年,《辽阳市河东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荣获2009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06年,《锦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荣获2003-2004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获奖项目,一等奖,辽宁省建设厅。
2006年,《锦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荣获2003-2004年度辽宁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一等奖,辽宁省城市规划协会。
其他省市奖项:
2013年,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体规划》。
2013年,2013年度广东市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广东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广州海珠生态城规划》。
2013年,2013年度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广东省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广州海珠生态城规划》。
其他类奖项:
2006年,《武汉汉盛关山春晓小区》荣获2006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双金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学会。
学术论文类获奖:
2001年,《2001年度倪天增奖》获一等奖,倪天增教育奖励基金会。
2001年,《论进入21世纪时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获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4年,《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同济国际联合体方案构思解读》获第八届金经
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
2006年,《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获2006年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8年,《对规划原理的思考》获2008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二等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

㈦ 彭震伟的社会兼职

国际人居工程与设计学会副主席(201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1999-)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2004-2009)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2000-)、副主任委员(200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经济与区域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2001-)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
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常务理事
《城市规划学刊》编委

㈧ 视频《巴啦啦漂亮宝贝》大赛总决赛

中文名: 袁奇峰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台湾 台南县
出生日期: 1985年1月28日
毕业院校: 广东省粤剧学院
星座: 水瓶座
血型: O
现居地: 台湾
语言: 普通话,粤语

特 长:表演
职业:影视演员/模特/主持人
性格特点: 外向, 浪漫, 幽默风趣, 憨厚大气, 精明能干, 富有正义, 热心助人
小风兴趣爱好: 时尚, 旅游, 音乐, 美食, 交友, 艺术
喜欢的颜色: 红色, 蓝色, 黑色, 白色
喜欢的季节: 秋天
喜欢的运动: 游泳, 羽毛球, 乒乓球, 排球
喜欢的菜式: 潮粤菜, 日本料理, 韩国料理, 蒙古烤肉, 海鲜
喜欢的饮料: 葡萄酒, 茶/茶饮料, 咖啡
喜欢的音乐: 流行音乐, 爵士/蓝调, Hip Hop, 古典音乐, 民族音乐
喜欢的电影: 情感片, 科幻片, 恐怖片, 探险片, 文艺片
人生格言: 在哪里跌到,在哪里站起来!
圈内好友:周娇,廖景萱,刘美含,孙圳,黄安仪,游杰,左左,王慧等

电视剧作品
漂亮的小蓝 帅气的游乐2008年《巴啦啦小魔仙》 饰演:魔仙王子游乐
合作演员:廖景萱、刘美含、孙圳、黄安仪等

影视广告
《小洋人》《喜之郎》《采诗》《小灵通》《琴园麦茶》《生命一号》《七喜笔记本电脑》《和其正》等上百条广告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和其正凉茶那个广告,从戏内到戏外,他与女模特-周娇(黑魔仙小月)已经合作过两次,真是有缘。

2004年参加马来西亚当红歌手刘君儿(刘珺儿)专辑贺岁片,台湾著名歌手韩宝仪专辑的拍摄等
2009、1、18与小魔仙美琪、美雪、严莉莉出席《巴啦啦漂亮宝贝》大赛总决赛

人物简介
现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展策略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政管学院兼职教授;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顾问总规划师;武汉市人民政府王家墩中央商务区规划咨询委员会顾问;《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杂志编委;《城市空间设计》杂志编委;《城市中国》杂志社学术顾问,曾获得“广州市建设者奖章”。
研究方向
城市化与区域开发、城乡发展理论与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城市设计与开发控制、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城乡土地与住房制度;擅长于决策型、研究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区域与地区发展策略研究、大尺度的城市设计研究。现招收“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城乡发展理论与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河源、南海、番禺、成都、沈阳浑南新区、南京红花机场、江西九江、南昌红谷滩、南宁、百色等多个城市或地区发展战略和城市设计研究,以及沙面保护规划、珠江新城规划检讨、花园酒店广场设计、第十甫下九路骑楼街步行化和解放路双层骑楼等近百个规划设计项目,其中: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修编主要(署名)起草人员之一,该国家规范现已经颁布实施。首次将建筑控制(退缩)线写入国家建筑法规。
《广州市沙面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整治规划》,项目负责人,获建设部200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2002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沙面是广州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规划恢复沙面老建筑在历史上的纯商务功能,所有的历史性建筑都应该保留和恢复原貌,但将内部必须现代化。
《GCBD21——珠江新城规划检讨》,项目负责人,获建设部200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2002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首次明确了广州 21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GCBD21)的基本结构,珠江新城从新城市中心到中央商务区的最新定位立足于广州在区域甚至国际服务业发展中如何争夺高地的思考。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完成人,提出广州要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采取“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发展战略,获2004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研究类一等奖。此项目开了中国研究型规划的先河,可能是新千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领域最具革命性的探索。
《亚运城市——面向2010年的广州城市规划》,主要完成人,提出“亚运城市”这个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广州城市建设与20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离开举办亚运会的要求其实还有一定距离。提出四个目标为:文化广州,岭南古郡;商贸广州,国际都会;活力广州,体育强市;生态广州,山水名城。也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文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推进国际性城市建设。
广东省省级规范《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中心镇规划指引》,项目负责人,获建设部2005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村镇建设规划类三等奖,2004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研究类一等奖。明确提出广东省中心镇应该是那些有可能发展成为中小城市的那些“候补队员”,中心镇规划理应成为培育一代新城市的重要手段。
《武广高速铁路广州新客站地区规划》,项目负责人,获建设部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2007年度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一等奖。另外《白云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负责人,获2007年度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二等奖。
著作
有《改革开放的空间响应——广东城市发展3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ISBN9787218059945;《广州新锐建筑设计机构作品精华》,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年5 月第一版ISBN7-5359-3320-3 TU*112;《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ISBN7-112-04993-8 TU*4454;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术研究进展年度报告2006》一书“面向和谐社会的城市规划”专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7-112-05816-015180);以副主编身份参与了《创新求是》系列丛书共三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7-112-01934-6 TU984.2;ISBN7-112-01995-8 TU984-53;ISBN7-112-08528-4 TU984.2);曾参与同济大学主编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国建工出版社)、《中外名建筑鉴赏》(同济大学出版社)编撰工作……目前已在《建筑学报》、《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规划师》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经连续二次获得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论文奖。
获奖
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又带领学生完成了“珠海市东部沿海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国际咨询(第二名,2006年)、“东莞市东城区发展规划研究”(2006年)、“南京市江宁东山新市区中心体系规划”(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奖项目,2006年)、“南海大沥镇商贸综合发展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2007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07年)、“江西省九江市域生态规划”(2007年)、“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咨询(2007年)、“佛山市南海区城镇发展战略规划”咨询(第一名,2008年)、“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策略研究”(2008年)、“南京市汤山新城启动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三名,2008年),“河南省鹤壁城市总体规划专题——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研究”(2008年),“南宁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规划研究”(2009年)以及“广佛同城化荔湾区应对策略研究”(2009年)等等。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又带领学生完成了“珠海市东部沿海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国际咨询(第二名,2006年)、“东莞市东城区发展规划研究”(2006年)、“南京市江宁东山新市区中心体系规划”(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奖项目,2006年)、“南海大沥镇商贸综合发展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2007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07年)、“江西省九江市域生态规划”(2007年)、“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咨询(2007年)、“佛山市南海区城镇发展战略规划”咨询(第一名,2008年,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奖项目)、“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策略研究”(2008年)、“南京市汤山新城启动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三名,2008年),“河南省鹤壁城市总体规划专题——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研究”(2008年),“南宁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规划研究”(2009年)、“广佛同城化荔湾区应对策略研究”(2009年)、“基于绿色基础设施(GI)的佛山高明城乡一体化规划”投标(中标,2010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研究”(2010年)以及“宁波都市区扩张中的慈溪城市发展战略研究”(2010年)等等。
金经昌先生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1986届我们班毕业纪念册上的题词是“城市规划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专业。”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要把保障公众福利、提高城市文明作为己任。因此在城市规划教育中首先要立志培养一批有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型”的规划师;然后才是教会学生鲜活的知识、概念体系,培养其学习能力、逻辑能力和研究方法,注意其设计技巧的锻炼、创新能力的开发。要培养这样一代“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型的城市规划师,任重而道远。

㈨ 高源的研究成就

专著、论文(selected publication)
·专著(Books)
高源.美国现代城市设计运作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高源(6).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论文和书中章节(Selected Articles and Book Chapters)
高源.专题型城市设计高度分区研究体系探讨[J].规划师,2011(02)
高源等.1980年代以来南京老城高层地标建筑更新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0(10)
高源(2).城市设计中“前期研究阶段”的教学要点探讨[D].更好的规划教育,更美的城市生活——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0
高源等.诗情画意——南京重要城市轮廓线研究解析[J].建筑与文化,2009(10)
高源等.南京网络实体店商城研究与规划设计对策[J].规划师,2009(02)
高源等.能力培养与竞赛检验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研究[D].城市的安全,规划的起点——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9
高源等.中荷联合教学的回顾与评述[J].新建筑,2008(05)
高源等.阶段过程双管齐下——城市设计教学优化研究[D].社会的需求,永续的城市——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8
高源(2).城市设计教学体系中的培养重点与方法研究[D].社会的需求,永续的城市——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8
高源等.基于“群集行为”理念的旅馆设计[J].华中建筑,2007(09)
高源.美国城市设计导则探讨及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7(04)
高源.美国现代城市设计实践之社会思潮溯源[J].华中建筑,2006(12)
高源(2).世界乡土居屋和可持续性建筑设计[J].建筑师,2005(06)
高源.美国城市设计运作激励及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5(03)
高源(2).基于高层建筑管控的南京老城空间形态优化[J].城市规划,2005(01)
·报告(Reports)
城市设计原则与方法/东南大学党委组织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0
南京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南京市规划局/ 2009
城市设计概述 /东南大学党委组织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2009
代表实践项目(Selected project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空间形态演化机理和优化控制/ 排名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工业化时期城市老工业区转型与更新再发展研究 /排名3
国务院部委项目:十二五期我国城镇化发展对交通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排名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速铁路车站地区交通-用地空间耦合机理研究/ 排名3
南京明外郭麒麟门-高桥门地段城市设计/ 2011/ 专项负责
南京东山副城总体城市设计/ 2010/ 专项负责
明外郭高桥门-上方门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0/ 专项负责
明外郭沿线地区规划/ 2010/ 专项负责
南京城市建筑轮廓线专项规划/ 2009/ 项目负责
南京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2009/ 专项负责
淮安市淮安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国际竞赛/ 2009/ 专项负责
杭州滨江新城概念规划国际竞赛/ 2008/ 专项负责
常州高新区城北干道城市设计/ 2008/ 专项负责
重庆大学城总体城市设计/ 2005/ 专项负责
常州市万福路-常澄路城市设计/ 2005/ 专项负责
南京总统府、煦园历史地段及周边地区空间形态控制与引导/ 2003/ 专项负责
南京老城空间特色研究/ 2002/ 专项负责
常熟市中心区概念规划设计/ 2002/ 专项负责
荣誉、获奖(Honors and awards)
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 2010
东南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 2009
江苏省第十三届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2009 /排名4
江苏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遴选二等奖/ 2009
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2008/ 排名4
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表扬奖/ 2009 /排名4
国家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提名奖/2006/ 排名2
国家住建部城市规划专业优秀教研论文4篇/ 2006-2010
国家住建部城市规划学科专业学生作业评优/ 指导学生获奖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2005-2010
-南京梅园新村地区城市设计,二等奖
-走进蜂族,聆听蜂声,二等奖
-Fun·访·舫·坊, 三等奖
-双面胶—扬州市老城中心区城市更新设计,三等奖
-淘淘巷中乐淘淘,佳作奖
-衡——马鞍山市城市中心区设计,佳作奖
-欲与天公试比高,佳作奖
国家住建部城市规划学科专业学生作业评优/ 协助指导学生获奖8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 2005-2010
-南京太平南路地区城市设计,一等奖
-屋顶上的城市—山水环境中的马鞍山城市中心区设计,三等奖
-围墙的昨天、今天、明天,三等奖
-水弄阡陌,三等奖
-沉浮——新街口中心区城市设计,三等奖

㈩ 熊国平的研究成就

专著、论文
·专著
1、编委 城市规划资料集-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独著 当代中国城市形态演变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第一译者 塑造城市-历史、理论、城市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论文和书中章节
1、熊国平 商业步行街的规划设计 城市 1996(1)
2、熊国平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汇刊1996(7)
3、熊国平 山水城市规划构想 城市研究 1996(10)
4、沈德熙 熊国平 关于绿色开敞空间 城市规划汇刊 1996(11)
5、熊国平 扬州邗江百祥路商业步行空间规划 新建筑1998(4)
6、熊国平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研究1998(4)
7、熊国平 论绿色文明与绿色空间 江苏林业科技1998(9)
8、沈德熙 熊国平 苏州古城41号街坊控规的做法与思考 城市规划汇刊1998(9)
9、熊国平 苏南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城市研究1999(4)
10、熊国平 新世纪城市规划的思考 方法 1999(3)
11、熊国平 创建新世纪绿色文化,营造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 新建筑2000(1)
12、熊国平 外向性经济与城市拓展 城市规划2001(1)
13、熊国平 探析21世纪的城市演化 城市管理2002(2)
14、熊国平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立法研究 城市规划2002(3)
15、熊国平 游涛 沿江地区发展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2002(1)
16、熊国平 苏州工业园发展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2003(2)
17、熊国平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 新建筑2006(3)
18、熊国平 缪敏 对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探索 规划师2007(5)
19、杨东峰 熊国平 王静文 沿海开发区一种典型深层结构:天津泰达为例 城市规划2007(7)
20、杨东峰 熊国平 王静文1990年以来国际新城建设趋势探讨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6)
21、杨东峰 熊国平 王静文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机制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城市规划学刊,2008(1)
22、管驰明 李昌峰 熊国平 江阴市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调整规划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2)
23、熊国平 刘畅译 帕齐·希利 一位规划师的一天——沟通实践中的知识与行动 国际城市规划 2008(03)
24、熊国平 朱祁连 杨东峰 国际经验与我国廉租房建设 国际城市规划 2009(1)
25、熊国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形态的动力变化 华中建筑 2009(2) p140-143
26、熊国平 杨东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形态的机制分析 华中建筑 2009(11) p78-81
27、熊国平 于建勋 城市合理形态的探讨 华中建筑 2010(2) p176-179
28、熊国平 杨东峰 于建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的基本总结 华中建筑 2010(4)p120-124
29、熊国平 王爱军 盛楠 周梦蝶 吴文昕 何舒炜 川西新型村庄规划探索 城市规划 2010(5)
30、熊国平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 华中建筑 2010 28(12)
31、熊国平 戎卿文 田卉 回族乡规划探索 建筑学报 2011(4)
·获奖论文
1、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1993-1995优秀论文 独著 商业步行街的规划设计 城市 1996(1)
2、南京科协1995-1997优秀论文 独著 山水城市规划构想 城市研究1996(10)
3、江苏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优秀论文 独著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汇刊 1996(7)
4、南京市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第二作者 关于绿色开敞空间 城市规划汇刊 1996(11)
5、南京科协第九届优秀论文 独著 苏南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城市研究1999(4)
6、首届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城市规划论文竞赛甲组佳作奖 独著 新世纪城市规划的思考 方法 1999(3)
7、南京科协第十届优秀论文 第一作者 沿江地区发展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2002
8、南京市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独著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立法研究 城市规划2002(3)

·报告
·学术会议
1、Presented paper, Xiong guoping ,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urban form in china, the sixteen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urban form Guangzhou, 2009
2、论文宣读 熊国平 朱祁连 我国廉租房建设的思考 2008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 厦门 2008
3、论文宣读 熊国平 和谐城市形态 2007中国博士后学术论坛 北京 2007
4、论文宣读 熊国平 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总结 第二届 U+L新思维全国学术研讨会 武汉 2006
5、论文宣读 熊国平 缪敏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 北京 2004
6、论文交流 熊国平 苏州工业园发展规划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 厦门 2002
7、Presented paper, Xiong guoping , Chen cangji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ommunity plan, Building for 21st Century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London, 2001
8、论文交流 熊国平 21世纪的城市演化趋势探析 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北京 2001
9、Presented paper, Xiong guoping ,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lanning of the green land system, symposium of IFPRA A/P 1999 congress ,Hangzhou, 1999
10、论文交流 熊国平 关于城市公共购物空间 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上海 1997
11、论文交流 熊国平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 迈向21世纪的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北京 1998
·学术讲座
1、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江苏东海城市规划培训班讲座 2007/5
2、镇规划编制的方法、内容、技术要求和相关法规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镇规划编制技术暨新标准培训班(昆 明)讲座 建标协字[2007]50号 2007/ 9
3、城市现代化与现代城市管理 江苏省委组织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培训班讲座2008/6
4、转型期城市发展战略 安徽滁州市城市规划培训班讲座 2008/9
5、转型期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江苏省地税局城市规划培训班讲座 2008/12
6、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与整治 安徽望江县委提升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培训班讲座 2009/3
7、城市结构与形态 江苏省委组织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培训班讲座2009/10
8、城乡规划法与规划管理 江苏省委组织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培训班讲座2009/10
9、城乡规划法与转型期城市发展战略 湖北赤壁市委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科学发展新春系列报告 2010/2
10、转型期的城市发展战略及规划实践 南京市六合区城乡科协城市规划讲座2010/6
11、小城镇发展战略与规划策略 江苏淮安淮阴区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讲座 2010/7
12、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战略 南京市六合区市民讲堂 2010/7
代表实践项目
·工程实践
1、参加 溧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
2、参加 江苏省扬州百祥路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 1995
3、参加 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
4、参加 江苏省张家港市绿地系统规划1996
5、参加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行政中心详规1997
6、负责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小区详规1997
7、参加 江苏省仪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
8、负责 江苏省响水县城市总体规划 1998
9、负责 江苏省响水县七套乡总体规划1999
10、参加 江苏省扬州经济开发区分区规划 1999
11、负责 江苏省南京六合区竹镇镇总体规划 1999
12、负责 江苏省南京六合区横梁镇总体规划 1999
13、负责 江苏省南京江宁区江宁镇总体规划 1999
14、负责 江苏省淮阴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0
15、负责 江苏省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咨询 2000
16、负责 江苏省昆山市铁南片区分区规划 2000
17、负责人之一 江苏省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0
18、负责 江苏省启东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
19、负责 江苏省靖江市新城区分区规划2001
20、负责 江苏省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咨询2001
21、负责 江苏省江阴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01
22、负责 江苏省靖江市沿江地区发展规划2002
23、负责 江苏省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2
24、负责 江苏省苏州中心分区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
25、参加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中新合作区规划检讨与调整研究2002
26、参加 江苏省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二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
27、负责 江苏省苏州吴中区西南片规划 2003
28、负责 江苏省张家港-如皋跨江发展研究 2004
29、负责 江苏省苏州三角嘴控制性规划 2004
30、负责 江苏省苏州东环路重建改造咨询报告 2004
31、负责 江苏省启东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2005
32、负责 江苏省启东市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2005
33、负责 江苏省海门市城市行政中心选址研究 2006
34、负责 江苏省海门市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2006
35、参加 福建省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2006
36、负责 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
37、负责 山东济南市南部山区(东片)保护与发展规划 2006
38、参加 江苏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 2007
39、参加 广东深圳城市化转型期科学规划机制研究 2007
40、参加 国内外新城规划建设比较研究2007
41、负责 江苏江阴市域空间管制研究2008
42、参加 四川绵竹广济镇总体规划(灾后重建) 2008
43、参加 北京焦化厂工业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方案征集 2008
44、负责 海南三亚城乡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2008
45、负责 江苏苏州娄葑扬庭路地块等控规 2008
46、负责 四川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灾后重建规划 2009
47、负责 江苏苏州蒌葑沙滨路扩展地块规划 2009
48、负责 江苏连云港新浦区浦南片总体规划 2009
49、负责 江苏东海县域产业空间布局 2009
50、负责 江苏海门市老城区、南部新城开发地块城市设计 2009
51、负责 湖北襄樊市尹集城乡统筹规划研究 2009
52、负责 浙江杭州临平新城概念性规划 2009
53、负责 河北石家庄建设大街城市设计 2009
54、负责 江苏江阴加速形成一城四片区功能布局研究 2009
55、负责 河北石家庄二环路综合整治规划 2010
56、负责 江苏海门市西片区总体规划 2010
57、负责 江苏苏州蒌葑跨阳路地块规划 2010
58、负责 江苏海门謇公湖地区控规 2010
59、负责 江苏南京市雨花台区总体规划 2010
60、负责 江苏高淳桠溪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0
61、负责 河北建投石家庄生态农业观光园核心区控规 2010
62、负责 河北建投石家庄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念规划 2010
63、负责 江苏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总体规划 2010
64、负责 河北石家庄中山路环境综合提升规划 2010
65、负责 江苏苏州工业园唯亭东片控规2010
66、负责 江苏南京板桥新城总体规划2011
67、负责 江苏江阴集约型城乡建设研究 2011
·工程获奖
1、参加 张家港城市总体规划 1996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第七届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铜奖
2、负责人之一 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0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第九届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
3、负责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江苏省级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三等奖
4、参加 苏州工业园中新合作区规划检讨与调整研究 2004江苏省级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二等奖
5、参加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二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江苏省级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二等奖
6、负责 苏州东环路重建改造咨询报告 2005江苏省级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三等奖
7、负责 石家庄建设大街城市设计 2010 江苏省级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三等奖

阅读全文

与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成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低于0 浏览:741
买国债一千万五年有多少利息 浏览:637
厦大教育发展基金会联系电话 浏览:175
广东省信和慈善基金会会长 浏览:846
哪几个基金重仓旅游类股票 浏览:728
金融债和国债的区别 浏览:515
银行的理财产品会损失本金吗 浏览:8
债券的投资风险小于股票 浏览:819
郑州投资理财顾问 浏览:460
支付宝理财产品分类 浏览:232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 浏览:856
文化礼堂公益慈善基金会 浏览:499
通过基金可以投资哪些国家的股票 浏览:943
投资金蛋理财靠谱吗 浏览:39
旧车保险如何过户到新车保险 浏览:820
易方达国债 浏览:909
银行理财差不到交易记录 浏览:954
买股票基金应该怎么买 浏览:897
鹏华丰实定期开放债券a 浏览:135
怎么查保险公司年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