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扶贫基金会如何进行项目管理 希望可以具体的谈谈
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和实施了“扶贫中国行——走进千村万户,共建和谐社回会”、“中国消除贫困奖答评选表彰活动”等大型系列公益活动,只要国内企业,爱心人士愿意为社会弱势群体尽一份力,利用自有资源或捐赠善款与物资,基金会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受理。
⑵ 中国扶贫基金会可靠吗
不可靠,骗人的。自己抽时间去贫困地区亲手捐给人家吧!!
8岁孩子玩手机误捐1.7万 中国扶贫基金会 最后给上头条了,才把钱退回去。
⑶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饥饿24
活动内容:2014年10月16日是第34个世界粮食日。10月17日,是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确定的首个国家扶贫日。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组织发起的“体验饥饿—饥饿24全民公益活动”,倡导18-60岁有条件的人于10月16日20:00—10月17日20:00,切身体验饥饿,以此表达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饥饿人群和贫困弱势人群的关注。
活动还倡议,体验者可以邀请三位好友参加体验,若好友不能完成,可以把微博、微信或QQ头像在活动期间改为“饥饿24”活动图标,捐出一天餐费支持爱加餐项目、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等。
截至16日18时,超过6000万人次(网友)关注体验饥饿公益项目 。
网友质疑
网友质疑挨饿助力公益只是一场作秀,多位网友表示不理解为何要举办此 类活动。一位新浪微博网友表示,“好像我们不吃饭省下来的钱就能解决贫困问题似的。”并称对方只是借机“炒作”,“体验饥饿不如让吃不上饭的孩子体验一天温饱”。
官方回应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说,饥饿24小时”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一个公益尝试,发起该活动的初衷并非为了募款,而是以新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贫困,“有关注就有力量,就有摆脱贫困的办法。
各方观点
“饥饿24小时”公益项目很有创意,该项目更类似此前的“冰桶挑战”,能让大家通过娱乐的自主体验方式去认识公益和公益项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团)
关注贫困、扶贫本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饥饿24小时”通过轻巧的方式引发关注,这体现出活动的创意,不该被认为是作秀。(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师曾志)
“饥饿24小时”活动能够迅速吸引公众,又能通过体验增强认同感,体现出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目前国内公众捐款主要以救灾捐赠为主,日常捐赠较少,公益慈善组织还需要多通过各种创新做法,培育公众的慈善意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
⑷ 刚刚被骗去给中国扶贫基金会捐了5块钱,我就想问,是单次扣费还是每月都扣啊
单次,只会会被忽悠这一次扣除而已,不用太过于担心得,以后不会被乱扣费的,但是需要注意以后要注意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在决定。
⑸ 中国扶贫基金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他的成员都是义工吗还是要有工资的
他的成员不是义工,分为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两种,其中志愿者包含签约志愿者专和活动志愿者,一般属活动志愿者都是大学生,有40元每天的补助,而签约志愿者则是有工资的,但是非常非常的低,好像不到2000.而且没有保险,什么都没有,就是完全的奉献,但是正式员工相对好很多,给缴纳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要是从签约志愿者变成正式工作人员叫做转正,一般是必须满一年的志愿期,还要有其他的考核才可以转正,转正还是比较难的!
⑹ “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个网站是真的吗
可能是,去基金会官方网站核实一下就行了。
⑺ 捐钱给中国扶贫基金会可靠吗
问题: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吗?如果捐赠当月没扣,可在下月扣除吗?
回复: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可以全额扣除。应在捐赠当月的应纳税所得额中进行抵扣,当期未扣的,下月不得抵扣。
⑻ 中国扶贫基金会可以相信吗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抄1989年3月,是以扶贫济困为宗旨的公益机构
基金会简介:
中国扶贫基金会坚持扶贫公益理念,贯彻对捐赠人和受援人高度负责的原则,奉行公开透明的方针,提倡艰苦奋斗的志愿精神,以严密的内部管理和优异的业绩,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取得显著成绩并得到迅速发展,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同,现在已经成长为我国扶贫公益领域最大的公益组织。2007年,在民政部组织的全国基金会等级评审中,中国扶贫基金会会被评为最高等级5A级基金会。截至2012 年底,累计筹措并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57.45 亿元,受益贫困人口和灾民1496.17万人。
基金会管理:
1、内部管理
宗旨和目标确立——功能和机构设置——岗位描述和权责划分——工作流程有序化——工作记录和档案建设——监测评价与激励机制——全面合约管理。
2、项目管理
项目研究与策划——工作流程与培训教材制订——瞄准受援人的机制建立——达成目标的管理机制形成——全过程记录与管理——监测与矫正——评价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