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么样才能为邓飞的免费午餐计划捐款
淘宝网有合作,可以去淘宝的官网输入免费午餐,用支付宝可以捐款
② 免费午餐的洗钱谣传
2012年1月4日凌晨1时,新浪微博加V用户“微博天下”发帖称,民间公益机构“免费午餐”因涉嫌“洗钱”,国家相关部门已对其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免费午餐”的核心人员、北京机构工作人员、账目等。
这条微博最初借助“王甘霖”、“微博天下”和“影响力周刊”三个微博转发。其中的王甘霖是《微博天下》总编辑、《影响力周刊》主编。这条微博被转发上千次,引起网友热议。 1月4日,“免费午餐”官方微博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免费午餐”基金管委会主任肖隆君、“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等,均在其认证微博上辟谣。
肖隆君称,基金会未接到任何纪检监察部门对于“免费午餐”基金工作人员的约谈或调查通知。作为民政部主管业务的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将就此事向中纪委驻民政部纪检组、监察局进行汇报。
针对此事,邓飞则说:“造谣技术含量太低。” 1月4日,该微博已被删除,发文者公开道歉。道歉内容为:“发布‘免费午餐’涉嫌洗钱一事,因无确切证据,已予以删除,给各位博友和相关部门造成的不便之处,特表歉意。”新浪微博辟谣小组转发了该条公开道歉的微博。微博天下”总编辑王甘霖说,此消息确实没有明确证据,只是一个传闻,是他前晚和朋友一块吃饭时听到的。他已将微博删除。
但王甘霖坚称,他掌握了一些关于“免费午餐”存在问题的证据。当时发微博是为了引起更多人关注,以方便收集更多有关“免费午餐”存在问题的证据。“微博天下”因发不实消息账号被注销 尽管“微博天下”已经删除了相关微博内容,并在网上公开道歉,但“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表示,“免费午餐”公益团队和捐款人不接受这样的道歉,被删除的微博内容他们已经截图,将作为证据保留。
肖隆君表示,目前“免费午餐”团队正在作证据保全,准备用法律手段来捍卫权益。“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公益组织的合法权益,也是保护捐赠人和受助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公益项目受到中伤的话,受影响更大的是受助人的权益。”肖隆君说。
得知“免费午餐”已收集相关证据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王甘霖表示会奉陪到底。
③ 免费午餐的公布报告
免费午餐出库公示:2013年3月26日,菜谱、莴笋炒肉、炒土豆、米饭、酸菜汤、消耗大米20斤 单价2.6元、莴笋20斤 单价1元、猪肉8斤 单价15元、土豆20斤、酸菜3斤(学生自带)、 油盐均为上学期剩余,共计消耗192元, 一年级32人,二年级21人,厨师1人,教师2人,共计56人。
2012年4月,在免费午餐基金周年庆典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布基金2011年财务报告,从2011年4月2日项目启动截至去年12月31日,免费午餐基金共募集善款1833万元。
中国福基会表示,这是基金会首次针对下面的项目发布单独的财务审计报告。免费午餐项目发起人邓飞表示,这个报告代表着免费午餐为公益组织和公益领域所做出的探索,免费午餐愿意做先行者,通过公平、透明和接受监督来提升公益事业公信力。
平均每眨眼一次筹集2份午餐
当天发布的财务报告仅是免费午餐计划主要平台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的年度报告。据年报显示,2011年4月2日到12月31日的274天里,免费午餐基金接受捐款6万多笔,募集善款逾1833万,平均每天募集善款6.5万元,相当于每眨一下眼睛,就募集2份午餐,每天就可新增55名农村学生吃到免费午餐,已开餐学校数量达129所学,15000余名农村贫困儿童受益。
财报披露监管流程
此次年报还对免费午餐具体如何监督学校善款使用作出公示,如对所有免费午餐学校两个月拨付一次款项,包含配套设施、午餐、运营成本,按平均计算,一般一个学生一天一份午餐费的成本在3元内进行控制。通过这种定期拨款的形式,监督学校对善款的使用,保证资金的安全和透明,降低善款风险;要求每所免费午餐学校开通本学校微博,在学校收到款项、采购物品、每日开餐等发生收支的时候,都要通过微博公开收支行为和开餐情况;每一所免费午餐学校都有一位志愿者与该学校对接,志愿者除了辅助学校申请,联系学校之外,还要查看和监督学校每天的微博更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此外,免费午餐基金还组建了一支多名专业人员组成的稽核团队,针对志愿者或捐赠人反映的各学校情况和问题,对相关学校进行不定期走访,核查善款使用情况,已出具多份调查报告。
将转入国家未覆盖县区
根据去年的财务报告,邓飞表示,免费午餐将根据现实情况做出调整。他说,凡新申请学校,使用国家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用于乳品面包等辅食营养补助,免费午餐基金将不予项目合作。凡免费午餐基金项目资助的学校,全校教职工均纳入资助范围。现有项目学校如已在发放奶制品,应以免费午餐基金官方名义与学校、教育局甚至政府沟通建议不使用奶制品,如回绝,则全校退出免费午餐计划,避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此外,免费午餐将继续募集资金,转入国家没有覆盖的其他更多县区,帮助该地乡村饥饿儿童,为国家的普及进入做好铺垫准备。 2013年4月3日,在上海同济大学的发布会现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兼免费午餐基金管委会主任肖隆君宣读“免费午餐”2012年财务报告:2012年收入2544万元,平均每天6.9万元,包括 2473万元的捐款和71万元的利息,两年来总收入4377万元;2012年支出1112万元,两年总支出1459万元,目前的资产总额是2918万元。肖隆君特别解释了支出的部分。
④ 免费午餐的筹款原则
京华时报:如果让你来总结这种创新性的公益模式的成功经验,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邓飞:公开透明。我们的原则是不透明不拨款。
京华时报:怎么确保公开透明?
邓飞:从最开始注册微博,公开账号,只要涉及钱的,全都是公开的。每个学校必须开微博,每天通过微博进行监控,否则攒到月底做的账就有可能出问题。每一笔钱是怎么花的,校长要通过微博详细说清楚。每个学校发过来我们再转出去,全国人民都能看见。在价格上做手脚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我们还给家长留下电话,如果发现今天孩子没吃上午餐,或者午餐没达到标准随时可以举报。此外,我们还发展了当地的志愿者。一旦发现问题,志愿者会到现场核实。我们项目组也有一名专职人员可以出差核查。当然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当地媒体。
京华时报:你们自己的经费怎么处理?
邓飞:这个项目由挂靠在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之下的“免费午餐”基金执行。我们的执行费和管理费根据基金会的有关规定是可以报销的。但是我们的团队成员为了把更多的钱留给孩子,基本没怎么报销,都是自己承担。我本人没找基金会报销一张机票,都是找自己的单位或朋友赞助。至于在外的食宿,基本是我个人承担,具体数额我现在没有统计。我知道这种方法不符合现代公益管理,今后也将依照相关标准报销开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一样的,也必须在微博上公开花费的明细,接受监督。
⑤ 免费午餐的中国式慈善
作为“免费午餐”公益行动的核心发起人,邓飞坦言,并非没有设想过这一天的到来,但从未奢望过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尽管早在今年7月,国家就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启动民族县、贫困县农村免费午餐试点工作,并将宁夏确定为首批试点省区,但邓飞想不到,短短几个月之后,这一试点政策的普惠范围,一下从宁夏的26万名学生迅速扩张到了全国范围内的2600万在校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回应,这不仅是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就是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起码我没有看到过。”28日中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正准备去为学生讲课,“今天第一个案例就是‘免费午餐’。”
民间行为与国家政策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免费午餐”短短6个月的实践就赢得了国家普惠政策的出台,这让以“老头子”自嘲的王振耀直言“很兴奋”。27日晚,他专程给邓飞发去了两条短信,提醒他“不要庆祝下就过去了”、“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王老师认为这是‘慈善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高度评价一度让邓飞感到意外,他当初认为,“免费午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发现了民众的切实困境,并一直脚踏实地地求解问题。
王振耀认为不这么简单。抛开“免费午餐”操作层面的可取之处,他认为,慈善归根结底是一种柔性的力量、善的力量,“免费午餐”恰恰完美展现了这种力量。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过程中,邓飞他们这些参与者没有任何抱怨、指责和批评,只是无怨无悔地去做,而从来都不说这是谁的错、应该由谁来担责。”王振耀说,对于一帮年轻人来说,这是特别不容易的一点,但他们做到了。
在王振耀看来,与其说“免费午餐”的实践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不如说民间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性对待而非对抗,让政府切实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意。
从民间行动到国家政策,以“免费午餐”为镜,也是一个重新审视中国式慈善的时刻。王振耀说,“免费午餐”成功了,同样也给那些不成功的民间公益行动提供了对照反思的范例,期待政府与民间的这种默契可以更多一些。
⑥ 免费午餐的并非首次
事实上,这并不是“免费午餐”第一次赢得政府回应。2011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免费午餐”期待政府接棒》,指出“免费午餐背后隐含着营养权这项基本的权利,它与生命健康权息息相关,也关乎社会公平公正、长远发展。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支持,提供保障这一权利的法律程序和服务,本是政府应尽之责。”
“政府接棒”同样是邓飞团队的终极期望,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政府出手,普惠更多的贫困学生才能成为可能。
邓飞坦言,“免费午餐”在推广过程中,从没有主动谋求过国家高层的关注,但始终坚持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以期推动“局部的普惠”。
让邓飞们欣慰的是,尽管有个别地方出于某些顾虑而拒绝引入“免费午餐”,但更多的地方政府都表示认可与支持。10月27日,刚刚落实了对湖南省新晃县41所学校“免费午餐”资金的基金会管理委员会成员杨博智,仍记得与新晃县领导沟通“免费午餐”的情形。
“当时,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明确表态,将为开通‘免费午餐’的学校配建厨房,同时为每所学校每年提供1000元配套资金。”杨博智很快“得寸进尺”,转而找到该县县长,开始了另一番游说:“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由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出力,与其提供配套资金1000元,不如由政府出3元餐费中的1元钱。”
⑦ 著名公益人邓飞
邓飞,男,1978年生,湖南沅江人。湖南大学新闻专业毕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3届EMBA学员,现任《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从业十年写下一百多篇调查报告,成为中国知名的调查记者。2011年转身公益,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先后发起微博打拐、免费午餐、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暖流计划、儿童防侵 、让候鸟飞、中国水安全计划等多个公益项目,并创建“e农计划”社会型企业,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投身公益,在乡村儿童、乡村环保和乡村经济三个板块致力帮助中国乡村儿童获取基本公平和保障,支持乡村有尊严成长,尤其是免费午餐影响中央政府每年投入160亿元改善乡村儿童营养状况。在邓飞的倡导和实践下,“透明公益”、“人人公益”等理念深入人心,有力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转型,自下而上助力社会成长,并联合政府、企业持续有效解决一个又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⑧ 国家免费提供营养午餐是那几个省
自2011年4月正式启动至2016年4月底,免费午餐募款已超过19846万元,累计开餐学校达到556所,帮助孩子们免于饥饿,享有热腾腾的免费午餐。影响了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大规模改变中国乡村儿童营养状况。并且,免费午餐保持了没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和资金安全事故的记录。
1、缘起:
2011年,邓飞与记者们发现了乡村儿童的饥饿困境。
2011年2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一项关于中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报告揭示,中西部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受调查的学生中12%发育迟缓,72%上课期间有饥饿感;学校男女寄宿生体重分别比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低10公斤和7公斤,身高低11厘米和9厘米。
由邓飞联合500名记者、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免费午餐基金公募计划,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
免费午餐学校
2011年4月2日,第一所免费午餐项目学校率先在贵州省黔西县沙坝小学 开餐。邓飞和方校长揭开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午餐试点学校”的帷幕,169名小学生尝到了热气腾腾的午餐。
2、发展:
战略合作伙伴
从2011年成立开始,免费午餐坚持透明、公开和接受监督,用廉洁、安全和高效来赢得人民信任,迅速获得力量。为确保善款善用,志愿者协助学校开通了微博,每日公开收支信息,稽核团队暗访突查。同时请当地政府、媒体、NGO、家长、无所不在的网友、神出鬼没的旅友一起参与一线监管。
3、拓展:
2011年10月,免费午餐又联合政府和企业,聚集更多资源,获得更多力量。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
开餐学校地区一览
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从“免费午餐”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舆论普遍认为,民间探索引领了国家行动
4、2015年,免费午餐拆除组织边界,放弃总部集权,鼓励地方多中心自由生发。把权力交还社会,组织志愿者和捐款人民主治理。2015年,免费午餐选出45名免费午餐全国代表,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依照免费午餐章程运营。发起人邓飞退出日常管理团队,不再干预免费午餐具体事务。
5、2016年,免费午餐首推“公益合伙人”制度:在这五年里,累积捐款超过880元(一个孩子2016年一年的餐费),就自动变成免费午餐公益合伙人,除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之外,他还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而有秩序地参与免费午餐相关事务,贡献他的力量。
⑨ 介绍中国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的英语作文
把根留住 中国在逐渐强大,打开大门引进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中国已经跟随着世界的潮流,走在了风头浪尖。的确,我们跟上了别人的步伐,而我们民族的根呢?似乎又失去了……中国古代有无数的传世名作。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唐诗宋词,流芳千古;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