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张伯驹最遗憾的国宝是什么,乾隆在上面盖了密密麻麻的印章,至今未回归
张伯驹最遗憾的国宝是《照夜白图》,乾隆在上面盖了密密麻麻的印章,至今未回归。
后来时局动荡,这幅画也随之流失到了民间。之后日军占领北京城,很多书籍古画都面临危险,包括这幅图,也被奸人觊觎。张伯驹听说这件事后,就迫切想掏钱买回此画,阻挠它出境。但是还是来不及了,《照夜白图》已经落入了外人之手,张伯驹为此失眠了半年之久。几经周折,目前这幅画依然没有回归,而是由迪隆基金会捐赠给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一直到今天。
『贰』 张伯驹及其后人的生平介绍。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过继其伯父张镇芳。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张伯驹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多得难以胜数,一部《古文观止》可以倒背如流。三千多卷的《二十四史》,他20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他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脱口而出的,便有一两千首。扎实的文学功底,造就了他多才多艺的文化底蕴。由于他天资超逸,而又翕然尘外,便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
『叁』 四大公子民国
民国四公子(或近代四公子)指民国时期四位有名的世家子弟。关于四人的身份说法不一,不过张学良与袁寒云均见于各说。 四公子如下(介绍父亲,以民国官职为主): 张学良,东北奉系大元帅张作霖之嫡长子。 袁寒云,名克文,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次子。 溥 侗,清朝皇族,加郡王衔恭勤贝勒载治之子。 孙 科,国民党总理孙中山之子。张伯驹,直隶都督张镇芳之子。 张孝若,农商总长张謇之子。卢小嘉,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 段宏业,民国执政段祺瑞之子。 按张伯驹所著《续洪宪纪事诗辅注》: 人谓近代四公子,一为寒云(袁克文),二为余(张伯驹),三为张学良,四、一说为卢永祥之子卢小嘉,一说为张謇之子孝若。 又有谓:一为红豆馆主溥侗,二为寒云,三为余,四为张学良。郑逸梅《清娱漫笔·袁寒云的一生》则列张学良、卢小嘉、张孝若及袁寒云,不包括张伯驹。林庚白认为自袁世凯病逝,四公子就不包括其子袁寒云,应改列孙科。
『肆』 民国四公子的张伯驹
基本信息
张伯驹(1898(戊戌年)—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中国第一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字馨庵,河南项城人。自幼天性聪慧,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享有“神童”之誉。据有关资料介绍,他是光绪三十年进士,袁世凯的表弟,历任长芦盐运使、直隶(地名)按察使等职。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曾任河南都督,但因镇压白朗起义不力而被免职。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作为筹划者之一,组织更变国体全国请愿联合会,任该会副会长和登基大典筹备处副处长。
文化奇人
张伯驹先生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从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当初仅为爱好,曾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游春图》、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上阳台贴》等等,经他手蓄藏的中国历代顶级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
张伯驹先生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多得难以胜数。扎实的文学功底,造就了他多才多艺的文化底蕴。由于他天资超逸,便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雾中词》、《无名词》、《续断词》和《氍毹纪梦诗》、《氍毹纪梦诗注》、《洪宪纪事诗注》及《乱弹音韵辑要》、《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另外,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造诣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艺术,建国初期,张伯驹创办北京古琴研究会、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中国书法研究社、诗词研究社,直至临终前,还对中国韵文学会筹备事宜念念不忘。
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张伯驹一生捐献的国宝,在当时便有人估计已高达亿元之巨,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又何止这个数目 ,他的大儒景行、菩萨慈行、高道善行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
『伍』 民国四大美男简介,四大美男都有什么结局
民国四大美男指的是后人根据现代审美观所评选出的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四个美男子: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加一个吴亚茹网上亦流传有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蒋介石和汪精卫、周恩来、张学良、蒋介石的版本。
『陆』 捐赠了半个故宫字画的张伯驹差点因为哪一幅丧命
很快,张伯驹获得《平复帖》的消息被白坚甫获悉。白坚甫早年留学日本,他曾把多件国宝级书画文物转卖给日本人,比如唐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就是被他转卖给日本人的。白坚甫找到张伯驹,表示日本人愿意出5倍的价格(20万元),遭到张伯驹的严词拒绝。
后来,张伯驹在《陆士衡平复帖》一文中感慨地说道,“在昔欲阻《照夜白图》出国而未能,此则终了夙愿,亦吾生之一大事。”
『柒』 民国四公子都有谁 卢小嘉和张学良相比如何
民国四公子主要指代民国时期四位有名的世家子弟,不过关于四公子人选一直以来也受到争议,而人们现在所认可的民国四君子主要是张伯驹,袁克文,张学良,溥侗四人,不过在其他的版本中也有卢小嘉说法。
其中张伯驹,直隶都督张镇芳之子,张伯驹先生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可谓是极高的,幼年的张伯驹就天资聪颖,博览群书,特别对于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有兴趣。
不明白为什么问题中把卢小嘉和张学良相比,两人虽然风流成性,但是性格却天差地别,张学良的风流是建立在感情上的,而卢小嘉在个人看来却属于那种强抢民女的花花公子。
其次张学良将军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更是被后世传颂,而卢小嘉在其父亲垮台后,就移居到了台湾,两人差的不是一丝半点。
『捌』 张伯驹是民国四公子之一,为何他宁可被撕票,也不愿变卖藏品
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就要先了解张伯驹的身份了,他出生于专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属过继其伯父张镇芳。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
『玖』 张伯驹的后人情况
张伯来驹(1898—1982),字家骐,自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过继其伯父张镇芳。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张伯驹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多得难以胜数,一部《古文观止》可以倒背如流。三千多卷的《二十四史》,他20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他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脱口而出的,便有一两千首。扎实的文学功底,造就了他多才多艺的文化底蕴。由于他天资超逸,而又翕然尘外,便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