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马未都结几次婚
截止2021年3月,马未都结一次婚。
1983年春天,马未都经同事介绍,与贾宏伟相识了。贾宏伟也是北京人,在文化部门工作。两人第一次在北海公园见面时,马未都一副标准的文艺青年模样,贾宏伟认定马未都就是自己今生要等的人。
贾宏伟娇小玲珑,说话轻言细语,也给马未都留下了美好印象,很快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1983年10月,马未都与贾宏伟在北京组建家庭。
(1)观复博物馆基金会扩展阅读
2000年伊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内南小街,依然沿袭过去的展览方式和风格,力求将更好的展览展现给大家。
2002年,马未都创办了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
2003年10月,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受到各界好评,当地的欧洲时报并以大幅文章报导展出盛况。
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2005年,创办观复博物馆厦门馆。
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
2010年6月9日,成立观复基金会。
② 观复博物馆怎么样
简介:观复博物馆设有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门窗馆和油画馆,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布展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③ 马未都的私人博物馆为什么叫“观复博物馆”
“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终会回归根本。回归根本称作静,就是所谓的回归其本来自性。
“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观复”博物馆由此得名。
④ 马未都以前什么什么工作的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 ,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
人物生平:
马未都,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铣工。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1981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小说发表后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
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1992年至今出版多部有关收藏的著作。
1996年10月,在马未都的奔走下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终于获准成立了。
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1999年为配合世界建筑大会,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同建筑报合作,举办了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精美的展品和独特的展览设计给20万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瑞环主席在开幕时也参观了展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0年伊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内南小街,依然沿袭过去的展览方式和风格,力求将更好的展览展现给大家。2002年,马未都创办了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
2003年10月,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受到各界好评,当地的欧洲时报并以大幅文章报导展出盛况。
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2005年,创办观复博物馆厦门馆。
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
2010年6月9日,成立观复基金会。
⑤ 马未都:我的新博物馆建成后,将捐出名下文物,儿子会支持吗
马未都的博物馆目前已知有五家,北京、上海、厦门、杭州、天津等。其中,北京是本馆,其他几家是分馆。但是马未都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本人对于自己的新博物馆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按照他早年的说法“我的新博物馆建成后,将捐出名下文物,还获得儿子的支持”,可见马未都是下了一个非常大的决心。那么,马未都的新博物馆钱从何而来?捐了之后又如何运转?
马未都儿子毕竟常年在西方环境中,讲究独立自主。马未都说新博物馆建成后将捐出名下所有文物,马天就当即答应捐了就捐了吧!一个有眼光的父亲,一个有大局的儿子,马未都父子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刻。曾几何时,有不少人在质疑马未都为何不把文物给捐了?反正,围绕这个话题如何如何说的比较多。其实,马未都没有我们大家伙想的那么狭隘,他早就把这个问题想好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未都担得起一声“马先生”!
⑥ 收藏家马未都的个人经历
马未都,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铣工。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1981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小说发表后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
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1992年至今出版多部有关收藏的著作。
1996年10月,在马未都的奔走下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终于获准成立了。
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1999年为配合世界建筑大会,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同建筑报合作,举办了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精美的展品和独特的展览设计给20万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瑞环主席在开幕时也参观了展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0年伊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内南小街,依然沿袭过去的展览方式和风格,力求将更好的展览展现给大家。2002年,马未都创办了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
2003年10月,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受到各界好评,当地的欧洲时报并以大幅文章报导展出盛况。
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2005年,创办观复博物馆厦门馆。
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
2010年6月9日,成立观复基金会。
⑦ 观复博物馆收费标准
观复博物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邮编:100015
开馆时间:9:00—17:00 (16:00停止售票)每周一下午3点停止售票,4点闭馆,春节休息4天
参观门票:50元/张 (博物馆通票、老人、军人、教师、学生、文博从业人员、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半价)
乘车线路:地铁东直门C出口,天恒大厦前乘418、688、909路公交车张万坟站下车往回走100米即是
⑧ 马未都什么时候在观复博物馆详细的、、
1996年10月,在马未都的奔走下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终于获准成立了。 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2000年伊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内南小街,依然沿袭过去的展览方式和风格,力求将更好的展览展现给大家。2002年,马未都创办了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 2003年10月,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受到各界好评,当地的欧洲时报并以大幅文章报导展出盛况。 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2005年,创办观复博物馆厦门馆。 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 2010年6月9日,成立观复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