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保险学不如金融会计那么热门但我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哟~~
『贰』 保险学的专业介绍
(一)学科建设。自保险学教育在中国兴起,学界对其认识和定位就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保险学科属于“大金融”的一部分,隶属金融专业学科。保险与金融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保险业日益注重资金运用,加之精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强调保险学科的“大金融”属性,有利于强化保险教学中的金融和数理基础,合理配置金融方面的教学资源,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金融保险人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保险专业被纷纷撒并为金融专业,所涉及教程多以金融、保险知识为主。另一种观点认为,保险学科不应简单定位为金融学科,它既涉及了经济、金融、数学、统计学知识,也涉及了法律和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因此保险学科是一种复合学科,需要宽口径教学。由于认识和定位方面的差异,保险专业被不同的院校分别归于财金学院、经济学院、审计学院、商学院、保险学院等不同的学科体系中。
(二)课程设置。目前全国保险专业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可划分为五类:一类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外语、计算机及其应用、应用统计、会计等。二是基本理论,如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哲学、法学等。三是专业基础理论,如保险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风险管理学、国际金融学等。四是保险专业课,如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再保险、寿险精算、利息理论、健康保险等。五(三)师资配备。经过25年的发展,我国保险教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师资力量日益雄厚。据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共有保险院校86所,总师资1194人,其中教授160人,副教授413人,讲师451人,助教170人[1]。这些教师队伍中,有的是从其他专业转行研究保险学科的,有的是保险专业自我培养的,还有的则是出于保险综合教学的需要吸收了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
(四)教材编写。“八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编写了一套“高等院校金融类教材”,其中的保险教材既体现了保险基础的普及性,又反映了财产保险、人寿保险等险种的专业特色,为我国早期保险教育事业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教育部又启动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编写工作,一批新的保险主干教材面世并在教学中被选用。新的教材既继承了前人的理论基础,又总结吸纳了我国保险业理论与实践发展成果,也借鉴了国际保险业最新研究内容。还有的学校积极借鉴国外保险理论研究成果,采用欧美优秀的保险原著直接用于教学。保险主干教材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丰富了保险教学的内容和视野。
(五)人才培养。设置有保险学本科专业或方向的高校逐年增加,就读保险学专业的学生也大幅增加。截至2004年,全国保险院校在校生20849人,其中,博士242人,硕士1483人,学士10566人,大专8062人,中专496人。
(六)教育模式。目前,有专家将国内保险学教育分成了以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为代表的几种保险教育模式(分别简称为“西财模式”、“南开模式”和“武大模式”。见表二)由于办学历史、资源禀赋等条件各不相同,这几种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除上述几种模式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保险教育模式,即位于湖南长沙的保险职业学院模式。该学院由成立于1986年的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改制而成,目前由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主管,业务上则由湖南省教育厅管理,集学历教育、岗位培训于一体,其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有全日制脱产、函授两种形式,本、专科两个层次共10个专业;普通高等教育有20多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近3000人。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保险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具有保险学、保险业务与管理、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能够从事商业性保险业务的营销、经营管理、社会保险基金运作与管理、保险监管等实际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保险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保险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保险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和相当的外语听、说、写、译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从事业务工作。
培养特色
通过理论教学,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保险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保险业务技能,获得经济、管理、财务、金融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保险综合业务能力以及证券、投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外语、高等数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原理、风险管理、财产保险学、人身保险学、再保险、精算学原理、非寿险精算、寿险精算、保险企业经营管理、保险基金管理与运行、财务管理、经济法、民法、保险法、海商法、国际风险管理与保险等。
深造机会
本专业相关的会计学、国际贸易、统计学、企业管理等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这些专业均设有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学院还设有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
就业形势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可到中外商业性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业务的营销、经营管理;可到社会保障机构、中央银行、相关监管机构和政府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宏观保险管理工作;也可到外贸公司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管理和研究工作。
全国保险学高校排名 排 序学校名称水 平开此专业学校数1中央财经大学5★852南开大学5★853中国人民大学5★85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855西南财经大学4★856武汉大学4★857中山大学4★858华东理工大学4★859山东大学4★8510天津财经大学4★8511辽宁大学4★8512山西财经大学4★8513北京大学4★8514复旦大学4★8515河北经贸大学4★851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8517新疆财经大学4★8518兰州商学院3★851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3★8520上海财经大学3★85
『叁』 广东金融学院 专业有哪些
学校概况
学校名称:广东金融学院 中文简称:广金 英文名称: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英文缩写:GDUF 成立时间:1950 年(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
[编辑本段]基本情况
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广东金融学院。学校现占地面积820亩,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分设广州校本部和肇庆校区,校本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毗邻风景秀丽的华南植物园;肇庆校区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肇庆星湖畔。 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1000多人,专任教师700人,正高职称60人,副高职称200人,具有硕士学历400人,博士90人。学校还聘有一批校外知名学者和金融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如 “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蒙代尔是院的名誉教授。此外,该校还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华南地区指定的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考试中心;学校也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加拿大BC理工学院、美国西阿巴拉马州大学、英国威尔士教育联盟等国外教育机构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同时,一些国内金融机构和知名企业在该校设立了奖教奖学金。近60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既掌握了金融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务能力的专门人才,他们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机构和经济部门。作为目前全国仅有的三所金融类本科院校之一,学院将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加快发展步伐,为地方经济教育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金融学院校门学院设有金融系、会计系、保险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财经传媒系、法律系、外语系、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系、公共管理系、应用数学系、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十二系二部。开设了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商务英语、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21个本科及金融管理与实务、投资与理财、财务管理、国际金融、保险、注册会计师、国际会计、商务英语等20多个专科专业。其中,保险专业是国家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金融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和人民银行总行重点专业。 学院教学设施配套齐全,建有计算机网络中心、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拥有4座240个座位的语言实验室、10间1790个座位的多媒体教室和4座1000多台586型微机的计算机实验中心;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21万册、电子图书15万种、中外文期刊2167种;建有模拟银行、金融、保险、财务会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ERP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商务英语等专业实验室,其中,“金融学科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我校还建有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它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以中国金融转型为研究方向的研究机构。此外,我校还拥有华南地区收藏最为丰富的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拥有古今中外货币藏品10000多种。 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加大投入,建立激励机制,遴选学科学术带头人,组建科研机构,成立了华南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所、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研究所、会计和审计研究所、工商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法律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等,形成了有一定实力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近几年来,我校教师主持或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29项,厅级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多篇,其中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保险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软科学》等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获各种奖项36项。 学院除承担普通全日制教育任务外,还积极开办本科和专科函授、电大、网络等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和短期干部培训。还设有广州高级金融人才培训中心、金融英语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金融法规培训中心和自学考试辅导中心,并被广东省人事厅确定为金融系统省级继续教育基地。
[编辑本段]校训精神
广东金融学院秉承“勤奋、求是、廉洁、开拓”的精神,正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促进规模、效益、结构、质量协调发展,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编辑本段]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坚持“教学为本,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以金融特色学科为品牌,经、管、法、文、理、工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建设一支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我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强化“实训、实验、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传承与银行、保险、证券业的紧密联系,打造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品牌。坚持教学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积极参与政府与企业决策咨询,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建设经济强省、金融强省服务。58年来,很多的校友已经在经济金融部门担任了领导职务和业务骨干,我校因此被誉为“金融界人才的摇篮”。
[编辑本段]发展前景
学院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创新办学机制,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金融行业为依托,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与优势学科。学院以商科类、社会科学类学科为主干,以金融、保险专业为龙头,人文科学和工科等学科协调发展,办成具有高水平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院校。
[编辑本段]对外交流
学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2002年5月,“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来校访问并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美国信诺保险公司在华南地区惟一的LOMA考试中心设在我校,目前该考试中心由香港盈科保险公司提供赞助;美国华盛顿州立格雷港学院、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加拿大BC理工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等国外高校与我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英国商联保险公司、瑞士丰泰保险公司、法国安盛保险集团、以及香港新华集团等一批境外金融机构和知名企业在我校设立了奖教奖学金。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创 建 时 期
1950 年 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正式成立 1951 年 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银行学校 1953 年 更名为广东省分行干部学校 1958 年 广东省分行干部学校和广东省财税干部学校合并为广东省财银干部学校 1961 年 广东省财银干部学校和广东省供销干部学校、广东省粮食干部学校、广东省商业干部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干部学校合并为广东省财贸干部学校 1966 年 “文革”开始,学校停办
复 办 时 期
1973 年 广东省银行学校复办,同年向社会招生 1979 年 更名为广东银行学校 1980 年 开始建设龙眼洞新校址 1981 年 广东肇庆、海南海口同时设立分校 1981 年 龙眼洞新校址部分建成
发 展 时 期
1985 年 升格为大专,更名为“广州金融专科学校” 1987 年 广东银行学校划出,改在肇庆办学,广州金融专科学校保留中专部 1992 年 更名为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2000 年 学校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2001 年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和广东银行学校合并,广东银行学校改为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肇庆校区 2002年10月 学校向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正式提出申办广东金融学院的请求 2003年8月 省委、省政府正式拟文上报国家教育部,请求申办广东金融学院 2004年3月27日 教育部高等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在与会专家的投票表决中,以全票通过了我校升格为广东金融学院的申请 2004年5月13日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同意在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广东金融学院的通知》(教发函 【 2004 】 92 号),正式批准我校升格为广东金融学院。 2004年6月26日 广东金融学院成立。
『肆』 保险学专业的介绍
保险学专业培养适应保险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具有保险学、保险业务与管理、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能够从事商业性保险业务的营销、经营管理、社会保险基金运作与管理、保险监管等实际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保险人才。
『伍』 介绍一下金融保险专业
你是问金融还是保险?我们学校金融是个大专业,下设保险、信用、证券金融三个专业。今年就业形势挺好,我们班30个人,23个进银行的,2个进国税局的,2个证券公司的。进银行的同学有几个是进了深发展、华夏、中信等好银行。祝好运。
『陆』 保险学专业,怎么样
保险学,在不懂情况的人看来也许毕业就是卖保险的……
实际上,保险学属于应版用经济学大类,它是金融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得好,且是名校出身,进金融机构或者大型的保险企业从事管理分析工作,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柒』 广东金融学院的保险专业怎样,将来出路好吗。非常希望来自广金保险专业师兄门的专业解答。
我明年就毕业了,对广金的保险专业本人觉得还是挺赞赏的,因为比起其他学校的保险课程,我们广金的保险专业是比较有优势的。
但个人也谈个想法,不过你是做保险还是证券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工作岗,基本上都是从业务做起的。做业务很辛苦,但做得好的话也是最容易赚第一桶金的。
工作无非只有两个岗,一是管理岗一是的业务岗。看你自己喜欢了。
『捌』 广东金融学院的保险专业如何
我首先要说的是恭喜这位同学·
你能调剂到保险系真的是很好了·
你要知道·来广金都为三个专业好·金融 会计 保险·
这可是广金三大招牌专业·
你想想·在广金读保险是不是比在广金读管理、心理、计算机等专业要好呢?
而且·怎么说·保险也是金融的一大块!
金融行业少了保险是成不了金融的·
广金的保险也算是老牌专业了·
另外·你学保险如果从事保险这一块的话·其实不错·
中国的保险市场很广大·
很多公司都有广金的人·从事保险的收入很客观呢!
再说呢·你也不一定要从事保险这一行·
你还可以为进入银行、会计、证劵等努力·
这个的话·你认认真真学好·发展好自己·不是问题咯!
加油!
『玖』 请问广东金融学院有些什么好的专业
广东金融学院是财经类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金融系的金融理财,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师。会计系的会计学,审计学,财务会计。保险系的保险学,保险精算。
例如:会计系
会计系创建于1993年5月。2004年5月,该校晋升为广东金融学院,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晋升为广东金融学院会计系。
会计系内设教学机构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金融会计和会计实验等6个教研室。系内设有“现代财务与会计”、“现代公司理财”、“会计与金融发展”3个研究所。另内设有系办公室、系辅导员办公室教辅和管理机构。
会计系现开设有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3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820人(其中2007级583人、2008级667人、2009级768级、2010级802人)。会计系师资力量雄厚,全系拥有64名教职工。系内专职教师53人,校内兼职教师16人,有教授10名,副高职29名,博士12名。本系“双师型”教师资源丰厚,全系有注册会计师11人,高级会计师5人。
2004年升本以来,全系教师主持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40多项,在《会计研究》、《财政研究》、《金融研究》、《审计研究》等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450多篇,获校级以上各类教学科研奖40多项。
会计系秉承“博学、诚信、和谐、进取”理念,发扬会计系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致力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