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如何成立员工福利基金会
成立员工福利基金会
首先,拟统计会员名单;
知会所在公司人事部门
经人事部门同意的,可想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填写申请表,申请表主要内容有”成立目的、人数、计划以及行为规章制度等“;
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方可成立,至此,需选举出基金会的领带成员。
2. 基金会成立员工讲点什么
员工发言,简要阐述该基金会的目的,作用,前景,员工的希望,责任,努力方向,最后,“在会长的带领下,不忘初心,不辱使命,造福社会,造福公众”。
3. 成立慈善会的目的和意义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尽一份心力。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人道主义精啊,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筹募慈善资金,开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等社会救助,扶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做公益活动其实不仅仅是在物质方面给人们什么, 最重要的是散播爱的气氛, 代表这个世界还有爱心, 还有互相关怀及无条件贡献的精神, 将爱的气氛散布在我们的星球上, 提升这个世界的能量。
(3)成立员工基金会的目的扩展阅读:
1、筹募善款。筹募和管理符合本会宗旨的专项基金及各类慈善资金;接收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捐赠;接收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民间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接受省民政厅委托的其他捐赠;开展其他合法的社会募捐活动。
2、赈灾救助。协助政府开展救灾赈济工作,承担赈灾援助项目,接收、分配国内外通过本会捐赠的款物。
3、慈善救助。开展安老、助孤、帮残、助学等各种慈善救助活动。
4、公益援助。参加和推动文化、教育、卫生等其他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公益活动。
5、交流与合作。加强同国内外公益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密切同台港澳地区公益团体的交流与协作,为在我省兴办慈善事业的人士、企业及各种机构提供帮助和服务。
6、经民政厅批准,兴办与宗旨、业务相关的实体和非营利事业单位,筹措慈善资金。
7、其他工作。加强与省内各公益机构的联系,指导本会单位会员的工作,促进全省各地慈善事业的发展;反映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和要求,为政府制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咨询性意见;组织编撰有关慈善事业的书刊、资料,介绍国内外慈善事业的方法和经验等。
8、扶贫济困。组织各种社会活动,扶助弱势群体;参加扶贫救济工作。
4. 如何申请成立基金会
办理基金会的基本要求:
1. 原始基金200万入资
2. 需要实际地址经营。核查地址
3. 提供理事长,秘书长,专专职人属员等共计11名
4.基金会名称
5.
基金会办理流程:
1.现场约谈
2.核名,北京必须放前面,名字不能超过4个字。
3.业务主管单位审批
4.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主要体现:即将成立的基金会组织架构、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来源、办理基金会的缘由和目的、基金会经营范围和宗旨、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两个以上的公益慈善项目)
5.网上提交初审材料
6.网上通过后,取得民政局红头文件和临时账户入资单
7.开临时账户、入资、取得***报告(名字下来后10个工作日内必须入资)
8.现场提交成立材料并等待民政审核
9.公示信息
5. 如何成立基金会
一、建立一家基金会需要遵循以下流程
1、 决定基金会的宗旨。每个基金会应该有一个表述存在原因的落在纸面的宗旨。
2、 组建理事会。初始的理事会将通过规划和筹资帮助工作团队把基金会背后的想法变成现实。随着基金会的发展成熟,理事会的性质和组成人员也会改变。
3、 起草章程。章程是理事会的运营规则,应该在基金会的早期发展过程中由理事会通过。
4、 准备注册需要的原始基金,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5、 选择一个业务主管部门,获得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根据最新的政策,一些地区不需要再找业务主管单位。
6、 寻找办公场所,招募合适的工作人员。
7、 填写法人登记申请书,确定在哪个民政部门登记,向民政部门提交法人登记申请书。国务院民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
8、 进行战略规划。战略规划表述了基金会潜力的愿景。战略规划应该描述出实现这个潜力所必需经过的步骤,决定要实现这个机会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团队,确定至少一年内的项目和运作优先事项。
9、 制定预算计划和资源开发计划。财务监管和资源开发(如筹资、获得收入、吸收会员会费)是理事会的最重要职责。实现战略规划需要的资源必须在预算和财务计划中描述清楚。
10、 建立基金会正式文件的存档体系。登记文件、理事会会议记录、财务报告和其他正式文件都应该妥善存档。
11、 建立会计体系。基金会财务的尽职管理需要一套已经确立的可以满足现状和未来需求的会计体系。
12、 提交税收减免资格申请。
二、个人募资行为是可以成立基金会的
1、根据募集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基金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是指可以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售的一类基金;私募基金则是只能采取非公开方式,面向特定投资者募集发售的基金。
公募基金主要具有如下特征:可以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售基金份额和宣传推广,基金募集对象不固定;投资金额要求低,适宜中小投资者参与;必须遵守基金法律和法规约束,并接受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
2、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不能进行公开的发售和宣传推广,投资资金额要求高,投资者的资格和人数常常受到严格的限制。与公募基金必须遵守严格的基金法律和法规的约束并要求接受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相比,私募基金在运作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所受到的限制和约束也较少。
3、它既可以投资于衍生金融产品,进行买空卖空交易,也可以进行汇率、商品期货投机交易等。私募基金的投资风险较高,主要以具有较强分析承受能力的富裕阶层为目标客户。
(5)成立员工基金会的目的扩展阅读:
1、公募基金会,是指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按照2004年2月4日国务院第3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的总则第三条定义,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非公募基金会。公募基金会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围,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
2、2004年,中国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中第三条对公募的定义,即面向公众募捐。公募基金会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围,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对于公募性组织而言,资源获得来自于公众的志愿性捐赠,不具有财政机制的强制性和市场机制的交易性,而是公众的捐赠意愿来决定。
3、公募基金会的公信力,概括而言,就是公募基金会公开说明组织所获各种资源的流向,以及说明各种运作是否有成效、是否符合组织宗旨及其社会承诺,用来证明其为可靠组织。
6. 我们公司成立了一个爱心基金会,目的是为了帮助同事的家庭,生病,等等,各方面问题,不知道规章制度怎么
与其这样,不如通过完善工会的运作,建立健全工会运作制度体系,如落实“三不让”承诺管理办法、慰问管理办法等,将帮助的条件、标准、审核审批手续等全部完善,鼓励员工志愿参加医疗互助基金,这样岂不更好?作为企业的员工,尽管都有帮助他人的意愿,但或许因收入的影响而力有不及,在发动爱心捐款时,尤其是在次数多的情况下,更可能会因此而厌,甚至会因道德绑架而反感,所以,我不认为你们那种方式是最好的,当然,对于突发性的特别紧急或重大的,组织爱心活动是必要的,但这要尽可能少才好。
7. 私人基金会的创立目的
1. 管理创立人的财产;
2. 作为不动产或私人投资(银行账户、定期存款、股票、债券等投资方法)的拥有者或管理人;
3. 如拥有私人公司的股份及财产,基金会可作为控股公司;
4. 作为员工利润分配计划和员工养老金计划的管理者;
5. 在一些情况下,家族生意传至第二代或第三代时,可能会出现分割及外人掌权情况,基金会可保证家族生意的完整延续;
6. 支付及分配一个或多个家庭成员的生活费,教育及其它开销,子孙可分享他们父母或祖父母收入;
7. 在分配个人(朋友或所爱的人)的财产及收入,基金会不限制受益人。创立者可指定受益人;
8. 作为收取租金及固定投资收入回报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