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微信,支付宝等直接拒绝为金融,贷款,理财类的产品提供支付接口
都有接口的ok?
② 在京东万象平台,购买短信发送接口后,测试怎么收不到短信呢
京东万象上面对接的短信平台有很是真实的实现了与平台的对接和作到了信息内的免容审核,这样的话您测试就可以收到;有些只是实现了技术上接口的对接,但只是走的死通道或加上了信息的审核这样你肯定就不会收到要测试的短信,我在也入驻的有京东万象验证码类的就是对客户开放的可以测试,金融理财类的信息就是加审核的,但是我们审核同事看信息并没有敏感的内容和非法的内容一般都会下发让测试用户收到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如有不清楚的可以进一下的与巴卜短信沟通交流。
③ api说是骗局,可mt4还在交易.这说明什么
不久前,数百位投资者向记者反映,他们通过一家来自瑞士的公司做外汇投资,一个月前,公司突然宣布,因遭受“黑客攻击”,所有投资者的12亿美元
资金瞬间赔光了。不仅如此,投资者们的账户还变成了负数,每个人都欠了公司一笔钱。而这家公司之前在拓展投资者的时候,号称每个月的投资收益可以达到
5%,一年下来收益高达60%。令人心动的高收益,还以为会赚大钱,结果全赔了。
记者调查发现,这家瑞士API公司的“外汇投资”背后隐藏着“骗局”。
账户资金一夜之间成了负数
北京的王先生是一家名为API的瑞士公司发展的外汇投资者,2015年元旦时投的一万美元已经涨到了一万三千美元,但是1月7日零点的时候,一
下子变成了负三千五百美元。对此公司的说法是遭到了黑客攻击,然后账户就变成了负数,公司号称损失了32亿美元。如果真是黑客袭击,这么大的损失必然是条
大新闻,但主要的媒体都没有报道,投资者感觉蹊跷。
据了解,北京不少API的投资者投资额最少的是7万元人民币,多的则在百万元以上。在过去短短两年时间内,这家来自瑞士的API公司,就吸引投资者多达2万人左右,投入资金12亿美元。
黑客攻击?根本提供不出证据
公司方面声称是遭到黑客攻击,但却无法提供黑客攻击的证据,也不提供公司的任何盈利报表,更没有公司的高层出面说明情况。钱就这么被黑掉了?有
投资者质疑说:“攻击外汇交易平台,只能让投资者赔钱,赔的钱既进不了黑客的账户,也取不出现金。对黑客没有任何好处,黑客会去做吗?”
找不到公司负责人,不少投资者担心遭遇诈骗,已经陆续在北京、天津、四川以及香港等地向警方报案。
瑞士金管局:API公司开展的可能是非法业务
在国内找不到API公司负责人,那在API公司所在地瑞士是不是能找到呢?很多投资者获得的宣传材料都提到,API公司受到瑞士金融市场监督机构的授权和监管,这也是很多人信任该公司的原因之一。
但根据央视记者的调查,今年1月16日,瑞士金管局就发布声明,对阿尔卑斯资产管理信托公司和API卓越瑞士信托公司提供的信息发出了公开警
告。这两家公司均没有获得瑞士金管局的执照。这与国内众多投资者被告知的情况完全相反。瑞士金管局发言人文森特表示,这意味着API公司可能在违法提供服 务。
根据国内投资者使用的API公司网站上的信息,记者来到了距离日内瓦市中心比较远的阿德里安•拉士纳大街20号,这里是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总部”。在楼前,记者找到了“API卓越瑞士信托公司”的英文标识。这个公司名称列表上也显示,“API卓越瑞士信托公司”在这座办公楼的四层。但敲门之
后,根本就没人。一名楼内公司职员称,去年夏天,在这个公司办公室那一层有装修,然后举行了开业典礼,来了很多人,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微信交易 高收益是诱饵
提供的业务可能非法,公司总部没人,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原来,投资者们大多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参与API公司投资的,而介绍开户的亲朋又是通过他们的亲戚朋友介绍的。整个投资过程都是通过微信群接受公司的指导,连交易开户以及账号密码等,都是通过微信传递的,自己根本就不认识公司的负责人。
虽然有些投资者觉得这么做不太正规,但让他们心动的还是高收益。山东济南的API公司代理商发展投资者时声称,这家简称API的外汇经纪商,是
一家总部设在瑞士的跨国资产管理公司。公司采用云端科技的智能交易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投资者无需自己动手,通过软件自动交易,每个月平均可以获得5%的收益。
每个月赚5%,一年就是60%,这可能吗?如果你不相信,API会给你看正在运作的账户,不由你不信!一开始,有些投资者的账户确实如此,这不免让人心动。
不仅如此,在API公司的材料中,还有一份详细的手续费返佣计算表。看了这份表格就会发现,其实每个月5%的收益并不是他们收入的核心,只要能发展下线,就能得到佣金,每发展一层,都会有不同比例的提成作为佣金,声称每月收入可在百万美元以上。
投资者说,这个金字塔型发展得非常快,很多人投入在百万美元以上,类似“传销”。有些人甚至自己直接往自己账户底下再挂一个账户,自己挣自己的佣金,感觉好像是占了便宜似的。“但其实,这都使我们陷得更深,是骗子给我们设的局。”
④ API外汇骗局最新调查结果谁知道!!!!
不久前,数百位投资者向记者反映,他们通过一家来自瑞士的公司做外汇投资,一个月前,公司突然宣布,因遭受“黑客攻击”,所有投资者的12亿美元资金瞬间赔光了。不仅如此,投资者们的账户还变成了负数,每个人都欠了公司一笔钱。而这家公司之前在拓展投资者的时候,号称每个月的投资收益可以达到5%,一年下来收益高达60%。令人心动的高收益,还以为会赚大钱,结果全赔了。
记者调查发现,这家瑞士API公司的“外汇投资”背后隐藏着“骗局”。
账户资金一夜之间成了负数
国内警方已经立案,在瑞士也已经进入司法程序,是谁导演了这场骗局?不久或将见分晓。
银监会消费者保护局局长邓智毅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批准这种国外的投资公司来中国进行外汇投资,如果直接跟这些没有经过批准的国外的投资公司进行投资的话,存在一个巨大的投资风险。”国内进行外汇投资的唯一合法的途径是通过各商业银行,正规的外汇投资都有严格的第三方资金监管,而在这起事件中,很多投资者都是直接把资金打到了对方给的个人账户中。
工行外汇交易员唐皓阳分析说,从国内已经发生的多起类似案件来看,这很可能又是一个打着境外机构幌子,非法吸收投资者资金的地下外汇交易平台。他表示,公司宣称的自动交易软件可以实现平均每个月盈利5%,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这起事件和很多诈骗案一样,投资者看到的都是收益,而忽视了风险,投资领域的道理其实很朴素,收益永远和风险成正比。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⑤ 基金公司之类的证券投资公司交易接口问题,懂行的人来回答,请勿摘抄网络理论
基金公司的交易端口是从券商那里租借而来的。券商可以出租端口,可以向专其他金融机构,属财务公司,私募,大户。这个费用不菲,因为租借专营端口就是为了使交易顺畅,最关键的是下单速度快。
之前有基金公司披露过租借券商端口费用的公共。
⑥ 百度钱包金融网站可以做接口吗
4月30日消息, 互联网三大巨头毫无悬念地在移动支付领域凑齐了。4月15日,网络公司正回式推出了移动支付答业务品牌“网络钱包”,高调“杀入”移动支付市场。在此之前,阿里和腾讯为了推广移动支付而进行的打车软件“烧钱大战”正激战正酣,现在,叫嚷着要“请全国人民客”的互联网土豪又多了一位。
⑦ OSPF NBMA接口与P2P接口类型对LSA报文有啥不一样
互联网金融和P2P肯定是靠谱的。这个在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都说了,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 中国自2007年逐步放开了金融领域的管制,目前保险公司,第三方支付,证券公司,民营银行,P2P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正方兴未艾。再一个,截止目前就有万科(鹏金所),海航(聚宝汇),安邦(邦融汇),国美(美易理财,美美理财),恒大集团(恒大金服)等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进来开办了P2P,所以P2P是肯定靠谱的行业。
但是,P2P行业的很多企业并不都靠谱的,因为P2P刚刚被政府纳入监管体系,各方面的监管还没成熟,目前P2P行业有很多企业浑水摸鱼。而且因为P2P是国家扶持的行业,一堆骗子集团也纷纷成立了公司,借P2P之名,行非法集资,集资诈骗之实!如果你不想被骗,那么就不要贪图高息,P2P行业有这么一句话,你想平台的高息,平台想你的本金。
那么如何分辨一个P2P是不是值得投资呢? 第一看她的股东和高管背景,是不是真正有实力的股东在做,高管团队是不是敢公布自己的履历,高管是不是有相应的学术背景和金融行业从业经历。 P2P建议避开所谓的国资系,因为真李逵少,假李鬼多,普通投资人很难辨别。 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看平台把你的钱借给谁? 这也是业内常说的资产来源,一般来说,个人小额消费贷,一二线城市房抵贷,车抵贷是比较好的资产,可以投。 但是如果平台搞大额的供应链,企业信用借款,一定要远离!
以上,作为一个P2P行业媒体人的建议。 P2P是个有前景的行业,投资的门槛也很低,但是,如果你想稳稳地投资收益,那么一定抛弃一劳永逸的想法,投资理财是需要长期学习的,一分学习,一分收益,多少风险,多大收益
⑧ 沃尔克外汇交易平台骗人的吗
以下沃尔克的宣传信息:
“1.保障本金安全(沃尔克与银行同样接受国家金融管理局监管)2.保障月盈利不低于本金的5% 3.保障月分红三次,每月1日、11日、21日凌晨到账 4.保障本金随进随出,绝对自由,无封锁期。(为避免投机资本进入,规定自入金之日起180内出本金须交付5%的违约金) 5.保障汇率的安全,即任何时候提现,以不低于入金时的汇率兑付。”
外汇110提醒各位网友,任何宣传保本盈利、只赚不赔的平台都是假平台。
其所谓的利润、分红,不过是一直瓜分下线的本金。由于不了解此类骗局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大资金投入,因此骗局往往可以持续几年。尽管这些平台在各个方面都存在诸多疑点,但是很多投资者还是愿意将自己的血汗钱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这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中去,也有部分投资者存在着这样的心理:寄希望于自己不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可以通过各个投资者不断发展下线来获利,只要自己能够拿回前期投资的本金,之后的分红,就都是“赚到的”。在我们的工作人员问到部分投资者,如果平台出事后,他们要在怎么办时,得到的回答却是:那就找那个拉我们进去投资的人。殊不知,他们也不过是平台的炮灰,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资金空缺。
金融传销就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沼泽,一旦陷入这种巨大的利益诱惑中,便很难回头,很多投资者卖房卖车甚至是借高利贷也要投资,这种行为,无异于在风雨中走钢索,随便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下场可想而知。历年来,外汇110网揭露了瑞士API、EUROFX、IGOFX等类似骗局,请广大投资者在投资时一定要保持理性,远离此类平台。
⑨ 身份证实名认证接口哪家公司好一些
目前国内的主要实名制验证主要以NCIIC作为源API接口通道,也就是常说的公安部接口,但公安部的接专口是属不会直接对外的。实名验证接口实际上只有官方及其授权商有资格提供。因此选择接口时,一定要关注银行牌照、支付牌照、数据库来源等信息。建议选择诸如用友这类的老品牌公司提供的接口,牌照齐全,数据可靠。
⑩ 纯粹的金融科技行业分析(通俗易懂最好)
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经济参考报》3月26日刊发题为《机构加速抢滩布局金融科技》的报道。文章称,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正跃上新风口。一方面,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加注金融科技砝码。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近日召开了金融科技专场校园招聘,2019年将在金融科技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互联网系的金融科技公司快速崛起,腾讯、360金融、乐信等多家巨头近日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金融科技收入增长迅猛,其中360金融2018年净收入同比增长464%。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也愈加紧密,金融科技发展生态正在形成。
业内专家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为民企融资、金融防风险带来新的环境,但同时也为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监管层近期密集释放的信号,金融科技将获更大力度政策支持,金融科技监管也将同步趋严。
未来中国金融科技营收规模将接近2万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科技金融服务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金融科技营收规模仅仅达695.1亿元。之后呈现高速增长状态,2016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正逐渐从用户流量驱动向金融科技驱动转型。虽然目前我国金融科技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是我国尚未成熟的金融市场给予了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土壤。截止至2017年我国金融科技企业的营收总规模达到6541亿元左右,同比增速55.2%。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18年,我国金融科技企业的营收总规模达到9698.8亿元,同比增速48.3%。前瞻认为,目前金融科技服务于金融机构,更偏向实际金融业务的后端,并不是金融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一环,因此短时间内金融科技营收规模很难迎来爆发式增长,或将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稳定增长。并预测在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营收规模将达19704.9亿元。
2013-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营收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十大发展趋势分析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金融业务不断融合,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数据价值持续不断的体现并释放出来,金融业务环节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金融解决方案创新推陈出新。开发银行、无人银行、资产证券化、数字票据、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业务在科技的赋能下由概念逐步变为现实,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由概念阶段到实际应用,金融作为最先拥抱技术的领域,也会摩擦出新的火花。未来,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体现在十个方面:
1、开放银行
开放银行是银行通过开放应用编程接口(API)对外开放服务。即指银行把自己的金融服务,通过开放平台(OpenAPI)等技术方式开放给外部客户(企业或个人),客户可以通过调用API来使用银行的服务,而不需要直接面向银行。银行通过API的开放开展跨界融合,实现银行与银行、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银行与跨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与场景融合,极大拓展了银行服务的生态。
开放银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银行转型的新浪潮。“开放银行”概念起源于英国,2018年1月英国9家银行共享数据,首次落地开放银行理念。2018年7月,浦发银行在北京率先发布“APIBank”无界开放银行,标志着国内“开放银行”的首家落地。随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纷纷展开探索,通过开放API,
实现金融和生活场景的链接。
以API
Bank为代表的开放银行4.0时代即将到来。未来,银行的商业模式将从B2C变为B2B2C,服务标准也将从标准NPS升级为整合型NPS。随着金融服务嵌入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场景在前,金融在后”的跨界生态圈将成为主流。虽然目前开放银行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未来,银行的账户功能、支付功能、理财产品、贷款产品等将势必形成标准化的API集中输出,成为打通跨界生态的接口。
2、无人银行
无人银行是指通过科技手段减免传统银行的人力使用。通过运用生物识别、语音识别、数据挖掘、人工智能、VR、AR、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替代传统银行的柜员、大堂经理、引导员等岗位,为客户提供全自助式的智能银行服务。
银行人力减少是目前大势所趋。目前大部分银行都实现了人力的部分替代,少数银行试点几乎实现了厅店全替代。至2018年5月28日,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共退出4591家,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银行退出网点数目同比增速平均是55%。截至2018年6月底,四大行员工数与2017年底相比,减少已超过3.2万人。
短期内无人银行将仍处在试点阶段。目前建设银行已经开启了无人银行试点,通过更高效率的智能柜员机替代柜员、保安、大堂经理,刷脸刷身份证替代人工验证的方式,覆盖90%以上现金及非现金业务。尽管无人银行为银行网点转型打开探索新路径,但目前银行业务还难以实现百分之百无人化,例如需要安排保安值班;客户在智能终端上开卡、汇款时,出于安全风险考虑,也会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服务。因此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无人银行仍将作为探索性的试点存在。
3、量子计算与金融
量子计算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的新型计算模式。普通计算机使用比特(bit) 中0与1的两种状态存储数据,而量子计算机的存储单位量子比特,除0和1外,
同时还可以实现多个状态的相干叠加态。 所以,
基于量子计算的量子计算机就可以通过控制原子或小分子的状态,记录和运算信息,其存储和运算速度都能远远超越传统通用计算机。例如使用超级计算机分解一个400位的数字,需要60万年,而用量子计算机只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
量子计算的应用能极大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量子计算由于其超强大的计算能力,可应用于在金融业多个方面。例如金融高频交易,利用算法根据预先设定好的交易策略自动执行股票交易,在达到相同结果的前提下,量子计算比传统计算机的速度要快得多。再比如诈骗检测,利用量子计算机的快速学习的特点,能大大加速神经网络学习速度,迅速打击新兴的诈骗方式。
量子计算也可能会为金融业带来巨大风险。量子计算在计算速度上的飞跃式提升,也可能会对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威胁。例如目前正在使用的许多公钥密码系统,在量子计算极大的计算性能下,很有可能会遭到破解,这些将严重影响互联网及各地数字通信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对现有的安全系统和管理机制造成大范围和系统性的破坏。因此,在量子计算机瓦解当前密码体系并实现商业化之前,必须建立量子安全解决方案形成安全的过渡。
4、5G与金融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之后的延伸。5G概念由标志性能力指标“Gbps用户体验速率”和一组关键技术组成。5G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两方面。在无线技术领域,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和全频谱接入等技术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网络技术领域,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新型网络架构已取得广泛共识。
5G将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实现金融场景的再造,为金融行业注入新的生机。5G技术的热点高容量场景,将为用户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网络极高的流量密度需求,该技术场景将有效提升移动端金融服务的速率,减少因网络延迟造成的支付卡顿等情况,同时速率的提升也有助于通过AR/VR技术进一步丰富支付模式,提供更加真实的场景体验;5G技术的连续广域覆盖场景还可有助于银行无人网点的部署,通过AR/VR技术将金融服务带到此前网点无法覆盖的偏远地区,实现普惠金融服务。此外,5G面向物联网业务的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场景还将通过实现万物互联,获取海量、多维度、相关联的人、物、企业数据,进一步优化供应链金融、信用评估、资产管理等相关金融服务,实现更多丰富场景的探索。
5G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广阔投资空间,引发金融高度关注。5G一方面提供更快的速率和更高的带宽,促进移动互联网进一步的蓬勃发展和人机交互新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还将实现机器通信,千亿量级的设备将接入5G网络。5G还将与云计算、人工智能、AR/VR、无人驾驶等技术相结合在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医疗、金融等领域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此外,5G网络还将是能力开放的网络,通过与行业的结合,运营商将构建以其为核心的开放业务生态,拓展新的业务收入模式,目前中国移动已经联合战略伙伴打造了百亿级规模的5G投资基金,国内外险资、券商、阳光私募、风投等众多机构,也早在2017年成立了数十支5G产业专项投资基金,未来5G及相关产业将持续引发金融高度关注。
5、移动金融安全
移动金融指的是使用移动智能终端及无线互联技术处理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及对外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的总称,移动金融安全指的是移动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安全。当前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加速了金融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向移动化逐步转型。移动金融丰富了金融服务的渠道,为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央行印发《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安全可控”作为移动金融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强调了移动金融安全的对于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发展的保驾护航的地位。
移动金融在创新与安全的博弈中发展,安全问题愈发引起重视。随着金融产业的发展,金融行业移动应用日渐成为金融服务及产品的重要支撑手段,移动金融未来将继续在规模和创新上发展。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给移动金融带来了无限生机,但同时也滋生了诸多风险。移动金融应用中频发木马病毒、支付安全、敏感信息泄露、身份认证绕过、仿冒等安全问题,引发了监管部门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移动金融安全成为金融创新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保障。
个人信息安全是移动金融安全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权限、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频发。移动金融应用中隐私窃取类恶意应用占比最高,用户个人信息受到极大威胁。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网民合法权益,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推动移动信息安全建设。
生物特征识别兼顾安全与便捷,成为移动金融安全关注的热点。目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基本成为移动智能终端的标准配置,逐渐成为了金融业务中新型用户身份核实和认证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银行于2018年10月颁布金融行业首个生物识别技术标准《移动金融基于声纹识别的安全应用技术规范》,将安全性和个人隐私保护摆到了突出位置,规范如声纹等生物特征识别的安全应用。
6、数字票据
数字票据是一种将区块链技术与电子票据进行融合,实现自动安全交易的新型票据。数字票据借助区块链具有分布式账本、去中心化、集体维护、信息不可篡改等特点,使数字票据更具安全性和信息公开性,更加智能交易,更加便捷使用。
数字票据可以实现全程高效真实的信息传递,全程自动化交易,以及交易过程全程追踪,提高用户隐私保护。区块链具有点对点传输,采用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的优势,保证数字票据的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数字票据利用区块链提供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实现票据的自动抵押、清付和偿还,避免交易风险。并且,所有交易都被记录在完整的“时间链”上,一旦有违约行为发生,可以追溯其责任,并且通过隐私保护算法保护参与者隐私,可实现参与者在区块链上的匿名性。
上海票据交易所数字票据实验性生产系统成功上线,工行中行浦发等银行参与其中。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已在2018年1月25日成功上线试运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和杭州银行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顺利完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签发、承兑、贴现和转贴现业务。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结合区块链技术和票据业务实际情况,对前期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原型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完善,使结算方式更加创新,业务功能更加完善,系统性能不断提高,安全防护不断加强,隐私保护更加优化,实现实时监控管理。
7、数字资产证券化
数字资产证券化是将数字资产转化为证券的过程。将域名、商标、品牌、数字货币、游戏装备、账户号码等相关缺乏市场流动性的数字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
数字资产证券化目的在于获取融资,以最大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数字资产是文化产业的创新蓝海,是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是“文化互联网+”的文化大产业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域名、商标等数字资产缺乏市场流动性,通过数字资产证券化,有效打破刚性兑付,有效盘活巨大的金融资产和社会的存量资产,能把缺乏流动性但有收益性的数字资产设计成证券化产品卖出去,收回现金,提高流动性,进而获得融资。
数字资产证券化是区块链的最佳实践场景。我国央行货币研究所也在不断探索数字资产证券化区块链平台,借助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储存、去中心化的特点,保证了以及底层数字资产数据真实性,且不可纂改,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及可靠程度,有效解决了机构间费时费力的对账清算问题,降低数字资产的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8、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是为满足消费者具体消费需求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是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用于购买装修、旅游、电子产品、教育、婚庆等具体的消费需求的个人消费贷款服务。除银行提供的贷款服务外,接触较多的消费金融服务有京东金融的“京东白条”、蚂蚁金服的“花呗”、苏宁的“任性付”等以及被大众接受的P2P小额理财服务。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定义,消费贷款是指消费金融公司向借款人发放的以消费(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为目的的贷款。
未来中国消费金融行业迎来巨大发展空间。2018
年,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消费金融发展的政策。特别提到“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不断提升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作为消费主体的80、90后,更愿意通过借贷的方式满足产品购买需求。同时,随着消费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金融会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各类金融应用场景需求增多。
金融科技助力消费金融产品创新和风控体系建设。目前,
我国消费金融存在监管机制有待完善、企业产品创新不足、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消费金融开发更多的产品应用场景,提升消费者体验,激活和拓展市场空间;同时,利用金融科技建立构建完善的风控运营体系,解决消费金融面临的征信记录缺失、运营经验缺乏,降本增效。在科技的驱动下,消费金融将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运营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驱动下的产品创新和风控体系的建立将为消费金融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9、智能客服
智能客服可以显著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智能客服系统是利用机器学习、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处理金融客户服务中重复率高、难度较低且对服务效率要求较高的事务,如服务引导、业务查询、业务办理以及客户投诉等业务。目前应用的智能客服场景有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语音导航、智能营销催收机器人、智能辅助和智能质检等。
金融机构及互联网企业都在加大智能客服的探索和应用。金融机构在线上线下对智能客服系统应用广泛,网站、App客户端等线上智能客服服务系统能够实现自动理解客户问题并进行解答和办理简单业务。在线下网点的智能化进程加速,逐步推广无人银行,智能机器人、智慧柜员机、VTM机、外汇兑换机等大量智能自主终端,大幅减少人工服务成本,使客户获得更满意和周到的服务体验。同时,互联网企业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这些金融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客户服务。
智能客服系统逐渐渗透到金融业务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目前,智能客服系统已经能够代替人工客服为客户解决许多简单、重复的问题,为金融机构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客户对服务的及时性、移动性、多渠道性提出更多的要求,智能客服的应用为金融机构留住更多客户,提供全天候及时、便捷的服务,增强客户粘性。在智能客服的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数据通过智能客服积累和沉淀下来,为精准营销和业务流程优化提供参考。同时,智能客服系统利用大量完备的用户数据,逐渐承担起更多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的金融业务。
10、不良资产处置的科技运用
科技带来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创新发展。不良资产可分为股权类资产、债券类资产和实物类资产。不良资产处置有破产清算、拍卖、招标、协议转让、折扣变现,以及债转股、债务重组、资产证券化、资产重组、实物资产出租、实物资产投资等方式。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应用,出现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新处置模式,如不良资产综合处置平台,众筹投资、撮合催收等。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不良资产处置任务艰巨。不良资产率的持续攀升,政府鼓励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据银保监会称,2018年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89%,为10年新高,截至12月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2万亿元。
在经济新常态下,风险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对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率和处置效益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银行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等纷纷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通过网络平台模式进行不良资产的拍卖,涉及股权、债权和各种实物抵押物,取得良好效果。
金融科技已经在多个环节开发实际应用场景。科技运用可以快速发现资产价值,减少错配情况的发生,同时,可以显著提高信息互通,提升效率,提高不良资产处置回收率。目前金融科技已经在多个环节开发应用场景。如在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优化催收策略,同时,实现催收业务流程自动化,缩短处置的时间周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信用风险的精准定价;区块链分布式记账解决信用机制、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优化不良资产证券化流程,缩短处置周期,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