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什么都有哪些规定
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由职工根据个人收入状况自愿参加的一种养老保险。它居于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的第三层次。
规定: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制定具体办法,职工个人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情况,按规定缴纳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记入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在有关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应按不低于或高于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以提倡和鼓励职工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所得利息记入个人账户,本息一并归职工个人所有。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随之转移。职工未到退休年龄而死亡,记入个人账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由其指定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
(1)储蓄型养老保险有必要吗扩展阅读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优势
1、有利于多渠道筹集养老基金,缓解养老压力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成功开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国家的养老负担。
2、有利于提高个人养老金替代率
国际上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一般为20-30%左右,我国有进一步降低目前的替代率以适应国际惯例的趋势,这就使得参保职工必须采用除第一支柱外的其他方式,为自己的退休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
3、有利于增强职工自我保障意识
积极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我保障意识,提高个人的养老责任感。
4、有利于个人做好理财规划
在目前经济环境不稳定、资本市场动荡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开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有助于提供一个个人理财途径;对于年轻人来说,通过开展个人储蓄性养老,可以制定相应的理财计划。
5、有利于促进我国相关金融行业发展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积极开展,不仅能增加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促进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大,而且能促进资本市场的产品创新,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Ⅱ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什么都有哪些规定
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的界定,我国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的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制定具体办法,职工个人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情况,按规定缴纳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记入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在有关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应按不低于或高于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以提倡和鼓励职工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所得利息记入个人账户,本息一并归职工个人所有。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批准退休后,凭个人账户将储蓄性养老保险金一次总付或分次支付给本人。职工跨地区流动,个人账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随之转移。职工未到退休年龄而死亡,记入个人账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由其指定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实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消除长期形成的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观念,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与社会保险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对社会保险工作实行广泛的群众监督。
Ⅲ 交养老保险金有必要么
你可可以到当地的社保机构的“灵活就业窗口”办理参保手续。
灵活就业者的缴费标准是年度当地社平工资(300%——60%)你可以从中选一个档,我个人观点认为,你选社理工资60%这档就可以了,因为你年轻,而且国家的政策又经常变化。个人参保只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应交:社平工资×60%×20%(其中8%进入到你个人的帐户)
医疗保险应交:社平工资×10%(只有住院时享受报销,平时个人帐户上没有钱,退休后才有钱)
不知道你在哪个城市?一般的城市每年这两项大约要交5000元左右,小城市可能少一些。但每年随着社平工资的上涨,缴费数额也在上涨。
1、你说的“养老保险金和直接存钱哪一个对我来说比较划算”,这个问题,养老保险这一块自己能算出个帐,医疗保险那是无法计算的,人到老年肯定会生病的,如果有医疗保险,那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个人负担的钱是很少的。
2、你说的“没到退休年龄就死亡养老保险金是不是就白交了?”不是的,进入到你个人帐户上的钱,会返给家属的。
再给你一个退休金算法的公式,你自己算一下
退休领取社保养老金的2个条件:
1.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年限在10年(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以上;
2.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养老金计发办法: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
1.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 ×1%
2.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还有过渡性养老金。
影响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
1.退休时上年度省平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也就逐年水涨船高。所以,退休时间越晚,养老金越多);
2.本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
3.个人账户储存额 (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
Ⅳ 怎样理解养老保险的强制储蓄型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也称公积金模式。流行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强调自我保障,实回行完全积累的答基金模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公积金”账户。具体规定缴费比率,缴费及利息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待遇由个人账户的积累额确定。养老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强调激励和自我保障,政府负担轻,但缺乏互助互济,对低收入者保障不利。
Ⅳ 平安的储蓄型养老保险,我适合买吗
据你所述,这是万能险.
万能险,包括所有保险公司的万能险,其交纳费用分为期交和追交两部分,追交部分就有一定比例奖励,都是终身交费,没有交3年,10年之说。
最低保证年利率只是一种参考数据,一切以实际盈利为准,重疾是附加在主险后面的。
多说说万能险,万能险在各个媒体都炒得沸沸扬扬的,万能险真的万能吗?真的跟说的一样吗?是不是说保险交费灵活,交过三,5年就可以,对于保险,没有这么一说,为什么?换句话讲,如果交费灵活,那就不属于保险,而应该叫存钱,到银行存活期,想存就存,想不存就不存,想存三年就存三年,想存五年就存五年,这才叫灵活。相信你也知道,现在社会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还听说领取自由,举个例子:你到银行存五年定期,当然你有权利提前支取,这才叫领取的自由性,只是你的利息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进行计算,这就是本人承担的损失。保险的领取,跟银行完全的不同。
万能险,如果说你有很多钱,可以考虑考虑;如果不是,建议一定要谨慎,否则最后你会说“保险是骗人的”之说。
对于保险公司的分红,是根据每家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而定,可有可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购买保险原则是以社保为基础,再加之适当的商业险作为补充比较好一点.
其保险费用的支出一般为年收入的10---20%左右,最好别超过20%,即用10%的资金保全自己100%的资产。
对于我们每个人,应该重考虑医疗健康方面的保险。直接的讲,随着人的年龄增大,身体抵抗力是成反比的,抵制相关风险的能力就相对很弱。
所以,你首先必须考虑医疗保险,不管是商保和社保的均可以,然后才考虑其它的保险产品,这样才有意义。如果健康没有保证,有再多的养老保险金,也是不切实际的。
建议你先购买国家推出的社保(最好有单位出面购买的情况)包括合作医疗保险,然后再考虑商业保险作为补充。
在这里,我知道在这个行业,大家有公认的三句话是这么说的“品牌在人寿”“平安的人才”“新华的产品”
最后关于投保原则需要注意的是:
(一)买保险先买医疗健康,有健康就能保证客户拥有一切
(二)买保险轻言语重合同,人寿保险一般都是终生合同,买好了就能成为终生幸福,否则影响很大。
(三)保险产品需要具备保值增值的功能,现在的生活水平日增月高,必须能够抑制通货膨胀。
(四)买保险先大人后小孩,如果说大人都没有保障,小孩拥有再多的保险,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毕竟是大人在为小孩支付相关费用。
Ⅵ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就是商业养老保险吗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不是商业养老保险。
一、个版人储蓄型养老保险不是商业保权险,而是由社保主管部门经办的,由在职职工自愿选择、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计入个人的养老保险账户,退休后可一次性本息返还,也可分次返还,而商业保险是个人在商业保险公司自愿投保的商业养老保险,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尽管累计缴费年限在10年或15年以上,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就能够享受养老金待遇,但是缴费年限越长,缴费金额越多,今后的养老金也就越多,反之则少。
Ⅶ 储蓄型保险好不好
还可以了,保险的定价利率是3.5%,银行已经很少有这个利息了。
Ⅷ 强制储蓄型的养老保险模式都有哪些作用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也称公积金模式。流行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内,强调自我保障,实行容完全积累的基金模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公积金”账户。具体规定缴费比率,缴费及利息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待遇由个人账户的积累额确定。养老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强调激励和自我保障,政府负担轻,但缺乏互助互济,对低收入者保障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