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养老保险金的缺口原因
养老保险金出现缺口的原因 如下:
第一个现实原因就是,老龄化加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内老龄化的逼容近,让养老保险支出日益增加。
第二就是参保缴费标准难以提高,而退休人士的养老金标准也难以降低。
第三个原因就是养老金本身的增值问题。目前我们的市场在法制和法规方面有不是十分健全所以风险的防范成为最大的难题。
虽然养老金出现缺口,但是各方专家已经在积极想办法应对,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完善养老制度体系,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B. 中国养老保险金缺口缺的是什么
"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区域合作"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戴相龙受邀参加论坛并内作主旨演讲。论容坛上,他坦承养老金确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以达到收支平衡。另据东方卫视报道,戴相龙在会上指出:"把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加在一起搞支付,这叫现收现付,这个没有缺口,15年以后都没有缺口。但个人账户在退休时,这些钱都是他的,这时候缺口就非常大了,那时的政府就没法平衡,那是后患无穷的。" 第一点。对于中国养老保险缺口问题,媒体一直存在争论,后来官方通过新华网等官方平台出来说明,目前不存在缺口。中国养老保险究竟有没有缺口?将来的缺口有多大?现在原央行行长、现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出来讲了一句实话,那就是确有缺口。这还用他说吗?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专家都知道,任何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不要因为几个官僚出来一说就可以蒙蔽天下人的眼睛。 中国养老保险缺口有多大?整整缺少一代人的养老金。也就是说,老一代退休人员本来应该缴纳的养老金完全是字面上抵账,不用缴纳一分钱,国家会给他们缴清吗?至今也没有缴清!
C. 医社保 因什么产生资金缺口
《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继续通过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6月28日新华社)。
社保资金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期关于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领取养老金话题又将社保资金缺口问题推向一个新的热点。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非常悲观的态度,认为养老金缺口非常之大,此前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出到2013年我国养老金缺口竟然高达18.3万亿元之巨。另一种是较为乐观的思想,认为养老金缺口并不是那样骇人听闻,近期内也无需延迟退休年龄,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全可以补足未来养老金缺口。笔者持第二种态度。
从远期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缺口问题终究会暴露出来。但是,养老金缺口暴露期到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经济基础、经济实力以应对。从现在起可以开始重视和逐步采取措施应对是正确的,但过于慌乱甚至危言耸听只能是自己吓自己,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将影响到百姓消费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目前,养老金的现状是,2011年结余1.9万亿元,各省都在为结余巨额养老金如何保值增值而想出路。众所周知,出路之一是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一句话,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特别是养老金无近忧但有远愁。远愁的“远”,人社部负责人的话语是指10年、15年以后的事情。
对于解决养老金缺口的“远愁”,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做到未雨绸缪。笔者对此持乐观态度。多策并举、多渠道筹集资金是解决社保资金缺口的有效措施。财政资金是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关键。欧美国家财政资金少则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用于社会保障资金。如果我国财政资金20%用于社会保障资金,那么,每年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可以说解决了社会保障资金的大头。
应该加大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资金的力度。通过完善国有股减转持相关政策、做好国有上市公司追溯部分的国有股份划转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力度,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庞大的国有资产是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强大经济后盾。国企包括金融企业上缴红利充实到社保资金里是一个有效渠道。笔者初步计算,国企包括金融企业每年净利润在4万亿元以上,按照15%上缴红利,就可以每年至少充实社保资金6000亿元。
通过社会力量充实社保资金。开辟发行彩票公开募集社保资金,鼓励企业公司和个人捐款筹集社保资金,以及通过举办一系列公益性活动筹集社保资金等。社会力量和社会活动充实社保资金的潜力非常之大。
发挥专业机构投资增值作用充实社保资金。主力军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截至201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8688.20亿元。而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为2845.93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40%,比同期的通货膨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这部分增值是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生力军。发达国家社保资金很大一块是通过保值增值充实和解决的。
总之,对于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缺口问题从思想上应该高度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悲观和敏感,通过多渠道筹集和运作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D. 2019年社保资金缺口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继续通过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6月28日新华社)。
社保资金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期关于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领取养老金话题又将社保资金缺口问题推向一个新的热点。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非常悲观的态度,认为养老金缺口非常之大,此前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出到2013年我国养老金缺口竟然高达18.3万亿元之巨。另一种是较为乐观的思想,认为养老金缺口并不是那样骇人听闻,近期内也无需延迟退休年龄,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全可以补足未来养老金缺口。笔者持第二种态度。
从远期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缺口问题终究会暴露出来。但是,养老金缺口暴露期到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经济基础、经济实力以应对。从现在起可以开始重视和逐步采取措施应对是正确的,但过于慌乱甚至危言耸听只能是自己吓自己,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将影响到百姓消费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目前,养老金的现状是,2011年结余1.9万亿元,各省都在为结余巨额养老金如何保值增值而想出路。众所周知,出路之一是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一句话,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特别是养老金无近忧但有远愁。远愁的“远”,人社部负责人的话语是指10年、15年以后的事情。
对于解决养老金缺口的“远愁”,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做到未雨绸缪。笔者对此持乐观态度。多策并举、多渠道筹集资金是解决社保资金缺口的有效措施。财政资金是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关键。欧美国家财政资金少则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用于社会保障资金。如果我国财政资金20%用于社会保障资金,那么,每年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可以说解决了社会保障资金的大头。
应该加大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资金的力度。通过完善国有股减转持相关政策、做好国有上市公司追溯部分的国有股份划转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力度,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庞大的国有资产是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强大经济后盾。国企包括金融企业上缴红利充实到社保资金里是一个有效渠道。笔者初步计算,国企包括金融企业每年净利润在4万亿元以上,按照15%上缴红利,就可以每年至少充实社保资金6000亿元。
通过社会力量充实社保资金。开辟发行彩票公开募集社保资金,鼓励企业公司和个人捐款筹集社保资金,以及通过举办一系列公益性活动筹集社保资金等。社会力量和社会活动充实社保资金的潜力非常之大。
发挥专业机构投资增值作用充实社保资金。主力军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截至201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8688.20亿元。而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为2845.93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40%,比同期的通货膨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这部分增值是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生力军。发达国家社保资金很大一块是通过保值增值充实和解决的。
总之,对于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缺口问题从思想上应该高度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悲观和敏感,通过多渠道筹集和运作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E. 社保养老金有缺口缺口在哪里,为什么有
1、老龄化社会阶段的到来,缴费的少,领取的人多
2、养老金制度之前的职工未缴专纳养老金,或者说国属家以利润的形式收走了,但未纳入发放退休工资范围
3、大量的行政事业单位不缴纳养老金,却领取了比别人多得多的退休工资。
F. 中国的社保基金说缺口18.3万亿,又说结余3万亿为什么有如此荒唐
其实这个问来题和我们老自百姓现阶段的生活没什么关系,当然谁都会觉得我们现在缺口这么大,今后养老是不是会出现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疑问。但是现在的社保还没有出问题,社保的制度也在不断得改变完善,楼主以上的数据不知道是不是出自权威媒体,其统计的口径和基准又是不是准确的,这都不得而知,现在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关心自己的生活,怎样能把自己的生活弄好,社保基金现在是有缺口,但这个系统会不断运转有支出有收入,这样它到现在为止仍然能够保证正常的基金的支出和收入,那么它就可以保证养老金和税收的平衡,社会发展瞬息万变,说不好以后会怎样,但社保基金制度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肯定会变化,所以现在还是要把自己的生活弄好,好好奋斗。
G. 社保基金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缺口
中国社保基金抄有缺口这种说袭法是很片面的。
H. 为什么会有养老金缺口
养老金的缺口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制度设计本身,一是人口老龄化。
纠缠于养老金到底有无缺口、缺口究竟是多大,并不是公众的无理要求,实是基于养老金的现实追问。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包办劳保制,转制之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这就造成当下的一种局面:以前没交钱的人只得挪用后来者缴纳的养老金。于是正在缴纳养老保险者必然担忧:我们的钱被用来支付别人的养老金,今后我们的养老金缺口该如何解决?
尽管国家财政补贴可以填补个人账户的亏空,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财政补贴不可能无限地“填空”,于是延迟退休年龄便提上日程。像昨天有新闻说,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然而,问题在于,当公众对养老金缺口都不知情,又有什么理由强推延迟退休以填补缺口呢?
养老金制度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双轨制。公务员和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领取高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他们的退休金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而个人则只能依靠自己的账户,显然,这种制度设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当双轨制依然存在,推迟退休年龄便很容易制造第二次社会不公,遇到反弹也是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