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人寿储蓄型保险哪种好
所谓的理财,广义上说,保险本身就是一种理财工具,因为最终,保险产品的功能,是保障客户的财务安全,人生的生老病死,最后都归结为经济问题,都是钱的问题,有钱没钱钱多钱少,都是问题。
狭义上讲,非传统寿险的功能,除了保障责任外,还兼顾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教育金、养老金等等而已,从这些形式上看,就知道,这都是中长期理财,说白了,都是和人生相关的生活规划,都是人生规划,这就不是简单收益率多少的问题。
无论传统类型保险(具有现金价值),还是分红险或万能险,本身都有一定的强制储蓄功能,但因为形态模式的不同,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
所以,在购买选择是,还是因人、因家庭、因需求,合理规划选择的。
⑵ 想买人寿保险,请问香港人寿保险公司哪个好
你好,你是想买人寿保险吧,我觉得富通保险的“盛悦”万用寿险保障计划挺不错的。保额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自由选择,而且还能实现每年不低于2%的派息率,还有,投保两年后,资金还可以灵活调用。像我这种需要资金周转的,这种灵活的弹性设置实在太棒了。如果你想人寿保障兼顾财富增值可以考虑一下。
⑶ 哪些人不适合购买香港保险
大陆身份居民就不推荐去购买香港保险!现在香港代理人所推荐的那些保险大陆很多公司都有的卖!没必要去那里投,而且你怎么知道这个代理人就是真的代理人??不会被骗??香港的那些经营人寿保单的保险公司是可以倒闭的!!
⑷ 境内居民已买香港人寿保险合规吗
近日香港保险的销售继续火爆,国内各大媒体也进行了广泛关注。其中上海卫视、CCTV2均对赴港投保做了相关报道。
各大媒体的报道,均阐明了香港保险本身的独特优势。关于CCTV2的报道,我们也看出赴港投保的火热也引起外汇管理局的重视;
关于外汇管理局的职责需要大家明确:
外汇管理局主要是负责外汇收支、买卖等国际结算业务,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管理措施。
从外管局的职能不难看出,其主要是负责外汇管理的国家机构,和保险毫无关系,更不用讲香港等第三地市场了。
那CCTV2报道所指出的购买分红险不合规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此则报道中只是说明在香港利用刷卡的方式购买分红保险不符合外管局外汇管理的要求,只是缴费方式的问题,并不是讲购买香港保险不合规。
大家也不必大惊小怪,其实我国的外管局对于境外消费早有要求,之前也因为境外不法套现行为进行整顿。去年财新网等媒体曝光了利用银联卡在澳门“假购物,真套现”的手法,规避内地对于公民携带现金出境的限制,令内地和澳门联合展开了一次对于地下钱庄的大扫荡,大量珠宝钟表店被要求移除银联刷卡业务,两地也达成了反洗钱合作意向。
内地外汇管理局也在去年9月推出新规定,要求自今年1月1日起,每卡每年境外累计取现不得超过等值10万元人民币。银行卡此前规定仅为每卡每日境外取现不超1万元,也就是年累计总额可达到300多万,与目前的10万上限相比,缩减幅度相当惊人。
下图是外管局在2010年便发布了境外刷卡消费的通知,其中也涉及到金融类消费的刷卡要求。(详见第6条)
我们再看一看香港保监处是如何规定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
从上面文件回复不难看出,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任何人士在香港内完成投保都是符合要求的。
同样,我们反过来想一下,国内保险公司也是接受外国人士投保的,购买保险一样也是合法的。
综上所述,内地人士赴港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我们的外管局只是因为最近人民币的贬值,对外汇管理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刷卡缴费的方式将会受到更多限制,这种监管是对所有外汇渠道的,而不是单单限制香港保险。
最后补充一下,香港保险刷卡缴费只是为了方便内地客户。保险还可通过汇款、网银、转账、支票等多种方式完成。还是建议大家趁着还能刷卡,抓紧采购,去购买产品同时在办张香港银行卡,未来会更加方便。
附注:首先必须明白,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是完全合法的。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内地居民赴港期间向香港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早在2010年,广东省保监局就做出明确表示:如果内地投保人自行出境,并自愿购买香港保险,那么这些保单就是合法的,受到法律保护。
此外,根据香港法例第41 章保险公司条例,任何在香港获授权之保险公司,在香港推介人寿保险均属合法,不论销售对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国人士或中国内地人士。
香港的保险是对全世界开放的,全世界的保险公司都可以申请到香港来经营,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到香港来买保险,只要过程是符合香港法律,这就是自由市场经济。
香港是全世界知名的自由经济体,有英国遗留下来的完善的普通法法治体系,且执行有效,所以,只要在香港合法签订的保单,不管投保人是何种国籍,一律受香港保险监理处监管,也受香港法律的保护。
内地居民(大陆居民)在香港签单的合法保单,跟香港本地人签订的保单,权益是完全相同的。
事实上,香港保险公司对于客户投保的一系列流程把控是非常严格的。
香港保险公司通常都有设立签约认证中心,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时,必须亲自前往办理(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可有监护人带上资料代为办理)。客户在办理香港保险购置手续时,在保险公司签约认证中心,都会三方见证,并进行录音录像,作为客户赴港投保的记录。此外,内地居民的港澳通行证、甚至是过关记录(过关小票)等,都将作为投保凭证保存下来。所有这些在香港境内签署的投保文件,都是受到香港法律认可和保护的。
⑸ 香港保险为什么那么火
您好!香港保险之所以很火,与其保额、保障范围、预期收益、条款设置等方面有关。具体如下:
1、费率低,保额高:同样的保障内容,在香港购买的保费只是内地购买保费的1/3,甚至1/2,尤其是保诚,价格不仅便宜,预期收益还很高。这也是内地居民去香港买保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价钱之所以比内地便宜这么多,主要是因为香港保险费用是按照国际发达国家标准制定的,香港医疗制度健全,基础保障费非常便宜。再加上香港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相对更便宜。
2、保障范围更广:香港地区保障型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通常都比较广泛,拿重大疾病险为例,内地保险公司只提供30多种重大疾病,与此相比,香港重疾险可以保障50多种重大疾病,另外还提供原位癌等60多种早期或非严重的保障,总共能够提供120钟左右的疾病保障。
4、预期收益更高:除了保障,港险的预期收益也更高,对内地居民来说,购买香港保险是投资增值不错的选择。香港地区储蓄型保险收益大多都提供5%—10%的年复合回报率(当然是基于现金价值计算的),有时甚至高达20%。除此之外,还有每年保证的或者非保证的现金红利或复利。于此相比,我国内地的寿险预定利率长期被定位2.5%,直到2013年8月才上调为3.5%。
4、条款设置人性化:香港是一个法制的地区,在如下三个方面特别人性化。1)在保险保单这块,能够给消费提供一个“不可争议”的条款,规定香港保险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两年以上的寿险保单“作废”。简单来说,保险公司以投保人隐瞒、漏报、误告等理由予以抗辩的期限是两年,超过两年保险公司便不得以此为由拒付赔偿金。2)在国内投保人寿险,由于免赔责任、免赔条款,由于天灾、地震、暴乱、示威等不是或不一定投保人故意参与令自己死亡的事故,受益人是拿不到赔偿的。而在香港投保人寿险,保单是没有免赔责任、免赔条款的。保障不会因为投保人搬迁、移民、转职业等等而改变,各保险公司只在自杀理赔有时间规定,香港保险都赔付保额。3)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为个别保单持有人或其受益人提供有效免费管道,协调及排解他们与投诉局会员公司就个人保单而引致的索偿纠纷。只要保单是有投诉局会员公司,按香港法律出发,所有保单持有人,不论其居住地在哪,皆可获得投诉局的免费服务。
5、流程简单,审核相对宽松:香港的保险,大部分还是以提供保障为本业,对于风险分保及风险管理都能好好掌控。因此投保流程会相应简单许多,审核也比较宽松。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香港投保人寿保险或重大疾病保额港币300万以内,都是免体检。若需要体检,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如果保额在五十万美元以下,只须简单申报财务状况。
6、离岸资产保护:最后一点,香港保险的最大优势还是资产的合理配置。通过港险这一渠道,将人民币资产转化为美元资产或者港币资产。由于保险公司具有很高的保密性,高端客户可享受保险产品将部分资产安全转移到境外,同时可以保险公司,动用资产杠杆将资产放大,通过UL的方式,保险公司和私人银行合作,你只需交100万美金,私人银行就会贷给你100万美金,然后这200万美金的价值就可以实现1000万美金的保额。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会每年给你反还保证红利,私人银行也会,这样下来,一年光红利与利息的收益就接近9万美金。而香港作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拥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在全世界广泛投资,一直都是有钱人的最后避难所,这一点也是我们需要格外比较的。
⑹ 请问~香港最大人寿保险公司是哪家
信诚人寿。
⑺ 香港保险主要有哪些险种
香港的长期保险业务产品分为保障型和投资型两大类。目前,内地市面上的香港保险的种类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重大疾病险,第二种是高端医疗险、第三种是大额保险。
一:重大疾病险
1、香港的重疾险保障范围更广、保费低且保障时限长。有保险专家专门比价显示,同一种类型保单,香港保险保费只有内地的60%左右。且香港重疾保险,多保至终身。
2、内地规定重疾至少包含6种,共有25种重疾全国适用统一条款,而香港多数险种包含30多种重疾,部分甚至有50-100种以上重疾种类。
3、另一方面,内地保险公司对疾病的定义更严格,例如“遗传性疾病、先天染色体异常”、“被保险人2年内自杀”等许多情况均不在内地保险公司承保之列,而香港则只有“被保险人1年内自杀”和“触犯法律”两项“不保”。
二:高端医疗险
对于高端医疗险而言,香港保险的针对性十分强,优势明显。比如香港一款高端医疗险,主要有7个方面的优势:
1、提供终身医疗保障高达5000万港币。
2、每年可使用的医疗基金高达2000万港币。
3、涵盖所有疾病住院及治疗所需费用。
4、尊享全球最顶尖5%优质医疗服务。
5、指定医院住院直接结算(住院免找数)、终身保证续保。
6、用有限的额度(约36万-120万人民币)买断终身所需医疗费用。
7、最低缴费期6年,第12年后任意时间可领回所缴全部本金,并有可观的红利盈余。
三:大额保险
1、赴港买大额寿险也比较划算。例如香港某保险公司的一款大额寿险,用客户缴纳等值100万美金的保费,在87岁之前不论任何原因身故,都可以获得500万美金的赔偿,直接赔付给受益人。
2、香港寿险的赔付比例相当于1:5,如果使用贷款,赔付比例相当于1:22。
⑻ 长期储蓄型保险的意思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储蓄分红险种
一般以10年为底限设计,最大的特色所在,便是“保险满期生存保险金”这一条款。10年或更长的投保期限后,若被保险人平安生存至保险期满的生效对应日,保险公司便会如数给付相当于多年累计保费总额略有升值的“满期生存保险金”和累积红利。
满期生存保证金便是投保者在保险计划开始时可选择确定的储蓄目标。加上保险公司每年的红利,投保者的收益将可能远远超过预期。如在保险期满前终止保单,投保者也可获得按保单累计年期而确定的保单现金价值和保单终止前的累积红利。
举例
假设一名30岁的被保险人,于2002年8月1日投保了20份某保险公司的储蓄分红型保险,共缴纳20000元保费,则2012年8月1日可领取22880元,外加若干红利。
储蓄分红险种的红利计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累积生息,即红利按保险公司每年确定的红利累积利率以复利方式计息,全部累积红利在合同终止时领取,又或是按年领取红利等,不一而足,依各保险公司的具体产品各有不同。
固定收益上限
根据保监发[1999]93号《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明确指出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调整为不超过年复利2.5%,并不得附加利差返还条款。
意思就是说储蓄型保险在不计算分红的情况下之考虑保单固定收益的话,年化复利收益是不会超过2.5%的,对于大陆内各家保险公司都一样。(香港地区保险公司不受到保险法的限制,所有在大陆内销售的保险均受此限)
储蓄险误区
首先,少儿通常并不需要寿险,因为从经济角度讲,绝大部分儿童并非家庭经济支柱,失去子女对父母最大的打击是精神层面的,而非物质、经济的。因此,投保寿险意义不大。同时,少儿寿险的保额有着明确限制,未成年人死亡保险承保限额最高10万元,目的是尽可能规避道德风险。若父母为孩子投保很多寿险,保费其实是浪费了。
第二,储蓄型保险虽然有着越早投保,费率越低的特点,但父母在考虑时不该忽视保费的时间价值。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不同年龄投保所需保费都是考量了死亡率、性别、教育金返还时间、数额等各方因素的,并不存在在某年龄投保最划算这样的情况,因此,家长无需执着于早些为孩子投保,徒增缴费压力。
第三,家长不该期望一份周全的保险保到老,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在变化着,他所处的家庭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都不会一成不变,因此,一份你现在看来十分满意的保险产品,在多年后可能价值已明显缩水。与其放眼不确定的未来,不如更扎实地看待现在,真正考虑给孩子带来风险的因素,并最大程度排除经济影响。。
⑼ 香港富卫保险怎么样
香港保险业自1841年开始发展,发展至今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至今,据不完全统计香港保险香港260多家保险公司,人寿保险60多家,保险经纪、代理机构600多家。其中,不乏像香港保诚、安盛、友邦等这样国际性的知名保险公司。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保险概念和体系。出现今天这个话题,正确看待香港保险正是基于两地的异同点出发的。如果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两地保险。
两地各有优势:短期效益vs长期效益
以两地重疾险为例
香港保险假设为8岁男孩购买总保费约合人民币47万元上下的少儿储蓄类保险,香港B公司和内地G公司出具的两份保单的对应保额分别为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0.76万元,以1美元=6.1523人民币元计价,下同)和19.86万元人民币。
每年领取的教育金或保证现金这部分,香港B公司5年后开始返还,直到终身;内地G公司则从投保当年就开始返还至17岁,这两种方式哪种更划算,与被保险人的预期和工作生活情况大有关连。
到第13个保单年度结束即被保险人年满21周岁后,香港B保单13年领取现金累计为2.35万美元(折合为人民币14.458万元),
而内地G保单为25.216万元人民币,差距近1倍。
以该阶段的现金领取额看,内地保单完胜。
如果投保人希望教育金尽早发挥作用,选择内地这份保单更合适。
如果投保人希望为子女留下一份长期生效的储备基金,则香港保单设计更为适宜其需求。
假设香港B保单的被保险人在30岁退保,其保单对应的现金价值总额为27.4万美元。
再加上此前已经领取的4.9万美元,总计为32.3万美元(折合为人民币198.7万元)。
内地G公司保单由于在21周岁之后不再发放教育金,直到45岁可再领取满期保险金即所交保费46.5万元,加上此前领取的25.216万元,共计领取额度71.7万元。
这一阶段,香港保单回报又高出不少。
上述对比显示两地储蓄型保险产品的不少差异。
一:香港储蓄型保障计划多数保单前2年现金价值均为零,内地保险计划很少有头两年现金价值为零的情况,例如上述退休保险计划,内地保单缴费第一年的现金价值为3.43万元。
二:香港保险多保至终身,而内地储蓄型保险计划保障期间跨度非常大,例如少儿类成长保险保障至22岁、25岁、30岁、45岁的比较多见,保障至60岁、80岁的产品非常少。
评价:现金价值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地保险市场环境和经营理念不同。现金价值为零显示香港保险公司对于退保风险控制更加严格。而内地由于民众较差的风险意识和部分营销员不当的销售方式,使得内地保险公司往往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处理退保风险。
三:香港保险产品在退保方面的支出显著低于内地产品,从而能够提供更多的保障和生存金给付给客户,同时利润率也略低于内地。
评价:终期红利差别也是两地储蓄型保险差异的主要区别之一。保单中演示的终期红利一般是不保证的,有时一些保险公司实际收益率会达不到其演示收益率,但总体而言香港的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非常丰富,投资收益率一般要高于内地保险公司表现。
造成两地保险产品价格不同的原因很多。保单定价需要考虑预定利率、生命表、费用率、利润率等多种因素。内地保险产品的保单预定利率一般比香港公司高,但设定的利润率可能也高于香港公司,此外,香港和内地的生命表也有所差异,香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更广,这也会影响保费的厘定。
有专家详细研究过两地保单后认为,内地市场要解决该不该买保险等消费者教育问题,市场教育需要投入成本,大进大出的销售人员职业素养跟不上消费者成长,使得保险销售渠道能力不足也会增加成本。
四:在香港地区保险的销售过程中,签约的环节相对复杂、繁琐,比如“面签”一定要到保险公司谈话、询问。
内地保险销售虽然也有品质控制环节,但仍有不少漏洞。买卖双方互相信息不对称,也推高了保险成本。此外,还认为,香港保险业发展时间长,市场主体充分竞争、监管清晰透明,投诉渠道多,可以充分保护消费者利益,对于内地保险业也是一种借鉴。
五:相对于重疾险保单,储蓄型保险对于汇率变化的敏感性更强。香港保单多以美元或港币计价。
购买香港保险对价格不敏感的人居多
购买香港保单的多为中高端人群,去香港买保险保费支出多在数万以上,数十万上百万也很常见。因为赴港购买保险需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成本和精力。价格敏感人群即便保险费便宜过内地保险,但仍不足以替代时间和繁冗手续增加的成本。
隐形差异存在
虽然内地人士对香港保单的性价比十分青睐,但在购买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隐形差异”。这主要是考虑到投保人居住地不在香港,相对的风险性较高,所以保费也会相应增加。
“一般来说,内地访客在香港签署的人寿和医疗类保单基本条款与香港居民大致相同,而一些重疾险的保费则有一定的差异,某些重疾险保单内地人购买的保费可能贵于香港本地人。
香港保险理赔纠纷要关注
对于内地人士到香港地区购买保险,陆国城认为,最大的麻烦在于理赔纠纷。虽然香港公司赔付较快,但由于两地存在多种差异,一旦发生理赔纠纷,内地被保险人必须要到香港去协商甚至走法律程序,需要聘请香港律师。香港律师收费高昂,即便被保险人最后赢得官司,诉讼费用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投入,甚至可能会占到理赔额的一半。
由于本地保险市场日趋饱和,内地访客已经成为香港地区各大保险公司争相抢夺的一块“大肥肉”。
理赔纠纷发生怎么办?
香港的保险理赔程序通常比较正规,一般在递交齐全的资料以后,一切正常的话,在8-15个工作日完成理赔。
以重疾险理赔为例,被保险人需要填写赔偿申请表,并由被保险人的诊治医生填写相关疾病的医生报告,以及相关疾病的病理报告和其他相关检验报告等。此外,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被保险人进行体检,相关费用则由保险公司承担。
一般索偿投诉可以分三个步骤,首先向保险公司进行内部投诉,在接到保险公司最终赔偿决定后仍不满意,则可以考虑先向保险索偿投诉局进行投诉,最后再考虑聘请律师进行法律诉讼。
⑽ 香港的寿险好还是储蓄型保险好
保险没有好坏之分,要看你需要什么样的保险了,唯一的差距体现在保费和保障工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