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摩根承揽推销法国国债,后是如何改变华尔街的规则与传统,销售这批国债的
1871年,普法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中。给德国50亿法郎的赔款,恢复崩溃的经济,这一切都需要有巨额资金来融通。法国政府要维持下去,它就必须发行2.5亿法郎的巨债。
摩根经过与法国总统密使谈判,决定承揽推销这批国债的重任。那么如何办好这件事呢?
能不能把华尔街各行其事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辛迪加”?这样就把需要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众多的金融组织头上,这5000万美元,无论在数额上,还是所冒的风险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当他把这种想法告克查姆,他大吃一惊,连忙惊呼:“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对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与传统进行挑战吧?”克查姆说的一点也不错。摩根的这套想法从根本上开始动摇和背离了华尔街的规则与传统。不,应该是对当时伦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资银行的传统的背离与动摇。
当时流行的规则与传统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让别人染指。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阻隔,相互猜嫉,互相敌视。即使迫于形势联合起来,为了自己最大获利,这种联合也像春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各投资商都是见钱眼开的,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不顾信誉,尔虞我诈。闹得整个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胆,各国经济乌烟瘴气。当时人们称这种经营叫海盗式经营。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弊端的。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信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稳定整体。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建立可靠的信誉。他要克查姆把这消息透漏出去。正如摩根所预料的那样,消息一传出立刻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一阵轩然大波。摩根一下子被舆论的激流卷入这场争论的旋涡中心,成为众目所视的焦点人物。
摩根并没有被这阵势吓倒,反而越来越镇定,因为他已想到这正是他所预期的,机会女神正向他走来。在摩根周围反对派与拥护者开始聚集,他们之间争得面红耳赤。而摩根却缄口不言,静待机会的成熟。《伦敦经济报》猛烈抨击道:“法国政府的国家公债由匹保提的接班人——发迹于美国的投资家承购。为了消化这些国债想出了所谓联合募购的方法,承购者声称此种方式能将以往集中于某家大投资者个人的风险,透过参与联合募购的多数投资金融家而分散给一般大众。乍看之下,危险性似乎因分散而减低,但若一旦发生经济恐慌时,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将犹如排山倒海快速扩张,反而增加了投资的危险性。”
而摩根的拥护者则大声呼吁:“旧的金融规则,只能助长经济投机,这将非常有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信誉。投资业是靠光明正大获取利润,而不是靠坑蒙拐骗。”随着争论的逐步加深。华尔街的投资业也开始受到这一争论的影响,每个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都不敢轻举妄动。
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不再需要喧闹时,华尔街的人们开始退却。“现在华尔街需要的是安静,无论什么规则。”
这时,人们把平息这场争论的希望寄托于摩根,也就是此时,人们不知不觉地把华尔街的指挥棒给了摩根。摩根再次被机会女神青睐了。
摩根的战略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决断力,都是超乎寻常的。他能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形下,表现得泰然自若,最终取得胜利。这一切都表明,他的胜利是一个强者的胜利,而不仅仅是利用舆论的胜利。
2. 摩根家族的垄断时代
摩根集团的早期历史,记录了一去不返的垄断时代
1871年,创始人J.P.摩根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
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向钢铁、铁路及公用事业等产业渗透,
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银行家的银行家”
19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从背景来看,1990年代中期后的中国资本市场的确和一百多年前摩根所在的美国资本市场有相似之处:闲散资本过剩,市场充满投机行为,投资者希望企业领袖横空出世。
摩根的经历却无法因此被复制,1898年承销美国政府2亿美元债券、1899认购英国18亿美元国债后,摩根一跃成为世界头号金融大亨。 不过,摩根整合无序竞争产业的金融手段具有借鉴意义。
为此,他首先选择了约翰·恩·盖茨拥有的美国钢铁·铁丝公司。摩根用拉拢盖茨律师等多种方法威逼利诱达成了一个协议:在美国钢铁·铁丝公司之上,成立一个联邦钢铁企业,其中包括全美265家钢铁企业。
接下来,摩根以此为资本,开始了那场和安德鲁·卡内基家喻户晓的谈判,最终以4亿美元收购了后者的钢铁公司。1901年,摩根自己的美国钢铁公司终于正式成立。
为了使公司加速运转,摩根一方面制定高额产品价格,以挤压中小钢铁公司的方式抬升了行业门槛;另一方面,趁这些中小公司财务吃紧时,继续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一举吞并了700多家相关钢铁企业。
此后,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马上开始降价,这种策略相当奏效,公司鼎盛时期,董事会控制了全美3/5的钢铁生产,可以决定近17万钢铁工人的命运。而美国钢铁公司也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工业公司。
如今,垄断时代终结,世界商业权力也已分散到不同机构。正如国内畅销书《摩根财团》中所言:再也不会有哪家银行能像摩根财团那样强大,那样神秘和富裕。
3. 为什么约翰·摩根被人们称为“金融界的疯子”
约翰·摩根毫无疑问是华尔街的金融奇才,在其创业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冒险和投机钻营。在帮助法国政府发行公债中,大胆改造,终于创建了金融联合公司“辛迪加”。
与众多白手起家的大财阀的发迹史一样,摩根财产的聚敛,也是先从投机钻营开始的。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1861~1865年)爆发,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展开全面进击。
摩根与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克查姆商量出了一个绝妙计划。
克查姆说:“我父亲在华盛顿打听到,最近北方军队的伤亡惨重!”
摩根敏感的商业神经被触动了:
“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会使金价狂涨的。”
克查姆听了这话,对摩根不由得刮目相看。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想到这点,两人于是精心策划起来——
两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先秘密买下400—500万美元的黄金,将其中一半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然后有意地将往伦敦汇黄金之事泄露出去。这时,估计有许多人都知道北方军队新近战败的消息,金价必涨无疑,那时再把手里的一半黄金以高价抛出去。
当摩根与克查姆“秘密”地向伦敦汇款时,消息走漏了,结果引起华尔街一片恐慌。黄金价格上涨,而且连伦敦的金价也被带动得节节上扬。摩根、克查姆大赚了一把。
1862年,美国内战正酣。由于北方军队准备不足,前线的枪支弹药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这又是赚钱的好机会。
“到哪才能弄到武器呢?”
摩根在宽大的办公室,边踱步边沉思着。
“知道吗?摩根,听说在华盛顿陆军部的枪械库内,有一批报废的老式霍尔步枪,怎么样,买下来吗?大约5000支。”克查姆又为摩根提供生财的消息了。
“当然买!”
这是天赐良机。5000支步枪!这对于北方军队来说是多么诱人的数字。枪终于被山区义勇军司令弗莱蒙特少将买走了,56050美元的巨款也汇到了摩根的账下。
“这是比南军更可怕的武器。”由于错买了这些废枪,而以渎职罪免去司令职务的弗莱蒙特少将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联邦政府为了稳定开始恶化的经济和进一步购买武器,必须发行4亿美元的国债。在当时,数额这么大的国债,一般只有伦敦金融市场才能消化掉,但在南北战争中,英国支持南方,这样,这4亿美元国债便很难在伦敦消化了。如果不能发行这4亿美元债券,美国经济就会再一次恶化,不利于北方对南方的军事行动。
当政府的代表问及摩根,是否有办法解决。摩根自信地回答:“会有办法的。”
摩根巧妙地与新闻界合作,宣传美国经济和战争的未来变化,并到各州演讲,让人民起来支持政府,购买国债是爱国行动。结果4亿美元债券奇迹般地消化了。
当国债销售一空时,摩根也理所当然名正言顺地从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笔酬金。
舆论界对于摩根,开始大肆吹捧。摩根成了美国的英雄,白宫也开始向他敞开大门,摩根现在可以以全胜者姿态出现了。
1871年,普法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中。给德国50亿法郎的赔款,恢复崩溃的经济,这一切都需要有巨额资金来融通。法国政府要维持下去,它就必须发行2.5亿法郎的巨债。摩根经过与法国总统密使谈判,决定承揽推销这批国债的重任。那么如何办好这件事呢?
能不能把华尔街各行其事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辛迪加”?这样就把需要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众多的金融组织头上,这5000万美元,无论在数额上,还是所冒的风险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亲密的伙伴克查姆时,克查姆大吃一惊,连忙惊呼:
“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对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与传统进行挑战吧?”
克查姆说的一点也不错。摩根的这套想法从根本上开始动摇和背离了华尔街的规则与传统。不,应该是对当时伦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资银行的传统的背离与动摇。
当时流行的规则与传统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让别人染指。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阻隔,相互猜嫉,互相敌视。即使迫于形势联合起来,为了自己最大获利,这种联合也像春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各投资商都是见钱眼开的,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不顾信誉,尔虞我诈。闹得整个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胆,各国经济乌烟瘴气。当时人们称这种经营叫海盗式经营。
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弊端的。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信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稳定整体。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建立可靠的信誉。他要克查姆把这消息透漏出去。
正如摩根所预料的那样,消息一传出立刻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他太胆大包天了!”
摩根一下子被舆论的激流卷入这场争论的旋涡中心,成为众目所视的焦点人物。
摩根并没有被这阵势吓倒,反而越来越镇定,因为他已想到这正是他所预期的,机会女神正向他走来。
在摩根周围反对派与拥护者开始聚集,他们之间争得面红耳赤。而摩根却缄口不言,静待机会的成熟。
《伦敦经济报》猛烈抨击道:“法国政府的国家公债由匹保提的接班人——发迹于美国的投资家承购。为了消化这些国债想出了所谓联合募购的方法,承购者声称此种方式能将以往集中于某家大投资者个人的风险,透过参与联合募购的多数投资金融家而分散给一般大众。乍看之下,危险性似乎因分散而减低,但若一旦发生经济恐慌时,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将犹如排山倒海快速扩张,反而增加了投资的危险性。”
而摩根的拥护者则大声呼吁:“旧的金融规则,只能助长经济投机,这将非常有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信誉。投资业是靠光明正大获取利润,而不是靠坑蒙拐骗。”
随着争论的逐步加深。华尔街的投资业也开始受到这一争论的影响,每个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都不敢轻举妄动。
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不再需要喧闹时,华尔街的人们开始退却。
“现在华尔街需要的是安静,无论什么规则。”
这时,人们把平息这场争论的希望寄托于摩根,也就是此时,人们不知不觉地把华尔街的指挥棒给了摩根。摩根再次被机会女神青睐了。摩根的战略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决断力,都是超乎寻常的。他能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形下,表现得泰然自若,最终取得胜利。这一切都表明,他的胜利是一个强者的胜利,而不仅仅是利用舆论的胜利。
摩根作为开创华尔街新纪元的金融巨子,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钱中度过,他赚的钱不下百亿,但他死后其遗产只有1700万美元。
摩根从投机起家,却对投机深恶痛绝,并针对华尔街的这一弊端加以改造,创造了符合时代精神的经营管理体制。他为聚敛财富而不择手段,而他却又敬重并提拔待人忠诚的人。
摩根在他76岁生日时逝去,他成功的经营战略,至今仍影响着华尔街。
4. 请问摩根是谁求他的简介。
金融寡头J.P.摩根(J. Pierpont Morgan)是美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亦是1900年代美国最重要的实业家,他帮助美国基础工业筹款,并在多个领域成就卓著——其中包括铁路、钢铁、电话、电力、银行、保险。J.P.摩根从一个无名小辈,经过艰辛的努力奋斗,在强手如林的金融界站稳脚跟,并一一击败对手,终于发展成为纽约市华尔街第一号人物,荣登美国经济霸主的宝座。
“摩根式”的经营哲学是:不怕风险,勇于向强者挑战,实现独占鳌头的目标,同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含着金钥匙出生
J.P.摩根1837年4月17日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的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从他的祖父约瑟夫到他的父亲J.S.摩根,摩根家族经商都很成功。他的父亲J.S.摩根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富商,起初搞干菜批发,后与城里著名的银行家皮鲍狄合伙,在伦敦成立皮鲍狄公司,专门经营美国国债、州债、股票及国外汇兑等项买卖。他们生意兴隆,成功地把大量英国游资引入资金极度匮乏的美国。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从年轻时就敢想敢干,很富有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他日后的发展与其父背后的资助也是分不开的。J.S.摩根严厉地要求儿子J.P.摩根接管家族产业,帮他选定在瑞士、德国留学的课程,安排他在华尔街当学徒,而且大小事件都有可能成为他教训J.P.摩根的事因。
自古英雄出少年
J.P.摩根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其善于抓住机会的超人能力。他大学毕业后,去父亲朋友华尔街开设的邓肯商行里实习。一次采购途中在新奥尔良码头,一位陌生白人问其是否想买咖啡,那人自我介绍说,他是往来美国和巴西的货船船长,受托到巴西的咖啡商那里运来一船咖啡。没想到美国的买主已经破产,只好自己推销。如果谁给现金,他可以半价出售。J.P.摩根考虑了一会儿,从最初的惊疑中清醒过来,觉得这桩生意不错,决定买下这船咖啡。他带上咖啡样品到新奥尔良所有与邓肯商行有联系的客户那儿推销,但是没人接受,他们反过来还劝告他,也许这些咖啡与样品不符,何况以前还发生过船员欺骗买主的事。但摩根觉得,这位船长是个可信的人,他也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先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全船咖啡,并电告商行总部已买到一船廉价咖啡。然而邓肯商行回电严加指责说,不许擅自用公司名义!立即取消这笔交易!无奈摩根只好发电报给伦敦的父亲,向他求援。在父亲的默许下,用父亲在伦敦的户头,偿还了原来挪用邓肯商行的款项。他还在那位船长的介绍下,买了其它船上的廉价咖啡。
摩根赢了!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没错: 舱内全是好咖啡,非但如此,就在他积极联系客户的时候,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大幅减产,国际市场咖啡价格猛涨2-3倍。摩根大赚了一笔!他的冒险精神令熟悉他的人赞叹不已,他那在商海中奋斗大半辈子的父亲,也情不自禁夸赞孺子可教!
大发战争财
在父亲的资助下,J.P.摩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对面成立了摩根商行。他的事业开始了!一座经济的摩天大厦就这样奠基了!
当时正处南北战争时期,有一天一位名叫克查姆的小伙子来拜访他,还似乎是随意提到1862年1月27日林肯总统颁布的“第一号命令”。这道命令决定2月下旬北方军队总动员,陆海军全面进击,南北战争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段北军伤亡惨重。摩根一下子激动起来,他认为金价又要上涨了。那时的林肯政府常被军费严重不足所困扰。后来曾任过俄亥俄州州长的波兰·乔伊斯出任了财政部长,他开始实施“赤字政府”政策,尽管政府出现货币不足,除国债外乔伊斯还用高达7%的利息发行战争债券。结果一种反常现象出现: 如果北军胜了金价就会下跌,反之就上涨甚至暴涨。他们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投机的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他们会面后不久,北军在布尔渊河战役中大败。为补充军备,乔伊斯赶紧发行200万美元战争债券,但是无人认购,最后只好通过纽约联合银行转卖到伦敦。克查姆将情况迅速通告了摩根。他们很快又得知债券是经皮鲍狄倒手的。摩根同伦敦皮鲍狄商量后秘密买下大量黄金,一家一半。美国、英国到处都流传着皮鲍狄购买黄金的消息,金价也随之飞涨。人们开始了种种调查和猜测,因为这时北军不止一处失利,金价上涨似乎与军备、日用品、工业用品紧缺没有联系,那么一定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后面操纵。随后《纽约时报》宣布这个操纵者找到了,他就是青年投机家J.P.摩根。这家报纸严厉批评蓄意导致金价暴涨的行为。但是批评归批评,金价还是在暴涨。从这件事看得出年轻的摩根为了赚钱有些不择手段,他父亲对此的解释是这孩子胆子太大了。随后摩根雇佣了一个电报工作人员,专门跟前线军官联系,从而更确切地知道消息。无疑这些消息给摩根带来了不少黄金。后来J.S.摩根获得绝密情报,美国政府要赔偿英国100万英镑的黄金。不用说,J.P.摩根又发大财了。
南北战争后,摩根商行日趋兴旺。他从前的同事、邓肯商行的查尔斯·达布尼及他的表弟古特温都加盟了他的公司,公司的名字也因此改为达布尼·摩根商行。
随着摩根一次次获利,他也终于从一个无名小辈成长为华尔街的一颗新星。从而掀开了摩根辉煌事业的新篇章。
鹬蚌相争摩根得利
1869年,摩根插手闻名的萨斯科哈那铁路之争。
萨斯科哈那铁路是联结美国东部工业城市与煤炭基地的大动脉。它起于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到宾夕法尼亚州北部的宾加姆顿,全长220多公里,宾加姆顿城有许多铁路通往各煤炭产地,是著名的煤炭集散地。而且这条铁路南接伊利铁路,西达美国中部重镇芝加哥,匹兹堡的钢铁和产油河的石油都可经此运抵纽约。所以在实业家眼里,萨斯科哈那地方铁路简直就是条运钱的路。1869年8月,围绕着这条铁路的所有权问题,华尔街的投机家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争夺是由在投机业上独霸华尔街的年轻投机者乔伊·顾尔德发动的。为了夺取萨斯科哈那铁路,他联合了年轻力壮的吉姆·费斯克一起行动。他们聪明地利用华盛顿的金融紧缩政策,在渥多维剧场印刷虚有的公司交换债券,使铁路半数左右的股份落入自己手中,同时行贿司法人员,在萨斯科哈那铁路股东大会召开前,查封了萨斯科哈那总公司。纽约州法院同时下令,免去萨斯科哈那铁路总裁拉姆杰的职务。随后,顾尔德很快延长他所有的伊利铁路到宾加姆顿准备宣布拥有萨斯科哈那铁路的所有权。当他满载武装人员的列车驶入萨斯科哈那铁路时,却被拉姆杰率领全副武装的公司职工们堵住,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死伤惨重,成为轰动全美的一大惨案,政府只有出动军队予以平息。
拉姆杰决心雪此奇耻大辱。他经人介绍,求助于已成为华尔街年轻金融投资家的摩根。摩根经再三考虑后答应给他帮助。办法是与顾尔德上法庭,摩根要求拉姆杰雇用他的岳父崔西律师及其助手韩特律师,拉姆杰满口应承,并许诺事成之后专门发行3000股新股,使摩根、达布尼、崔西和韩特均列为股东。法庭斗争很快有效,法院为拉姆杰复了职。接着他们准备迎接股东大会的斗争。崔西预料在大会上顾尔德和费斯克很可能以武力相威胁,摩根觉得岳父的想法是正确的,就与拉姆杰等人进行了周密的协商与布置。股东大会那天一大早,摩根、拉姆杰、崔西、韩特4人就赶到会场,却见费斯克早带着许多全副武装的侍卫来了。看着他们如此紧张,摩根觉得滑稽。就在这时会场大厅入口传来一声断喝: “费斯克,不要动!”随即四周冒出许多身着灰制服的奥尔巴尼郡警察,费斯克呆住了。在局长的指挥下,费斯克被逮捕。当然,没有出示逮捕证,没有公布他的罪行,遭受恐吓的费斯克也忘记要求他们这样做,就糊里糊涂地被押上马车带走了。由于弗斯克的被捕顾尔德破坏大会的计划泡了汤,股东大会顺利举行。会上拉姆杰继续担任总裁职务,摩根则被选为萨斯科哈那铁路的副总裁。步出会议大厅摩根情不自禁大笑。人们后来才知道,逮捕费斯克那戏剧性的一幕,完全是摩根一手策划导演的,那些所谓“警察”、“警察局长”自然也是雇来的。
股东大会后摩根实际上取代拉姆杰,掌握了萨斯科哈那铁路的实权。华尔街乃至全美国都对此议论纷纷,各种猜测纷至沓来。无形中摩根的知名度迅速提高,无人否认他第一次涉足铁路投机业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并且有人把他喻为华尔街极有手腕、谋略和发展前途的新军。《美国人物志》这样评价他: “摩根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同当代最具有实力、拥有各种武器的金融资本家抗衡,他获得了胜利,由此奠定了驰骋于企业大舞台的基础,也开拓了他自己的人生。”
摩根集团的早期历史,记录了一去不返的垄断时代
1871年,创始人J.P.摩根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
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向钢铁、铁路及公用事业等产业渗透,
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银行家的银行家”
19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从背景来看,1990年代中期后的中国资本市场的确和一百多年前摩根所在的美国资本市场有相似之处:闲散资本过剩,市场充满投机行为,投资者希望企业领袖横空出世。
摩根的经历却无法因此被复制,1898年承销美国政府2亿美元债券、1899认购英国18亿美元国债后,摩根一跃成为世界头号金融大亨。
不过,摩根整合无序竞争产业的金融手段具有借鉴意义。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钢铁业发展迅速,其后的美西战争和布尔战争令钢铁价格一路上涨,利润猛增,兼并事件比比皆是,但无序的价格战也由此出现。摩根认为,要想在钢铁工业中建立正当的秩序,必须进行更大规模的兼并与改组。
为此,他首先选择了约翰·恩·盖茨拥有的美国钢铁·铁丝公司。摩根用拉拢盖茨律师等多种方法威逼利诱达成了一个协议:在美国钢铁·铁丝公司之上,成立一个联邦钢铁企业,其中包括全美265家钢铁企业。
接下来,摩根以此为资本,开始了那场和安德鲁·卡内基家喻户晓的谈判,最终以4亿美元收购了后者的钢铁公司。1901年,摩根自己的美国钢铁公司终于正式成立。
为了使公司加速运转,摩根一方面制定高额产品价格,以挤压中小钢铁公司的方式抬升了行业门槛;另一方面,趁这些中小公司财务吃紧时,继续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一举吞并了700多家相关钢铁企业。
此后,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马上开始降价,这种策略相当奏效,公司鼎盛时期,董事会控制了全美3/5的钢铁生产,可以决定近17万钢铁工人的命运。而美国钢铁公司也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工业公司。
如今,垄断时代终结,世界商业权力也已分散到不同机构。正如现在国内畅销书《摩根财团》中所言:今后再也不会有哪家银行能像摩根财团那样强大,那样神秘和富裕。
5. 摩根亚洲债券人民币累计定投怎样
投了30多期还是负了 取消了 感觉是骗手续费的
6. 摩根承购法国国债如何获利
承购国债是现在国际投行喜欢承接的业务。
因为投行手里有大量投资者的信息,所回以投行可以作为中介人,为答法国国债提供购买人。
而其赚取的就是佣金,由法国政府支付。具体佣金数量得看双方签订的协议,
一般是承销额的一定百分比,但比例不会太大。因为这种业务投行基本无风险,像IPO一样
7. 约翰·摩根是谁一生有何成就
约翰·摩根毫无疑问是华尔街的金融奇才,在其创业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冒险和投机钻营。在帮助法国政府发行公债中,大胆改造,终于创建了金融联合公司“辛迪加”。
摩根的金融管理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与众多白手起家的大财阀的发迹史一样,摩根财产的聚敛,也是先从投机钻营开始的。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1861~1865年)爆发,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展开全面进击。
摩根与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克查姆商量出了一个绝妙计划。
克查姆说:“我父亲在华盛顿打听到,最近北方军队的伤亡惨重!”
摩根敏感的商业神经被触动了:
“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会使金价狂涨的。”
克查姆听了这话,对摩根不由得刮目相看。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想到这点,两人于是精心策划起来——两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先秘密买下400—500万美元的黄金,将其中一半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然后有意地将往伦敦汇黄金之事泄露出去。这时,估计有许多人都知道北方军队新近战败的消息,金价必涨无疑,那时再把手里的一半黄金以高价抛出去。
当摩根与克查姆“秘密”地向伦敦汇款时,消息走漏了,结果引起华尔街一片恐慌。黄金价格上涨,而且连伦敦的金价也被带动得节节上扬。摩根、克查姆大赚了一把。
1862年,美国内战正酣。由于北方军队准备不足,前线的枪支弹药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这又是赚钱的好机会。
“到哪才能弄到武器呢?”
摩根在宽大的办公室,边踱步边沉思着。
“知道吗?摩根,听说在华盛顿陆军部的枪械库内,有一批报废的老式霍尔步枪,怎么样,买下来吗?大约5000支。”克查姆又为摩根提供生财的消息了。
“当然买!”
这是天赐良机。5000支步枪!这对于北方军队来说是多么诱人的数字。枪终于被山区义勇军司令弗莱蒙特少将买走了,56050美元的巨款也汇到了摩根的账下。
“这是比南军更可怕的武器。”由于错买了这些废枪,而以渎职罪免去司令职务的弗莱蒙特少将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联邦政府为了稳定开始恶化的经济和进一步购买武器,必须发行4亿美元的国债。在当时,数额这么大的国债,一般只有伦敦金融市场才能消化掉,但在南北战争中,英国支持南方,这样,这4亿美元国债便很难在伦敦消化了。如果不能发行这4亿美元债券,美国经济就会再一次恶化,不利于北方对南方的军事行动。
当政府的代表问及摩根,是否有办法解决。摩根自信地回答:“会有办法的。”
摩根巧妙地与新闻界合作,宣传美国经济和战争的未来变化,并到各州演讲,让人民起来支持政府,购买国债是爱国行动。结果4亿美元债券奇迹般地消化了。
当国债销售一空时,摩根也理所当然名正言顺地从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笔酬金。
舆论界对于摩根,开始大肆吹捧。摩根成了美国的英雄,白宫也开始向他敞开大门,摩根现在可以以全胜者姿态出现了。
1871年,普法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中。给德国50亿法郎的赔款,恢复崩溃的经济,这一切都需要有巨额资金来融通。法国政府要维持下去,它就必须发行25亿法郎的巨债。摩根经过与法国总统密使谈判,决定承揽推销这批国债的重任。那么如何办好这件事呢?能不能把华尔街各行其事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辛迪加”?这样就把需要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众多的金融组织头上,这5000万美元,无论在数额上,还是所冒的风险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亲密的伙伴克查姆时,克查姆大吃一惊,连忙惊呼:
“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对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与传统进行挑战吧?”
克查姆说的一点也不错。摩根的这套想法从根本上开始动摇和背离了华尔街的规则与传统。不,应该是对当时伦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资银行的传统的背离与动摇。
当时流行的规则与传统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让别人染指。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阻隔,相互猜嫉,互相敌视。即使迫于形势联合起来,为了自己最大获利,这种联合也像春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各投资商都是见钱眼开的,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不顾信誉,尔虞我诈。闹得整个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胆,各国经济乌烟瘴气。当时人们称这种经营叫海盗式经营。
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弊端的。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信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稳定整体。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建立可靠的信誉。他要克查姆把这消息透漏出去。
正如摩根所预料的那样,消息一传出立刻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他太胆大包天了!”
“金融界的疯子!”
摩根一下子被舆论的激流卷入这场争论的旋涡中心,成为众目所视的焦点人物。
摩根并没有被这阵势吓倒,反而越来越镇定,因为他已想到这正是他所预期的,机会女神正向他走来。
在摩根周围反对派与拥护者开始聚集,他们之间争得面红耳赤。而摩根却缄口不言,静待机会的成熟。
《伦敦经济报》猛烈抨击道:“法国政府的国家公债由匹保提的接班人——发迹于美国的投资家承购。为了消化这些国债想出了所谓联合募购的方法,承购者声称此种方式能将以往集中于某家大投资者个人的风险,透过参与联合募购的多数投资金融家而分散给一般大众。乍看之下,危险性似乎因分散而减低,但若一旦发生经济恐慌时,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将犹如排山倒海快速扩张,反而增加了投资的危险性。”
而摩根的拥护者则大声呼吁:“旧的金融规则,只能助长经济投机,这将非常有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信誉。投资业是靠光明正大获取利润,而不是靠坑蒙拐骗。”
随着争论的逐步加深。华尔街的投资业也开始受到这一争论的影响,每个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都不敢轻举妄动。
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前途未卜,在人人都感到华尔街不再需要喧闹时,华尔街的人们开始退却。
“现在华尔街需要的是安静,无论什么规则。”
这时,人们把平息这场争论的希望寄托于摩根,也就是此时,人们不知不觉地把华尔街的指挥棒给了摩根。摩根再次被机会女神青睐了。摩根的战略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决断力,都是超乎寻常的。他能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形下,表现得泰然自若,最终取得胜利。这一切都表明,他的胜利是一个强者的胜利,而不仅仅是利用舆论的胜利。
摩根作为开创华尔街新纪元的金融巨子,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钱中度过,他赚的钱不下百亿,但他死后其遗产只有1700万美元。
摩根从投机起家,却对投机深恶痛绝,并针对华尔街的这一弊端加以改造,创造了符合时代精神的经营管理体制。他为聚敛财富而不择手段,而他却又敬重并提拔待人忠诚的人。
摩根在他76岁生日时逝去,他成功的经营战略,至今仍影响着华尔街。
8. 摩根是何许人也他是怎么发家的
华尔街之子J.P摩根,摩根集团的创始人。
摩根集团的早期历史,记录了一去不返的垄断时代
1871年,创始人J.P.摩根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
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向钢铁、铁路及公用事业等产业渗透,
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银行家的银行家”
19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从背景来看,1990年代中期后的中国资本市场的确和一百多年前摩根所在的美国资本市场有相似之处:闲散资本过剩,市场充满投机行为,投资者希望企业领袖横空出世。
摩根的经历却无法因此被复制,1898年承销美国政府2亿美元债券、1899认购英国18亿美元国债后,摩根一跃成为世界头号金融大亨。
不过,摩根整合无序竞争产业的金融手段具有借鉴意义。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钢铁业发展迅速,其后的美西战争和布尔战争令钢铁价格一路上涨,利润猛增,兼并事件比比皆是,但无序的价格战也由此出现。摩根认为,要想在钢铁工业中建立正当的秩序,必须进行更大规模的兼并与改组。
为此,他首先选择了约翰·恩·盖茨拥有的美国钢铁·铁丝公司。摩根用拉拢盖茨律师等多种方法威逼利诱达成了一个协议:在美国钢铁·铁丝公司之上,成立一个联邦钢铁企业,其中包括全美265家钢铁企业。
接下来,摩根以此为资本,开始了那场和安德鲁·卡内基家喻户晓的谈判,最终以4亿美元收购了后者的钢铁公司。1901年,摩根自己的美国钢铁公司终于正式成立。
为了使公司加速运转,摩根一方面制定高额产品价格,以挤压中小钢铁公司的方式抬升了行业门槛;另一方面,趁这些中小公司财务吃紧时,继续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一举吞并了700多家相关钢铁企业。
此后,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马上开始降价,这种策略相当奏效,公司鼎盛时期,董事会控制了全美3/5的钢铁生产,可以决定近17万钢铁工人的命运。而美国钢铁公司也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工业公司。
如今,垄断时代终结,世界商业权力也已分散到不同机构。正如现在国内畅销书《摩根财团》中所言:今后再也不会有哪家银行能像摩根财团那样强大,那样神秘和富裕。
9. 摩根家族的世界债主
1871年,经过了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革命,法国政局一片混乱。成立于法国西部加伦河畔的波尔多临时政的首脑梯也尔给J.P.摩根的父亲J.P.摩根拍发了紧急电报,让他赶到托文城去,越快越好,有要事相商。J.P.摩根火速赶到了托文城,会见了梯也尔的密使。原来梯也尔想让J.P.摩根包销国债,金额为2.5亿法郎约合5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在当时是个相当大的数字美国从法国手里买下的大路易斯安娜,整整214万平方公里,不也才1500万美元吗?老摩根决定承购这笔法国国债,他指示在纽约的摩根接受一半的国债在美国消化掉;但鉴于一个人承担如此大的一笔数目可能负担过重,老摩根想到一个新点子--成立辛迪加(联合),也就是把华尔街上大规模的投资金融公司集合起来,成立一个国债承购组织,共同承购国债。J.P.摩根觉得父亲这个想法非常高妙,立刻着手去实行。这种了方式其实就是各机构分摊风险,来消化掉那5000万美元的国债,这确实是一个大胆而富有创意的想法。
然而,正当J.P.摩根拼命努力时,他的努力遭到了舆论界的抨击。《伦敦经济报》这样评论:“发迹的美国投资家J.P.摩根承购法国政府的国家公债。承购者想出了所谓的‘联合募购’的方法来消化这些国债,并声称这种方式能将风险透过参与‘联合募购’的多数投资金融家,逐级地分散给一般大众,而不再象以往那样集中于某个大投资者手中。乍一看来,似乎因分散而降低了风险性,但其实假如经济恐慌一旦发生,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就快速扩张,有如排山倒海一般,反而使投资的危险性增加。”在纽约舆论界,也有类似的评论。不管评论是褒是贬,一个青年投资家引出这么大的话题,对摩根知名度的提高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大众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而事实证明,“联合募购”是成功的,摩根成功地消化掉了5000万美元约法国国债,这一来他名声大振,各种赞扬之声不绝于耳。到了后来,对国债实行“联合募购”几乎就成了不成文的规矩,而摩根在这一行中,则早就打响了名头,确立了自己的领袖地位。到了1898年美西战争之前,摩根由于在重大的关头决策正确,已经是财源遍地,其事业远非祖父、父亲可比了。这时的摩根,更是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世界,美国的庙已经有些嫌小,装不了他这么一尊大菩萨了。他要向美洲扩张,向世界扩张,而扩张的最有力、同时也是摩根很早就已运用熟练的工具,便是购买外国政府的国债。 美西战争之前就有消息透露:墨西哥政府由于无力偿还西班牙政府的旧债,已到了破产的边缘。在一只脚已经踏向了深渊的情况下,墨西哥政府当局不得不死马当作活马医,继续着手发行公债,计划金额将达到1.1亿美元,以利用新债偿旧债,度过眼下的难关。常人一般都不会去认购墨西哥政府在此情况下发行的公债,而摩根的想法却与众不同。他想:正因此时墨西哥政府处境艰难,我伸出手去帮一把忙,既可以要求较多的实惠,又为以后的继续接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别人不敢做的事,做了才有更丰厚的利润,况且墨西哥的政局还是稳定的。基于这些想法,摩根立即和德国银行联合组织了辛迪加认购那些墨西哥公债,当然,有实惠的条件:取得墨西哥油矿及铁路权作为担保。事实证明,摩根的决策是对的,这次行动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来说,都为他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事后,不仅是华尔街、庞德街,就连法兰克福及巴黎的商人们都佩服摩根头脑敏捷,判断准确,都不得不承认自己无论是在眼光上还是在魄力上都差摩根老大那么一截。摩根不但在墨西哥有动作,在阿根廷,他也以一个救世主的形象出现了。阿根廷经过1864到1870年与巴拉圭的战争后,元气大伤,到了19世纪90年代,即陷入了经济危机之中。伦敦的哈林公司以阿根廷的广大土地作为抵押,购买了大量的阿根廷公债,获利不少,然而因其财力限制,无法全部承担阿根廷政府发行的公债。这就使摩根动开了脑筋:阿根廷的铁路非常有潜力,奶酪产品在世界驰名,虽然政府非常腐败,但对于外国资本却是恭敬有加,这样的政府倒台了,对以后住南美发展也没有好处,买阿根廷政府的公债,一则可以获利,二则可以维持现政权,有利于自己今后发展,是合算的买卖。就这样,摩根毅然出资购买了 7500万美元的阿根廷政府公债。
时光流逝,站在今天的角度,当年摩根对墨西哥与阿根廷放的债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是拉了美洲人民一把,还是更深地将其推人深渊,压迫了各国人民?众说纷坛,难以分辨,但摩根通过这样的手段,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与影响,捞取了大量的财富,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 做各国的债主自然风光,而摩根最感得意的,是连大英帝国都不得不向他摩根求援。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面开发的霍屯督族的国家布尔(即南非),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成了大英帝国的一块殖民地,不久,该地的钻石与黄金被探险家们开发了出来,而大英帝国为了开发钻石与黄金,制定了残酷而苛刻的殖民地政策,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与原先就住在那儿的布尔族人的矛盾。随着矛盾冲突的激烈,爆发了第一次布尔战争(1880-1881)。
英国人胜利地将布尔族人驱逐到了北方,将黄金与钻石的产地统统收归已有,加以管制。这样一来,英国人与布尔族人的对立进一步加深,终于又爆发了第二次布尔战争(1899年)。这一次,布尔族人吸取了上次战争失利的教训,采用灵活而顽强的游击战与英军周旋,使英帝国的远征军备受困扰,欲进不能,欲罢不甘,其势已成骑虎,而且第二次战争开始后,英国的战争费用出乎意料得庞大,远远超出人们开战初的估计。屋漏偏逢连夜雨,历来与英国水火不相容的德意志皇帝,又正野心勃勃地计划建造一支大舰队,英帝国历来是海上的老大,岂能容忍他人取而代之?必然要与德国抗衡,于是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一边开战一边扩充军备,英国的财政顿时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单靠自身的力量已无力回天,必须求助他人了。
这时,英国政府首先就想到了摩根,于是派出罗斯查尔公司纽约代表处的贝尔蒙来征询摩根的意见,向他求援。摩根毫不推辞,一口答应了下来。摩根首先从第一次布尔战争的公债下手,负责购买了价值总计1500万美元的公债。后来又反复地追加认购。实际上,总共认购了价值达1.8亿美元的英国政府公债。做了这么多笔战债、公债生意,对摩根来说是利益无穷。
到了20世纪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摩根已经成了世界的债主。
10. 摩根亚洲债券怎么取消
只能在蚂蚁聚宝里取消终止。首先下载蚂蚁聚宝APP,各位一定要先卖出!!卖出!!然后下面如图是卖出和终止,在一起的,自己看吧。我也是刚卖出的。。(图片查看,点我的头像,我回答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