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谁知道关于一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项目 或是之类的信息分享的网站
可以到ChinaVenture,投资界(清科),创业邦去看看。更具体的项目,除非是有渠道资源。这里提示一下如果您知道某处有个百宝箱,您是否愿意同别人分享呢?
❷ 如何选择股权私募基金gp
投资者如何选择管理人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社会上投资基金非常多,有几千上万只,让内投资人眼花缭乱,究竟投容资什么样的基金才能踏实呢?主要看:
基金的基本面。包括:基金成立日期、地点、背景及历史沿革;注册资本或出资总额、资本结构及其变动;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构成;当前财务状况;风险管理体系及合规管理体系。
基金管理团队。包括:团队的稳定性;团队人员素质;团队治理结构;投资效率等。三、投资策略。包括:投资策略的结构特征;投资策略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对目前宏观经济、行业发展、投资项目的看法;
过往业绩。包括:投资业绩;现金流量;估值方法等。
投资行为。包括:投资项目;内部管理;报告制度;投后管理;退出方法;决策能力;与被投企业的关系;风险管理体系等等。
很多投资者盲目投资,只看基金许诺的回报高低,对其他方面根本不了解,听某某人说了,看到某某文章啦,或者政府说了 ,一旦投资失败还是只有您自己独自承担后果,所以,要想投资踏实必须对基金管理者有充分的了解才行。最起码是不会上当受骗。
❸ 私募股权基金的优缺点有哪些
一、私募股权基金的优点
1、资金稳定
和贷款不同,私募股权基金只增加所有者权益,不增加债务,不可随意从企业撤资。因此不会形成企业的债务压力,能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私募股权基金通常不要求企业支付利息,因此不会对企业现金流造成负担。
2、能帮助企业成长
私募股权投资者一般都是资深企业家和投资专家,其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及广泛的商业网络能帮助企业成长。
3、成本控制
企业财务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设计最优的企业资本结构,从而降低财务成本。获得私股权基金投资后的企业会有更强的资产负债表和融资能力。
二、私募股权基金的缺点
1、股权纠纷
企业出让股权后,原股东的股权被稀释,甚至丧失控股地位或者完全丧失股权,股东间关系发生变化,权利和义务重新调整。
公司发展问题。在企业管理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的管理者很可能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完全改变创业者的初衷和设想也不无可能。
2、战略发展问题
投资者往往希望尽快获得投资回报,可能不像企业创业者那样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而可能改变企业发展战略以实现短期内的收益。
3、流动性差
市场上没有及时存在的股权转让上市机构,所以很难出现和购买方直接达成交易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来获得的股权转让和IPO,才能完全退出。
私募股权基金往往能够从不同角度给公司提供一些建议,最主要的就是公司管理体制和股权架构的设置,股权架构的合理性决定了未来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如果不能够看到以后一个股权架构提供的法律保障获得足够回报的时候,就可能退出或者重新去做自己能够控制的架构。
❹ 私募股权基金,这个投资靠谱吗能保本保息吗
首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的是股权,属于浮动收益,是不能保本保系的,最终版收益是按清盘时权结算为准;其次由于产品门槛较高,一般都在百万以上,一般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合格投资者为主,主要依靠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和风控能力,最终收益一般较高,一般12-15%很正常,20—30%并不是梦
❺ 股权私募基金是怎么运作的
首先“私募”指的是基金资金的募集方式一种,和基金自身运作方式无关版。
想必你想问的是股权基权金的吧。简单的说就是基金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急需资金的时候进行大额投资,但是并不需企业还钱,只要企业的股权作为回报,以期企业有朝一日上市或者被收购赚得数倍利润。
不知这么说清楚么。
❻ 如何识别私募股权基金的骗局
对此我写过一篇文章,这几年这种所谓的私募股权基金换汤不换药,各种名字来回变。但本质不变,就是金融传销。
我节选一些主要的内容:
股权投资,一般人无法参与的。都是机构行为,这几年不少出现说是可以个人参与的股权投资基金,并且收益很多,吹的很厉害,实际都是金融传销。通过拉下线来获得收益。
我曾经对此写过一篇文章,截取一段:
基本上来说,几点去问清楚他根本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回答也是指东打西,答非所问。
第一:这钱投资什么?每个投资产品必须让投资人了解投资标的,这是最起码的知情权和披露义务。
他反复说是PE,PE的概念谁都明白,问题是你们投资过什么公司,现在正在投资什么公司,有没有过往的披露信息,可信度是多少,其实这些都可以作假。公司每个年度都会有报告,但是这是第一个年度,所以没有报告。
第二:公司是不是合伙制?因为股权私募基金,特别是家族形式的私募基金,很多是合伙制,也就是说2人以上,50人以下。这种情况下还全球发行?不是骗子是什么。这个问题他并没有回答。回避了。
第三:向非定向人群的募集,是非法集资。说到这个问题,他也没有回答。
第四:1万元就可以参与股权私募基金?那卖菜的大妈也能玩了。那华尔街早就倒闭了。这个问题他也没有反驳。
第五:收益一年300%,别说300%,就是稳定在年30%,都不会带着中小投资者玩,肯定都是大户。并且如果真有这么好的投资项目,不是平常谁都能参与的。那干脆谁也不告诉,我借钱去投资都比叫上别人强。这一点他也没有反驳。
第六:说是有监管,但是类似FSA的监管机构,是监管和对本土客户负责的,中国的客户出了事,他们是不管的。对此他也没有反驳。
该种形式,就是你投资100快 你再拉个下线 反你50块 下线的下线投资100块 你再吃30块。。。就这么一轮一轮的,如果最终没有下线了,整条的资金链断裂,还不如传销,因为他连个产品都没有。有没有合约都没有用,因为注册个离岸的公司,骗了钱也不归大陆的法系管。其手段技术含量比麦道夫低级100倍。
在此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投资暴富心态绝对不能有。给骗子可趁之机,有时是因为自身的贪婪。
❼ 好买基金最近搞的一个私募论坛主要内容是什么啊
杨文斌:私募基金将是本次房地产新政的最大赢家
杨文斌:各位朋友,今天有机会在和讯2010夏季私募尖峰论坛上阐述一下目前我对私募市场的看法,非常的荣幸。我个人在基金行业很多年了
,有接近20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其中12年在基金行业,以前一直在公募基金,07年我们创办了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目前在对冲基金领域、公募
基金以及私募股权基金的研究和销售方面,好买在国内是比较领先的。此外,我们本月底前会推出一支对冲基金中的基金(TOT)。刚刚方星海
主任也提到了,希望在上海把私募基金做大,当然也应该包括FOF/TOT。好买基金奉行一个原则就是大量的实地调研,好买在过去一年当中,
拜访了全国接近200多位基金经理,对这个领域有一定的发言权。
我今天主要讲三个观点。第一,私募基金将是这次房地产新政的最大赢家。第二是股指期货是私募进入多元对冲时代的入门砖。第三,内外
“监”修,是私募行业长青的关键。
私募基金将是这次房地产新政的最大赢家
先谈第一个观点,私募基金是这次房地产新政的最大赢家。过去几年里,有两大产品是富人主要投资的方向,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股票。
2001年,我买了第一套商品房,价格是7000每平方米,现在是3.5万,扣掉按揭成本,折合年复合回报率是33%。而过去十年,股市的年回报
大概是17%。但股市充满了动荡,房地产市场却是一路上升的。今年4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房地产新政,这对未来的房市和股市的影响是十分
巨大的。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就是房地产的去商品化。房地产在1998年之前还不是商品,是福利分房,直到98年彻底废除了福利分房后,房地产
才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98年开始,一直到今年初,整个房地产走出了12年的长期牛市,年复合回报率达到33%以上,是非常惊人的,
全球罕见。但这次政府又做出了一个新的抉择,就是住宅的去商品化,使房地产成为管制商品,所以未来这个33%的增长是不可再现的。那么
多房地产出来的钱会到哪里去?我觉得股票市场将是一个最大的赢家。这一部分钱有什么特点?第一是单笔金额大,上海任何一套房子一两百万
是很正常的。第二这部分的资金回报是要求稳定回报。第三是总量巨大。我估计从这个市场流出来的,至少是几十万亿,中国的投资品,没有
一个市场可以承接这么大的资金,我们说VC、PE市场,最领先的20家私募股权基金,每年融资额不会超过500亿,除了股票市场之外,没有一
个市场可以承接这么大的资金。房地产市场的去商品化,就让高端投资者,从双边投资选择慢慢进入一个单边选择市场,也就是股市。而且
这部分的资金,因为具有追求绝对回报的特点,就决定了不会去追逐公募基金而是去追逐私募基金。所以以绝对回报为投资理念的阳光私募,
可能是这一次房地产新政最大的赢家,大家对后市没必要太悲观。
股指期货是私募进入多元对冲时代的钥匙和入门砖
第二个观点,我想谈一下股指期货是私募进入多元对冲时代的钥匙和入门砖。这些年来,中国证券市场有了四次革命性的变革,前三次只改
变了市场投资者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股票只能做多才能赚钱的格局。2010年,股指期货开了之后,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以08年为例,大家知道08年是很惨的年份,整个指数跌了71%,公募基金平均回报-56%,私募基金平均亏损也达到了35%左右,在没有做
空机制的情况下,没有一个赢家,大家都会输钱,只是说私募输的少一点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对回报是空谈,因为没有一个有效工具
去支持。股指期货出来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我用 Long/short的策略,08年1亿的资产,你用8000万做多,用1500万做空的话,一年
下来你会赚14%左右。或者用另一种对冲策略,就是市场中性策略,用50%的资金在医药板块做多,然后用50%在有色金属板块做空,一年下
来,可以赚16%。我还看到很多有趣的套利模型,例如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套利的模型,例如股指期货盘中交易套利的模型,还有一个是专门
做股指期货收盘日最后一天的行情,在收盘的最后十分钟,利用理论价和现实价之间的差价套利,每个月只做一次,很有意思。最近我接触
到很多以前在华尔街工作的中国华人,非常的优秀,都在纷纷杀回国内开创自己的对冲基金事业,他们会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工具。
内外“监”修是私募基金基业常青的关键
第三,也是我想讲的最后一点,内外“监”修是私募基金基业常青的关键。我举一个自己经历过的一个例子,1995年,当时我在巴林银行工
作,巴林银行新加坡的交易员尼克李森做多日经225指数,造成了公司十几亿英镑的敞口风险,最后公司破产被收购。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
次金融危机,都和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失控有关。我们现在私募基金的风险在那里?首先,是投资风险,比如说集中投资,现在私募很多是
做集中投资的,不像公募有非常严格的投资比例限制,有了股指期货之后,这个风险会很大。像4月16日到现在跌了20%,有人赚了一两倍,
但如果没有风险控制,我相信会有一部分私募都会爆仓,会把客户的所有钱在2个月之内都亏光。另一个就是道德风险,我们已经看到一些
消息在报道一些私募,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包括在国外,都有很多挪用资金的案件,麦道夫就是一个例子。而我所见过
的私募公司,严格意义上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以说几乎没有,这包括有没有专门控制风险的制度,以及有没有专门控制风
险的独立部门和人,基本上没有。现在的私募基金公司内部,基本上都是总经理一股独大的。股指期货出来之后,私募一定要深刻反思,或者
说要提前做准备,建立内部的风险监控制度。第二个是外部监管,我是赞成政府对私募适度监管的。我们常说的监管实际上包括两类,一类
是专业资质的监管,比如说在香港,无论是私募公募你要拿一个9号牌。还有一类监管是行政监管,比如走信托结构就要受到信托法和信托公
司的监管。而走有限合伙的结构就要受到工商局的监管。我们目前只有行政监管,而没有专业资质的监管。我个人赞成使用备案注册制来解决
专业资格的问题,因为私募越做越大,越来越成为一个很大的一个投资工具,如果说失控的话,也会引起较大的社会风险和动荡。所以私募基
金公司应该加强内部的修炼,设立独立的部门和人员,来管住自己,这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第二是外部要有适度的制度监管,仅仅是行政监
管是不够的。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讲到这里,一会儿我们再和大家沟通,谢谢大家。
❽ 国内最大股权私募基金怎么样
私募基金的概念本复来就是只面向制小部分人,如果上市了之后面向公众发行,那么这个私募基金也不再是私募基金了。
另外,私募基金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些机构都没有资格满足成立公募基金的要求。这是由其本身的性质而决定的,如果没有一个正规式的单位挂靠,没有足够的抵押物等等。
退一万步来讲,如果私募基金真的想上市了,那么明显就需要让其满足公募基金的要求,为此才可以正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