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货币政策对债券价格的影响请尽量详细点。谢谢~
货币政对债券的价格影响,表现在利率对债券价格的影响.
一般来说,国家基准利率提高时,债券价格会降低,基准利率降低时债券价格会上升. 同时利率预期,通胀预期也会影响债券价格.
如果你要详细的那得用数学公式来说明了.
首先你要明白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流,折现率,现值,终值,内部收益率这些概念,这没法打公式,你就去下吧.
不过得说下, 数学公式得出的只是理论上的价值,实际价值会受到交易参与都的影响.
不知是不是你想要的?
⑵ 货币政策如果宽松了,对债券基金收益好还是坏
货币政策宽松当然是对债券基金收益是一种利好,相关解释如下:很多时候会把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与持有期间收益率混淆导致的误解,但实际上是不理解债券投资的原理所造成的。债券一般是采用固定票面利率来进行发行的(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了票面利率,就算是浮动利率即俗称的浮息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影响呈度相对于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称的固息债要低),而债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债券投资的未来现金流在不违约的前提下是可预期的,对于债券投资的债券估值是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利率与价格成反比关系),而一般来说债券投资很多时候是十分看重那一个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所谓的长期利率就是指持有至到期收益率),由于债券的现金流这些固定性导致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关系的。如果货币政策宽松,会导致市场利率下降,这样会通过市场传导会导致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下降,也意味着会通过债券市场交易中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体现在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下降。由于很多时候投资者并不是一定要把债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会间接影响到债券持有期间的持有期收益率,也就是说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会使得债券持有期间收益率上升或带来收益。
⑶ 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功能,可以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相对充裕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
但是,如果过度使用财政赤字政策,在财政支出出现巨额赤字时,虽然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但却进而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反而造成股价下跌。
(2)税收主通过企业和消费者这两方面影响证券市场。
1、如果一国的税负增加,将会影响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影响居民的投资热情,进而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
2、如果一国的税负减少,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又会拉动社会总需求,而总需求增加又反过来刺激投资需求,从而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利润增加,又将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利润总额,从而促进股票价格上涨。
因此,税收政策的制定需要在这些影响之间寻求平衡。政府应该充分衡量财政收入与企业消费者积极性之间的关系。
(3)国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用于农业、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的薄弱部门和瓶颈产业的发展,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债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
另外,国债的发行对证券市场资金的流向格局也有较大的影响。国债是证券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券种,国债发行规模的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从而对证券市场原有的供求平衡发生影响,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证券市场上扬。
(4)转变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要创新企业筹资方式,重视吸收知识资本,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分配过程中充分考虑知识资本所占的份额,对收益进行合理分配,设置有关知识资本的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与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对财务管理的知识资本绩效进行准确评价。
加大对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支持投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加快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转变。
在分析政策措施将会产生的影响时,不能一味的按照理论阐述,而是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性,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的特征。
(3)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扩展阅读
(1)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可以对社会供求的总量平衡产生影响,财政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直接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其种类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2)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这将会直接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推动股价的上涨。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这将会直接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刺激企业增加投资,提高产出水平,改善经营业绩;同时还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使其投资和消费能力增强,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此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也趋于上涨。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
国债发行规模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将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
4,增加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往往使财政支出扩大,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供给增加,从而改善企业经营业绩,推动股价上扬。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社会的总需求,将刺激经济发展,而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则在于调控经济过热,对上市公司及其股价的影响与扩张性财政政策所产生的效果相反。
(3)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
证券市场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或抑制经济过热,或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国有成分比重较大、行政干预相对较多、阶段性波动较大、投机性偏高、机构投资者力量不够强大等,由此导致证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⑷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那些方面分析。
你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⑸ 请问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有哪些影响宏观和微观方面;另外什么是可转债和分级债详细者可加分
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得流动性过剩,货币量增加,利率下降。
由于债券是一种未来的现金流确定的证券,在折现以后得到其价格的。
在利率下降以后,会使得折现率下降,所以,价格就变高。
可转债是一种特殊的债券,但是兼有权益的性质。
就是可以让债券持有人在公司表现好时分享公司的利益。
但是这其实是一种使得债券持有人不得不转换为公司股票,使得公司可以减少资本结构风险的债券债务关系。
因为一般可转换债券都有赎回条款,持有人为了防止被赎回,从而造成损失,一般都会迅速转换为公司股票。
可转债是公司为增加公司权益融资,减少公司违约风险,减少债务负担的一种手段。
可转债有转换比率,这是在债券上标明的。
用债券面值除以转换比率就得到转换价格。
用转换比率乘以前一收盘股价得到转换价值。
用债券价格减去转换价值得到转换溢价。
分级债其实是一种投资基金的简称。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基金产品的产品线也越来越完善。目前,国内债券型基金,已经可以根据其投资范围的限定作进一步细分。按照只投资债券、可以投资新股申购和可以投资二级市场股票,可将债券基金分为纯债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这些细分的债基,称作分级债基金。
分级债基金的特性
一级分级债基金
投资标的:除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以外,参与一级市场新股投资
资产配置:高收益债组合打新股
产品特点:纯债+新股
风险特征:中低风险
二级分级债基
投资标的:除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以外,适当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买卖,也参与一级市场新股投资
资产配置:高收益债组合打新股精选添收益
产品特点:纯债+新股+精选个股
风险特征:中低风险
纯债基金
投资标的:不参与股票投资,只投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
资产配置:高收益债组合
产品特点:纯债
分级债基的选择
若选择购买债券基金,如何在纯债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之间作选择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不同债券基金之间的风险-收益区别。
风险特征:低风险
从上表中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出,三种债券基金最大的不同在于投资范围的不同,纯债基金可投资的金融产品较受限制,只能投资固定收益类的金融产品,而一级债基可在此基础上参与一级市场新股投资,二级债基又在一级债基基础上扩大了投资范围,可以适当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买卖。三者中,二级债基的风险最高,但预期收益也最高;纯债基金收益较难有很大突破,但胜在收益稳定,风险较低。
了解了三种债券基金各自的特点,就不难发现,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更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保守型投资人,二级债基则为追求低风险的投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进取的选择。由于其配置的特性,二级债基在震荡市场中能攻守兼备,在立足债市收益的基础上,抓住波段股市机遇获取超额收益的几率将有所提升。
⑹ 政府的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证券市场
政府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
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6)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扩展阅读
货币政策和证券市场的关系
政府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行情的变化对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并且利用证券市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
政府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特别是公开市场业务,完全依托证券市场来运作,通过证券的买入卖出调节货币的供给, 影响和控制商业银行的经营,进而实现调节和控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目的。
如中央银行大量买进证券,商业性金融机构就可以扩大信用规模,流通中的现金量就会增加,而且证券价格会随之提高,利率水平会相应下降,这些都会起到刺激投资,扩张经济的作用。
反之,当中央银行大量卖出证券时,就会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可以有效地抑制投资膨胀和经济过热。
⑺ 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债券型基金有何影响
在央行连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背景下,金融机构资金紧张下会适当压缩债券投资比例,而随着4季度灾后重建的启动,长期国债发行量将会增大,债券市场资金面也不乐观。因此,预期债券市场阶段性更多维持高位震荡走势,在债券收益率曲线相对平坦化的背景下,建议在期限选择上适当收缩期限,侧重选择投资中短期限品种、流动性控制较好的债券型基金产品。
信贷紧缩将刺激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企业债、公司债等信用类债券发行规模下阶段会继续有所增加,公司债和企业债的收益率相对于国债、金融债等券种收益较高,同时部分优质公司尤其是国有特大型企业发行的信用类债券违约风险极小。而且,我们看到今年来可分离交易型转债发行呈现扩张趋势,上半年9只可分离债发行,在权证上市大幅溢价的情况下申购可分离债的收益较为可观。因此,信用类债券(包括可分离交易型转债)仍将是债券基金下阶段提高收益的重要品种选择。
综合比较固定收益类品种的收益率水平以及新股(包括可分离债)网上/网下申购的总体收益情况,并考虑流动性因素,维持已经轻装上阵(纯债券型基金股票仓位由一季度末的2.25%进一步下降到二季度末的1.50%)的纯债券型基金(包括适当参与新股投资产品)与定期储蓄相比具备比较优势的看法,此类产品适合低风险偏好或有阶段性避险需求的投资者参与。具体品种上,建议关注华夏债券基金、博时稳定价值债券基金、交银施罗德增利债券基金等相对侧重配置信用类债券并适当参与新股投资的纯债券型基金产品以及普天收益债券基金、大成债券基金等注重流动性控制、操作稳健的纯债券型基金产品。
⑻ 论述货币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过程
我有一篇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影响的资料,你可以做参考看看,毕竟三大货币政策法宝,央行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用得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引言
当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后股改时代市场制度环境的改善逐步体现效果,证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也进一步加大。此外,经济运行中也存在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货币信贷增长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为了防止经济过热,防止股价飞涨,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衡,中央银行在2007年曾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中最活跃的市场之一,因此,研究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我国2007年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过热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理论研究,讨论中央银行2007年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否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大盘综合指数的影响,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股市各板块代表性个股的影响。
本文针对2007年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分析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与以往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不同在于:一是研究内容方面,以往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研究,只是从理论上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对于证券市场的观察指标仅仅选择了综合指数、股价等,而没有对各个版块的各股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通过对股票市场大盘的综合指数、各板块个股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研究2007年中央银行连续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否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二是研究方法方面,国内研究基本只是对观测指标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说明,并未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将采用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综合指数,各板块的代表性个股主要指标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一)关于存款准备金率的研究
有关存款准备金率的研究最初集中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方面。Richard T.Froyen and Kenneth J. Kopecky(1983)研究了短期内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货币总量的影响,指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会影响货币的预期价值和货币总量,从而对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产生影响。James D.Hamilton(1998)讨论了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并研究了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产生的影响,指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提高利率,从而影响金融市场。近几年来,国内对存款准备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针对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主要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6%上调至7%,秦岭(2003)通过研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整个金融运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以及筹资成本的影响,提出法定存款准备金威力巨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动会造成货币供给的巨大波动,同时带有很强的宣示效应。自2003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于是很多学者都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用进行研究。许劲草(2004)通过对2003年到2004年央行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研究,指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对冲一部分外汇占款,调控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过热倾向,显示出央行重视货币政策的“信号”作用,并强调市场化调控,此外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种正向激励机制的尝试机会。2007年,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加频繁,吴莹(2007)针对2007年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指出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央行目前较为偏好的流动资金管理工具调整已成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举措。李阳(2007)指出,央行试图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资金的流动性,以解决目前国内宏观经济过热的整体趋势,但其效应并不是十分理想,必须实行多种货币政策的组合,配合其他部门的各种宏观政策,尤其应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社会保障部门的投入才能更好地控制资
金的流动性。
(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对于单独研究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影响的论文并不多。童学军(1997)就对存款准备金是否会影响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之后,2003年起,由于经济出现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提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于是对于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研究逐渐增多。陈志行(2004)指出,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股市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股市货币供应量产生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市场利率,影响到股票价格指数,影响到股票市场结构。贺强(2006)分析了自2003年以来央行六次上调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指出从短期看由于连续推出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决策者需要有一个观察效果的阶段,因此,近期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在货币政策相对稳定的这一阶段,利空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将有所缓解;从长期看,由于采取了连续收紧的货币政策,不断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实时调控,在政策积累的作用下,各项经济指标很大程度上会朝着可控的范围转化。一旦出现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状态,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将会大为降低,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将会获得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好机遇。
针对中央银行2007年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国外有关专家进行了评论。David Barboza
(2007)指出中央银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显示其回收市场过剩流动性的决心之坚决,中国央行的目标是控制商业银行向新开工上马的建设项目提供新的贷款,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同时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有调控中国内地股市的意图。但是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造成冻结的流动性资金相对于数万亿元汹涌的流动性过剩,仍是杯水车薪,根据当前形势,单纯依赖紧缩银根的政策,已功效趋弱,要达到有效调控经济、抑制泡沫的目的,必须从以下方面实行组合策略,一是要引导投资走向成熟,二是要加强股市立法监管,三是要积极培养价值投资理念,四是要科学规划调节资本流向。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1.存款准备金率与股市大盘综合指数。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通过影响股票市场资金供给,从而影响到股票价格指数。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则增加股票市场资金供给,导致股票价格指数趋于上涨。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减少股票市场资金供给,导致股票价格指数趋于下跌(陈志行,2004)。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存款准备金率变化与大盘综合指数变化率负相关。
2.存款准备金率与各板块代表性个股股价。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直接影响的是市场资金供给,而资本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依赖性较大,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依赖性较小, 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小。因此,存款准金率上调对重工业(汽车、钢铁等)、化工、医药、房地产、电信、信息产业、航空、金融类等资本密集型企业影响较大,对轻工业(家电制造、纺织业、服装、鞋帽、玩具、食品加工等)、电力、建筑、商业、贸易、餐饮、旅店、修理、家政、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类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较小。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促进了货币供应量增加,有利于促进社会消费和投资,使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环境较以前会有较大改善,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产生积极影响,这有利于巩固证券市场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同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消极影响(李阳,2007)。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存款准备金率变化与板块代表性个股股价变化率负相关。
(二)样本选取
本文对于证券市场影响的研究选取大盘综合指数和各板块代表性个股股价自存款准备金率开始上调的第一个交易日的变化率进行研究,大盘综合指数选取上证指数,工业板块、商业板块、地产板块、公共事业类板块代表性个股分别选取邯郸钢铁、伊利股份、天鸿宝业、工商银行。数据主要来源于新浪财经网和新华财经网。
四、实证分析
(一)准备金率调整对大盘综合指数影响
首先,分别对存款准备金率在不同时期的调整,对大盘综合指数变动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判定不同时期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大盘综合指数影响,大盘指数变动率与均值之间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分析结果得到F=0·65877<Fcrit=4·413873,所以不能认为不同时期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大盘综合指数影响是显著的。同样,从P-value=0·427595>α=0·05,可得出同样的结论。然后,对2007年存款准备金率十次上调幅度与上证指数自上调后第一个交易日的变化率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得到相关系数R=-0·8440577,上调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变化与存款准备金率变化是高度相关的,且是负线性相关。判定系数RSquare=0·7124334,回归直线对各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SignificanceF=0·00213383<α=0·05,表明上证指数变化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分析结果与研究假设一致。
(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各板块代表性个股的影响
1·工业板块—邯郸钢铁。
通过回归分析可得到以下结果,相关系数R=0·010157,判定系数RSquare=0·000103,回归直线对各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差。P-value=0·977783>α=0·05,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工业板块的邯郸钢铁影响并不显著。
2·商业板块—伊利股份。
对于商业板块的研究选取伊利股份,通过回归分析来检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商业板块的影响,分析结果得到相关系数R=0·20921729,判定系数RSquare=0·043771874,回归直线对各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差。P-value=0·561849299>α=0·05,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商业板块的伊利股份影响并不显著。
3·地产板块—天鸿宝业。
对于地产板块的研究选取天鸿宝业,通过回归分析来检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地产板块的影响,分析结果得到相关系数R=0·17362668,判定系数RSquare=0·030146224,回归直线对各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差。P-value=0·631435812>α=0·05,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地产板块的天鸿宝业影响并不显著。
4·公共事业类板块—工商银行。
对于公共事业类板块的研究选取工商银行,通过一元回归分析结果得到相关系数R=0·089931667,判定系数RSquare=0·008087705,回归直线对各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差。P-value=0·804857831>α=0·05,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公共事业类板块的工商银行影响并不显著。通过一元回归分析发现2007年央行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邯郸钢铁、伊利股份、天鸿宝业和工商银行自上调日起第一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影响并不显著,有些股票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依然呈现上涨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从提高存款准备金到对宏观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情况,央行采取措施以后,不可能马上引起最终目标的变化,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慢慢影响各个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对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其次,社会经济单位和个人可能会根据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未来经济形势以及货币政策的继续调整进行预测,并对这种形势的变化做出反应,这可能会使货币政策归于无效。再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吸纳的资金尽管通过货币乘数的效应可以达到上千亿以上,但对于2007年上半年股市处于牛市的起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股市的结构进行调整,而不会在根本上产生影响,同时,我国银行信贷市场与股票市场是分开的,银行资金很难直接进入股票市场进行流通。但是在2007年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示出来,各股纷纷呈现下跌趋势。第7、8、9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各板块代表性个股影响较大,各股票股价纷纷下跌,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各板块的影响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的;第四,目前我国证券公司收入、盈亏主要来自于二级市场,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类上市公司很不利。由此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各板块代表性个股股价负相关,只是相关程度有所不同,且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还会受到经济政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假设二成立。
五、结论与建议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总体影响显著,且呈现显著的负线性相关性。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调整能力有限,并且受到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影响,在2007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证券市场各板块代表性个股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2007年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各板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果逐渐在证券市场体现出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不同行业影响存在差异,对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影响较大,其中对于金融类上市公司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较小。为了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性,使宏观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摆脱目前这种过热局面,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实行多种货币政策组合
存款准备金政策目前在其他国家使用并不多,单纯的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宏观经济中的问题与矛盾,必须辅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使银根紧缩,抑制过度的投资需求。央行可以适时适当卖出有价证券,购买者无论是商业银行或社会其他部门或个人,经过票据交换与结算,都能导致银行体系放款规模减小,货币供给量减少。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证券价格会有所下降,导致市场利率提高,信贷成本上升,从而有效抑制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中投资过热、消费过热的局面。
(二)密切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
单纯的货币政策还是很难从根本上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配合其他的政策,与政府其他部门如财政部门进行充分的合作和协调,才能达到最大效果。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必须配合紧缩的财政政策,相关部门压缩财政支出,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社会总的货币量。在税收方面,加强征管力度,提高实征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企业的投资欲望。
(三)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
提高低收入群体,尤其是产业工人工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的利润转化为分红,将继续投资冲动减弱,对缓解目前投资过热、资金流动性过高的局面有一定作用。同时,单纯抑制投资的行为,可能会使经济过度紧缩,也会在另一个层面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
⑼ 宽松货币政策为什么是债券的利好
货币政策宽松当然是对债券基金收益是一种利好。
相关解释如下:很多时候会把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与持有期间收益率混淆导致的误解,但实际上是不理解债券投资的原理所造成的。债券一般是采用固定票面利率来进行发行的(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了票面利率,就算是浮动利率即俗称的浮息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影响呈度相对于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称的固息债要低),而债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债券投资的未来现金流在不违约的前提下是可预期的,对于债券投资的债券估值是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利率与价格成反比关系),而一般来说债券投资很多时候是十分看重那一个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所谓的长期利率就是指持有至到期收益率),由于债券的现金流这些固定性导致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关系的。如果货币政策宽松,会导致市场利率下降,这样会通过市场传导会导致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下降,也意味着会通过债券市场交易中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体现在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下降。由于很多时候投资者并不是一定要把债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会间接影响到债券持有期间的持有期收益率,也就是说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会使得债券持有期间收益率上升或带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