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摊余成本
1、就固定资产而言,它的摊于成本就不是账面价值。因为固定资产科目在一般情况下都专是属反映其原值。只用在出售、变卖、以其合资合作、报废的情况下,才能和累计折旧科目对比,其摊余价值才能从固定资产的借方转出。
2、其他涉及到摊销的会计科目,都是满足你问题 中说的,即摊余成本既是现在的账面价值。所谓摊余成本就是 企业的某种资产和存货经过摊销以后剩余的成本和价值。
如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假设原来进账成本为100万,摊销期为50年,经过10年的摊销后其摊余成本为80万元,已经摊销了20万。
3、另外还有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其他无形资产等都涉及到摊销的问题,即原值扣除已摊销的价值即为摊余成本既是该科目的账面价值。
特此回答!
B. 会计中债券期末摊余成本等于账面价值吗
一般情况下,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但也有两种特殊情况: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若仅仅是公允价值的暂时性下跌,那么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时,不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金额,此时摊余成本不等于账面价值。
(2)贷款。已经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摊余成本也不等于账面价值,因为其摊余成本要加上应收未收的利息。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账面价值是资产或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其账面价值就是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C. 债券摊余成本
可能这位同学数学不怎么扎实哈,给你说个数学上的理解你就懂了,首先每年的利息年回金折现,用到答的折现率就是市场利率,就是让你求的。
具体的是每年的利息是1100*3%=33,用到成本会计里面的年金现值,其实和会计上面的是一样的,简化的而已
所以折现,然后下面的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理解了,你用r1=6%,可以得到p1(自己计算),然后用r2=7%,可以得到一个p2.(注意要使得这两个价格在105000两边)然后你想想,高中数学上面是不是说过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啊,这两点其实就是上面你特殊值确定的两点,可以列出一个直线式,然后假定这个是直线变化的,把你的价格p带进去,不久得到对应的市场利率了嘛,这个是这样计算的哈,可不是我自己创造的哦!
D. 持有至到期债券,可提前赎回债券,期初调整后摊余成本计算步骤是是什么
2005年到2009年5年的利息调整摊销合计应该等于21650,所以2009年的利息调整摊销=21650-3917-4113-4319-4535=4766,所以2009年利息收入=30000-4766=25234。如果直接用公式计算利息收入,2009年的利息调整摊销不会等于4766,也就不会把摊余成本调整到500000,这是由于前面的计算四舍五入,累计到2009年造成不等,所以2009年要采用这种计算方法而不是直接用公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四舍五入累计的不等消除,使得最后一年摊余成本等于面值500000。
200000*0.952381+30000*0.952381+18000*0.907029+18000*0.863838+300000*0.863838=510075
当期收回债券本金的现值=200000*0.952381
当期利息的现值=30000*0.952381
以后期间利息的现值=18000*0.907029+18000*0.863838
剩余债券本金的现值=300000*0.863838=510075
这个计算式计算的时点是2007年1月1日,收回本金200000是在2007年12月31日,即还有一年的时间,实际利率是5%,2007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1年,所以用一期现值系数0.952381,2008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2年,用二期现值系数0.907029,2009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3年,用三期现值系数0.863838。
票面利率6%,2007年的时候,本金还是500000,所以当期利息=500000*6%=30000,2007年12月31日,收回本金200000,则剩余本金只有300000,2008年利息=2009年利息=300000*6%=18000
E. 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最后一期的摊余成本是债券面值还是本利和
本利和,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与分年付息却别就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每年将票面本金*票面利息得出的应收利息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这样就是每年未收到的票面利息没从每年的摊余成本中扣除
F. 会计计算 计算债券每年摊余成本利息费用及利息调整额
会计期间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摊余成本
初始投资 107,985.00
第一年 8,638.80 10,000.00 106,623.80
第二年 8,529.90 10,000.00 105,153.70
第三年 8,412.30 10,000.00 103,566.00
第四年 8,285.28 10,000.00 101,851.28
第五年 8,148.72 10,000.00 100,000.00
初始投资时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1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 985
贷:银行存款 107 985
第一年年末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 000
贷:投资收益 8 638.8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361.20
第二年年末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 000
贷:投资收益 8 529.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470.10
第三年年末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 000
贷:投资收益 8 412.3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 587.70
第四年年末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 000
贷:投资收益 8 285.2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714.72
第五年年末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 000
贷:投资收益 8 148.7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851.28
你的那个表,票面利率每年都是10%不变的,利息费用每年都是10 000也不变,溢价摊销就是每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贷方金额。
G. 最后一期摊余成本的为什么就等于债券面值
为什么要摊,就是把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异分期摊掉,当然到最后一期摊完就是债券面值啦。
H. 什么是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一般情况下,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但也有两种特殊情况: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若仅仅是公允价值的暂时性下跌,那么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时,不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金额,此时摊余成本不等于账面价值。
(2)贷款。已经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摊余成本也不等于账面价值,因为其摊余成本要加上应收未收的利息。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的公允价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初摊余成本就是求应收本金和应收利息的现值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根据“新准则”第三十二条和三十三条,对于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及贷款和应收账款、满足三十三条规定的金融负债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息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摊余成本的公式为: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或无法收回的金额)。实际利息率的公式为:实际利率=将未来合同现金流量折现成初始确认金额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