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应付债券为什么要摊销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应付债券的面值与发行价格之间的差额,要在应付债券持有期间按实际利率进行摊销。
因为应付债券到期时,企业的负债额就是应付债券的面值。而应付债券发行时,实际收到的钱与面值不一定一致。
企业发行应付债券,就是通过债券的方式筹集一笔资金,以支付利息的方式,支付这笔资金的使用费。发行债券时,实际筹集到的资金,并不是想筹集的资金(面值),两者的差额,事实上也是资金的使用费。因为购买债券的人愿意为该债券多付钱,或不愿意为其付出债券标明的成本,从而通过实际支付数来表示他们为该债券而期望获取的利息收入。
所以,应付债券发行时实际取得的现金与面值差要作为财务费用的调整数,按实际利率摊销到存续期间。
② 应付债券摊销时的会计分录怎么做求指点。
债券的本金属于债务,不可以摊销,只有债券的应付利息与销售费用才可以摊销
③ 应付债券溢价摊销怎么做分录
溢价的,减回去:借:相关成本和费用科目、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贷:应付利息。
折价的,加回去:借:相关成本和费用科目、贷:应付利息、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④ 期末摊余成本怎么计算啊
打个比方吧,应付债券
到上年末为止时应付债券各明细科目的加总余额就是上年末的摊余成本,你可以试着算一下看
⑤ 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与利息费用的确定
我认为摊余成本就是在每个时点时,各年现金流量的现值。比如债券账面价值1000,折价发行,取得900,为期5年,票面利率10%。
借:银行存款9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00
贷:应付债券1000
那么也就是说在0时点你得到900,但之后每年末要付利息(票面价值*票面利率=100),最后一年付本金。那么实际利率一定是把每年末的利息和最终本金折现之后的现值等于900所对应的折现率。
在零时点,现值900=各年利息与年终本金折现现值:100/(1+i) +100/(1+i)^2+...+100/(1+i)^5+1000/(1+i)^5
那么在0时点摊余成本就是900.
到第一年年末,付了100的利息,那么在此时点上,现值的等量关系就是(要把所有的现金流都折到第一年年末):
900*(1+i)-100=100/(1+i) +100/(1+i)^2+...+100/(1+i)^4+1000/(1+i)^4
这个900*(1+i)-100就是所有现金流折到第一年年末的现值,也就是第一年年末的摊余成本。
由于会计上计提利息要做:
借:财务费用 票面价值*票面利率
贷:应付利息
摊余成本其实就是应付债券的净值,由于是折价发行,所以应付债券小于面值,在此后过程中,摊余成本会越来越大,直到等于面值。并且你实际还款利息100,但按实际利率来讲,你的还款额是小于100的(因为是折价),那么差额部分就是摊余成本增加的金额
借:财务费用 利息-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利息-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我把我明白的都写上去了
⑥ 金融资产期末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是什么意思
1、金融资产期末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是金融资产期末计量使用摊余成本法。
2、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3、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使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的,这是一个计量方式,期末摊余成本是其的账面价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摊余成本只是用来算债券的实际利息收入的。
⑦ 请问下金融资产期末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是什么意思
金融资产期末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是金融资产期末计量使用摊余成本法。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使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的,这是一个计量方式,期末摊余成本是其的账面价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摊余成本只是用来算债券的实际利息收入的。
⑧ 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如何核算
使用历史计价进行摊销。
摊销费用为有效利息与票息之间的差额。
有效利息=期初账面价值 x 发行期的历史市场利率(到期收益率)。
期末账面价值=期初账面价值+/-债券摊销
第一期的期初账面价值为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就是债券发行所融得的实际资金总额。
⑨ 应付债券溢价摊销怎么做分录呢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会计分录如下:
1、溢价的减回去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相关成本和费用科目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利息
2、折价的,加回去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相关成本和用科目
贷:应付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9)应付债券期末的摊销成本扩展阅读
债券溢价摊销的方法
1、直线摊销法是将债券购入时的溢价在债券的偿还期内平均分摊的方法,按照直线摊销法,企业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期收到利息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实际利息摊销法就是按各期期初债券的置存价值和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即市场利率)计算各期利息,并据以进行溢价摊销的方法。
3、债券投资每期的利息收入等于不变的实际利率乘以期初的债券置存价值;每期溢价的摊销数,则等于该期实得的利息收入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