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不同
欧洲债券是指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以可以自由兑换的第三国货币标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
外国债券通俗地讲,外国债券是指外国借款人(政府、私人公司或国际金融机构)所在国与发行市场所在国具有不同的国籍并以发行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货币发行的债券。
2、计价货币不同
外国债券以发行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货币发行的债券。比如,美国在中国发行债券,以人民币为计价货币,就被称为外国债券。
欧洲债券是以发行人和发行地国家之外的第三国货币为为面值货币发行的债券。比如美国在中国发行债券,以英镑为计价货币,所发行的债券就被称为欧洲债券。
3、发行市场不同
外国债券是指外国借款人在某国发行的,以该国货币标示面值的债券。例如,中国政府在日本东京发行的日元债券、日本公司在纽约发行的美元债券就属于外国债券。由于各居民和非居民发行债券的法律要求不同,如不同的税收规定、发行时间和数量、信息披注册要求等,从而造成外国债券与当地国内债券的差异。
欧洲债券指借款人在本国以外市场发行的,以第三国的货币为面值的国际债券。欧洲债券并不是指在欧洲发行的债券,它并非局限于地理概念上的欧洲范围。例如法国一家机英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美元为面值的债券即是欧洲债券。欧洲债券的发行人、发行地及面值货币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
㈡ 中国银行在东京外汇市场卖出的美元债卷被称为
卖出价,你用人民币兑换外汇的价格
基准价,央行公布的基础价格
中行折算价,央行只公布部分外币的基准价,没有基准价的,那么中行自己算一个基准价出来,就叫中行折算价,相当于是一个基础价格
㈢ 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金融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同时作为管理商品经济的一个基本手段,必然要随正逐步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一道走向世界。
一、 金融国际化内涵
所谓金融国际化就是指金融活动超越国界,从局部地区性的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性的业务活动。其具体内容包括:金融机构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业务的国际化,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等方面。
1. 金融机构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金融业在海外广设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形成信息灵敏,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网络。在对等的条件下,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开放本国金融市场。
2. 金融市场国际化指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成一体,使国内金融市场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使国内资金在更广阔的市场上优化配置,同时吸收利用国外资金,参与国际资金大循环。
3. 金融业务国际化指国内金融业务向外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从传统的地区性业务,如存款、放款、投资,只不过其规模、性质和对象已有显著差异。
4. 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指一国的金融业在海外的资产及所获得的收益,占其整个资产和收益的比重达到一定规模,成为一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了国际金融业的某些特色。
二、 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
金融国际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要实现与世界市场经济接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国际化经营。国际贸易、生产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出口融资、贷款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三资企业日渐增多,外汇业务增多也要求国内金融业务与国际金融市场联为一体,因此要求加速金融国际化进程,做到既经营人民币业务,又经营外汇业务,既经营国内业务,又经营国际业务遵循国际惯例办事,扩大对外联系与交往,积极参与国际市场。
我国从70年代末,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了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这项改革通过行政力量,快速地以金融立法和管理条例的方式,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主体,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辅助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很好地成为金融国际化的基础。
1. 金融机构国际化进程
1) 我国陆续加入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如我国先后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的会员。世界银行1993年给中国贷款3.2亿美元,1995年又向中国实施的第七个铁路计划提供4亿美元的贷款。亚洲开发银行对华投资项目已达39个,总金额达40亿美元。我国农业银行参加了亚太地区农贷学会和国际农业信贷联合会,加强农业信贷业务的国际联系。国时我国与外国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组织的联系在不断加强,与许多外国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以便更好开展国际业务,为经济国际化服务。
2) 我国金融机构在海外已设立了一些分支机构。仅中国银行在海外1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00多家机构,1992年2月,英国《银行家》首次公布全球最大跨国银行中中国银行排名第8,1993年底其公布全球1000家最大银行排名,中国大陆6家银行上榜:工行13位、中行19位、建行39位、农行49位、交行145位、投资银行527位。另外中资占有大半股份的港银集团下属6家银行亦榜上有名。
3) 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在我国占有一定比例。据统计目前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家外国银行在我国15个城市开设了40多家分行和225个常驻代表处。1992年秋上海巴黎国际银行正式成立。这些外资金融机构整体实力强,国际业务量大,人员素质高,经营策略灵活,现代化水平高,并应用世界一流的科技和通讯设施,既对我国金融机构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又可以使我国金融机构更好,更近地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管理和动作方法,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向国际化发展。
2.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所谓金融市场是指从事金融资产交易活动的场所或领域。市场,永远是经济金融活动的最集中地,也是所有业绩的最后反映场所,任何经济实体和个人一刻也不能脱离市场。
我国真正意义的金融市场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逐渐形成的,到现在只有十余年时间,难免不正规,形态难免幼稚,因此要在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基础上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因为国际金融市场蕴含着巨大的资金潜力,拥有先进的金融工具,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其客户资源和经济背景能为我国创造较好的机会,提供较公平的条件。当然盲目进入国际市场,运用不合理的战略都会遭受损失,所以我们首先了解国际市场情况,其次学习使用国际金融工具,再次是创造条件,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
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环太平洋地带将出现一批国际化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心,我国也希望拥有这样的金融中心,加入国际竞争,因此,必须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的条件是: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保持良好。
Ø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其核心是汇率问题。这方面我国走出了关键一步,即自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这一举措有利于国内商品价格接近于国际市场价格,有利于发挥汇率调节出口的作用,并应付复杂多变的的世界经济变化;有利于成本核算、经营管理,使核算体系有较为统一的标准;杜绝外汇黑市交易,纯洁外汇市场,有利于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的吻合;有利于中国入世并参与广泛的国际经济交往。
Ø 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国际收支状况的良好。
我国改革开放的20年是飞速发展的20年,经济增长率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时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呈顺差趋势,1994年我国出口达1210亿美元,进口为1157亿美元,同时外汇储备为516亿美元,正迈向经济大国的行列,这都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2) 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许多金融机构多次在国际债券市场上成功发行了债券。筹集到大笔建设资金,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欧洲市场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欧洲日元债券 1988.1 150亿日元
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 欧洲日元债券 1988.6 150亿日元
亚洲市场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欧洲美元债券 1993.3 新加坡 1.5亿美元
日元私募债券 1985.10 日本 100亿日元
日元公募债券 1991.10 日本 150亿日元
中国银行 日元公募债券 1984.11 200亿日元
1985.4 200亿日元
1985.10 300亿日元
1986.4 700亿日元
1989.4 200亿日元
东京美元债券 1985.10 1.5亿美元
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 日元公募债券 1986.2 250亿日元
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日元公募债券 1986.9 200亿日元
1991年,我国向境外投资者发行了以人民币计价,用外汇买卖的人民币选种股票(B股),面值约3.8亿人民币,通过溢价发行吸纳外汇2.4亿美元。至1993年2月,上海10家上市公司资本总值为6.5亿美元。1992年10月,中国华晨汽车控股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价值8000亿美元的华晨股票超认购达12倍,10—12月间股价翻了一倍。1992.11中国国际旅行社在香港股票交易所发行股票融资4亿港币。1993.7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这是中国国营企业首次在港上市,接着首钢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获得成功,我国证券市场正在与世界接轨。
3) 我国逐步面向世界的保险业
新中国的保险市场自其形成之日就未中断过与世界保险市场的联系,即使在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取消,仍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个处一直为我国进出口业务服务。
在今天,保险市场在不断发展、成熟的同时,面临着新的走向世界的任务。众所周知,对外中国已成功入世,对内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两者的最终结果是中国步入世界经济序列。中国的目标是要获得与政治大国相匹配的经济地位,且离目标越来越近。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保险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保险业在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被不可预知的意外因素打断时,发挥经济补偿作用,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举足轻重。因此如何配合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保证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顺利接轨,同时完成自己走向世界的目标就成为中国保险业的新任务。
中国保险业步入世界保险市场已成为我国发展保险业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已代表我国参加了多个世界性的保险组织,并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通过再保险的往来,不仅使我国积极投入到了国际保险活动中去,而且扩大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例如:前几年澳星发射紧急关车,星箭无损,但发射失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支付了600多万美元的赔款,因向国外分保,分摊赔款,减轻了自己的责任。如大亚湾核电站这样总保额20亿美元的项目,则一定要国际市场将风险分散化。因此,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自我完善的问题,还要与世界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三、 我国金融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1、 宏观政策欠佳、综合环境欠协调
政策和环境是金融国际化的两大基石。目前,我国的对外金融政策总体上是有所松动,但离国际化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对国际化金融机构、工具和人才的交流,项目的单独与合作开发等均约束重重。同时,经济、文化、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综合环境因素也严重影响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发展。面对现代世界信息网的形成和飞速发展,我国银行业在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化方面作了一些投资,对于及时了解国际金融信息,处理业务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与国际大银行比差距甚远,陈旧落后的设施难以与装备先进的外资银行抗衡,还会不同程度的限制国内业务的发展,对打开国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影响。
2、 金融体制的约束
我国金融体制的诸多弊端不仅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而且也归因于体制本身缺乏内在约束力。经济基础的构造不合理。传统的命令型经济体制根本否定了市场经济,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运行不畅,效益低下,金融处于浅化状态。中国金融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自身的企业化进程也较慢,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金融业处于”准”企业化状态,银行缺乏独立的产权,权力过分集中上级行,社会信贷活动背离价值规律而运行。经过初步的改革,唤醒了激励机制,却未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只有在政企分开的前提下,达到权责利的统一,才能搞活金融机构,走向世界。
3、 境外机构数量少,国外资产、负债规模小,国际化水平低,影响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
目前我国只有中国银行国际化程度较高,在海外拥有较广泛的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而其它银行在海外分支行较少,对外汇资金的调拨,国际金融市场信息的收集,资金的拆借都产生不利影响。这样既影响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益,制约中国跨国金融业务向纵深方向发展也难以使中国跨国银行跻身于世界跨国银行之列。我国的合资、外资金融机构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所占比例太小,发展速度远不及三资企业,近6万家三资企业虽带来巨额的外资积集,但投产后的主要支持者仍是国内银行,我国正在逐步对外资银行放开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正从风险小、收益大的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中走出来同国内银行进行全方位的争夺,中国NOKIA 公司提前还清了中国银行的巨额贷款,转投外资银行贷款,这应给国内银行一个警告。
4、 封闭已久的中国金融业不熟悉或不习惯国际通用惯例,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要求。
我国许多作法与国际惯例不符。金融监督上,以行政命令为主,法制不健全;国际通行抵押贷款,国内发放贷款主要依靠信用担保,甚至行政命令发放;贷款利率不反映资金供求实际情况,企业对贷款需求也没有利率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银行进军海外,将面临极其严峻的国际金融形式,可能会受到歧视性对待。我国在金融机构的监督、稽核、会计、统计、清算体系等方面没有充分采用国际标准,国内外金融业无法在同一水平和基础上竞争,也无法用同一标准衡量,这也是国际化进程上的一大障碍。
另外,人才问题是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其表现在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代投资的人不多。同时在人才使用方面,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我国要实现金融国际化,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四、 对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1、 深化国内改革,按国际惯例改造金融业,建立开放式的金融体系,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
中央银行应加强法规建设:如:《银行法》、《中央银行法》、《证券法》、《租赁法》、《信贷保障法》、《债务清偿法》、《结算法》、《票据法》、《外汇管理法》、《公司法》等,这些法规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客观规律与国际法规相衔接。
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方向发展,加强专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起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机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公平竞争。
2、 逐步建立自己的海外金融活动网络,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创造条件,将中国金融机构推向国际市场。
金融机构’派出去’为一项政治性强,风险大,程序复杂,涉及面广的工作。我们不能盲目设点,仓促上马,应立足现有机构网点,增设必要的机构,重点放在拓展健全其功能,及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有三种方式:跨国银行、跨国银行集团和跨国集团银行。
3、 积极稳妥地扩大引进外资银行、建立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外资银行的进入有人担心会挤跨本国银行,而不允许其经营本币业务,不经营本币业务就不能算真正进入。香港外资银行占76%,非但没有挤跨本地银行,反而把本地银行推上一个新的高度,造就了一个国际联系广、资金来源多、信息灵通的香港银行业。当然,我国也应行使东道国主权,贯彻’适当保护,对等互惠,国民待遇,为我所用’的原则,参照巴塞尔协议,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结合具体国情,依法科学管理,促进中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平等竞争。
4、 加强与香港金融市场联系,培育本国金融中心
发展金融机构、开拓国际金融业务,必然与国际金融市场建立紧密联系,一个发展外向型的国家,为积极有效地参加国际金融市场,开放本国市场,培育本国金融中心是十分必要的。
金融业繁荣的香港无疑是我国的头号金融中心,我国要利用其窗口作用,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同时在上海、广州、大连等发达城市中培育出一两个国际金融中心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5、 加强培养精通国际金融业务的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队伍。
金融的国际惯例,法律十分严格,相关专业人才是极为重要的。我国这方面人才的缺乏,已成为我国金融国际化的一个制约因素,尽快研究一套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已是我国金融国际化迫在眉睫的问题。
五、 结束语
金融国际化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极好形式。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及金融业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行经济的腾飞,金融国际化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
㈣ 下列债券属于欧洲债券的有
按照严格的定义应该是B,不过实际上除了A,后面的都可以叫欧洲债券
㈤ 我国在东京发行的美元面额债券是S属于武士债卷还是欧洲债卷
Eurobond。
在美国以外以美元计价的债券,都叫欧洲债券。
㈥ 中国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
.....这算什么逻辑啊.....
第一,日本以前是美国最大债权国,但是日本不是世界上经济最强的国家,第一是美国,欠债多又怎样,他们的政府预算就是赤字经营,这并不妨碍美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世界金融中心一般来说是指城市而不是国家。现在的世界金融中心是纽约,二战以前是伦敦(目前是欧洲的中心),亚洲则是东京和香港,至于中国,最有可能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是上海(而政府确实在努力创建上海以使其成为亚洲金融中心)。
但是,上海只是具备了一些条件,还不够成熟。一个城市能否被称为金融中心,不是说该城市或者该国家GDP高就是,参考的指标有很多很多。
1.制度与政策。这一点在国内基本上上海和广州是最开放的。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还差的远,我们的市场经济本身就不成熟,金融制度更是年年需要改革,但是还是无法和全球接轨。
2.主要经济指标,比如货运指标,海运就是吞吐量,空运看航班次数。还有进出口贸易总量。另外之前说的GDP,实际上是参考金融保险行业的经济总量占年度GDP的百分比。还有就是该城市的证券交易市场每天的成交量,以及上市公司的数量等等。
3.财务制度,信用制度,中介服务。。。这些软件是中国的软肋,虽然上海在国内已经在这些领域全国领先,但是比起国际标准,还差很多。特别是金融服务机构,如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经纪公司等,数量少,质量差。
4.投资产品数量。这一点国内也不行,除了股票保险以外,几乎没什么选择的余地。交易品种过少。
满足上述这些条件,才有可能考虑为金融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借钱换钱与这个毫无任何联系。
㈦ 希腊政府在东京发行美元证券,这就是一个欧洲债券
希腊政府在东京发行美元证券,这就是一个欧洲债卷吗?这个你上网查一下具体的资料,具体的说明你才能够有最精准的答案
㈧ 欧洲美元债券和美国国内债券的区别
(一)国际债券的涵义及分类
一、国际债券的涵义
国际债券是指一国的企业(或政府)在其他国家发行的债券。目前,国际市场上主要的债券有:美国美元债券、德国马克债券、日本日元债券、瑞士法郎债券、欧洲美元债券、欧洲日元债券、亚洲美元债券等。
二、国际债券的种类
国际债券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1.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1)外国债券是指在发行者所在国家以外的国家发行的,以发行地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2)欧洲债券是指在别国发行的不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欧洲债券有如下特点:
第一,没有官方机构管制,发行债券的手续简便,不需要在证券委员会登记注册,除欧洲日元债券外,一般也不需要获得资信评级。发行者不需要提供大量数据资料,指定主办银行后,即可公布发行事宜。
第二,发行时机、发行条件(价格、利率、手续费等)可随行就市,由当事各方自由决定。
第三,发行债券由跨国的银团、包销团和销售团组成。面向以欧洲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销售,可以自由选定债券经纪人。
第四,债券为不记名的实物债券,有利于发行者和投资者保密。
第五,投资者购买债券先缴利息所得税,可以促进债券的流通。
2.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
(1)公募债券是向社会广大公众发行的债券,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买卖。公募债券的发行必须经过国际公认的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发行债券者须将自己的一切情况公之于众。
(2)私募债券是指私下向限定数量的投资人发行的债券,这种债券发行金额较小,期限较短,不能上市公开买卖,且债券利率高,但发行价格低。私募债券一般不用经过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也不要求发行人将自己的情况公之于众,发行手续较简便。
3.一般债券、可兑换债券和附认股权债券:
(1)一般债券是指按债券的一般还本付息方式所发行的债券。包括通常所说的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它是相对于可兑换债券和附认股权债券等债券新品种而言的。
(2)可兑换债券是指可以转换为企业股票的债券。这种债券发行时同时给投资者一种权利,即投资者经过一定时期后,有权按照债券票面额将企业债券转换成该企业的股票,成为企业的股东,享受企业股票分红待遇。
(3)附认股权债券是指能获得购买发行债券企业股票权利的债券。投资人一旦购买了这种债券,在该企业增加投资时,即有购买该企业股票的优先权,同时还可获得按股票最初发行价格购买的优惠。
4.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无息债券:
(1)固定利率债券是指在债券发行时就将债券的息票率固定下来的债券。
(2)浮动利率债券是指债券息票率根据国际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的债券。其利率标准和浮动幅度一般也参照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
(3)无息债券是指没有息票的债券。这种债券发行时以低于票面的价格出售,到期时按票面价格收回,发行价格和票面价格之差即是投资人的利益。
5.双重货币债券和欧洲货币单位债券:
(1)双重货币债券是指涉及两种币种的债券。这种债券在发行、付息时采用一种货币,但在还本时采用另外一种货币,两种货币的汇率在发行时即已明确。
(2)欧洲货币单位债券是指以欧洲货币单位为面值的债券。
(二)国际债券市场
一、国际债券市场的涵义
国际债券市场是指由国际债券的发行人和投资人所形成的金融市场。具体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组织国际债券的发行和认购。流通市场安排国际债券的上市和买卖。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国际债券市场。
二、美国的外国债券市场
美国的外国债券叫“扬基债券(Yankee Bond)”,它有以下特点:
1.发行额大,流动性强。90年代以来,平均每笔扬基债券的发行额大体都在7500~15000万美元之间。扬基债券的发行地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但实际发行区域遍及美国各地,能够吸引美国各地的资金。同时,又因欧洲货币市场是扬基债券的转手市场,因此,实际上扬基债券的交易遍及世界各地。
2.期限长。70年代中期扬基债券的期限一般为5~7年。80年代中期后可以达到20~25年。
3.债券的发行者为机构投资者。如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外国银行等。购买者主要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人寿保险公司等。
4.无担保发行数量比有担保发行数量多。
5.由于评级结果与销售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非常重视信用评级。
三、日本的外国债券市场
日本的外国债券叫武士债券。日元债券最初是1970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行的,1981年后数量激增,1982年为33.2亿美元,1985年为63.8亿美元,超过同期的扬基债券。
日本公募债券缺乏流动性和灵活性。不容易作美元互换业务,发行成本高,不如欧洲日元债券便利。目前,发行日元债券的筹资者多是需要在东京市场融资的国际机构和一些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长期筹资者,再就是在欧洲市场上信用不好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机构。发展中国家发行日元债券的数量占总量的60%以上。
四、瑞士外国债券市场
瑞士外国债券是指外国机构在瑞士发行的瑞士法郎债券。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国债券市场,其主要原因是:
1.瑞士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发展,国民收入持续不断提高,储蓄不断增加,有较多的资金盈余。
2.苏黎世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之一,金融机构发达,有组织巨额借款的经验。
3.瑞士外汇完全自由兑换,资本可以自由流进流出。
4.瑞士法郎一直比较坚挺,投资者购买以瑞士法郎计价的债券,往往可以得到较高的回报。
5.瑞士法郎债券利率低,发行人可以通过互换得到所需的货币。
瑞士法郎外国债券的发行方式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瑞士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是发行公募债券的包销者。私募发行没有固定的包销团,而是由牵头银行公开刊登广告推销,并允许在转手市场上转让。但是至今为止,瑞士政府不允许瑞士法郎债券的实体票据流到国外,必须按照瑞士中央银行的规定,由牵头银行将其存入瑞士国家银行保管。
五、欧洲债券市场
1.欧洲美元债券市场。欧洲美元债券是指在美国境外发行的以美元为面额的债券。欧洲美元债券在欧洲债券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欧洲美元债券市场不受美国政府的控制和监督,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欧洲美元债券的发行主要受汇率、利率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欧洲美元债券没有发行额和标准限制,只需根据各国交易所上市规定,编制发行说明书等书面资料。和美国的国内债券相比,欧洲美元债券具有发行手续简便、发行数额较大的优点。欧洲美元债券的发行由世界各国知名的公司组成大规模的辛迪加认购团完成,因而较容易在世界各地筹措资金。
2.欧洲日元债券市场。欧洲日元债券是指在日本境外发行的以日元为面额的债券。欧洲日元债券的发行不需经过层层机构的审批,但需得到日本大藏省的批准。发行日元欧洲债券不必准备大量的文件,发行费用也较低。
欧洲日元债券的主要特点是:
(1)债券发行额较大,一般每笔发行额都在200亿日元以上。
(2)欧洲债券大多与互换业务相结合,筹资者首先发行利率较低的日元债券,然后将其调换成美元浮动利率债券,从而以较低的利率获得美元资金。
80年代以来,欧洲日元债券增长较快,在欧洲债券总额中的比例日益提高。欧洲日元债券不断增长的原因除了日本经济实力强、日元一直比较坚挺、日本国际贸易大量顺差、投资欧洲日元债券可获利外,还在于日本政府为了使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在国际结算和国际融资方而发挥更大的作用,从1984年开始,对非居民发行欧洲日元债券放宽了限制:
第一,扩大发行机构。将发行机构由原来的国际机构、外国政府扩大到外国地方政府和民间机构。
第二,放宽了发行条件。将发行公募债券的信用资格由AAA级降到AA级。
第三,放宽了数量限制。在发行数量上,取消了对发行笔数和每笔金额的限制。
第四,扩大主办银行的范围。除了日本的证券公司外,其他外国公司可以担任发行债券的主办机构。
3.欧洲马克债券市场。欧洲马克债券是指在德国境外发行的以马克为面额的债券。欧洲马克债券在欧洲债券总额中的比重也呈不断提高趋势,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德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和马克的日益坚挺。
4.以多种货币为面值的欧洲债券。欧洲债券多数以美元、日元、马克、英镑等货币单独表示面值,但也有以多种货币共同表示面值的。由于单一通货的汇率经常变动,风险较大,用多种货币表示面值的欧洲债券呈增加趋势。多种货币表示面值的欧洲债券有以下几种:
(1)几种货币共同表示欧洲债券的面值。每一种货币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于欧洲债券的发行者和购买者来说,这种计价的好处是减少风险。
(2)用欧洲货币单位和特别提款权这两种由多种货币加权平均所形成的记账单位表示欧洲债券的面值。欧洲货币单位是欧共体创造的由欧共体12国货币加权平均组成的货币。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的由美元、日元、马克、英镑、法郎这5种货币加权平均组成的记账单位。由于这两种国际货币是多种货币的加权平均,各种货币汇率变动可以互相抵消,其价值也是稳定的使发行者和投资者能减少或避免汇率变动风险。
(三)发行国际债券的步骤
一、美元债券
发行美元债券的主要步骤如下:
1.发行人首先向美国的资信评定公司提供资料,以便调查和拟定发行人的债券资信级别。同时,发行人还要办妥向美国政府“证券和交易所委员会”呈报注册文件的草稿。
2.债券发行人完成向美国证券和交易所委员会呈报注册文件工作。同时,资信评定公司也完成调有工作,提出债券资信级别的初步意见。如果债券发行人对此无异议,则正式资信级别的等级意见书成立,如果债券发行人不接受,则考虑不定级发行。
3.美国政府证券和交易所委员会收到债券发行人呈报的注册文件后,要进行审查,审查完毕后发出一封关于文件的评定书。债券发行人应就评定书里提出的问题做出答复。
4.债券发行人根据证券和交易所委员会在评定书中提出的意见,完成注册文件的修改工作。
5.债券发行人应选择一名管理包销人,管理包销人则组织包销集团,负责包销及有关工作。管理包销人提出发行债券的初步方案,广泛征求意见,以期债券发行人和债券投资者双方都能满意。
6.正式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债券。
二、日元债券
发行日元债券的主要步骤有:
1.取得临时信用评级,在缴款前签订承购合同后,取得试评级。
2.选定证券公司。
3.指定法律顾问。
4.制定各种发行文件。召集发行者、受托银行及证券公司研究各种合同的准备文本,起草文件。主要有:有价证券呈报书、发行说明书、外汇法规定的呈报书、债券条款、担保条款、承购合同书、承购团合同书、募集委托合同书、本利支付事务代办合同书、登记事务代办合同书、有价证券报告书等。
5.债券发行人取得国内有关部门的批准。
6.向日本大藏省提出有价证券申报书,征得日本政府的批准。
7.组织承购团。
8.发行条件谈判。召开发行者、委托银行及证券公司三方会议,协商发行条件,签订承购合同。
9.有价证券申报书生效后,开始募集,招募时间一般为7~10天。
10.债券资金文款。认购人向发行单位支付债券发行款项。
11.提交外汇报告书。
12.债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三、欧洲债券
欧洲债券的发行是在国际银行组织下进行的。这种国际银行叫主办银行,主办银行邀请几个合作银行组成发行管理集团,发行量过大时,要由几个主办银行联合进行。这种发行方式叫辛迪加集团发行。主办银行为发行债券做准备,规定一些条件,包销人的推销集团中某一个主办行专作付款代理人和财政代理人。所发行债券的大部分由发行管理集团所认购,有贷款(募集)能力的包销者将参加债券的发行。包销者由世界各地的国际银行和大公司构成,数量在30~300家。发行集团和包销者共同保证借款者以确定债券价格募集资金。
推销集团的责任是把债券卖给公众。公众也包括主办行、包销者和有销售基础的银行。主办行、包销者、推销者就是债券市场的参加者,这些参加者要得到一定的佣金。
欧洲债券市场不受政府的管制,能比较容易地在3周内幕集到资金。发行债券的程序是决定发行欧洲债券、宣布发行债券、上市日、结束日、推销集团支付债券。具体程序如下:
1.主办者和借款者一起决定发行债券的条件(数额、期限、固定或浮动利息率、息票),在这个阶段主办行组建发行管理辛迪加准备各种文件,最主要的文件是说明书,在这个阶段叫初步说明书。
2.宣布日。主办行通过电传对债券的发行进行说明,并邀请银行参加包销和推销集团,向可能包销者送初步说明书,在一两周之内,制定出发行债券的最终条件,辛迪加集团的借款者承担责任。
3.上市日。发行最终说明书,债券公开上市,公众募集阶段大约是两周。
4.结束日。认购结束,债券和现金交换,借款者实际卖出债券,取得现金。在各大报纸上登醒目的广告,公开宣传这次债券的发行成功,并列出主办银行和合办银行名单。
5.债券交易日结束后债券就可以上市交易。
(四)国际债券的发行条件、发行的主要文件和发行程序
一、发行条件
1.发行额。发行额的多少,除了受信用级别的限制外,还要根据发行人的资金需要和市场销售的可能性确定。
2.偿还期限。债券的偿还期限的长短,由发行者的需要,债券市场的条件和发行债券的种类所决定,一般短则5年,长则10年、20年以上。
3.票面利率。一般采用固定利率,也有采用浮动利率的。发行债券的种类不同,利率也不同。对发行债券者来说,利率越低越好。银行存款利率和资金市场行情的变化对债券利率影响较大。
4.发行价格。债券的发行价格以债券的出售价格与票面金额的百分比表示。以100%的票面价格发行的叫等价发行;以低于票面价格发行的叫低价发行;以超过票面价格发行的叫超价发行。
5.偿还方式。国际债券的偿还方式主要是:定期偿还、任意偿还、购回偿还。
6.认购者收益率。它是指所得的偿还价格和发行价格的差额利润率及票面利息率的总和。
7.费用。发行债券的费用,包括债券印刷费、广告费、律师费、承购费、登记代理费、委托费、支付代理费等。发行人最终发行成本率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率=收益率+(发行额-按发行价格收入资金额+费用)/期限/按发行价格收入资金额-费用
二、发行的主要文件
1.有价证券申请书。有价证券申请书是发行人向发行地政府递交的发行债券申请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发行人所属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等情况;发行人自身地位、业务概况和财务状况;发行本宗债券的基本事项;发行债券集资的目的与资金用途等。
2.债券说明书。债券说明书是发行人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的书面材料,主要内容与有价证券申请书相似。
3.债券承购协议。债券承购协议是由债券发行人与承购集团订立的协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债券发行的主要条款;债券的发行方式;发行人的保证和允诺;发行人对承购集团支付的费用;承购人的保证和允诺等。
4.债券受托协议。债券受托协议是由债券发行人和受托机构订立的协议,主要内容除受托机构的职能和义务外,基本与承购协议一样。
5.债券登记代理协议。债券登记代理协议是债券发行人与登记代理机构订立的协议,主要内容除登记代理机构的职能和义务外,基本与承购协议一样。
6.债券支付代理协议。债券支付代理协议是债券发行人与支付代理机构订立的协议,主要内容除债券还本付息地点、债券的挂失登记和注销外,基本与承购协议一样。
7.律师意见书。律师意见书是债券发行人和承购集团各自的律师就与发行债券有关的法律问题表示的一种书面意见书。
三、一般发行程序
不同的国际债券发行程序虽然不尽相同(如前面介绍过的杨基债券和武士债券),但是大体上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发行人确定主干事和干事集团。
2.发行人通过主干事向发行地国家政府表明发行债券的意向,征得该国政府的许可。
3.在主干事的帮助下,发行人申请债信评级。
4.发行人通过主干事,组织承购集团,设立受托机构、登记代理机构和支付代理机构。
5.发行人与以主干事为首的干事集团商议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主要条款。
6.发行人按一定格式向发行地国家政府正式递交“有价证券申报书”。
7.发行人分别与承购集团代表、受托机构代表、登记代理机构代表和支付代理代表签订各种协议。
8.发行人通过承购集团,向广大投资者提交“债券说明书”,介绍和宣传债券。
9.承购集团代表(一般是主干事)组织承购集团承销债券,各承购人将承购款付给承购集团代表。
10.承购集团代表将筹集的款项交受托机构代表换取债券,随后将债券交给承购人。
11.各承购人将债券出售给广大的投资者。
12.登记代理机构受理广大投资者的债券登记。
13.受托机构代表将债券款项拨入发行人账户。
㈨ 东京金融市场的东京金融市场详细介绍
进入20世纪,日本经济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金融业走上了集中的道路。东京金融市场的规模随着海外市场和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而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金融资本高度集中,完全置于军国主义政府的统治之下,资金首先满足侵略军军需产业的需要,使东京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外汇市场的活动几乎完全停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金融机构经过整顿,到50年代初期,东京金融市场恢复正常活动。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东京金融市场也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
金融机构 大体可分为中央银行、民间金融机构、政府金融机构和外国金融机构。①中央银行。即日本银行,是日本金融机构的核心(见日本银行)。②民间金融机构。有13家城市银行(包括1家外汇专业银行)、64家地方银行、3家长期信贷银行、7家信托银行、69家相互银行以及信用金库、信用组合、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农( 林、渔 )业协同组合、农林中央金库等等。此外还有21家人寿保险公司、22家财产保险公司和短期资金公司、住宅金融公司、消费信贷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是整个金融机构的主体。③政府金融机构。有进行贷款业务的日本开发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和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等10家公库。此外,还有吸收民间资金的邮局、资金运用部简易保健年金等。政府金融机构的作用是从政策方面补充民间金融机构活动之不足。④外国银行。在东京设立营业机构的有70多家。
特点 主要是:①间接金融占主导地位。日本企业的外部资金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向资金供应者(个人和企业)筹措的,即个人和企业将多余资金存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将它集中起来提供给企业,因此通常称为间接金融。间接金融在金融市场上约占60%。直接金融指个人和企业通过在证券市场购入证券(主要是股票),直接向企业投资,它在金融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还不到5%。
②企业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大。
③民间大银行经常发生超贷现象。民间银行特别是承担对大企业提供资金的城市银行,对企业的贷款经常超过自己筹集的资金。
④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筹集和运用不均。城市银行用于贷款和有价证券投资的资金超过所吸收的存款和以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而其他地区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有价证券投资的资金则少于筹集的资金。城市银行的资金不足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过剩通过短期拆放、金融机构贷款和票据买卖市场进行调节。
东京短期资本市场 有短期拆放市场和票据买卖市场,这两个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对每天营业活动中发生的临时性资金不足和资金过剩进行调节的市场。还有可转让的定期存单市场和附带条件的债券买卖市场。政府的短期证券国库券在市场上虽有买卖,但尚未形成单独的市场。
①短期拆放市场。创始于1945年,是日本历史最长的短期资金市场。在市场上,城市银行是经常的拆进者,其他金融机构是经常的放出者。交易种类有当天借进、当天偿还,第一天借进、第二天偿还(如果拆进者不主动偿还,放出者也不催收,可无条件延期)以及7天期的交易等3种。交易时由短期资金公司充当经纪人。
②票据买卖市场。1971年创设。具体做法是由资金不足的金融机构开出票据,通过短期资金公司在金融机构之间买卖。交易期限为1~4个月。日本银行也参加短期拆放和票据买卖市场,通过本身参加交易调节市场资金的过剩或不足。
③可转让的定期存单市场。创设于1979年,是企业和各种非金融机构都可以参加的市场。创设目的在于适应企业和各种团体运用大额剩余资金的特点,促进利率自由化,扩大短期金融市场调节金融的机能。定期存单每笔金额在 5 亿日元以上,期限3~6个月。
东京长期资本市场 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日本发行和流通的证券有股票和公债(包括国债、公社公团债、地方政府债)、公司债(包括事业债、金融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又都是由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构成的。东京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统称证券市场)是规模仅次于纽约的世界第二大市场。
①股票市场。在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的公司约1400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证券公司为83家。
②债券市场。由于债券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均不十分发达,新发行的债券在很大程度上靠金融机构认购,个人通过证券公司认购的比重较小。因此,本来应该反映长期资金供求的债券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受短期金融机构资金头寸变化的影响,很难形成适当的价格。
东京外汇市场 广义包括外汇指定银行与一般顾客间进行的外汇交易。通常仅指银行同业间的交易市场。东京外汇银行间交易市场的成员为外汇指定银行、外汇经纪人和日本银行。日本银行作为大藏大臣(财政部长)的代理人参加市场,以政府外汇资金特别会计为后盾。视需要来干预市场交易,发挥调节作用,以防止汇价发生异常的大幅度波动,维持市场秩序。
东京美元短期拆放市场 1972年4月成立。在此之前,日本的外汇指定银行间调节短期美元资金的过剩和不足,均在欧洲美元市场上办理,东京美元短期拆放市场成立以后,基本上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美元短期拆放市场的成员和外汇市场相同。资金的流向是:城市银行将从欧洲市场上筹集的美元资金和对外贸易中获得的多余美元资金在市场上放出,由为筹集外贸交易需要美元资金的中小银行拆进。1980年末,交易余额为117亿美元。 随着日本经济国际化的急速发展,金融市场的规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㈩ 美政府一九三五年发行的1000万美元债券谁能收购
(一)国际债券的涵义及分类一、国际债券的涵义国际债券是指一国的企业(或政府)在其他国家发行的债券。目前,国际市场上主要的债券有:美国美元债券、德国马克债券、日本日元债券、瑞士法郎债券、欧洲美元债券、欧洲日元债券、亚洲美元债券等。二、国际债券的种类国际债券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1.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1)外国债券是指在发行者所在国家以外的国家发行的,以发行地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的债券。(2)欧洲债券是指在别国发行的不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欧洲债券有如下特点:第一,没有官方机构管制,发行债券的手续简便,不需要在证券委员会登记注册,除欧洲日元债券外,一般也不需要获得资信评级。发行者不需要提供大量数据资料,指定主银行后,即可公布发行事宜。第二,发行时机、发行条件(价格、利率、手续费等)可随行就市,由当事各方自由决定。第三,发行债券由跨国的银团、包销团和销售团组成。面向以欧洲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销售,可以自由选定债券经纪人。第四,债券为不记名的实物债券,有利于发行者和投资者保密。第五,投资者购买债券先缴利息所得税,可以促进债券的流通。2.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1)公募债券是向社会广大公众发行的债券,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买卖。公募债券的发行必须经过国际公认的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发行债券者须将自己的一切情况公之于众。(2)私募债券是指私下向限定数量的投资人发行的债券,这种债券发行金额较小,期限较短,不能上市公开买卖,且债券利率高,但发行价格低。私募债券一般不用经过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也不要求发行人将自己的情况公之于众,发行手续较简便。3.一般债券、可兑换债券和附认股权债券:(1)一般债券是指按债券的一般还本付息方式所发行的债券。包括通常所说的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它是相对于可兑换债券和附认股权债券等债券新品种而言的。(2)可兑换债券是指可以转换为企业股票的债券。这种债券发行时同时给投资者一种权利,即投资者经过一定时期后,有权按照债券票面额将企业债券转换成该企业的股票,成为企业的股东,享受企业股票分红待遇。(3)附认股权债券是指能获得购买发行债券企业股票权利的债券。投资人一旦购买了这种债券,在该企业增加投资时,即有购买该企业股票的优先权,同时还可获得按股票最初发行价格购买的优惠。4.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无息债券:(1)固定利率债券是指在债券发行时就将债券的息票率固定下来的债券。(2)浮动利率债券是指债券息票率根据国际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的债券。其利率标准和浮动幅度一般也参照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3)无息债券是指没有息票的债券。这种债券发行时以低于票面的价格出售,到期时按票面价格收回,发行价格和票面价格之差即是投资人的利益。5.双重货币债券和欧洲货币单位债券:(1)双重货币债券是指涉及两种币种的债券。这种债券在发行、付息时采用一种货币,但在还本时采用另外一种货币,两种货币的汇率在发行时即已明确。(2)欧洲货币单位债券是指以欧洲货币单位为面值的债券。(二)国际债券市场一、国际债券市场的涵义国际债券市场是指由国际债券的发行人和投资人所形成的金融市场。具体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组织国际债券的发行和认购。流通市场安排国际债券的上市和买卖。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国际债券市场。二、美国的外国债券市场美国的外国债券叫“扬基债券(YankeeBond)”,它有以下特点:1.发行额大,流动性强。90年代以来,平均每笔扬基债券的发行额大体都在7500~15000万美元之间。扬基债券的发行地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但实际发行区域遍及美国各地,能够吸引美国各地的资金。同时,又因欧洲货币市场是扬基债券的转手市场,因此,实际上扬基债券的交易遍及世界各地。2.期限长。70年代中期扬基债券的期限一般为5~7年。80年代中期后可以达到20~25年。3.债券的发行者为机构投资者。如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外国银行等。购买者主要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人寿保险公司等。4.无担保发行数量比有担保发行数量多。5.由于评级结果与销售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非常重视信用评级。三、日本的外国债券市场日本的外国债券叫武士债券。日元债券最初是1970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行的,1981年后数量激增,1982年为33.2亿美元,1985年为63.8亿美元,超过同期的扬基债券。日本公募债券缺乏流动性和灵活性。不容易作美元互换业务,发行成本高,不如欧洲日元债券便利。目前,发行日元债券的筹资者多是需要在东京市场融资的国际机构和一些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长期筹资者,再就是在欧洲市场上信用不好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机构。发展中国家发行日元债券的数量占总量的60%以上。四、瑞士外国债券市场瑞士外国债券是指外国机构在瑞士发行的瑞士法郎债券。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国债券市场,其主要原因是:1.瑞士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发展,国民收入持续不断提高,储蓄不断增加,有较多的资金盈余。2.苏黎世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之一,金融机构发达,有组织巨额借款的经验。3.瑞士外汇完全自由兑换,资本可以自由流进流出。4.瑞士法郎一直比较坚挺,投资者购买以瑞士法郎计价的债券,往往可以得到较高的回报。5.瑞士法郎债券利率低,发行人可以通过互换得到所需的货币。瑞士法郎外国债券的发行方式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瑞士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是发行公募债券的包销者。私募发行没有固定的包销团,而是由牵头银行公开刊登广告推销,并允许在转手市场上转让。但是至今为止,瑞士政府不允许瑞士法郎债券的实体票据流到国外,必须按照瑞士中央银行的规定,由牵头银行将其存入瑞士国家银行保管。五、欧洲债券市场1.欧洲美元债券市场。欧洲美元债券是指在美国境外发行的以美元为面额的债券。欧洲美元债券在欧洲债券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欧洲美元债券市场不受美国政府的控制和监督,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欧洲美元债券的发行主要受汇率、利率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欧洲美元债券没有发行额和标准限制,只需根据各国交易所上市规定,编制发行说明书等书面资料。和美国的国内债券相比,欧洲美元债券具有发行手续简便、发行数额较大的优点。欧洲美元债券的发行由世界各国知名的公司组成大规模的辛迪加认购团完成,因而较容易在世界各地筹措资金。2.欧洲日元债券市场。欧洲日元债券是指在日本境外发行的以日元为面额的债券。欧洲日元债券的发行不需经过层层机构的审批,但需得到日本大藏省的批准。发行日元欧洲债券不必准备大量的文件,发行费用也较低。欧洲日元债券的主要特点是:(1)债券发行额较大,一般每笔发行额都在200亿日元以上。(2)欧洲债券大多与互换业务相结合,筹资者首先发行利率较低的日元债券,然后将其调换成美元浮动利率债券,从而以较低的利率获得美元资金。80年代以来,欧洲日元债券增长较快,在欧洲债券总额中的比例日益提高。欧洲日元债券不断增长的原因除了日本经济实力强、日元一直比较坚挺、日本国际贸易大量顺差、投资欧洲日元债券可获利外,还在于日本政府为了使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在国际结算和国际融资方而发挥更大的作用,从1984年开始,对非居民发行欧洲日元债券放宽了限制:第一,扩大发行机构。将发行机构由原来的国际机构、外国政府扩大到外国地方政府和民间机构。第二,放宽了发行条件。将发行公募债券的信用资格由AAA级降到AA级。第三,放宽了数量限制。在发行数量上,取消了对发行笔数和每笔金额的限制。第四,扩大主银行的范围。除了日本的证券公司外,其他外国公司可以担任发行债券的主机构。3.欧洲马克债券市场。欧洲马克债券是指在德国境外发行的以马克为面额的债券。欧洲马克债券在欧洲债券总额中的比重也呈不断提高趋势,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德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和马克的日益坚挺。4.以多种货币为面值的欧洲债券。欧洲债券多数以美元、日元、马克、英镑等货币单独表示面值,但也有以多种货币共同表示面值的。由于单一通货的汇率经常变动,风险较大,用多种货币表示面值的欧洲债券呈增加趋势。多种货币表示面值的欧洲债券有以下几种:(1)几种货币共同表示欧洲债券的面值。每一种货币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于欧洲债券的发行者和购买者来说,这种计价的好处是减少风险。(2)用欧洲货币单位和特别提款权这两种由多种货币加权平均所形成的记账单位表示欧洲债券的面值。欧洲货币单位是欧共体创造的由欧共体12国货币加权平均组成的货币。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的由美元、日元、马克、英镑、法郎这5种货币加权平均组成的记账单位。由于这两种国际货币是多种货币的加权平均,各种货币汇率变动可以互相抵消,其价值也是稳定的使发行者和投资者能减少或避免汇率变动风险。(三)发行国际债券的步骤一、美元债券发行美元债券的主要步骤如下:1.发行人首先向美国的资信评定公司提供资料,以便调查和拟定发行人的债券资信级别。同时,发行人还要妥向美国政府“证券和交易所委员会”呈报注册文件的草稿。2.债券发行人完成向美国证券和交易所委员会呈报注册文件工作。同时,资信评定公司也完成调有工作,提出债券资信级别的初步意见。如果债券发行人对此无异议,则正式资信级别的等级意见书成立,如果债券发行人不接受,则考虑不定级发行。3.美国政府证券和交易所委员会收到债券发行人呈报的注册文件后,要进行审查,审查完毕后发出一封关于文件的评定书。债券发行人应就评定书里提出的问题做出答复。4.债券发行人根据证券和交易所委员会在评定书中提出的意见,完成注册文件的修改工作。5.债券发行人应选择一名管理包销人,管理包销人则组织包销集团,负责包销及有关工作。管理包销人提出发行债券的初步方案,广泛征求意见,以期债券发行人和债券投资者双方都能满意。6.正式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债券。二、日元债券发行日元债券的主要步骤有:1.取得临时信用评级,在缴款前签订承购合同后,取得试评级。2.选定证券公司。3.指定法律顾问。4.制定各种发行文件。召集发行者、受托银行及证券公司研究各种合同的准备文本,起草文件。主要有:有价证券呈报书、发行说明书、外汇法规定的呈报书、债券条款、担保条款、承购合同书、承购团合同书、募集委托合同书、本利支付事务代合同书、登记事务代合同书、有价证券报告书等。5.债券发行人取得国内有关部门的批准。6.向日本大藏省提出有价证券申报书,征得日本政府的批准。7.组织承购团。8.发行条件谈判。召开发行者、委托银行及证券公司三方会议,协商发行条件,签订承购合同。9.有价证券申报书生效后,开始募集,招募时间一般为7~10天。10.债券资金文款。认购人向发行单位支付债券发行款项。11.提交外汇报告书。12.债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三、欧洲债券欧洲债券的发行是在国际银行组织下进行的。这种国际银行叫主银行,主银行邀请几个合作银行组成发行管理集团,发行量过大时,要由几个主银行联合进行。这种发行方式叫辛迪加集团发行。主银行为发行债券做准备,规定一些条件,包销人的推销集团中某一个主行专作付款代理人和财政代理人。所发行债券的大部分由发行管理集团所认购,有贷款(募集)能力的包销者将参加债券的发行。包销者由世界各地的国际银行和大公司构成,数量在30~300家。发行集团和包销者共同保证借款者以确定债券价格募集资金。推销集团的责任是把债券卖给公众。公众也包括主行、包销者和有销售基础的银行。主行、包销者、推销者就是债券市场的参加者,这些参加者要得到一定的佣金。欧洲债券市场不受政府的管制,能比较容易地在3周内幕集到资金。发行债券的程序是决定发行欧洲债券、宣布发行债券、上市日、结束日、推销集团支付债券。具体程序如下:1.主者和借款者一起决定发行债券的条件(数额、期限、固定或浮动利息率、息票),在这个阶段主行组建发行管理辛迪加准备各种文件,最主要的文件是说明书,在这个阶段叫初步说明书。2.宣布日。主行通过电传对债券的发行进行说明,并邀请银行参加包销和推销集团,向可能包销者送初步说明书,在一两周之内,制定出发行债券的最终条件,辛迪加集团的借款者承担责任。3.上市日。发行最终说明书,债券公开上市,公众募集阶段大约是两周。4.结束日。认购结束,债券和现金交换,借款者实际卖出债券,取得现金。在各大报纸上登醒目的广告,公开宣传这次债券的发行成功,并列出主银行和合银行名单。5.债券交易日结束后债券就可以上市交易。(四)国际债券的发行条件、发行的主要文件和发行程序一、发行条件1.发行额。发行额的多少,除了受信用级别的限制外,还要根据发行人的资金需要和市场销售的可能性确定。2.偿还期限。债券的偿还期限的长短,由发行者的需要,债券市场的条件和发行债券的种类所决定,一般短则5年,长则10年、20年以上。3.票面利率。一般采用固定利率,也有采用浮动利率的。发行债券的种类不同,利率也不同。对发行债券者来说,利率越低越好。银行存款利率和资金市场行情的变化对债券利率影响较大。4.发行价格。债券的发行价格以债券的出售价格与票面金额的百分比表示。以100%的票面价格发行的叫等价发行;以低于票面价格发行的叫低价发行;以超过票面价格发行的叫超价发行。5.偿还方式。国际债券的偿还方式主要是:定期偿还、任意偿还、购回偿还。6.认购者收益率。它是指所得的偿还价格和发行价格的差额利润率及票面利息率的总和。7.费用。发行债券的费用,包括债券印刷费、广告费、律师费、承购费、登记代理费、委托费、支付代理费等。发行人最终发行成本率计算公式如下:成本率=收益率+(发行额-按发行价格收入资金额+费用)/期限/按发行价格收入资金额-费用二、发行的主要文件1.有价证券申请书。有价证券申请书是发行人向发行地政府递交的发行债券申请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发行人所属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等情况;发行人自身地位、业务概况和财务状况;发行本宗债券的基本事项;发行债券集资的目的与资金用途等。2.债券说明书。债券说明书是发行人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的书面材料,主要内容与有价证券申请书相似。3.债券承购协议。债券承购协议是由债券发行人与承购集团订立的协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债券发行的主要条款;债券的发行方式;发行人的保证和允诺;发行人对承购集团支付的费用;承购人的保证和允诺等。4.债券受托协议。债券受托协议是由债券发行人和受托机构订立的协议,主要内容除受托机构的职能和义务外,基本与承购协议一样。5.债券登记代理协议。债券登记代理协议是债券发行人与登记代理机构订立的协议,主要内容除登记代理机构的职能和义务外,基本与承购协议一样。6.债券支付代理协议。债券支付代理协议是债券发行人与支付代理机构订立的协议,主要内容除债券还本付息地点、债券的挂失登记和注销外,基本与承购协议一样。7.律师意见书。律师意见书是债券发行人和承购集团各自的律师就与发行债券有关的法律问题表示的一种书面意见书。三、一般发行程序不同的国际债券发行程序虽然不尽相同(如前面介绍过的杨基债券和武士债券),但是大体上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发行人确定主干事和干事集团。2.发行人通过主干事向发行地国家政府表明发行债券的意向,征得该国政府的许可。3.在主干事的帮助下,发行人申请债信评级。4.发行人通过主干事,组织承购集团,设立受托机构、登记代理机构和支付代理机构。5.发行人与以主干事为首的干事集团商议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主要条款。6.发行人按一定格式向发行地国家政府正式递交“有价证券申报书”。7.发行人分别与承购集团代表、受托机构代表、登记代理机构代表和支付代理代表签订各种协议。8.发行人通过承购集团,向广大投资者提交“债券说明书”,介绍和宣传债券。9.承购集团代表(一般是主干事)组织承购集团承销债券,各承购人将承购款付给承购集团代表。10.承购集团代表将筹集的款项交受托机构代表换取债券,随后将债券交给承购人。11.各承购人将债券出售给广大的投资者。12.登记代理机构受理广大投资者的债券登记。13.受托机构代表将债券款项拨入发行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