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郎咸平:什么是垃圾债券
垃圾债抄券(junk bond;junk),也称为袭高风险债券。评信级别在标准普尔公司 BBB级或穆迪公司Baa级以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垃圾债券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其他债务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债券也被称为高收益债券(high yield bonds),但投资垃圾债券的风险也高于投资其他债券。
垃圾债券又称劣等债券,指信用评级甚低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一般而言,BB级或以下的信用评级属于低。信用评级低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的投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以较高的息率吸引投资者认购。以标准普尔的信用评级估计,投资于BB级、B级、CCC级、CC级或C级的债项或发行人,具有一定的投机性,而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即使发行人或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保障,有关保障的作用也会被抵消。质素最低的债券,即标准普尔评级BBB及以下,所获评级一般较低及不能履行偿还本金之风险较高。在baA或BBB以下的债券,是属于违约风险较高的投机级债券。
2. 4既然垃圾债券是"垃圾,"为什么还会有投资者购买它
垃圾债并不是垃圾,它是高收益债券,投资得当的话,是可以刨出金子来的。
垃圾债的另一个名字叫“高收益债”,就是指那些风险和收益率都比较高的债券。
比如说面值100元的一年期零息债券,一般企业卖95元,相当于收益率5%。现在有一家企业风险更大,本金保障比较低,那么它可能就得卖90元甚至更低,因为投资人会要求一个更高一点的回报率,在这个例子里等于10%或更高。
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商业巨头,都是通过发行垃圾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的。比如时代华纳、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还有好莱坞著名的影业公司米高梅,都曾发行过很多垃圾债,然后为它们赢得了融资和生机。
(2)垃圾债券收购扩展阅读:
垃圾债券投资发展史
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整个经济增长下滑,所以很多企业就陷入了财务困境,债券的等级下调,然后被市场抛售。
这个时候市场把它们称为“堕落天使”——其实不单单是七十年代,后来像我们刚说的亚马逊,以及一些大家很熟悉的,像诺基亚、戴尔这些企业,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就是原来的企业业绩很好,债券的等级很高,结果经营业绩下滑以后,就被下调等级,所以被称为堕落天使。70年代的美国市场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堕落天使,投资者就不再愿意持有这样的债券。
这个时候,一个叫米尔肯的投资银行家就发现,这个里面有很大的商机。因为他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这些企业的基本面其实挺好的,主要是宏观环境非常低迷,才导致它们的经营业绩下滑,只要挺过这个难关,可能一切就会雨过天晴。所以米尔肯就开始在市场上大肆地收购这些垃圾债券,然后再拿出去兜售。而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很多听了他的投资建议的基金,业绩都变得特别好。
比如说有一支叫做“第一投资者”的基金,因为听了米尔肯的建议,差不多全部持有的都是垃圾债券。结果在1974年到1976年间,这个基金在美国的基金排行榜上,业绩连续排在第一名。渐渐地,这些高收益的债券开始得到了市场的重视,整个市场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投资者们突然发现,原来垃圾债也是可以买、可以投资的。
3. 什么是垃圾债券
你好,来垃圾债券也称为高风险债源券。评信级别在标准普尔公司 BBB级或穆迪公司Baa级以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垃圾债券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其他债务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债券也被称为高收益债券(high yield bonds),但投资垃圾债券的风险也高于投资其他债券。
4. 中国有哪些公司是做不良资产和债权收购的
一、主要是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东方、长城、信达和华融,当年四大银行上市剥离的不良资产主要是出售给这四家。
1、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对应接收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
2、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对应接收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部分的不良资产
3、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对应接收中国工商银行部分的不良资产
4、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对应接收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5、现在各公司同样也接收、处置其他金融机构和非对口银行的不良资产
二、不良资产收购市场的卖方:又称为不良资产的供给方或提供方,包括银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包括实业企业等)。
其中,来自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主要为来自银行的不良贷款和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类不良资产,而来自实业企业的不良资产主要为应收账款。在政策性业务阶段和商业化转型阶段,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所收购的不良资产主要来源于银行类金融机构。
(4)垃圾债券收购扩展阅读: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与政府债务
中国银行系统特别是国有银行系统的"坏债"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很高,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准确的数字,只能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加以估计。
为了最大程度地估计风险,避免低估问题的严重性,采用见到的各种估计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即估计不良资产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5%。
国有企业负债严重,当然首先是因为体制方面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政府干预这种三位一体的国有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这个整体对社会欠下的"坏帐" 总会以各种形式发生(财政补贴、三角债、工资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债券、通货膨胀,等等,我们这里暂不详细分析)。
但以银行坏债这种特殊形式发生,其中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逐渐地将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责任,转移到了银行。
5. 垃圾债券的相关人物
巴菲特所有的投资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发布了第四季度年报,显示利润增长到11.8亿,主要是由于其在垃圾债券中获得高盈利。这是其公司从1998年以来第二季度以来最高的利润收益。巴菲特说:“购买垃圾债券证明是利润很高的一项业务。虽然普通股在跌了3年以后价格已经很吸引人,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很少有股票能够吸引我们。”巴菲特在给投资者的信中写到他将关闭其公司的衍生品业务,因为他觉得金融衍生品是“定时炸弹”,很难评估价值。
2009年在垃圾债券上狠捞一笔的巴菲特发出警告,至今的美股形式不适宜买垃圾债券,想要投资回报率上两位数的人纯属做梦。详情参见《巴菲特警告:别碰垃圾债券》。 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驰骋华尔街的“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是自J.P.摩根以来美国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风云人物,曾经影响并轻轻改写了美国的证券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他的成功秘诀就是找到了一个无人竞争的资本市场,先入为主并成为垄断者。
米尔肯生于1946年,父亲是一位会计兼律师,从小他就帮助父亲进行支票的分类、编制银行的报表和会计账目。
1970年,米尔肯在美国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随后加入费城的德雷克斯投资公司当分析师。他研究发现传统的华尔街投资者在选择贷款或投资对象的时候只看重那些过去业绩优良的企业,往往忽视了它们未来的发展势头,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垃圾债券”的投资之路。
1974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攀升,信用严重紧缩,刹那间,许多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合中的高回报债券都被债券评级机构降低了信用等级,沦为了“垃圾债券”,在投资者眼中,它们成了不能带来任何回报的垃圾。许多基金公司都急于将手中的低等级债券出手,以免影响基金的质量形象。
但米尔肯却敏锐地发现:“由于美国在二战后逐步完善了许多监管措施,旨在保护投资者不会因为企业的破产或拖欠债务而遭到损失,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这类大公司是不准许破产的,它的股票并不会停止交易。因而债券的信用等级越低,其违约后投资者得到的回报越高。”他把这些垃圾债券形象地定义成值得拥有的“所有权债券”,并且认为,这些债券在利率风险很大的时期反倒能保持稳定,因为其回报是与公司的发展前景相连,而不是同利率挂钩的。
当时,拥有大量“垃圾债券”的“第一投资者基金”接受了米尔肯的意见,坚定地持有了这些“垃圾债券”,结果1974年至1976年,“第一投资者基金”连续3年成为全美业绩最佳的基金,基金的销售量大增。
米尔肯在德雷克斯投资公司成立了专门经营低等级债券的买卖部,由此开始了他的“垃圾债券”的投资之路。他四处游说,寻找愿意购买“垃圾债券”的人,德雷克斯公司再把这些人变成“垃圾债券”的发行人,很快经他推荐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垃圾债券”的年收益率达到了50%。米尔肯和德雷克斯公司则因此声名鹊起,并成为了“垃圾债券”的垄断者。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米尔肯的引领,这种高回报的债券已经成为非常抢手的投资产品了。由于“垃圾债券”的数量有限,已经无法满足众多基金公司的购买欲望。
米尔肯灵机一动:与其坐等那些拥有“垃圾债券”的公司信誉滑坡,信用降级,不如自己去找一些正在发展的公司,若放债给他们,他们的信用同那些高回报债券的公司差不多,但正处在发展阶段,债券质量比那种效益下滑、拼命减亏的公司的债券好得多。
于是,米尔肯成了替新兴公司甚至是高风险公司包销高回报债券融资的财神爷,其中与MCI公司的合作堪称经典之笔。MCI公司创立于1963年,仅靠3000美元起家,当MCI向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发出了挑战的时候,米尔肯为MCI筹得了2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使得MCI成功地打破AT&T对长途电话市场的垄断。
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间,米尔肯筹集到了930亿美元,德雷克斯公司在“垃圾债券”市场上的份额增长到了2000亿美元,让米尔肯成为了全美“垃圾债券大王”。
1982年,德雷克斯公司开始通过“垃圾债券”形式发放较大比例的贷款来兼并企业,即杠杆收购。
随着米尔肯成了中小企业和投资公司的财神爷,他个人的收入也随之飚升,如1986年一年的交易佣金收入就曾达到5.5亿美元。
他在金融界的影响也如日中天。1984年12月,米尔肯策划了使他名声大振的皮根斯袭击海湾石油公司的标购事件。标购虽未获成功,却证明了米尔肯有在数天内筹集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能力。
由于企业收购需要米尔肯的债券部配合,如果米尔肯同意为收购该项目包销债券的话,德雷克斯公司就为客户发一封信,声明“有高度信心”为收购企业提供必需的资金。这封信的威力无比,一旦发出,没有一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能逃过被收购的命运。因此,不愿被收购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对米尔肯“有高度信心”的信,莫不胆战心惊。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就不断有人状告米尔肯违法经营。法庭于1990年确认米尔肯有6项罪名,这些罪名都是没有先例的:掩盖股票头寸、帮助委托人逃税、隐藏会计记录,但均与内部交易、操纵股价以及受贿无关。
米尔肯最终被判处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并禁止他再从事证券业,从而结束了米尔肯作为“‘垃圾债券’大王”的传奇经历。
身为一名交易商,米尔肯开创并占领了整个“垃圾债券”业。米尔肯虽被关入监狱,但他的理论未被金融界抛弃。“垃圾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已被广泛接受,成为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也是收购企业的重要手段。
1993年,米尔肯被提前释放。1996年,他与家人和朋友一起,投资5亿美元,以教育服务为目标,创建了知识寰宇(Knowledge Universe)公司,然后开始收购和联合相关企业。他收购了制造智能玩具的跳蛙公司,第二年就将其年产值从1700万美元增至8000万美元;他又收购了有良好声誉的学前教育连锁机构——儿童发现中心,作为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基地。知识寰宇公司已有下属企业13家,年产值15亿多美元。
6. 上市与非上市公司如何发行垃圾债券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垃圾债券. 所谓垃圾债券就是小型公司的债券,由于公司偿还能力与大公司相去甚远,所以评级单位通常会把他们评为等外级,俗称垃圾债券。 但事实上,小公司的成长性可能是最高的,象网络这样的公司几年前还是个小不点,现在的市值却超过了新浪。 由于现在风险投资盛行,小公司已经很少通过发行债券来筹资了,决大多数是从风险投资公司(基金)那里获得资本,所以不太可能有第二个迈克尔-米尔肯了,你如果对这个模式感兴趣,应该学习风险投资的相关知识。 垃圾债券,又称高收益债券,是指资信评级低于投资级(BBB级以下)或未被评级的公司债券。 发行垃圾债券的公司可分为五类: 第一,新兴公司(risingstar),因其缺乏经营历史与雄厚资本以至于未能达到投资等级的要求。 第二,前蓝筹股公司,或称坠落的天使(fallenangle),因遭遇困难,如市场需求转变、经济衰退或新竞争者的加入,而导致信用等级下降。 第三,因合并而需要大量资金的企业。 第四,希望降低本身的债务负担而发行较为有利的新债券的企业。 第五,新兴国家的企业,其信用等级未达到投资等级的标准 第一,垃圾债券市场将大量中小公司的融资渠道从单一的商业银行扩展到公开债券市场;第二,垃圾债券市场将商业银行的风险转移到普通的投资大众身上;第三,垃圾债券市场比传统的商业银行更能迎合变化的市场需求;第四,垃圾债券使融资企业获得了发行长期固定利率债务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债务融资对企业的吸引力。
7. 企业的收购的收购方式由哪些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公司的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资产收购指企业得以支付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劳务或以债务免除的方式,有选择性的收购对方公司的全部或一部分资产。股权收购是指以目标公司股东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为收购标的的收购。控股式收购的结果是A公司持有足以控制其他公司绝对优势的股份,并不影响B公司的继续存在,其组织形式仍然保持不变,法律上仍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8. 什么是垃圾债券,有哪些优缺点 / 债券
垃圾债券(junk bond;junk),也称为高风险债券。评信级别在标准普尔公司 BBB级或穆迪公司Baa级以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垃圾债券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其他债务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债券也被称为高收益债券(high yield bonds),但投资垃圾债券的风险也高于投资其他债券。
垃圾债券80年代在美国能风行一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80年代初正值美国产业大规模调整与重组时期,由此引发的更新、并购所需资金单靠股市是远远不够的,加上在产业调整时期这些企业风险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这是垃圾债券应时而兴的重要背景。
二是美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反映在证券市场上,就是放松对有价证券发行人的审查和管理,造成素质低下的垃圾债券纷纷出笼。
三是杠杆收购的广泛运用,即小公司通过高负债方式收购较大的公司。高负债的渠道主要是向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筹到足够资金后,便将不被看好而股价较低的大公司股票大量收购而取得控制权,再进行分割整理,使公司形象改善、财务报告中反映的经营状况好转,待股价上升至一定程度后全部抛售大捞一把,还清债务后,拂袖而去。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988年底,亨利·克莱斯收购雷诺烟草公司,收购价高达250亿美元,但克莱斯本身动用的资金仅1500万美元,其余99.94%的资金都是靠米尔根发行垃圾债券筹得的。
四是80年代后美国经济步入复苏,经济景气使证券市场更加繁荣。在经济持续旺盛时期,人们对前景抱有美好憧憬,更多地注意到其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商业银行、证券承销商及众多投机者都趋之若鹜,收购者、被收购者、债券持有者和发行人、包销商都有利可获。
巨额的垃圾债券像被吹胀的大气泡,终有破灭的一天。由于债券质量日趋下降,以及1987年股灾后潜在熊市的压力,从1988年开始,发行公司无法偿付高额利息的情况屡有发生,垃圾债券难以克服“高风险—>高利率—>高负担—>高拖欠—>更高风险……”的恶性循环圈,逐步走向衰退。
垃圾债券在美国风行的十年虽然对美国经济产生过积极作用,筹集了数千亿游资,也使日本等国资金大量流入,并使美国企业在强大外力压迫下刻意求新,改进管理等,但也遗留下了严重后果,包括储蓄信贷业的破产、杠杆收购的恶性发展、债券市场的严重混乱及金融犯罪增多等等。
9. 关于垃圾债券的问题
首先要明白标准普尔和穆迪的信用评级。
一个公司发行自己的债券,它需要找标普或穆迪(其实美国是三大评级机构,除了这两个还有Fitch,不知道国内怎么翻译)给它的债券评级。评级机构会根据该公司的各种营运状况评估它的违约风险。两家公司的评级表示方法略有不同。对于标普来说,AAA级是最高等级,就是违约风险最低。其次是AA,A,BBB,BB这样排列下去。
对于AAA到BBB级别的债券,称为“投资等级”,而低于BBB级别的债券,则称为“投机等级”,也就是常说的垃圾债券。
垃圾债券的高收益是对这些债券的高违约风险的补贴。老百姓一般都不应该参与风险过高的投机,只不过现在的金融市场里面想着赚快钱而去买垃圾债券的老百姓恐怕也不在少数。
至于金融危机中的债券,则并非这么简单。这些债券,像MBS,ABS,或者CDO,CDS这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与传统的债券已经不是一回事。可是机构要发行这些“固定收益证券”仍然需要评级机构进行评级。由于这些衍生品发展迅速,实际上评级机构原有的风险评估模型已经无法适用于这些新生的产品。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评级机构仍然给出了信用等级。
以信用违约互换CDS这种产品为例。AIG应该是CDS最大的庄家。很多的CDS都获得了AAA的信用等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AIG本身雄厚的实力。可是评级机构的模型实际上远远低估了CDS产品的风险。这样一来,在美国像退休基金这种法律明文规定只能进行非常稳健投资的投资者也买入了CDS,看似投资稳健,实际上连投资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面临着极高的风险。一旦AIG被调低信用评级,这些投资就迅速贬值,原来潜藏的高风险终于体现出来。
所以前段时间标普和穆迪都因为信用评级的事情受到调查,美国政府也宣称要改变这种状况。
10. 1990年 垃圾债券 事件
垃圾债券一词译自英文。Junk意指旧货、假货、废品、哄骗等,之所以将其作为债券的一项形容词,是因为这种投资利息高(一般较国债高4个百分点)、风险大,对投资人本金保障较弱。
垃圾债券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本世纪20及30年代就已存在。70年代以前,垃圾债券主要是一些小型公司为开拓业务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由于这种债券的信用受到怀疑,问津者较小,70年代初其流行量还不到20亿美元。70年代末期以后,垃圾债券逐渐成为投资合狂热追求的投资工具,到80年代中期,垃圾债券市场急剧膨胀,迅速达到鼎盛时期。在整个80年代,美国各公司发行垃圾债券1700多亿美元,其中被称作“垃圾债券之王”的德崇证券公司就发行了800亿美元,占47%。1988年垃圾债券总市值高达2000亿美元。1983年德崇证券收益仅10多亿美元,但到了1987年该公司就成为华尔街盈利最高的公司,收益超过40亿美元。有“垃圾债券之神”、“魔术师”之称的该公司负责人米尔根1987年的薪俸高达5.5亿美元,“寻找资金就要找米尔根”成为当时市面的流行语。
垃圾债券80年代在美国能风行一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80年代初正值美国产业大规模调整与重组时期,由此引发的更新、并购所需资金单靠股市是远远不够的,加上在产业调整时期这些企业风险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这是垃圾债券应时而兴的重要背景。二是美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反映在证券市场上,就是放松对有价证券发行人的审查和管理,造成素质低下的垃圾债券纷纷出笼。三是杠杆收购的广泛运用,即小公司通过高负债方式收购较大的公司。高负债的渠道主要是向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筹到足够资金后,便将不被看好而股价较低的大公司股票大量收购而取得控制权,再进行分割整理,使公司形象改善、财务报告中反映的经营状况好转,待股价上升至一定程度后全部抛售大捞一把,还清债务后,拂袖而去。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988年底,亨利·克莱斯收购雷诺烟草公司,收购价高达250亿美元,但克莱斯本身动用的资金仅1500万美元,其余99.94%的资金都是靠米尔根发行垃圾债券筹得的。四是80年代后美国经济步入复苏,经济景气使证券市场更加繁荣。在经济持续旺盛时期,人们对前景抱有美好憧憬,更多地注意到其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商业银行、证券承销商及众多投机者都趋之若鹜,收购者、被收购者、债券持有者和发行人、包销商都有利可获。
然而,巨额的垃圾债券像被吹胀的大气泡,终有破灭的一天。由于债券质量日趋下降,以及1987年股灾后潜在熊市的压力,从1988年开始,发行公司无法偿付高额利息的情况屡有发生,垃圾债券难以克服“高风险—>高利率—>高负担—>高拖欠—>更高风险……”的恶性循环圈,逐步走向衰退。
垃圾债券在美国风行的十年虽然对美国经济产生过积极作用,筹集了数千亿游资,也使日本等国资金大量流入,并使美国企业在强大外力压迫下刻意求新,改进管理等,但也遗留下了严重后果,包括储蓄信贷业的破产、杠杆收购的恶性发展、债券市场的严重混乱及金融犯罪增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