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国海证券债券违约事件会带来哪些影响
债券代持是抄指在银行间市场通过不转移实质所有权的交易,而请他人代其持有债券的业务。从具体操作上看,债券持有方通过银行间交易与代持方达成口头协议,约定将标的债券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代持方,经过一定期间再以事先约定的价格由债券持有方赎
2. 哪些原因导致了中国近年来债务违约事件的不断增加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3. 如何看待债券违约事件
债券违约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正常市场现象,本质是信用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回。蒙格斯在债券违约这答块调查研究比较深入,分析透彻,有兴趣想深入了解债券违约的可以去看看蒙格斯发布的调查报告。谢谢您能采纳我的回答,有不明白的随时提问
4. 中国已发生的五例债券违约是哪些
建议减持各类债券基金
统计显示,年初至今,国内债券市场已发生的实质违专约或担保人代偿属事件多达18起,涉及债券24支,其中仅3月份以来就有11起,涉及债券12支。各种降级事件也频频发生,根据海通证券统计,今年以来评级下调或展望下调的主体多达13家。按照惯例,年报发布之后的5至7月份往往是评级调整的高峰期。有业内人士推测,今年初以来,负面评级事件明显多于往年,降级潮可能将集中袭来。公开信息显示,公募债券自11超日债出现违约以来,12湘鄂情(5.47, 0.00, 0.00%)、11天威MTN2、12中富01、10英利MTN1、15山水SCP001、12圣达债、13山水MTN1、15山水SCP001、15亚邦CP001、11天威MTN1、15宏达CP001、15雨润CP001、15东特钢CP001和15华昱CP001等多只公募债券出现实质性违约,违约事件已超过30起;三月末以来债券二级市场单边卖出报价大幅低于市场估值的有30多只(有违约风险的债券)。虽然部分债券通过政府出面协调帮助发行人、银行和承销商等相关机构解决处置,或发行人债务重组等方式最终实现偿付,但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已成为趋势。
5. 简要分析当前债市违约接连爆发的原因
(一)产能过剩唱主角
从行业来看,现有信用违约事件多发生在化工、机械设备等强周期且产能过剩的行业。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这些行业往往出现开工率低、收入下滑、经营亏损的局面。如果再遇上银行收缩信贷、政府政策调整,这些行业原本资金占用率就很高,此时就很容易发生资金错配和现金流断裂,进而演变成债务连锁违约问题。
公募中的超日太阳、华锐风电,私募中的中森通浩,起初都是由于产能过剩而导致信用风险蔓延和释放。
(二)私募债违约“常态化”
从现有统计数据来看,信用违约事件仍是主要爆发在私募债中,且最终构成实质性违约的也主要分布在私募债中。私募债的发行主体多是民营中小企业,往往规模比较小,信用资质比较差,风险管理能力和承受能力都比较差。在出现资金紧张和兑付危机时,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支援也比较有限。此外,有的中小企业为了能顺利发债,不排除信息披露不全面、甚至故意造假的情况。
鉴于2015年私募债到期量的增多,上述私募债违约事件并非结束而是开始,未来私募债违约或将呈现出“常态化”的特征。
(三)担而不保屡屡发生
由于民营中小企业资质不足,普遍需要通过担保进行增信,担保人多为当地城投企业和第三方担保公司。迄今为止涉及担保代偿的信用违约事件中,很多担保方不履行代偿责任,“担而不保”的现象十分普遍。
许多地方融资平台资金周转压力同样较大,在债务兑付危机出现之后并没有“兜底”。例如12东飞01,12蒙恒达,其担保方均拒绝代偿;12津天联的担保方,同样是政策性担保公司,但自身难保。此外,中海信达多次拒绝担保的几只违约私募债——13华珠债、12蓝博01、12致富债。像这类担保方,其担保意愿和能力都值得怀疑。
三、结论
2014年以来,债券违约事件时有发生,但公募债实质性违约尚未形成,ST湘鄂债违约之后,或将促进债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的转型。未来债券的信用违约风险将会逐步释放。信用违约事件仍将集中在机械、化工、房地产等强周期行业和私募债上,需要关注担保公司的违规担保和过度担保行为。
6. 违约的事件
赶你走,退回没有租房的租金
发生争执及时报警
有时间就到法院起诉处理
7. 如何看待债券违约事件增多
违约个案增来加有宏观经济下源行压力加大、企业债务负担加重等因素,从行业上看,违约企业大多属于煤炭、钢铁、有色等产能过剩行业。从券种上看,今年以来1年期以内的短期债务成为违约重灾区。由此不难分析,近期违约个案中,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基本面持续恶化,经营不善成主要因素。自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导致债券市场大规模扩容,且过去一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存在所谓“刚兑”现象,使得这种扩容也让周期性行业很容易借此大规模举债经营,现在所出现的违约企业行业也是属于周期性行业为主,债券违约事件增多是打破过去对于债券投资对于信用风险上的忽视。
8. 是什么导致了首起国内公募债务违约恶性事件的发生
是盲目扩张导致了首起国内公募债务违约恶性事件的发生。
首起国内公募债务违约恶性事件的主角便是昔日的超日太阳公司,这是一家上市公司,在2010年11月——光伏产业登峰造极的时候,登上A股,成为唯一一家主板上市的光伏企业。
上市对企业来说,或许是件好事。但如果疯狂而不知节制,那就会变成“毒药”。
募集23亿元资金后的超日,冒险进入不熟悉的LED、水处理、炼油等项目,同时还大肆进军海外电站等项目。让其董事长倪开禄没有预料到的是,此时的光伏市场遭遇“寒流”,疯狂的扩张造成了严重产能过剩。2011年,遭遇欧美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诉讼,光伏企业处境更为艰难,随后的补贴下调使得光伏产业的“寒冬”真正到来。
为自己购买防弹加长奔驰,为公司高管建“超日半岛”别墅群的倪开禄,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资不抵债的这一天。
资金的魔力就像吸毒,一旦陷进去就是万丈深渊。国人一贯追求“做大做强”的思维习惯也让超日难以自拔。据说当时光伏业内最流行的说法是“Swanson定律”———规模每扩大一倍,成本下降20%。
在上市仅仅不到半年后的2011年,跨国界、跨行业扩张的超日就申请发行公司债,规模10亿元,债券票面利率为8.98%,存续期限为5年,是为“11超日债”。彼时,行业龙头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已深陷危机不能自拔。然而,在9%高利率的诱惑下,虽然超日公司盈利面已出问题,“11超日债”依然获得投资者追捧。
埋在债券市场的那颗信用违约“炸弹”,终于还是被超日公司引爆。2014年3月,“11超日债”本期利息8980万元已无法按期全额支付,超日公告说,只能支付400万元——这还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3月4日,上海超日不得不宣布违约。“11超日债”打破了中国债券市场零风险的记录,成为中国债市第一个违约案例被载入了金融史。此前,许多人认为公司债和国家债一样安全。
超日沉浮,令人唏嘘,这家上市还不到4年的公司就濒临破产。当时,就有学者分析说,超日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腾飞”的时候,企业还远未达到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健全,这才导致一连串的重大决策失误。
9. 2014,9月信托产品没发生违约事件
信托有没有风险?中融信托、华融信托等4家信托公司告诉你答案:9月份,共有4款信托产品被曝出兑付危机,金额达13亿元。
一、华融信托,涉事金额3.8亿元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3年8月以来,华融信托累计至少发行7期“赛日新材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赛日新材料提供信托贷款,累计规模为3.8亿元。
该系列信托项目期限为6至24个月,担保措施包括赛日新材100%股权质押以及实际控制人的连带担保、欣湾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估值2.68亿元土地所有权抵押担保以及欣湾建设100%股权质押等。因赛日新材目前的经营困局,该系列信托项目也面临着兑付危机。
二、中融信托,涉事金额1.43亿元
浙江赛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宁波当地塑料行业的龙头企业,然而由于整个塑料行业下行,其经营也面临着困难。
2013年1月31日,中融信托向赛日新材提供1.43亿元信托贷款,期限18个月,融资方于到期日2014年6月无力偿还信托贷款本金。中融信托已启动司法程序,准备处置抵押资产弥补损失。
三、华澳信托,计划募资2.8亿元
2014年7月,华澳信托发售了一款名为“长盈66号金世纪信托贷款集合信托计划”的产品,存续期2年,计划募资2.8亿元,分期成立,第一期共募集资金1.1亿元。信托资金用于向临沂金世纪地产发放贷款,支付其“金世纪新城”项目8号楼和10号楼装修款。
问理财注意到,早在今年上半年金世纪就曝出资金紧张问题,目前有媒体报道称金世纪地产所涉的集融资规模应该是30亿元左右。
华澳信托方面表示上述信托产品已停止销售,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之中。并表示“邯郸金世纪与临沂金世纪项目在股权结构、公司资产上相互独立。临沂金世纪项目成立前即依法完成了抵押担保手续且抵押物足值,目前项目运作正常。”
四、山西信托,涉事金额5亿元
山西信托8月末发布《信裕1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处置情况报告》,称对于山西联盛融资债务的追偿依旧没有实质性进展。该产品成立于2013年2月22日,募集资金5亿元,信托期限12+6个月。该产品在8月23日已然到期,目前仍不能兑付。
10. 如何看待国海证券债券违约事件
债券代持是指在银行间市场通过不转移实质所有权的交易,而请他人内代其持有债券的业务。从具容体操作上看,债券持有方通过银行间交易与代持方达成口头协议,约定将标的债券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代持方,经过一定期间再以事先约定的价格由债券持有方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