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债券投资 > 欧洲债券危机

欧洲债券危机

发布时间:2021-03-19 17:38:40

1. 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是这么一回事

信贷危机:
由于美国房价连年攀升,所以,在次级信贷市场贷款的人,可以拿房价升高的这个机会来填补他的信贷,但是当房价持平的时候,就没有中间的差价,所以信贷人很难按时还款。就出现了信贷危机。对于中国的经济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全球经济来讲是有一定影响的,首先就是股市,由于美国本土银行将次级贷款的危险转嫁给外国的投资银行,比如亚洲的各大银行,所以投资人对市场失去信心,就会抛出手中的股票,导致股市下滑,从而引起全球股市的动荡。

欧债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这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2013年12月16日,爱尔兰退出欧债危机纾困机制,成首个脱困国家。

2. 欧债危机要怎么才能解决

1、美元债务快要违约的时候,是不是只要打开印钞机印钞就行了?
——技术上说是可以的,但是美国也有法律要求,也不是说印钞就能印的。另外“违约”是的双向概念,可以通过印钞避免,也可以通过提高债务上限避免……避免的方式非常多

2、那么欧洲这次为何不能效仿美元,让欧洲央行也打开印钞机疯狂印钞把债还了。 怕废纸的话只要在自己的账户上多加几个0然后把钱不就还了吗?
——欧元区不是一个国家,是否开印钞机要大家一致通过了才作数。尤其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好的国家必定不希望印钞,因为会引起本国的通胀。

3、现在整个欧洲到处借钱,国债收益率挺高的, 直接印不行吗? 财政政策不统一,货币政策是同一的。
——还没有统一发行的欧洲债券,或者欧元债券。希腊西班牙什么的国债收益率挺高,但是德国国债收益率是屡创新低的。

3. 欧债危机的表现及解决途径是

解决途径:第一,提高德国公共支出和预算赤字。德国作为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其态度对债务危机的解决至关重要。德国增加公共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希腊、爱尔兰等国的出口,因此,德国增加公共支出就成为欧元救助计划中的一部分。
第二,扩大当前的7500亿欧元紧急救助基金规模。为救援希腊而筹集的7500亿欧元的基金可以保障爱尔兰,甚至可以保障葡萄牙暂时不出问题,但一旦西班牙陷入危机,欧元前景堪忧,毕竟该国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只有有效扩大EFSF的总体规模,并提高其使用的弹性,才能在危机爆发时稳定市场信心。
第三,欧洲央行应扩大债券购买规模。尽管量化宽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的还债问题,但欧盟和欧洲央行的救助能够给西班牙等国家以喘息时间,并帮助西班牙等国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实现财政的再平衡。欧债危机必须通过各国减少支出,进行结构性改革,放弃过去过度依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得到解决,在此之前,量化宽松是欧洲央行唯一的选择。
第四,“PIIGS”减少财政支出。根据巴克莱的研究报告,“PIIGS”中只有意大利可以在不进行主动削减支出的情况下,从2011年开始逐渐实现财政的小幅盈余,而其他四个国家若不进行痛苦改革,财政赤字将一直维持在5%以上的水平。根据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的计算,要想继续留在欧元区,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需要将政府支出缩减10%。
表现:开端:2008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2009年12月8日 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 2009年12月15日 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 2009年12月16日 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 2009年12月22日 穆迪09年12月22日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发展: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2010年1月11日 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 2010年2月4日 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 2010年2月5日 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惶恐,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蔓延: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2010年2月4日 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 2010年2月9日 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2010年2月10日 巴克莱资本表示,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1760亿美元

4. 欧债危机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
一个主权债务危机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
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主权债务危机的升温,债务危机开始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意大利和西班牙谁将是欧债危机下一个倒掉的“多米诺骨牌”成为议论沸点。 截至2010年底,意大利公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19%,远高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上限,在欧盟各国中仅次于希腊的142.8%。此外,意大利经济增长乏力,出口增长趋势微弱,进口商品价格高涨,恶劣的经济环境使得意大利的危机雪上加霜。 西班牙也面临着被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数据显示,西班牙2010年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9.2%。尽管西班牙政府正实施30年来规模最大的预算削减措施,同时还采取措施提高退休年龄和缩减裁员成本。但国际基金组织认为,西班牙为防止债务危机而采取的措施不够完整,其面临的债务风险相当巨大。 据报道,金融大鳄索罗斯将欧债危机的爆发归咎于德国的自私及不作为。他认为德国总理默克尔坚持自行维系本国金融体制安危,才埋下了今日欧债危机的祸患。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则呼吁国会尽快通过紧缩方案。然而,据资料显示,意大利2011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为1.03%,这种缓慢的经济增长一旦遭遇财政紧缩,就可能陷入衰退。如果意大利向外界求助,就必须进行经济紧缩,因此可能陷入经济衰退和公共债务上升的双重困境。 作为欧元区第三和第四大经济体,意大利和西班牙在欧洲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对市场的冲击力度远非希腊等国可比。 鉴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庞大的外债规模,有分析认为,如果两国陷入债务危机无法从市场融资,那么欧盟其他国家将没有足够力量来援救意大利和西班牙,欧元区有可能因此分崩离析。从全球范围来看,如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波及核心国家,全球市场的投资方向将会逆转,资金撤出股市、商品市场,进入贵金属市场等寻求避险。这将导致资产价格明显波动,或许将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随着意大利及西班牙国债危机逼近,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也开始面临债务风险。有迹象显示,市场投资者正在做空法国主权债券,债务危机正步步紧逼。
欧债危机背后的美债踪影
欧债危机背后掺杂的是更深层较量,那就是美国与欧洲正在展开一场货币主导权与债务资源的大战。事实上,美国依然延续其金融货币霸权所赋予的“结构性权力”。而自从欧元诞生之日起,欧元就作为全球最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全面挑战美元霸权体系。 首先,欧元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欧元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选择。由于欧元区主要出口商品品种与美国具有竞争性,欧元结算量的上升就必然导致美元结算量的下降。结算量就是定价权,美元结算量的比重下降意味着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定价权的流失。 其次,欧元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欧元诞生之后占全球总外汇储备量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美元则持续下降。根据IM F的官方外汇储备构成数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9年,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倒U”型走势,在欧元正式成立之前和成立初期,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占世界储备的比重从1995年的59%上升到了2001年底71.5%。但是,自从2001年以后,美元的比重就开始不断下降,截至2010年已经滑落到62.1%。 然而,对美国的威胁似乎还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美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资源争夺,这个恐怕是美国最为担忧的。在借款“依赖型”体制下,美国长期国际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能够维持,需要以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为保证。而要保证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就必然要依赖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换取美元,其他国家又用换取的美元通过购买美国债券投资于美国,于是美元回流至美国,为其债务进行融资。 令美国担忧的是,与美国相似欧洲国家也基本是“债务依赖型国家”。根据IM F的数据库,世界外债发行数量最多的前十个国家,包括了美国、7个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和澳大利亚,这10个国家对外发行的债券占全球的83.8%,而这其中欧元区各国债券市场加总后规模占到了全球的45%,已经超过了美国32%左右的份额,无疑这是对美国债务依赖体系的最大挑战。 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已经成为美国债务的最大买家,并且通过量化宽松政策让债务货币化。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5月初的27231亿美元,是危机前的3倍。而今美联储即将在6月停止6000亿美元的国债购买计划,由谁来继续接手如此庞大的债务是最大的问题。在美国货币和财政双双承压的情况下,只有制造一个比美国国债还烂的债券,才可能让金融市场在坏与更坏之间选择一个较好的。 于是,近期美国评级机构不断调低希腊、爱尔兰、比利时的主权信用评级,轮番对欧债危机制造动荡,大举做空欧元,美元利用“避险属性”和阶段性强势,使资本大量回流美国本土,而美国成了这场危机的赢家,包括美国国债、美股及其它机构债券在内的美元资产大受追捧。尽管当前美国国债已经突破债务上限,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和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五个月低点,美国国债受到超额认购,债务融资得以顺利进行。 内外夹击之间,欧债危机不再是欧洲五国的危机,债务危机由边缘国家向核心国蔓延的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大,等待欧洲将是新一轮的债务风暴。□张茉楠
欧债危机或将大爆发
上周末,原商务部副部长、现任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说:“为了防范风险,中国不会再急于买入欧债。中国已经买了很多欧债(大约占外汇储备的1/4左右),如果欧元下跌,中国将出现巨额亏损。欧洲到底怎么走,只能由其自己定,中国能做的很有限”。 这是一次微妙而明确的表态。笔者认为,这是个正确的决定,当然也是痛苦的决定——不买欧债,美债也不能多买,中国的外汇储备买什么? 欧元从上周五下午开始出现破位下跌走势,虽然当晚美国非农数据极差,远远低于预期,但欧元在短暂反弹后仍然下跌,这预示着欧元将向震荡市的下轨靠拢,很可能在本周跌破14000整数关。 欧债危机的本源是欧元区竞争力的持续下降。以前这种竞争力下降的趋势仅仅表现在二三线国家,而在欧债危机被一次次进行施救之后,欧元区一线国家也出现明显的疲态。8月欧元区核心国家的经济数据发出了极负面的预警,包括德国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50.9,预期为52.0,是2009年9月以来最低。法国8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更差,只有49.1。德法两国的数据说明,欧元区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增长率已经近零。虽然我们不能得出德法两国是被希腊这样的国家拖下水的——救人的人被拖下水很正常——结论,但德法两国已经没有余力救助欧元区二三线国家,则是事实。而没有了德法两国经济支撑的欧元区,会发生什么事是可以预期的,强势欧元则是不能预期的。 欧债危机必然真实发生的第二个原因是施救方案不切实际。欧债危机的源头是绝大多数欧元区国家都严重地违反财政纪律,但欧盟制定的施救方案则是让德法两国包括欧洲央行都严重地违反财政纪律——动用公共资金和储蓄存款去购买欧元区二三线国家的国债。其结果如何,虽然不能说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起码是向受援国家发出了错误的信号——可以赖在大国身上,债主身上。 从外媒报道中得知,在欧洲央行(ECB)上月决定购买意大利国债后,该国明显地放缓了预算整固措施。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将削减巨额公共债务的许诺完全变成了空话。德国的媒体干脆说:就是因为欧洲央行的介入导致意大利预算措施更为混乱。由于欧洲央行开始购买意大利国债,意大利的预算措施每天都在变,该国国债收益率因欧洲央行的购债操作而有所下滑,这给意大利政府发出了可以放松削减赤字努力的信号。因此,购买意大利国债的决定是错误的。虽然犯错误的不仅仅是欧洲央行。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只有一个,就是断尾,就是放弃强势欧元政策。当然这是极其痛苦的,痛苦程度很可能超过2008年美国次级债危机。 欧债危机必然真实发生的第三个原因是欧元区17个国家本来就是一团散沙,却非要制造坚强如钢的假象。欧债危机从希腊蔓延到爱尔兰,欧元区领导人无数次聚会,每一次都向全世界发表声明显示欧元区的团结以及多么的具有强大的实力。但只要会议一散,杂音立即通过媒体发出,小动作更是不断。 欧债危机必然真实发生的第四个原因是欧元区主要国家的领导人缺乏政治敏感性和前瞻性,错判形势。 欧债危机怎样解决?预计很难拖过9月,解决的方案不是继续购买欧元区出问题国家的债券,也不是建立所谓的欧元区统一债券市场。唯一的办法就是断尾,将希腊开除出欧元区。但客观地说,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因为比希腊大许多倍的欧元区第三号国家意大利要出事了,后面还排着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要想都救,欧元区根本没有这个实力。最后的办法就是逼迫欧元区高负债国家变卖资产还债,但价格只能随行就市。只有报价更低,市场才起作用,这就需要欧元下跌! 可以肯定地说,欧债危机的最终解决是在欧元大跌之后才能评估的。如今欧元已经跌破欧洲央行死守的防线13850,最低一度跌至13386,未来还需要至少15%的跌幅。 中国怎么办?只能看着,不能再买,不要想补仓。外汇储备本来就是“鸡尾酒式”的,欧元是相对其他货币下跌,欧元跌,美元会涨,其他货币更会涨。可以庆幸的是,我们持有的欧元资产还不是很多,1/4的外汇储备在贬值,另外四分之三的储备在升值,即使欧元贬值幅度很大,我们受的损失也不会大。问题是今后不能再买欧元了,外汇储备也不能继续大幅度增加了。欧债危机告诉我们的教训不仅是欧元区国家存在问题,而是全世 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不可靠。可靠的办法不是无限度地扩大储备,而是怎样将储备花出去。
欧债危机扩散
欧债危机正在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这次轮到法国。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已经发出警告:将在未来3个月内考虑是否将法国国债AAA评级置于“负面观察”。负面观察往往是降级的前奏。 穆迪在声明中称,与其他欧元区主权国家一样,法国的财政状况有所弱化;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冲击法国,导致其财政指标在其他AAA国家中是最差的。 目前欧元区共有6个国家享有AAA级评级,分别是法国、德国、荷兰、芬兰、奥地利和卢森堡,法国负债水平最高。IMF称,2011年法国公共债务将达到GDP的85%,在全球AAA级国家中都属高位。10月17日,法国国债与德国国债的利差扩大到创纪录的93.2个基点,而在今年4月利差仅有29个基点。 法国评级遭受新一轮压力主要由其银行系统对欧洲主权债务的巨大风险敞口,以及对其他国家加大救助力度所致。 欧盟正准备要求欧洲银行提高核心资本金的规模和质量,政府将对未达标银行进行注资。除了自身的负担,身为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也是欧盟救助资金的第二大出资国。目前欧元区正在研究如何扩大EFSF的借贷规模,防范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更大规模经济体陷入危机,而这也将进一步增添法国的公共财政负担。 此外,法国的经济增长形势也让公共财政不容乐观。10月18日巴鲁安承认,此前对于2012年GDP将增长1.75%的预测过于乐观。欧洲政策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法宾·祖莱格则认为,在经济增长潜力上,法国与(陷入困境的)西班牙并无太大差异。 法国主权评级遭受压力将让欧元区对债务危机的应对更为困难。目前EFSF所拥有的AAA级评级是基于各出资国家的评级水平做出的,因此,穆迪在17号也表示,如果法国遭受降级,EFSF的最高评级也会受到质疑。 对此,欧洲正在努力将永久性的危机应对机制欧洲稳定机制(ESM)提前运行。ESM的最重要特点是它享有类似于IMF一样的国际机构身份,从而不受出资方评级的影响。按照原定时间表,ESM将在2013年夏天取代EFSF开始运行,但目前欧洲希望将此提前一年,至少在2012年内实现

5. 欧债危机的起源是什么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起源与演进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联手,美国政府实施了大力的反危机政策,成功使美国金融市场恢复稳定,经济恢复增长,其他各主要国家的经济也恢复了良好增长势头。中国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动下,率先实现V形反弹。然而,2010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我们可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过程与美国次贷危机做个对比。

先看美国。最初,次贷违约率上升,次贷相关债券价格下降,导致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新债代替旧债的连续发行过程中断;现价计价和资本金扣减原则导致杠杆率上升,金融机构只能通过压缩资产负债表实现去杠杆化。在此过程中,信贷紧缩愈演愈烈,一些金融机构因资不抵债而破产。金融危机蔓延导致实体经济陷入衰退。为稳定市场,政府在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收购有毒资产和接管濒临破产金融机构;同时,政府大力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数量宽松与零利率,刺激经济增长。

再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2009年11月希腊财政部长宣布,其2009年财政赤字对GDP比将为 13.7%,而不是原来所预测的6%。市场出现恐慌,希腊国债CDS价格急剧上升。2010年一季度,希腊国债对GDP之比达115%。2010年4月希腊政府宣布如果在5月前得不到救援贷款,将无法为即将到期的200亿欧元国债再融资。由于担心希腊政府对其总额为3000-4000亿美元的国债违约,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希腊国债。希腊政府难以通过发新债还旧债,希腊主权债危机终于爆发。主要依赖希腊政府债券为抵押进行融资的希腊银行无法从其他地方得到资金,只能依靠廉价的欧洲央行贷款,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骤然加剧。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效应出现: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受影响国家的GDP占欧元区GDP37%左右;欧洲资金外逃,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利息率上升,欧元贬值。在此情况下,欧盟、欧洲央行和IMF紧急出台7500亿欧元的救援措施。欧洲央行在国债市场上购买私人投资者抛售的希腊国债,以防其价格下跌、收益率攀升。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垃圾”债券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增加了对银行的短期贷款、放松贷款的抵押条件,以缓解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短缺。在稳定金融市场的同时,同美国不同,欧盟国家并未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希腊等国开始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德国等财政状况良好的国家也准备实行财政紧缩。欧盟区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即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此次欧洲主权债危机中,欧洲央行似乎并不打算效仿美国,也并未修改2%的通货膨胀率目标。

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源于财政赤字过高,但这并非现在才出现的问题。在高福利制度下,希腊人得以维持高消费、重享受的生活方式,加之税收征管不善,导致严重的偷税漏税,使其财政状况比较糟糕;希腊等国在加入欧盟时,由于资本自由流动与固定汇率,使得大量资金流入,公私债务增加,不但存在大量财政赤字,还存在大量经常项目逆差;希腊劳动市场僵硬,与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但无法通过劳动力自由流动缩小差异;马约关于财政赤字的规定未得到严格遵守,欧盟也因一体化和主权矛盾,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受全球金融、经济衰退的影响,希腊问题雪上加霜;造假账,严重的财政困难被暂时掩盖,丧失了及早采取措施的机会。

通常,当一国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使财政赤字增加时,可通过三条途径解决:一是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如降息等刺激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减少赤字;二是通过货币贬值,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减少赤字;三是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但要注意其对增长的负面影响。然而,希腊没有本国货币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既不能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又不能贬值,只有财政紧缩一条路,即大幅削减工资和福利。这在政治上困难,效果难料。德国等迟迟不肯施以援手,也加重了市场对希腊前景的担忧,助推了危机的爆发。

欧洲的救援与后果

为避免危机恶化,导致灾难性后果发生,5月10日,欧洲紧急出台总额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救援行动。其中4400亿欧元是欧元区政府承诺提供的贷款。为实施救援,欧元区政府成立一个为期3年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作为一个特殊目的机构,将发行债券筹资以帮助面临主权债危机的任何欧元区国家;600亿欧元将由欧盟委员会依照《里斯本条约》从金融市场筹集;IMF也将提供2500亿欧元。

为避免国债价格下跌,到5月28日,欧洲央行已购买近400亿欧元的欧元区债券,包括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的政府债券,其中250亿为希腊主权债务。欧洲央行平均每个交易日购入约30亿欧元的债券,其中20亿来自希腊。但希腊短期内并无好转的迹象,欧洲央行几乎是希腊主权债券的唯一买家。

在欧洲央行以人为的高价大规模购入希腊债券的过程中,德法之间也进行着明争暗斗。欧洲央行行长是法国人特里谢,德国人指责他屈服于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巨大压力,违背了欧洲央行长期以来不允许购买其成员国国债的规定。德国央行行长怀疑,法国银行打算利用这一机会,清理法国银行账面上800亿希腊不良资产。

除购买问题国债外,欧洲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各种措施,如降低欧洲央行贷款的抵押标准,增加向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注入。美国联邦储备局则宣布将重开与其他央行的换汇额度,以确保其他央行能获得充足的美元。

目前应该可以断定,希腊在未来两年的国债已经有钱偿还,不会违约,传染效应暂时得到控制,局面不会继续恶化下去。尽管欧洲主权债价格得到稳定,但由于对欧洲经济缺乏信心,投资者抛售欧元购买美元,导致欧元持续贬值。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远未结束。

而且,还留下一个问题,未来欧洲央行如何退出?现在推行的救助政策,已经把欧洲央行逼到了角落里。假如它停止救市,是否会使高负债国家的债券价格跌至谷底?欧洲央行本身也可能陷入危险。欧洲央行的资金,目前约700亿欧元,大部分投入到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救助危机将使央行资金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完全用尽。每年年底,德国央行通常会将其利润转到联邦政府。但未来几年,利润可能因和希腊债券挂钩而减少,这对德国央行的信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欧元区的债务问题与欧元前景

有问题绝不仅仅是希腊。欧元区平均预算赤字占GDP比例高达6.9%,除希腊外,爱尔兰、西班牙这一比例都超过10%。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各成员国赤字不得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但根据欧盟数据,去年和今年,27个成员国中只有瑞典和爱沙尼亚达标。

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要想解决债务问题,既要在今后数年内使财政赤字/GDP大幅下降,也要在未来几年使国债余额/GDP停止增长或下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国债余额与GDP之比的动态路径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债实际利息率的对比关系。在必须逐年削减基本财政赤字的同时,财政赤字国还必须满足债务余额/GDP趋于稳定值的条件。该条件是:经济增长率大于实际汇率。而国债余额/GDP比稳定且下降的条件是:经济增长速度-利率(国债收益率)-通货膨胀率>0。

可以想象,欧洲公共债务负担沉重的国家一定会寻找新的增长点,尽力争取较高的经济增速,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容许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并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否则长期利率会上升。现在看来,希腊债务余额/GDP趋于稳定并逐渐减少是有困难的。希腊经济增速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会小于国债实际利率,因为现在希腊并未找到新的增长点,而通胀短时间又起不来,所以只能依靠欧元贬值、财政紧缩。如果希腊不能通过结构改革保证基本财政收支平衡,希腊的债务/GDP就无法逐渐减少。这类问题也存在于许多欧元区国家和OECD国家。2011年,欧元区成员国国债/GDP将大于90%。

我认为,欧元贬值是暂时的,欧洲的国际收支状况明显好于美国,欧元不会持续贬值。欧元区也不会解体,因为这样政治代价过高,而欧洲的经济能力应该能够解决目前的问题。现在的关键在于德国的态度。在欧盟这样的经济体中,如果没有财政转移支付,德国越强,其他国家越弱,欧元越要出问题,这就存在一个悖论。所以,德国如果自扫门前雪,只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把欧元害了,也把德国自己害了。

危机可以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和欧元的消失。但危机也可能导致欧元区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不但有统一货币,而且有统一或近乎统一的财政,类似于美国联邦和各州的财政关系。此前,欧盟和欧元区扩张速度太快,很多体制机制并不完善,未来是否可以引入退出或除名机制,以免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未来,还应进一步打破各种要素流动的障碍,如劳动力的流动,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趋同。

强大的欧洲经济和强大的欧元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因为欧元贬值可以为中国外储分散化提供了条件,而过去欧元太贵,限制了我们这样做。

美国仍是世界金融稳定的最大威胁

中长期真正的威胁,是发达国家的双逆差及国债和外债的累积。

谁来购买全球巨额的公共债务,特别是美国国债?日本债务占GDP比例高达200%,但日本储蓄率很高,基本上是本国居民购买,国民财富基本上就可以搞定。欧元区的债券也是欧洲自己买。美国国债靠谁来买?全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借新债还旧债和央行印钞票的阶段,新债只能依靠有剩余储蓄的国家购买。一旦新债券无人购买,将会导致国家破产、债券违约以及印钞,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之所以现在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等国继续购买美国和欧洲债券,减少了印钞票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的运转依然未恢复正常。

未来,美国依然是世界金融稳定的最大威胁。因为欧洲从总体上看,只有国债问题,外债问题尚不严重,如德国国际投资头寸为正,欧元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在这点上,欧洲强于美国。而美国既有巨额财政赤字又有巨额外债,在双赤字情况下能维持金融稳定,很大程度是由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随着双赤字的恶化,美元的地位终将削弱。美国国债的50%以上依靠外国投资者,2015年美国国债与GDP之比将大于100%,长期看不到改善的前景。因此在中长期,不排除美国发生国际收支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可能性。

日本、中国、德国具有较强的财力购买美国国债。但希腊危机和世界各国财政状况的普遍恶化,使日本、德国购买美国国债的能力下降。谁来买单?在此情境下,美国运用视线转移战略,将这一压力转到逼迫人民币升值上来。先有美国130名议员联名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也屡提人民币要升值、“不惜与中国打贸易战”等观点,声称人民币升值可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5月份刚刚结束的中美战略对话中,尽管美国以人民币升值上的让步换取开放市场的让步。然而,出于政治需要,人民币升值的话题一定还会重提。到底什么是中国的真正利益?未来中国在美元陷阱中会陷多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6. 欧债危机是什么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开端:
2008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2009年12月8日 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
2009年12月15日 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
2009年12月16日 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
2009年12月22日 穆迪09年12月22日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发展:
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2010年1月11日 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
2010年2月4日 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
2010年2月5日 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惶恐,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蔓延:
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2010年2月4日 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
2010年2月9日 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2010年2月10日 巴克莱资本表示,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1760亿美元
升级:
希腊财政部长称,希腊在5月19日之前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度过危机。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10日凌晨达成了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稳定机制,避免危机蔓延。
2010年4月23日 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
2010年5月3日 德内阁批224亿欧元援希计划
2010年5月10日 欧盟批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计划,IMF可能提供2500亿欧元资金救助希腊
2010年9月7日 欧元区财长批准为希腊提供第二笔贷款,总额65亿欧元
2011年1月14日 惠誉下调希腊主权信贷评级由BBB-级下调至BB+级,评级展望为负面。
2011年3月7日 穆迪3月7日将希腊国债评级从“Ba1”下调至“B1”,评级前景为负面。
2011年3月29日 标普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BB+”下调至“BB-”。
2011年6月29日 希腊议会通过了为期5年的财政紧缩方案,这为欧元区出台新一轮救助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7月4日 标普将希腊长期评级从“B”下调至“CCC”,指出以新债换旧债计划或令希腊处于选择性违约境地
2011年7月21日 欧元区通过紧急峰会再向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贷款的第二次援助。贷款到期时间从7年半延长到15年至30年;利率从4.5%降低至3.5%。银行等私营机构同意在2014年前经由回购希腊债券等方式出资大约500亿欧元援助希腊。
2011年7月27日 标普下调希腊评级至“CC”,展望为负面。标普认为欧盟的希腊债务重组计划是“廉价交换”,看似希腊债务交换和展期选项“对投资者不利”,希腊债务重组相当于“选择性违约”。

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主权债务危机的升温,债务危机开始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意大利和西班牙谁将是欧债危机下一个倒掉的“多米诺骨牌”成为议论沸点。
截至2010年底,意大利公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19%,远高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上限,在欧盟各国中仅次于希腊的142.8%。此外,意大利经济增长乏力,出口增长趋势微弱,进口商品价格高涨,恶劣的经济环境使得意大利的危机雪上加霜。
西班牙也面临着被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数据显示,西班牙2010年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9.2%。尽管西班牙政府正实施30年来规模最大的预算削减措施,同时还采取措施提高退休年龄和缩减裁员成本。但国际基金组织认为,西班牙为防止债务危机而采取的措施不够完整,其面临的债务风险相当巨大。
据报道,金融大鳄索罗斯将欧债危机的爆发归咎于德国的自私及不作为。他认为德国总理默克尔坚持自行维系本国金融体制安危,才埋下了今日欧债危机的祸患。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则呼吁国会尽快通过紧缩方案。然而,据资料显示,意大利2011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为1.03%,这种缓慢的经济增长一旦遭遇财政紧缩,就可能陷入衰退。如果意大利向外界求助,就必须进行经济紧缩,因此可能陷入经济衰退和公共债务上升的双重困境。
作为欧元区第三和第四大经济体,意大利和西班牙在欧洲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对市场的冲击力度远非希腊等国可比。
鉴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庞大的外债规模,有分析认为,如果两国陷入债务危机无法从市场融资,那么欧盟其他国家将没有足够力量来援救意大利和西班牙,欧元区有可能因此分崩离析。从全球范围来看,如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波及核心国家,全球市场的投资方向将会逆转,资金撤出股市、商品市场,进入贵金属市场等寻求避险。这将导致资产价格明显波动,或许将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随着意大利及西班牙国债危机逼近,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也开始面临债务风险。有迹象显示,市场投资者正在做空法国主权债券,债务危机正步步紧逼。
欧债危机背后的美债踪影
欧债危机背后掺杂的是更深层较量,那就是美国与欧洲正在展开一场货币主导权与债务资源的大战。事实上,美国依然延续其金融货币霸权所赋予的“结构性权力”。而自从欧元诞生之日起,欧元就作为全球最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全面挑战美元霸权体系。
首先,欧元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欧元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选择。由于欧元区主要出口商品品种与美国具有竞争性,欧元结算量的上升就必然导致美元结算量的下降。结算量就是定价权,美元结算量的比重下降意味着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定价权的流失。
其次,欧元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欧元诞生之后占全球总外汇储备量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美元则持续下降。根据IM F的官方外汇储备构成数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9年,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倒U”型走势,在欧元正式成立之前和成立初期,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占世界储备的比重从1995年的59%上升到了2001年底71.5%。但是,自从2001年以后,美元的比重就开始不断下降,截至2010年已经滑落到62.1%。
然而,对美国的威胁似乎还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美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资源争夺,这个恐怕是美国最为担忧的。在借款“依赖型”体制下,美国长期国际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能够维持,需要以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为保证。而要保证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就必然要依赖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换取美元,其他国家又用换取的美元通过购买美国债券投资于美国,于是美元回流至美国,为其债务进行融资。
令美国担忧的是,与美国相似欧洲国家也基本是“债务依赖型国家”。根据IM F的数据库,世界外债发行数量最多的前十个国家,包括了美国、7个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和澳大利亚,这10个国家对外发行的债券占全球的83.8%,而这其中欧元区各国债券市场加总后规模占到了全球的45%,已经超过了美国32%左右的份额,无疑这是对美国债务依赖体系的最大挑战。
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已经成为美国债务的最大买家,并且通过量化宽松政策让债务货币化。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5月初的27231亿美元,是危机前的3倍。而今美联储即将在6月停止6000亿美元的国债购买计划,由谁来继续接手如此庞大的债务是最大的问题。在美国货币和财政双双承压的情况下,只有制造一个比美国国债还烂的债券,才可能让金融市场在坏与更坏之间选择一个较好的。
于是,近期美国评级机构不断调低希腊、爱尔兰、比利时的主权信用评级,轮番对欧债危机制造动荡,大举做空欧元,美元利用“避险属性”和阶段性强势,使资本大量回流美国本土,而美国成了这场危机的赢家,包括美国国债、美股及其它机构债券在内的美元资产大受追捧。尽管当前美国国债已经突破债务上限,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和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五个月低点,美国国债受到超额认购,债务融资得以顺利进行。
内外夹击之间,欧债危机不再是欧洲五国的危机,债务危机由边缘国家向核心国蔓延的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大,等待欧洲将是新一轮的债务风暴

7. 欧债危机下的外贸市场,要怎么应对

"目前欧债危机的'病'很重,先要救命,然后配套'治病'。否则'命'没有了,对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乃至G20损失都很大。"浙商证券策略分析师闻岳春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欧债在目前早就不仅仅是财政问题,更是金融问题了。欧债危机搅得欧元区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不安,欧洲股市连续暴跌,欧元汇市动荡,欧元连续大幅贬值。我国银行业受影响不大外贸出口再次面临冲击

"如果欧洲金融业出现了问题,就必然影响到亚洲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进而会发生信贷紧张,亚洲银行业之间的同业拆借利率可能会飙升,银行就难以在金融市场上轻易融资,实体经济也就没法从金融系统里面得到融资。这就很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一个就是亚洲的银行业纷纷破产,另一种就是实体经济肯定会下滑,失业上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鹏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不过王鹏也指出:"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这次要好一些。因为上次是亚洲自身经济出现了问题,而这次只是外部原因,所以亚洲各地自身的调节空间还是比较大,应对措施可能会相对充分一些。"

欧债危机的不断升级,受害最严重的应该是银行业,值得庆幸的是,"我国银行业影响却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中国商报记者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所获悉。"目前除中国银行有折合成1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欧债风险敞口外,中国其他银行几乎没有。"

"目前我国基本没有持有希腊国债,持有的意大利国债占意大利国债总量也仅4%,规模较小,直接损失微乎其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所分析师边卫红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欧债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大的是外需乃至实体经济。"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的观点。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对欧盟的外贸及投融资方面的受损。"王勇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虽然中国与希腊的贸易只占中欧贸易很小的比重,但是,由于欧盟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元区经济整体下行,必将影响中国未来整体出口形势。欧债危机的延续,还可能加剧欧元对美元和人民币的贬值,人民币有效汇率也将有所回升,这又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出口。

权威机构测算,欧元对美元每贬值1%,短期内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增速将下降0.65%;若欧盟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出口增速就会下降6%。

复旦大学美研中心副教授宋国友也指出,早在2007年,欧盟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分别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7%和出口总额的20%左右,这两个指标均要高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而言,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要比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更加有影响。"

数据显示,自2010年二季度开始,我国对欧盟的贸易增速就进入了下行通道。2011年8月份,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速同比持平,环比仅为-2.6%,低于2000年以来5%的平均水平。前8个月,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长18.5%,低于2000年以来23.9%的平均增速。

"总体来说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虽然中国对欧元区贸易目前已经超过美国,欧债危机自然会影响中国出口,但是这些影响对中国来说是可以驾驭的。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极力推动内需增长,内需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减少,外贸顺差对中国GDP的贡献已经从2007年的10%左右降到今年的4%左右。

面对日益蔓延的欧债危机,中国又将如何应对呢?有人认为,针对欧债危机,我国应本着大国姿态,积极参与救助,推动中欧经贸投资向更深层次合作,这不仅可以支持欧元区国家克服危机,也可借此深化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机制,提升国际话语权。目前,一些欧洲国家也希望中国大手笔购买危机国家的债务,以帮助稳定欧洲债券市场和投资者信心。

购买欧债应该谨慎 实体经济更有价值

如果全球金融危机再现,中国是否会像2008年那样加大政府支出以抵御全球衰退,从而重振亚洲和全球经济呢?

"我认为中国再次出手,加大政府支出以抵御全球危机还是比较难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鹏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因为中国经济这次除受到了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欧元区经济影响)外,自身也还有很多的问题,这不是简单的增加政府支出就可以解决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的4万亿投资确实给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很大贡献,体现了一个大国的风范,但也留下了通货膨胀预期比较高、政府赤字大等后遗症。这也告诉我们这些刺激是暂时性的,不能频繁使用,毕竟我们不能像美国那样可以向全世界撒美元。中国不是财神爷更不是救世主,中国要做的是根据自身在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自身经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制定一个更完善的一揽子救助计划或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未来的经济持续增长打好坚实基础。

对于中国大手笔购买欧洲国家债券的提法,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并不持完全赞同态度。

"在当前的条件下,由于一些危机国家的违约风险仍处在上升通道,欧元面临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压力,因此中国对投资欧债应该审慎。"马骏建议说。不过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发行的债券和欧洲各国政府今后一旦达成共识后发行的欧元区共同债券,马骏认为中国应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予以支持。

那么中国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应对欧债危机呢?

"危机的加剧意味着欧洲的进口需求会下降,我们理应做好主动应对欧元区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略准备。"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说。这要求中国企业应不断创新产品,努力开拓新的市场;还要改善进口结构,促进国内的消费升级,进而促进产业升级。更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是,在当前欧债危机时期,中国可通过购买一些欧元区债券特别是"南欧五国"的债券,同时增加中国对欧洲国家的人民币直接投资,这不仅会对缓解欧债危机有很大帮助,还能以此抗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加快人民币"欧洲化"的进程,并敦促欧盟尽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争取中国出口产品在欧洲免遭反倾销措施之累。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中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对欧洲国家的投资,相比购买债券来说,投资欧洲的实体经济或许更具价值,比如高科技企业、品牌企业等。"

另外,王勇还认为,欧债危机升级,使得在欧洲投资的华人、华侨经营惨淡甚至亏损,不少人已开始撤离欧洲,回国投资。为此,我们需要有序引导在欧洲的华侨资本回国投资。相关地方政府可以为侨资回归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引导侨资成为启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新"引擎"。

"当然还需多多留神,防止'土热钱'加速流入国内。"王勇强调说。所谓"土热钱"是指海外尤其是在欧洲掌握大规模资金的华人、华侨,通过内地社会网络、地下钱庄等渠道,将资本注入内地市场短期套利。对这些"土热钱",一要加强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下异常资金的跨境流动管理,尤其加强对资本金结汇后人民币资金去向的监管;二要加大对地下钱庄的打击力度,提高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的真实性要求。同时,加强外汇局与相关部门间在热钱监管上的协作,形成合力,精准打击。

8. 欧洲债券危机对中国货币有何影响

个人觉得,欧债危机对中国货币没有直接的影响。
但欧债危机带来的欧洲经济下降,会影响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如果对中国的出口负影响足够大的话,可能会延缓人民币升值的进程;至于这负面影响会不会有那么大,我想现在谁也说不好,包括欧洲自己,只有拭目以待。

9. 中国如何应对欧债危机

眼下,欧洲正为债务问题搞得焦头烂额,而中国是否该出手救欧洲也因此成为一大热门话题。国际媒体都开足了火力准备在这个议题中讨论出个结果来,为欧洲寻找出路。中国的媒体上是一边倒的反对声,担心中国的投资打水漂或是被欧洲给拖垮。然而,中国该不该拯救欧洲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只是媒体用来吸引眼球的提法。中国没有能力,欧洲也没怎么指望中国去救。政府间正讨论的议题是中国是否应该去投资欧洲债券,而不是拯救的问题。
既然是投资,目的当然就是利益回报。鉴于目前欧洲经济形势,不可能给投资者以高额的经济回报。在欧盟新救援计划中,私人部门的投资者还被逼接受50%希腊国债减记。虽然欧洲金融稳定工具会为新的投资者提供担保,但仅限于初次20%的损失,与之前50%的减记比起来相差较远。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此时投资欧洲债券都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所以当欧洲金融稳定工具首席执行官雷格林来华推销欧洲稳定基金的时候,民意很焦虑,担心政府会动用外汇储备购买安全系数不高、回报率低的欧洲债券。但是投资回报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的回报有时候更诱人。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并没有旁落,在诸多国际事务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中国清楚,欧洲人更清楚,因此双方都没有把话说死。
目前,全球有能力购买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国家屈指可数,如果中国有意投资,完全可以大方地等着欧洲人上门谈判。一旦坐下来谈,话题可能会涉及对华武器禁运、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对华武器禁运,欧洲过去常常推脱美国干涉,不和中国讨论解禁问题。这次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美国却自顾不暇,当然也没有理由去阻碍欧洲接受中国的投资。何况这项禁令本就是冷战产物,美国国内也有很多支持解禁的声音。不过,欧洲要想解禁,必须要通过27个成员国的同意才行,难度不小。但即使这次没有成功,达成某种阶段性的计划也是值得考虑的。
既然要投资,就要有明确的投资方式。目前大家讨论最多的两种方案是购买新推出来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和通过IMF来投资。这两种方案都有不足之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虽然获得了评级机构AAA的评级,但毕竟是个新生事物,诸多细节没有披露,流动性和安全系数还有待市场检验。如果通过IMF来投资,安全系数自然上去了,但IMF毕竟是由欧美所控制,中国出了钱,赞誉可能将归IMF所有。
因此,笔者建议不妨探索一条新方式:由中国自己设立欧债投资基金,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来决定如何购买欧洲金融稳定工具以及购买数额。这样既可以做到公开透明,缓解民意压力,又争取了主动权,一改由对方抛出方案、我们再决定是否接受的被动,也可以保证外汇储备市场化运作方式不受干涉。

阅读全文

与欧洲债券危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低于0 浏览:741
买国债一千万五年有多少利息 浏览:637
厦大教育发展基金会联系电话 浏览:175
广东省信和慈善基金会会长 浏览:846
哪几个基金重仓旅游类股票 浏览:728
金融债和国债的区别 浏览:515
银行的理财产品会损失本金吗 浏览:8
债券的投资风险小于股票 浏览:819
郑州投资理财顾问 浏览:460
支付宝理财产品分类 浏览:232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 浏览:856
文化礼堂公益慈善基金会 浏览:499
通过基金可以投资哪些国家的股票 浏览:943
投资金蛋理财靠谱吗 浏览:39
旧车保险如何过户到新车保险 浏览:820
易方达国债 浏览:909
银行理财差不到交易记录 浏览:954
买股票基金应该怎么买 浏览:897
鹏华丰实定期开放债券a 浏览:135
怎么查保险公司年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