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要摊销债券的溢折价
摊销溢价是一种资产。所有权不属于企业。但是,由于企业实际获得资产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并承担与资产相关的风险,企业实际获得资产。提供的主要经济效益,同时承担与资产相关的风险。
“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期记录的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即:租赁资产的账面余额从资产的折让中扣除项目后的金额 )。
1、计算实际利率
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债券利息的贴现值。根据“试误法”、“内插法”可求得实际利率。
2、年度终了计算利息并摊销溢折价
溢价购入
(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票面值*票面利率
(投资收益或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债券面值+溢价-上期累积已摊销的溢价)*实际利率
应摊销溢价=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按应摊销溢价贷记“长期债券投资——溢价”科目
折价购入
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票面价值*票面利率
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债券面值-债券折价+上一期累积已摊销折价)*实际利率
应摊销折价=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按票面计算的利息
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按应摊销溢价借记“长期债券投资——折价”科目
❷ 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的账务处理
债券处理抓两头:
1、债券面值
2、银行存款
3、倒挤出债券溢折价(差额根据面值和银行做借贷方)
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❸ 关于购买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溢价和折价的摊销有什么不同溢价和折价的账务处理一样么
一样,有的正的,有的反的。
❹ 长期债权投资溢折价摊销的账务处理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例子:
Y企业1995年1月3日购入B企业1995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票面利率12%,债券面值1000元,企业按1050元的价格购入80张,另支付有关税费400元(因金额较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假设Y企业按年计算利息,Y企业计提利息并分别按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摊销溢价的会计处理如下:
(1)投资时:
初始投资成本(80×1050) =84000
减:债券面值(80×1000) =80000
债券溢价 =4000
(2)购入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80000
——债券投资(溢价) 4000
投资收益——长期债券费用摊销 400
贷:银行存款 84400
(3)年度终了计算利息并摊销溢价:
①按实际利率法计算:
实际利率法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如为分期收取利息,到期一次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的,应当根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并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
根据上述公式,先按10%的利率测试:
80000×0.620921+9600×3.790787=86065>84000(注1)(年金现值表)
(注1:0.620921是根据“期终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后收取的1元按10%利率贴现的贴现值;3.790787是根据“年金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中每年收取的1元按10%的利率贴现的贴现值。)
③再按11%的利率测试:
80000×0.593451+9600×3.695897=82957<84000(注2)
(注2:0.593451是根据“期终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后收取的1元按11%利率贴现的贴现值;3.695897是根据“年金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中每年收取的1元按11%的利率贴现的贴现值。)
根据上述等式设A2利率对应的数据为B2,A1利率对应的数据是B1,实际利率为A,对应的数据为B,A1、B1、B、A2、B2为已知数,求得实际利率A=A1+(B1-B)/(B1-B2)*(A2-A1)
根据插入法计算实际利率=10%+(11%-10%)×(86065-84000)÷(86065-82957)=10.66%
注: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金额应为8632元(80974×10.66%),差额6元(8632-8626),这是由于计算时小数点保留位数造成的,在最后一年调整。
各年会计分录如下:
1995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954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646
1996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886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714
199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809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791
199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725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875
1999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626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974
(3)按直线法计算:
会计分录如下(每年相同):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8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800
(4)各年收到债券利息(除最后一次付息外):
借:银行存款 9600
贷:应收利息 9600
(5)到期还本共收到最后一次利息:
借:银行存款 896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80000
应收利息 9600
❺ 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如何记账
企业债来券应按期计提利息自,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其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与债券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分期摊销。摊销方法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线法。
分期计提利息及摊销溢价、折价时,应当区别情况处理:面值发行债券应计提的利息,
借: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溢价发行债券,按应摊销的溢价金额,
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折价发行债券,按应摊销的折价金额和应计利息之和,
借: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❻ 债券溢折价的摊销方法选择对纳税筹划的影响是怎样的
答,
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 对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 企业可以选专择直线法或是实际利属率法进行核算。由于采用直线法, 每期的溢折价摊销额和确认的投资收益是相等的; 而采用实际利率法, 每期按债券期初的账面价值和实际利率的乘积来确认应计利息收入, 且其金额会因溢折价的摊销而逐期减少或增加。债券摊销方法不同, 并不影响利息费用总和, 但要影响各年度的利息费用摊销额。因此, 当企业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 宜选择实际利率法进行核算, 前几年的折价摊销额少于直线法的摊销额, 前几年的投资收益也就小于直线法的投资收益, 公司前期缴纳的税款也就相应的较直线法少, 从而取得延缓纳税收益。相反, 当企业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 应选择直线法来摊销, 对企业更为有利。
❼ 债券折价的债券折价的摊销概念
债券的折价是按债券市场利率与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差。为了使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收益账户能正确反映实得利息,并使债券到期时债券投资账户的账面金额与债券的面值相等,应对折价予以分期摊销。对于债券的折价来说投资者每期的利息收入加上每期摊销的折价,就是每期实得的利息收入。
❽ 发行公司债券折价的摊销可能计入什么科目,
发行公司债券折价的摊销可能计入的科目,
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开发支出等。
❾ 折价发行债券摊销折价金额的会计分录解释
货币时间价值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准则是比较搞脑子的
不是一句两句说的清楚的,简单解专释一下吧,
比如,市属场上利率水平为8%,你的债券承诺每年给5%的回报
那么,人家肯定不会原价买你的债券,因为买你的债券不如去买那个8%的资产
于是,为了卖出去,债券要打折
按题目的说法,打了9折
那么,你面值10000万债券,实际卖了9000万元
中间的 1000万元 就是债券折价,
但是 在债券期满的时候,就不存在这个折价了,
所以,这1000万元必须在以后期间调整回来
发行时分录:
借:现金 9000万元
借:发行债券——债券折价 1000万元
贷:发行债券——债券面值 10000万元
调整中 有两种办法
严格按准则来应该用实际利率法,计算量很大
你这个题里面是按直线法
就是 在5年中 每年调整200万元
也就有了那条分录
经济意义是
就像上面说的,你以低于市场利率水平的5%发行这个债券
结果市场不买你的帐 你不得不打折出售
这个打折的部分,实际也形成你发债的“实际资金成本”
在5年里慢慢确认为利息了
❿ 关于长期债权投资溢折价摊销的账务处理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例子: Y企业1995年1月日购入B企业1995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票面利率12%,债券面值1000元,企业按1050元的价格购入80张,另支付有关税费400元(因金额较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假设Y企业按年计算利息,Y企业计提利息并分别按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摊销溢价的会计处理如下: (1)投资时: 初始投资成本(80×1050) =84000 减:债券面值(80×1000) =80000 债券溢价 =4000 (2)购入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80000 ——债券投资(溢价) 4000 投资收益——长期债券费用摊销 400 贷:银行存款 84400 (3)年度终了计算利息并摊销溢价: ①按实际利率法计算: 实际利率法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如为分期收取利息,到期一次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的,应当根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并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 根据上述公式,先按10%的利率测试: 80000×0.620921+9600×3.790787=86065>84000(注1)(年金现值表) (注1:0.620921是根据“期终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后收取的1元按10%利率贴现的贴现值;3.790787是根据“年金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中每年收取的1元按10%的利率贴现的贴现值。) ③再按11%的利率测试: 80000×0.593451+9600×3.695897=82957<84000(注2) (注2:0.593451是根据“期终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后收取的1元按11%利率贴现的贴现值;3.695897是根据“年金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中每年收取的1元按11%的利率贴现的贴现值。) 根据上述等式设A2利率对应的数据为B2,A1利率对应的数据是B1,实际利率为A,对应的数据为B,A1、B1、B、A2、B2为已知数,求得实际利率A=A1+(B1-B)/(B1-B2)*(A2-A1) 根据插入法计算实际利率=10%+(11%-10%)×(86065-84000)÷(86065-82957)=10.66% 注: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金额应为8632元(80974×10.66%),差额6元(8632-8626),这是由于计算时小数点保留位数造成的,在最后一年调整。 各年会计分录如下: 1995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954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646 1996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886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714 199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809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791 199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725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875 1999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626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974 (3)按直线法计算: 会计分录如下(每年相同):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8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800 (4)各年收到债券利息(除最后一次付息外): 借:银行存款 9600 贷:应收利息 9600 (5)到期还本共收到最后一次利息: 借:银行存款 896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80000 应收利息 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