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怎么样
这方面的论文在一方网很多的哦,之前我就找上面的老师帮忙指导的。相对于网上很多个人和小机构要好很多,我之前找的一方网王老师咨询的,非常专业的说
这里还有些资料,你看看
资产证券化可以丰富债券市场品种,提供新的融资和投资渠道,提高资本周转率,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还可以解决资产负债不匹配、资本不足等问题,同时转移部分系统性风险。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不仅可以在现有资产证券化产品基础上丰富产品内容,满足各方面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而且可以根据控制风险需要推出表内双担保债券,减少投机行为。但是,目前资产证券化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少权威的评级机构,进入门槛较低,信用评级缺乏公信力;二是资产证券化领域法律不健全,资产证券化的税收、会计与信息披露等相关法律还有待完善;三是投资者数量有限、市场规模太小;四是监管过严、审批程序复杂、且期限较长,导致产品数量太少,没有发挥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关于如何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笔者建议,一要创新资产证券化产品,扩大市场规模;二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三要完善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四要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评级机构质量,创造信用评级需求,加强评级机构道德风险管理;五要拓宽市场参与者范围;六要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支持证券化业务发展。
还有不懂的地方,你上一方网自己看吧~
摘要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动态
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的基本思路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理论分析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与分类
建立利率模型与确定利率波动率
专项分析:MBS分析
MPS分析
CMO分析
商业房产按揭抵押债券
美国次贷危机的理论分析
美国住房贷款证券化
次级贷款概述
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
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带动了经济增长
次贷危机发生过程
次级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的过度的透支消费
金融衍生产品监管存在漏洞
投资银行过度竞争
金融杠杆化程度过高和金融机构短期行为
信用评级领域存在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借鉴
借鉴场内金融工具经验
金融法案改革控制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
国际清算银行改革推出巴塞尔协议Ⅲ
房屋按揭贷款资产证券化现状与问题
房地产市场与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中国资产证券化现状
债券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位置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
证券化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相关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信用评级体系存在问题
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与参与者数量不够
SPV的监管
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与创新建议
推进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
推出MBS的可行性
完善证券化品种推动金融创新机制
相关法律与制度创新
法律建设方面创新
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
适用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调整
会计准则一致性
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提高信用评级机构质量
创造评级需求
加强监管防范道德风险
拓宽市场参与者范围
引入机构投资者
引入个人投资者
引入外部投资者
货币政策与资产证券化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宏观调控引导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
结论与展望
后记
最好先拟提纲,再写论文,你参考下这个吧,当时一方的王老师给我,直接就通过了,呵呵,老师拿我的当别人的范文了
你好
『贰』 国际债券市场和发展特点,急,急,急,急!
国际债券市场(International bond markets)是指由国际债券的发行人和投资人所形成的金融市场。具体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组织国际债券的发行和认购。流通市场安排国际债券的上市和买卖。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国际债券市场。
1、融资者的主体始终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较小 。
2、币种结构发生变化 。
3、欧洲债券的发行规模远大于外国债券。
4、国际债券类别结构发生变化 。
5、新兴市场国家表现活跃,政府为主要发行主体
『叁』 滞胀时期债券市场的的情况
一,经济增长凸显"滞胀"阴影
(一)经济增速可能在4季度迅速回落
我们研究认为,根据当前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宏观调控力度以及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经济增长在2004年4季度到2005年上半年将迅速回落.
1,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为4年来新高
通过对99年6月份以来的投资对GDP的贡献度的测算(参见下图),我们可以看到GDP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自2000年以来持续上升.在1999-2000年,投资对GDP的贡献度在27%,而202003年上升到37%.这种情况在2004年上半年得到延续.2004年上半年,GDP对投资的贡献度为37%,高于2003年同期8个百分点,高于2000年18个百分点之多!可以看到,本轮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投资拉动型特征,一旦投资得到有效抑制,目前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可能难以维系.
图1 投资对GDP的贡献度
随着2004年二季度以来宏观调控的进行,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抑制.从图2可以看到,自2003年以来,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持续快速上涨,2003年全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长28.4%,而2002年全年这一数据为17.4%.进入2004年的第二月,该数据更是上升到53%之高,投资过热的迹象十分明显.为此,央行连连出台调控措施,实行了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发行大量央行票据对冲由于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投放.另外,更为重要,也更为直接的是行政手段的实施.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2004年投资过热的迹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反映在数据上为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速的迅速回落,从2月份的53%回落到7月份的31.1%.我们预计,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的宏观调控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投资增速的下滑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图2 近3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速
一般而言,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即上半年投资的回落对经济的影响预计在第4季度甚至明年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石油价格高企抑制经济增长
进入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攀升到40美元/桶以上,一度逼近50美元大关.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综合作用:(1)全球需求增长,特别是中国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2)库存的下降,主要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商业石油库存不断下降;(3)美元贬值使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高.相对于2001年美元兑欧元汇率的最低点是0.8849,2003年美元兑欧元汇率达到1.2611,美元贬值幅度达到43%,而同期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了20%左右;(4)以投资基金为主的投机性资金大举进入,推高油价.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导致目前国际油价连创新高的各种因素在2004年第4季度不会马上改变,预计20200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还将维持在历史高位水平.
目前的高油价已使亚洲许多国家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据国际有关机构202003年的推算,一桶原油超过30美元,亚洲国家平均通货膨胀率增加0.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放慢0.25个百分点.如果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下去,202004年亚洲经济增长将下调约0.8个百分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也将进一步升高.进口石油的亚洲国家因使用替代能源能力较小因而需要付出高额费用,国际收支平衡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对于产油的亚洲国家,如果油价平均保持每桶35美元以上的高价位,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上升0.6个百分点.
中国逐渐由资源自给型国家转变为资源进口型国家.按照2003年的数据,中国的原油进口已达到1/3.根据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的研究,如果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30美元/桶以上,我国的GDP增长率将下降0.25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石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则我国的GDP增长率预计下降0.8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随着宏观调控的进行而导致投资增长的受限,以及石油价格高企的影响,预计2004年第4季度乃至2005年上半年,中国GDP将摆脱目前快速上升的轨道,季度同比增速迅速回落到7-8%的水平.
(二)物价高企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1,粮食价格长期难有大幅回落
我国今年的秋粮有望获得丰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预计20200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比上年度增产6%左右.如是,将扭转连续4年产量大幅下滑的局面.同时,美国农业部也根据秋粮的情况调高了对中国粮食产量的预期(参见下表).
中国粮食产量情况预计
种植年度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F1)
2004/2005(F2)
粮食产量(百万吨)
343.09
324.08
337.30
345.30
备注:(1)种植年度为每年8月至次年7月.因此今年的秋粮计入04/2005年的产量.(2)F1为美国农业部7月份的预计数据;F2为美国农业部8月份的预计数据.
但是,应当看到,即使今年秋粮增产,依然无法满足国内日益扩大的粮食缺口.因此,预计粮食库存持续下滑的局面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图3).
不过,随着播种面积的扩大以及因农产品价格上升而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到2005年秋季粮食问题有望得到较好的缓解.
图3 我国粮食库存情况预计(单位:百万吨)
2,石油价格对物价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前文中我们分析到了石油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如果国际油价维持在30美元以上,我国的CPI将较去年同期上扬0.4%.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很有可能维持在40美元附近的高位,短期内下降的空间有限.而国内的油价虽然经过调整,但是与国际油价的上涨依然有一定的差距.换句话说,即使国际油价维持在目前的水平,国内仍存在油价继续上调的可能.而且,根据历史上调价情况看,即使国际油价回落,国内油价调低的步伐总是较慢.因此,在国际石油价格维持高位的环境下,我们不得不重新评估国内的物价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宏观调控的进行,以及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难以迅速回落,我国经济在第4季度至2005年上半年面临着经济增速回落,物价继续走强的局面.这种局面具有一定的"滞胀"特征,值得我们关注.
二,债券投资:控制风险为主,加强创新设计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的走强,物价的回升,债券市场结束了多年的牛市,经历了连续的收益率上升行情.在过去的1年时间内,交易所中长期国债收益了上升了150-200BP,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见图4).
图4 2003年8月以来交易所部分国债收益率变动情况
鉴于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滞胀"阴影,而国际环境中美元又进入了明显的升息周期,不少机构预计美国经济在2004年和2005年均将维持在4%以上的增长率,失业率也将持续下降到5.5%左右,而同时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左右.根据这种分析,美联储很有可能在2004年年底之前再度升息50BP,达到2.25%,而2005年年底可能最终把利率调高到4.0%以上.由于中国采取近乎固定利率的汇率政策,因此长期看美元利率与人民币利率的调整方向基本一致.如果美元利率连续调升,则人民币利率调升的压力将持续上升,最终调升人民币存款利率很难避免.
在面临利率上调风险的情况下,债券投资无疑要把投资风险放在首位,我们建议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控制投资仓位.在过去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中,不少机构运用债券收益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回购利率)的利差放大持仓,以期获得超额收益.这种操作方式在收益率下降时期可以获得利差和溢价的双重收益,但是在收益率上升时期则扩大了持仓风险,导致在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不少机构资金链出现断裂,不得不斩仓出局.我们认为,在利率可能面临上升周期的环境下,投资者一定要控制好投资仓位,保证流动性需要.
二是控制投资久期.众所周知,利率上升周期的久期控制非常重要,很多基金公司在202004年初就把债券投资久期缩短到2年以内,应该说规避了收益率上升带来的投资风险.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控制久期较控制投资仓位更重要.
三是加强控制风险的久期中性投资策略.随着跨市场国债供给的持续增加以及期限结构的更加合理,运用不同期限,不同品种进行久期中性的投资可能成为弱市中致胜的重要手段.对于仓位较重,久期较长但是以成本计价的机构,很难通过减仓来实现降低风险的操作(实现了亏损),不妨可以考虑通过对冲来降低风险持仓.当然,这种操作需要对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并结合对收益率曲线的把握来进行.另外,两个市场间,同市场不同品种间的利差可能会经常出现,进行这种利差套利交易也是弱市中可以取胜的交易策略.
(作者单位: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销售交易部)
结论来源:《油价对经济及行业的影响》,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
『肆』 全球债券的市场现状
第一笔全球债券发行后,投资银行为了促进市场的发展,力图向借款人说明利用全球债券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满足巨额借款需求;同时向投资者保证全球债券将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事实也确实如此。
世界银行已经将全球债券作为其主要的融资手段,到1993 年世界银行已通过发行全球债券满足了其近一半的融资需求,并期望将来将这一比重提高至2/3。世界银行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发行全球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据估计,发行全球债券可以比发行扬基债券节约10—20 个基点,比发行欧洲美元债券节约近10 个基点。同时在后市(after-market)交易中利差也没有扩大,这主要是是因为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各金融市场之间的套利机会进行大笔交易,因而使全球债券的交易量在欧洲清算系统中一直保持在前五位。
投资者对全球债券也极为欢迎,这不仅是因为其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而且因为全球债券降低了交易成本。目前美国的国债市场是全球流动性最强的市场,1 亿美元以上的交易的买卖差价仅为3 美分左右,而世行的全球债券流动性仅次于美国国债,其买卖成本低于其他类型债券。买卖主权发行者或国际组织的债券,在扬基债券市场上成本为25 美分以上;在欧洲债券市场上为15 美分,而全球债券的成本仅为10 美分。
全球债券也大大降低了清算和托管成本。这是因为在全球债券交易中,欧洲债券和美国国内债券市场的交易、清算网络得以联通,从而大大缩短了清算和交割时间,节约了占用资金的利息成本。同时,由于全球债券在各大金融中心都没有托管机构,因而投资者可以直接利用本国的托管机构,而不必求助于国外托管机构,这就成倍地降低了托管成本。
尽管全球债券具有上述诸多优势,但在开始的几年中,只有世行被认为发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债券,其他发行人所发行的全球债券或是大部分回流到国内市场,或是只在除本国市场外的一个主要金融市场发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要发行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债券,发行人必须满足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其借款规模足够大,因而能大规模发债;二是发行人必须在至少两个主要的金融中心有良好的信誉,以便利债券的顺利发行。而真正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发行人极少。
为了能够利用全球债券的优势,一些不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惜款人采取了一些变通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欧洲债券市场上发行债券的同时,利用美国的144A 规则在美国国内进行私募发行,从而创造一种类似全球债券的交易。美国发行人经常利用这种方式来规避SEC 的登记要求,从而缩短发行的准备时间。根据144A 规则,只要是合格机构投资者(QIBs),就可以购买按144A 规则发行的证券。由于144A 发行只能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其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必然受到很大限制。主权发行人为了提高证券流动性,多不采用144A 发行,而是向SEC 登记,以便能向美国的零售投资者发行。
一些借款人虽不具备发行全球债券的条件,但仍利用这一方式发行以本国货币计值的全球债券。如加拿大的一些公用事业公司就曾发行过约80 亿美元的全球债券,但以加元计值。这些债券发行后大部分流回国内。这类借款人利用全球债券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可以满足其巨额的借款需求而不必增加借款成本。因为对外国投资者来说,全球债券比加拿大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要高,因而借款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国外金融市场发行。即使惜款人不能在利率上降低借款成本,但由于发行全球债券的佣金明显低于在国内市场发行债券的佣金,因而仍可以节省大量费用。此外,直接以本国货币发行全球债券也避免了同时必须进行互换交易的风险和成本。
全球债券的发行与某些国家的国内规则可能发生冲突,因而必须事先进行协调。如在日本发行日元债券,辛迪加中必须至少有一家日本证券公司,而日本国内证券公司的佣金都是比较高的,因此会增加全球债券的发行成本。为此,世行获得了日本有关当局的豁免,可以在发行日元全球债券时不必邀请日本证券公司参与。又如在德国,债券都是以无记名形式发行的,而全球债券都是在美国SEC 登记并以记名形式发行的。为了避免发行马克全球债券时出现冲突, 世界银行设计了两个永久性的全球证书( Global Certificate)。这两个全球证书都不能换成单个的债券。无记名的全球证书由德国的DKV 持有,代表DKV 所属机构代投资者持有的债券;记名全球证书则由花旗银行法兰克福分行持有,代表美国的证券托管公司(DTC)所属成员代投资者持有的债券。通过这种方式,马克全球债券就可以在全球自由交易,并可以通过“欧洲清算系统”或塞德尔(欧洲债券市场)、 DTC(美国市场)及DKV(德国市场)所组成的清算网络进行交易的清算,从而降低了马克全球债券的交易成本。
尽管全球债券市场从1993 年以来获得飞速发展,但许多市场参与者仍对此持怀疑态度。欧洲投资银行(EIB)的官员认为,真正能够发行全球债券的发行人只有世界银行集团的三个姊妹组织,而其他的发行人实际上并不是发行真正的全球债券,而只是发行金额较大的欧洲债券,还有人认为只要美国还是一个记名债券市场而欧洲还是一个无记名债券市场,就不能真正形成一个无边界限制的全球债券市场。
虽然各界人士对全球债券意见不一,但全球债券确实代表着未来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趋势,因此其未来发展是很乐观的。
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 定义: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什么叫宏观调控?经济学家理解这个词就是宏观经济政策。但实际应用上,它的含义是模糊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经济研究部门叫宏观调节部,表明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对宏观调节还有一点敬畏,后来改称了“宏观调控”,好像我们对经济的控制越来越加强了。宏观调控慢慢又演变为一个长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任何时候都要存在。这种提法把“宏观调控”的意思模糊了,因为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学上就是短期的。
『伍』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债券市场主板地位基本确立
我国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张,其在我国债券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不断扩大。1997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量仅725亿元,2005年底银行间债券托管量已达到 25.96万亿元;从二级市场交易量来看,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70.84万亿元;银行间回购交易量达到147.6万亿元,占回购交易总量的87.1%。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逐步确立了其在我国债券市场中的主板地位。
(二)市场功能逐步显现,兼具投资和流动性管理功能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扩容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资金运作的平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运作效率。从1997年至2012年(3月),商业银行的债券资产总额从0.35万亿元上升到11.7万亿元,占债券总托管量的57%。形成商业银行庞大的二级储备,商业银行相应逐步减少超额准备金的水平,在提高资金运作收益的同时,显著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此外,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已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平台。1998年人民银行开始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现券买卖和回购,对基础货币进行调控,随着2000年来我国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2003年开始人民银行又开始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央行票据,截至2012年底,央行票据发行余额1.9万亿元,有效对冲了外汇占款。
(三)与国际市场相比较,市场流动性仍然较低
虽然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大幅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债券存量增长,因此总体来讲流动性仍然较差。市场流动性可以从换手率指标进行判断,2005年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年换手率仅为0.88,而从国际比较来看,同期美国国债市场的换手率高达40,其他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的换手率一般也达到10左右。这反映了我国债券市场虽然总量快速扩张,但是市场微观结构和运行效率仍然有待改进。现券市场流动性不足使债券市场作为流动性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也影响了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降低了市场的运作效率。
『陆』 欧洲债券市场的概述
⑴普通固定利率债券,其特点是债券发行时,利率和到期日已作明确规定;⑵浮动利率债券,其特点是利率可以调整,多为半年调整一次,以6个月期的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或美国商业银行优惠放.款利率为准,加上一定的附加利息;
⑶可转换债券,其特点是购买者可按发行时规定的兑换价格,把它换成相应数量的股票;
⑷授权证债券,其特点是购买者可获得一种权利(而非责任),并据此按协定条件购买某些其他资产,类似对有关资产的买入期权;
⑸合成债券,它具有固定利率债券和利率互换合同的特点。
[编辑]欧洲债券市场的特点
欧洲债券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债券,它是一种境外债券,像欧洲货币不在该种货币发行国内交易一样,也不在面值货币国家债券市场上发行。 ⑴债券的发行者、债券面值和债券发行地点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例如A国的机构在B国和C国的债券市场上以D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即为欧洲债券。这个债券的主要发行人是各国政府、大跨国公司或大商人银行。
⑵债券发行方式以辛迪加为主。债券的发行方式,一般由一家大专业银行或大商人银行或投资银行牵头,联合十几家或数十家不同国家的大银行代为发行, 大部分债券是由这些银行买进,然后转到销售证券的二级市场或本国市场卖出。
⑶高度自由。债券发行一般不需经过有关国家政府的批准,不受各国金融法规的约束,所以比较自由灵活。
⑷不影响发行地国家的货币流通。发行债券所筹措的是欧洲货币资金,而非发行地国家的货币资金,故这个债券的发行,对债券发行地国家的货币资金流动影响不太大。
⑸货币选择性强。发行欧洲债券,既可在世界范围内筹资,同时也可安排在许多国家出售,而且还可以任意选择发行市场和债券面值货币,筹资潜力很大。如借款人可以根据各种货币的汇率、利率和其他需要,选择发行欧洲美元、英镑、马克、法郎、日元等任何一种或几种货币的债券,投资者亦可选择购买任何一种债 券。
⑹债券的发行条件比较优惠。其利息通常免除所得税或者不预先扣除借款国家的税款。此外,它的不记名的发行方式还可使投资者逃避国内所得税。因此,该债券对投资者极具吸引力,也使筹资者得以较低的利息成本筹到资金。
⑺安全性较高,流动性强。欧洲债券市场的主要借款人是跨国公司、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这些借款机构资信较高,故对投资者来说比较安全。同时该市场是一个有效的和极富有活力的二级市场,持券人可转让债券取得现金。
⑻市场反映灵敏,交易成本低。欧洲债券市场拥有Euroclear clearance system Ltd及cedelS.A.两大清算系统,从而使该市场能够准确、迅速、及时地提供国际资本市场现时的资金供求和利率汇率的动向,缩小债券交割时间,减少 交割手续。世界各地的交易者可据此快速进行交易,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⑼金融创新持续不断。欧洲债券市场是最具有活力的市场之一,它可以根据供求情况,不断推出新的或组合产品,并以此把国际股票市场、票据市场、外汇 市场和黄金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柒』 国际债券的发展历史
(一)欧洲债券市场
欧洲的债券市场发展源于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主义的扩张阶段,为了筹集冒险资金和战争资金,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先起国家和公司发行了带有国债及企业债性质的债券,这些债券最初是被富有的个人投资者持有,债券的交易主要发生在个人投资者之间,以场外市场为主。然而,在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中,交易者个人之间存在信用风险,场外市场无法消除个人投资者之间的结算的信用风险,因此债券市场发展非常缓慢;随着交易所设立专门的清算机构,极大降低了信用风险,满足了中小投资人的需求,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40年代,场内债券交易迅速发展,并成为债券的主要交易场所,场内交易市场清算方式的创新促进了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和交易效率;但是,随着战后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和债券存量的急剧扩大,大量的债券集聚在机构投资者手中,债券的大宗性和低收益性逐渐显现,机构投资者开始在场外以询价的方式进行交易,债券交易逐渐又从场内交易转移到场外,截至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市场的场外交易量占整个交易量95%以上。
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经历了从场外交易到场内交易、再到场外交易的过程充分地反映了最优的债券市场模式并不是由政府强制外生给定的,而是由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变化主导,投资者对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等的内在需求决定了债券市场的交易方式,投资者结构的变迁决定了债券交易的市场模式。现阶段,欧洲各国以场外交易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的市场模式既满足了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又满足了个人投资者小额、标准化和防范对于信用风险的需要,极大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美国债券市场
1790年,为了偿还独立战争的债务,联邦政府发行了8000万美元债券;1792年,纽约交易所诞生,债券一直是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品种。到192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股票的吸引力一直增长,场内的债券交易活跃度开始降低,并且交易空间被股票侵占。进入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询价、交易、清算和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低廉,场外市场交易成本大为降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使得债券交易逐步从场内交易转移到场外交易,截至2004年,场内交易量还不到总交易量的1%。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债券市场模式的变迁,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类型——市政债券市场模式的变迁进行分析。1926年和1927年以前,美国的市政债券交易还是很活跃,但从1928年8月开始,美国市政债券交易量急剧萎缩,从1930年5月开始,交易所市场的债券彻底失去了流动性,市政债券主要在场外市场交易。市政债券市场模式发展从场内向场外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改变,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10年大牛市,个人投资者都被股票市场巨大的盈利空间吸引,对传统上的投资如市政债券不再感兴趣,个人投资者的急剧减少改变了当时的市政债券的投资者结构,机构投资者在市政债券市场中显得更加重要,成为了市政债市场的主要交易方,机构投资者发现转移到场外交易变得有利可图,并且可以很方便找到交易对手,因此市政债券的交易场所逐渐从场内转移到场外。而当股票市场由于大萧条崩溃时,个人投资者想重新投资市政债券时,由于流动性的外部效应导致重新进入场内交易已很难获得流动性,而个人投资者在场外交易面临高的交易成本而不得不退出交易或者通过机构投资者进行交易,市政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结构得到强化,美国的市政债券市场完成了从场内交易向场外交易的市场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