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為什麼利率那麼低
利率高了就不是銀行了,銀行要控制風險,
同樣的
你想高收益,就要承受高風險,
你想承受低風險,肯定低收益,
所以,你別想既有銀行的低風險保障,又有理財公司的高收益,這是不可能的。
想高收益就去做股票、股權、信託、期貨、大宗商品、貴金屬、外匯
⑵ 為什麼現在的理財產品的利率越來越低了
無風險收益率越來越低了,錢越來越難賺了,所以理財產品的利率越來越低了
⑶ 銀行的利息越來越低,到底該拿出多少來做些理財產品
理財一定是安全第一,不要激進,本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建議先學習理財知識,拿出多少理財,關鍵還是看你的理財產品,如果熟悉並且風險小,可以80%,比如銀行理財產品相對比較安全。
⑷ 最近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好低是怎麼回事啊
因為大家現在都感覺銀行安全,銀行靠譜,所以銀行現在市場打開了,利率必然下降,別說5.2了4.2的也有很多人買,現在可以在保證安全性的情況下考慮一下民間借貸p2p行業,那個年收益高,但是以後也會降和銀行一樣,銀行以前也有9%的理財產品,現在民間借貸通俗的講為什麼利率高,你可以理解為,他們為自己開拓市場,吸引客戶,提高知名度。
⑸ 銀行理財產品利率下降是怎麼回事
當央行基準利率、同業拆借利率、逆回購利率都低的時候,所有無風險低風險理財產品收益都會隨著相應降低。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是孤立確定的,與以上這些因素息息相關。
銀監會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會有內部的窗口指導,任何銀行理財收益過高,都會造成同業惡性競爭。
⑹ 怎麼看待理財產品、余額寶的利息越來越低
曾經我是支付寶的終極腦殘粉,對於支付寶的每一個細節都研究得很透徹。
之所以這么喜歡支付寶,是因為以前支付寶的福利很多,有很多羊毛可薅,等於說只要打開app動動手指就能賺到錢了,賺錢誰不喜歡?
直接上結論:支付寶已經過了紅利期了,現在是收割期了,理財真的沒什麼優勢了,把它當一個支付工具就行了,不要太投入。
有誰還記得大約兩年前,支付寶可以用積分換理財收益券的?很少有人知道了吧?沒有對比沒有傷害啊,只有經歷過那個時候積分換理財收益券的,才會更加覺得現在所謂的「福利」是有多雞肋。
我已經很久沒玩支付寶的理財了,看了這個問題剛才隨便點進支付寶的理財區正好看到個活動,就拿這個活動舉例吧。
買建信養老飛月寶,送5%專享福利。這個理財產品本身非常一般,定期一個月,年化收益3.4%,粗粗一看活動宣傳圖,哇!3.4%+5%=8.4%,定期一個月,年化收益8.4%,豈不是美滋滋?然而作為一個老司機我早就看穿支付寶的所有套路了,直接點右上角活動規則看一下活動詳情,請看一下最關鍵的一句話:該福利最高可享本金為6000元!真的別逗我了,提升6000元有個屁用啊??
所以明白了嘛?滿滿的都是套路。現在在支付寶上看到任何看上去很美的福利活動,它的本質都是用雞肋的小恩小惠吸引客戶購買產品。就好比是銀行送油送米讓大媽開卡,券商送牙膏讓大爺開戶一個道理。
兩年前最高我放了將近35w在支付寶里,買滿了理財。那個時候可以用積分兌換收益券,而且根據會員等級獲得的收益券的品質也是不同的,鑽石會員,可以用最少的積分兌換增加收益最高的收益券。那個時候,飛月寶收益大概在4.8%左右吧,兌換的收益券,提升5%,作用金額有1w的也有3w的(看看現在的6000……),我兌換3張3w的,9w塊,一個月,年化收益9.8%,真的賺飛哦。後面到了過年那段時間我記得除了積分兌換,支付寶直接送券了,為了薅羊毛,我把銀行卡、證券賬戶里所有錢都轉支付寶了,還問我媽借了點錢來買支付寶的理財,充分用光每一張收益提升券,那個時候支付寶估計也是擴張理財客戶群體,開啟撒錢模式了。
買理財還能拿大量積分,那個時候可以用積分換ipx,我折算了一下積分的價值,大約1積分等於0.13元,那個時候積分真的值錢,現在,呵呵,現在的支付寶積分已經大幅貶值,不值錢了。那個時候我為了支付寶積分買滿了理財,所有能獲得積分的行為我都會去做,養成習慣了,以至於現在在支付寶上還信用卡還會分三筆……
除了積分,過年集五福送的大紅包也很豐厚,兩年前我開了60元,我老哥開了100多元。再想想去年的五福紅包你們開了多少?我就呵呵
關於理財產品的收益,支付寶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了,福利期已過,現在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都崛起了,很多收益都比支付寶高,銀行現在也送積分。我隨便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余額寶以前都覺得很方便收益也不錯對吧?余額寶說白了不就是活期能支付嘛?現在余額寶收益是2.3%,低得要死,上海銀行易精靈活期3.6%,完爆余額寶。至於支付,現在都9012年了,我花錢都走花唄信用卡,早就不走余額寶了。
⑺ 為什麼現在的理財產品收益越來越低
因為正規平台越來越多,再加上監管部分的限制。所以理財產品的收益就下降了。不過再怎麼下降,網路理財產品的收益還是高於其他理財產品的。
⑻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怎麼越來越低了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變低有三個原因:1、央行降息;2、股市火熱;3、P2P理財產品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