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買理財產品都會遇到哪些問題
首先,銀行的理財產品不是儲蓄,因此一般是不承諾保底和保本金的。要有虧損版的思想准備,當權然,到現在為止還沒聽說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真的連本金都虧了。
其次,定期儲蓄如果有急用,可以憑身份證提前支取,但是理財產品則不行。因此只適用於那些確實短期用不上的錢可以購買。剩下的問題就是利率和期限了,通常期限越長,利率越高,但不同銀行,不同理財產品之間利率可能相差很大,要專注意一點是所有的利率都是年利率,因此實際收益應為:年利率÷365×理財產品期限×本金。
另外還要注意一點,理財產品的集資時間和返還到賬時間是不計息的,因此有的理財產品看似收益很高,但是兩頭各佔用資金幾天是無息使用的,實際收益就要打折扣了。特別是那些本來期限就短的理財產品,例如:7天的理財產品,如果兩頭各佔用一天,就成了9天,收益就得乘以7/9。理財產品購買時可以到銀行櫃台去買,也可以通屬過網銀購買。但即使通過網銀購買,也得先到銀行櫃台簽一份協議,並做一個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試才行。
② 投資理財時會遇到哪些問題
個人覺得如果真要按照金融理財公司排名來選平台,那前200名的都可以考慮。全國現內在還有容2000多家平台呢,1/10的篩選概率中再挑選出1/10算是比較安全的平台了。我個人會從中再考慮三個維度,一是可以選擇前10名的平台,實力上都比較牛,收益低吧至少能夠保本。二是選收益高一些但做抵押貸的平台,回款有保障,比如企額貸。三是選短期項目多一些的平台,資金能夠在急用的時候出來。反正是自己的錢,要多花些心思。
③ 關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問題
1、不同分行的產品不會是一樣的;
2、最及時的信息應該來自銀行的理財經理,也就是你買產品的客戶經理人;
3、和訊理財、普益財富、用益、金融界等等,一般的金融網站都會有銀行理財專版;
4、「做理財產品最好去小銀行」這種說法肯定不對;以下是2010年Wind統計的數據:「統計發現五大行中的中國銀行、農業銀行[2.61 0.00%]、交通銀行,以及股份制銀行中的光大銀行[3.88 0.52%]、興業銀行[26.26 0.50%]、多數外資銀行和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銀行在觀察期(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內實際收益率公布比例不滿30%。其中交通銀行有1469款產品未公布收益,排名第一;華一銀行有738款產品未公布收益,排名第二;匯豐銀行(中國)有109款產品未公布收益,排名第三。(東亞銀行[32.65 0.00%]、荷蘭銀行、恆生銀行[124.90 -0.48%]、花旗銀行及星展銀行也有眾多到期產品未公布收益)。在未公布收益名單中,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是花旗銀行,產品預期收益達29.98%;匯豐銀行(中國)次之,達13.37%;星展銀行以10.43%排名第三。」
5、參考http://finance.ifeng.com/bank/yhlc/20110211/3387388.shtml
④ 年輕人理財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這個要根據自己的年齡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綜合評定。一般而言,年輕人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可以適當做一些風險稍微大些的投資,比如買一些股票、基金(這里主要指偏股型基金)或者是P2P理財產品,至於把可支配收入的多少用於做這種投資,有個80法則,也就是用於這種風險較高投資的比例是80-自己的年齡,比如你現在28周歲,那建議你拿出80-28=52%的收入做這種投資,剩下的48%可以用於投資風險較小的品種,像銀行定期存款,銀行理財,債券型基金,保險產品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⑤ 銀行理財產品存在哪些問題
銀行的產品還行但是收益比較低
投資選擇理財通就是個錢生錢的平台
理財內通有貨幣基容金 保險理財 定期理財和指數基金
貨幣基金屬於靈活零用的
定期理財和保險理財收益比貨幣基金高一些
指數基金手機更高但是風險也很大
基金的指數浮動很大的
⑥ 如何應對理財產品的潛在風險
「約基」:
1.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不等於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風險
銀行是一個「金融超市」。現在的銀行除了銷售自己發行的產品外,也會利用本行渠道、人員銷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稱之為銀行代銷產品。目前常見的銀行代銷產品包括基金、保險、信託及國債等。如果你選擇的是銀行代銷產品,那必須對該產品的發行公司進行查詢和了解。
2.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貪婪
通常,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是相對安全,收益較穩定的。「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這句話永遠不過時,安全對應的是低收益,銀行理財產品的常規收益在3.4%~4.5%之間,那些動不動就8%、10%收益保證的理財產品,難道您在購買前就沒懷疑過?
3.新技能get!識別「真理財」,告別「假理財」
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有一個「產品編碼」,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賦予銀行理財產品的標識碼,就像身份證一樣,具有唯一性。可以通過登錄:中國理財網,進行查詢。
4.防止「飛單」,銀行「雙錄」
所謂「飛單」,是指銀行員工利用銀行的營業場所,私自銷售非本行自主發行的、非本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雙錄」指「錄音、錄像」。銀監會要求開展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銷售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均應實現自有理財產品與代銷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在購買銀行直銷或代銷的理財產品時,注意是否有「雙錄」,銷售人員是否按程序、按規定介紹理財產品,你的權利、風險和糾紛處理方式,錄音錄像為證。
總之,找正規的渠道,買正規的產品,不貪高收益,這樣就能盡量避免遭遇「假理財」了。投資有問題,就要上約基
⑦ 關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幾個問題
首先你要知道,理財產品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你買理財要考慮的是資金流動性和理財產品投向風險的問題。
1.從收益角度看,肯定是90天5%的收益高。但你要比較一下兩種產品的風險級別。理論上是風險越大,收益越高。時間越長,風險越大。但如果兩種產品的投資方向和風險級別是一樣的,目前的形勢來看,如果你不用錢,我建議你存長期的。
2.影響理財產品的風險因素有很多種,系統風險是人為不可抗拒的,比如市場經濟形勢、國家政策法規、自然災害等等。非系統風險是指人為形成的,比如投資運作這款產品的經理對目前形勢分析是否正確,投資標的的信用級別,到期後會不會延期支付等等。所以產品利率絕大部是由市場決定的,但也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3.某些銀行會在月底的時候發一些高收益的產品,但期限都不會太長,為的短時間投資後,產品到期日又可以被銀行在月末或季末或年末所佔用為存款。如果你需要的是長期投資,但為了一期的高收益去選擇了短期產品,那麼這期產品到期後你又得重新選擇,也許市場上沒有較高收益的產品了,或者利率下降了,那麼你只能選擇低收益的產品,那麼最終這段時間的綜合收益也許不會很高,不會比你直接去投資一個較長期限的中等收益的產品合適。
4.有一些銀行的產品是限量銷售的,也許是為劃分客戶層級,也許是其他原因,建議你可以建立一個一對一的客戶經理,這樣他了解你的需求,有適合的產品時會通知你,你可以在做決定前先聯系他了解情況。
文字寫起來比說起來困難,但願你能明白我所表達的意思。
有什麼問題可以再來問我!
⑧ 購買理財產品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歡迎關注招行理財,招行有儲蓄、大額存單、基金、理財產品、外匯、黃金、白銀等版投資可權供您選擇。
風險和收益基本成正比,要求保本就選擇儲蓄,追求低風險可以考慮貨幣基金和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追求高收益可以了解投資型基金、外匯,黃金及白銀,若您當地有招行,可以聯系網點客戶經理交流理財事宜。
⑨ 理財產品問題
其實3個月預期收益率5%左右的產品都是屬於風險很低的產品,不過光大銀行最專近好像遇到了點麻煩,有筆同屬行拆解的60億違約了,說明中小銀行流動性很緊張,所以最近中小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提高了預期收益率,如果想更穩健的話,就選擇四大行的產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