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化都有哪些
中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化有蒙古族長調民歌、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藏戲、貴州侗族大歌、羌年和赫哲族伊瑪堪說唱等。
1、蒙古族長調民歌
蒙古語稱其為烏日汀道,意即長歌。蒙古族長調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時期就已經存在,它與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是蒙古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志性展示。
其特點為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
②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地址
地址:北京 西城區 新文化街甲127號龍華偉業寫字樓
③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的組織機構
根據章程,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設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有來自中國共產黨、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學術界、經濟界、企業界、宗教界、文藝界、新聞界、外交界、教育界等各方面的熱心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搶救、開發事業的專家、學者和單位。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設秘書處,負責處理日常工作,下設辦公室、財務部、會員部。還設若干專業委員會和文物保護基金、調研部及人才培訓交流中心、信息中心,分別負責各項業務工作。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英文譯名為China Association for Preservation of Ethmic Minorities』Relics,英文縮寫為CAPEMR。
工作委員會包括
民族文物鑒定專業委員會
文化藝術工作委員會
對外合作聯絡工作委員會
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與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共建)
影視專業工作委員會
民族民居研究會
民族傳統技藝研究會
巴人文化研究會
本會吸收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有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都可申請為本會團體會員。本會所屬地方團體會員名單如下:
常務理事單位(團體會員單位)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理事單位
內蒙古博物館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
廣西民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
青海省博物館
中央民族大學博物館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
吉林省延邊州博物館
內蒙古泰和博物館
北京市原宣武區回民小學教育基地
河北省豐寧縣滿族自治縣滿族博物館
山東省煙台市博物館
山東省長島縣博物館
深圳市大世界投資集團
④ 《中國民族藝術》簡介 是正規國內發行的雜志嗎.
《中國民族·藝術》是一本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民族團結雜志社主辦的,在報道民族藝術方面最具權威的國家級綜合性刊物。本刊為中、英雙語,時尚高端、簡約典雅,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值得永久收藏。
《中國民族·藝術》欄目為:《藝術家》、《視點》、《資訊》、《情懷》四大類。
《藝術家》包括:《前沿人物》(封面人物)、《大家》、《名家談書畫》(書法.國畫.油畫)、《收藏家》。
《視點》包括:《特別關注》、《經典鑒賞》(書法、國畫、油畫)、《非常道》、《投資熱點》、《前沿作品》(書法.國畫.油畫)、《姊妹藝術》
《資訊》包括:《拍賣市場》、《展會信息》、《行業動態》、《文房四寶》。
《情懷》包括:《瀚海心語》、《往事》、《情懷》、《寶貝收藏》(玉石、傢具、陶瓷、鑄藝、文玩等)。
《中國民族·藝術》以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推動中國民族藝術走向世界為己任;以黨的文藝方針為主導;以全面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政策,團結中國文藝界先進力量,保護繼承各民族獨特的藝術形式,加強中國民族文化領域與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的繁榮和發展為宗旨;廣泛聯系社會各界名流,注重對藝術家提供專題宣傳服務,力求向海內外推薦書畫精品。
本雜志以中、英雙語,國際標准16開精美裝訂,160G銅版紙彩印的形式出版。發行量大、發行渠道廣泛,包括:全國各地民委、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190個國家駐中國大使館、聯合國駐華機構、博物館、大學圖書館等。 創刊伊始,即有十餘萬的讀者。
《中國民族·藝術》利用所處的優質平台和經驗豐富的策劃團隊,根據客戶需求為其打造卓越的品牌形象,提升其品牌價值。在得到業內人士肯定的同時,也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
⑤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的主要職責
為促進各民族文化藝術的發展,為給捐贈人與弱勢群體之間搭建橋梁回,中國民基會將利用答各類資源,動員所有可以動員的力量,在原有的業務基礎上,繼續向民族醫葯文化、佛學文化、民族飲食文化、民族影視文化和設立各少數民族專項基金、開展各類論壇、組織大型公益活動及國際交流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合作,並真誠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參與,共同為民族大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近年來,中國民基會已逐漸形成了一支職業化的公益隊伍,成功地從傳統管理模式向國際化運作模式轉型接軌。全體同仁在加強能力建設和團隊建設的同時,更加註重自身的誠信和廉政建設。我們堅信:在社會各界的關懷下,一個全新的中國民基會,將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拓展,不斷地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
⑥ 有誰知道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是經國務院領導批示,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國性專民族文化社會屬團體。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的主管部門是國家民委,接受民政部的管理和監督。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的業務范圍是:一、舉辦全國性、區域性各類民族文化藝術活動,促進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和繁榮。二、發掘、整理、研究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推動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產業的理論研究和科學實踐。促進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三、開展民族題材的書刊編輯出版、影視音像製作、信息咨詢服務。四、舉辦藝術教育培訓,培養和扶持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人才。五、開展民族文化藝術國際交流,發展與相應國際組織的交往與合作。本會業務范圍概括為:學術研究、教育培訓、演出展覽、書刊出版、影視製作、信息咨詢、國際合作。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內設機構有:辦公室(含財務)、學術研究部、文化產業部、人才培訓部、演出展覽部、書刊音像出版部、影視製作部、信息咨詢部、外聯合作部、志願者工作部。
⑦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地址
北京朝陽區建外大街16號東方瑞景1號樓1602室
⑧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有什麼用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於 1986 年,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民政部登記的社會團體。會長:張業生(法人);副會長:資華筠 ;王效恭(秘書長)
10 年來,本會得到了有關領導部門和海內外有識之士的熱情關懷和支持,籌集了一些資金。我們主要用於少年兒童文化、藝術、教育事業的建設和國內外少年兒童文化藝術交流及人才培養。如:
本會與文化部、福建省文化廳、廈門市文化局共同投資建造了 「 華廈少兒文藝中心 」 。
在河北省、陝西省的貧困山區投資建造救助失學兒童的兩所小學。
與中宣部、文化部等單位聯合組織實施 「 為農村兒童送戲工程 」 。
資助江西省雜技學員班訓練經費;支援天津藝校戲曲班辦學經費。
與有關單位聯合拍攝兩部兒童電視劇和一部《中國兒童戲劇藝術》多集專題片。
與文化部、全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委員會聯合舉辦 「 全國專業和業余兒童戲劇評獎 」 。
與有關單位聯合舉辦國內外少兒書法繪畫比賽與展覽。
與有關單位聯合舉辦少兒文藝匯演和評獎活動。
組織中、日兩國小朋友聯合排演《孫悟空的魔笛》,在北京、東京兩地上演。
組派中國兒童參加在日本舉辦的中、美、日三國小朋友聯合演出;接待前蘇聯、美國、日本、中國四個國家的兒童聯合演出團。
此外,本會先後組派了十幾次少兒藝術團赴日本、泰國、英國、俄羅斯、馬來西亞、韓國及台灣省 …… 等,進行友好訪問演出,受到極為熱烈的歡迎,展示了中國少兒文化藝術取得的光輝成就。
為迎接二十一世紀、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 期望海內外友好人士繼續關懷和支持本會工作。在慶祝本會成立十周年之際,向 「 把愛心獻給孩子們 」 的朋友們致以誠摯的謝意!
⑨ 文化部最近成立什麼基金會
為推動抄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扶襲持藝術繁榮發展,近日,經國務院批准,文化部、財東政部聯合成立了國家藝術基金。
國家藝術基金是中央財政撥款,同時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捐贈的一項公益性基金,於2013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文化部部長蔡武任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首任理事長。
國家藝術基金旨在繁榮藝術創作,培養藝術人才,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推進藝術事業健康發展。
⑩ 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國際聯合會是干什麼的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簡稱中國文聯),是由全國性文學藝術家協會,各省、自專治區、屬直轄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全國性的產業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組成的人民團體。它成立於新中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7月,中國文聯實行團體會員制。現有團體會員50個,即中國作家協會(行政獨立單位)、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曲藝家協會等,中國文聯的最高權力機構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代表大會和由它選舉產生的全國委員會。全國委員會選舉主席一人和副主席若幹人組成主席團。主席團下設書記處,主持日常會務工作,並設立必要的工作機構。中國文聯廣泛開展對外文學藝術的交流活動,並積極組織和推動各個團體會員開展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活動。
只是一個商業性質的文化機構,但略有幾分背景和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