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從金星人和火星人角度去理解相愛的人要學會避免相互傷害
火星人和金星人真的有火星人和金星人嗎?其實兩個相愛的人難免會彼此傷害的。
❷ 人類征服火星有什麼計劃
征服火星是人類的一個宏偉的目標,自1969年人類登月成功之後,更增加了到火星上大展宏圖的信心。
依照美國科學家的建議美國政府已於1994年12月正式批准,建造一個名為「火星開拓者」號的航天器,於1997年下半年發射。當這個航天器抵達火星空間時,將投下一個著陸器,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小型科學觀測站。一旦此項任務如願完成,將可根據已經過驗證的技術,繼續建立一個由12~16個小型科學觀測站組成的火星環境調查網路,長時間地研究其大氣和地質情況,探討這些條件是否有利於生命的存在。
1991年6月,美國斯坦福大學的4名教授和25名工程學研究生以及前蘇聯5名航天專家在美國舊金山集會,宣布他們經過半年之久的調查研究之後,認為以美國和前蘇聯幾十年來積累的載人航天技術和在太空軌道站長期載人運行的經驗,已經具備了將人送上火星的能力,並有可能在2012年實現這一計劃。人類為什麼要到火星上去呢?要知道,要實際送人上火星,據計算至少要花600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但這難不住火星對科學家的誘惑,因為火星這個天體太吸引人了:它上面有生命嗎?它將來能作為地球居民的住所,解決地球人滿為患的難題嗎?這些神秘的問題像磁鐵般一直吸引眾多的科學家。
在太陽系中,火星的條件和地球比較接近。經科學家對火星的長期觀察和研究,知道火星在白天的最高氣溫為15℃左右,而夜晚的氣溫可降至—100℃,極其寒冷。另外還知道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氣,並含有水蒸氣,一年中還有四季交替的氣候變化,這說明,火星比太陽系中的其他任何行星更像地球,因此曾經有些科學家認為,在火星上可能存在某種形式的生命。
為了進一步弄清火星的情況,前蘇聯從1962年11月到1973年8月,一共發射了7個探測火星的航天器,其中有2個探測器越過火星後進入日心軌道,有3個探測器進入繞火星的軌道,成了火星的人造衛星。另兩個探測器在火星表面實現了軟著陸,一個是1971年5月28日發射的「火星」3號探測器,經過6個多月的飛行,於1971年12月2日完成了航天史上第一次在火星南半球表面實現安全著陸的使命。1974年3月12日「火星」6號探測器又安全在火星上著陸,它在降落過程中測量了火星大氣的成分。兩個軟著陸的火星探測器向地球發回了許多信息和圖像。
美國則在1962年7月至1973年11月發射了6個飛向火星的「水手」號探測器,用來探測火星及其周圍的空間,其中的「水手」4號攜帶電視攝像機。首次從火星附近向地球發回清晰圖像,可以從圖像中鑒別出火星有300來個環形山。「水手」7號發現火星南極區有水冰和乾冰(固體二氧化碳)形成的雪堆。
1975年,美國還發射了兩個稱為「海盜」號的火星探測器。「海盜」1號於1976年7月20日在火星的普拉尼蒂亞平原區安全著陸;「海盜」2號於1976年9月3日在火星上的烏托匹亞平原安全著陸。它們的任務之一是要弄清火星上有沒有生命存在,另外是勘測火星的地貌和火星大氣及地震情況。
在這段期間,從兩國火星探測器發回的信息,基本上否定了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說法。盡管如此,但仍有不少科學家認為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只是這些探測器的功能有限,遺漏了可能存在的生命線索和信息而已。他們的依據是,火星可能曾經是一個「適宜生命存在的,有流水和溫泉的世界。」
最近,有關火星存在生命的討論又一次成為科學界的熱門話題。事件是由美國航空航天局在1996年8月14日舉行的記者招待會開始的。這一天,航天局的一個科研小組向世界宣布,他們對來自火星的一塊重1.9公斤的隕石進行了兩年研究之後,發現了生命的證據。
這塊來自火星的隕石是美國科學基金會每年一次到南極搜尋隕石的一個考察小組於1984年在南極的阿蘭山發現的,被命名為ALH84001隕石。由於在這塊隕石中發現有看起來像地球上的細菌產生的那種晶體和地球上細菌化石那樣的細管,這些復雜的有機分子,航天局的科研小組認為,火星上至少曾經有生命,盡管不是有智慧的生命。
但航天局的這一新聞,也有許多科學家不以為然,認為斷定火星上有生命的結論下得過於草率。這樣就引起了有關火星生命的新一輪研究熱潮。
因此,要最後解開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之爭,必須直接從火星上取回泥土岩石等標本進行分析,直到派人親自拜訪火星才能得出最後結論。
其實,科學家們早就有登上火星的計劃,人類親自拜訪火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按照前蘇聯及美國科學家的計劃,登上火星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在90年代中後期發射幾個火星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將像傘兵一樣降落到火星表面。其中一部分機器人還要帶著探測結果返回地球,為航天專家選擇載人飛船在火星上的著陸點及方式提供依據。這一步,現在已經開始進行。例如,俄羅斯在1996年11月16日發射「火星-96」飛行器,起飛的重量達6580公斤。飛到火星後它將分成幾個部分,其主體部分是重650公斤的軌道飛行器,它將成為火星的人造衛星。另有兩個各50公斤重的自動操縱儀在火星上軟著陸,在那兒工作700個晝夜。還有兩個穿透器,可鑽開4~6米深的火星岩石,以便將天線和攝像機安裝在火星表面,對火星表面進行詳細的拍攝和對土壤進行分析,並研究大氣的結構和變化情況。
美國當然也不甘落後,也將發射火星全球探測器,它將攜帶攝像機,拍攝下火星古老的環形山、極地的冰蓋、巨大的峽谷系統和火山的地貌,並繪制出整個火星的地圖。他們還將發射「火星探險者」號飛船,它的著陸器將帶有火星漫遊車和攝像機及各種儀器,能測量火星上各種元素的豐度。美國希望「火星探險者號」能證明,用一種廉價的飛船也可以在火星表面著陸並發回各種科研成果的信息,因為「火星探險者號」比70年代的「海盜號」著陸器成本低得多,僅為海盜號的1/10。
美國為顯示其實力,還將在以後發射一系列火星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並計劃在2005年從火星的一個或幾個地點把火星上的標本帶回地球。
在最近從南極的ALH84001火星隕石中發現火星上的生命信息後,美國計劃在2001年發射新設計的探測器,以能滿足在火星上尋找微生物化石並把它們帶回地球的要求。美國總統柯林頓宣布:他將支持尋找更多在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證據的太空計劃。
日本也不甘寂寞,計劃發射一艘飛船(火星軌道飛行器)去研究火星的大氣。歐洲空間機構也將決定是否發射去火星的飛船,但估計最早也只能在2007年發射。
登火星三步曲的第一步從現在開始後可能持續10多年,要想讓人直接踏上火星還有漫長的路。
第二步,在航天員到達火星表面的前兩年,必須先將帶有火星車(也稱火星漫遊車)的「火星住宅」及帶有發動機的航天器發送到火星,這種有發動機的航天器將用於以後把航天員從火星表面送回繞火星的軌道。而火星車則可使航天員在火星表面進行大面積的科學考察和實驗。
這一步其實早已有人在作準備,即提早准備火星車。比如,俄羅斯研製的不載人火星車樣機於1992年5月就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國家公園「死亡谷」進行了試驗,這個公園類似火星的地貌。這次試驗的目的是模擬地球與火星之間的電視和無線電數據傳輸。這輛火星車有三對寬350毫米有輪刺的輪子,可以全方位轉向,每對輪子還能相互伸長連在一起,以防止車底板碰到地面。火星車用一個8瓦核發電機作動力,每天只能機動1小時,車速很慢,約每秒20~30厘米。
日本則計劃在2000年以前研製出火星車,設計藍圖已初步完成,車長為6.8米,車體用碳纖維增強塑料製造。車的前部安裝有地基挖掘鑽機,由地面遙控運轉,採集土壤和岩石標本。
「火星住宅」的設計當然也有人在研究和設計,但這在現代已不成為太大的難題。
第三步,就是計劃在2012年用載人飛船把3名男航天員和3名女航天員送往火星。這6名航天員要飛行9個月才能到達火星。在飛船有限的空間內要單調而寂寞地飛行如此之久,有兩個主要問題要解決:一是物質上的;一是精神上的。配備女航天員的目的是為了單調的飛行中起調節感情和穩定情緒的作用,以保證征服火星使命的順利完成。但在飛船中長時間飛行,到火星後預定要工作一年,然後再花9個月時間返回地球,這么長的時間吃喝拉撒是一個大問題。
1991年,前蘇聯衛生部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設立了一個奇怪的課題,就是培養一種新的蒼蠅品種。蒼蠅是人人討厭的害蟲,為什麼要培養新品種呢?原來這種蒼蠅是為了將來人類進行火星及其他超遠距離宇航飛行的需要專門培養的。這種新蒼蠅產在糞便中的卵是一種寶貝,它們能孵化成超級幼蟲,它能把糞便轉變成在生態上是潔凈的腐殖質,而用這種腐殖質培植出來的優質蕃茄、黃瓜和磨菇是航天員的美味佳餚。更有趣的是,隨太空飛行器養殖的鵪鶉吃了這種新蒼蠅的幼蟲後長勢大增,不需要多少時日就能成為航天員的太空烤箱中的美食佳品。
實現第三步當然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比如航天員在長期失重狀態下飛行會引起骨骼脫鈣和肌肉萎縮。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飛船設計人員將在載人艙中安裝一種人造重力裝置,它會以一定的速度轉旋(比如每分鍾4圈)以產生相當於地球引力的1/3的人造重力。
按照美國和前蘇聯的科學家1991年6月在舊金山宣布的計劃,第一次遠征火星的地球人將降落在火星上的「康多爾恰斯碼」2號地區。到那時,火星上不僅將留下地球人的足跡,還會成為人類的又一個太空立足點,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爭論將搞個「水落石出」。將來還會建立火星城。為改造火星進行長期艱苦卓絕的研究提供基地。
人類要進駐火星,並在那裡長期駐紮下去並非輕而易舉。因為火星雖有大氣,但氣候太寒冷,大氣太稀薄,並不適宜人類居住。即使在火星上進行短時間的活動,不穿宇宙服也是無法生存的。
但和月球及金星等星球相比,火星在各方面更接近地球。於是,一些科學家和工程師認為,如果能把火星改造一下,也許就能使火星變得比較接近地球,然後在那裡播種生物。
把火星上的氣候改造成和地球差不多的氣候,開始是科學幻想小說中提出來的。但是,隨著對地球上的生命在何種氣候下能生存的認識的逐步深入,科學家們認為,或許在火星上也可以創造出類似的條件。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可以在火星上播種生物。說起來容易,但要改造火星這個龐然大物,有許多困難必須克服。先是要使火星的氣候逐漸變暖,使它適於生物的生長。
科學家們認為,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火星的大氣層太稀薄。如果把地球的大氣比作稠粥,那麼火星的大氣就是稀湯。要知道地球的大氣壓力是1013毫帕,而火星的大氣壓力僅5.5毫帕。火星上的大氣是由少量的二氧化碳(但佔大氣中的95%)、氮(佔2%~3%)、氬(佔1%~2%)和氧(僅佔0.3%)組成的,這些混合氣體所截留的熱量很難使火星保持溫暖。
英國一位叫詹姆斯?洛夫洛克的科學家寫過一本科幻小說,他設想可以用地球上不再用的洲際導彈把幾百萬噸含氯氟烴的化合物運到火星上去。因為這種化合物氣體有強烈的溫室效應,可以把行星表面散發的熱量截留住,使火星的溫度逐步增高。
美國的工程師羅伯特?朱琳認為,實現洛夫洛克的設想並不是不可能的。他計算後認為,只要用40年時間就可以在火星上造成強有力的溫室效應,逐步把火星赤道上的冰融化成水並使南極的乾冰和土壤里的二氧化碳釋放出來。按這個計劃,每年只要向火星運送100萬噸氯氟烴化合物就能解決問題。
那時,火星上就會形成一層厚度相當地球大氣層的1/3,主要由二氧化碳和少量水蒸氣構成的大氣層。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類將不要穿加壓宇宙服就可以在火星上行走,但仍然需要攜帶氧氣瓶,因為這時火星的大氣層中氧氣不多。
進一步的問題是解決有足夠的氧的問題。怎樣解決呢?美國航天局一位叫喬爾?萊文的科學家提出一個辦法,他說:「如果要在火星上形成一個氧氣大氣層,必須採用生物學辦法,在火星上播種生物,這些生物靠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生長,然後釋放出氧氣,不過要形成一個氧氣大氣層,估計至少要花幾百年時間。
雖然研究改造火星的計劃僅在設想,要實現這一宏偉計劃更需要以世紀來計算,但人類登上火星的行動則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不僅美國,歐洲、俄羅斯和日本也在制定探測火星的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大林建築公司搞了一項在火星上開辟人類居住基地的「火星居住基地1」的研究,准備在紀念人類第一次進入宇宙空間——前蘇聯人造衛星升空100周年時,讓總數超過500名的地球人在火星上定居。
這項研究的目標是在2011年時,讓來自美國、俄羅斯、中國和日本的8名航天員到火星上停留一年,開創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實地考察火星的活動。
按照這一目標,航天員在火星上生活時的居住處所將採用密封艙,每個艙內住2人,面積約100平方米,環境相當寬敞舒適。航天員的生活用水和氧氣將從火星大氣、極地的冰川和凍土中製取。而且將使用塑料大棚種植小麥和水稻,養殖羊、魚、雞等動物供航天員食用。使航天員的生活在火星上能自給自足。
所需能源則利用太陽能發電,並在火星表面架設風力發電機。據計算,建設以上一整套設施,需要4000噸材料。按目前宇宙飛船的運載能力,要往返900次左右才能把材料全部運到火星。從2011年開始到2057年止,每年必須發射宇宙飛船20次,這個火星基地才能建起來。
人類征服火星不僅僅是為了去冒險或定居,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因為在火星上直接研究火星表面和現場觀察火星大氣層,可以為地質學家和氣候學家提供有關地球這樣的行星及其氣候演變的原因的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有可能找到控制地球氣候演變的措施的線索。而地球氣候演變的原因,僅從地球上進行研究,是很難找到的,征服火星的另一個目的,當然包括尋找火星生命的跡象,盡管目前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確切的證據說明火星上肯定有生命存在,但科學家和一般公眾仍對此懷有極大興趣。因為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人們極想知道的一個謎。
❸ 靈感火星的計劃內容
計劃發射日期定在2018年1月5日,被選中的這對夫婦將在一個600立方英尺(約合17立方米專)的太空艙內度過501天,整屬個火星-地球往返之旅中只有他們兩個人。
此次火星之旅中,這對夫婦並不會登陸火星,但會與這顆紅色星球進行親密接觸。最近時,太空艙與火星之間的距離只有100英里(約合160公里)。整個過程中,他們要在只有娛樂車大小的狹窄太空艙內度過16個月。 靈感火星基金會提供的一幅藝術概念圖,展示了這個私人組織設想的火星飛船。
此次火星之旅將採用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正在研製的「獵鷹」重型火箭。這種火箭能夠運送1600磅(約合725公斤)貨物,發射成本為1.28億美元。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女發言人克里斯蒂娜·拉在接受《今日美國》采訪時表示,SpaceX與靈感火星基金會並沒有建立合作關系。不過SpaceX向來就是持一種開放態度,為致力於太空探索的顧客提供全面的發射服務。 參與靈感火星計劃的夫婦將利用他們產生的固體和液體廢物抵禦輻射。他們要對廢物進行脫水處理,獲得的水凈化後變成飲用水。
❹ 金星1號基金
金星1號是銀河證券首次發行的第一支基金。銀河證券2009年2月9日發行。是一種股票類型的基金。初次參與的最低金額為10萬元人民幣。截至到20億就停止銷售了。金星1號基金行情走勢圖如下:
❺ 火星移民計劃的主要資訊
阿聯酋禁止穆斯林移民火星 稱存活率低違反教義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25日報道,阿聯酋伊斯蘭事務及宗教基金管理局日前發出宗教指令,警告穆斯林不要移民火星——原因是這樣只去不回的旅程存活率太低,無異於「自殺」,而這是伊斯蘭教義所不允許的。
2013年4月,總部設在荷蘭的非盈利性機構——「火星一號」基金會宣布,將於2024年在火星建立人類定居點,已經從全球20多萬名申請移民火星的人群中篩選出了1058名候選者。還不知道有多少穆斯林入選,但該基金會表示,申請者來自107個國家和地區。然而,阿聯酋伊斯蘭事務及宗教基金管理局卻認為,這趟旅程無異於自殺,而隨意結束一個人的生命是違反伊斯蘭教義的。在阿聯酋伊斯蘭事務及宗教基金管理局的免費24小時熱線電話上,熱線負責人在深思熟慮後表示:「前往火星和定居火星都是不被允許的。在火星,人類死亡的幾率要大於存活的幾率。」
「火星一號」基金會對此作出了回應。該基金會發布了一份聲明,請求阿聯酋的伊斯蘭宗教機構取消這一指令,並稱將採取一切預防措施來降低風險。聲明表示,「首批火星移居者是在追隨14世紀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等穆斯林先驅的腳步」。
穆斯林文化並不排斥太空航行,此前曾有過穆斯林太空探索者的身影。全球首位穆斯林太空遊客是沙烏地阿拉伯王子本·薩爾曼·阿爾·沙特,他於1985年乘坐美國宇宙飛船「發現」號飛上了太空。2006年,伊朗裔美國人安薩里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伊朗裔女性。此外,為了幫助穆斯林在太空履行宗教義務,馬來西亞政府還制定了專門的指導規定。2006年,馬來西亞太空署專門召集由伊斯蘭科學家和學者參加的會議,解決穆斯林宇航員在太空履行宗教義務的問題,並制定詳細的規則,收錄到《國際太空站做禮拜守則》一書中。
❻ 少兒藝術培訓機構十大排名
教育加盟品牌眾多,就市場前景來看,只要是跟教育相關的都是不錯的創業投資選擇,但不管是什麼投資肯定都是有風險,只能做到把風險降到最小。
教育加盟投資的方向還是比較多的,音樂、美術、舞蹈、繪畫、書法等等都可以,其他加盟簡單,關鍵還是看後期的運營,再者自己要做好投資盈損預估,千萬不要盲目投入。
❼ 為什麼人類選擇移民火星
火星移民計劃你知道多少
雖然登陸火星有很多技術難題還沒有解決,但是不妨礙人類策劃移居火星的熱情。人類的「火星夢」有了幾項初步的計劃。
1、火星一號移民計劃
這個計劃於2012年6月由巴斯·朗斯多普發起,計劃2018年發射火星探測器,2020年第一批物資將到達火星,2021年在火星的設備開始製造供航天員使用的水和氧氣,2023年第一批宇航員到達火星即可開始在火星上種植糧食、獲取食物。
2、火星殖民計劃
2012年11月22日,SpaceX公司的埃倫·穆斯克發起了火星殖民計劃:先期送10位勇士去火星建立殖民地,待時機成熟,再逐步擴大殖民規模,最終在未來15~20年內預計約有8萬人前往火星定居。
3、靈感火星計劃
該計劃於2013年4月22日由丹尼斯·蒂托(首位太空遊客)發起,內容為:最早在2017年12月實現,將使用位於加州的太空探測技術公司生產的獵鷹重型火箭和「龍」飛船,把兩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繞火星飛行一圈,但不進入火星的繞行軌道,整個過程歷時501天。但是,斯坦福大學的斯科特·哈伯德教授認為,「靈感火星基金會」的技術報告「長於靈感,短於技術細節,有待調整」。
4、祖布林的火星改造計劃。
本計劃力圖實現火星從紅火星到綠火星再到藍火星的轉化,主要有五個階段:①使火星變暖;②土壤升溫,釋放二氧化碳,使火星溫度升高,土壤中的水冰物質融化、蒸發,形成雨雪等天氣現象;③火星赤道溫度達0℃以上,種植植物,建立火星表面生態環境;④大規模種植各種植物,發展農業,科學家培育「超級植物」釋放大量氧氣;⑤在等待火星植物釋放出足夠人類自由呼吸的氧氣期間,重復三、四階段的工作。
火星地球化,很多科學家認為需要2萬至10萬年的時間,遙不可及。但火星協會的創始人、科學家羅伯特·祖柏林認為,這個過程只要大約1000年就可以完成。
❽ 徐子敬怎麼那麼厲害,什麼來頭
火星人Ryan,原名許子敬,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Hcash超級現金、澳大利亞科銀資本創始人,他也是專網路比特幣貼吧的前屬吧主,中國比特幣圓桌論壇成員,比特幣發展基金會發起人;和李笑來一樣實現財富自由的成功投資者,只不過與李笑來不同的是,許子敬是一位85後,才年滿30歲;古人說,三十而立。火星人是真的做到了這一點。
❾ 人類為什麼必須要移民火星
因為火星是太陽系中最適宜人類生活的地方,而且火星的也是最有希望實施載人登陸的地外行星。在太陽系以內,重力太大的行星人類無法登陸,極寒和極熱環境人類無法生存,與地球距離太遠又會導致往返時間過長,而金星的環境太惡劣,去掉這些選項之後,就只剩下了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