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金會的發展現狀
據基金會中心網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8日,中國共有基金會4115家,其中公募基金會1476家,非公募基金會2639家。自2010年非公募基金會數量超過公募基金會之後,非公募基金會的數量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很快。非公募基金會數量增長迅速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政策推動,《基金會管理條例》明確了非公募基金會的地位和基本運作規則,近幾年非公募基金會登記管理許可權下放進一步促進了非公募基金會的數量增長;2008年之後社會對慈善行業有了更多的了解和關注;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提高了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免稅比例等。
從數量與分布概況看,基金會發展顯現出以下趨勢:
1. 基金會數量自2004年以來保持20%左右的增長率;
2. 活動領域發展趨勢:一枝獨秀、整體多樣;
3. 7個省市基金會數量占據全國總數的61%。
從地域分布上看,基金會數量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分布著較多的基金會。截止2013年底,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內蒙古、湖南省是基金會最多的10個省份。 在美國,基金會經過上百年的發展,關注的范圍日益擴展,除了關注傳統的扶貧、教育、環境、醫療、公共事業等領域外,還擴展到全球發展、精神、個人潛質發掘等方面。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捐贈范圍為全球發展、健康、教育。E-bay創始人奧米迪亞夫婦的基金會則是積極支持個人潛質發掘。懷特基金會則將主要精力放在古代研究、藝術、人文科學上。
截止2013年底,我國基金會的活動領域大多集中在教育以及傳統的救災濟貧、扶弱助殘、醫療救助、文化等方面,而致力於推動藝術、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社區發展、及公益支持等更為廣闊的社會公共領域內的基金會則比較少。也有一些新成立的基金會已經更多地關注新興領域,包括國防建設、傳媒、地質科學等方面,包括:雲南三益文化國防基金會、環球公益基金會、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等。 2011年,中國公益慈善界經歷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多事之秋,先是郭美美網路炫富的行為引發了紅十字會的信任危機;接著,中華慈善總會發票事件、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中非希望工程、河南宋慶齡基金會的投資放貸,又相繼遭到輿論的質疑和抨擊。在「一人生病,全家吃葯」的公益界,不斷涌現的慈善丑聞使得整個公益行業的公信力都受到影響。
正如當年的希望工程創始人、如今的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所言,由郭美美引發的「官辦」慈善公信力危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經顯現:「盡管四個機構涉及的麻煩和背景、原因、性質各不相同,但社會對這些事件的質疑和責問,不論是專業還是外行,理性還是不理性,無不指向『官辦』慈善機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表達了對『官辦』慈善機構的不信任。這個亂局的出現看似偶然實屬必然,歸根到底是官民不分的慈善體制惹的禍。」
2012年8月29日,中基透明指數(簡稱FTI)在北京發布。中基透明指數,即中國公益基金會透明指數。這是一套有關基金會透明標準的評價系統,其評價指標包括基金會的基本信息、財務信息、項目信息、捐贈信息等共60個,並以基金會信息披露的渠道和完整度等作為參數,以排行榜單為呈現形式。排行榜將按照基金會最新透明分數每周更新一次,排名越靠前,代表基金會透明度越高。中基透明指數由基金會中心網、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中國NPO自律行動委員會、中國非公募基金會論壇和眾多基金會組織參與研發。「它標志著我國公益基金會在制定社會管理標准方面邁出了重大一步。」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說。據介紹,這個指數具有公開性、科學性、民間性、國際性,將推動我國公益基金會行業提升信息化水平。
中基透明指數一方面樹立行業可量化的透明度標准,另一方面分享實踐經驗和互聯網工具,實現基金會透明度的提升和基金會管理能力的跨越式發展。這個指數將幫助基金會根據標准增強自身透明度,並了解自己的信息公開程度在行業內的位置。對於公眾而言,可以以透明指數作為捐贈參考,從而促進慈善行業增強透明度和公信力。 1、公募基金會亟需轉型
公募基金會擁有著公募權這一優勢資源,很多老牌公募基金會規模擴大迅速。然而,「如何把錢花好」成為這些基金會當前面臨的最大難題,這促使他們思考基金會的未來定位。有些則開始了由運作型向資助型基金會過渡的轉型嘗試;也有基金會開始創造平台,將公募權分享給草根公益組織。
事實上,自2010年開始,一些全國大型公募基金會就紛紛宣布,將從操作型基金會轉向資助型基金會,即基金會由籌資後自己做項目,轉變為培育和資助草根公益組織。
越來越多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試圖從操作性基金會轉型資助型基金會,然而捐贈人不理解、不支持的態度以及草根公益組織專業性不高、執行項目效果難以預估的現狀,使得公募基金會轉型步履維艱。
2、非公募基金會發展過程中的挑戰
對於大多數非公募基金會來說,其自身的可持續性的資金來源問題也開始引起重視。按《基金會管理條例》的要求,基金會每年支出資金不是來源於投資回報,而是來源於企業和個人的捐贈。因此如何保證基金會自身的良性發展已經是個問題。
如何獲得持續性的基金來源,採取多樣的基金增值方式,獲得安全的高收益,已經成為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過程中無法繞過的課題。事實上,在一些基金會發展發達的國家,捐助基金會不是單純的捐助,而是一種「投資」。非公募基金會應該利用自身的創始基金進行運作投資,產生效益,從而使基金會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可持續地發展。
2. 第二屆中國國際慈善論壇獲獎名單
一、 國際慈善名人獎
楊 瀾 全國政協委員 陽光文化基金會 董事局主席
李雙江 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 教授、將軍 著名歌唱家
宋祖英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著名歌唱家
胡榮強 世界華人協會主席、中國兒童慈善家
馬艷麗 北京馬艷麗高級時裝有限公司 設計師
陳思思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聯委員 解放軍第二炮兵文工團青年歌唱家
睿吉祥活佛 馬來西亞嘎檔巴佛教總會會長 新加坡嘎檔巴佛學會會長
杜廣河 中國陽光助殘協會 會長
付笛聲 青年歌唱家
任 靜 青年歌唱家
黃志堅 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 副會長
關牧村 著名歌唱家
張靚穎 青年歌手
二、 功德人物獎
郭鶴年 香港嘉里集團 董事長
龍鳳翔 澳大利亞華人慈善家
釋道極 遼寧佛教協會 副會長
海濤法師 台灣佛教生命電視台 台長
睿吉祥活佛 馬來西亞嘎檔巴佛教總會會長 新加坡嘎檔巴佛學會會長
恆誠法師 河北泊蓮禪寺 住持
衍慈法師 香港佛教律儀凈苑 住持
宏永法師 龍門佛學研究會 會長
秋央珠扎活佛 亞龍蓮花庄嚴寺 住持
持忠法師 雲南黃龍寺 住持 雲南紅河建水佛教協會 會長
徑美思成、嘉木措 內蒙古公尼召佛寺 方丈
扎西郎加活佛 四川省甘孜州貧困群眾醫療救助協會 會長
國富法師 安徽大九華山無相禪寺 主持
釋海泉法師
三、 國際民間慈善獎(人物)
李 信 內蒙古赤峰市政協 常委
謝景貴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曾德梅 著名愛心老人、感動福建十大人物
馬艷榮 北京興隆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蘇文助 台灣著名企業家、慈善家
孫茂芳 北京軍區總醫院原副政委、京城活雷峰
周富如 合肥慈善總會 會長
黃輝松 著名醫師
林 東 澳門東井圓佛堂 住持
李女明 永年慈善總會 會長
楊 洪 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 會長
劉善夫 舟山劉善夫易學文化咨詢服務中心
冰 梓 國際慈善論壇 慈善大使
毛猛平 哈爾濱市呼蘭區政協常委、呼蘭區文聯 主席
國際民間慈善獎(單位)
美國利眾基金會
馬來西亞嘎檔巴佛教總會
北京大成增長投資有限公司
金鼎恆通金屬製品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 日本生產教育協會
香港釋覺國際集團
重慶渝中區慈善會
雲南教育基金會
深圳獅子會
安徽太和長江有色金屬有限公司
北京友安科技有限公司
百年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四、 國際企業公民示範獎(單位)
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
可口可樂 (中國) 有限公司
嘉吉投資(中國)有限公司
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
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戴爾(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大成增長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香港嘉里集團
上海復星集團
五、 國際慈善功勛獎(人物)
郭鶴年 香港嘉里集董主席
曾憲梓 金利來集團創始人
睿吉祥活佛 新加坡嘎檔巴佛學會會長
淺野 秀滿 財團法人 日本生產教育協會
國際慈善功勛獎(單位)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馬來西亞嘎檔巴佛教總會會長
0
3. 中國民營企業國際合作發展促進會的公益活動
協辦世界和平祈禱大會
中國民營企業國際合作發展促進會(民促會)於2012年4月20日至5月4日作為協辦單位,參與由聯合國友好理事會、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聯合國世界人民理事會、聯合國發展基金會、聯合國藝術家理事會、世貿企業促進會、中國養老基金會、美國羅省中華總商會、香港工會聯合會、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新界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香港青年聯會、香港潮屬社團總會、香港廣東社團總會、香港廣西社團總會主辦,香港佛教文化產業承辦,海內外三百多個社團組織共同參與的「推動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世界和平祈禱大會暨慶祝香港特區成立十五周年」大會,在全港舉行一系列大型公益活動,是慶祝香港回歸十五周年的重要慶典,也是香港首次舉辦推動聯合國千年計劃大型活動,旨在推動世界和平。
大會執行主席由聯合國友好理事會全球事務秘書長祖古白瑪奧色仁波切擔任;大會共同主席分別是: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全國人大代表鄭耀棠GBS太平紳士,中國養老基金會會長李紫陽、全國青聯副主席陳仲尼BBS太平紳士。
民促會主席張維新先生擔任本次世界和平祈禱大會主席團成員,並在大會世界和平論壇發表和平宣言。
此次大會展現三個主題,分別是「和平、博愛、希望」,展現人類追求和平、博愛和充滿希望,活動獲香港政府、中央政府、中聯辦領導及多個部門、機構全力支持。在香港政府大力支持下,於維多利亞公園四個球場,舉行慈善大型嘉年華活動,15餘萬人參與。大會主題為<博愛、和平、希望>,舉辦了世界和平頒獎大典,免費派發12萬斤「世界和平吉祥米」予老人、婦女及弱勢群體。舉行多場大型「千人盆菜宴」,宴請2000多位老人。
會議宗旨
此次大會是首次在香港舉行的最大型宣傳世界和平的活動,『和平大會』將依照聯合國的「千年宣言」,宣傳和發表「千年發展目標」,致力推廣和維護聯合國宣導21世紀國際關系的基本價值:自由、平等、團結、包容、尊重大自然、共同承擔責任。「和平大會」至今已收到由中國政府高級官員、美國國會、美國加州州政府財務長及各市市長、社會名人等發出的賀函。2000年9月聯合國首腦會議上由189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千年宣言》,正式做出此項承諾,中國亦積極回應聯合國的倡議,為實現千年發展目標做了不懈努力。
聯合國友好理事會全球事務秘書長(大會執行主席)祖古白瑪奧色仁波切、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共同主席)鄭耀棠太平紳士、聯合國友好理事會主席努爾.布朗博士、聯合國世界人民理事會主席Kazan Retrey Sherrill、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中聯辦社會工作部部長張鐵夫、全國政協委員盧溫勝太平紳士、全國政協委員王惠貞太平紳士、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會長陳守仁、原國家主席李先念之女,中國養老基金會會長李紫陽、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謝曼怡太平紳士、香港立法會議員陳鑒林太平紳士、香港立法會議員譚偉豪太平紳士、九龍城區議會主席劉偉榮太平紳士、中國民營企業國際合作發展促進會會長張維新等各界知名人士出席大會開幕式。
4. 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秘書長,副秘書長有誰決定任免權
章程上會寫明這一條,一般是理事長或者理事會進行秘書長的任免
5.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是哪年成立
成立時間:1997年4月14日。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最早起源於中國麋鹿基金會。中國麋鹿基金會是由麋鹿重引進項目開始,該項目的背景是,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大肆劫掠,加之永定河水泛濫,使當時北京南郊皇家獵苑中世界上僅有的200多頭麋鹿種群在中國消失殆盡。
1992年聯合國巴西世界環璄發展大會上簽訂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我國是簽約國之一。會後,時任中國麋鹿基金會理事長的呂正操同志和一批專家認為麋鹿的重引進項目已獲得成功,應將單一物種保護擴展為整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這將有利於與國際接軌,推動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加強國際間交流與合作。
此建議經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同志批示,於1997年報中國科協批准,由國家民政部登記注冊正式將「中國麋鹿基金會」更名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紛繁多樣性和它們的遺傳及變異,包括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遺傳多樣性。人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總目標是: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確保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實現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的宗旨:廣泛動員全社會關心和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事業,保護國家戰略資源,推動綠色發展事業,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人與自然和諧,構建人類美好家園。
6.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藍絲帶發起人
由韓俊勇、許驚蟄、馬守駿作發起人。
為更好地扶持醫療養老和教育事業的回發展、扶危濟困、答關愛弱勢群體,由韓俊勇、許驚蟄、馬守駿作發起人,聯合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共同向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捐贈100萬元人民幣,發起成立「藍絲帶基金」。
經駐會理事長辦公會議研究,同意成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藍絲帶基金」,同時設立藍絲帶基金管理委員會。根據合作協議精神,確定藍絲帶基金管委會名譽主任為繆力、譚健兒、盛連鐵、達超;主任為高月玲;執行主任、秘書長為韓俊勇;副主任為馬守駿、季偉特、白俊平、許驚蟄。
(6)中國基金會論壇任廣闊擴展閱讀:
「藍絲帶基金」的相關情況:
1、藍絲帶基金管委會應遵照《基金會管理條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章程》及基金會有關規章制度,規范專項基金資金的使用,認真制定和執行公益項目計劃,有效地開展相關公益活動,為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與創新努力工作。
2、接受資金、物資捐贈及技術援助;開展各種扶貧濟困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募集扶貧資金和物資;資助中國貧困社區進行必要的教育、衛生、環境和文化建設; 扶持貧困家庭和人口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其素質和能力提高。
7. 社區工作的中國社區發展基金
中國社區發展基金(抄全稱為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社區發展基金),是由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發起成立的基金,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主管的國家3A等級資質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宗旨: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區,服務居民、發展社區。
主要任務:開展十大服務進社區;資助和開展社區教育培訓、社區創業就業、社區貧困救助、社區養老優撫、社區服務中心和中小企業扶植等相關社區建設、社區服務的發展項目;褒獎為社區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基金的運作管理遵循公開、透明、尊重捐贈方意願、體現資助效益的基本原則。
基金主要工作
1.中國社區服務發展論壇
2.兩岸四地社區工作實務論壇
3.中國優秀企業公民社區公益行系列活動
4.十大服務進社區
社區發展基金標識釋義
標識中心為人物或樹木的圖形。作為人物時三人成眾,代表了中國典型的家庭結構,和「以人為本、服務社區」的基本思想;作為樹木時三木成森,寓示著社區工作者匯成森林,服務社區。綠色主體意在突出環境保護;金黃色圓形背景猶如燦爛的陽光,溫暖社區。環形中英文「社區發展基金」則再次強調了主題。
8. 怎麼加入中國國際和偕基金會會員
中國國際和諧基金會,2006年6月成立。是一個為國際公益慈善事業服務的國際民間社團組織。法人為周宏俊。原名為中國國際和諧敬老基金會。2008年元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親筆書名為:中國國際和諧基金會。基金會以世界和平、和睦、和諧為己任,以促進人類健康,減少飢餓貧窮,創造幸福安定生活為崇高宗旨。
基金會確定了四大建設項目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一、 籌建世界和諧論壇大會堂和世界博覽中心。邀請世界各國首腦、政要,在論壇共商世界大事,促進世界各種族、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國家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創造人類和平、和諧的生存環境。 二、 籌建疾病防治研究中心和中心總醫院,搭建聚集世界各國尖端醫葯專家學者防治疾病研究平台。組建人體健康保護神愛心志願者聯盟。邀請世界尖端醫葯專家學者指導,作為研究中心和總醫院的人才庫。採取國際連鎖運營模式,辦成國際名牌醫院的連鎖總部,為網上對疑難雜症的會診創造條件。
三、 籌建袁隆平國際農業大學。以著名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為主創辦人。敦請國際頂級專家共同推廣先進的水稻種植技術,免費培養世界各國的水稻種植專業技術人才。為緩解人類缺糧飢荒做貢獻。
四、 籌建國際老年城。已與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合作籌建無國界連鎖式的國際和諧老年城, 無國界的老年公寓。在國內先試點取得經驗後逐步辦成連鎖式的國際老年城,為全球老年人能幸福安度晚年,做點陽光事業。
基金會為便於國內開展工作,在國家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以壹億元人民幣在北京注冊了「中宏和諧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由基金會主席周宏俊先生兼任該公司企業法人。基金會所有投資開發項目全部由該公司來具體實施和財務結算。
9. 潘讓的潘讓之父——潘石屹
潘石屹,一位被看作是當今中國最活躍、最具有鮮明個性的房地產領袖之一。他與妻子張欣在1995年共同創立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北京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作為董事長,他一直掌管著公司在中國的商業地產領域的開發業務。尤其在北京的CBD,他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在這個區域,無論在建築的規模上還是在項目的銷售額上,SOHO中國都是最大的開發商,並為中國首都大膽引入了標志性的當代建築。
潘石屹以前衛著稱,他是新一代私營企業的創業先鋒,而且他所推廣的將居住與工作合二為一的SOHO模式(小型辦公,居家辦公)也深入人心。作為SOHO中國董事長,他開發的項目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這主要歸功於他高超的營銷藝術和對中國投資者及中小企業需求的准確定位。 此外,他對待生活與事業的達觀、機變與坦率,也使他成為一個公眾典範,媒體紅人。
潘石屹也是中國網路時代與大眾傳媒最早的擁躉之一。他成功地利用其個人博客和微博推廣SOHO品牌,這個博客在十多個主流門戶網站上落戶,只新浪一家網站的瀏覽量就達數千萬。他還通過博客、網聊、微博以及眾多重要的會議(如:世界經濟論壇、亞洲企業領袖協會、博鰲亞洲論壇等)上的發言,分享他的見聞及觀點,生動地向公眾宣講行業趨勢以及更廣泛的社會話題。
潘石屹,1963年出生在甘肅省天水市。1982年從中國石油管道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原國家石油部工作。一九八七年辭職下海到深圳、海南,後到北京,專業從事房地產開發。他與合夥人在1992年共同創立北京萬通有限責任公司。在許多中國人眼裡,潘石屹的生活,就是一個出身西部貧困地區的年輕人,如何堅持夢想,展現商業才能與進取精神,抓住中國改革開放的好時機,最終躋身行業前鋒的成功故事。潘石屹也非常熱心公益,他與張欣共同創立了SOHO中國基金會,旨在通過資助教育而改變貧困地區的學生和家庭的命運。
10. 參加「中國科學家論壇」是否需要交贊助費
如果你沒有什麼抄充分的理襲由來作為"科學家",那麼交贊助費是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