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華東政法大學 新生獎學金
肯定沒有啊。都是大二上開始評大一的表現,怎麼可能大一就來獎學金。大二的時候有學校的和國家的,
Ⅱ 華東政法大學由上海市直管和司法部管有啥區別
華東政法大學,是一所司法部與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為主的,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管理、金融、外語等專業的多科性高等院校。
Ⅲ 去華東政法大學學金融是怎麼樣的體驗
華東政法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並,在聖約翰大學舊址成立華東政法學院。1958年,學校並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63年再次籌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第二次復校。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學校是上海市管理的高校。現任黨委書記曹文澤教授,校長葉青教授。
多年來,華政人遵循「篤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訓,發揚「逆境中崛起,憂患中奮進,輝煌中卓越」的精神,已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的辦學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
Ⅳ 華東政法大學很差嗎
我對華東政法大學情有獨鍾!因為覺得考不上中國政法大學,所以勵志一定要考華政。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是它在上海。學校美得不像話
Ⅳ 華東政法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有哪些合作學校涉及哪些專業怎樣可獲得交流機會
華東政法大學與國來外交流項目是很自多的,與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以及台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很多大學都有固定的合作交流項目。
詳情可參考華東政法大學國際交流處網站:
http://www.ieclaw.com/cn/default.asp
Ⅵ 想報考華東政法大學,這個學校的前景怎麼樣
華政雖然是「雙非」大學,並且校名又顯得「高、大、上」,但華政整體實力還是不錯的,等畢業後就業率也是不錯的,具體情況見下文:
Ⅶ 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金融學院的金融學哪個好
嘛,金融學么肯來定是上海金融好咯,自銀行不是不收上海金融的學生,進銀行也是分的,是正式編制呢還是不是正式編制,正式編制來說,在上海金融你不是特別優秀的話就不會收了,非正式編制就無所謂了都收的,那個所謂的特別優秀呢也不是一定指的是年級前三名,成績好是很重要的,另外就是你的社會實踐和參加的金融類比賽了。
華政呢,在各個方面肯定是比上海金融好了,不過法律類的就業...呵呵不是說律師不好,律師當然很好,可是你考的出律師資格證么?有些東西呢不是嘴上說努力就可以的,華東政法在上海算是不錯,但是在全國的政法大學就不算好了,看你以後在哪裡就業了。
上海金融的硬體確實是......咳咳不怎麼樣,不過近幾年學校各種擴建算是還不錯了,有造了一個蠻大的實驗中心吧,裡面有模擬法庭模擬銀行什麼的,很真實的,不過用的機會不多啊據說...........師資力量,上海金融還是蠻欠缺的,但是就金融類還算是可以了,就業的話,說真的你一定要進銀行呢那財大也不能保證,如果單說就業率呢上海金融倒是不錯的,很高,因為金融專業涉及面很廣的嘛呵呵。先說這點吧,你有神馬具體的問題可以再具體問恩。
Ⅷ 華東政法大學金融學研究生出來怎麼樣社會認可度不是211對找工作影響大嗎
華政商學院研究生產業經濟學比較好,基本去了銀行和四大。他們工作很早就定下來版了,我們其他專業的看權著眼紅啊。
金融學不知道,12年還沒有畢業的。
找工作嘛,學校和國企越來越看中211、985什麼的了,銀行和其他公司還好,只要你是全日制本科,學校說得過去就行了。
Ⅸ 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金融學院相比哪個更好些
這兩個學校是兩個不同領域的,各自都有品牌專業,所以只能說分數最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的。好學校太多了,但是分數不夠也沒用。
Ⅹ 為什麼不建議報考上海華東政法大學
因為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分數線可以和「985工程」、「工程」的大學相媲美,但是該校的整體實力卻遠不如「985工程」、「211工程」的大學,說白了就是,高分數卻選擇該大學的性價比不高。
華東政法大學位於中國上海,是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學校原名華東政法學院。
截至2019年11月,學校有長寧、松江兩個校區,佔地面積75萬余平方米;設有22個學院(部),24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教職工1300餘人,各類在校生18000餘人。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專任教師近900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400餘人。先後有5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入選全國「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入選全國「萬人計劃」教學名師,2人入選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4人獲評「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
2人獲評「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獲評「全國優秀教師」,1人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獲評「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獲評「全國留學回國先進個人」,1人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2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2人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6人獲評「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6人獲評「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12人入選「上海東方學者」,6人入選「上海青年東方學者」,27人獲評「曙光學者」,4人獲得「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資助,27人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17人獲評「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此外,學校擁有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