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的介紹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是為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經國務院批准,於2006年9月18日在國家民政部登記注冊成立,屬於全國性公募基金會。業務主管單位為國家行政學院,理事長為魏禮群。
B. 有人了解陳江和基金會嗎聽說他們很重視對人才的培養~
陳江和基金會 (Tanoto Foundation) 是由新加坡金鷹集團的創始人陳江和先生和夫人黃瑞娥共同創建的。陳江和基金會對各國的公益事業不遺餘力。特別是與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共同主辦了「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出來。可以去找相關的新聞了解一下,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C. 人才基金申請報告
你要先做一份申請表吧!網上應該有下載的,你要向你領導請示。下面是報告
紹興縣人才基金投入大績效高
最近,我局在對縣人才開發基金審計中了解到,近幾年來,縣委、縣府以科學發展為指導,十分重視人才興縣、人才強縣工作,人才開發基金不僅投入大,而且管理規范,績效顯著,自2004年起財政每年安排人才開發基金600萬元,為人才市場培育、人才引進、人才集聚、企業與科研院校牽線搭台奠定了資金保障,為經濟強縣提供了智力支撐。
一是培育專業人才市場。投資近百萬元成立了全國首家輕紡產業人才市場——中國輕紡(城)人才市場,市場自2005年4月17日揭牌成立以來,共舉辦了大、小型人才交流會46場,當場簽約近5000人,網路儲才2萬餘人,已成為支撐紹興縣輕紡產業的三大要素市場之一。
二是舉辦人才智力盛會。投資近百萬元舉辦了「2005年紹興縣——全國百所院校人才智力博覽會」,組織包括清華、北大等42所211工程院校在內的全國202所知名院校與紹興縣近千家企事業單位開展了合作交流。雙方達成2006年高等院校畢業(實習)生就業(實習)意向6000餘名、成果項目合作意向150餘個、科技難題聯合攻關合作意向100餘項,在幫助企業突破當前人才智力要素瓶頸的同時,為紹興縣產業經濟發展預先集聚了大量人才。
三是深化國外智力引進。先後出資70餘萬元,為紹興縣重點骨幹企業搭建外智引聚平台,二次組織重點紡織印染企業赴韓國大邱和日本大阪舉行紡織印染技術人才洽談會,至2005末共引進外智項目32項,引進國外專家 53名,大幅提升了紹興縣重點骨幹企業的核心競爭辦。
四是加強基金管理監督。為管好用好人才基金,政府還制定出台了《紹興縣人才開發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暫行辦法》,規定基金由人事部門負責使用管理,財政部門負責專戶管理和監督,審計機關實行定期審計監督。
(紹興縣審計局)
D. 你為什麼願意並這么投入參加基金會工作
我覺得參加基金會的工作,特別是紅十字會可以發揮我個人的余熱,這是很不錯的。
E. 如何給基金投資者建議
規則1:選擇低成本基金
規則2:慎重考慮增加成本的建議
規則3:不要高估基金以往的業績
規則4:運用歷史業績來確定一致性和風險
規則5:當心明星基金經理
規則6:當心資產規模
規則7:別持有太多的基金
規則8:買入並持有你的基金組合
F. 關於基金會的問題
按你說的情況,建議你先通過全校民主選舉組成一個基金委員會,用來決策基金的用途,然後要有一個財務小組負責登記收了多少錢,一個秘書處,定期公布基金的使用情況。每個組織的人員構成都要成單數,做到公開、民主。
G.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的業務范圍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是按照合法、自願原則公開向社會募集並接受社會各界支持西部地區人才開發事業的資金、物資和技術援助等捐贈;
為主管部門實施的人才培養、培訓、國內外人才交流、開展的重大研究課題等計劃提供經費支持;
為主管部門實施的建設項目急需的人才開發活動以及西部人才開發基地建設提供經費支持;
表彰和獎勵為西部大開發做出貢獻的傑出人才;
H. 怎麼改進基金會人才資源不足的問題
內外共同解決的辦法:
「從初審、實地考察、撥款到後期評估都是我們3個人在做。」王冰坦言在接手初期一度試圖放棄,但經過一套提高工作效率的在線培訓後,逐漸開始得心應手。「計劃和總結是關鍵詞,我們團隊的成員要求每周、每月、每季度都做工作計劃,我自己甚至每天都有計劃,我有一張以一刻鍾為單位的工作計劃表,前一天晚上我會將這張表填好,第二天不允許自己有任何空當去思考接下來該干嗎。每周我進行一次總結,用在哪一項上的時間是比計劃少了,哪一項是比計劃時間多了,這樣不停調整,就不會有時間浪費。」
王冰說申請的機構每年增多,團隊則一直維持3人以內的數量。她認為基金會在現有條件下,提高工作人員工作效率無疑是解決人力資源匱乏的最佳方法。
而對於更多基金會而言,高永的辦法似乎更立竿見影。「就是讓各位理事推薦機構志願者,理事一般有企業背景,他們可以從自己的企業里推薦人來基金會工作,身份是志願者,相關酬勞由派出單位負責,工作時間和內容由雙方探討決定,這樣理事也能更深度地了解基金會工作。」
同時,針對公益人才匱乏的現狀,王振耀則建議,相對周期較長的高校培養,相關公益組織和媒體應多組織針對性強、周期短的公益慈善培訓,來保證公益領域的人才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