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黃仲咸事跡
黃仲咸
黃仲咸先生1920年出生於福建省南安市碼頭鎮仙都村。幼承堂訓,少懷鴻志,高小修業未滿,便離鄉背井南渡印尼謀生。初涉異域,顛沛流離,備嘗艱辛。 初當苦力,繼事商務,後辦銀行。數十個春秋,含辛茹苦,慘淡經營,終成為聞名遐邇的實業家。
黃仲咸先生身在異邦,情系故土。他平生儉朴、務實。五十年代始,黃仲咸先生便捐資家鄉公益事業,改革開放後,他深諳科教興國的重要,慨然捐資2000餘萬元,先後為南安市中小學和醫院建造各類樓宇40幢,同時助建多個工程建設,又創設福建省「黃仲咸文學獎」,資助地方史志的編纂和出版,並熱心支持災區群眾重建家園,為家鄉老人發放生活補貼。
為發展家鄉教育事業,1990年首建「南安市黃仲咸教育基金會」,在全市開展獎教獎學和助學活動,至今有16500多名師生獲獎或受助,獎助金額560多萬元。1993年捐資2000萬元在南安市區興建一座12層,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的「必利達大廈」作為基金會永久業產,「養雞生蛋」,以確保基金會的基金源源不斷,生生不息。1994年又投資近1.5億元在廈門市建造35層,建築面積47000平方米的「必利達大廈」,其運行收益擬作全國科教獎勵的基金。黃仲咸先生為振興家鄉教育,不惜變賣家產,傾其資財,至今已捐資2億多元之巨。福建省人民政府多次授予金質獎章,並於1995年為其樹碑嘉獎,同年國家教委授予「尊師重教、振興中華」獎牌,1999年光榮地應邀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慶典」。
B. 是什麼原因讓北京燕園國際教育集團的董事長陳建冬創建了「建冬教育基金會」
那年23歲的陳建冬,正在為未來不斷積累時,他卻突然被確診為「慢性腎衰竭」,一瞬間,這個即將大學畢業准備踏上社會大施拳腳的年輕人突然就病倒了,病魔每天折磨著他,他無法再像以前一樣去做兼職維持自己的生活,甚至日常的飲食起居都需要人來照顧,命運似乎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父親得知他的病情後,毅然決定捐出自己的腎臟,為兒子做腎移植手術,可高達30餘萬元的高昂手術費對於他來說,卻仍然是一個天文數字。當學校領導和老師們了解到他的情況時,自發進行了捐款,他順利完成了腎移植並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康復了。一次經歷可以改變一個人,當陳建冬談及那場同齡人根本無法想像的生命抉擇時,他並沒有過多的述說病痛折磨,他只說:「感謝父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更感謝母校用實際的物質資助給了我重新選擇人生的權力。經過這次大病,陳建冬覺得生命太短暫,自己應該用有限的人生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什麼。繁忙的工作之餘,家鄉孩子那渴望知識的眼神、家鄉人對於自己的噓寒問暖都讓陳建冬在不斷地思索,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幫助家鄉發展,他想到了教育,只有教育發展了,一個地方才能真正發展起來,而自己家鄉的教育依然是比較落後的。 2013年陳建冬回到家鄉安徽淮南,毅然決定在家鄉成立 「建冬教育基金會」,來資助家鄉教育的發展。發展家鄉教育,關愛家鄉教師
C.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的獎勵項目
一、橋梁大獎、橋梁青年獎
二、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大獎、土力學及岩土工程青年獎
三、鐵道科學技術獎
四、鐵道工程師獎、鐵道工程師(客運專線獎)
五、北京青年科技獎
六、建造師獎
七、木材科研專項獎、木材科技教育獎學金
八、工程教育學生獎
九、鐵道教育希望之星獎
十、全國少年科技獎
十一、家鄉教育獎、土木工程獎
D. 想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
建議不要通過慈善機構,這個社會誠信度太低,很多慈善機構暗箱操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錢到了哪裡,當然也沒必要自己親自走一趟,那樣成本太高,建議你打電話聯系你要資助的省份的政府機關,了解下貧困生的分布,名單,郵政地址,家庭經濟,人力狀況,然後選擇5家左右,再有目的性的親自去一趟,順便做下社會調查,把錢交到他們手裡,另外再確認一下准確的郵政地址,以後不定期的匯款,同時,去信了解下款項的落實情況。 如果要做的更好些,建議,你了解下資助對象家庭的所需,自己買些生活用品寄過去,這樣自己的好意可以落到實處,自己的成就感或者說被需要的感覺會更真實,更確定。
E.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獎的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獎簡介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是由茅老生前擔任過職務的十餘個單位發起並捐資設立的,現已擴大到全國政協、九三學社中央、統戰部、鐵道部、交通部、建設部、中國科協……幾十個部門和單位。基金設有茅以升橋梁大獎、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大獎、鐵道科學技術獎、科技館展項最佳設計獎、北京青年科技獎、工程教育學生獎、全國少年科技獎、鐵路高校學生獎、木材科學技術科研專項獎及教育獎,以及茅以升家鄉教育和土木工程獎。9年來,已有500餘人受到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的獎勵。
F. 教育扶貧基金申請書怎麼寫
寫教育扶貧基金的申請書申請的要注意事項要寫清楚、具體,涉及到的數據要准確無誤;理由要充分、合理,實事求是,不能虛誇和杜撰,否則難以得到上級領導的批准;語言要准確、簡潔,態度要誠懇、朴實。可參考以下文本:
G. 家鄉 獎勵基金頒獎學生代表發言稿
第十五次周山教育獎勵基金頒獎儀式講話稿
各位領導、各位家長、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今天天氣雖然有些寒冷,但我們卻感到很溫暖,因為我們部分老師和學生站到了第十五次周山教育獎勵基金頒獎台,享受成功的喜悅。我們全體師生再次感到做周山教師光榮,在周山上學應該。60多年前,周山烈士把生命獻給了這片熱土,他的女兒高山女士,懷念先父,繼承父志,把周山作為她的第二故鄉,長期以來關心幫助周山的建設、發展,更是關心幫助周山教育的發展。1996年,她以父親名字設立「周山教育獎勵基金」,先後捐款達80萬元。近幾年來,周山教育工作者在周山烈士兩代人的精神感召下,團結奮斗、努力工作,規范辦學行為,扎實推進精緻管理,提高課堂效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升辦學內涵,促進全鎮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績,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全鎮教育創建工作碩果累累,成功創建成區域現代化、揚州市數字化校園、揚州市平安校園、揚州市綠色學校、高郵市模範家長學校、高郵市書香校園、高郵市文明單位、高郵高效課堂先進單位……這些成績的取得首先與黨和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指導和支持分不開的,與各位家長的關心關注分不開的,更與教育系統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分不開的。成績代表過去,發展要看未來,高山女士有個願望:讓周山教育辦成高郵最好的教育,能夠吸引周邊鄉鎮學生和城市學生慕名來周山讀書。她還有個要求:讓師生想拿周山教育獎勵基金,讓師生難拿周山教育獎勵基金。細細體會高山女士的願望和要求,深感她用心良苦,對周山教育美好明天的美好憧憬,同時我們也深感肩上的壓力重大。為了能盡快達到高山女士的願望和要求,藉此機會給廣大師生今後工作學習提出幾點要求:
一、學習周山烈士兩代人的無私奉獻精神
周山是革命老區,經濟相對薄弱,在周山工作就是要有吃苦精神,要有奉獻精神,領導幹部要帶頭,做到率先垂範,要以學校發展為重,學校的聲譽為重,學校的質量為重,淡化個人的名利。我們今天能拿著較高國家俸祿,在環境優美校園安全地工作,是62年前成千上萬個周山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現在仍有成千上萬名無私奉獻的戰士在捍衛著來之不易的江山。讀讀周山烈士的事跡,看看高山女士的博愛精神,我們應該感受到自己思想境界要提升,工作態度要端正,工作干勁要加強。(工作做到位,取得成績。明的,領導、同志、學生、家長看到;暗裡,周山烈士看到。)
二、要積極進取,高效高質做好本職工作
幾年來,盡管大量優質生源外流,但我們不唯生源論,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把相對好的學生教得更好了,考上了高一級學校,使相對差的學生成人了。我們把黃土燒成了磚,把廢鐵煉成了鋼,沒有辜負領導的希望,沒有使家長失望,逐漸趨近高山女士的願望。我認為年齡大的教師,走路可能慢一些,但教學經驗應該是豐富的,不要停止腳步,應該青春煥發,不甘落後,年輕同志更是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朝氣蓬勃,是周山教育的希望,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做思想的先進者,工作的帶頭者,成績的優勝者,勤奮工作,踏實工作,高效工作。
三、謙虛好學,更好更快提高自身素質
人生有涯,知識無涯,學無止境。教學是一門藝術,不是任何人都能做教師的,做一名優秀教師是很難的。各位老師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要充分認識「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做到向名人學,學教藝;向書本學,學知識;向模範學,學做人;向英雄學,學奉獻。今天拿到周山教育獎勵基金的同志,應該是周山教育中的教學精英,教學骨幹,希望你們不要小勝即滿,更要反思自己不足,認識自己不足,盡快改正不足,爭取年年站到領獎台。沒有拿到周山教育獎勵基金的同志不氣餒,不消極,盡快選擇學習的標桿,要有明年不拿周山教育獎勵基金不罷休的決心。
四、遵守紀律,勤奮學習,做一名優秀的青少年
各位同學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珍惜美好的讀書環境,珍惜教我們的責任心強的教師;要遵紀守法,自覺遵守中小學生行為規范,做到行為美、語言美、心靈美;做到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問題,不懂要問,爭當學習標兵;做到尊敬師長,孝敬長輩,團結同學,互助互學,熱愛家鄉,關心他人,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和優秀的共青團員。
老師、同學們,近幾年,在黨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周山各校(園)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各校(園)環境優美,硬體設施基本到位,教育教學質量在穩中有升。十一月份,小學、幼兒園成功地為全市提供了精緻管理現場,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同行的一致認可。但我們也深深認識到,學校(園)的內涵要再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要飛躍,教師的責任心事業心要再加強,師德、師能綜合素質要再提高。我堅信,只要我們的教育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強化管理效能,提高執行力,我們的老師挖掘自己的潛能,務真求實抓有效德育,上高效課,做精緻事,周山教育輝煌的歷史將會再一次書寫。
H. 為了家鄉明天更美好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每當這熟悉的旋律,我的心總有一種感動,一首流行多年的老歌,何以能依然感動今天的人們?我想,是因為它詮釋了人間真情,宣揚了奉獻愛心的緣故。而我們的家鄉也會因有愛心而變得更美好。
白芳禮是一位極富有愛心的老人。他這些年一直為資助貧困學生在奔波忙碌。他蹬車56年,支教18年只為讓每個孩子都有學上。如今白芳禮老人的支教事跡不僅在我的家鄉--天津被人們廣泛傳頌,還激勵學子、感動中國。白芳禮老人就是這樣,節衣縮食把自己蹬三輪車的所得全部捐給了教育事業。他1988年為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5000元。1990年為滄縣大官廳鄉教育基金會捐款2000元,1991年為天津市、河北區、津南區教師獎勵基金、北門東中學和黃緯路小學等,共捐款8100元。1992年為「希望工程」和家鄉白賈村小學,捐款3000元。1993年,為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基金」捐款1000元。1994年為天津市河北區少年宮捐款1000元。
「白芳禮支教公司」成立後,老人每月都向天津的幾所大學、中學、小學送去數額可觀的贊助費,這些所謂的贊助費實際上就是他的「支教公司」全部稅後利潤。南開大學學工部劉唯真回憶,白芳禮老人從1996年開始,每個月都要向學校捐款1000元,總額近3.4萬元,200多名南開大學的貧困學生得到了資助;此外,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高校也都收到了白大爺捐出的不同數額的支教捐款。 曾經有人計算過,這些年來,白芳禮捐款金額高達35萬元。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輪車收5角錢計算,老人奉獻的是相當於繞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勞累。2001年,白芳禮捐出了最後一筆錢。年近90歲的他已無力再蹬三輪車,也無力再經營他的支教公司了,就在車站給人看車,還把一角兩角的零錢裝在一個飯盒裡,存夠500元後又捐了出去。
為了讓貧困的孩子們能安心上學,白芳禮老人幾乎是在用超過極限的生命努力支撐著。在十多年的時間里先後捐款35萬元,資助了300多個大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他為學生們送去的每一分錢,都是用自己的雙腿一腳高一腳低那麼踩出來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櫛風沐雨,用淌下的一滴滴汗水積攢出來的,來之不易,來之艱辛!
白芳禮老人就像是一根蠟燭。他無私的奉獻自己的力量。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生命的盡頭。他把自己僅有的、能為別人閃耀的一截殘燭全部點燃,並且燃燒得如此明亮,如此輝煌。這一位讓我們充滿敬意的人,是什麼力量讓他們無私的奉獻愛心甚至生命?他們奉獻愛心又是為了什麼?也許有人不能理解,但是,試想一下,如果生命中少了他們這樣的人,世界將是怎樣?「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信奉這個格言,關愛他人,也是快樂自己,人間因為愛而充滿陽光,家鄉因愛而更美好。人們只有擁有愛幸才會幸福快樂,奉獻愛心的人,人們也會將他們銘記在心中。
我想,作為一個在愛心哺育下成長的少年,我要像白芳禮老人,從小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處處關愛他人,將愛心與真情無限地復制下去,讓人間灑滿愛的陽光,讓我們的家鄉更美好,讓愛的鮮花開遍世界每個角落!
I. 教育基金會成立以後的感想作文
含著脈脈深情,我讀完了《黃繼光》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閉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黃繼光那光輝的形象怎麼也揮散不去。憶往昔崢嶸歲月,我的思緒彷彿回到了半個世紀前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耳邊又回響起嘹亮、威武、雄壯的紅色搖滾--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為了保衛祖國 ,為了保衛家鄉,打敗美帝保衛和平,我們的先輩去朝鮮打仗,英勇戰斗是民族的脊樑,鴨綠江水在靜靜地流淌,嘹亮地軍歌在耳邊回盪。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黃繼光就是無數雄糾糾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中國好兒女中的一員。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數彈的他像暴風雨中的巨人一樣頑強地站起來,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豪氣貫日月,英風動大地」。英勇的志願軍戰士趁勢攻克了敵人的陣地,奪取了勝利。這真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多麼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啊! 當我讀到「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指導員說:「指導員,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這句話時,我渾身發熱,黃繼光是多麼主動呀。可是我連媽媽交給的的任務都不做,比如說媽媽常常對我說,長大了,能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就拿掃地來說吧,一天,媽媽叫我掃地,我隨便掃了一下,很不幹凈,媽媽見了,批評我說:「戴健,你連這點家務都做不好,還能幹什麼?」媽媽就要我重新掃地,我找了一個借口,跟媽媽頂嘴。「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一切,我多麼不對呀。 當我讀到「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這句時,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淚水無聲地滑落下來。黃繼光,這個偉大的戰士,面臨著生命的危險,忍著傷痛,像巨人一樣冒著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黃繼光,一個普通志願軍戰士,卻有一種不怕犧牲的精神,究竟是什麼力量鼓舞著他呢?哦,是最光榮的愛國主義和國 際主義精神,促使他將生置之度外。而我呢,卻連一點小小的磨難都經受不起。遇到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試發下來的試卷,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錯了好幾題,馬馬虎虎地應付修改,然後拿給爸爸看,爸爸耐心地講解,我聽得不耐煩,生氣地說:「你沒完沒了,真煩。」爸爸嚴厲批評我,說:「遇到難題就繞道走,你這是逃避困難。和革命先烈相比,你還差得遠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雖然談不上戰爭時代浴血奮戰,但連起碼的學習困難都不敢去戰勝,我是多麼渺小啊! 同學們!當你讀了這篇文章,你不感到黃繼光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嗎?黃繼光不正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嗎?「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需馬革裹屍還。」黃繼光、邱少雲、毛岸英等無數志願軍烈士永遠長眠於朝鮮半島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 、忠魂埋骨它鄉,這正是英雄「山草離離兮掩我骨,滄海盪盪兮浸我屍」的豪邁絕唱! 「斬盡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正是這支由無數個黃繼光組成的、高舉毛澤東旗幟的人民子弟兵,他們鐵血軍魂所鑄就的鋼鐵長城,忠勇耿耿,精忠報國,縱橫無敵,誰與爭鋒,打敗了號稱世界第一的美帝野心狼,保衛了新中國搖籃,保衛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奠定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自古英雄出煉獄,拓馬長槍定乾坤!」我們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們在昨天以生命熱血創造的明天,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今天的一切。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我們青年一代何惜百報家國,要為祖國、家鄉的富強崛起而奮斗,鞠躬盡瘁,而後已。灑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青春儒鋼的我 ,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