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留學畫廊博物館研究專業怎麼樣
在倫敦,順著肯辛頓和海德兩個園子中間的Carriage Drive一路向南就有一條專門的展覽館路Exhibition Road
,途經皇家音樂學院,科學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和V&R博物館等。
倫敦的博物館資源燦爛紛呈,比如有典雅高貴大氣的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館、The National
Gallery國家美術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也有清新優雅藝術型的泰特美術館,英國最大的美術館之一;以最新、最多樣的臨展而著稱的Royal Academy of
Arts,上個月剛剛舉辦過歐洲最大的庭院畫展;還有被稱作是「私人博物館中的明珠」華萊士博物館,是一所專門收藏17世紀法國藝術品的收藏館;另外,開在Canary
Wharf的Museum in Docklands是一家以介紹泰晤士河歷史和Docklands的發展史為主的博物館,而Whitechapel
Gallery應該就是住在東倫敦的小夥伴們放鬆休閑經常去的地方啦!
從自然科技到美術油畫,精緻華美的博物館也讓文藝青年們流連忘返~這也吸引很多的國外學生去英國留學選擇這個專業來學習。下面主要介紹幾所開設有博物館相關專業碩士預科的學校:
一、諾丁漢特倫特大學 (The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諾丁漢特倫特大學成立於1881年,位於諾丁漢市,由兩座大的校園組成,一座在市中心,另一座在近郊的綠化地帶。藝術和設計學院位於諾丁漢市中心成立於
1843
年,學院不僅為諾丁漢的文化做出了貢獻,而且影響著全世界的藝術設計界。學院提供的專業非常廣泛,幾乎包括了藝術、設計和表演的所有專業。學院的教學環境能充分刺激學生的靈感,讓學生享受充分的自由和獨立。
二、紐卡斯爾大學
成立於1834年,是一所位於泰恩河畔紐卡斯爾市的著名大學。羅素集團、紅磚大學成員大學之一。紐卡斯爾是英國東北部的地區首府,也是當地文化、社交、體育、教育及商業活動的中心。紐卡斯爾市以生活的高質量和相對較低的生活費用聞名。該校的教育、傳媒與語言科學學院視力雄厚。紐大有自己的藝術畫廊(獨立建築)還有博物館(獨立建築)裡面還有木乃伊啥的。
三、 伯明翰城市大學
伯明翰城市大學成立於1992年,是英國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的國立大學之一,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43年。其教學質量和教學設施在英國大學中名列前茅。伯明翰市是英國除倫敦外的第二大城市,位於英格蘭中部。該校的博物館專業是由伯明翰博物館基金會(Birmingham
Museums Trust)聯合開辦的,該館擁有世界級的藝術、歷史和科學收藏。學生畢業有機會成為英國排名第五,國際前20名的藝術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Fine Art Research (CFAR)成員。
四、考陶德藝術學院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考陶德藝術學院最早於1932年建校,是一所自製大學,由考陶德當地的慈善家和藝術收藏家共同建立。學校位於英國英格蘭地區倫敦市,地處大都會,是藝術歷史和收藏鄰域中集教學與研究為一體的世界領先的學院之一,也是世界上開展藝術和建築學的歷史及修復學的幾個主要學校之一,以收藏許多繪畫大師、印象派畫家及後印象派的油畫、雕塑、印刷品及裝飾藝術的作品而著名。市中心的優越位置為學生前往眾多博物館、畫廊和圖書館提供了便利。
⑵ 周俊的藝術成績
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是代表性著名資深人物畫家。曾獲88年日本東京都國際水墨畫展優秀獎,88年北京國際水墨畫展優秀獎,受到上海市文化局的嘉獎,並破格提拔為國家高級職稱。
並納入1990年出版的《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中國文化名人大辭典》。
曾作為歐盟國際藝術交流中心執行主席,負責組織策劃梵谷,倫勃朗等西方大師來華展覽工作。
1989年周俊負笈歐洲,先後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藝術博物館,荷蘭普林塞斯哈夫國家美術博物館,德國路德維希藝術博物館,德國科隆亞洲藝術博物館
英國亞洲藝術博物館等全世界眾多重要的美術館,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
作品出版及收藏范圍遍及全世界。
主要出版物有:《周俊水墨畫》,《周俊彩墨》,《周俊人物畫集》,《周俊藝術》,《周俊抽象水墨系列》,《周俊藝術掛歷)(周俊一現代中國水墨畫家)
世界著名的藝術品復制公司伏格爾克在90年代初發行了他的200萬張印刷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復製品市場主導者遍及全世界的銷售能力為周俊藝術打開了世界大門。
主要收藏者有: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藝術博物館,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藝術基金會,荷蘭女皇,美國洛克菲勒財團,荷蘭菲利蒲公司,美國花旗銀行,荷蘭國家銀行,歐盟文化委員會,奧地利文化部,德國亞洲藝術博物館等眾多遍及全世界的畫廊,機構,博物館,個人收藏。
近二十年來,周俊的作品立足於傳統國畫水墨功底體現現代樣式的特徵與西方藝術相抗衡,作為真正意義上活躍在世界畫壇上的重要畫家對推廣現代中國畫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荷蘭女皇,美國洛克菲勒財團,荷蘭菲利蒲公司,美國花旗銀行,荷蘭國家銀行,歐盟文化委員會,奧地利文化部,
德國亞洲藝術博物館等眾多遍及世界的畫廊,機構,博物館,個人收藏。
主要學術論著有:中國水墨畫特殊性,周俊論畫,實踐筆記,尋求新的生命感受,為什麼傳統中國繪畫能維持如此長的歷史,
中國美學用詞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與特徵,傳統中國水墨畫的自然觀。
先後在中央美術學院,上海美術館,四川美術學院,德國路德維希美術館,美國伏蒙特大學,匹斯堡大學,滑瑟大學,
荷蘭岡本美術學院,荷蘭阿娜母美術學院講學,並擔任多所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獲88年日本東京都國際水墨畫展優秀獎,88年北京國際水墨畫展優秀獎,受到上海文化局的嘉獎,並破格提拔為高級職稱。
⑶ 普利茲克獎、日本國家藝術大賞、英國皇家建築師金獎、丹麥嘉士爵獎申報條件及申報時間,評選結果公布時間
建築比賽??條件所限,建築屆的評選應該不會像歌詠比賽一樣大張旗鼓吧?!我只知道幾個有影響的獎項,供你參考。
1.由PCBC(太平洋建築協會)組織發起的「金塊獎」,是迄今為止全球地產界的一項年度頂級盛事,堪稱全球建築界的 「奧斯卡」,這一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宏大的活動因來自全球各地的建築大師們苛刻的評選而聞名。
每年一度的「金塊獎」將授予在全球住宅、商業和工業項目的建築設計、土地規劃利用有創造性傑出成就的發展商和設計者。
與「奧斯卡」一樣,金塊獎並非商業獎項,其評判標准為建築物在設計規劃中的審美、創新和有效價值。往往一些本年度最優秀、在業界全力創新,不斷挑戰,從而樹立了全新高度的建築項目最能獲得由世界各國建築精英組成的評委會的青睞
2.普利茲克建築獎
Pritzker建築獎是Hyatt(凱悅)基金會於1979年所設立的, 因其獨一無二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有建築諾貝爾獎之稱。每年一次的頒獎都由美國總統頒發並致頒獎詞,1983年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就是從當年的美國總統里根手裡接受的大獎。該獎項一向是當代建築風潮的指針性獎項,歷屆得獎的建築師都是重量級的代表人物。從第一屆的Philip Johnson(約翰遜),第五屆的Ieoh Ming Pei(貝聿銘),之後有安藤忠雄(Ta Ando),Frank. O.Gehry(蓋里), 以及Norman Foster(福斯特)等等無一不是當代的大師級人物。 2000年的得主是來自荷蘭的建築師Rem Koolhaas(庫爾哈斯)。
Pritzker獎的由來
Pritzker建築獎由凱悅基金會在1979年設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築師,表彰其在建築設計中所表現出的才智、想像力和責任感的優秀品質,以及通過建築藝術對建築環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傑出的貢獻。該獎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該家族的國際業務總部設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會福利、科學、醫學和文化活動而聞名。
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已於1999年1月23日逝世)發起設立了這個獎。他們的長子Thomas J. Pritzker現在是凱悅基金會的主席。他介紹說:「我們之所以對建築感興趣,是因為我們在世界上建了許多飯店,與規劃、設計以及建築營造有密切的聯系,而且我們認識到人們對於建築藝術的關切實在太少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樓誕生的地方,一座滿是象Louis Sullivan(沙里文), Frank Lloyd Wright(賴特), Mies van de Rohe(密斯)這樣的建築偉人設計的建築的城市,我們對建築的熱愛不足為怪。1967年我們買下了一幢尚未竣工的大樓作為我們的亞特蘭大凱悅大酒店。它那高挑的中庭成為我們全球酒店集團的一個標志。很明顯,這個設計對我們的客人以及員工的情緒有著顯著的影響。如果說芝加哥的建築讓我們懂得了建築藝術,那麼從事酒店設計和建設則讓我們認識到建築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力。因此,在1978年我們想到來表彰一些當代的建築師。爸爸媽媽相信,設立一個有意義的獎,不僅能夠鼓勵和刺激公眾對建築的關注,同時能夠在建築界激發更大的創造力。我為能代表母親和家裡其他人為此繼續努力而自豪。」
普利茲克建築獎像一架選拔建築大師的機器,目光犀利,下手精準,絕大多數獲獎者的確名副其實。它似乎自成體系,從第一屆得主菲利普·約翰遜(1979年)開始,到凱文·羅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庫哈斯(2000年),勾勒出一條影響深遠的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建築思潮脈絡;它能打破地域偏見,三位日本人和兩位拉丁美洲建築師的入選,顯示了評選范圍的全球性特徵;出生於巴格達的女建築師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場,多少彌補了它在性別取向上的一些遺憾;而對弗蘭克·蓋里(1989年)的關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遠見:當時蓋里只在美國西海岸做過一些美學冒險性建築,其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尚未出現,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弗蘭克·蓋里確實能夠為世界創造驚人的建築。
一個獎項成為偉大,是因為獲獎者足夠偉大,而這首先要求評委們足夠睿智,評選程序足夠公正。在短短的27年時間里,普利茲克建築獎迅速崛起,29位得獎者如群星閃耀,風光無限。其聲勢壓過了百年老店「英國皇家建築師金獎」(RIBA)、獎金更豐厚的「日本國家藝術大賞」和丹麥「嘉士伯」獎、重視單個作品的美國建築師協會(AIA)「國家榮譽獎」等權威大獎,成為建築界公認的至高無上的獎項。
獎賞
Pritzker建築獎在許多程序上以及獎金方面參照了諾貝爾獎。Pritzker建築獎的獲獎者可以得到10萬美元的獎金,一個正式的獲獎證書,1987年以後還增加了一塊銅質獎章。(在這之前為每位獲獎者頒發的是一座限量製版的亨利.摩爾的雕塑。)獎章正面圖案的設計是以有「摩天樓之父」美稱的芝加哥著名建築師Louis Sullivan(沙里文)的設計為基礎,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Pritzker建築獎)字樣,獲獎者的姓名刻在獎章正中,獎章背面刻著亨利.沃頓1624年在其《建築的要素》一書中提出的建築的三個基本條件:「堅固、實用、愉悅」。
評獎
任何國家的任何人,無論是政府官員、作家、批評家、學者、建築師、建築團體、實業家,只要有志於發展建築學,都可以被提名為候選人。該獎無任何國家、種族、信仰和意識形態偏見。提名程序每年從年頭到年尾,截至於第二年的1月。截至期後收到的提名自動被視作下一年度的提名。每年有40多個國家的500多位候選人被提名。雖然建築學並不包括在諾貝爾獎范圍以內,Pritzker建築獎的國際評委會還是參照諾貝爾獎的評選方式,由全球著名的權威建築設計師、作家、藝術家、學者、批評家以及象前IBM主席這樣的國際工商名流等組成的評委會經過了深思熟慮,最後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法來決定最終評選結果。
我國的最高獎項就是魯班獎了。
1.魯班獎簡介
魯班獎的全稱為「建築工程魯班獎」建築工程魯班獎是1987年由中國建築業聯合會設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鼓勵建築施工企業加強管理,搞好工程質量,爭創一流工程,推動我國工程質量水平的普遍提高。該獎是行業性榮譽獎,屬於民間性質。當時每年數額20個,有嚴格的評選辦法和申報、評審程序,並有嚴格的評審紀律。評審由評審委員會負責,協會只負責受理申報、組織初審和工程復查,不得干預評工作。評委由各地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專家組成,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定。
1996年7月,根據建設部的決定,將1981年政府設立並組織實施的國家優質工程獎與建築工程魯班獎合並,獎名定為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每年評選一次,獎勵數額為每年45個。
2.魯班獎是誰設立和頒發的?
魯班獎是於1987年由原中國建築業聯合會設立的一項優質工程獎。1993年隨聯合會的撤銷轉入中國建築業協會。1996年根據建設部關於「兩獎合一」的決定,將 國家優質工程獎和建築工程魯班獎合並,獎名定為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 工程)。該獎是我國建築行業工程質量方面的最高榮譽獎(國家級工程質量獎),由建設部、中國建築業協會頒發。
3.魯班獎獲獎單位會得到什麼獎勵?
建設部、中國建築業協會對榮獲「魯班獎」的單位,授予「魯班獎」金像和榮 譽證書,對主要參建單位頒發獎狀,並通報表彰。獲獎企業在獲獎工程上鑲嵌統一 榮譽標志。中國建築業協會還將編篆專輯,把其載入史冊。
⑷ 香港匯豐銀行大廈的建築師
諾曼·福斯特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成員、皇家藝術學會成員、英格蘭皇家院士、美國建築師協會名譽會員;皇家工業設計師;特許設計師協會榮譽會員;BundDeutscher Architekten榮譽成員;保加利亞國際建築學會成員;瑞典皇家藝術學會外籍會員;建築工程師協會榮譽會員;皇家工程協會榮譽會員;Kent設計學會榮譽會員;美國藝術科學協會外籍榮譽會員;AcadémieRoyale de Belgique理事;theOrdre des Architectes Fran?ais會員;Akademieder Künste,建築協會成員。他擁有下列大學的榮譽博士頭銜:皇家藝術學院、Eindhoven技術大學、倫敦大學、巴斯大學、East Anglia大學、亨伯賽德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牛津大學和瓦倫西亞大學。他獲得過日本設計基金會的獎勵,和Akademie der KünsteBerlin的Kunst-preis獎。諾曼·福斯特在世界各地做過講演,並在英國和美國教授建築學。他是倫敦建築師協會副主席、皇家藝術學院理事、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教育和監察部成員,倫敦建築基金會理事。現任倫敦UniversityCollege的Bartlett學院訪問教授一職。
⑸ 我是平面設計師,我朋友找我做圖,但是絕口不提酬勞,怎麼辦
這個其實也沒什麼, 畢竟還請你吃飯了的嗎,和你之前的相比這個還會好些,人嗎?都是相版互利用的.現在你幫助她們權,如果你覺得你以後有用的著她們的的地方,那也沒什麼.如果你覺得沒什麼價值你之前可以和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和你一樣也是做設計的.前提要和他們說好,沒做好或者是沒到你們想要的效果,別怪我只有這個水平,在換一句不好說的,我是免費幫你們的,別到最後還說三道四的就沒意思了.
⑹ 勞頓的人物名
約翰·勞頓爵士(教授),英國最高級巴思爵士,皇家學會會員,出生於1943年9月24日,是英國著名的生態學家,現居於英國,工作於約克大學,主要研究動物學,在達拉謨大學獲得研究生學位。現任皇家環境污染委員會主席,曾任前屆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主席。
1969年,勞頓教授在達拉謨大學獲博士學位。從1968年起,勞頓一直是牛津大學動物學系生態學方面的領軍人物,直至1971年轉至約克大學,1985年在約克大學獲得個人教席。他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成立了全國環境研究委員會中心,並作為第一屆主持人在人口生理學方面開展研究。1999年10月,勞頓被正式任命為全國環境研究委員會首席執行官,並保留了其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學、工業技術及醫學方面的榮譽教授職位。到目前為止,勞頓已經發表了近300篇關於生態學的專業文章,對於推動生態學研究以及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5年3月,勞頓從全國環境研究委員會退休後,同年4月又被任命為皇家環境污染委員會主席,並且在2008年獲得了又一輪的主席職位連任。他的主要研究都集中在人口動態學和鳥類及昆蟲的多樣性方面,在過去十年裡他著重研究了全球環境變化對野生動植物的沖擊。在他開始其最著名的植物與昆蟲間相互作用關系和群落結構變化研究之前,一直致力於研究節肢動物門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的相互作用。1991年,斯圖爾特皮姆和勞頓以及約科恩一起回顧了野生生物界食物網中的所有實地測量,用數學方法分析後得出結論——「生物從災難中恢復的比率,取決於食物鏈長度」。
他還促成了皇家鳥類保護學會的成立,並且對於該學會景觀保護策略的實施做出了貢獻。同時,勞頓也對一些環境方面的國際非贏利性組織提供了幫助,包括擔任為期五年的皇家鳥類保護學會以及為期三年的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主席。
2004年,勞頓獲得了日本國際獎,這是一個諾貝爾獎的日文版本,獎勵那些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做出傑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勞頓曾在一次采訪中直言不諱地對全球變暖話題做出發言,他認為,極端風暴強度的增加(如著名的卡特里娜颶風)很可能就是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造成。如果不能使那些所謂的「氣候專家」意識到這個問題,那這個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 查爾斯·勞頓Charles Laughton,(1889~1962),英國電影演員。曾就讀於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1889年7月1日生於斯卡伯勒,1962年12月15日卒於美國洛杉磯。
查爾斯·勞頓是一位表演調色板異常豐富多彩,各種類型的角色和各種經歷的人生他都能演得得心應手的演員。第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亨利八世》。1950年他加入了美國國籍。
他在表演方面最為成功是英國片《霍布森的選擇》(1953)和《控方證人》,這兩部影片分別獲取了1954年的英國學院獎的最佳英國片獎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的提名。1962年,他因腦溢血去世。 中文名: 查爾斯·勞頓 外文名: Charles·Laughton 別名: 查爾斯 國籍: 美國 出生地: 英國約克郡 出生日期: 1899年7月1日 逝世日期: 1962年12月15日 職業: 演員 畢業院校: 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 經紀公司: 派拉蒙影片公司 代表作品: 《亨利八世的私生活》1933年;《叛艦碟血記》1935年 個人經歷
1926年開始演出舞台劇。1928年進入電影界。1933年因主演《亨利第八的私生活》而獲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他早期多扮演冷酷殘暴的角色,如《十字軍英雄記》中的羅馬暴君尼祿,《叛艦喋血記》中的船長勃萊,《悲慘世界》中的警長沙威等。但他不滿足總演反面角色,在30年代後期改變戲路,塑造了各類感人的形象,如《鍾樓怪人》中的駝背敲鍾人,《吾土吾民》中的小學教員等。他從影30多年,始終沒有中斷舞台演出。他的電影生涯在1935年達到了高峰,在這一年,他不僅以米高梅影片公司的影片《叛艦碟血記》獲紐約 電影評論獎的最佳男主角,還以英國影片《倫勃朗》(1936)獲得了許多人極高的評論,如名導演約瑟夫·馮·斯登堡說「勞頓的那口井幾乎沒有底」。1950年他加入了美國國籍。然而他在表演方面最為成功卻是英國片《霍布森的選擇》(1953)和《控方證人》,這兩部影片分獲取1954年的英國學院獎的最佳英國片獎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的提名。1958年他因主演《原告證人》而獲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提名。1962年,他因腦溢血去世。 約翰·勞頓是一名影迷,對施萊辛格的英國巨片《說謊者比利》幾近痴迷。唯其如是,或說也正是因此他才常為《大都會雜志》寫影評,也是電影刊物GQ的責任編輯。毫無疑問,他是本書的最佳執筆。
亞當·斯密 定期為一些電影刊物撰稿,也是《帝國雜志》的高級編輯。著有《速成讀本—電影》等。
⑺ 「中英文化交流史」
2005年4月14日至4月25日,在紅樓軒藝術基金會(Red Mansion Foundation)的組織、協作和支持下,中國國家美術館將迎來7位在英國頗負聲譽的知名藝術家、皇家研究院院士。他們將把在中國游歷後所做的記錄、以及對他們中國的熱愛 紅樓軒藝術基金會2000年在英國倫敦建立。它的創辦人尼可賴特·郭女士深諳中國古典文藝並且非常熱愛中國當代文化藝術。紅樓軒藝術基金會自從創辦之初,就本著通過藝術展、藝術交流和交換項目和藝術獎項推動促進中英文化交流的目的活躍在倫敦和北京的藝術界。除了為旅英中國藝術家做宣傳之外,紅樓軒也致力於向中國傳播英國文化藝術。2003年,紅樓軒藝術獎成立,第一次邀請了6位英國最高藝術學府的藝術研究生赴中國昆明學習交流。在歷時一個月的游歷、寫生、閱讀、交際和創作之後,這些作品被帶回倫敦,在中央聖馬丁藝術學校舉辦了為期2個月的展覽。在當時的倫敦藝術界,也頗有名氣。由於第一次嘗試的成功,自2003開始,紅樓軒陸續從英國藝術的最高學府――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邀請了7位院士,進行他們的中國之旅。這七位藝術家分別是:約翰·巴勒尼(JOHN BELLANY),保羅·賀胥黎(PAUL HUXLEY),亞倫·瓊斯(ALLEN JONES),大衛·馬克(DAVID MACH),伊安·麥克奇佛(IAN McKEEVER),布蘭頓·尼蘭德(BRENDAN NEILAND)和克力斯·奧(CHRIS ORR)。對所有這些藝術家來說,中國的旅行都充滿了驚喜而且獨一無二。他們都期待著二赴中國,並將全部出席4月14日在國家美術館舉辦的的展覽開幕儀式。 通過展現多樣性來展現中英文化的交流碰撞 熟悉英國當代藝術的人可能會知道, 7位藝術家盡管都來自英國,但每個個體都有著非常不同的個性。他們中有油畫家、版畫家也有雕塑家,作品的風格更是涵蓋了從抽象到具像的的多種層面。在中國采風的一個月里,藝術家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自己選擇和走訪喜愛的城市鄉村。打動藝術家們的細節千變萬化,有可能是從北京上海高樓霓虹,也有可能是大理灕江的傳統廟宇,或者是西安小巷裡熱情的計程車司機,也許是火車窗外勞作的農人一個善意的微笑。同樣是關於中國,藝術家們將作品賦予自己獨特的個性,通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媒介呈現出來。當這些作品並置在中國觀眾眼前的時候,英國眼中和筆下的中國呈現著層次復雜的的靈動的光輝。這些截然不同的作品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無一不把目光聚焦在了『當下的中國』。 將中國帶回中國 特定場域(Site Specific)是一個近年來開始流行的字眼。遠方的藝術家在異鄉行走創作,然後將作品呈現給帶給他靈感的土地。毫無疑問,由於文化背景和生長環境的巨大差異,英國人眼中的中國不可能等同於中國人眼中的中國,但是不可懷疑,他們的眼光一樣誠懇一樣真實。就是在文化差異的碰撞中,才誕生了理解。正如藝術家布蘭頓·尼蘭德所說的:「藝術不應該和人們隔了十萬八千里,不同的文化也不應該。你可以生氣、憤怒、不接受,你不需要按照我的意圖去理解某個作品,但我要交流。」藝術和文化,都需要一個謙遜的、理解的姿態。 交流、學習、互動、促進 除去在中國國家美術館舉辦為期12天的展覽,紅樓軒還開展了為數眾多的其他藝術交流項目。比如,邀請藝術家在中央美術學院進行演講;參觀北京的798工廠的畫廊和畫家工作坊;同中國的藝術家們交流、討論,以及同中國年輕的新公司建立聯系,以此推動發展建立健全的中國藝術市場。 『皇家院士在中國』這個項目,不簡單是文化交流幾個字可以涵蓋的。這里體現了一個國度對其他文化的好奇、理解和信心。毫無疑問迅速發展卻略顯茫然的中國當代藝術,是這個展覽得以實現的全部原因和。紅樓軒的創辦者也希望,藉此機會從這個展覽中挖掘新的合作契機,將中國當代藝術領向世界的懷抱。 我是網路查的資料
⑻ 留學英國如何申請碩士獎學金
一、英聯邦共享獎學金計劃
英聯邦共享獎學金計劃旨在資助那些來自發展中英聯邦國家的學生,他們將從英國的高等教育中獲益。如果你因為經濟上的原因而無法在英國求學,而且也不在英國政府的資助計劃之外,那麼你可以申請該項獎學金。
英聯邦共享獎學金的申請者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①接受過高等學術教育
②所學科目同自己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
③課程開始時年齡在35周歲以下
④英語口語流利
⑤不是政府或國際組織的職員
⑥發展中英聯邦國家的常駐居民
二、皇家協會獎學金
皇家協會獎學金為來自北美和亞洲的研究人員提供資助,旨在吸引優秀的博士後科學家在位於英國的實驗室開展世界領先的研究項目。
該獎學金為美國和加拿大的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為期兩年的資助;如果你來自亞洲地區,資助時間為一年。這些亞洲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汶萊、緬甸、柬埔寨、印尼、寮國、菲律賓、新加坡、台灣(中國)、越南。
所開展的研究必須涉及自然科學領域里的某一學科,獎金不會授予社會科學或臨床醫學研究項目。
三、英國志奮領獎學金
設立英國志奮領獎學金的目的在於給未來的領導人、決策者和意見領袖提供機會,讓其到英國進行一段時間的研究生課程學習。為了滿足申請條件,你必須已經取得了為大家認可的成功,並有潛力在自己的職業領域里獲得一個權力更大、更具影響力的職位。
志奮領獎學金每年發放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可以支付在英國進行一年研究生課程學習的所有或部分費用。在完成課程之後,你應該回到自己的祖國。
英聯邦獎學金和財政資助計劃(CSFP) CSFP的目標對象為英聯邦國家的公民,通過在英國的學習,他們可以為自己的國家做出卓越的貢獻。如果你來自一個發展中的英聯邦國家,我們希望你所選擇的領域可以幫助你為國家的發展做出最直接的貢獻。如果你來自一個發達的英聯邦國家,你應該有潛力成為選定職業領域里的領袖人物。
CSFP獎學金的資助時間為1-3年,支付來往英國的旅費、學費和生活開支。在有些情況下,還會發放津貼,支付你的配偶及家庭在英國的部分開銷。
職業獎學金獎項的資助時間通常為三個月,為那些在發展中英聯邦國家工作的人員提供機會,讓其到英國進行一段時間的職業進修學習。學術職員獎學金的資助項目為為期六個月的博士後研究。資助對象為在發展中英聯邦國家的大學任職教師或重返教師崗位的英聯邦國家公民。
⑼ 室內設計專業留學,英國跟美國院校有推薦的嗎
近年來,室內設計發展迅猛,且前景可觀,室內設計師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職業。但市場有點供不應求,面對高速發展的行業,人才供應出現較大缺口。所以,室內設計留學,成為了室內設計專業熱潮。本文小編將為大家介紹留學室內設計哪國好?並推薦幾所不錯的室內設計院校大家參考。
留學室內設計哪國好——美國
室內設計是美國的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分支,美國藝術設計類專業就業前景良好,從普通設計師到高級設計師、設計主管、美術指導直至創意總監,同時,隨著經驗的累計,也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工作室。
室內設計專業研究建築環境的各個方面:規模,比例,排列,燈光,聲學,溫度,紋理質地,顏色,材料,是一個系統化加工過程。
專業教學也為實踐性教學,導師會提出某個設計上的問題,然後要求學生設計解決方案,大家會集體討論和評估你的方案,通過這種實踐性教學提高學生解決設計中的問題的能力。
美國室內設計專業院校推薦
1.紐約室內設計學院,是室內設計教育研究基金會(FIDER)一員,也是全國藝術與設計學校協會的成員(NASAD),在全美室內設計學院排名中也是非常頂尖的學校之一。是全美主要的室內設計學院之一,此校完全致力於室內設計。
從基礎的色彩和空間關繫到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學生將學習到最新、最前衛全球室內設計師必備技能。
2.辛辛那提大學,室內設計專業全美第二,因為該校部分專業可以雙錄取,很多學生和家長認為可以無語言申請該校的著名專業室內設計專業。
該校室內設計專業知名度很多,申請人數較多,申請難度較大。
3.羅德島設計學院,該學院除了設置相應的室內設計專業課程之外,室內設計系還設置了「職務准備」課程。作為一種方法在學生畢業那年准備為他們的職務去會見潛在的僱主和為進入專業設計人員領域做准備。 留學室內設計哪國好——英國
隨著地產業的繁榮發展,室內設計專業也變得越來越炙手可熱。室內裝飾設計專業的碩士畢業生擇業方向非常廣闊。既有包括室內裝飾設計,展會設計,布景與燈光設計,產品設計以及建築材料保護,也有跨學科空間設計或傳統建築設計。英國的室內設計碩士課程也將為志在學術、研究領域深造的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
英國室內設計院校推薦:
1.Edinburgh university愛丁堡大學,是歐洲建立歷史最長的藝術學院,學校有用眾多創作室、工作時和教室。
學生在讀期間學校經常會提供前往歐洲乃至亞洲各個國家交流的機會,該校世界排名TOP20,在英國的藝術類大學中世界排名最高,同時專業度十分受業界認可。
2.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諾丁漢特倫特大學,諾丁漢特倫特大學也是英國藝術類非常出名的學校,專門開設藝術設計類專業的院校之一。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中央蘭開夏大學 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 伯明翰城市大學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曼徹斯特都市大學 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倫敦都市大學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倫敦藝術大學 Kingston University金斯頓大學 留學室內設計哪國好——法國
法國是一個充滿靈感和新鮮想法的地方,多少新奇的想法都誕生在這里,推動了整個世界的時尚產業的發展。對於法國留學生而言,法國的室內設計專業絕對算得上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專業。
室內設計專業通常設置在Department of Fine Arts或者 Department of Art & Design下。
室內設計學習內容比較側重於一種藍圖式的設計,包括制圖技術、設計中的文化內涵、歷史等等,注重對光線、色調、和諧的居住環境的要求。
法國室內設計院校推薦:
1.勒芒高等美術學院,是一個以藝術專業為主並極其注重由藝術家進行藝術傳授的教學、研究和創作場所。學院教學結合傳統藝術表達方式與最新技術實踐,注重藝術職業實際應用,在多媒體和數字化設備方面是全法國裝備最先進的藝術學院之一。
2.凡爾賽美術學院cole des Beaux-Arts deVersailles,是舉世矚目的「法蘭西學院派」畫風的發源地和歐洲宮廷御用畫家的貴族學校。
凡爾賽美術學院坐落於巴黎西部的凡爾賽鎮。1817年,學校由私立轉變成地方公立藝術學校。長久以來,依憑一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和創作家的教試隊伍,培養出了眾多的藝術家和美術工作者。學院主要培養造型藝術和視覺藝術方面的人才。學生來自世界各地,使學院充滿了活力和世界多種藝術文化交流的氛圍。
留學室內設計哪國好——加拿大
一個成功的室內設計師,除了應具有室內設計的知識外,也必須要有實際工作的經驗,因此在加拿大的大部分學院內,所提供之室內設計課程皆包含了兩個部分,即:課上學習以及校內外之工作實習。
加拿大高校一般建議有興趣攻讀室內設計科系者,最好先具有藝術和素描的基礎。室內設計師也需學習分析了解顧客的要求、目的和生活安全等事項。
室內設計專業很多課程皆以計算機作為輔助教學,例如使用CAD軟體、數字3D軟體、科技技術、傳播與專業性等多種計算機多媒體之應用軟體,如可利用計算機來做素描、設計與實際模擬之用。
加拿大室內設計院校推薦:
1.溫尼伯大學建於1967年,大學所在的溫尼伯市是曼尼托巴省的省會城市,地處加拿大地理中心。溫尼伯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有優秀的文化藝術和悠久的傳統。
溫尼伯大學秉承悠久、卓越的辦學傳統,被譽為加拿大最佳本科大學之一。開設高質量的本科生課程,同時,也在小班制授課、生態友好、校園多元化和獎學金激勵計劃等方面享譽全國。
溫尼伯大學全心致力於幫助學生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和資質,並助學生最終學業有成。
2.Ryerson University的室內設計學院,被世界著名的設計雜志——「Azure Magazine」譽為全球前八所室內設計學院之一,Ryerson也是加拿大唯一上榜的院校。
除了超強的專業能力,Ryerson最大的優勢實際操作。學校特別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業率非常高。
Ryerson的室內設計專業非常全面。它的課程不光幫助學生提高創造力、藝術才能、商業頭腦、計算機制圖等,還能教授我們一些基本的建築法規、 燈光、聲學等一些相關內容。
⑽ ANATOMY FOR THE ARTIST怎麼樣
藝用人體解剖與解剖學的藝術 ——浙攝社推出英國DK公司《藝用人體解剖》中文版 范達明 英國DK 公司(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2001年推出的《藝用人體解剖》(Anatomy for the Artist)一書,新近已由浙江攝影出版社購買國內中文版版權後翻譯出版。該書由近年在英國備受學界稱頌的女藝術家和學者薩拉61西蒙伯爾特(Sarah Simblet) 著述並繪制部分插圖;特別委託攝影師約翰61戴維斯(John Davis)為全書拍攝了男女模特的人體攝影圖片。全書12萬字,攝影與繪畫插圖近400幅。浙攝社中文版的開本雖較英文原著同比略有縮小,但無論是正文文字還是圖片說明均屬「全譯本」,圖片也屬「照單全收」(並且直接採用DK 公司原版電子圖像文本製版),在版式設計、格調以及印製質量上也與原著完全相同,這就使中文版讀者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與讀英文原著相仿的感受。該書中文版凡252 頁,採用128克啞粉紙四色精印;平裝本定價為118.00元。 薩拉的這本《藝用人體解剖》超越以往藝用解剖學同類著述的特色,在於對人體解剖這一學科從歷史到現狀的獨辟蹊徑的認識。這些認識主要體現在全書開卷以「解剖學的藝術61 簡史」為題對這門學科歷史的回顧性概述中。通過概述的「簡史」,全書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明確表達了作者自己的觀念:「人體解剖學的研究不僅僅在於各部位的名稱及對其功能的理解,更是對我們自身這一奇妙實體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一種贊美。」(第9頁)她訴諸其中的基本思想是:解剖學不僅是一門學科,其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在「簡史」的圖例中,作者就為我們提供了不少鮮為人知的作為「解剖學的藝術」的作品。比如:選載了伯納德61齊格弗里德61阿爾比紐斯的《骨骼》(1747年),作者的評介是:「這是一個空骨架的人在他的花園里的那種很自豪的架勢,在這里他大搖大擺地走,擺出那種對自己解剖骨骼的狂妄自大與挑戰生命的姿態」,「在穿過有陰影的田園牧歌式的樹枝時,會讓人感覺好像有血有肉似的。」(第20頁)對所載安妮61卡特雷勒採用玻璃材料投影合成的裝置作品《接近》(1998年),作者說它「體現了類似的實體與映像、肉體和靈魂的似是而非的理念」,「是深入到我們人體內部的隱形的或下意識的途徑之一,是人體內藏的一種精緻而富有學術造詣的雕塑化展示」;認為它與體現製作者精湛手藝的酸蝕人體標本不同,「卡特雷勒吹成的玻璃製品是詩意的,不僅體現在其理念上,還體現在其任務是想像出我們對世界的體驗,是在質疑而不是圖解人體的物質性和死亡。這就是藝術。」(第25頁)薩拉在這篇「簡史」的結尾認為:「當代藝術家引導下的這一題材創作也會與歷史上其他時期一樣風格各異,多姿多彩。藝術家同樣地在詮釋一種視角和一種見解,以技巧、新的技術和不斷創新的想像力去創作,用果敢且富有見地的手,在對人體必定死亡的感嘆與驚詫的兩種處境中,去製作可能是供我們了解、有時又是為我們自己來描繪的人體。」(第27頁)薩拉推介的這些人體解剖作品向我們揭示了人體本身的非凡構造,也凸顯了人體在當今西方藝壇所具有的經久不衰的卓越地位。 其二,這本《藝用人體解剖》注意在圖例上對照片插圖與繪畫插圖的並用,盡力使兩者相輔相成、交相為濟。通過採用一流的、特別委託拍攝的男女模特照片,與古今繪畫名作和作者自己所畫的插圖配合在一起,該書向我們展示了如何透視到內在的人的構架來精確繪制人體的肌內群與骨骼,從而體現出它們的力量、平衡、姿勢及其優雅感。書中還在有關章節插入了八幅疊加於相應人體照片上的精繪解剖線描圖,顯示了人體外形與內在結構的迷人關系。 其三,書中又以「繪畫課堂」之名分六個專節闡述了有關人體寫生的繪畫實踐課程。這一課程指導讀者以新的目光去審視人體,對如何觀察和畫好人體骨骼、頭部、胸廓、骨盆、雙手和雙腳,提供了獨特的繪畫技巧和極具想像力的見解。 其四,書中在相應章節插入了「佳作賞析」的獨特內容。從霍爾拜因的《墳墓中的基督》到愛德華61霍珀的《旅店房間》,作者通過對十幅大師級藝術家名作的分析,彰顯了這些不同藝術家跨越時代局限的知識水平和對解剖學的見解與運用。在每篇「佳作賞析」中都特別配備了與畫作人物姿勢相同的模特的照片,藉以在解剖學上形成對照比較。 原出版者在介紹《藝用人體解剖》這本書時指出,「掌握解剖學知識常常是藝術家理解並詮釋人體的關鍵。這本極具想像力的現代參考書適合於各個層次的藝術家,為他們素描和繪畫的技巧指點迷津」;強調它是一本「富有視覺震撼力」、「理想的參考書」,「對於在描繪人體方面想要有一種全面與當代性觀照的人來說」,它正是「一本基礎的、教你如何用一種嶄新方法來繪制人體的參考指南」。 本書作者薩拉61 西蒙伯爾特曾在牛津、切爾滕海姆、海德堡和馬德里學習和工作過,在布里斯托爾大學以探討繪畫和人體解剖各層面之間關系的論文獲博士學位;有多幅畫作被國家和私人收藏,其中包括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牛津的阿什莫里博物館;舉行過三次巨幅畫作的個人畫展,其中有被日內瓦藝術歷史博物館收藏的《藝術與解剖人體寫生》(1998)、倫敦韋爾考默信託基金會收藏的《新解剖學家》(1999)和德國威博斯道夫收藏的《美麗園》(1999)。作者現任教於牛津大學拉斯金工藝美術學院和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 2004年9月14日寫於杭州梅苑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