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張其成的國學基金
「張其成國學基金」是由張其成作為發起人,並捐贈原始資金人民幣一百萬元設立。本基金是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下設的專項基金,該專項基金的設立與使用原則須符合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的基本原則。本基金的全稱是「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張其成國學基金」,「China Changjiang River Charity Foundation Zhang Qicheng Fund 」,縮寫為「 Zhang Qicheng Fund」,簡稱「張其成國學基金」。本基金的宗旨:弘揚中華文化,構建精神家園。
截止2014年底「張其成國學基金」捐助項目如下:
(1)援建一百所中小學數字圖書館,每所圖書館資助五萬元,合計五百萬元;
(2)資助二十期《光明日報》「國學博士論壇」;
(3)主辦五期國學公益夏令營;
(4)資助出版《國際易學研究叢刊》 、《儒生叢刊》。
② 誰來拯救中醫
人人從我做起,中醫一定輝煌。
立志為中醫輝煌而讀書,為中醫事業而獻身。
③ 張其成的治學履歷
1959.9:出生於安徽徽州歙縣「張一帖」世醫家族,其父李濟仁為首屆國家級「國醫大師」,母張舜華為「張一帖」第十四代傳人
1965.1-1971.1:安徽歙縣定潭小學學生,小學畢業
1971.3-1976.1:安徽歙縣深渡中學學生,初中、高中畢業
1976.1-1978.4:安徽歙縣「插隊知青」、「民辦教師」
1978.4-1980.1:徽州師專(現黃山學院)中文系學生
1980.1-1983.9:安徽銅陵市第八中學教師
1983.9-1985.7:安徽教育學院中文系學生
1985.9-1988.7:北京中醫學院基礎醫學系碩士生,獲醫學碩士學位。師從訓詁大家錢超塵教授
1988.7-1994.8:南京中醫葯大學講師、副教授,獲國家教委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1993年),南京中醫葯大學首屆十佳青年(1994年),江蘇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994年)
1994.9-1997.7: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獲哲學博士學位。師從易學泰斗朱伯昆教授
1997.7-1999.6:北京中醫葯大學中醫學博士後。合作導師為內經大家王洪圖教授
1999.7-2001.5:北京中醫葯大學醫古文教研室主任、教授,中醫文化研究中心秘書長
2001.5-2009.3:北京中醫葯大學圖書館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3-2013.11:北京中醫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4.1-今,北京中醫葯大學國學院院長、中醫文化研究院院長
④ 中國國學院的主要成員
根據我院事業發展需要,特面向海內外聘請相關專家、學者、名流擔任我院特聘名譽顧問及顧問等。
同時聘請有關專家、學者為我院教授、客座研究員。另外還向社會招聘兼職研究員、副研究員等。
以上各類人員名單發布如下: 丁光訓 全國政協副主席、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
葉選平 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
孫家正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丁衡高 國防科工委原主任、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士
向守志 南京軍區原司令員
韓培信 江蘇省委原書記
梁步庭 山東省委原書記
劉忠德 中國文化部原部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高占祥 國家文化部原部長、中華文化促進會會長
張連珍 江蘇省政協主席
韓喜凱 山東省政協主席、中國孔子基金會會長
吳良鏞 清華大學教授、著名建築學家、中科院士
張存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原主任、中科院士
虞兆中 台灣大學原校長、著名教育家
王賡武 香港大學原校長、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
南懷瑾 台灣著名國學大師
董光壁 國際易學聯合會會長、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汝信 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
余敦康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國學教授
邢賁思 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求實》雜志原總編
王治國 全國工商聯副會長、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家協會理事長
朱高正 國際易聯副會長、台灣歐洲文教基金會會長
杜維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新儒家學者
吳愛蓮 國際易聯顧問、澳大利亞易玄信息生命科學研究會主席
蘇新鑾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
王予 世界華商聯合總會秘書長
賀興桐 世界華商聯合會總會長、世界宗教經濟文化促進會會長
張豈之 西北大學原校長、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項 平 南京中醫葯大學校長
司元忠 南京大學黨委原副書記、南京人口大學原校長
周加才 江蘇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兼省宗教事務管理局局長
姜建中 南京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張中華 南京軍區將軍
張同斌 國家交通部江蘇海事局局長
張際春 國防大學將軍
盛昭瀚 東南大學原副校長、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院長
馮致光 南京大學原副校長、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
董健 南京大學原副校長、文學院院長
丁瑩如 南京大學教授、匡亞明先生夫人
王斌泰 江蘇省教育廳原廳長
溫希凡 天津南開大學原黨委書記
王恆 南京金鷹國際集團董事長、美國加州蘇浙滬同鄉會會長
李惠國 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丘亮輝 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科協研究員
曹鳳泉 國際儒學聯合會秘書長
孫晶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國際易聯秘書長
劉華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辦主任
徐寧 南京市物價局局長
毛衛華 南京市工商聯黨組書記
馬和欣 南京市工商局局長
趙忠令 南京工程大學原黨委書記
許敖敖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
龍安定 浙江省原政協主席
羅一民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兼省委統戰部部長
劉金美 福建省原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
王助安 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副局長
張國敏 山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副主任
張繼禹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
陳光 山東省省長助理
孫永春 貴州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
沈先啟 貴州省畢節市委書記
李宏鳴 安徽省黃山市原市長、宿州市委書記
辛冠潔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國際儒聯原副理事長
任法融 中國道教協會會長
吳炳志 澳門道教協會會長
弓克 吉林孔子學院院長、吉林省孔子學會會長
馬燦榮 中國外交部原部長助理、中國駐德國大使
沈善洪 杭州大學原校長
張瑞敏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
張近東 江蘇蘇寧集團董事長
薛樂群 江蘇中江集團董事長
祝義才 江蘇雨潤集團董事長
劉積仁 東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鄒宏基 台灣新亞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總裁
崔波 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原書記處書記
耿乃凡 江蘇省廣播電視局局長
王惠榮 江蘇國信資產管理集團總裁
黃宏亮 江蘇省海外企業集團總裁
姜喜運 煙台恆豐銀行董事長
朱建進 煙台裕豐實業集團董事長
金毅 招商銀行南京分行行長
胡慶華 民生銀行南京分行行長
孫泳倫 無錫天仁集團董事長
院務委員會為本院最高領導、權利、決策機構。根據事業發展需要,特聘請海內外有關人員組成。組成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石連同 中國國學院院長、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創始人、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常務所長、南京大學校友總會原總秘書長
閻韜 中國國學院副院長、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原主任
盧央 中國國學院副院長、南京大學原天文系主任、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司元忠 南京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南京人口大學校長
周加才 江蘇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兼省宗教局局長
張同斌 國家交通部江蘇海事局局長
張中華 南京軍區將軍
余敦康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導、北京大學教授
丘亮輝 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曹鳳泉 國際儒學聯合會秘書長
顏石安 南京大學博導、教授
賴永海 南京大學博導、教授
楊向群 國家發改委司長
韓愛興 國家住房建設部司長
楊伯強 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長
毛衛華 南京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兼工商聯黨委書記
高以儉 江蘇省文聯原副主席、江蘇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薛樂群 江蘇中江國際集團董事長
劉長林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張其成 中國中醫葯大學教授
石小梅 江蘇省演藝集團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
姜喜運 煙台恆豐銀行董事長
劉康 山東省泰安市政府秘書長
鄭武樾 泰國正大集團資深執行副總裁
楊世華 江蘇道教協會會長、茅山道院住持
吳炳志 澳門道教協會會長
隆相 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南京棲霞山寺方丈
沈長明 江蘇天一集團董事長、南京廣夏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
楊宗義 江蘇福中信息集團董事長
朱建進 煙台裕豐實業集團董事長
劉茂富 江蘇鎮江房地產公司董事長
馬士俊 江蘇明城集團董事長
辛長寶 常州寶盛集團董事長
顧小榮 南京市新聞出版局局長
姚兵 南京大學產業集團副總裁
程朝暉 香港美容學院院長
孫玉 南京金陵飯店黨委書記
院長:石連同
副院長:閻韜 盧央
秘書長1人(待定)
副秘書長3—5人(待定) 閻韜 盧央 余敦康 唐明邦 周繼旨 洪家義
石連同 顏石安 賴永海 劉長林 劉大鈞 張其成
丘亮輝 劉蔚華 吉文輝 曾仕強 周齊 管 峻
丁瑩如 樓宇烈 錢遜
(以上名單職務、職稱見前已標注)
周加才 曹傳仁 毛衛華 高以儉 石連同 石小梅
張月軍(南京理工大學就業辦主任) 劉康 劉茂富 朱建進
薛樂群 馬士俊 楊宗義 楊世華 沈成明 劉學忠
彭慧(江蘇中華文化學院副校長) 張曉平(山東濟寧市中區人大主任)
孔德墉(香港) 崔百強 鄭武彬(台灣) 顧小榮
匡榕榕(美國保險業駐中國首席代表) 程朝暉 孫玉 周繼旨南京大學教授閻韜南京大學教授
盧央南京大學教授洪家義南京大學教授
吳新雷南京大學教授石連同南京大學教授
朱劍南京大學教授顏世安南京大學教授
賴永海南京大學教授陳謙平南京大學教授
辛冠潔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洪修平南京大學教授
張連珍江蘇省政協主席余敦康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
高占祥中華文化促進會會長張豈之清華大學教授
唐明邦武漢大學教授樓宇烈北京大學教授
錢遜清華大學教授劉大鈞山東大學教授
朱維錚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宋志明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孫長江原《中國科技報》主編沈善洪浙江大學教授、原杭州大學校長
周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立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黃為一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劉長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呂紹綱吉林大學教授陳乃蔚復旦大學教授
吉文輝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阮榮春上海大學教授
齊儆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李惠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劉蔚華山東省社聯主席、教授張其成中國中醫葯大學教授
張志哲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俞孔堅北京大學教授
丘亮輝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會長杜維明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許敖敖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教授唐慶銘新加坡道家學術研究會會長
成中英美國國際東西方大學校長陳鼓應台灣大學教授
唐亦男台灣大學教授於希賢北京大學教授
吳星瑩馬來西亞道家學術研究會會長尉天池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白樂桑法國教育部漢語總督學施寒微德國哥延根大學教授
孫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梁雪天津大學教授
劉笑敢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王賡武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教授
山田利明日本東洋大學副校長曾仕強台灣智慧大學校長、教授
趙榮澄台灣大學教授亢亮天津大學教授
丁冠之山東大學《文史哲》教授錢志新江蘇省發改委原主任、南大教授
趙駿河韓國儒學研究專家石川忠久日本儒學研究專家
蘇新鋈新加坡儒學研究專家顧彬德國儒學研究專家
汪忠長美國美西易經學會理事長鄒宏基台灣光武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傅淑芳山東《老年雜志》原社長郭次儀香港「百草堂」董事長
湯恩佳香港孔教學院院長、博士姚偉彬澳門儒學研究專家
孔德墉香港世界孔氏續譜協會會長程艾蘭法國儒學研究專家
呂武吉澳大利亞儒學研究專家陳啟生馬來西亞孔子研究會秘書長
鄭彝元泰國儒學研究專家斐文波越南儒學研究專家
鄭武樾正大集團資深總裁陳光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徐寧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耿乃凡江蘇省廣電廳廳長
喻繼高江蘇省國畫院管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
郭貽賢印度尼西亞儒學研究專家高以儉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會長
曹鳳泉國際儒學聯合會秘書長楊麗麗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
任法融中國道教協會會長王策《環境易術》雜志主編
張繼禹中國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韓愛興國家建設部科技司長
楊向群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
石小梅江蘇演藝集團昆劇表演藝術家孔愛萍江蘇演藝集團昆劇表演藝術家
楊世華茅山道院住持、江蘇道教協會會長邵偉華廣東易學專家
李土生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顧問霍斐然四川易學專家
李仕澄東南大學教授王遠林廣西桂林陸軍學院教授
釋寬容安徽天柱山三祖寺方丈蓮花江蘇省南京雞鳴寺方丈
妙湛福建省廈門市南普陀寺方丈心平句容寶華山隆昌寺方丈
釋永信河南少林寺方丈戒忍浙江普陀寺全山方丈
隆相南京棲霞寺方丈傳義南京毗盧寺方丈
曹傳仁江蘇省紀委原副書記級張樹驊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
楊伯強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長沈長明南京廣夏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
鄧千建設部《中華建築報》社長劉學忠江蘇中泰集團董事局主席
楊宗義江蘇福中信息產業集團董事長洪萬康台灣大潤發超市有限公司副總裁
馬士俊南京明城集團董事長匡榕榕美國保險業駐中國首席代表
蔣義海江蘇省文聯一級畫師李秋寶南京火車站原副站長
韓景增南京軍區通訊總站原政委詹永清安徽黃山旅遊集團總經理
陳大文南京金盛集團副總裁傅斌南京大學校史館研究員
毛利人江蘇出版集團鳳凰台飯店總經理王振義南京大學出版社原副社長
李娓西安文理學院教授黃正明南京大學藝術研究中心教授
楊小琳香港知名歌手張月軍南京理工大學教授
續文利香港中旅投資集團公司黃賢安江蘇南京畫家
慧聞湖南省汨羅佛果寺崔百強華潤蘇果超市有限公司發展總監
諦如南京棲霞寺楊淑琴江蘇省中醫院口腔科主任
寶世宜北京文化名人俱樂部秘書長溫勇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教授
曾建平江蘇廣播電視台新聞部江雅琦香港宋慶齡金鑰匙培訓基金會會長
胡正良南京海關政治部辦公室副主任王鍇香港開益出版社社長
阮國安馬來西亞吉隆坡易經學院院長邢東升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黃淦波廣東東莞市觀音山集團董事長劉金斌江蘇省南京市
張清淵台灣「五術」總會名譽會長張樹淮江蘇淮安市
馬文章河南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張興利江蘇省經協委原總經理
陳全仁西安新加坡益禾保健有限公司總裁陳廣德江蘇新沂市政府協副主席
傅亞超海南省海口市劉開文貴州省貴陽市
趙岩南京林業大學園林規劃院副教授施炳煌上海市
彭松樺新加坡程中山東省巨野
鄧海一北京市許兵(永昌)南京寶華山隆昌寺
茅懿鑫泰國一統公司 張代祥山東省濟南
駱家清江蘇南京 卞長華江蘇省南京
韓元茗北京張開新福建莆田
劉東靂海南海口張正亞江蘇省淮安
張瀚之海南海口金竺雨南京書法協會
陳國華浙江溫州黎沛泓江蘇省南京
張一指甘肅省蘭州市 範文舉河南省國學促進會
張西川北京沈峰江蘇省崑山市
黃恆堉台灣榮柱台灣
郭仁德福建廈門市
孔強衛南京孔子後裔聯合會
余揚元南京
金守平雲南省楚雄州
⑤ 張其成的研究方向
1.易學哲學研究:在《周易》哲學、易學與儒道佛的關系研究方面,提出易貫儒道禪易道是中華文化主幹的觀點。主編第一部《易學大辭典》和《易經應用大網路》,出版《易道主幹》等4本易學專著,發表易學哲學論文30餘篇。
2.中醫哲學研究:探討中醫學的方法論、本體論和價值觀,中醫文化史、中醫學術發展史、中醫學術思想特徵,中醫與中國文化的關系。主編全國中醫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哲學基礎》,此為第一部中醫哲學教材。發表中醫哲學和中醫思想史研究論文40餘篇。其中《易學與中醫》獲首屆全國中醫優秀著作獎。
3.中醫文獻研究:探討中醫文獻的訓詁、考據。主編全國中醫院校規劃教材《醫古文》以及配套教材《醫古文譯注》,發表有關學術論文20餘篇。
4.養生學研究:對儒道佛醫四家的養生理論、歷史及其現實作用有較系統和深入研究。基本完成美國人類學基金會資助項目《北京市民養生觀念和實踐調查與研究》,在國際權威雜志《CULTURAL ANTHROPOLOGY》發表論文,並被SSCI收錄。出版專著《中華養生智慧》和《金丹養生的秘密》。
⑥ 關易學大師,四柱大師都有哪些啊求他們的簡介!
求前大師分享處事觀點真難得
我想大家都曾聽過中國最有名的風水大師的一句至理名言吧:樂觀的人就像太陽,走到哪裡都能帶來光明、溫暖;悲觀的人就像烏雲,飄到何方伴隨的總是寒冷、黑暗。
求全大師在處事方法和人際交往中有心得與大家分享。
周易學的核心理念是「平衡」,如果你經常為了一下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和別人大動干戈,大動肝火,說明在你內心深處並未找到平衡。比如在人際交往中,你遇到往你頭上潑冷水的人,瞬間把你燃氣的鬥志熄滅,我知道這種人很討厭,但是,千萬不要大動肝火,相反,你換位思考一下,你還要感謝他,是他阻止你頭腦發熱,讓你保持清醒的頭腦。所以我們要善於在生活中處處的磕磕碰碰中尋找平衡,才能調整好心態昂首闊步的行走在天地之間,不受任何干擾。
求前大師用自己的切身經歷與我們分享自己的處事觀點,他待人真誠,這個「誠」字,便是他成功的秘訣。他真誠的對待每一位求助者,認真傾聽對方的難處,利用心理學等一系列的知識慢慢窺探到你的內心深處的症結所在,如果求助者得不到應有的幫助或者求前大師不能做到使得求助者豁然開朗,那麼他不會收取一分一毫。他說自己憑良心做事,真誠的為每一位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人排憂解難。
還有在人際交往中,和睦大家庭中也會出那麼一兩粒的老鼠屎,也就是小人。遇到小人,我們該怎麼辦,對於他的誣陷、陷害,跟他撕破臉,斗來斗去嗎?不是的,這是愚蠢的做法,這樣做只會讓你把自己的素質拉到和他一樣低。就像你跟一個精神病人打架一樣愚蠢。求前大師說:「對於小人你要學會寬容,通過寬容讓小人變得越來越小;對於君子你要學會坦誠,通過坦誠形成共榮讓正義能量無限放大。」這才是以柔克剛的好辦法。
其實看一個人的本質,很簡單,仔細觀察他日常生活的處事方法和辦事態度等,在他的日常生活的行為當中就會有意無意的表現出來。求前大師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做一個明智之人,他做事才會理智,只有大公無私好善積德,才能擁有善良純凈之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求前大師對待每一位求助者,都回本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的思想。他給處於雲霧中的人指點迷津,讓迷路的人迷途知返,讓快要墜入懸崖的人,懸崖勒馬。人一定要學會變通,不要冥頑不靈,頑固不化,這樣的人就算神仙也感化不了你。
在求前大師的眼中,痛苦並不可怕,只要得到安慰就能走出痛苦;困難並不可怕,只要得到鼓勵就能創造輝煌。我們要吸之精髓,在生活中便能如魚得水,不需要再為一些小事動肝火或者妒忌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