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險是金融和保險的合稱。金融是指貨幣資金的融通,是以銀行為中心的貨幣流通的調節活動的總稱。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經營存款、放款、儲蓄,票據貼現、外匯、結算、信託、投資、金融租賃、發行有價證券等項業務,均屬於金融業務。
可到銀行從事前台櫃員、金融產品營銷等工作;面向證券公司從事證券代理人、客戶服務經理等工作;保險公司從事保險代理等工作;金融服務外包企業從事金融後台數據處理等工作。
(1)保險金融的具體體現擴展閱讀:
金融保險專業是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高等職業人才的專業。通過該專業的教學,學生應系統地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理論和保險學科的基本原理,掌握有關保險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國內外保險經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保險業務經營技能(主要指展業、承保、防災、理賠等業務技能)、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具備一定的保險工作實際能力,成為能夠從事保險實際業務和保險經營管理的應用型人才。
Ⅱ 保險保障功能具體體現為
保險保障功能就是風險保障的功能,想買保險不想被保險公司套路?今天為您送上一份防坑秘籍,讓您輕輕鬆鬆買保險《保險產品這么多?到底該買哪款好?趕緊躲開這些坑!》
一、保險可以保障哪些風險呢
(1)不能預期的風險
一方面是意外,疾病甚至身故,想一想是不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這些風險,需要往外掏錢。
另一方面就是我們沒辦法再往裡賺的錢,比如得了大病無法工作,此時不僅要花錢,而且收入還停了,沒有任何進賬,是不是很可怕?
這層風險是我們每個人都首要去面對的,可以用「醫療險、重疾險、壽險、意外險」這四類保障型保險來對抗它們。
(2)能預計到的風險
就是我們知道我們一定要花的錢。比如子女的教育費用,老人的贍養費用,
應對這些風險,教育金、養老金、增額終身壽險等理財型保險就是我們很好的資產規劃工具。
(3)所有性風險
俗稱有錢人的煩惱,包括政策、稅務、婚姻、債務、爭產等可能會對錢的歸屬造成影響的一系列風險,好羨慕有錢人的煩惱啊。
這類風險通常會通過年金、終身壽險等保險配合信託工具,以及調整保單的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第二投保人、受益人份額等保單結構來做整體規劃。
二、保險的功能
保險最最核心的功能就是風險保障的功能,也就是用來上述所說的這些風險。
這個核心保障功能是一種跨狀態的資源配置,比如我們買了純保障類的保險後,對應的就是兩個狀態——要麼發生風險事故得到理賠款,要麼沒有發生風險,這筆保費也就花掉了。
舉個栗子,假設我今天花100元買了意外險,未來如果出現事故就能獲賠100萬,沒有出現就損失了100元。100元只是很小的損失,但100萬卻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狀態。
而其他儲蓄投資等偏金融屬性的理財功能只是保險的衍生功能,它更多是跨周期的資源配置,也就是我現在有錢,不需要用,給你做投資,未來你再把錢還給我。
比如說年金、教育金就是一種偏金融屬性的理財型保險。
望採納,給小編加雞腿呀~
Ⅲ 什麼是金融保險業
保險歸在金融行業這個大類裡面。
Ⅳ 保險為什麼屬於金融
金融的本質就是面對風險的跨期資源配置。所以保險當然是金融,而且是最正宗的金融活動。
Ⅳ 金融保險業具體包括哪些種類
金融保險業是指經營金融、保險的業務。 金融是指經營貨幣資金融通活動的業務,包括貸款、融資租賃、金融商品轉讓、金融經紀業和其他金融業務。 保險是指將通過契約形式集中起來的資金用以補償被保險人的經濟利益的活動。
Ⅵ 金融保險業務是什麼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金融保險專業,側重保險,只粗略的設計一線基本的金融知識。金融專業涉及的面比較廣,而金融保險專業只是以保險只是為主。而且在工作方面也不同,金融專業出來後,可以從事的工作方面比較廣,銀行,證券公司,而金融保險專業學生出來後,只能到保險公司工作,從事最基層的業務員工作。
Ⅶ 保險行業的金融常識
1 你要知道保險的種類
2 你要知道保險的基本常識(公司會培訓)
2 你要知道保險和銀行的的區別
3 你要知道保險的分紅是按什麼分給客戶的
4 你要知道保險公司的主要投資渠道是什麼
Ⅷ 保險公司作為金融機構 哪些方面體現了金融機構的特點怎樣體現,舉實例!
保險業作為金融機構的一種,特點主要體現在資金融通方面。金融機構,顧名思義,就是主要是以貨幣資金為經營對象的機構。保險公司的保險費收取聚集了大筆的資金,賠款支付之間會有一個時間差,就會產生實際的資金融通和投資的需要。具體體現和實例如下:
一是金融機構主要就進行貨幣資金的收取和支付,沒有其他實物的繳付。保險費的收取和賠款的支付具體了這樣的特徵。
二是保險公司會進行大量的貨幣投資,是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之一。
Ⅸ 保險業的金融化具體指的是什麼
保險資金既不能由財政來運用,也不能由銀行來運用,只能由按照金融化原則經營的保險公司來運用。金融化的保險業獨立經營保險資金的融資業務,是有其經濟合理性的。回顧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特別是當前經濟改革的推動下,它也具有現實的必然性。 所謂保險業的金融化,是指保險業具有獨特的互相聯系和制約的負債和資產業務。粗略表之,直接執行社會保障和經濟補償;職能的業務,即收取保費、支付保險金或其他的賠款,是它的負債業務,而利用負債業務形式的積累基金,進行社會一系列的融資活動,可視為資產業務。 保險業的金融化是兩種業務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產物,其實這種關系寓於保險業經營活動的本身。保險公司通過收取保費,積聚並建立了雄厚的保險基金,在發生自然災害和意外損失時,及時地提供保障,發揮其經濟補償作用。同時,保險資金自身的特點決定了保險公司在經營負債業務、履行補償職能時,能夠運用一部分保險資金,開展資產業務,參與社會資金在再生產過程中的運轉,實現負債業務向資產業務的轉化,而保險資金的投資運用,既能滿足於社會再生產的需要又增加了保險公司的盈利收入,擴大了自身的資金力量。這對保險公司基金的充實,業務的開展,資信的提高等都有著重大的意義,而這一切又會直接、間接地促進保險負債業務在更廣泛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在國外,保險資金運用已成為保險經營的生命線。如英國,「1984年英國公司市場保費收入為285.27億英鎊,投資基金卻高達1446.3億英鎊,是保費的5倍多;其中當年壽險保險費142.12億英鎊,壽險投資基金1179億英鎊,投資基金為266.53億英鎊,是保費的1,8倍,當年投資總收益96.27億英鎊,其中壽險投資收益了4.84億英鎊,非壽險投資收益21.42億英鎊,投資的收益有力地彌補了承保業務上的虧損,使保險界得以生存和發展。」從理論和實踐上,我們都可以得出結論:負債業務是保險業得以產生和存在的經濟基礎,而資產業務則是保險業務發展壯大的基本屎證,兩者缺一不可。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