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田家炳在漢中有捐助的學校嗎
這個無法統計,找不到可靠的數據,但根據已知消息如下:
(捐資項目統計至2006年2月止) 香港 積極支持各大慈善機構如東華三院、保良局、博愛醫院、仁愛堂、公益金、救世軍、鍾聲慈善社等興辦社會福利活動,以「田家炳」命名的受捐單位有圖書館、療養院、老人宿舍、老人日間護理中心、綜合醫療中心各1所,家務助理服務中心、老人中心各2所,青少年中心3所,幼兒園、幼兒園5所,小學4所、中學1所及本會主辦的中學1所。在大專院校方面計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資助項目包括教學樓、游泳池、學術研究基金、大學基金、獎學金和貸學金等。 中國大陸 在中國大陸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有獨資和襄資捐建項目數百宗。在全國60餘所高校捐資興建教育書院、教學樓、師資培訓中心和體育中心,另捐辦專業學校9所、中學110餘所、小學35所、幼兒園及幼兒園5所、醫院29所。其他項目包括國家教育部「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北京市自然博物館「田家炳生物標本館」、南京市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田家炳天文科學交流中心」及全國鄉村學校圖書室1150間。在田家炳先生祖籍梅州市轄屬各市、縣、區之醫療、教育、交通及其他有關民生公益二百餘宗,受捐單位逾百。2009年5月,田家炳捐助三百萬,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門口校名更名為「四平市田家炳高級中學」,田家炳之子來校視察離開後,校長王錫爵又冒雨將校名更改回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其中有西南大學田家炳教學樓。重慶師范大學田家炳書院。河南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田家炳先生被聘為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榮譽院長。 台灣/澳門 1984年在台灣捐出新台幣五千萬元,成立《田家炳文教基金會》,支持文化教育活動,並每年為全省大專院校品學兼優、家境清寒的學子頒發獎學金。2004年捐助台灣交通大學興建田家炳光電中心。2005年捐助澳門大學成立田家炳教育研究所。 其他 資助各院校開展教育科研工作和贊助教育機構舉辦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多所大學設立中國學者訪問基金;贊助各地田家炳中學舉辦各類交流考察活動。在內地,於全國各地田家炳教育書院/學院、田家炳中學設立獎生金,培育更多優秀學生。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⑵ 田家炳到目前為止,捐贈了多少資產
這個無法統計,找不到可靠的數據,但根據已知消息如下:
(捐資項目統計至2006年2月止) 香港 積極支持各大慈善機構如東華三院、保良局、博愛醫院、仁愛堂、公益金、救世軍、鍾聲慈善社等興辦社會福利活動,以「田家炳」命名的受捐單位有圖書館、療養院、老人宿舍、老人日間護理中心、綜合醫療中心各1所,家務助理服務中心、老人中心各2所,青少年中心3所,幼兒園、幼兒園5所,小學4所、中學1所及本會主辦的中學1所。在大專院校方面計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資助項目包括教學樓、游泳池、學術研究基金、大學基金、獎學金和貸學金等。 中國大陸 在中國大陸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有獨資和襄資捐建項目數百宗。在全國60餘所高校捐資興建教育書院、教學樓、師資培訓中心和體育中心,另捐辦專業學校9所、中學110餘所、小學35所、幼兒園及幼兒園5所、醫院29所。其他項目包括國家教育部「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北京市自然博物館「田家炳生物標本館」、南京市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田家炳天文科學交流中心」及全國鄉村學校圖書室1150間。在田家炳先生祖籍梅州市轄屬各市、縣、區之醫療、教育、交通及其他有關民生公益二百餘宗,受捐單位逾百。2009年5月,田家炳捐助三百萬,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門口校名更名為「四平市田家炳高級中學」,田家炳之子來校視察離開後,校長王錫爵又冒雨將校名更改回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其中有西南大學田家炳教學樓。重慶師范大學田家炳書院。河南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田家炳先生被聘為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榮譽院長。 台灣/澳門 1984年在台灣捐出新台幣五千萬元,成立《田家炳文教基金會》,支持文化教育活動,並每年為全省大專院校品學兼優、家境清寒的學子頒發獎學金。2004年捐助台灣交通大學興建田家炳光電中心。2005年捐助澳門大學成立田家炳教育研究所。 其他 資助各院校開展教育科研工作和贊助教育機構舉辦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多所大學設立中國學者訪問基金;贊助各地田家炳中學舉辦各類交流考察活動。在內地,於全國各地田家炳教育書院/學院、田家炳中學設立獎生金,培育更多優秀學生。
⑶ 田家炳基金會的主要工作簡報
(捐資項目統計至2003年12月止) 資助各院校開展教育科研工作和贊助教育機構舉辦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多所大學設立中國學者訪問基金;贊助各地田家炳中學舉辦各類交流考察活動。
⑷ 田家炳基金會64所高校
您好,請看下圖
⑸ 高考考上了田家炳基金會指定的大學後,如何向校方申請,申請程序如何
申請什麼? 考上了拿著通知書就去了
⑹ 田家炳基金會是個什麼機構
田家炳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一生投資建設了很多學校。很多學校的名字也是直接用他的名字而命名的。田家炳基金會正是專門用來做慈善事業的機構。希望可以幫到你
⑺ 田家炳的基金會
設立
田家炳基金會是田家炳先生於 1982年創辦,在香港注冊成立的非牟利慈善機構,專事捐辦慈善公益事業。基金會資金來源主要是田家炳先生個人及其家族公司之捐獻,從不向外籌募。
宗旨
以「安老扶幼,興學育才,推廣文教,造福人群,回饋社會,貢獻國家」為創會宗旨,致力在中國大陸及香港捐資推動教育、醫療、衛生、文娛、康樂、交通等社會公益事業,實踐「取諸社會、用於社會」的理念;倡導並創造條件促進香港與內地的學術交流;建立一個理想和諧、充滿愛心的社會,宣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推廣道德教育;協力為國家的繁榮昌盛作出貢獻。
主要工作簡報
(捐資項目統計至2006年2月止)
香港
積極支持各大慈善機構如東華三院、保良局、博愛醫院、仁愛堂、公益金、救世軍、鍾聲慈善社等興辦社會福利活動,以「田家炳」命名的受捐單位有圖書館、療養院、老人宿舍、老人日間護理中心、綜合醫療中心各1所,家務助理服務中心、老人中心各2所,青少年中心3所,幼兒園、幼兒園5所,小學4所、中學1所及本會主辦的中學1所。在大專院校方面計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資助項目包括教學樓、游泳池、學術研究基金、大學基金、獎學金和貸學金等。
中國大陸
在中國大陸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有獨資和襄資捐建項目數百宗。在全國60餘所高校捐資興建教育書院、教學樓、師資培訓中心和體育中心,另捐辦專業學校9所、中學110餘所、小學35所及幼兒園5所、醫院29所。其他項目包括國家教育部「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北京市自然博物館「田家炳生物標本館」、南京市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田家炳天文科學交流中心」及全國鄉村學校圖書室1150間。在田家炳先生祖籍梅州市轄屬各市、縣、區之醫療、教育、交通及其他有關民生公益二百餘宗,受捐單位逾百。2009年5月,田家炳向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捐助三百萬,校名更名為「四平市田家炳高級中學」。其捐助學校包括湖南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吉林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浙江大學西溪校區田家炳書院(原杭州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河北師范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田家炳教學樓(第九教學樓)、西北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學院(七號教學樓)、西南大學田家炳教學樓、重慶工商大學田家炳書院、重慶師范大學田家炳書院。河南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新疆師范大學田家炳教學樓、四川省西充縣田家炳實驗中學,日照田家炳實驗中學等。田家炳先生被聘為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榮譽院長。
台灣/澳門
1984年在台灣捐出新台幣五千萬元,成立《田家炳文教基金會》,支持文化教育活動,並每年為全省大專院校品學兼優、家境清寒的學子頒發獎學金。2004年捐助台灣交通大學興建田家炳光電中心。2005年捐助澳門大學成立田家炳教育研究所。
其他
資助各院校開展教育科研工作和贊助教育機構舉辦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多所大學設立中國學者訪問基金;贊助各地田家炳中學舉辦各類交流考察活動。在內地,於全國各地田家炳教育書院/學院、田家炳中學設立獎生金,培育更多優秀學生。
推動中國德育
田家炳先生生平修身立品,推己及人,對德育尤為重視。先生認為中國的希望在教育,而教育必首重德育,以培養高尚完美的人格。為此先後資助在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舉辦三屆「廿一世紀學校德育發展路向」研討會;2005年又捐資100萬元,委託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推行「田家炳基金會學校德育發展及研究計劃」,更具規劃、更有針對德育實效的推動中國的德育工作。
另又定期舉行「全國田家炳中學校長論壇」,匯集全國著名專家、學者和田家炳系列中學校長,分享及交流管理經驗,提升田家炳系列學校的管治效能和提高辦學素質。
未來展望
多年來,基金會的捐資項目已遍布全中國,且深得各省市區政府各級機構及社會人士的鼓勵、支持和肯定。田家炳先生除了出資捐助,更堅持到訪基金會資助的每所大學及中學,與師生交流處世為人的道理,親自實踐人格教育的理想。
在跨向廿一世紀的新時代,基金會仍將竭綿薄之力,繼續不分畛域地推動更廣泛的社會慈善工作,以造福民生,並以資助和發展國家的師范教育和基礎教育事業為首重工作。深盼各界賢達,鼎力協助,時賜良箴,不勝感盼之至。
縱觀歷史,田氏家族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作出了足以彪炳千秋的貢獻。從戰國時期齊國田氏歷代國君創立『稷下學宮』,進而倡導對中華民族產生極其深遠影響的『百家爭鳴』之風,到田家炳先生辛勤創業到無私助學,都深深反映了其體恤民族之苦,關切民族之生,關愛民族文明教化的千古憂思、綿綿大愛。中華文化的奠基時期,真正引領中華正氣,並對民族產生巨大正面影響的,即常被提起的『正能量』的,必有田家。
田家炳先生,堪與田齊君主相提並論。
齊田創立的稷下學宮正是『百家爭鳴』的發源之地,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就連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孟子、荀子其實都只是該『大學』中的一員。
齊威王初年,為聚集人才創建稷下學宮,將學者封為「大夫」。學宮綿延數代,一直延續至末代齊王田建時期。稷下學宮規模宏大,「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稷下先生們備受尊寵,到齊宣王時,「自如鄒衍、淳於髡、田駢、接子、慎到,環淵之徙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以致稷下先生多達千有餘人,而稷下學士有「數百千人」。由於集中了一大批知名學者,便出現了《管子》等大批著述論作。
稷下學宮實行「不任職而論國事 ,無官守,無言責」的方針,學術氛圍濃厚,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各個學派並存。四方游士、各國學者紛至沓來,儒、道、名、法、墨、陰陽、小說、縱橫、兵家、農家等各家學派林立,學者們聚集一堂,圍繞著天人之際、古今之變、禮法、王霸、義利等話題,展開辯論,相互吸收,共同發展,世稱「百家爭鳴」。對此,司馬光在《稷下賦》中贊曰:「致千里之奇士,總百家之偉說。」
歷史證明,推動中華民族前行的動力,正是這種『百家爭鳴』的強大精神動力,而非任何一堂之言,一人之說。
行星
1993年9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決定將該台1965年12月20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第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
田家炳星(2886)沿著一個橢圓軌道繞日運行,它的軌道偏心率為0.156,軌道傾角(即小行星軌道面和黃道面之間的交角)很小,只有1度左右,幾乎是在黃道面上運行;它的軌道半徑長為2.366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為日地間的平均距離,約等於一億五千萬公里),這就是說田家炳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三億五千多萬公里;繞太陽運行一周需3.6年。
⑻ 田家炳事跡觀後感
一九三七年為發展大埔瓷土外銷,遠赴越南西貢(今胡志明市),與同鄉合創茶陽瓷土公司。一九三九年六月,日本佔領汕頭,瓷土出口中斷,先生轉赴印度尼西亞,先後手創超倫樹膠廠及南陽樹膠廠,業務鼎盛,譽滿耶京。一九五八後業務重心逐步轉移香港。在香港有"人造革大王"的稱號。除了主持其獨資的塑膠廠及其它機構外,還先後擔任京華銀行董事,新安企業公司及華安置業建築公司董事長,大埔縣旅港同鄉會永遠會長及其它數十商業團體、慈善機構的會長、理監事、顧問等職。
田先生明德卓行,賦性慈祥,博施濟眾,薄已厚人。舉凡社會公益事業為群眾謀福利的團體及醫院學校等,無力盡力輸將,共襄善舉。他在香港成立的田家炳基金會,多年來先生舉辦不牟利青少年中心、老人宿舍及服務中心,幼稚園、小學、中學、圖書館等造福廣大市民,還設有獎貸學金嘉獎成績優異的有為青年。在台灣省也捐出數千萬元成立田家炳文教基金會,舉辦各類獎學金,推動各種具公益性的文教事業活動。
一九七八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他受到很大鼓舞。為了幫助祖國發展人造革業,他主動捐贈一套價值數百萬港元的生產線給廣東省(省府撥給佛山市),在他多次派技術員前往協助後,產品質量已符合國際水平。多年來還為國內不少單位引進新的技術,發展新的產品。對他的桑梓大埔縣也做了不少項目。除了獨資興建154米長11米半寬的雙程行車湖寮大橋、明德大橋、黨溪大橋、玉湖大橋、蒹葭橋。廷樂橋、大廂電視差轉台、銀灘水電站、銀灘發展經濟基金會及其它多項關系國計民生之善業外,對教育事業還特別關心。他認為"中國是文明古國,國要富強,就要造就人才,要造就人才,就要多辦學校。近年來先後上書廣東省委書記林若、省長葉選平、大埔縣領導和旅居廣州北京的文化界同鄉,希望加緊規劃在縣內各鄉鎮多辦十幾間中學,以配合中央九年義務教育的推行,讓全縣高小畢業的適齡學子都能升入初中,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還望能加辦大學,普遍提高邑人數育水平。 田家炳先生一貫主張,捐款做善事的目的不是為了個人的名和利,而是真正造福於人民,他不單關心家鄉的事,凡是社會上的事,他力所能及的都一樣關心。
田先生敦品勵學,勤儉自勉,治事嚴謹,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不分界域地舉辦善業,關心教育,公而忘私的可貴情操,深為世人所欽敬!
田先生明德卓行,賦性慈祥,博施濟眾,薄已厚人。舉凡社會公益事業為群眾謀福利的團體及醫院學校等,無力盡力輸將,共襄善舉。他在香港成立的田家炳基金會,多年來先生舉辦不牟利青少年中心、老人宿舍及服務中心,幼稚園、小學、中學、圖書館等造福廣大市民,還設有獎貸學金嘉獎成績優異的有為青年。在台灣省也捐出數千萬元成立田家炳文教基金會,舉辦各類獎學金,推動各種具公益性的文教事業活動。
為了幫助祖國發展人造革業,他主動捐贈一套價值數百萬港元的生產線給廣東省(省府撥給佛山市),在他多次派技術員前往協助後,產品質量已符合國際水平。多年來還為國內不少單位引進新的技術,發展新的產品。他認為"中國是文明古國,國要富強,就要造就人才,要造就人才,就要多辦學校。近年來先後上書廣東省委書記林若、省長葉選平、大埔縣領導和旅居廣州北京的文化界同鄉,希望加緊規劃在縣內各鄉鎮多辦十幾間中學,以配合中央九年義務教育的推行,讓全縣高小畢業的適齡學子都能升入初中,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還望能加辦大學,普遍提高邑人數育水平。 田家炳先生一貫主張,捐款做善事的目的不是為了個人的名和利,而是真正造福於人民,他不單關心家鄉的事,凡是社會上的事,他力所能及的都一樣關心。
田先生敦品勵學,勤儉自勉,治事嚴謹,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不分界域地舉辦善業,關心教育,公而忘私的可貴情操,深為世人所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