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非公益性捐贈與公益性捐贈的區別
不符合以下條件的為非公益性捐贈:
稅法上規定,通過符合條件的機構包括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減災委員會、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全國老年基金會、老區促進會,以及經民政部門批准成立的其他非盈利的公益性組織。
向非盈利機構、社團等特定對象包括
1、向紅十字會的捐款。
2、向中國綠化基金會的捐贈。
3、對特定教育事業的捐贈,如對國家出資興建的中小學的捐贈。
4、對某些特定文化事業的捐贈,如國家重點交響樂團、芭蕾舞團、歌劇團、京劇團、公益性的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等。
5、向某些團體的捐款,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自強救國基金會、團結自強協會、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等。
6、對於風災、火災等的捐贈等等的捐贈。
拓展資料:
公益性捐贈是指公益、救濟性捐贈(以下簡稱公益性捐贈),是指納稅人通過中國境內非盈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業和遭受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
現行《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年度利潤總額,是指企業依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的大於零的數額。所得款將捐給貧困人民。
在《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明確定義:《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所稱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
參考資料:網路 公益性捐贈
⑵ 公益組織的運作模式
您好,您的問題比較模糊。
我們只能按照理解初步回答。
1-中國現在90%的公益組織回為未注冊公答益組織。從事公益活動,但沒有政府的認可。
2-有一部分是工商注冊的公益組織。在工商部門注冊後從事公益活動。
3-還有一部分是民政注冊的,比如我們。在民政部分注冊,有一些政策優惠。
而第三點還分為
社會團體——可以吸納會員,將會費等用於公益成本。
非營利性組織——可以有經營活動,但將受益用於公益。
基金會——分為公募和非公募基金會。
⑶ 公益基金會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公益基金會沒有全國性的,都是地方上的,盈利模式就是投資,甚至風險投資(股票證券},委託理財,購買國債。
⑷ 非盈利組織,公益事業,基金會的區別,以及轉型問題.
非營利組織是抄社會組織襲的本質特性,即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區別於企業。我國非營利組織主要有三類: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非營利組織主要從事的是公益事業,但社會公益事業不是非營利組織專有,政府、企業也可從事公益事業。基金會不能轉制為企業,其工作特點是以公益目的聚集社會資金,將其投放到公益項目中,為社會提供福祉。非營利組織專職人員當然要獲取薪酬,但成本不能超過收入的10%,薪酬標准目前都不高。目前相比之下,還低於企業。非營利組織可以投資辦企業,但企業必須是獨立的法人,非營利組織在企業取得的收益應用於公益目的。
⑸ 社會上一些非公募的公益基金會是怎麼運作以及怎麼籌資的
現在都是由一些基金會和公司在運營吧,其實感覺你要是有錢的話,還不如直接去到一比較苦的地方幫助她們呢,或者資助幾名學生也好。
⑹ 什麼是慈善基金會誰能舉個例子,最好是非公募形式的!
補充上面說的,以老牛基金會為例:
老牛基金會(前身為內蒙古老牛公益事業發展促進會)成立於2004年12月28日,是由著名企業家、慈善家牛根生先生捐贈並發起設立的從事社會公益慈善活動的非公募基金會。老牛基金會登記機關為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業務主管單位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老牛基金會以「發展公益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為宗旨,業務活動主要方向是面向環境保護、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三農」事業及救災幫困等其他公益慈善事業。
2005年1月,牛先生攜家人捐贈了蒙牛乳業全部股份,並約定:在他有生之年,該等股份紅利所得的51%歸老牛基金會,49%歸個人支配(實際執行比例為,紅利的67%歸老牛基金會,33%歸個人支配);待他天年之後,該等股份的紅利100%歸老牛基金會,家人只領取相當於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平均工資的生活費。牛先生有個理念:「從無到有,滿足個人,這是一種小的快樂;從有到無,回饋社會,這是一種大的快樂」。企業家捐出全部股份的,牛先生屬全球首例,故被譽為「全球捐股第一人」。牛根生捐到老牛基金會的股份,市值約合45億港元,大部分仍以股份形式存在,已變現9.55億港元。受其慈善行為之感召,蒙牛乳業創業團隊的十四位高管共同決定將來自外資股東獎勵股份的70%(約合3億元)捐出,用於社會公益慈善事業。
本會秉承牛先生的理念,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和民政廳的指導下,積極規范地開展各項社會公益慈善活動。截至2009年底,本會向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兒童聽力基金會、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李嘉誠基金會、李連傑壹基金會、北京大學、內蒙古自治區扶貧辦公室、內蒙古慈善總會、內蒙古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內蒙古農牧民書畫研究會、內蒙古扶貧協會、內蒙古學生聯合會、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呼和浩特市扶貧開發協會、呼和浩特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和林格爾縣民政局等的五十餘個公益慈善項目捐贈款項合計約1.3億元。
隨著國家對民間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視與規范,本基金會亦將不斷發展壯大,為我國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據我們了解,美國有5.6萬多家基金會,總資產近5000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8.2元),其中獨立的私人基金會約佔85%,公司基金會約佔5%,兩項在數量和總資產上佔到了90%以上,它們均屬於「非公募基金會」一類;而面向公眾籌款的社區基金會和運作型基金會的總數和資產加起來還不及10%。毫無疑問,在美國,私人基金會占據著絕對領導地位,大的基金會幾乎都是私人基金會。
是否可以推斷,未來中國最具實力的基金會也是由私人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我國的情況是現有私營企業200多萬家,千分之一就是2000家。而設立的資金門檻不高,稍有規模的企業很容易做到。所以相信在不太長的時間里,我們可以看到非公募基金會的大量涌現,以及由此帶來的我國基金會事業的繁榮和民間公益事業蓬勃發展的局面。
⑺ 如何成立企業慈善基金成立後有什麼好的運作模式
成立抄慈善基金,這需要專業的金融策劃襲公司和投資管理顧問公司做。
我先簡單的給你說一下:
首先 你發起基金,作為出資人,鋪底資金有要求的,然後成立專門的基金管理人管理這支基金,既然是基金,當然應該有自己的基金投向,基金的組織形式無外法人組織和非法人組織,即公司制或者有限合夥,作為愛心事業基金,一方面做慈善,但同事為保證其正常運營,必要的運作費用也是應該事先計提的。
關於基金運作的策略、基金運用方式、投的方向,所投對象的審查,等等,那事情多了去了。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若真希望了解的更加清楚。可以細聊。
⑻ 如何建立一個非盈利組織或公益基金會,需要那些相關的手續的法律流程
具體流程如下:
1、決定基金會的宗旨。每個基金會應該有一個表述存在原因的落在紙面的宗旨。
2、組建理事會。初始的理事會將通過規劃和籌資幫助工作團隊把基金會背後的想法變成現實。隨著基金會的發展成熟,理事會的性質和組成人員也會改變。
3、起草章程。章程是理事會的運營規則,應該在基金會的早期發展過程中由理事會通過。
4、准備注冊需要的原始基金,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5、選擇一個業務主管部門,獲得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根據最新的政策,一些地區不需要再找業務主管單位。
6、尋找辦公場所,招募合適的工作人員。
7、填寫法人登記申請書,確定在哪個民政部門登記,向民政部門提交法人登記申請書。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
8、進行戰略規劃。戰略規劃表述了基金會潛力的願景。戰略規劃應該描述出實現這個潛力所必需經過的步驟,決定要實現這個機會需要什麼樣的工作團隊,確定至少一年內的項目和運作優先事項。
9、制定預算計劃和資源開發計劃。財務監管和資源開發(如籌資、獲得收入、吸收會員會費)是理事會的最重要職責。實現戰略規劃需要的資源必須在預算和財務計劃中描述清楚。
10、建立基金會正式文件的存檔體系。登記文件、理事會會議記錄、財務報告和其他正式文件都應該妥善存檔。
11、建立會計體系。基金會財務的盡職管理需要一套已經確立的可以滿足現狀和未來需求的會計體系。
12、提交稅收減免資格申請。
《基金會管理條例》:
第八條 設立基金會,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
(二)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800萬元人民幣,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400萬元人民幣,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三)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九條 申請設立基金會,申請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章程草案;
(三)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
(四)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五)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第十條 基金會章程必須明確基金會的公益性質,不得規定使特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受益的內容。
基金會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及住所
(二)設立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三)原始基金數額
(四)理事會的組成、職權和議事規則,理事的資格、產生程序和任期;
(五)法定代表人的職責
(六)監事的職責、資格、產生程序和任期;
(七)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審定製度
(八)財產的管理、使用制度;
(九)基金會的終止條件、程序和終止後財產的處理。
第十一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九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基金會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類型、宗旨、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原始基金數額和法定代表人。
第十二條 基金會擬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應當向原登記管理機關提出登記申請,並提交擬設機構的名稱、住所和負責人等情況的文件。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基金會分支(代表)機構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和負責人。
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依據基金會的授權開展活動,不具有法人資格。
第十三條 境外基金會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應當經有關業務主管單位同意後,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基金會在境外依法登記成立的證明和基金會章程
(三)擬設代表機構負責人身份證明及簡歷;
(四)住所證明
(五)業務主管單位同意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的文件。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和負責人。
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應當從事符合中國公益事業性質的公益活動。境外基金會對其在中國內地代表機構的民事行為,依照中國法律承擔民事責任。
⑼ 慈善基金會與慈善機構的區別
慈善機構(慈善組織)或稱公益組織,是非營利組織。任何人士捐款給法定專認可的慈善組織,屬可以獲得有關的扣稅優惠;而任何人士捐款給沒有慈善組織資格的非營利組織,該筆捐款不能申請用作相對的扣稅。
慈善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必須在民政部門登記方能合法運作,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民間非營利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