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基金 > 貝爾法斯特基金會

貝爾法斯特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4-08 06:20:37

Ⅰ 特奧問題+答案

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根據特奧會組委會發布的資料介紹,特奧會(Special Olympics)是特殊奧林匹克運動的頭號賽事,是按奧林匹克模式舉辦的面向全世界有各種學習障礙的兒童和成年人的群眾性運動會。殘奧會為身體有缺陷的選手提供競技機會,特奧會則為有智力障礙的選手提供參與機會。夏季特奧會在奧運會前一年舉行,而殘奧會緊接著奧運會舉行。特奧會和殘奧會都是得到國際奧委會認可的獨立組織。

特奧會歷史不算長。20世紀60年代初,愛爾蘭裔美國人尤妮絲·肯尼迪·施萊佛在美國馬里蘭州為智障人士舉辦了一次夏季露營活動。她驚訝地發現,智障人在體育和體能活動方面的能力遠遠超出許多專家的想像,由此產生了組織運動會的想法。自1968年她在美國芝加哥市創辦首屆特奧會至2003年,全球160多個國家成立了特奧組織,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萬智障人士參與過這一盛會。

如果說,奧運會所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強」是在挑戰人類的極限,那麼特奧會所追求的則是參與者挑戰他(她)的個人極限。特奧會的使命就是為有各種學習障礙的8歲以上兒童和成年人提供參與日常奧林匹克體育訓練及競賽創造條件和機會,每一項目均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智障人士進行不同的活動設計,比賽不按年齡而按能力分組,以激勵智障人士發揮潛能、勇敢表現,在參與中與其他選手、家人分享快樂、交流技藝並增進友誼。

特奧會的格言是:勇敢嘗試、爭取勝利。

特奧會的精神是:技能、勇氣、分享以及超越國家、政治、性別、年齡、種族、宗教的界限帶來的快樂。

特奧會的目標是:使智障人士有機會成為對社會有用、被社會認可和尊重的公民。

一般而言,特奧會運動項目共有26項。夏季特奧會運動項目有水上運動(游泳、跳水)、田徑、羽毛球、籃球、室外地滾球、保齡球、自行車、馬術、足球、高爾夫球、體操、舉重、輪滑、帆船、壘球、乒乓球、網球、手球和排球。冬季特奧會則有高山滑雪、地板曲棍球、越野滑雪、花樣滑冰和速度滑冰等。

特奧運動(特殊奧林匹克運動的簡稱)是基於奧林匹克精神,專門為智障人士設立的國際性的體育訓練和競賽。特奧運動項目非常豐富,從最基本的機能活動到最高級的競賽,適合所有年齡和能力等級的特奧運動員。

特奧運動的創始人-尤尼斯.肯尼迪.施萊佛女士作為肯尼迪基金會執行副主席和特奧運動的創始人,三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加強和改善智力殘疾人的生活質量,使他(她)們參與社會生活。她是肯尼迪夫婦九個兒女中的第五個孩子,出生在馬薩諸塞州的布魯克林市,畢業於加利福尼亞的斯坦福大學,並獲得社會科學學位。畢業後,她以不同的身份在社會工作的各種領域為美國政府工作。1957年接管肯尼迪基金會,並為智力殘疾人謀求公民權利。在她的領導下,該基金在醫學研究、公眾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她的工作得到了國際上認可,曾獲得過美國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

1962年6月
尤尼斯肯尼迪施萊佛女士開始為一些智障兒童和成年人在她的家鄉馬里蘭州舉辦夏季露營活動,通過各種體育活動和身體鍛煉開發他們的潛能。
1968年7月20日
肯尼迪基金會和芝加哥有關方面共同計劃並在芝加哥士兵廣場舉辦了首屆國際特殊奧運會,來自美國26個州和加拿大的1,000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曲棍球的比賽。
1968年12月
國際特奧會作為非盈利的慈善組織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成立。美國智障人協會、特殊兒童委員會、美國精神障礙協會都大力支持這種首創的秉承奧運傳統和精神的為全世界智障兒童及成年人提供的體育訓練和比賽。
1970年8月13日-15日
第二屆國際夏季特殊奧運會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市舉行,來自全美50個州、哥倫比亞特區、法國和波多黎各的2,000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1972年8月13日-18日
第三屆國際夏季特殊奧運會在洛杉磯的加州大學舉行,2,500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1975年8月7日-11日
第四屆國際夏季特殊奧運會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密歇根中央大學舉行,來自10個國家的3,200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通過「壯觀的體育」節目向全國轉播了這次運動盛會。
1977年2月5日-11日
首屆國際冬季特殊奧運會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行,超過500名運動員參加了滑雪和花樣滑冰賽事的角逐。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美國廣播公司和國家廣播公司的電視網路轉播了此次運動會。
1979年8月8日-13日
第五屆國際夏季特殊奧運會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舉行,來自美國各州和20多個國家的3,5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1980年-1981年
特奧會開始實行教練員培訓並授予證書計劃,並且出版了第一期的運動技巧指南。
1981年3月8日-13日
第二屆國際冬季特殊奧運會在美國佛蒙特州舉行,6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滑冰項目的比賽。
1983年7月12日-18日
第六屆國際夏季特殊奧運會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舉行,包括大約4,000名運動員在內的60,0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
1985年3月24日-29日
14個國家組團選派運動員參加了在美國猶他州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冬季特殊奧運會的滑雪和花樣滑冰比賽。
1986年9月
紐約聯合國總部發起的國際特奧年在1987年的國際夏季特殊奧運會上達到高峰,當時的口號是特奧-聯接全世界。
1987年7月
來自全美各州和7個國家的30,000多名執法人員為宣傳特奧參加了26,000英里的特奧執法人員火炬跑。1987年的火炬跑活動共籌得200多萬美元的贊助費。
1987年7月31日-8月8日
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兩所大學共同主辦了第七屆國際夏季特殊奧運會,來自70個國家的4,7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當年最大的業余體育盛會。全世界超過1億5千萬人通過《體育報道》和《時代》的宣傳了解了這屆特奧運動會。
1987年10月
A&M唱片公司的吉米和薇琪同鮑伯?施萊佛一起發起了「一個特殊聖誕的活動」,收錄頂極的流行音樂家聖誕期間的音樂作品製成唱片發行,支持全球的特奧計劃。
1988年2月
國際奧委會簽署歷史性協議,正式承認並接納特奧。
1988年7月
在內華達州的里諾召開的特奧年會上發布實施特奧融合運動計劃。
1989年4月1日-8日
第四屆國際冬季特殊奧運會在內華達州的里諾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塔奧湖舉行,來自18個國家的1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
1990年2月11日
美國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生命繼續」在電視劇播放的黃金時間向觀眾奉獻了一出由一位智障男士主演的,如何致力於特奧運動的故事,為時1小時。
1990年2月14日
薩金特?施萊佛宣布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決定,吸收蘇聯加入特奧運動。特奧會是最早在該地區的全國范圍內實施特奧計劃的慈善組織。
1990年7月20日-27日
第三屆歐洲夏季特殊奧運會在蘇格蘭舉行,代表歐洲30個國家的2,400名運動員參加了8個正式和5個表演比賽。
1991年7月19日-27日
第八屆國際夏季特殊奧運會在美國的明尼蘇達州舉行,來自100多個國家的6,000名運動員參加了這次當年世界規模最大的體育盛會。(1991年,正式將世界運動會更名為國際夏季特殊奧運會和冬季特殊奧運會)
1992年9月30日
國際特奧會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首次舉辦了主題為「我們一起贏得勝利」的特奧25周年慶祝活動,並於聯合國總部發起了25周年回顧展,之後在全國進行巡迴展覽。
1993年3月20日-27日
第五屆國際冬季特殊奧運會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和斯克萊明舉行,來自50個國家的1,600名運動員角逐了5個冬季運動項目的獎項。這也是首次在北美以外的地區舉行國際冬季特殊奧運會。
1995年7月1日-9日
來自143個國家的7,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舉行的第九屆國際夏季特殊奧運會,並參與角逐21個項目的比賽。
1997年2月1日-8日
來自73個國家的大約2,000名運動員匯聚加拿大的多倫多,共同參與第六屆國際冬季特殊奧運會的5個項目的角逐。這屆運動會也是1997年規模最大的綜合體育盛會。
1998年7月20日
國際特奧會舉辦了名為「30年英雄」的30周年慶典活動, 並引入了12位全球特奧使者。
1998年12月17日
為慶祝特奧會成立30周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和第一夫人希拉里在白宮舉行了名為「來自華盛頓的特別聖誕節」的聖誕節音樂會。這是美國總統第一次在白宮舉行有關特奧的宴會,同時也首次將參與成功推出「一個特別聖誕的活動」系列唱片的所有藝術家匯聚白宮進行演出。
1999年6月26日-7月4日
第十屆國際夏季特殊奧運會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舉行,來自150個國家的7,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19個運動項目的比賽。
2000年1月16日
美國廣播公司的第一黃金時間的電視節目「迪斯尼的奇妙世界」播出了一位特奧運動員的生活故事 – 「羅瑞塔的故事」。
2000年5月18日-22日
中國特奧會舉辦「中國特奧世紀行活動」,影響遍及全中國。國際著名影星、慈善大使阿諾?史瓦辛格隨同特奧運動員一起在長城上點燃了希望之火,並參加了在北京、上海、深圳舉行的慶祝特奧運動的宴會。中國特奧會承諾到2005年將特奧運動員的人數從50,000名增加到500,000名。
2000年5月20日-23日
來自世界各地的60名運動員參加了在荷蘭舉行的首次全球運動員大會,共同討論特奧運動的未來。盡管在語言、文化、年齡和性別上存在著差異,這些運動員還是盡力討論問題,希望進一步改善現狀並投票表決產生新的決議。
2000年5月27日-6月4日
來自歐洲和歐亞大陸53個特奧區域的2,000多名運動員匯聚荷蘭參加2,000年歐洲特奧運動會。
2000年12月14日
為慶祝特奧精神,美國總統柯林頓和第一夫人希拉里在白宮舉行了名為「來自華盛頓的特別聖誕節」的聖誕節音樂會。這是美國總統第二次在白宮舉行有關特奧的宴會,也是參與成功推出「一個特別聖誕的活動」系列唱片的所有藝術家第二次匯聚在白宮進行演出。
2001年3月4日-11日
來自大約70個國家的1,8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的包括7個特奧冬季項目的2001年國際冬季特殊奧運會。此屆運動會是阿拉斯加史上規模最大的運動盛會。
2001年3月5日
美國參議院召開由名譽參議員泰德?史蒂文主持的聽證會,以推動智障人士的健康發展。特奧會呈交了有關智障人士健康狀況和需求的報告,承諾將採取行動改善智障人士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壽命。一些在智障領域的著名發言人,關心健康的人士到會聽證。
2001年3月5日-10日
首次全球青少年高峰會議在2001年國際冬季特殊奧運會期間召開。共有34名來自全球的智障學生和他們的非智障夥伴一起在運動會期間報道並討論如何克服對有智障面孔的孩子的歧視和偏見。
2001年7月9日-14日
非洲特奧會希望2001年由南非開始進行一場運動- 在2005年年底使全非洲的特奧運動員人數達到10萬人。南非前總統尼爾松•曼德拉,現任總統Thabo Mbeki和 大教主 Desmond Tutu 與特奧會全球形象大使阿諾德•史瓦辛格以及南非特奧會的運動員們一起參加了為期一周的活動,並在Robben島上共同點燃"希望之火"。
2001年9月
全世界最新的教育拓展項目,"快來參加特奧"正式啟動。此套以學校為基礎的教材面向普通學校的學生,包括特奧運動的信息,特奧會使命和它的運動員。通過這些課程計劃、錄像光碟和服務教育性活動,學生們學會理解並接納智障人士。
2001年11月16日
國家體育學院聯盟委員會授予尤妮絲•肯尼迪•施萊佛女士2002年希爾多•羅斯福獎—這是國家體育學院聯盟授予個人的最高獎項。2002年1月13日,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辦的國家體育學院聯盟晚宴上施萊佛女士成為第35位獲獎者。這個獎項每年頒發給傑出的公民。他(她)必須曾是一名大學體育生,並通過展示對於健身和體育一直保有的興趣和熱情,成為大學體育的精神和目標的象徵。這個獎項是為表彰美國前總統希爾多•羅斯福對國家體育學院聯盟的創建所作的貢獻而命名。
2001年12月6日
外科總署的David Satcher授予特奧會的創始人尤妮絲•肯尼迪•施萊佛女士外科總署的最高獎項。 外科總署的最高殊榮是表彰施萊佛女士領導全世界為提高和改變智障人生活而做出的努力奮斗。

2001年12月13日
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和第一夫人勞拉•布希在白宮盛宴慶祝"特奧精神"。當晚的音樂演奏由著名的藍調樂隊B.B. King擔任。此次活動標志著美國總統第三次在白宮為特奧會舉辦晚宴。

2002年2月
美國外科總署的David Satcher, 發表了一份健康報告,"消除差距:為提高智障人士健康的全國藍圖。"報告列出了2001年12月5日到6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喬治敦大學首次舉辦的關於健康差異和智障人的外科總署大會中的種種發現。 以2001年世界特奧冬季運動會為議題的上議院聽證會對這次會議和後續的報告起著推動性的作用。
2002年7月18日至20日
尼爾松•曼德拉、尼爾松•曼德拉基金會同特奧會一起在南非的Polokwane慶祝這位前南非總統84歲的生日。共同參加慶祝活動的還有參加過特奧融合活動和特奧運動員健康檢視活動的500多名智障人士和他們的融合夥伴。

2002年9月
中國第三屆全國特奧運動會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行。參加此次運動會的1300名運動員來自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來自香港、澳門、新加坡、韓國和馬來西亞的特奧代表隊也參加了此次運動會。另外,有1500多名的志願者和數百名政府官員、裁判員和記者參加了這次比賽。有5000名觀眾會聚並見證了在西安古城牆上舉辦的開幕式的火炬點燃儀式。

2002年9月7日至10月26日
"希望之火"的點燃儀式在印度的新的里,為紀念甘地的Raj Ghat舉辦,同時標志著特奧35年歷史以來的最長的一次火炬跑活動。有超過2萬5千名的特奧運動員、家庭成員、教練員、志願者、執法人員、政府官員以及奧運會運動員手持"希望之火",從新德里的Raj Ghat穿過印度的27個城市,全程共2萬3千公里(14,292 米).

2003年6月20日
對智障人態度的多國研究成果在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發表,並作為與2003年世界特奧夏季運動會相關的2003年科學研討會的一部分。經國際特奧會授權,由波士頓馬薩諸塞州大學的Gary Siperstein博士經過兩年,對這個課題進行了最廣泛的、也是最深刻的研究。此報告中闡述了全世界的人們是如何看待智障人士在工作崗位、學校和社會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能力。

2003年6月21日-29日
2003年世界特奧夏季運動會在愛爾蘭的都柏林舉行-這是首次的世界特奧運動會在美國之外的國家舉辦。這次2003年全世界最大的體育盛事有來自150個國家的7000名運動員參加了21項體育比賽。

2003年6月22日
薩金特•施萊佛作為特奧會的主席離任。蒂莫西•施萊佛擔任新的特奧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2004年2月26日
北京博雅公司的中國特奧運動的戰略活動,名為"上海贏得舉辦2007特奧運動會:打破文化界限,夢想成真。"獲得2003聯合國公共關系傑出大獎的提名。

2004年3月
特奧會創始人尤妮絲•肯尼迪•施萊佛和特奧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蒂莫西•施萊佛宣布上海贏得舉辦2007世界特奧夏季運動會,並在上海市舉辦簽約儀式。這僅是特奧歷史上第二次在美國之外的城市舉辦世界夏季運動會。但是是第一次在亞洲舉辦這樣的比賽。尤妮絲•肯尼迪•施萊佛和蒂莫西•施萊佛在此期間,受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接見並討論了特奧在中國的發展。

2004年6月11日
特奧會歡迎國際籃球名星姚明作為特奧全球形象大使加入特奧大家庭。姚明是上海人,他的家鄉就是2007世界特奧夏季運動會的舉辦地。

2004年11月9日
在特奧歷史上,首個為中國的特奧運動員和智障人士專門提供服務的健康診所在中國浙江溫州開設。尤妮絲•肯尼迪•施萊佛特奧運動醫學中心成為特奧運動發展中的典範,它的創建人溫州醫學院也是特奧會區域合作中心。

2005年2月26日
2005年世界特奧冬季運動會正式在日本長野舉行,開幕式是在全世界最大的室內滑冰場M-Wave舉行,該滑冰場也是1998年冬季奧運會的速滑比賽地。此屆運動會的比賽從2005年2月26日持續到3月5日。來自世界各個地區的近1900名運動員共同競技並和650名教練員、1萬多名志願者、家庭成員和朋友們共同慶祝體育的精神。

2005年3月21日
布魯斯•帕斯特奈克被任命為特奧會新一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蒂莫西•施萊佛仍擔任主席一職。

2005年11月14日
阿諾德•史瓦辛格再次來到中國,與中國特奧會共同慶祝至2005年年底達到50萬名運動員目標的實現。
使命

為智障兒童和成年人參與日常奧林匹克體育訓練及競賽創造條件和機會,使他們發揮潛能,勇敢表現,在參與中與其他運動員、家人及整個社區分享快樂,交流技藝並增進友誼。
特奧宗旨
特奧會相信智障人經過正確的指導和鼓勵,通過參與體育訓練及比賽,可以學習到技能,分享到快樂並從中受益。
特奧會相信長期不斷的訓練可以激發體育技能。通過和同等水平同伴的比賽,可以檢測他們的技能,衡量他們的進步並激勵彼此成長。
特奧會相信智障人通過參與體育訓練及比賽,在精神上、身體上和社會中都可以提高適應力並得到成長。特奧運動員將這些益處帶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和社區活動中,家庭成員可以變得更加親密,社區志願者可以和運動員成為好朋友,每個人都可以看到智障人的價值,使智障人有機會成為對社會有用,被社會認可和尊重的公民。

原則

特奧會根據以下的原則和信條在全球范圍內為特奧運動員舉辦最快樂的、最有益的和最具挑戰性的運動訓練和比賽:
特奧會的目標是使智障人有機會成為對社會有用,被社會認可和尊重的公民。
作為達到這個目標的途徑,特奧會鼓勵更高能力的運動員從日常的特奧運動訓練和比賽中轉向參與學校和社區舉行的正常體育活動和競賽,特奧運動員有權力自己選擇留在特奧會或者繼續參與特奧運動。
所有在地區、全國及全球范圍內舉辦的特奧活動都反映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所體現的價值、水平、傳統、儀式和活動。我們從這些富含奧林匹克精神的體育活動中感受到了智障運動員的道德和精神風范,同時這些運動也增強了他們的自尊。
所有年滿8歲,無論何種智障等級的智障人都可以參加特奧體育訓練和比賽。
所有的特奧運動員都可以參加綜合的、常年的體育訓練,具有良好素質的教練員根據特奧會制訂並採用的標准體育規則給予指導。每一位參加特奧項目的運動員接受該項目的體育訓練。
從最基本的機能活動到最高級的競賽,特奧計劃包括各種特奧運動會和活動,適合所有年齡和能力等級的特奧運動員。
無論經濟狀況如何,每位運動員都可以參加特奧會,並在最優越的條件下接受體育訓練,參加競賽,這些條件包括設備、管理、培訓、教練、各種儀式和運動會。
在每一場頒獎儀式上,除了按照傳統授予前三名金、銀、銅牌以外,所有完成比賽的第四名到最後一名的運動員都會被頒發刻有名次的授帶。
最大范圍內讓各年齡層的公民作為志願者參與特奧活動,以便創造更多機會讓公眾了解智障。
盡管特奧會主要是為智障人士提供體育訓練和比賽,同時也盡最大努力通過各種活動,如舞會、藝術展覽、音樂會、歷史文物觀摩,醫療診治、戲劇表演以及類似的一些活動給運動員提供藝術、社會和文化方面的體驗。
特奧會的精神是技能、勇氣、分享、以及超越地理、國家、政治、性別、年齡、種族、宗教的界限帶來的快樂。
中國特奧五年計劃(2000-2005)
目標:
全國參加特奧運動的智障人士由5萬名擴大到50萬名。
為運動員及教練員建立8-10個全國培訓中心,30個省級培訓地及100個培訓點。
到2005年建立5,000個社區特奧運動中心,其規模可以至少為100個孩子和成人提供體育訓練。
開展市級、省級乃至全國的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培訓:
為省級、市級負責管理特奧的行政人員召開七次培訓講座。
在每一個省提供培訓教練員的講習班,目標是招募並培訓超過4,000名的教練員,常年指導100,000-120,000名運動員。
2000年在北京、上海、福州、廣州和深圳建立培訓中心。每一個中心都提供體操、田徑、乒乓球、籃球、水上運動及足球等體育訓練。到2005年其他城市將會陸續建立其他的培訓中心。
在以下省份開展特奧活動:寧夏、青海、新疆、海南和西藏,和已經開展運動的省份相互支持合作。
競賽:
2002年召開全國特奧運動會,發起5-6個全國性或地區性的單項運動會。
在每個省實施特奧運動會或單項運動會。
組織及培訓中國代表團參加2003年及2005年的國際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開發新的體育項目如羽毛球、保齡球、滾軸溜冰、舉重、排球和自行車。
中國特奧會成立於1985年,共有400,000多名運動員。訓練和比賽項目共有24項,主要包括:水上運動、田徑、籃球、羽毛球、自行車、足球、體操、排球、速滑、花樣滑冰、輥軸溜冰、乒乓球、保齡球和舉重等項目。
首屆中國特殊奧運會於1987年在深圳舉行,後又在北京、廣州、上海和天津先後舉辦了地區性運動會。1996年11月,代表16個國家參賽的1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由上海市主辦的首屆亞太特殊奧運會,從1987年起,中國派出代表團參加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夏季和冬季特殊奧運會。2005年,中國派出68名運動員赴日本長野參加世界冬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特奧會主要是通過志願者來推動的,上千名來自各行業的個人自願將他們的時間花在教練、組織活動、籌集資金等工作上。中國特奧會得到了個人和企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民政部、中國慈善基金會以及中國各級政府部門的慷慨資助。
中國約有3,900萬智障殘疾人,特奧會力爭使中國的智障運動員人數到2005 年達到50萬。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中國特奧會正辛勤地工作著,為滿足5年中訓練出50萬名運動員的需求而籌集資金。中國特奧會將倚賴政府和私有部門提供資金和贊助,以幫助智障殘疾人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不僅成為一名運動員,而且成為對社會有價值的一員。
什麼是特奧會?
特殊奧運會是為225多萬名智障兒童及成人提供常年舉辦的國際性運動訓練和比賽的活動。
特奧口號:
勇敢嘗試,爭取勝利 (Let me win. But if I cannot win, let me be brave in the attempt.)
我們的領導是: 尤尼斯•肯尼迪•施萊佛女士(創始人及名譽主席), 蒂莫西•施萊佛博士 (主席), 布魯斯•帕斯特奈克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我們的使命是:
為智障兒童和成年人參與日常奧林匹克體育訓練及競賽創造條件和機會,使他們發揮潛能,勇敢表現,在參與中與其他運動員、家人及整個社區分享快樂,交流技藝並增進友誼。
我們的目標是: 使智障人有機會成為對社會有用,被社會認可和尊重的公民。
益處:通過參加特奧運動,智障人可以增強身體機能,動作技能,自尊,自信,培養友誼以及得到家庭成員的支持。特奧運動員將這些益處帶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和社區活動中。家庭成員可以變得更加親密,社區志願者可以和運動員成為好朋友,每個人都可以看到智障人的價值。
特奧會的精神是: 技能、勇氣、分享、以及超越國家、政治、性別、年齡、種族、宗教的界限帶來的快樂。
特奧會的成立:1968年,尤尼斯•肯尼迪•施萊佛女士於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市的士兵廣場舉辦了首次國際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1960年初,施萊佛女士為智障人士舉辦了一次夏季露營活動,由此產生了組織運動會的想法,因為她看到智障人在體育和體能活動上的能力遠遠超出了許多專家人士的想像。自1968年開始,已經有數百萬名智障兒童和成人參加了特奧運動會。
在全世界:超過160個國家成立了特奧組織。特奧活動在全世界范圍內展開。
在美國:在全部50個州建立了特奧組織,還包括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關島, 維爾京群島以及 美洲薩摩亞等地區。有近25,000個社區開展特奧活動。
通過推行特奧運動點范學校,公眾學校特奧體育訓練課程以及給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智障學生開展課內課外體育比賽等活動,在11個大城市中的社區、家庭和團體中開展了特奧學校培訓及競賽活動。
參賽資格:參加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運動員必須年滿八歲,並且由相關機構和專業人士認定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智力殘疾;標准尺度下被認定認識能力遲緩;由於認識能力遲緩導致重大學習及生活上的缺陷,需要特殊指導的人員。
融合運動:按照年齡和身體素質將智障人和普通健全人共同組隊進行訓練和比賽,這個活動建立於1987年,目的是為了使智障人在學校和社區的體育活動溶入正常人中。
特奧會提供常年培訓:25個正式比賽項目。特奧會創立並檢測了這些體育項目,每個項目在運動指南上有詳細說明。超過140,000名教練員具備培訓資格。
運動員分組:按照年齡和能力將運動員分組,特奧會給予每個運動員同等的勝利機會,每個運動員都應是從區域,國家和世界特奧會中選拔出來的。
重度殘疾的運動員:特奧會組織肢體培訓者、肢體治療專家以及心理治療專家創立了一套活動訓練計劃。MATP(機能訓練計劃)認為重點在於培訓和參與,而不是比賽。MATP是特奧組織的一部分,向所有的智障人士提供體育訓練。
特奧比賽:和奧林匹克比賽相同。每年在全世界舉行20,000多個夏季或冬季比 賽,循環賽等,國際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每兩年舉辦一屆,夏季和冬季交替,由各組織選取代表參加。

Ⅱ 伊莉莎白·格拉迪斯·迪安的人物近況

2004年以前,伊麗莎白自己並沒有關於那場災難的記憶。回到英國後,他們一家3口生活在母親的外祖父的農場。她熱愛閱讀,尤其對探險記、歷史書和浪漫愛情小說十分著迷,以至於她母親的外祖父認為這種嗜書如命是一種病,需要接受治療。而她的記憶力也同樣令人稱奇。
伊麗莎白雖然終身未婚,但事實上並不缺乏男性伴侶。二戰期間她在位於切辛頓的地形測量局當繪圖師,後來又在南安普敦一家工程公司的采購部門工作。直至1985年,泰坦尼克號的殘骸被發現,米爾維娜才在一夜之間成為名人,各種會議、展覽、紀錄片、廣播和電視節目爭先邀請她。雖然她接受了乘坐瑪麗皇後2號郵輪前往美國堪薩斯州的邀請,以完成她幼年時那趟不幸的旅程,但為避免過度悲傷還是拒絕出席電影《泰坦尼克號》的首映。而她的哥哥伯特倫死於1992年4月14日,享年81歲,恰逢那場災難發生80周年。
伊麗莎白晚年搬進了一家私人養老院,為了應付3000英鎊每個月的賬單,她不得不變賣一些珍貴的紀念品。最終她以31150英鎊的價格,拍賣了那個在沉船之際用來為她保暖的麻袋、泰坦尼克號救濟基金寄給她媽媽的賠償信、一隻有著100年歷史的箱子等物品。當他們一家隨同獲救的705名倖存者到達紐約時,這只箱子裝滿了紐約市民捐贈給他們一家的衣服。
緊隨著這次拍賣,英國泰坦尼克號協會和貝爾法斯特泰坦尼克號協會聯合發起了一個「保障米爾維娜晚年生活」的運動。在她逝世以後,向米爾維娜基金會捐款的人包括了凱特·溫絲萊特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這兩個因電影《泰坦尼克號》而聲名鵲起的好萊塢明星。
據這張肖像的拍攝者傑森·布林科勒(Jayson Brinkler)回憶,米爾維娜的可愛、熱情與智慧讓他印象深刻,這並不僅僅因為她是當時唯一在世的泰坦尼克號倖存者,她擁有活躍、坦率而又開放的個性,而且言談中不乏幽默與哲思。(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伊麗莎白認為:泰坦尼克號的沉沒造成的沖擊對於彼時的英國而言,不亞於2001年9·11恐怖襲擊對美國的影響。泰坦尼克號被認為永不沉沒,就像美國本土被認為固若金湯,這些都不過是人類無知的虛榮。
而傑森所使用的老式膠卷相機也勾起了老人的諸多回憶,沒想到這張照片竟成為伊麗莎白最後的肖像。

Ⅲ 去愛爾蘭留學的有名的大學推薦有哪些

愛爾蘭有著優秀教育系統和專業優勢以及學術和產業緊密聯系。學生在上學期間可以獲得在企業帶薪實習機會,而愛爾蘭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有很大優勢。
七所愛爾蘭留學名校:
利墨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Limerick
美麗廣闊大學園林式校園!世界最先進教學設施!世界最先進體育運動設施!
利墨瑞克大學是全國體育、音樂和藝術中心。位於普萊斯國家科技公園旁,校園佔地600多英畝,風景如詩如畫,被認為是愛爾蘭最漂亮大學。
大學前身是愛爾蘭政府於1972年成立利墨瑞克高等教育學院。該學院於1989年經愛爾蘭議會批准後成為愛爾蘭國立大學中一員。這是自愛爾蘭共和國成立以來所建立第一所國立大學。
大學70多個機構雲集在校園內,構成了一個集教學、研究與文化活動為一體綜合性大學。學校近年來飛速發展得益於世界銀行和歐洲投資銀行對其經濟資助。另外大學還設有列墨瑞克大學發展基金會(University
of
limerick)以供學校發展之需。利墨瑞克大學自成立之初便將追求教學和研究一流而作為自己初衷。「其高質量教學、低廉生活費用以及畢業後高就業率」使得該大學成為愛爾蘭最受學生歡迎大學之一。位於普萊斯國家科技公園旁,校園佔地600多英畝,風景如詩如畫,被認為是愛爾蘭最漂亮大學。
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
一直以來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被認為是愛爾蘭高等教育象徵。成立於1592年聖三一大學是愛爾蘭歷史最悠久大學,同時也是歐洲最古老大學之一。大學位於都柏林市中心,佔地40多英畝。
聖三一學院不僅是都柏林市中心同時它也是愛爾蘭人心目中精神象徵,學校曾培養了眾多愛爾蘭知名人物,他們包括《格里拂游記》作者,著名愛爾蘭傳記作家喬納森.斯威富特,著名劇作家奧里富.歌德史密斯,愛爾蘭著名唯美主義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愛爾蘭第一任總統道格拉斯.海德等等。
四百年以來,聖三一大學一直是愛爾蘭獨立與自由思想中心。聖三一大學歷史上曾培養出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們分別是物理學家沃爾頓和英語文學家塞謬爾.貝庫。
大學圖書館是愛爾蘭歷史最古老和最大研究類圖書館,圖書館現有425萬冊圖書。聖三一圖書館與英國大英圖書館和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被譽為歐洲最大圖書館。其中有許多書籍是愛爾蘭國寶!
都柏林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學校距離都柏林市中心僅有4公里,是歐洲第一所開設MBA課程學院,學校商學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同時獲得EQUIS、AACSB、AMBA三項權威認證商學院之一。目前在校生19000餘人,其中留學生1500餘人,大學下設10個學院,10多個研究中心,共80多個系
學院:文學院、農學院、財經學院、商學院、工程與建築設計學
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院、法律學院、醫學院、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學院、獸醫學院、凱爾特人研究學院;
研究中心及其它學術機構包括:
應用語言研究中心、愛爾蘭研究中心、英國與愛爾蘭關系研究學院、發展研究中心、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網路研究中心、教育發展中心、社會學研究中、運動研究中心、殘疾人研究中心、工作安全研究中心等。
推薦專業:保險金融、計算機科學、經濟學、財經學、法學、電子工程、企業管理、建築設計、高科技研究、機械工程、數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食品工程、護理學、內科學等;
高威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
愛爾蘭國立高威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與科克大學同樣創建於1845年,因其位於愛爾蘭西海岸歷史名城高威市而得名。高威大學前身是高威女王學院,女王學院共有三個校區,分別位於高威、科克以及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在1908年,高威女王學院成為了愛爾蘭國立大學成員之一,並更名為愛爾蘭國立高威大學。自60年代以來,隨著愛爾蘭政府對高等教育普及和企業與大學合作日益密切,高威大學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學校研究水平方面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發展。高威大學十分注重教育國際化並與多所世界著名大學保持著合作關系,同時還在吸引國際學生方面有著悠久傳統和豐富經驗。高威大學現設有人文學院、工程學院、自然科學院、凱爾特文化研究學院、商學院、法學院和醫學院,每一學院均設有廣泛科系和專業。高威大學還設有一些專家研究和實習中心,提供國家和國際項目計劃,這些中心包括:生物醫學工程科學中心、計算機集成製造研究中心、工程水文地質中心、國際發展研究中心、馬丁雷恩海洋科學院、國家激光應用中心、護理研究中心、農村發展學院和婦女研究中心。位於高威大學內愛爾蘭國家生物醫學工程科學中心是愛爾蘭國際級生物醫學研究機構,同時它也是歐盟在該領域重點研究機構,高威大學因此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該中心是一個跨學科研究中心,這里匯集了生物學、化學、醫學、工程學等多領域世界一流研究人員,並附之以世界最先進研究設備,確保了高威大學和愛爾蘭在生命科學領域世界領先水平。
梅努斯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Maynooth
愛爾蘭國立梅努斯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Maynooth)是愛爾蘭第二大古老大學,建於1795年,前身是聖帕特里克大學。大學位於都柏林市中心向西15英里處梅努斯鎮,該鎮是18世紀倫斯特省公爵在他們祖先諾曼底式城堡旁邊設立。因此,校園里座落著許多18世紀房屋、一個四方院子、喬治亞風格學院建築和一個馳名哥特式廣場。同時,校園內也有更加現代化和專業化學術報告廳與實驗室等現代建築與之遙相呼應。
梅努斯大學設有工程學院、理工學院、人文學院、哲學院、凱爾特文化研究學院五個學院,課程設置種類齊全,而且各個系都有強大研究生院陣容。該校在自然科學、工程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教學以及科研水平是世界一流水平,設有多個國家級研究中心,是愛爾蘭大學中取得政府給予研究投資最多學校。近年來,學校在教學方面取得了相當大進步,大量地受到學生和企業歡迎課程被紛紛開設,這些課程包括金融、計算機科學、生物科技、電子工程、媒體研究等等。
都柏林城市大學Dublin City University
愛爾蘭都柏林城市大學(Dublin City
University)是愛爾蘭著名國立綜合型大學,創建於1980年,它是為適應快速增長高技術工業和不斷變化社會學而建立高等教育學府。盡管都柏林城市大學建校歷史不長,但是該校商業、人文、科學、計算機、電子工程和機械工程教育已經和正在對愛爾蘭產生著深刻影響。近年來,對該校畢業生大量需求和學校成功科研活動證明了都柏林城市大學是一所國內和國際高標准大學。學校現有10000多名學生,其中約20%以上學生為研究生。
都柏林城市大學在愛爾蘭是獨一無二:它致力於提供高質量高附加值教育和學習方式用於滿足愛爾蘭當地經濟與社會科學研究需要。它能夠確保學生們可以在工商企業界或其他工作地點得到直觀工作經歷和體驗,並且會為學生們提供最新科學技術和設備以便在軟硬體方面都能夠保證他們在所學領域保持領先地位。都柏林城市大學著名教育質量及一流教學、科研條件吸引了愛爾蘭及世界各地眾多高材生來此求學。其中包括2008年在讀231名中國留學生。
科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Cork
科克大學前身為1845年成立皇後學院,是愛爾蘭最古老大學之一,也是著名愛爾蘭國立大學聯盟成員之一。1997年該大學正式更名為現在名稱。科克大學是一所以研究性綜合性大學,其每年所獲得研究經費在所有愛爾蘭大學中是最多。
在愛爾蘭科研領域處於領先位置,在愛爾蘭她科研收入是各校中最高。科克大學在基礎科學和工程學科教學和科研上享有很高聲譽,特別是在生物技術、生物醫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食品科學、光子學和納米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聚集了眾多國際科研機構,如國家微電子研究中心、國家食品及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生物科學研究所、環境研究所、光子研究所及信息學研究中心。高質量教學設備,高水平教學隊伍和頂尖科研成果,使科克大學被星期日時報(Sunday
Times)評為「2003~2004年度愛爾蘭最佳大學」稱號。

Ⅳ 求海德公園、大本鍾、泰晤士河、塔橋的資料。

1、泰晤士河是英國的母親河,也是英國最長的河流,全長402公里。在塞爾特語中泰晤士河意為「寬河」,最寬的地段達640米,它從倫敦市中心穿過,是倫敦最重要的水路,倫敦的主要建築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兩旁,例如聖保羅大教堂。
2、大笨鍾鑒於1895年,距今已經有152年的歷史了,鍾高95米,重達13噸。其名字得名於它的建造者本傑明. 雷爾,而且其外形很大,故稱「大本」。它被視為倫敦的象徵,是倫敦著名的古鍾,以報時准確出名。
3、海德公園位於白金漢宮的西側,僅一牆之隔。它是倫敦最大、最致命的皇家公園。16世紀上半葉,是亨利八世的狩獵場,後來才辟為公園,供人們觀賞。以「演講角」著名,還有著名的雕塑「威靈頓拱門」。
4、倫敦塔橋,建於1886年,原來是一座吊橋,還是木橋,後來改為石橋。它是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一共有15座),因此有「倫敦之門」的稱號。它的獨特建築風格,共有兩個橋面,上面是供人行走的,下面是車行道,當有大船隻開過的時候,下面的橋面會打開,讓船隻通過。

Ⅳ 小行星是否會撞擊地球

小行星是否會撞擊地球?專家稱人類已有準備
新聞回放

一位俄羅斯科學家預言,2036年某天,一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其爆炸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1萬顆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地球上的生物將受到毀滅性打擊。

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10月3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小行星和彗星安全問題研討會上,俄羅斯天文學家肖爾宣布了自己的結論:名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將於2036年撞擊地球。

根據肖爾的計算,2029年,這顆小行星在距地球表面3萬多公里的高空掠過地球後,其自身狀態和運行軌道將因地球引力而發生變化。這一變化足以導致它在6年後,也就是2036年「擊中」地球。

「阿波菲斯」直徑大約320米,質量約4200萬噸。接近地球時,其運行速度為每秒5.9公里,如果擊中地球,將產生相當於11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

根據肖爾製作的模型,假設「阿波菲斯」擊中太平洋,將會掀起200米高的巨浪,它的沖擊波掀起的灰塵,將籠罩地球上1/4的地區,這一地區里的動植物和人類將因為嚴寒和食物鏈被破壞而死去……

專家訪談

撞擊不可避免 人類已有準備

肖爾的預言會不會成真呢?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博士。

朱進表示,目前中國的科學家尚未掌握「阿波菲斯」小行星是否會撞擊地球的確切數據,不過,類似的撞擊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目前,太陽系的30多萬顆小行星中,有70多顆小行星在未來100年內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大於零」。

直徑1公里的小行星擊中地球,會造成全球1/4的人口直接死亡;直徑超過20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則足以讓地球上90%的物種徹底滅絕。「阿波菲斯」的直徑只有320米,如果它撞擊地球,雖然不至於造成人類的徹底滅絕,但是其後果也將「非常嚴重」。

不過,人類已經想出了不少避免小行星與地球碰撞的方法。其中,最經典也是最「刺激」的一個辦法是「爆破法」,即向對地球有威脅的天體發射導彈或者在其內部填裝爆炸物,將其炸成碎片,並使碎片偏離原運行軌道。當然,這種方法只能用來對付石質的天體,而且,在太空中使用核武器,也有可能對地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還有科學家提出,可以讓宇宙飛行器以與小行星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與它「並肩而行」,當兩者達到相對靜止的時候,用機械臂去「推一下」,改變其運行軌道。

還有人提議在小行星上安置「巨型火箭驅動器」,改變其軌道;或者在太空中放置一個巨大的聚光鏡,反射太陽光將小行星氣化。

這些奇思妙想,雖然有些還只是概念性的方案,但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人類應該能想出辦法,避免地球遭遇滅頂之災。

背景鏈接

頑皮小行星令科學家頭疼不已

「托里諾撞擊危險等級」是天文學界用以評估「天外來客」撞擊地球概率的標准,共分10個等級。大多數「淘氣」的小行星的危險等級只有8級或9級,概率僅為萬分之幾,但這樣的概率已足以令科學家們頭疼不已,必須通過反復的觀測、計算來確定或排除其「親吻」地球的可能性。

2002年7月,俄羅斯天文學家宣稱,一顆小行星將於2019年2月與地球相撞,撞地概率大到1/9000,不過,沒過幾天,科學家們就徹底排除了它的撞地可能。

2003年9月,美國天文學家發出警告,一顆直徑1公里,質量高達26億噸的小行星正朝地球的方向飛來,它的撞地概率大約為1/900,000。經科學家進一步測算,最終排除了它撞地的可能性。

小行星真會撞擊地球嗎?

小行星真會撞擊地球嗎?
從人造衛星所拍攝的地球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種奇特的環形巨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直徑為1250米的環形巨坑——「巴林傑隕石坑」。一直以來,有人推測這個坑穴是由一顆隕石碰撞的結果。20世紀初,一位美國工程師巴林傑在坑周圍進行了大量艱苦的勘探,鑽探深度達400米,卻始終未能找到推測中的那顆隕石的蹤影。為了紀念他,美國隕石學會把這個坑命名為「巴林傑隕石坑」。
「巴林傑隕石坑」為什麼沒有隕石殘留痕跡呢?眾所周知,流星穿過大氣層時可以完全燃盡,但是,大型隕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鐵類元素,一旦落地它就逐漸冷卻,不會繼續焚燒,很難想像一個已砸出上千平方米巨坑的隕石會氣化消失。按邏輯分析,隕石的質量與隕石坑的直徑、深度應有一定比例關系,真正由隕石撞擊形成的坑中都能找到各種隕石,這一點已有大量事實驗證。如1967年吉林隕石雨後,在一個直徑僅6米的坑中就找到一塊1770公斤的石隕石。
探尋這種環形巨坑的來歷要從地球的演變說起,由於地球內部熱核反應而不斷產生能量積聚,當地殼承受不住壓力時,便會發生熔岩噴發活動。岩漿冷卻凝固時,由於混合在岩漿中的水和蒸汽的支撐作用,岩層中會形成空洞(就像燒制玻璃時殘留的空氣泡)。部分空洞因距地表很淺,經過漫長年代,空洞中的水和蒸汽會沿著岩層縫隙流失散發掉,失去內部壓力支撐的洞頂坍塌便形成凹陷環形坑。因為這種坑是熔洞塌陷形成,所以內壁陡立,甚至呈口小底大的瓮形。像我國湖北省神農架地區七溪坪的巨坑,坑口直徑約410米,而坑底直徑約530米,坑口上方還有熔洞塌陷時留下的兩塊條石懸空架在坑沿上。
至於「巴林傑隕石坑」四周略高的坑唇,是由於這類熔洞坍塌前是向地面鼓涌的圓丘,坑唇是圓丘塌陷後殘留的邊緣部分。現在美國西部還有許多這種地下是熔洞的地面圓丘。這種巨坑和熔洞是一種地質構造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它的形成原因與天體內部地質演變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其它行星上同樣存在。所以,巴林傑在此找不到隕石也在情理之中。
宇宙中天體相撞是經常和普遍的,但是有條件的。在地球周圍的小行星不計其數,如果與其中任何一顆較大的相撞都會帶來災難。但是,天體相撞的前提是兩個天體必須有非常大的質量差距,才能使天體之間的吸引力與離心力失去平衡而發生相撞。雖然目前人類還沒有計算出天體相撞的質量差距的准確數值,但地球可以吸引的只能是地球質量幾萬億億分之一或更小的天體。因此,在理論上沒有質量相對較大天體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現實中也從未發生過。地球上已發現的最大隕石是在非洲納米比亞的一塊60噸重鐵隕石。就是1994年引人注目的彗木相撞,也只是在木星濃密大氣層上留下一塊暗斑而已,對木星並沒有實質性影響。
在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那些頻頻光顧的「天外來客」過去沒有今後也不會給地球帶來任何重大破壞,杞人憂天大可不必。
作者:建一
摘自《自然物質的變化——揭示生命、地球、宇宙奧秘》一書

《小行星會撞擊地球嗎》
[建一] 於 2006-06-01 13:43:04上貼

--------------------------------------------------------------------------------

《小行星會撞擊地球嗎》
地球遭到小行星撞擊,轉瞬間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荒誕故事,曾是許多科幻作品中的常見內容。1994年的「彗木相撞」天文奇觀和反復出現的流星雨使人們產生了一些憂慮,「小行星撞擊地球」似乎成了非常現實與嚴峻的問題。對來自外太空天體威脅的這種擔憂,除了上述現象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地球表面那些大大小小的「隕石坑」。
在這類「隕石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個直徑約1240米,平均深度達180米的半球形大坑——「巴林傑隕石坑」。許多科學家認為這個巨坑是一顆龐大的鐵隕石轟然撞擊造成的隕石坑。20世紀初,美國一位采礦工程師巴林傑對這個環形巨坑產生了強烈興趣,於是他動用了巨大的財力在巨坑中進行鑽探,可是除了一層層破碎的岩屑外並沒有找到那顆似乎已躲藏的不見蹤影的神秘鐵隕石,最後巴林傑的努力只好以失敗告終。巴林傑的開采雖未成功,但在科學研究上無疑是有意義的,為了表彰他的功績,美國隕石學會把這個坑命名為「巴林傑隕石坑」。
「巴林傑隕石坑」為什麼沒有隕石的殘留痕跡呢?我們知道,大氣層是地球堅厚的「防彈衣」,絕大部分小型隕石沒有到達地球表面時就在空氣中因摩擦產生的高溫而燃燒殆盡,耀眼的流星就是它們生命的殘跡。大型隕石(主要成分是硅、鐵類元素)可以穿過大氣層從天而降,但落地後就逐漸冷卻,不再繼續燃燒。通常隕石的質量與隕石坑直徑、深度有一定比例關系,一般真正由隕石撞擊形成的坑中都能找到各種隕石,這一點已有大量事實驗證。如1976年的吉林隕石雨,在一個直徑僅6米的隕石坑中就找到一塊重1770公斤的石隕石。很難想像一個已經砸出幾百平方米巨坑的鐵隕石會焚毀消失的無影無蹤,可以斷定「巴林傑隕石坑」並不是隕石撞擊坑。
探究「巴林傑隕石坑」的成因,要從地殼的變動說起。當地殼承受不住地球內部核反應不斷產生的能量積聚起的壓力時,便會形成熔岩噴發活動。地球白堊紀末期大爆發後,地表形成了數不盡的高山峽谷和大量熔岩洞穴。熔洞是在熔岩噴涌時,表層岩漿首先凝固形成外殼,大量水蒸氣被封閉在岩層殼中,由於包裹在岩漿中的水蒸氣的支撐作用,在凝固後的岩層中形成的空洞(像燒制玻璃時殘留在製品中的空氣泡)。熔岩洞穴有位於地表崇山峻嶺之中,也有隱藏在地下曲折幽深。像我國西南部山奇水秀、景色如畫的山巒群峰中,逢山必洞,無山不洞。人們漫步在熔岩建造的地下迷宮中,不禁會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一些地表岩層是石灰岩、砂岩的區域,部分距地表很淺的地下熔岩空洞,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溶洞中的水和蒸汽沿著岩層中的縫隙流失散發掉後,失去了內部壓力支撐的洞頂坍塌,便形成了各種地表凹陷坑。「巴林傑隕石坑」所處地層正是質地較疏鬆的石灰岩、砂岩構造,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這個巨坑別有一番天地。
人們注意到,「巴林傑隕石坑」四周組成石壁的厚厚的石灰岩層和砂岩層被一種可怕的力量所折斷,並且向外翻轉,坑底一些岩石有遭受猛烈沖擊而產生的碎裂痕跡,石壁、石垣以及坑的底部堆滿了石粒,這些都顯示了岩石崩塌的特徵。因為這種熔洞塌陷前的洞頂是向地面鼓涌的圓丘,洞頂塌陷後殘留的圓丘邊緣部分就形成了那條圍繞坑邊高達30米的環形坑唇。
因為這類巨坑是熔岩空洞塌陷形成,所以大多內壁陡立,甚至有些呈口小底大的瓮形。像我國湖北神農架七曜峰七溪坪的「凹陷巨坑」,坑口直徑約410米,而坑底直徑約500米。坑口西沿有一塊長約5米的稱為「鷹嘴石」的石條(應是熔洞塌陷時留下懸架於坑口上方),從石條往下眺望坑底,千年古木一片蔥蘢,間歇噴泉清澈見底。還有廣西樂業的連綿群山中的世界第一大「天坑」群,狀如一個個巨大漏斗的「天坑」,密集排列在方圓20多公里的范圍內,坑中有洞,洞坑相連,向人類展示了熔岩劇烈活動的神奇造化。
這種巨坑與地下熔岩空洞是同類地質構造的兩種不同的形態,它的形成與地殼內熔岩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和隕石撞擊無關。不僅在地球上,而且在其它後期行星上也同樣存在。用望遠鏡觀看月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周圍高山環抱,內部是窪地的環形山,環形山雖然構造不盡一致,但基本上都具有類似火山口的同心圓構造特點,和「巴林傑隕石坑」一模一樣那種像碗一樣緩慢凹陷下去的底部平坦的環形坑更不在少數。此類極為尋常的行星形態(如水星、金星等等以及那些小行星上麻子臉般的凹陷坑),與地球上的火山口、環形坑都是源於同樣的成因。
當行星經歷了早期階段不斷的外殼大爆發之後。由於外殼變厚,內部壓力減小,噴發程度趨弱,熔岩已不足以堆成高聳的圓錐火山峰,於是後期階段行星上的低矮環形山、環形坑便星羅棋布了。當然,行星上的環形坑並非都是經過熔洞塌陷形成。而多數是熔岩噴發時,噴發中心區域直接陷落形成的凹陷坑,由於內部壓力、岩層厚薄、岩漿成分的不盡相同,環形坑的形狀各有千秋。
宇宙中天體相撞是經常和普遍的,夜空中的流星就是證明(地球上每年墜落的隕石達上萬顆)。在地球周圍往來穿梭的小行星不計其數,但是,天體運行是有規律可循的,並非隨心所欲。天體相撞的前提是,兩個天體必須有非常大的質量差距和較近的距離,才能造成天體之間的吸引力與離心力失去平衡而相撞。如果地球與小行星質量相差不大,因各自磁場的相互排斥作用可以保持相對的間隔距離,即使與地球軌道交叉運行也不會相撞。
目前人類還沒能計算出天體相撞的質量差距的准確比例數值。地球上迄今找到的最大隕石是60噸重的非洲納米比亞的「霍巴」隕石。由此推算,像地球這樣大的天體能夠吸引的應該是相當於地球60萬億億噸重量的1萬億億分之一或更小的天體。所以,理論上沒有相對較大質量天體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在現實中也從未發生過因隕石撞擊地球造成嚴重災害的事例。
1994年7月,引人注目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向木星飛馳而去,有21顆彗核接二連三地落在木星上,壯麗的「彗木相撞」產生的火球直徑達10公里。但這么巨大的爆炸也僅在木星濃密大氣層頂端形成一個持續時間不長的暗黑色塵埃雲團,對木星的構造和運行沒有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木星質量是地球的317.89倍,地球的能量和引力與巨大的木星無法相提並論,木星能吸引的物體質量遠遠大於地球所能吸引的物體質量,撞擊地球和撞擊木星的物體質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可以墜落在木星上的物體並不等於會墜落在地球上。
亘古以來,對地球構成直接威脅的不是來自天外的「太空岩石」,而是時時刻刻頻繁發生的因地殼變動引起的摧毀城市、吞噬生命的火山爆發和地震災害。小行星撞擊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的主觀預測言過其實,也沒有客觀事實依據。

建一
摘自《自然物質的變化——揭示生命、地球、宇宙奧秘》一書
北京圖書大廈網上書店有售

Ⅵ 如果提前觀測到有隕石會撞上地球,能夠阻止嗎

目前而言,不能阻止。因為隕石最保守速度也在20倍音速以上,而導彈速度最樂觀速度不超過3倍音速。速度相差七八倍,甚至十幾倍以上,且隕石運動的中間過程,還有很多變數目前沒有掌握和發現,所以理論上,特別是應用上更是無法進行攔截。

閱讀全文

與貝爾法斯特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低於0 瀏覽:741
買國債一千萬五年有多少利息 瀏覽:637
廈大教育發展基金會聯系電話 瀏覽:175
廣東省信和慈善基金會會長 瀏覽:846
哪幾個基金重倉旅遊類股票 瀏覽:728
金融債和國債的區別 瀏覽:515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 瀏覽:8
債券的投資風險小於股票 瀏覽:819
鄭州投資理財顧問 瀏覽:460
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 瀏覽:232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 瀏覽:856
文化禮堂公益慈善基金會 瀏覽:499
通過基金可以投資哪些國家的股票 瀏覽:943
投資金蛋理財靠譜嗎 瀏覽:39
舊車保險如何過戶到新車保險 瀏覽:820
易方達國債 瀏覽:909
銀行理財差不到交易記錄 瀏覽:954
買股票基金應該怎麼買 瀏覽:897
鵬華豐實定期開放債券a 瀏覽:135
怎麼查保險公司年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