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的介紹
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2013年3月21日在北京舉行揭牌儀式。 2012年12月17日,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以下簡稱農發基金)正式成立,這是我國第一支國家級農業產業基金,由國務院批復成立。農發基金首期規模40億元,由財政部聯合中國信達、中信集團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共同發起設立,四家發起人各出資10億元
② 農村合作基金會是什麼
農村合作基金會,是社區內為農業、農民、農村服務的資金互助組織,不是金融機構。
農業部負責制定有關的政策法規,指導農村合作基金會的管理和發展。地方農業行政部門為農村合作基金會的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對農村合作基金會的業務活動進行監督,並會同農業行政部門對違反規定辦理存貸款業務的行為進行處理。
農村合作基金會要維護其合法權益,規范其行為,有關部門要一如既往指導和支持農村合作基金會健康發展。
1983年在黑龍江省的農村誕生了第一個後來被稱為「農村合作基金會」的農村合作基金組織,在政府先默許後
承認的政策下,此後這類農民自發組織的「農村合作基金會」雨後春筍般地在全國農村建立、發展起來,到1992年全國已建立鄉(鎮)級「農村合作基金會」
17400個,村級合作基金會112500個,分別占鄉(鎮)總數和村總數的36.7%和15.4%;農民們慶幸地想:自己的「銀行」總可以更直接、更方便地服務於農業
生產了吧?事實也果真如此,自1990年至1996年,全國農村合作基金會累計投放於種植、養殖業生產的資金達到1515億元;其中1996年投放於農業生產的資金占
其當年投放總額的比重高達43.3%,投放於農村生活服務方面的資金占其當年投放總額的19.9%,這兩項支農資金合計占其投放總額的63.2%,大大地高於農業銀
行和信用社支農資金所佔的比重。但好景不長,1999年1月,在「規範金融市場,整頓金融秩序」的旗幟下,國務院一個3號文件否定了農民們在農村合作金融領域
的「二次創業」——「農村合作基金會」關閉了。
③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的歷史
七十年代初,世界不少地區農業欠收,出現「糧食危機」。在發展中國家的積極推動下,聯合國於1974年11月在羅馬召開世界糧食會議,決定建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簡稱「農發基金」),以便為發展中國家的農業開發,尤其是糧食生產提供資金,屬聯合國專門機構。1977年11月13日,《關於建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的協議》正式生效。農發基金於1977年12月成立,並從1978年1月1日起開始其業務活動,現已發展成為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的三大機構之一。
1995年11月,飢餓和貧困會議(布魯塞爾,比利時)。
1998年1月,農發基金20周年慶祝活動在義大利羅馬舉行。
2000年11月,農發基金研討會參與一個面向項目的邏輯框架方法周期。參與者:農發基金董事、國家投資組合經理、區域經濟學家和評價人員、項目經理或機電人員,代表機構合作,雙邊、多邊和非政府組織,行動研究學者和從業。全體會議的全體會議概述不同的項目管理方法。
④ 農發基金的全稱是什麼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⑤ 農業發展基金>是怎麼計算繳納的
1、農業增加值 :是指農業部門(包括國有、集體單位及農戶)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活動所提供的社會勞動量的貨幣表現。它反映了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成果和對社會的貢獻。農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⑴生產法,是從生產角度進行計算的一種方法。即用農業總產出減去農業中間消耗求得。由於農戶沒有健全的核算記錄,因此,農業增加值一般採用生產法計算。⑵分配法,是從分配角度進行計算的一種方法。是通過農業生產單位在生產經營和勞務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不含中間消耗的各種收入來計算。具體包括農業勞動者收入、福利基金、利稅、固定資產折舊及大修理基金和其他。
2、農業總收入:是指農業實際收入,即農業稅條例第四條規定的農業收入范圍內的各項農作物實際產量總數,不包括農作物的副產品(秸桿等)在內。
3、農業經濟總收入:指農村鄉鎮、村、聯戶、個體、農民家庭當年經營的收入中可用於抵償本年開支並在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進行分配的收入總和。它包括一年內獲得的農村農業、工業、建築業、運輸業、批發零售餐飲業、服務業等各項經營收入和利息。
⑥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的介紹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是聯合國系統專門向發展中成員國提供糧食和農業發展貸款的金融機構。英文縮寫IFAD。根據1975年世界糧食會議於1976年籌建,1978年正式開始業務活動。有成員國 142個。總部設在義大利羅馬。其宗旨是籌集資金,以優惠條件向發展中成員國發放農業貸款,扶持農業發展,消除貧困與營養不良,促進農業范圍內南北合作與南南合作。
⑦ 什麼是農業發展基金
一、農發基金的成立
七十年代初,世界不少地區農業欠收,出現"糧食危機"。在發展中國家的積極推動下,聯合國於1974年11月在羅馬召開了世界糧食會議,決定成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農發基金"),以便為發展中國家的農業開發,尤其是糧食生產提供資金。
聯合國《關於建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的協定》於1977年11月13日正式生效。農發基金於1977年12月成立,並從1978年1月1日起開始其業務活動,現已發展成為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的三大機構之一。
農發基金現有162個成員國,這些國家共分為三個類別,即I類國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共21個;II類國家-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共12個國家;III類國家-發展中國家,共129個國家。
農發基金的宗旨是"籌集資金,以優惠條件提供給發展中的成員國,用於發展糧食生產,改善人民的食物營養,逐步消除農村貧困現象"。農發基金是為發展中國家的扶貧和農業開發提供資金服務的一個國際金融機構。
在增加糧食生產方面,有短期項目、長期項目和政策支持項目。①短期項目主要是通過改良土地、改進排灌、改良品種、改進農作制度和管理水平來提高作物產量。②長期項目主要是通過興修水利、墾荒和移民等手段改善和提高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③政策支持項目主要是協助政府解決在土地、物價、信貸、市場、補貼等農業政策投資方面的資金需求。
在消除貧困方面,農發基金主要強調貸款項目要直接用於經濟條件差的個體農戶和鄉村婦女,而不能用於國營企業或為私人資本贏利。
二、資金來源與籌措
農發基金的資金來源包括∶①創始基金;②成員國補充捐款;③非成員國和來自其他方面的特別捐款;④農發基金的投資收益。
農發基金資金的籌措由三個類別的國家協商提出認捐總額。I、II類成員國是農發基金的主要捐助國;III類成員國是農發基金的主要受援對象,但也根據自願的原則捐助部分資金。農發基金每3-5年進行一次資金補充,到目前為止,共進行了五次補充資金認捐,累計總額達41億個特別提款權(包括創始基金)。
三、資金的使用∶分贈款和貸款兩種
贈款用於技術援助,不超過年度工作計劃的7.5%。
貸款分為三類,即∶
高度優惠貸款,每年收取0.75%的服務費(1994年以前收取1%),貸款期40年(1994年以前為50年),含寬限期10年。凡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超過805美元的國家均可使用此類貸款;
中度優惠貸款,年利率相當於其它國際金融機構浮動利率的50%(現為3.54%),貸款期20年,含寬限期5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806-1305美元之間的國家適用此類貸款;
普通貸款,年利率相當於其它國際金融機構浮動利率的100%(現為7.07%),貸款期15-18年,含寬限期3年,適用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306美元以上的發展中國家。
貸款項目涉及農業開發、鄉村發展、信貸、灌溉、畜牧、漁業、移民定居、農產品儲存、加工和銷售、科研推廣培訓等九個領域,近來又強調對農村貧困婦女進行扶持。
四、組織機構
農發基金的組織機構包括∶管理大會;執行局;秘書處(總裁及其工作人員)。
⒈管理大會(管理理事會)
農發基金的管理大會由全體成員國組成,為農發基金的最高權力機構。成員國各派一名理事和一名候補理事;理事有投票權,候補理事只有在理事缺席時才有投票權。管理大會每年召開一屆年會,審議上年度的工作報告、下年度的工作計劃和預算、資金補充認捐、選舉新總裁、修訂貸款政策和貸款條件等。我國政府一直派較高級別的代表團出席其歷屆管理大會。
⒉執行局
農發基金執行局由18個董事成員國組成,在管理大會年會上選出,任期三年,每年改選三分之一。執行局經管理大會授權,主持農發基金的日常業務活動。執行局主席由農發基金總裁兼任,但無表決權。執行局一般在每年的4月、9月、12月份召開會議審批貸款和贈款項目及有關政策事項。
⒊秘書處
秘書處由總裁和下設的資源策略部、項目管理部、管理和人事服務部等組成。總裁是農發基金的法定代表和行政首長,任期4年,只可連任一屆。總裁任命一名副總裁和三名助理總裁,並領導全體工作人員,主持日常事務。農發基金現任總裁為瑞典人鮑格(Lennart Bage)。前三任總裁分別為科威特人阿爾蘇丹(Fawzi Al-Sultan),沙烏地阿拉伯人阿爾蘇德里(Abdel Muhsin Al-Sudeary)和阿爾及利亞人雅澤利(Idriss Jazairy)。
農發基金共有265名工作人員,其中專業人員111人,來自49個成員國。中國有2人在農發基金秘書處工作。
為避免機構龐大和佔用過多的資金,農發基金注重利用其它聯合國機構(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項目服務辦公室、糧農組織、聯合國發展支持與管理服務部、世界銀行等)為其項目提供技術服務,進行項目准備和監測評價、貸款管理等事宜。
五、農發基金援華項目原則
1989年10月27日,農發基金確定的對華貸款策略包括以下八點∶
⑴邊陲貧困集中地區應予優先考慮,
⑵強調幫助貧困農戶進行集體開發活動,
⑶特別注意加強農戶組織和其它形式組織的參與,
⑷鼓勵使用新型適用技術,
⑸鼓勵機構創新以幫助邊遠貧困農戶獲得生產投入物、信貸和支持服務,
⑹支持市場銷售以提高貧困農戶的現金收入,
⑺向由受益對象自己管理的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提供資助,
⑻強調經營多樣化,以糾正過去只側重糧食生產的做法。
根據農發基金在世界各地執行項目的經驗和教訓,又增加如下八點∶
⑼確定受益對象方法的可行性,
⑽向少數民族地區傾斜,
⑾重視糧食安全和溫飽問題,
⑿根據項目活動規定貸款限額,
⒀借貸機構和村委會應得到加強,以幫助貸款的發放和有效運用,
⒁在連片種植試驗能更好地利用土地和水資源的基礎上,鼓勵連片開發,
⒂支持推廣、技能培訓和當地機構的發展,
⒃項目區應適當縮小,以便更有效地確定受益對象和利於項目實施。
六、我國與農發基金的合作
1979年7月,中國代表團利用在羅馬參加《世界農村改革和鄉村發展大會》的機會,與農發基金官員進行接觸,開始了雙方的合作往來。
1979年冬季,中國代表團在參加糧農組織大會的同時,與農發基金官員協商入會事宜,後於1980年正式加入農發基金,並承諾認捐。1980年下半年,中國提出"北方草原與畜牧發展項目"的申請,與農發基金開始了實質性的合作。
隨著業務的發展,雙方的高層官員互訪也日趨頻繁。農發基金的前三任總裁:阿爾蘇丹、蘇德里、雅澤利都曾先後訪華,並會見了我國領導人;我國家領導人訪問義大利時,也都會見了當時在任的總裁等高層官員,為促進雙方的友好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我國自1980年加入農發基金以來,已累計向農發基金認捐3033.85萬美元,其中:初始認捐60萬美元和60萬元人民幣;第一期補充資金認捐130萬美元;第二期補充資金認捐180萬美元;第三期補充資金認捐800萬美元;第四期補充資金認捐850萬美元;第五期補充資金認捐1000萬美元。
作為第III類成員國,中國在與農發基金合作早期時間內曾交替使用過高度優惠貸款和中度優惠貸款。自1987年以後,農發基金一直向中國提供高度優惠貸款。到目前為止,農發基金共向我國提供了16筆優惠貸款,協議貸款額4億美元。農發基金貸款項目覆蓋了我國的17個省(市、自治區)的150個貧困縣(市),約有900萬貧困農民直接受益。
⑧ 農業發展基金會分會怎麼盈利模式,
一般而言,基金公司是通過5個方面來保障為基金持有人獲取最大收益的。
一是判斷宏觀市場,調整基金配置。當股市處於牛市時,基金通常都會把倉位調到最高點。也就是將公司所有能夠持有股票的基金倉位都加到最高點,以保證獲取最大收益。相反,當股市處於熊市時,基金會把倉位適當調低,並加大債券等其他金融產品的投資,以保證獲取穩定的收益。
二是制定有效增長的長期策略,並要找准優勢企業。所謂優勢企業,就是不能只看資金注入,而且還要有業績的持續增長,這樣才能保證有效的基金的長期盈利。
三是要適時選股。在選擇股票上很多公司有不同的做法,這與基金經理的知識結構和歷史行為相關。針對不同的企業,有的基金經理喜歡早早地買入,有的則採取循環買賣的操作方式。總之,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需要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對數據分析後作出決策。
四是對上市公司的專業化研究。好的基金公司對企業的了解不僅僅停留在表層,而是深入到上市公司的方方面面,例如考察生產車間、生產訂單、了解銷售狀況,掌握未來幾年人員培養計劃、未來的開店計劃等等,基金公司只有精確和深入的研究,才能有持續穩定的獲利。
五是基金經理要有牛市與熊市的經驗。只有牛市與熊市都經歷過的基金經理,才能更好地控制風險,穩中求勝。
望採納,謝謝!
⑨ 農業發展基金的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
12月17日,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以下簡稱農發基金)正式成立,這是我國第一支國家級農業產業基金,由國務院批復成立。農發基金首期規模40億元,由財政部聯合中國信達、中信集團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共同發起設立,四家發起人各出資10億元。基金通過邀請招標的方式遴選基金管理人,中國信達旗下子公司信達資本最終成為基金管理人。農發基金將堅持市場化運作,強調政策導向與市場經營的有機結合,以獲得穩定的投資回報,對於引導社會資金投入「三農」領域、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⑩ 農村合作基金會的介紹
農業部復負責制定有關的制政策法規,指導農村合作基金會的管理和發展。地方農業行政部門為農村合作基金會的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對農村合作基金會的業務活動進行監督,並會同農業行政部門對違反規定辦理存貸款業務的行為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