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香港富豪霍家的資料
霍英東,1923年5月生。原名官泰,祖籍廣東番禺,生於香港。7歲喪父。12歲進香港皇仁英文書院,因抗日戰爭爆發而輟學。當過渡輪加煤工、機場苦力、修車學徒、鉚工等。1992年11月至1996年11月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1985年任香港特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3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6年10月2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歲
霍震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委員、香港奧委會主席,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的長子。從霍英東到霍震霆,再到少年霍啟剛,這個華人巨富家族和奧運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1974年,中國提出要重返國際奧委會,請霍英東幫忙。霍英東不僅自己出面,同時也把擅長英文的長子霍震霆帶上,憑借其國際足聯執委的身份和在國際商界的名望,多次往返於國際奧委會總部以及相關國家之間,在國際奧委會委員中間斡旋,為北京申奧成功做出很大貢獻。
霍啟剛,1979年生於香港,祖籍廣州番禺,霍震霆與前妻朱玲玲長子,霍英東集團副總裁。 中學以全A優異成績考入牛津大學,獲得經濟學和管理學學士,曾在高盛和所羅門任分析師。因與郭晶晶之間的戀情受到廣泛關注。2012年11月8日,在香港沙宣道霍家大宅兩人舉行婚禮儀式。其家族身家數百億,爺爺霍英東有「紅色資本家」之稱,是香港的「土地爺」,慈善方面捐資超150億,其中與友人陳瑞球共斥資2.3億美元興建番禺大橋等大型項目。
呂燕妮生日: 不詳 生活地區:香港籍貫: 香港 呂燕妮生日: 不詳 生活地區:香港籍貫: 香港 呂燕妮
原配呂燕妮是霍英東患難之妻,上世紀40年代嫁入霍家時,霍英東還未發跡,呂燕妮甚得霍母及丈夫歡心。呂燕妮為霍英東誕下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分別為:霍震霆、霍震寰、霍震宇、霍麗萍、霍麗娜、霍麗麗。三個兒子一直獲霍英東悉心栽培接班,地位超然。霍英東有三位太太:原配夫人呂燕妮、二太太馮堅妮、三太太林淑端。由於霍英東為人比較低調,他很少帶呂燕妮和林淑端公開露面,所以外界對呂林二人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
霍震寰,男,漢族,1949年5月生,廣東番禺人,無黨派,研究生學歷。現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香港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主席。
霍震寰,男,漢族,1949年5月生,廣東番禺人,無黨派,研究生學歷。現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香港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主席。
霍震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委員、香港奧委會主席,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的長子。從霍英東到霍震霆,再到少年霍啟剛,這個華人巨富家族和奧運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1974年,中國提出要重返國際奧委會,請霍英東幫忙。霍英東不僅自己出面,同時也把擅長英文的長子霍震霆帶上,憑借其國際足聯執委的身份和在國際商界的名望,多次往返於國際奧委會總部以及相關國家之間,在國際奧委會委員中間斡旋,為北京申奧成功做出很大貢獻。
霍震宇,1954年出生於香港,留學於英國一所軍事學校,主修科技。霍英東集團公司董事、霍英東集團創始人霍英東之子。是廣州市政協委員、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常務委員、香港青年聯會董事、香港佛教文化產業榮譽主席。霍震宇熱衷公益事業,曾助建洛溪大橋、番禺中學及捐款番禺教育基金會,共捐款500萬元。1996年3月,經番禺市人民政府提名,番禺市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決定,授予霍震宇先生「番禺市榮譽市民」稱號。2000年9月轉授「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
霍麗萍 霍麗娜
霍麗娜,時尚美女嫩模,演員、平面模特。2010參加在上海舉辦的國際模特大賽獲最佳人氣獎後迅速走紅模特界,在眾多新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時尚界的一支獨秀。先後多次在《瑞麗》《昕薇》《男人裝》《時尚芭莎》《優家畫報》等知名雜志擔任特約模特。
霍麗麗
『貳』 kee什麼意思
開易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各種拉鏈的廠家,是香港KEE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注資的外資企業,
始終致力於拉鏈的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
lee shau kee
李兆基的廣東拼音,李兆基(1928年1月29日-),生於廣東順德,香港物業發展商,恆基兆業、中華煤氣主席。他是香港第三大富豪,排名次於李嘉誠和郭炳湘兄弟。在《福布斯》雜志的2005年年度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兆基排第38位,其個人資產總值估計達95億美元。
李兆基原籍廣東,早年移居香港,四十年來積極拓展地產及其他工商企業,誠信起家,成就輝煌。李博士乃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的創辦人,自一九七六年出任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李博士亦為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恆基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主席、恆基中國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以及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東亞銀行有限公司等多間公司的董事。
一直以來,李博士不僅對香港的經濟繁榮作出重大貢獻,而且熱心公益,尤其關懷及支持本地與海外的教育及文化發展。李博士是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的主席,也是國際復康計劃的榮譽顧問。
歷年來,李博士也給予香港中文大學多方面的支持和鼓勵。自一九七七年起,李博士已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三年制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顧問委員會(其後改組為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顧問委員會)委員,一九八八年起,復出任聯合書院校董,一九九三年,李博士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李博士對中大多方匡助,迭捐巨款,用以栽培傑出人材和促進學術發展。一九九一年,李博士更慨捐鉅資,翊助耶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開展對華南地區的研究計劃。這筆捐款為「耶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計劃」提供博士獎學金、聘請資深研究員、設立講座教席、添置圖書資料及資助學術會議,促進兩校的學術合作關系,加強專業界與工商界人士對華南地區的了解,並維系本港與華南地區的 持續發展,影響深遠。
『叄』 霍英東的後代分別有誰
霍震霆、霍震寰、霍震宇、霍啟剛、霍啟仁等。
1、霍震霆
霍震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委員、香港奧委會主席,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的長子。
1974年,中國提出要重返國際奧委會,請霍英東幫忙。霍英東不僅自己出面,同時也把擅長英文的長子霍震霆帶上,憑借其國際足聯執委的身份和在國際商界的名望,多次往返於國際奧委會總部以及相關國家之間,在國際奧委會委員中間斡旋,為北京申奧成功做出很大貢獻。
2、霍震寰
霍震寰,男,漢族,1949年5月12日生,是霍英東先生的次子,廣東番禺人,無黨派,研究生學歷。現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香港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主席。
3、霍震宇
霍震宇,1954年出生於香港,留學於英國一所軍事學校,主修科技。霍英東集團公司董事、霍英東集團創始人霍英東之子。是廣州市政協委員、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常務委員、香港青年聯會董事、香港佛教文化產業榮譽主席。霍震宇熱衷公益事業。
4、霍啟剛
霍啟剛(1979年7月2日-),生於香港,祖籍廣州番禺,為霍震霆與前妻朱玲玲長子即霍英東的孫子。畢業於牛津大學彭布洛克學院, 中學以全A優異成績考入牛津大學彭布洛克學院,獲得經濟學和管理學雙學士學位,曾在高盛和所羅門任分析師。
5、霍啟仁
霍啟仁1988年10月12日出生,其父霍震霆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霍英東集團執行董事。霍啟仁為朱玲玲與霍震霆的季子,哥哥為霍啟剛和霍啟山。2010年7月17日早上,霍啟仁涉嫌酒後駕駛被拘後獲準保釋。
『肆』 高賀琪的介紹
高賀琪,當代畫家,生於赤峰,居於北京。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系國畫專業。現為寶通藝術委員會副主席、寶通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委員會特邀畫家。被授予「中華百佳藝術家」稱號,內蒙古旅遊商會常務理事、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香港理工大學訪問學者。
『伍』 lee shau kee是誰
李兆基的廣東拼音,李兆基(1928年1月29日-),生於廣東順德,香港物業發展商,恆基兆業、中華煤氣主席。他是香港第三大富豪,排名次於李嘉誠和郭炳湘兄弟。在《福布斯》雜志的2005年年度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兆基排第38位,其個人資產總值估計達95億美元。
李兆基原籍廣東,早年移居香港,四十年來積極拓展地產及其他工商企業,誠信起家,成就輝煌。李博士乃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的創辦人,自一九七六年出任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李博士亦為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恆基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主席、恆基中國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以及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東亞銀行有限公司等多間公司的董事。
一直以來,李博士不僅對香港的經濟繁榮作出重大貢獻,而且熱心公益,尤其關懷及支持本地與海外的教育及文化發展。李博士是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的主席,也是國際復康計劃的榮譽顧問。
歷年來,李博士也給予香港中文大學多方面的支持和鼓勵。自一九七七年起,李博士已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三年制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顧問委員會(其後改組為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顧問委員會)委員,一九八八年起,復出任聯合書院校董,一九九三年,李博士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李博士對中大多方匡助,迭捐巨款,用以栽培傑出人材和促進學術發展。一九九一年,李博士更慨捐鉅資,翊助耶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開展對華南地區的研究計劃。這筆捐款為「耶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計劃」提供博士獎學金、聘請資深研究員、設立講座教席、添置圖書資料及資助學術會議,促進兩校的學術合作關系,加強專業界與工商界人士對華南地區的了解,並維系本港與華南地區的 持續發展,影響深遠。
『陸』 霍震寰的社會公益
1990年,中國首次舉辦亞運會,興奮不已的霍氏父子慷慨解囊,捐巨資建設了高標準的英東游泳館、中華武術研究中心及中國體育歷史博物館。北京申辦奧運成功後,霍氏父子激動得流下淚水,欣然捐出2億港元用於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設。自打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霍氏父子在每屆奧運會後,都以「霍英東體育基金會」名義為中國奧運健兒全體金、銀牌選手頒發高額獎金,冠軍每人一塊一公斤重的金牌,亞軍則折半,並作為慣例,永久延續下去。與此同時,霍氏父子為促進廣東體育事業的發展,亦捐出巨資建設了番禺體育館、中山運動場及中山大學體育中心。
對教育等公益事業,霍氏父子也鼎力相助,先後捐巨資建設北京師范大學英東教學大樓和廣東仲愷農業技術學院教學大樓,以及中山醫科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等。「我現在除了經營好家業外,主要是忙於一些公益事業。」霍震寰說。作為香港培華教育基金委員會主席,霍震寰從1983年即參與基金會工作。該基金會成立於1982年,由香港商界名人霍英東、李兆基、鄭裕彤發起,主要致力於投放資金、高端人才培訓工程。該工程以香港為培訓基地,但需內地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為將此項工作做到實處,並保證其高質量、高層次,霍震寰經常風塵僕僕奔走於內地與香港兩地,調查研究,征詢意見,聘請師資,選派學員,根據內地改革開放的進程與急需,舉辦各種針對性很強的培訓班。從1982年至今,已舉辦各種培訓班數百個,先後培訓多領域高層人士近萬人,成果斐然。
1986年,霍氏集團出資1億港元,與國家教育部合作成立了霍英東教育基金,對內地高校在教學與科研領域做出優異成績的青年教師予以資助和獎勵。霍震寰說:「我們基金會設立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為優秀青年教師從事科研工作提供資金支持,每項提供5000至20000美元資助;設立了青年教師獎,為在教學與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教師個人予以獎勵,獎金為1000至5000美元。」為鼓勵高校青年教師從事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科學研究,基金會從2003年開始,設立「優秀資助選題」,對每項課題資助20000美元。
與此同時,霍震寰通過霍英東基金會,於2003年首次向香港科技大學捐贈3000萬港元,2005年,更向香港科技大學再次捐贈8億港元,以支持該校向全球學術領軍方向發展。對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公開大學、澳門大學、廣州暨南大學等多所高校,霍震寰也異常關心,常以巨資予以大力支持。
『柒』 香港培華教育基金的項目介紹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培華以短期培訓班為重點,先後資助、主辦或協辦了417個項目;接受資助或參加培訓的人士12,413 人次。其內容包括經濟及工商管理、旅遊及酒店管理、稅務會計、英語、醫學、室內設計、園林管理、海洋石油工業管理、物業管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等多種專業。
培華遴選培訓項目強調「雪中送炭」,80年代開始同「中國少數民族人才培訓中心」合作,以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為資助重點。
1994年,香港培華教育基金與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在香港設立「中國高級公務員經濟管理研修班」,組織內地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的管理決策層領導幹部到香港進行系列培訓。中國高級公務員經濟管理研討班已經辦了40多期。
『捌』 香港培華教育基金的介紹
1982年4月成立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推選李兆基博士為信託理事會主席,何銘思先生任顧問。並於1989年10月注冊為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有限公司,被認可為慈善機構,予以免稅。培華教育基金的宗旨是「育己樹人」。香港培華教育基金2007年3月5日獲頒「炎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