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宗旨是什麼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UnitedNationsChildrensFund)是聯合國大會於一九四六年為了援助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兒童的緊急需要而創立的。
一九五三年十月本會(當時為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援基金會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Fund)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常設機構,為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兒童提供救援服務,其名稱改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但是仍然保留了其為人所熟知的英文簡稱,UNICEF直至今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是唯一完全致力為世界上兒童的基本需要謀求幸福,改善兒童因戰爭而受到傷害的聯合國組織,我們與其他聯合國機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共同合作,在一百六十多個國家提供以社區為基礎的各種服務,包括基本衛生保健、營養、基礎教育以及清潔安全食水和衛生,其目的是減輕由於缺少這些服務而帶給小孩的可怕傷害。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要在兒童權力公約的四大范疇指引下,在全球一百六十多個國家提供及推行救援服務:
生存──以社區為基礎提供的基本健康護理、供應潔凈食水及衛生設施、穩定減低全球幼兒及兒童的夭折率、保障懷孕母親的營養和健康、鼓勵以母乳育嬰、為嬰兒提供疾病防疫及推廣因腹瀉導致脫水的口服防脫水治療劑等工作,拯救數以百萬計的生命。保障──保障在戰爭中無辜受害、極度貧乏、無人照料或飽受煎熬而需要特別照料的兒童。監察各國信守兒童權益公約可有效糾正歪行並擴大援助機會。加強供應營養及輔助物資例如維他命A、防止因缺鹽碘質而導致失明和弱智,從而使兒童享有健康成長的環境。
發展──提供訓練和教育,尤其是提倡給女童平等教育機會,並協助社區自行克服貧窮和缺乏教育機會而影響社會發展停滯不前。
參與──確保兒童擁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並可在影響他們生活的事項中發言。
當武裝沖突和自然災害阻礙這些工作﹐引致大量兒童飽受災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必定會以緊急救援經驗作出快速有效的回應。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全世界設立三十七個國家委員會(NationalCommittee),主要工作是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進行籌募工作,使基金會能夠繼續協助全球一百六十多個發展中國家進行社會福利工作。此外,我們希望透過不同的宣傳活動喚起各界人仕關注發展中國家的兒童狀況,了解他們在醫療衛生、教育、清潔食水、環境、訓練等方面的需要。香港為其中一位成員。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本會委任不同國家及范疇的知名人士擔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期望透過他們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各項工作的親身參與,及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到發展中國家實地考察本會的前線工作,喚起世人對兒童的關注;此外,本會亦希望藉著他們的知名度協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舉辦各類籌款活動,如舉行慈善演唱會等。已故的柯德莉夏萍(AudreyHepburn)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貢獻良多,在她一九九三年去世前幾年已到過不同的發展中國家作實地參觀,其他的親善大使包括影星羅渣摩亞(RogerMoore)、珍西摩爾(JaneSeymour),前世界足球先生韋亞(GeorgeWeah)、香港歌星黎明(LeonLai)等等。
②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建設宗旨
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特別是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
③ 世界自然基金會從屬於聯合國么聯合國有什麼部門,如兒童基金會,他們的宗旨分別是什麼
建議你去查網路
聯合國大家庭
聯合國機構大家庭由聯合國秘書處、聯合國各方案和基金--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開發計劃署)——以及各專門機構組成。各方案、基金和專門機構有其各自的理事會和預算,自行制定標准和指導方針。它們在經濟及社會活動的幾乎所有方面,共同提供技術援助和其它形式的實際幫助。
聯合國於1945年10月24日成立,由51個國家承諾通過國際合作和集體安全維護和平。今天,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加入了聯合國。聯合國共有191個會員國。
一國成為聯合國會員國時,同意接受《聯合國憲章》的義務。《聯合國憲章》是一個國際條約,其中規定了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根據《憲章》,聯合國的四項宗旨為: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家間友好關系;合作解決國際問題,增進對人權的尊重;成為協調各國行動的中心。
聯合國並非世界政府,不制定法律。但是,聯合國提供協助解決國際沖突的辦法,並就影響我們大家的事項擬訂政策。在聯合國,所有會員國,不論大小、不分貧富,不論其政治觀點和社會制度為何,都在這一過程中享有發言權和投票權。
聯合國有六個主要機關。其中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託管理事會和秘書處五個機關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第六個主要機關是國際法院,設在荷蘭海牙。
大會
聯合國所有會員國都派遣代表出席大會。大會是一個「世界議會」,開會審議世界上最緊迫的問題。每一會員國享有一個投票權。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接納新會員國、制定聯合國預算等關鍵問題以三分之二多數決定。其他事項以簡單多數決定。近年來,大會作出特別努力,通過協商一致而不是通過正式表決作出決定。
大會在2001/2002年的會議上審議了180個不同的議題,包括全球化、艾滋病、非洲的沖突、環境保護以及加強新的民主體制等問題。大會無法迫使任何國家採取行動,但大會的建議是世界輿論的重要呼聲,代表國際社會的道德權威。
大會每年9月至12月舉行常會,必要時舉行續會或就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舉行特別會議或緊急會議。在大會休會期間,大會的工作由六個主要委員會、其他附屬機關和聯合國秘書處進行。
安全理事會
《聯合國憲章》授予安全理事會的主要責任是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每當和平受到威脅,安全理事會都可隨時召開會議。所有會員國都有義務按照《憲章》的規定執行安理會的決定。
安理會有15個理事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聯邦、聯合王國和美國五國為常任理事國。其他10個理事國由大會選舉產生,任期兩年。近年來,各會員國正在討論改變安理會成員組成的問題,致力於反映當前政治經濟現實。
安理會需要有九票贊成才能作出決定。除關於程序問題的表決外,只要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投票反對(否決),安理會就無法作出決定。
安理會在審議威脅國際和平的問題時,首先探討和平解決爭端的途徑。安理會可提議解決的原則或進行調解。在發生戰斗的情況下,安理會爭取實現停火。安理會可派遣維持和平特派團協助各方維持休戰狀態,將敵對部隊隔開。
安理會可採取措施強制執行其決定。安理會可實行經濟制裁或命令進行武器禁運。在極少數情況下,安理會授權會員國使用包括集體軍事行動在內的「一切必要手段」,以實施其決定。
安理會還就秘書長人選和接納聯合國新會員國問題向大會提出建議。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在大會通盤領導下協調聯合國及聯合國系統各組織的經濟和社會工作。作為討論國際經濟和社會問題以及擬訂政策建議的中心論壇,經社理事會在加強國際合作促進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經社理事會還同非政府組織協商,使聯合國與民間社會之間保持關鍵的聯系。
經社理事會有54個成員,由大會選舉產生,任期三年。經社理事會整年都舉行會議,每年7月舉行主要會議,其中包括一次部長級特別會議,討論重大的經濟、社會和人道主義問題。
經社理事會的附屬機構定期開會,並向經社理事會匯報情況。例如,人權委員會監測世界各地尊重人權的情況。其他機構重點處理社會發展、婦女地位、預防犯罪、麻醉葯品、環境保護等問題。五個區域委員會在各自區域負責促進經濟發展和合作。
託管理事會
設立託管理事會,是為了對由七個會員國管理的11個託管領土實行國際監督,並確保採取適當步驟為託管領土的自治或獨立作好准備。到1994年,所有託管領土都已實現自治或獨立,有的成為單獨國家,有的加入鄰近的獨立國家。最後一個實現自治的是由美國管理的太平洋島嶼託管領土帛琉,成為聯合國第一百八十五個會員國。
託管理事會現由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組成。鑒於其工作已大致完成,託管理事會已修訂議事規則,使其能夠在需要時開會。
國際法院
國際法院(亦稱世界法院)是聯合國的主要司法機關,由經大會和安全理事會聯合選出的15名法官組成,負責對國家間爭端作出裁決。國家自願參與訴訟程序,但一國如果同意參與,就有義務遵守法院的裁決。法院還根據請求向大會和安全理事會提供咨詢意見。
秘書處
秘書處根據大會、安全理事會和其他機關的指示,執行聯合國實務工作和行政工作。秘書處首長是秘書長,負責提供通盤行政指導。
目前,秘書處設有幾個部和一些廳處,經常預算編制內的工作人員約有7500人,特別經費編制的工作人員人數不相上下。工作人員來自170多個國家。工作地點包括紐約聯合國總部以及日內瓦、維也納、內羅畢和其他地點的聯合國辦事處。
聯合國系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12個稱為「專門機構」的其他獨立組織按照合作協定與聯合國保持聯系。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也屬這類機構。這些機構是根據政府間協定設立的自治機構。這些機構在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衛生和有關領域負有廣泛的國際責任。其中一些機構,如國際勞工組織和萬國郵政聯盟,創立時間比聯合國更早。
此外,聯合國一些辦事處、計劃署和基金,例如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難民專員辦事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開發計劃署)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基金會),負責改進世界各地人民的經濟和社會狀況。這些機構向大會或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負責。
上述所有組織都有自己的理事機關、預算和秘書處。這些組織與聯合國一起,統稱為聯合國大家庭,或聯合國系統。它們一起提供技術援助和其他形式的實際協助。范圍幾乎涉及所有經濟和社會領域。
●聯合國制定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世界人權宣言》(1948年),並制定了有助於保護和促進具體權利的80多項人權條約。
●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是維護和平的重要工具。目前,87個國家提供約47 650名聯合國軍事和文職人員,在世界各地開展15項維持和平行動。
●聯合國各項環境公約促進在歐洲和北美減少酸雨,減輕全世界的海洋污染,以及逐步停止生產破壞地球臭氧層的各種氣體。
●聯合國及其機構,包括世界銀行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是在貧窮國家促進發展的主要動力,每年提供的援助價值在300億美元以上。
●過去五十年,通過聯合國擬訂的國際法,數量超過歷史的總和。
●每年推行的免疫接種工作拯救了達300萬兒童的生命,但還有近300萬兒童死於可以預防的疾病。兒童基金會、衛生組織、世界銀行集團、私營基金會、制葯業和各國政府攜手開展一項新行動----全球疫苗和免疫聯盟,目的是將兒童死亡率減到零。
●世界糧食計劃署每年提供大約三分之一的世界糧食援助。
●通過國際民用航空組織議定的規則和條例使全世界的空中交通更為安全。
●聯合國的各項呼籲每年籌集超過10億美元,用於為戰爭和自然災害的受害者提供緊急援助。
●衛生組織協調的一項全球運動在全世界消滅了天花。另一項衛生組織開展的運動在美洲消滅了小兒麻痹症,目標是2005年年底之前在全世界消滅小兒麻痹症。
●聯合國系統發展方面業務活動的開支主要用於幫助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經濟和社會方案, 每年共計大約60億美元(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除外)。這個數字相當於8 000多億美元世界軍事支出的0.75%
④ 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有什麼區別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於1981年7月28日 ,是中國第一個以募集資金的形式,為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服務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是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宗旨是: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特別是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以來,在理事會和業務主管單位全國婦聯的領導下,為我國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曾多次撥款撥物救助我國遭受地震、洪災和火災等自然災害地區的兒童,還贊助全國各地興辦學校、幼兒園、兒童福利院、孤兒院、兒童養育院和興建少年宮、少年之家、兒童活動站等。
特別是1989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設立了「女童升學助學金」以來,開展了旨在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大型社會公益活動,後正式定名為「春蕾計劃」,並在全國各地開辦了「春蕾學校」、「春蕾女童班」。為使春蕾女童畢業後能夠依靠自己在「春蕾學校」所學到的農村實用技術勤勞致富,我會還設立了「春蕾計劃女童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到2004年,「春蕾計劃」已經募集資金6億元,資助范圍已遍布全國30個省區,捐建300多個「春蕾學校」,舉辦4600多個「春蕾班」,救助失學女童達150餘萬人次,通過各種形式的實用技術培訓活動培訓婦女和女童41.6萬人次。「春蕾計劃」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知名度最高的社會公益品牌之一。
2000年5月,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又推出了新的大型社會公益項目—「安康計劃」。「安康計劃」的目標是幫助廣大兒童「遠離失學、遠離疾病、遠離傷害、遠離犯罪」。
「安康計劃」推出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的大型公益活動。2001年以來,先後舉行了三屆「安康計劃西部行」和「安康計劃東北行」,到達內蒙古、寧夏、甘肅、西藏、青海、新疆、貴州、雲南、四川、重慶等西部10個省區和黑龍江、遼寧等老工業基地。為當地帶去了8340餘萬元的物資和資金。在當地捐建了學校、「安康醫療站」、「安康教室」、「安康遠程電教室」、「安康遠程音樂教室」等。大大地改善了當地孩子的學習條件。2002年6月22日,設立「兒童弱視專項基金」,已為249名弱視兒童解除了痛苦,帶來了光明。2003年,在「非典」時期,中國兒基會又推出了「安康計劃」進學校——「安康教室」和「安康計劃」進社區——「安康益家」兩個公益項目。目前,已捐建了「安康教室」604個,「安康遠程電教室」380個,「安康遠程音樂教室」20個,「安康益家」20個,「安康宣傳欄」103個。
「春蕾計劃」和「安康計劃」作為人權事業發展的成就,被載入我國政府《中國的兒童狀況》、《中國的扶貧與開發》、《200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和2001-2010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
為了募集更多的資金,救助需要幫助的孩子,中國兒基會開展了「零錢慈善」募捐箱、「8858」手機公益簡訊、招商銀行「一卡通」網上捐贈等形式。特別是從2002年起,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首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募集資金和物資近 2億元,向貧困地區捐贈1.3億多元用於建立春蕾小學、安康醫療車、醫療站、孤兒院等;第二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推出了「安康教室」和「安康益家」;第三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募集資金和物資1.7億元,向荒漠中的空軍試驗訓練基地、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及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地捐建了一批「安康遠程教室」、「安康遠程電教室」和「安康遠程音樂教室」,這些活動深受各地人民的歡迎。
從2002年10月12日起,為了表彰歷年來為中國兒童少年福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在北京八達嶺長城建造了「中國兒童慈善功德碑」,將一個個用愛心鑄就的名字鐫刻於功德碑上,讓長城作證,讓愛心永存。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真誠地邀請海內外每一個關心兒童健康成長的企業、單位和個人參與到為了孩子奉獻愛心的隊伍中來!
同一個機構~
⑤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組織宗旨是什麼
品社書上有
⑥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宗旨是什麼
聯合國兒童復基金會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und -- UNICEF) 於1946年12月制11日成立。為聯合國專門機構。其前身為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會,1953年改為現名,簡稱兒童基金會。總部設在紐約。
該基金會宗旨是幫助發展中國家兒童的保健、福利和教育等問題。基金會下設領導機構執行局,成員由經社理事會按地區分配和主要捐款國和受援國代表性原則選舉產生,任期三年,原有執委會30名,1983年起擴大至41名,每年5月舉行年會;秘書處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在各有關國家設有辦事處,共有工作人員5022名。現任執行主任是美國前農業部長安·維尼曼 (Ann M. Veneman),2005年任職。
⑦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的建設宗旨
基金會的宗旨為,募集社會資金,開辟民間 救助通道,對社會上無人監管撫養的孤兒、愛心滿世界流浪兒童、輟學學生、問題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難的少年兒童等進行救助。
⑧ 兒童基金會和教育基金會的區別有哪些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於1981年7月28日。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宗旨,匯聚社會愛心,為我國兒童公益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中國兒基會曾資助了幼兒園、兒童福利院、少年宮、SOS兒童村、兒童活動中心、學校等兒童生活、學習和活動場所,還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為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9年,推出了旨在救助我國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公益項目「春蕾計劃」。 1996年,為推動「春蕾計劃」的深入實施,使那些初中或高中畢業後沒能繼續升學的春蕾女童回鄉後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中國兒基會特別設立了「春蕾女童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截止到目前,「春蕾計劃」已經在全國普遍實施,共募集資金6億多元,救助貧困失學女童達170餘萬人次。「春蕾計劃」已經發展成為多視角、多方位促進女童全面發展的兒童公益項目。 2000年,為呼籲全社會給孩子們提供安全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中國兒基會推出了又一個大型公益項目——「中國兒童安全健康成長計劃」,簡稱「安康計劃」。「安康計劃」推出後,通過在全國各地捐建「安康教室」、「安康圖書站」、「安康宣傳欄」、「社區兒童德育中心」、救助「貧困弱視兒童」等項目,幫助孩子們安全健康地成長。 為了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深入實施「春蕾計劃」和「安康計劃」兩個品牌項目。 2002年,中國兒基會創造性地策劃並推出了新的大型公益活動——「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為社會各界奉獻愛心搭建公益平台。在「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活動中,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分別授予「公益明星單位」、「中國兒童慈善家」等榮譽稱號,並將他們的名字鐫刻在北京八達嶺長城的「中國兒童慈善功德碑」上,實現了捐贈者和公益組織、公益效應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為進一步創新勸募模式,中國兒基會堅持「零錢慈善」理念,在全國各地設立了萬台視頻募捐箱。2003年、2006年,緊緊抓住我國科技信息迅猛發展的時機,先後與中國移動公司和中國聯通公司合作,在我國率先推出了「8858」、「9592」手機公益簡訊募捐項目。隨後又開通了「12361」固定電話募捐特服號碼,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奉獻愛心提供了全新便捷的捐贈平台。 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我國兒童教育福利事業竭誠服務的宗旨,用誠信凝聚了社會愛心,用執著和奉獻譜寫了一曲曲兒童公益事業的動人樂章,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支持和贊譽,先後被中央機關和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抗擊『非典』先進全國性社會團體」、「全國先進民間組織」、「中國扶貧獎『勸募模式創新獎』」、 「中華慈善獎」等榮譽稱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是一項恩澤後代,造福民族,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社會公益事業。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衷心希望與國內外一切熱心於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建立友好聯系,相互支持,通力合作,為了孩子,為了構建和諧社會,為了中華民族美好燦爛的明天,奉獻出我們的一片愛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宗旨 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特別是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教育福利事業。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 是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出資一億港元,與教育部合作,於1986年成立的。基金會旨在鼓勵中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和出國留學青年回國內高校任教,對從事科學研究和在教學與科研中做出優異成績的青年教師,進行資助和獎勵。基金會設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為優秀青年教師從事研究工作,每項提供5000-20000美元的資助;設立青年教師獎,為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教師個人進行獎勵,每項獎金1000-5000美元。為鼓勵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結合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科學研究,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從2003年開始,設立「優選資助課題」,由符合申報條件的青年教師「公開申報」,每項課題資助2萬美圓左右。 基金會成立以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以發展教育、培育人才為宗旨,扶植新秀,獎掖群賢。截止到2002年底,基金會共襄助1844名青年教師,資助金額1159.786萬美元。基金會16年來所進行的資助和獎勵,已成為最受我國高等教育界矚目和贊譽的獎項之一,一批有作為、有成就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各學科的帶頭人;不少獲得資助的科研項目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高等學校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⑨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屬於什麼性質
是全國性公來募基金會自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2010年1月12日在京成立。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是我國具有民間色彩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基金會由魏久明和曾經共同從事過青少年工作的李啟民、袁正光等人共同創辦,並得到了上海企業家袁祥先生的支持,他捐贈了2000萬原始基金。
基金會的宗旨為,募集社會資金,開辟民間 救助通道,對社會上無人監管撫養的孤兒、愛心滿世界流浪兒童、輟學學生、問題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難的少年兒童等進行救助。
(9)兒童基金會宗旨擴展閱讀:
對困難少年兒童實施生存、醫療、心理、技能和成長救助;創辦「兒童村」,建立「少兒服務之家」,設立學習「自強奮進獎」,開辟「慈善救助通道」;對少年兒童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開展海內外少年兒童慈善救助交流活動;在國內外募集慈善救助資金和物資;以資助和能力建設等方式支持民間慈善公益組織實施少年兒童服務項目。
對捐贈者高度負責。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安全、有效、求實」原則,及時溝通信息,報告資金使用情況,是兒慈會工作的責任。
⑩ 逸慧助學基金的助學宗旨是什麼
逸慧助學基金簡介
傳播正能量,愛心助學行。
「逸慧助學基金」,是一專支以「弘揚屬傳統文化,傳播社會正能量」為宗旨;以幫助寒門學子實現求學夢想為目標的專項公益基金。
「逸慧」得當代書壇大家旭宇(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先生賜名,「逸慧助學基金」發起人李智林。
「逸慧助學基金」所有款項用於資助失學兒童和獎勵學業突出、家境困難的學生。希望通過逸慧助學基金的努力和社會的力量,更多的關注和幫助困難家庭的孩子們走進學校、走上課堂,擁有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逸慧助學基金」現已經形成了以李智林、劉義軍、高志傑、喬振瑛、裴保傑、李偉、鄭志剛、張彩惠等眾多愛心同仁組成的社會公益團體。同時「逸慧助學基金」也得到了北京、上海、廣東、福建、遼寧等地區眾多愛心人士的響應和積極參與。逸慧助學基金現已捐助寒門學子幾十名,其中持續定向捐助的有失學兒童2名以及品學兼優家境貧寒的學生12名。
逸慧齋書院願與熱愛傳統文化、關懷公益事業的朋友攜手,弘揚正能量,傳播真善美,用愛與善,照亮失學兒童們渴望知識的雙眼,為他們插上夢想的翅膀!
德風化雨,潤物無聲,祝願諸君,福報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