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窗邊的小豆豆作者是()國作家(),他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歷史上第()位親善大使。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寫的,
1984年2月,她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她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歷史上第(一)位親善大使。
㈡ 聯合國世界和平基金會
查詢「聯合國世界和平基金會」方式:
逐步打開:聯合國主頁/聯合國主要機關內/經濟及社會容理事會/非政府組織參與/非政府組織(英文)/在搜索查詢一欄上填寫world peace foundetion(或WPF)/出現英文內容:世界和平基金會,在聯合國具有特別咨商地位,總部義大利米蘭,地址及國際網站等內容。。。。。。
駐華代表處正在中國辦理中,聯合國世界和平基金會終身主席剛堅,在華聯系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㈢ 聯合國基金會成立目的是什麼
只知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它的原名是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助基金會,於1946年12月11日創建,其目的是滿足戰後歐洲與中國兒童的緊急需求。1950年起,它的工作擴展到滿足全球所有發展中國家兒童和母親的長期需求。1953年,UNICEF成為聯合國系統的永久成員,隸屬聯合國系統,受聯合國大會的委託,致力於實現全球各國兒童的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
㈣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立於什麼時候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 簡稱UNICEF),原名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助基金會,於年12月11日創建,其目的是滿足戰後歐洲與中國兒童的緊急需求。1950年起,它的工作擴展到滿足全球所有發展中國家兒童和母親的長期需求。1953年,UNICEF成為聯合國系統的永久成員,隸屬聯合國系統,受聯合國大會的委託,致力於實現全球各國兒童的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
UNICEF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我們通過與政府的合作方案和設立國家委員會,已經在全球190個國家開展工作。我們的援助工作覆蓋了全球每個角落,工作成果在實踐中得到認可,並發展了一批當地的合作夥伴。我們是領先的國際性青少年和兒童服務機構。 在我們開展的所有工作中,一直提倡並堅持著一項原則,即培養和關愛兒童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基石。我們致力於建立一個沒有貧困、暴力、疾病和歧視等障礙的世界,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從而從整體上促進人類社會福祉。 我們在世界范圍內開展工作,通過以下方式改善兒童的生活: 我們根據《兒童權利公約》,提倡採取以權利為基礎的方式解決兒童福利問題。我們支持各國努力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更多機會。 我們反對歧視,努力確保兒童和青少年能夠得到平等對待,特別是女童和婦女。 我們重點關注如何為嬰幼兒提供適當的照顧,以便為他們的將來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我們幫助所有兒童獲得優質的基礎教育。男童和女童享受平等的教育將惠及社會上的所有人。受過教育的兒童長大後會成為更好的思考者、更優秀的公民,也會成為更稱職的家長。 我們致力於確保所有兒童都能獲得充分的營養並接種疫苗,以抵抗常見兒童疾病的侵害,這樣就可以避免兒童患上可預防的疾病。 為阻止艾滋病毒/艾滋病在青少年中傳播,我們支持開展預防工作,讓青少年不僅學會保護自己,同時也能保護其他人。我們為那些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和家庭提供幫助,讓他們過上更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鼓勵所有人都參與創建有利於保護兒童的社會環境。在發生突發事件時或者在兒童權利面臨威脅的情況下,我們致力於減輕兒童所受到的傷害,因為任何孩子都不應當遭受暴力、虐待或者剝削的傷害。
㈤ 黑柳徹子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歷史上第幾位親善大使。
黑柳徹子應該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第一個亞洲的國際親善大使,當時是1984年。後來UNICEF還推出了地區級親善大使和國家級親善大使
㈥ 聯合國世界和平基金會標志的含義以及發展史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標志的意義是;積極關注發展中國家的婦女和兒童問題,促進全世界婦女和兒童的健康成長,這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會徽以聯合國會徽為背景設計的,當中表現了一個被舉抱的嬰兒和他的母親 ,這個完全符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真是意義,所以出現這款設計的標志,你要滿意謝謝採納。
㈦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保護兒童的事例及行動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簡稱UNICEF),原名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助基金會,於1946年12月11日創建,其目的是滿足戰後歐洲與中國兒童的緊急需求。1950年起,它的工作擴展到滿足全球所有發展中國家兒童和母親的長期需求。1953年,UNICEF成為聯合國系統的永久成員,隸屬聯合國系統,受聯合國大會的委託,致力於實現全球各國兒童的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使命是保護全世界兒童的權利。1989年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對這些權利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兒童權利公約》是人類歷史上受到最廣泛認可的人權協議,也是指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行使自己使命的工作指南。
《公約》以下述的核心原則為基礎,規定了兒童享有的廣泛權利:
• 所有兒童均有權實現自己發展的最大潛力
• 與兒童相關的所有行為都應當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首要考慮
• 兒童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權利決定了他們應享有醫療保健和教育等基礎服務
• 對於所有涉及到兒童權利的事宜,都應該傾聽和尊重兒童的聲音。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有五大工作重點,主要著眼於拯救兒童生命,並使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成員,其中包括:兒童早期關愛、計劃免疫、教育(尤其是女童教育)、預防艾滋病的傳播、保護兒童不受剝削與暴力的侵害。婦女權益也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關心的一個核心問題。
在中國的事例:
衛生與營養
推廣一攬子初級衛生保健和母嬰健康服務,改善初級衛生保健和婦幼衛生服務,鞏固計劃免疫,宣傳推廣純母乳喂養,防止兒童意外傷害等。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積極倡導下,中國政府撥款4億人民幣用於開展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全國性項目,改善醫院的服務質量和降低醫院生產的費用。450個高危縣已被納入國家級「降消項目」。
在西藏、新疆、青海、甘肅等西部貧困地區支持開展維生素A補充項目,為6個月至3歲的兒童補充維生素A。在貧困縣進行多種微量元素補充項目的試點,為當地的懷孕婦女補充碘、鐵、維生素A和葉酸等微量營養素,降低兒童患貧血、出生體重過低、大腦發育障礙等疾病的危險。
艾滋病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其他合作夥伴的倡導工作為全國性「四免一關懷」艾滋病防治政策的頒布作出了貢獻。該項政策包括艾滋病致孤兒童免費入學、免費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艾滋病免費檢測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費葯物治療。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項目涉及為感染兒童提供治療和關懷、預防艾滋病病毒母嬰傳播、為艾滋病致孤兒童和受影響兒童提供關懷、在青少年中普及艾滋病預防關鍵知識、建立廣泛聯盟消除偏見與歧視等。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每年都在北京共同主辦受艾滋病影響兒童夏令營。2008年8月7-14日召開的夏令營讓90餘名受艾滋病影響兒童和20名青少年愛心大使來到北京,親臨北京奧運會賽場觀看比賽。
教育與兒童早期發展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教育部合作,為中國的12個西部省區的教育發展提供技術支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支持的愛生學校項目,對於改變傳統的呆板嚴厲的教師態度,提倡以兒童為中心的教學實踐,起到了有效的輔助作用。以兒童為中心的友好的環境對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學習成績的提高都產生了良好的影響。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力倡導以社區為基礎的兒童早期關愛,此舉促進了全國10個部委聯合制定開發了這方面的全國性政策。
兒童保護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相關部門合作,共同保護兒童不受剝削、虐待、暴力傷害、拐賣和忽視,尤其關注流浪兒童、留守兒童、殘疾兒童、被遺棄兒童和孤兒等。此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政府合作,推廣以社區為基礎的預防拐賣模式,倡導政府間開展更有成效地合作,打擊跨境人口拐賣,為受害者提供遣返和重返社會的必要服務和支持。
水與環境衛生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推動中國農村地區供水項目建設,並對水利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確保潔凈、無砷、無氟污染飲用水的供應。在中國農村建造了11萬座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項目設計的低造價衛生廁所,培訓省、縣、鄉鎮及基層工作人員,建設衛生廁所,並開展個人衛生和建立衛生意識活動。通過建設衛生廁所和洗手設施,改善了學校環境衛生狀況。
㈧ 聯合國藝術基金會 是聯合國的機構嗎
聯合國藝術基金會,和聯合國有一定聯系,但這並非聯合國的機構。回
車夫其人也是有的,目前是聯合答國藝術基金會執行主席、世界公益經濟合作組織(WPEO)主席。聯合國藝術基金會主席是莫拉蒂諾斯。
PS:很多掛著「聯合國基金會」的機構本身是非政府組織,1952年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在其決議中把非政府組織定義為「凡不是根據政府間協議建立的國際組織都可被看作非政府組織」也就是說屬於國際性的民間組織。非政府組織自身的活動以及它們同聯合國的關系一直處在較低的水平,直到1968年,在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通過決議中,允許非政府組織在聯合國經社理事會以及聯合國體系中的其他機構中獲得咨詢地位,但並非屬於聯合國體系。只是,聯合國體系與非政府組織兩方面相互吸引、相互支持,目前也已形成了較密切的合作關系。
㈨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立於哪1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sEmergencyFund;簡稱UNICEF),1946年12月11日在聯合國大會上成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對發展中國家的母親和孩子進行長時間的人性主義和發展支援。作為1個志願性的基金機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依託政府和私人的捐助。他的項目側重於提高社區服務水平,以提高兒童的健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1965年取得了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