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開大學有哪些王牌專業
南開大學是985和211高校,是雙一流名校,南開大學作為綜合性高校,它擁有許多專業,而這些專業中的王牌專業歷來為大家所青睞。南開大學有哪些王牌專業?下面我來給你介紹介紹。
第一個王牌專業是數學。南開大學數學系一直是非常有名的,在各個大學的數學專業排名中也是很靠前的。南開大學知名校友陳省身曾經就讀於南開大學數學系,國際上設立「陳省聲獎」這一獎項。
南開大學有許多優秀的專業,王牌專業除了以上列舉的幾個之外,當然還有別的專業,歡迎補充。謝謝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 工程學部的基金評審專家今年不公布了嗎
2015年7月3日至2015年7月8日,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組織評審: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NSFC-河南人才培養聯合基金項目和鋼鐵聯合研究基金項目。 根據國務院相關規定,現發布評審會專家評審組組成名單(按姓氏拼音順序排列):
畢天姝 蔡煥傑 蔡偉 柴立元 車小奎 陳保東 陳光南 陳江華 陳立東 陳為 陳維江 陳湘明 陳曉宏 陳義旺 陳雲飛 程明 程時傑 程一兵 崔保山 崔傑 鄧軍 刁波 丁陽 董國海 董志勇 段吉安 范悅 封偉 付強 甘志華 高懷 葛堅 顧沖時 顧祥林 郭喜平 韓恩厚 韓旭 何季麟 何湘寧 何學秋 賀躍輝 洪軍 侯仰龍 槐文信 黃田 黃曉旭 黃勇 黃雲輝 黃中祥 霍明昕 季路成 江莞 姜瀾 蔣青 解德 解孝林 介萬奇 靳常青 康仁科 康紹忠 李賀軍 李紅霞 李華軍 李惠 李遼沙 李廷舉 李衛 李小軍 李小森 李曉光 李忠華 林波榮 林君 劉波 劉昌勝 劉成良 劉漢龍 劉鴻 劉加平 劉金水 劉俊明 劉俊勇 劉乃安 劉勝 劉廷璽 劉維民 劉偉 劉獻禮 劉修善 劉中良 劉祖源 柳貢慧 陸利蓬 呂廣宏 呂謀 呂笑梅 羅安 羅二倉 羅興錡 馬少健 馬於光 孟國文 孟慶波 孟祥瑞 穆鋼 南策文 聶建國 牛荻濤 潘新祥 錢覺時 喬金梁 喬利傑 曲久輝 任南琪 任曉兵 榮命哲 茹紅強 邵天敏 邵毅敏 申有青 沈寶龍 沈勝強 盛國平 施式亮 石高全 石照耀 宋濤 孫寶德 孫軍 湯勇 湯涌 田永君 鐵軍 塗贛峰 宛新華 汪長春 汪的華 汪小剛 王成新 王春儒 王東煒 王峰 王繼揚 王建國 王均 王立平 王立忠 王利祥 王平 王平義 王琪 王天友 王曉東 王沿東 王怡 王迎軍 王湛 吳廣寧 吳以成 吳澤寧 伍星 席光 夏長亮 謝志鵬 邢獻然 徐殿國 徐堅 徐盛明 徐西鵬 許唯臨 許小紅 宣益民 薛德勝 薛奇 薛強 閆牧夫 楊大文 楊合 楊華全 楊華勇 楊慶山 楊慶新 楊仁樹 姚洪 姚英學 尹周平 於達仁 於月光 余家國 俞煒 宇波 曾嶸 曾祥君 翟婉明 張阿漫 張波 張春霞 張大玉 張漢謙 張皓 張建雲 張錦 張俊華 張俐娜 張頎 張全國 張士誠 張衛紅 張興 張彥敏 張一敏 張義民 張擁軍 張玉柱 張哲峰 章明秋 趙丁選 趙國群 趙傑 趙永好 鄭丹星 鄭偉濤 鄭忠 智林傑 鍾登華 鍾兢軍 鍾茂華 鍾文琪 鍾志遠 周波 周國慶 周昊 周雒維 朱建國 朱敏 朱如鵬 朱廷鈺 朱孝勇 朱新遠 左良
3. 劉波的學術及科研成果
1. 劉波、王力立、姚引良,整體性治理與網路治理的比較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1年第5期
2. 劉波、王莉、王華光,網路治理運行穩定性與關系質量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6期
3. 劉波、彭瑾、蓋小靜、王力立、常爽,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土地流轉實踐的調研分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1期
4. 劉波、彭瑾、康俊俊,共性技術研發服務的政府購買機制初探,中國軟科學,2011年12月,(2011年第八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同時收錄)
5. 劉波、王力立、彭瑾,社會工程研究與網路治理的理論探討,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D01,公共行政,2011年第5期全文轉載)
6. 劉波、王少軍、王華光,地方政府網路治理穩定性影響因素研究,公共管理學報,2011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D01,公共行政,2011年第6期全文轉載)
7. 劉波、崔鵬鵬,公共服務外包決策的影響因素研究,公共管理學報,2010年第2期
8. 劉波、崔鵬鵬,省級政府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評價,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4期
9. 劉波,基於網路治理的高等教育運作機制研究,中國軟科學,2009年11月,(2009年第七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同時收錄)
10. 劉波,彭瑾,王華光,對高等教育產品定義的邏輯與修訂,長安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1期
11. 姚引良、劉波、郭雪松、王少軍,地方政府網路治理形成與運行機制博弈模擬分析,中國軟科學,2012年第1期
12. 姚引良、劉波、汪應洛,網路治理理論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實踐中的運用及其對行政體制改革的啟示,人文雜志,2010年第1期
13. 姚引良、劉波、汪應洛,網路治理:地方政府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可行選擇,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1期
14. 姚引良、劉波、王少軍、祖曉飛、汪應洛,地方政府網路治理多主體合作效果影響因素研究,中國軟科學,2010年第1期
15. 姚引良、劉波、汪應洛,地方政府網路治理與和諧社會構建的理論探討,中國行政管理,2009年第11期
16. 彭瑾、劉波、王力立、蓋小靜,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調研分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2期
17. 劉波、孫林岩,基於Petri Net 的需求流動網組建模型及其穩定性分析,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8年9月,Vol.38:82-88
18. Sun LY, Liu B(write), Wu XT. Demand Flow Network,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Technology for Dynamic E-Business, SEP 13-15, 2004, 353-356(EI檢索:051088.72564;ISTP檢索)
19. 劉波、孫林岩,從供應鏈到需求流動網,工業工程,2007年4月
20. 劉波、戴輝、孫林岩, 行為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假設的修正和發展,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No.3(Sum No.69)Vol.24,2004年9月
21. 劉波、孫林岩,交易費用理論對需求流動網的分析與解釋,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J] ,No.4(Sum No.74)Vol.25,2005年12月
22. 戴輝、劉波、孫林岩, 多目標模糊動態選拔機制的應用研究. 工業工程與管理, 2004, Vol.9(No.4): p31-34
23. 宮俊濤、劉波、孫林岩,網路分析法(ANP)及其在供應商選擇中的應用,工業工程2007年4月
24. 戴輝、劉波,證券市場變革將呈五大趨勢,經濟日報[N],2004-03-31(5版)
25. Liu Bo, Sun Linyan. The cultivating of engineering human resource based on AM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3,Volume 8 Number2,June
26. 劉波、孫林岩,靈捷製造下的物流集成化管理,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第29卷,第2期,p288-291
27. 孫林岩、劉波(執筆),適應先進製造技術的工程教育改革,中國機械工程,2001,vol.12,no.1,p66-69
28. 劉波、孫林岩,企業家人力資源分析及其開發與利用,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vol.20, no.3, p29-32
29. 劉波、王莉、姚引良,地方政府網路治理網路價值影響因素實證研究,working paper
30. 劉波、王少軍、姚引良,地方政府網路治理形成路徑影響因素實證研究,working paper
31. 劉波、王莉、姚引良,地方政府網路治理發起的理論與實證研究,working paper
32. 劉波、崔鵬鵬,公共服務外包效果影響因素實證研究,working paper
33. 劉波、王宇,地方政府網路治理網路風險實證研究,working paper
34. 劉波、常爽、彭瑾,公共服務外包過程中的合同管理研究,working paper
35. 劉波、王力立、姚引良,地方政府網路治理協同行為實證研究,working paper
36. 劉波、王莉、彭瑾,基於質性研究的地方政府網路治理概念內涵及價值探析,working paper
37. 劉波、彭瑾、崔鵬鵬,公共服務外包概念界定與比較研究,working paper
4. 如何提高科技人員進行科技鑒定的積極性
提高基層科研人員科技創新積極性之我見
摘要:
如何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氛圍,
加強對基層科技人員的管理和培養,
進而
提高基層科技人員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是當前科研單位急需解決的問題,
文章從
基層科研團隊結構、
管理機制等角度提出對策,
為提高基層科研人員科技創新積
極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
科技創新
科研
技術
煙葉
「十五」以來,煙草科技工作取得明顯進步,特別是在商業系統方面,建立
和健全了煙草科技創新體系,
堅持「一要規范、
二要改革、
三要創新」的行業工
作方針,
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在煙葉生產上的應用,
不斷改良煙葉生產技術,
提出
了精益化生產的標准,
促進了煙葉生產上水平。
但在實際調查中,
仍存在一些問
題,
主要表現在:
人才少——團隊結構整體知識水平較低;
體制無——創新管理
部門缺乏,創新工作無規劃、無目標、無措施;考核松——缺乏對創新成果的考
評和獎懲機制;
激勵少——對創新成果評價和激勵機制不健全,
廣大職工參與創
新的積極性不高。因此,提高基層科研人員科技創新積極性已是當務之急。
1
充實人才力量,為基層科技創新提供泉源
在科技興煙戰略實施過程中,
基層科研人員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忽略和替代
的。
受歷史原因、
教育體制和舊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限制,
我國科技人員隊伍年齡
分布、資源分配等方面出現了一些偏差,如「天花板」效應等
[1]
,這些偏差是不
利於煙葉生產長期發展的。因此要充實基層科技隊伍,優化科研團隊。
每年通過省局統考走進行業煙葉線上的一批批大學生具有豐富的農業知識
和科技理論,
我們應當良好的引導新進大學生積極投入到基層科研隊伍中,
充實
基層科研團隊力量,為科技創新出力獻策。一方面能夠讓新進大學生學有所用、
用有所長,
新鮮血液在融入煙葉生產技術過程中,
能夠引發新進大學生的創新思
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整合理論知識,增強實踐能力,更快適應基層工作。
另一方面提高了基層科研隊伍的整體技能水平,大學生充當起科研攻堅主力軍,
確保了科研項目方案的落實和科研成果的應用。
2
完善管理體系,為基層科技創新提供保障
科研管理的首要問題是如何調動科技人員的科研積極性,
發揮其創造性,
早
出成果,多出成果。要解決科技管理過程存在的如「科技力量分散、主要領導科
技意識淡薄、管理定位不清、職能不明確、人財物得不到保障」等問題,就必須
要建立與上下左右各部門協調與合作的有效機制,
使縣級主要領導重視科技創新
和科技創新管理,明確各部門職能,從人、財、物等各方面為科技創新提供可靠
保障。
2.1
推動一把手抓科技工作責任制
實施「一把手科技示範工程」
,建立和完善基層科技領導小組,建立定期匯
報、督查工作機制。逐步推動「科技進步目標任務考核制」
,把抓科技創新作為
主要領導政績考核的主要內容,
強化領導的科技意識,
提高科研工作在煙葉工作
中的地位,促進全局形成重視科技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2.2
完善政策激勵體系
隨著國家科技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國家對科研的經費支持方式已形成兩種趨
勢:
一是以市場走向為目標的技術開發類科研經費,
二是以基礎研究等公益性為
主的科研事業經費,
直接下撥到課題組的基金項目上,
科研經費直接依附在科研
項目上
[2-3]
,
這種科研項目的競爭模式,增強了科學研究的主動性,提高了科研人
員的積極性。
按照國家局下發的關於科研項目資金使用要求,進一步明細科研項目用工、
誤工、痕跡資料、科研成果等獎勵,充分利用好科研項目資金,讓基層科研人員
主動投入到科技創新工作中,切實落實好科研項目方案,促進科研項目有效果、
有成果。
2.3
管理作用要體現多重性
管理作用體現多重性是現代管理職能的特點
[4]
。
對縣級部門要及時提供反饋
信息,特別是對縣級部門制定的方案、規定等,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一
些不合理或缺乏可操作性的工作,
要積極向上反饋,
從而促使縣級部門及時調整
方案或管理措施。
科研單位領導應對科研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調研和總結,
及時
發現本單位科研管理中的漏洞,
特別是科研工作發展的瓶頸問題,
及時擬定合理
的解決措施和遠期、近期目標規劃,提出適合本單位科研工作的「五年計劃」
。
總之,
激勵並調動基層科研人員科技創新積極性是一項艱巨、
長期、
系統的
工作,
既是國家職能部門的責任,
也是基層管理部門的義務,
更需要基層科研人
員主觀能動的配合和積極主動的努力。
3
參考文獻
[1]
呂傑珍
,
林壁潤
.
淺談如何進一步調動青年科技人員工作積極性
[J].
農業
科技管理
,2011(12):91-93
[2]
劉
波
,
李
萌
.30
年
來
我
國
科
技
人
才
政
策
回
顧
[J].
中
國
科
技
論
壇
,2008(11):3-7
[3]
方
新
.
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的回顧與前瞻
[J].
科研管理
,1999,20
(
3
)
:6-11
[4]
關
鍵
.
現代基層科研管理部門的智能要求和特點
[J].
第二屆全國醫學科
研管理論壇暨醫學科研管理處(科)長論壇
.2009,5
5. 考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生 請教一些知識
1,中國科技大學的理學院現在已經分家了,分成數學系和物理學院。校址在中科大東區,合肥市金寨路96號
2,中國科技大學確實是中科院唯一的直屬大學,至於中科院的研究生和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生的區別這個不好說,反正待遇上都差不多。不過中科院的待遇可能稍好點。但中科院是雜牌軍,有好有壞。
3,科大的物理是強項,據我所知科大保送的很多,所以留給外校參加考試的名額不會很多。具體你可以到瀚海找物理板塊上咨詢一下,bbs.ustc.e.cn
6. 劉波的主要成果
一、著作類
1.Les < <Tableaux parisiens >> de Baudelaire, I - Genèse et expérience poétique, Paris, L』Harmattan, 2004.(專著)[《波德萊爾〈巴黎圖畫〉研究,第一卷,作品的生成與詩歌經驗》,巴黎,拉馬丹出版社,2004年。]
2.Les << Tableaux parisiens >> de Baudelaire, II –L』Expérience esthétique, Paris, L』Harmattan, 2004. (專著)[《波德萊爾〈巴黎圖畫〉研究,第二卷,美學經驗》,巴黎,拉馬丹出版社,2004年。]
3.《法漢大詞典》(上、下)(合作編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4. 《波德萊爾十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二、論文
1.書寫「生活的另一面」:論塞利納小說《茫茫黑夜漫遊》,《文心》(第三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2.波德萊爾作品漢譯回顧,《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3.法語語言文學學科發展報告2007,《外國語言文學及相關學科發展報告2007》,重慶出版社,2008年。
4.2001-2005年中國的法國文學研究,《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5.La Traction chinoise des oeuvres de Baudelaire, France-Chine : migration de pensées et de technologies, L』Harmattan, 2007。
6.法語語言文學學科發展報告2006,《外國語言文學及相關學科發展報告2006》,重慶出版社,2007年。
7.Pourquoi intégrer la littérature dans la didactique de la langue ?,Synergies-Chine II,Gerflint, 2007.
8.探索「象徵主義」的現代資源,《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9.<< Oxymore >> et le paradoxe de la civilisation,《法國研究》,2006年第1期。
10.從「桑夫人」到「桑這個女人」——波德萊爾眼中的喬治o桑,《國外文學》,2006年第1期。
11.「矛盾修辭」與文明的悖論,《外國文學評論》,2005年第2期。
12.波德萊爾「應和」思想的來源,《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3.《應和》與「應和論」——論波德萊爾美學思想的基礎,《外國文學評論》,2004年第3期;《中國學術年鑒——人文社會科學(2004)》選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14.波德萊爾與法國浪漫主義思潮,《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15.Une odyssée spirituelle : l』éternité en un jour,《法國研究》,2003年第1期。
16.論《巴黎圖畫》的隱秘結構,《外國文學評論》,2003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9期全文轉載。
17.普魯斯特論波德萊爾,《外國文學評論》,2002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8.La Disposition cyclique des <<Tableaux parisiens>>,《法國研究》,2002年第2期。
7. 劉波的簡介
劉波,男,漢族,1967年10月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國家或地區長期居留權,EMBA在讀,高級工程師。2002年-2009年任吉林省金橋農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2009年底至今任吉林省吉峰金橋農機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是吉峰農機公司在上市初期完成的國內首例農機流通業資本股權並購案中,吉峰金橋的前身吉林省金橋農機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在2011年4月 12日的股東大會上當選吉峰農機的董事。
8. 劉波的科研項目、成果、獲獎、專利
作為骨幹人員參與完成的項目有:
《纖柵式多參數、多功能、分布式感測技術與網路系統》(天津市重點攻關項目)、
《寬頻光纖光柵水聽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光纖光柵感測系統中的關鍵技術及實用化研究》(國家863高新技術重點資助項目)、
《分布式多點光纖光柵感測陣列》(國家博士點基金項目)。
《光纖光柵感測網路及其解調設備的研製》(天津市重點攻關項目)
目前在研的項目有:
1.國家「973」計劃項目:「基於微結構光纖的光電子功能器件的創新與基礎研究」,(2003CB314900)。(主要骨幹人員之一)
2. 上海世博會項目:「大型建築的光纖光柵安全監測系統」(主要負責人)
3.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多維多參量光纖光柵無線感測器網路系統研究」(課題負責人)
專利:
1.輪輻式溫度補償型光纖光柵壓力感測器,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2.光纖光柵微振動感測測試儀,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3.高速光纖光柵感測復用解調裝置,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4.光纖溫度測量儀,國家發明專利
撰寫論文、專著、教材
劉波, 童崢嶸, 陳少華等. 一種應用於光纖感測的長周期光纖光柵邊沿濾波線性解調新方法. 光學學報, 2004, 24(2): 199-202
劉波, 孫桂玲, 童崢嶸等. 光纖光柵感測網路中微弱光信號的檢測, 南開大學學報, 2003, 36(2): 55-57
劉波, 童崢嶸, 曾劍等. 一種利用啁啾光柵反射濾波的光纖光柵感測解調方法. 光子學報, 2004, 33(1): 57-60
劉波, 曾劍, 王躍等. 基於光纖光柵的標准鋼梁拉伸應用分析與測量. 儀器儀表與感測器, 2003, 6: 25-27
劉波, 曹曄, 曾劍等. 高雙折射光纖Sagnac環鏡強度型溫度感測特性研究. 光子技術, 2004, 1:32-35
劉波, 孫桂玲, 曾劍等. ADuC824在光纖光柵感測網路中的應用. 儀表技術與感測器, 2004, 5:25-27
劉波, 牛文成, 楊亦飛等. 基於光纖布喇格光柵感測器的精密位移測量. 納米技術與精密工程, 2005, 1(3): 53-56
劉波, 楊亦飛, 牛文成等. 新型光纖光柵加速度感測器的研究. 儀器儀表學報, 2006, 27(1):42-44
劉波, 孫桂玲, 楊亦飛等. 光纖光柵感測信號的Sagnac環鏡邊沿濾波解調方法. 南開大學學報, 2005, 38(5): 9-11
劉波, 劉艷格, 羅建花等. 均衡功率的超寬頻可調諧摻鉺光纖激光器. 光子學報, 2005, 34(9):1285-1288
劉波, 曹曄, 羅建花等.光纖光柵水聽器技術實驗研究. 光子學報, 2005, 34(5):686-689
劉波, 楊亦飛, 牛文成等. 光纖圍欄技術特點及研究現狀, 光子技術, 2005, 4: 208-213
講授課程: 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
社會兼職: 《光通信研究》特約編委,IEEE PTL、IEEE Sensor Jounal、IEEE JLT, CPL, 物理學報、光學學報、中國激光、光子學報、感測技術學報、光電子激光等期刊審稿人
9. 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劉波國家專利體現了什麼政治道理
沒有政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