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基金 > 花旗基金會

花旗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4-02 22:25:41

『壹』 美國的企業基金會都在干什麼

而2008年眾所周知美國發生了很嚴重的金融危機,以美洲銀行和花旗銀行為首的美國主要銀行都面臨破產危險,那麼為什麼這些銀行慈善基金會的捐贈反而大幅增加呢?推薦閱讀·基金遭遇危局 接近破產公司逐漸增加 ·私募訪談股基一年業績盡墨 調查:2012年您還養基嗎百億社保基金進場慎言抄底 創新封基數量翻番 份額突破800億 2011年基金業財經風雲榜頒獎典禮龐大薩博收購戰落敗最牛私募擱淺 外資主導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 企業基金會與企業是獨立的。原則上說即便母公司有嚴重的財務問題,其獨立運作的慈善基金會也可能是財務健康的。但是因為母公司是基金會主要捐款人,比如有些公司會每年將一定比例的稅前利潤撥付給其公司基金會,而且很多是以母公司股票的形式捐贈,所以母公司的財務狀況對其所屬的基金會也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美國各大銀行在金融危機後都接到美國政府大筆的援助款,對此美國民眾有巨大的怨言,因為這些銀行本身是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而政府卻要用納稅人的錢救那些銀行,而且還爆出銀行高管拿巨額獎金的丑聞。 銀行和華爾街的形象自金融危機後前所未有的醜陋,被看成喝老百姓血的騙子,因此這也是為什麼這些銀行慈善基金會大幅增加了對慈善捐款,其中有很大的公關成分在里邊。 撇開這個特殊的背景不談,這些美國的公司慈善基金會都做了些什麼呢? 銀行業: 美洲銀行慈善基金會的宗旨是建設其有業務開展的社區。這是很多企業基金會的共同宗旨。其背後的理念是當地的客戶為你提供了商業機會,你賺錢以後當然也應該是回饋當地的客戶,幫助他們建設更好的生活環境。要知道這些銀行當年都是靠先吸納當地的儲蓄然後再貸款而起家的。後來的虛擬金融業和全球化,已經改變了現在銀行的商業模式,但似乎沒有影響到其慈善基金會的宗旨。 美洲銀行捐贈的活動還是十分多樣的。首先,他們捐助活躍在當地的各種社會慈善機構,從全國性的大機構,到本地的小機構,捐助的范圍也十分廣泛,從老人,青少年,到環境保護等等。其次,他們為中小型的慈善機構提供理財投資方面的顧問,幫助這些中小機構的財務變得更加健康。美洲銀行還積極推動其員工的志願服務和在青少年中間建立公益服務的理念教育。他們還提供對優秀學生的獎學金;並對符合條件的慈善機構提供「追加捐款」。 零售業: 沃爾瑪基金會的宗旨也是提供其商店所在社會居民的生活質量,明確他們的捐贈主要用於教育,職業教育,環境保護,和健康衛生。同時對退伍軍人,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和遭受自然災害的家庭提供特別的救助。沃爾瑪的捐贈不單單僅僅限於和「吃」有關的事,它也積極捐贈各種為失業人員,低技能人員提供再就業培訓的機構,為青少年開發和提供各種能力的機構;保護婦女利益的機構等等。 科技類: 通用電氣是一個國際化很強的公司,業務遍及幾乎世界各國,因此通用電氣慈善基金的捐贈也更具全球性的特徵。通用基金會的宗旨有三個:第一,援助世界各地的災後援建;第二,支持教育,特別是中小學的數理化教育;第三,支持公司員工的公益慈善和志願者活動。 筆者個人覺得通用電氣基金會的宗旨是將企業中長期利益和社會需求結合比較好的一個例子。就其第一項宗旨災後援助而言,通用公司的很多業務是與基礎建設息息相關的。一個地區發生自然災害後,一定會有基礎設施重建的需求。捐款可以拉近與當地政府的關系,在做好事的同時為以後的業務發展提供機會。再看第二項,其實很多基金會都把教育作為一個重點,因為教育不僅關繫到一個國家民族的未來,而未來的人才素質也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關鍵。對任何一個有長遠眼光的企業而言,教育對社會對企業都事關重大。

『貳』 在那裡能查到QFII持股情況

查找方法:上市公司的半年報和年報里查詢即可。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英文簡稱,QFII機制是指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到境內投資的資格認定製度。
作為一種過渡性制度安排,QFII制度是在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的國家和地區,實現有序、穩妥開放證券市場的特殊通道。包括韓國、中國台灣、印度和巴西等市場的經驗表明,在貨幣未自由兌換時,QFII不失為一種通過資本市場穩健引進外資的方式。在該制度下,QFII將被允許把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匯入並兌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督管理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包括股息及買賣價差等在內各種資本所得經審核後可轉換為外匯匯出,實際上就是對外資有限度地開放本國的證券市場。
QFII是一國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外國投資者若要進入一國證券市場,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得到該國有關部門的審批通過後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

『叄』 花旗銀行的世界分布

★中國大陸(China-Mainland)
上海(Shanghai )
廣州(Guangzhou)
北京(Beijing)
重慶(Chongqing)
成都(Cheng)
深圳(Shenzhen)
天津(Tianjin)
大連(Dalian)
南京(NanJing)
長沙(Changsha)
貴陽(GuiYang)
無錫(wuxi)
香港(Hong Kong)
金鍾(Admiralty)
銅鑼灣(Causeway Bay)
中環(Central)
紅磡(Hunghom)
觀塘(Kwun Tong)
美孚(Mei Foo)
旺角(Mongkok)
北角(North Point)
沙田(Shatin)
尖沙咀(Tsim Sha Tsui)
荃灣(Tsuen Wan)
屯門(Tuen Mun)
灣仔(Wanchai)
元朗(Yuen Long)
澳門(Macau)
★台灣(Taiwan)
新竹(HsinChu)
高雄(Kaohsiung)
台中(Taichung)
台南(Tainan)
台北(Taipei)
桃園(TaoYuan) 澳大利亞(Australia)
Bahrain
孟加拉國(Bangladesh)
Brunei Darussalam
關島(Guam)
印度(India)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日本(Japan)
韓國(Korea,Republic of)
馬來西亞(Malaysia)
Oman
巴基斯坦(Pakistan)
菲律賓(Philippines)
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新加坡(Singapore)
斯里蘭卡(Sri Lanka)
泰國(Thailand)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
越南(Viet Nam) 比利時(Belgium)
捷克(Czech Republic)
法國(France)
德國(Germany)
希臘(Greece)
匈牙利(Hungary)
義大利(Italy) 波蘭(Poland)
俄國(Russia)
西班牙(Spain)
土耳其(Turkey)
英國(United Kingdom) 阿根廷(Argentina)
巴哈馬(Bahamas)
巴西(Brazil)
智利(Chile)
哥倫比亞(Colombia)
多米尼克(Dominican Republic)
墨西哥(Mexico)
巴拿馬(Panama)
秘魯(Peru)
玻多利格(Puerto Rico)
烏拉圭(Uruguay)
委內瑞拉(Venezuela) 加拿大(Canada)
美國(United States) 概述
「花旗」銀行是中國人的戲稱,原因是1902年該銀行進入中國時,銀行門上每天都懸掛著一面美國國旗,所以中國人都稱之為「花旗銀行」,100年來習稱至今。
1902年花旗銀行為經收「庚子賠款」進入中國。同年5月,花旗銀行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在華分行,標志著美資銀行首次在中國開業。
如今,花旗銀行已是中國頂尖外資銀行,為客戶提供最廣泛的金融產品。2013年,花旗銀行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天津以及2013年才在南京設立企業與投資銀行分行;在上海和北京設立個人銀行營業網點;在廈門和成都設有代表處;中國區總部也設在上海。作為花旗集團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網路的一部分,花旗銀行是中國最具全球性的外資銀行。
花旗銀行在中國主要為跨國公司、合資企業、本地企業和個人提供廣泛、多樣的金融服務。花旗銀行通過不斷創新,始終站在行業發展的前沿。
榮耀
● 2003年8月,被Euromoney中國授予中國最受青睞的外資銀行和中國受歡迎的資金管理銀行
● 2004年6月3日,花旗銀行成為首家在華開設財富管理中心 (CitiGold Center) 的外資銀行,花旗財富管理中心在上海新天地落戶開張。
● 2004年6月,首批獲得金融延伸產品的外資銀行之一花旗銀行成為首批獲中國銀監會頒發的金融衍生產品業務牌照,在中國開展風險管理和金融衍生業務。
被《資產》雜志評為2003年中國最佳外資銀行。
● 2003年6月,花旗銀行成為首家在華推出個人外匯投資產品 優利帳戶的外資銀行。
● 2003年3月,花旗銀行獲得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批准,成為在中國首批獲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 託管業務資格的外資銀行之一。
● 2004年2月4日,花旗銀行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合作的首張信用卡發行。這張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是中國首張有外資銀行提供技術支持並參與管理的雙幣種信用卡。
● 2003 年1月2日,花旗集團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宣布建立戰略聯盟合作夥伴關系,聯手進軍前景廣闊的中國信用卡市場。2002年12月31日,根據雙方協議,花旗集團首期取得上海浦東發展銀行5%的股份。在監管許可的情況下,花旗集團還有可能增持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股份。
● 2002年3月,作為中國首家獨資外資銀行率先獲得向中國國內居民和企業經營外匯業務許可。
● 2002年,《亞洲貨幣》雜志資金管理民意調研中,花旗銀行中國和亞洲資金管理服務榮登榜首。
● 是上海證券市場B股美元清算的唯一外資銀行以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美元清算的主要銀行。
● 花旗集團上海分行和深圳分行分別於1997年和1999年成為首批獲准從事人民幣銀行業務的外資銀行。
● 作為中國首家外資銀行,於1999年6月引進全新銀行專業售後服務理念Citi-Service,從而為客戶提供更為系統和有效的服務;並於2001年成為首家在中國獲得ISO9002的認證證書的*1999年成為中國首家提供完整的國內資金管理系統的外資銀行(針對國內人民幣付款和收款)。
● 作為中國首家外資銀行,在1999年7月正式加入上海ATM/POS網路,實現花旗銀行借記卡可在上海約1,500台自動取款機提款。從而為海外來華投資或旅遊的客商提供莫大的方便。
●1994年成為中國首家提供24小時人民幣自動提款和帳戶余額查詢服務的外資銀行。
社區建設
花旗集團在中國與當地社區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主要在教育、金融教育、小額信貸及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通過贊助獎學金、組織學術交流項目以及讓員工志願者教授實用銀行課程,花旗銀行與中國許多重點大學和學院及非政府盈利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系;同時還通過捐贈等方式,與一些著名非政府機構和非盈利性組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其主要社區項目包括:
● 2004年11月宣布資助150萬美金幫助建立中國小額信貸促進網路和小額信貸培訓中心,以期支持小額信貸行業在中國持續、深入地發展。
● 自1993年以來,花旗集團一直支持中國的高等教育,在中國主要大學設立花旗銀行獎學金和獎教金,致力於培養中國未來的金融業專業人才。
● 拓展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關系,成立了復旦--花旗管理研究中心,提供網路遠程教學的必要設施,聘用海內外教授任花旗座席教授。
● 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扶貧基金會以及中國其他的機構建立夥伴關系,通過向孟加拉鄉村托拉斯(Grameen Trust)一項為期三年的130萬美元的捐款,支持中國發展小額信貸業務(Microfinance Instry),幫助中國中西部地區的貧困婦女脫貧。
● 長期贊助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對教育培訓、環境保護等計劃提供支持,這些項目均得到了中央政府和社會的極大關注。
● 投入支持世界資源研究所在中國一項名為新風險的項目。該項目致力於培養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中小企業。
● 資助美國自然保護協會在中國雲南省開展的一項能源節省項目,該項目預計在未來5年能降低75%的木燃料消耗。
信用卡
2012年9月19日,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在中國的信用卡業務正式運作。推出的銀聯人民幣信用卡分為禮享卡和禮程白金卡兩個產品等級。是花旗在華首次單獨發行信用卡。
2008年,花旗在華推出首張銀聯人民幣借記卡,此後與銀聯在移動支付、互聯網支付等領域展開廣泛合作。同時,花旗與銀聯自2005年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收單業務合作,陸續實現銀聯卡在花旗ATM網路和商戶的受理,至2013年,合作范圍覆蓋境內外34個國家和地區。

『肆』 美國NGO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1、美國在華NGO約1000家

我們查閱了中國各級政府監管部門公開渠道的登記數據,監測大量在華活動的美國NGO網站,同時查閱了美國國稅局(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USA)、美國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美國基金會中心網(Foundation Center) 、美國慈善統計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Charitable Statistics)、及美國慈善導航網(Charity Navigator),根據我們的綜合統計,我們發現,改革開放以來,大約1000家左右的美國NGO在華開展活動。其中,各種公益慈善類NGO約500家左右;工商類的商會、行業協會大約500家左右,各佔50%。

這一千家美國NGO,是分階段分年批次來到中國的。

2、美國在華NGO的不同背景

我們以監測到的266家美國在華NGO為樣本,分析發現:來華的美國NGO中,獨立基金會佔13%(34家);公司類基金會佔20%(54家);公共慈善組織佔62%(166家);另有5%的機構性質不詳。

據美國在華NGO向美國國稅總局提供的2009年990表或年報財務信息,總體來看,美國在華NGO的總部資金來源如下:44%來自基金會、24%來自公眾捐款、16%為政府資金、9%為其他收入(投資或利息等)、6%為會員或服務費用、1%來自企業捐贈。

政府背景:美國在華NGO中,有一些與美國政府關系比較密切。政府資金是美國在華NGO第三大資金來源,佔16%左右。其中,2009年度接受美國政府資金超過該機構年度總收入80%以上的部分美國NGO為美國發展基金會、美國全國國際事務民主學會、團結中心、國際關懷、美國家庭健康國際,及美國特靈格研究中心(RTI International)等。此外,美國在華NGO中,還有一批與美國政府關系比較密切,如亞洲基金會、美國民主基金會,福特基金會等。

企業背景:與美國企業關系比較密切的美國在華NGO主要有:默沙東艾滋病基金會、孟山都基金會、可口可樂基金會、花旗集團基金會、陶氏化學公司基金會、柯達慈善信託基金、摩根大通基金會、摩托羅拉基金會、加州聯合石油公司基金會、德意志銀行美國基金會等等。

宗教背景:本研究報告的266家美國NGO樣本中,有36家NGO在其成立背景中明確說明了其宗教背景,。國際上著名的宗教性質的NGO包括世界宣明會(美國)、德國米索爾基金會、德國基督教發展服務社等。總體來說,美國在華NGO中,有宗教背景的組織只是一小部分,約佔14%,其中主要是信仰基督教背景的,其他的也包括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天主教。

『伍』 花旗銀行的管理團隊

Michael Armstrong 休斯(Hughes)、美國電話電報(AT&T)及Comcast公司,退任主席
Alain J.P. Belda
美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主席與首席執行長
George David
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1),主席與首席執行長
Kenneth T. Derr
雪佛龍股份有限公司,退任主席
John M. Deutch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Roberto Hernández Ramírez
墨西哥國家銀行(Banco Nacional de Mexico),主席
Ann Dibble Jordan
顧問
Dudley C. Mecum
Capricorn控股有限責任公司(Capricorn Holdings LLC),常務董事
Anne Mulcahy
施樂(Xerox)公司,主席與首席執行長
Richard D. Parsons
時代華納,主席與首席執行長
Charles Prince
花旗集團,首席執行長
Judith Rodin
洛克菲勒基金會,總裁
Robert E. Rubin
花旗集團,行政委員會主席與主席辦公室成員
Franklin A. Thomas
TFF Study Group,顧問
Sanford I. Weill
花旗集團,主席
Robert B. Willumstad
花旗集團,總裁與首席營運長(Chief Operating Officer)
Gerald R. Ford閣下
榮譽董事。美利堅合眾國卸任總統。

『陸』 美國十大財團和日本六大財團個是哪幾個

美國十大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
摩根財團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
杜邦財團
波士頓財團
梅隆財團
克利夫蘭財團
芝加哥財團
加利福尼亞財團
得克薩斯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制金融機構,把勢力范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創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淮(原譯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是以銀行資本控制工業資本的典型。它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頓銀行為核心,下有紐約化學銀行、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以及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百餘家金融機構。通過這些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控制了許多工礦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車、食品、航空運輸、電訊事業等各個經濟部門以及軍火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軍火公司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馬丁·馬里埃塔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斯佩里·蘭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財團還單獨或與其他財團共同控制著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環球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機以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同美國壟斷資本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給洛克菲勒財團以沉重打擊。該財團採取各種措施挽回這種不利的局面。首先參與美國國內石油的開發,爭取國內沿海地區近海油田的租賃權,1976年獲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賃地130萬英畝。又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英國北海油田。它還滲入能源工業的其他有關部門。此外,還大力向石油化學工業發展。
洛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里占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著美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向教育、科學、衛生以至藝術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滲透,以擴大其影響。
但是洛克菲勒財團80年代以來,經濟實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隨之下降,已為摩根財團所超過。主要是因為美國財團互相滲透,洛克菲勒財團所屬的大企業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銀行如大通曼哈頓銀行等,都已受到別的財團的滲透而成為共同控制的企業。
摩根財團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為統治美國經濟的壟斷資本財團。創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資財的基礎上,1871年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1894年合夥人逝世,由其獨資經營,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並以該公司為大本營,向金融事業和經濟各部門(諸如鋼鐵、鐵路以及公用事業等)擴張勢力,開始形成壟斷財團。1912年,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合計資產總額30.4億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實力為最雄厚,稱雄於美國金融界,華爾街的金融老闆稱摩根公司為「銀行家的銀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摩根財團大發橫財,戰後以其雄厚的金融資本,滲入國民經濟各個部門;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
由於財團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其他財團又無不以摩根財團為進攻的主要目標,因而其實力地位相對下降,曾一度為洛克菲勒財團所超過。為挽回頹勢,它採取了多種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礎,擴展實力。在工業方面,積極開拓新興技術工業,60年代以來,在電子計算機、高速復印機和微型膠卷等工藝部門中,已躍居首位。財團所屬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是全世界生產電子計算機最大的企業。財團原來基礎較好的電器設備、電力設備和原子能設備等工業也取得很大發展。在軍火工業方面,摩根財團控制的通用電氣公司、通用動力公司和格魯曼飛機公司,名列美國國防部最大軍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後期,摩根財團的信託資產迅速

『柒』 信託產品主要分為哪幾個類型

金融狗今天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信託產品一般的分類:

其實從分類來講,信託產品依據不同的分類標准有很多種分類方法。金融狗在這里介紹的分類方法主要是按照信託資產的投向來分類。除了按照投向分類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的分類方法。
比如
①按信託關系建立的方式可分為:任意信託和法定信託;
②按委託人或受託人的性質不同分為:法人信託和個人信託;
③按受益對象的目的不同分為:私益信託和公益信託;
④按受益對象是否是委託人分為:自益信託和他益信託;
⑤按信託事項的性質不同可分為:商事信託和民事信託;
⑥按信託目的不同可分為:擔保信託和管理信託、處理信託、管理與處理信託;
⑦按信託涉及的地域可分為:國內信託和國際信託;
⑧按信託財產的不同可分為:資金信託、動產信託、不動產信託、其他財產信託等;
⑨按委託人數量不同可分為:單一信託和集合信託。

金融狗要講的是按照信託資產投向不同可分為:工商企業信託、基礎設施信託、房地產信託、公益信託、證券投資信託、銀信理財合作、家族信託。

工商企業類信託

顧名思義,信託公司接受投資者委託,募集資金用於向從事產品生產和提供服務的企業提供流動資金、項目建設資金、並購資金需求。為委託人獲取收益。工商企業信託可採用股權投資、權益投資、證券投資、組合投資、信託貸款等多種投資方式。(一句話:工商企業類信託的錢最後流入企業,幫助企業發展壯大和度過難關)

基礎設施類信託

基礎設施信託是指信託公司以受託人的身份,通過信託形式,接受委託人的信託資金,以自己的名義,將信託資金運用於交通、通訊、能源、市政、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項目,為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經營行為。(一句話:基礎設施類信託的錢最後投向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修路、架橋、建公園),有我黨的信用背書)

房地產類信託

房地產類信託是指信託公司以委託人的身份,通過信託形式,接受委託人的信託財產,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以房地產項目或其經營企業為主要運用表弟,對信託財產進行管理、運用和處分的經營行為。(一句話:房地產信託信託的錢最後投向房地產企業建房、修房、賣房)

公益信託

公益信託也被稱為慈善信託。是指出於對公共利益的目的,為使全體社會公眾或者一定范圍內的社會公眾受益而設立的信託。公益信託通常由委託人提供一定的財產並將其作為信託拆產委託給受託人管理。將信託財產用於信託穩健規定的公益目的。(一句話:公益類信託的錢由信託公司打理投向需要關注和關愛的普羅大眾)

證券投資信託

證券投資信託是指將信託計劃或者單獨管理的信託產品項下的資金投資於依法公開發行並符合法律規定的交易場所公開交易的證券經營行為(一句話:證投資信託的錢最後投向股票、債券、期貨等證券市場)

銀信理財合作(現在被限制的厲害)

銀信理財合作是將銀行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與信託產品對接,具體方式是指銀行通過設立理財計劃向投資者募集資金。然後將理財資金交付信託公司或者投資購買信託產品。(一句話:銀行賣理財產品的錢最後拿來買信託產品(這也是信託民工們常常和投資人講的:買銀行理財不如買信託,因為你買銀行理財的錢有一大部分也是過來買信託的))

家族信託

家族信託是一種信託結構受個人或家族的委託,代為管理、處置家庭財產的財產管理方式,以實現客戶的理財規劃及傳承為目標。(一句話:把家產過戶給信託基金,由信託基金幫你打理,按照你和信託公司一起擬定的信託文件所設定的處置方式分配收益或者傳承家產)

以上就是信託產品分類的簡析。

『捌』 請問紐約有哪些著名的金融機構詳細些

花旗銀行(Citibank, N.A.)是花旗集團屬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並購,已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也是一間在全球近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大銀行,總部位於紐約市公園大道399號。

花旗銀行標志
花旗集團(Citigroup)是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它是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並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的。換牌上市後,花旗集團運用增發新股集資於股市收購、或定向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大規模股權運作與擴張,並對收購的企業進行花旗式戰略輸出和全球化業務整合,使花旗集團在短短五年時間里,總資產規模擴大了71%,股東權益增加92%,資本實力不斷提高;總收入提高72%,利潤增長 2.6倍,表現出不凡的盈利能力;其股票在進行一次送股(每3股送1股)和 22次分紅派息(每股分紅共計$3.82)的情況下,每股凈值仍提高了一倍,價格翻了一番。花旗股票是紐約股市著名的績優藍籌股,如其業務品牌一樣著名。

100周年紀念
花旗集團作為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務公司,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約為二億客戶服務,包括個人、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服務從消費銀行服務及信貸、企業和投資銀行服務、以至經紀,保險和資產管理,非任何其它金融機構可以比擬。現匯集在花旗集團下的主要有花旗銀行、旅行者人壽和養老保險、美邦、Citi-financial、Banamex和Primerica。
英國《銀行家》雜志對世界前1000家銀行2002年各項指標排名中,花旗集團以一級資本590億、總資產10970億、利潤152.8億美元三項排名第一,盈利水平佔1000家大銀行總盈利2524億美元中6.1%。根據花旗集團最新年報顯示,花旗集團2003年一級資本已達669億、總資產12640億、利潤 178.5億美元,比上年又分別增長了13.4%、15.2%和16.8%。
在過去的 10年裡,花旗集團的股票價格、盈利能力和收入復合年增長均達到兩位數字,而且盈利增長高於收入增長。尤其令同行所嘆服的,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 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和反恐戰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000家大銀行總體盈利水平分別下挫14.9%和29.7%的情況下,花旗集團仍達到3%和 4.5%的增長,顯示了花旗金融體系非凡的抗風險能力。
花旗集團目前是全球公認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不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務業盈利與成長速度最高的企業中連續占據領先地位,更由於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務連鎖公司。花旗集團為100多個國家2億多位顧客服務,每位客戶到任何一個花旗集團的營業點都可得到儲蓄、信貸、證券、保險、信託、基金、財務咨詢、資產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務,平均每位客戶的產品數在全球同行企業中排名第一,因此花旗集團的客戶關系服務網路是花旗不可估量的一種資源,桑迪·維爾就曾驕傲地說過:「這個網路是我們唯一擁有的真正有競爭力的優勢,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銀行的機構可以為你服務。」

紐約銀行有限公司 (The Bank of New York Company, Inc. ,NYSE: BK) 和梅隆金融公司 (Mellon Financial Corporation ,NYSE: MEL) 2007年7月宣布,雙方已經完成合並,形成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催生出一家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

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碼為「BK」。

紐約銀行梅隆公司的管理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躋身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商行列,並以其18萬億多美元的代管和託管資產成為全球領先的資產服務商。公司首席執行官 Robert P. Kelly 表示:「我們正建立一個無人能及的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增長公司。我們在很多高增長型業務、無可匹敵的產品廣度以及通過戰略投資加快全球拓展的能力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新公司以服務卓越與業績出眾為特色,將形成一個以絕對的客戶為本、注重團隊合作和執行力為制勝法寶的企業文化。」 除了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以外,公司還提供企業信託、預托證券、結算和持股人服務。它將以1600多億美元的客戶資產位列美國財富管理商前10位,並且是領先的美國現金管理和全球支付服務供應商。公司業務結構均衡,全球各地的營收和盈餘多樣化,同時在快速增長的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行業也擁有業務。公司執行董事長 Thomas A. Renyi 表示:「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有能力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和價值,為我們的股東帶來更快的增長。我們已經按計劃完成了這項合並,現在已經准備好精心、嚴格地進行我們能力的整合,來滿足我們客戶未來的需求。」

紐約銀行有限公司和梅隆金融公司於2年12月宣布合並計劃,兩公司的股東今年5月份以壓倒性優勢批准了這項交易。公司年營收規模約為130億美元,試算市值約為500億美元,公司總部位於紐約,在全球共擁有40,000名員工。

紐約銀行(Bank of New York)由亞歷山大·哈密頓(Alexander Hamilton)於1784年創立,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銀行。紐約銀行的業務包括證券服務、全球支付服務、資產管理及私人客戶服務、企業銀行業務、零售銀行及金融市場服務,被喻為世界上最穩健、贏利能力最強的貨幣中心銀行之一。紐約銀行的總部位於美國金融中心地段紐約市華爾街一號,管理著遍布33個國家的分行和分支機構的國際網路。

紐約銀行在亞太地區經營業務有著超過50年的歷史。公司在這個地區的12個國家當中擁有18家辦事處,其中包括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漢城與台北等地的分行,並僱傭了1,500名員工。

紐約銀行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BK)是提供全系列服務的全球領導性企業,幫助機構與個人在超過100個全球市場中轉移與管理它們的金融資產。公司有著與客戶合作來通過其核心競爭力來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長期傳統,其核心競爭力包括證券服務、國庫券管理、投資管理與個人及地區銀行服務等。公司廣泛的全球客戶庫包括眾多領先的金融機構、公司、政府機構、慈善基金與基金會等。

『玖』 美國的著名大財團都有哪些

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杜邦財團、波士頓財團、梅隆財團、克利夫蘭財團、芝加哥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等十大財團
十大財團簡介
洛克菲勒財團(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制金融機構,把勢力范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創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淮(原譯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是以銀行資本控制工業資本的典型。它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頓銀行為核心,下有紐約化學銀行、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以及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百餘家金融機構。通過這些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控制了許多工礦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車、食品、航空運輸、電訊事業等各個經濟部門以及軍火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軍火公司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馬丁·馬里埃塔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斯佩里·蘭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財團還單獨或與其他財團共同控制著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環球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機以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同美國壟斷資本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給洛克菲勒財團以沉重打擊。該財團採取各種措施挽回這種不利的局面。首先參與美國國內石油的開發,爭取國內沿海地區近海油田的租賃權,1976年獲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賃地130萬英畝。又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英國北海油田。它還滲入能源工業的其他有關部門。此外,還大力向石油化學工業發展。
洛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里占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著美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向教育、科學、衛生以至藝術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滲透,以擴大其影響。
但是洛克菲勒財團80年代以來,經濟實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隨之下降,已為摩根財團所超過。主要是因為美國財團互相滲透,洛克菲勒財團所屬的大企業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銀行如大通曼哈頓銀行等,都已受到別的財團的滲透而成為共同控制的企業。
摩根財團(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為統治美國經濟的壟斷資本財團。創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資財的基礎上,1871年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1894年合夥人逝世,由其獨資經營,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並以該公司為大本營,向金融事業和經濟各部門(諸如鋼鐵、鐵路以及公用事業等)擴張勢力,開始形成壟斷財團。1912年,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合計資產總額30.4億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實力為最雄厚,稱雄於美國金融界,華爾街的金融老闆稱摩根公司為「銀行家的銀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摩根財團大發橫財,戰後以其雄厚的金融資本,滲入國民經濟各個部門;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
由於財團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其他財團又無不以摩根財團為進攻的主要目標,因而其實力地位相對下降,曾一度為洛克菲勒財團所超過。為挽回頹勢,它採取了多種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礎,擴展實力。在工業方面,積極開拓新興技術工業,60年代以來,在電子計算機、高速復印機和微型膠卷等工藝部門中,已躍居首位。財團所屬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是全世界生產電子計算機最大的企業。財團原來基礎較好的電器設備、電力設備和原子能設備等工業也取得很大發展。在軍火工業方面,摩根財團控制的通用電氣公司、通用動力公司和格魯曼飛機公司,名列美國國防部最大軍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後期,摩根財團的信託資產迅速增長,大大超過了其他財團,加以電子計算機等尖端技術工業的興起,又使該財團的經濟實力成倍增長。摩根財團不論在控制的企業數目和擁有的資產方面,又都凌駕於洛克菲勒財團之上。
摩根財團在金融業方面擁有雄厚的基礎。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國銀行之一,在國內有10個子公司和許多分支行,還有1000多個通信銀行。在國外約20個大城市設有支行或代表處,在近40個國家的金融機構中擁有股權。其經營特點是大量買賣股票和經營巨額信託資產。它控制著外國37個商業銀行、開發銀行、投資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股權。此外,還有製造商漢諾威公司、紐約銀行家信託公司以及西北銀行公司、謹慎人壽保險公司以及紐約人壽保障公司等。在工礦企業方面主要有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以及通用汽車公司等;在公用事業方面則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南方公司。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戰後興起的東部大財團。歷史雖短,但其控制的資產總額已超過幾家老財團,躍居十大財團的前列。該財團以第一花旗銀行為核心,依靠它的巨額資金,向軍火工業(如火箭、導彈以及飛機等)和民用工業(如電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擴張勢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業和大公司。它也是對外擴張最活躍的財團之一。
第一花旗銀行的前身是創立於1812年的紐約花旗銀行,該行為華爾街最老的銀行之一。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受斯蒂爾曼和洛克菲勒兩大家族的控制,作為標准石油系統(美孚石油系統)資金調度中心,並因此獲得迅速發展。30年代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業務一蹶不振。在50年代發生的企業兼並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躍起來,1955年與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合並,更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用現名。以該銀行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擠入美國十大財團的行列。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於該財團的經濟實力是由第一花旗銀行同與軍火生產有密切關系的大公司和大企業所構成。它所控制的從事軍火生產的波音公司和聯合飛機公司,除生產大型民航客機外,歷來都是美國主要的軍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噴氣式轟炸機、民兵Ⅲ洲際導彈、阿波羅計劃以及製造火箭和宇宙空間發射器等軍用產品,每年從軍事訂貨中獲得驚人的高額利潤。財團所屬其他企業還有大西洋里奇菲爾德石油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施樂公司、明尼蘇達采礦與製造公司、履帶拖拉機公司(與摩根財團和杜邦財團共同控制)以及生產電子計算機的國民現金出納機公司。在商業方面則有彭尼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和珠寶商店(與芝加哥財團共同控制)。上述企業都在國內外居於壟斷地位。
杜邦財團(Du pont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由杜邦家族組成的依靠化學工業和軍火工業起家的財團。創始人為法國移民E.I.杜邦·德內穆爾。他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逃到美國,1802年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市創辦杜邦公司,經營火葯生意;經過杜邦家族5代人的經營,終於使杜邦公司變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資產從戰前的7500萬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億美元;成為當時最大的壟斷公司之一。杜邦財團也由此形成。1935年,杜邦財團的資產總額增達26.3億美元,在當時的美國八大財團中居於第六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杜邦財團從五角大樓獲得價值210億美元的軍事訂貨,戰後又參加原子彈的製造,經濟實力大為增強,在十大財團中躍居第五位;但至60年代,由於財團之間的競爭加劇,杜邦財團的地位下降,退居第九位。
杜邦財團的經濟實力以工礦業為主。1974年該財團的工礦企業資產占其資產總額的69%。工業資本又主要集中在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杜邦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化學公司,其所需原料80%是石油。自1973年以來,一再受到石油危機的沖擊。80年代以來,該公司轉向發展塑料工業和大力開展科學研究,生產不以石油為原料的產品,如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合成纖維等。杜邦財團的另一家大公司通用汽車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是美國規模最大的汽車公司。
杜邦財團的銀行資本較其他財團薄弱,缺少一個資金雄厚的金融機構作為核心,長期來,其金融業務不得不依附於摩根財團和其他財團提供資金。杜邦財團是一個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財團基本上是由杜邦家族組成,其資本多半是家族的財富。所有重要職務都為家族的成員所控制,直到70年代上半期;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才相繼由外界「能人」擔任。
杜邦家族是美國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的財富家族。這個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長盛不衰,世所罕見。20世紀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財富1500億美元,出了250個大富豪,50個超級富豪。其家族創始人是伊雷內.杜邦,靠製造火葯發財,後來因一次火葯大爆炸,家族財富盪然無存。20世紀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三巨頭」。他們再次創業,將家族帶入史無前例的鼎盛時期。這個家族視家族財富為第二生命,權力傳代非常獨特。在第三代中,家族內部至少有10對堂表親之間的婚配,成為美國近親聯姻最多的大家族。
波士頓財團(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也是美國最老的壟斷財團之一。它是由19世紀經營奴隸貿易而致富的波士頓地區的洛威爾、勞倫斯、亞當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興的肯尼迪家族聯合組成的。當時,這幾個家族把從海外殖民掠奪中積累起來的巨額資金投資於商業銀行、保險事業和投資公司,並依靠這些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經營紡織、製革、製鞋、服裝、食品以及化工等輕紡工業。由於輕紡工業發展迅速,至20世紀初,波士頓這幾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為核心,形成了波士頓財團。
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創立於1859年。1903年與馬薩諸塞銀行合並後,仍稱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它是美國最早的一家跨國銀行。除銀行外,波土頓財團還擁有4家著名的保險公司,以約翰·漢科克互惠人壽保險公司和馬薩諸塞互惠人壽保險公司為最大。
波士頓財團在工礦企業方面的實力不及東部大財團。它所控制的工業原來主要是輕紡工業,從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成果發展新興技術工業,從輕紡工業轉向電子、光學、空間、導彈等方面發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戰後兼並了許多中小公司,實力壯大,經營方向也由輕紡工業轉向宇航工業和電子工業發展,成為擁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樣化公司。它既製造航空和宇航產品、各種電子部件、飛機部件,又經營鍾表發條、傢具和家禽等行業。它的一家於公司貝爾宜升飛機公司,是一家軍火出口商,為五角大樓和外國製造直升飛機。波士頓財團在發展新興技術工業方面具有優越的技術力量,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大學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波士頓地區尖端工業的發展。其所屬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錫昂公司和波拉羅伊德公司等,由於新興技術工業的刺激,經濟實力增長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頓財團曾聯合洛克菲勒財團支持J.F.肯尼迪擔任總統。肯尼迪入主白宮,替波土頓財團爭得大批軍事訂貨,引起摩根財團的強烈不滿。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給波士頓財團一大打擊,使它在同其他財團的競爭中地位不斷下降。
梅隆財團(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梅隆家族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壟斷資本集團。創始人T.梅隆於1869年創辦托馬斯.梅隆父子銀行,發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國民銀行是梅隆財團賴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為起點,逐步與工業資本融合,財團逐步形成。梅隆財團所控制的金融機構,除梅隆國民銀行外,還有匹茲堡國民銀行和通用再保險公司。長期來,梅隆財團通過這些金融機構控制了匹茲堡地區的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
梅隆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資格最老的是美國鋁公司。它的前身是匹茲堡冶煉公司,1890年就為梅隆父子銀行所控制。1910年以來,美國鋁公司一直壟斷著美國鋁的生產,是梅隆財團的工業支柱之一。另一個重要工業支柱是海灣石油公司。它是美國最大的石油壟斷企業之一,主要業務包括石油開采、提煉、運輸和銷售;80年代以來擴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產能力,在美國化學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財團在鋼鐵工業生產中也佔有一定的地位,擁有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制)、國民鋼鐵公司(與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制)及惠靈—匹茲堡鋼鐵公司、阿勒格尼—勒德盧姆工業公司等4家大鋼鐵公司。此外,財團還擁有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制)、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與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制)及羅克韋爾國際公司。羅克韋爾公司末受任何財團滲透,專門設計和製造飛機、導彈以及火箭,長期以來一直是五角大樓和國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獲利甚巨。
克利夫蘭財團(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蘭得名。19世紀後半葉,克利夫蘭地區的幾家相互密切聯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馬瑟、漢納、漢弗萊、伊頓等家族,利用當地豐富的煤鐵資源,創辦鋼鐵工業,獲得巨額利潤後,又投資於銀行業,並向橡膠工業和鐵路運輸方面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具備了財團的條件,1935年擁有資產14億美元,為當時美國的第八家財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獲得進一步發展,1955年資產增達157億美元,上升為美國第六家財團。60年代,由於財團所處的地區限制,實力衰退。
克利夫蘭財團的經濟實力以鋼鐵、橡膠、鐵路運輸等部門為主,在美國基本工業中有一定的地位。鋼鐵工業是該財團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國最大10家鋼鐵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鋼鐵公司、萊克斯—楊斯頓公司、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制)和國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克利夫蘭財團在美國橡膠工業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國最大的兩家橡膠公司——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和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均為克利夫蘭和其他財團共同控制。克利夫蘭財團金融資本薄弱,它擁有的克利夫蘭信託公司等5家金融機構,實力有限,籌措資金只得仰賴東部財團,特別是摩根財團的金融機構。
芝加哥財團(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財團。20世紀初期,由當地的富豪家族麥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興的克朗家族組成,以芝加哥地區為活動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區氣候適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於發展農牧業,很早就成為美國重要的糧食區和牲畜區。農業和畜牧業發達,肉類加工和農業機械工業隨之發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區成為僅次於紐約的工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這些富豪家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壟斷財團。1935年擁有資產43億美元,在當時美國八大財團中居於第四位。
芝加哥財團的金融實力比較雄厚,擁有5家大銀行:大陸伊利諾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銀行公司、北方信託公司以及美國銀行公司。此外,還有兩家保險公司:西納(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險公司。近年來,芝加哥財團受到華爾街大財團的排擠,金融實力遠不如前。大陸伊利諾伊公司受到摩根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為洛克菲勒財團所控制,芝加哥財團實際上已從屬於這兩個大財團。
芝加哥財團所控制的工業部門,主要是農產品加工工業和傳統的農業機械製造業以及以農業地區為對象的商業。在農產品加工工業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類加工公司,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埃斯馬克公司和聯合食品公司。在農業機械方面,它擁有國際收割機公司、履帶拖拉機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兩家財團共同控制)以及迪爾公司。這3家農業機械公司生產的拖拉機佔全國拖拉機銷售市場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芝加哥財團在石油工業方面的擴展引人注目,它在屬於洛克菲勒財團的印第安納標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擁有大量投資,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結合。
芝加哥財團在商業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擁有西爾斯—婁巴克公司、聯合百貨公司、珠寶商店和馬歇爾·菲爾德公司等巨大的商業零售公司。西爾斯—婁巴克公司創立於1866年,20世紀初經營郵購業務獲得巨大發展,零售商店和供應點遍及美國各地,1982年公司資產增366億美元,全年銷售額300億美元,在美國的百貨公司中居於首位。
加利福尼亞財團(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倔起的新興大財團,包括美洲銀行集團、舊金山集團及格杉磯集團。這三個集團的經濟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加利福尼亞州軍火工業的迅速發展而獲得急劇增長,特別是金融資本的增長速度尤為驚人,形成以美洲銀行為金融中心的大財團。1974年擁有資產1671億美元,在美國十大財團中居第三位,在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起著主要作用。它與南部財團組成一股新興的軍火工業集團勢力,成為與東北部老財團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資本極為雄厚,擁有的主要商業銀行有美洲銀行、西方銀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舊金山地區的韋爾斯·法戈公司和克羅克國民公司等。
美洲銀行是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核心,其前身為義大利移民後裔A.P.基安尼尼於20世紀初所創辦的義大利銀行。由於業務的迅速發展,至20年代就成為美國西部最大的銀行;30年代初,與加利福尼亞美洲銀行合並,改名為美洲銀行(全稱美洲國民信託儲蓄銀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它帶來了巨額利潤,超過了當時紐約的大通國民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只是美洲銀行的最大表決權已為摩根財團和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所控制,加利福尼亞財團在美洲銀行的勢力遠不如前。
加利福尼亞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以農業和采礦業為主;大戰期間和戰後,由於加利福尼亞州已成為美國最大的軍火生產基地,該財團所控制的工業公司以軍火生產為主。例如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利頓工業公司以及諾斯羅普公司。這些公司都是美國前十名的軍火商和軍火出口商。戰後,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在美國國防部的軍火訂單中,長期居於首位。但是這些生產軍火的公司的控制權,逐漸落入東部大財團的手裡,加利福尼亞財團的實力地位已相對下降。
得克薩斯財團(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得克薩斯州倔起的一個新財團,主要是依靠石油工業和軍火工業發展起來的。以K.W.麥基遜、S.理查遜、H.L.亨特、J.柏朗、J.A.埃爾金斯等創立的家族為代表。
得克薩斯財團的銀行資本比較薄弱,雖擁有4家銀行和3家保險公司,但沒有形成強大的金融中心。4家銀行是:達拉斯第一國民銀行、休斯敦第—城市國民銀行、達拉斯共和國民銀行和得克薩斯商業銀行。得克薩斯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以休斯頓的坦尼科公司為最大。它本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公司,現已發展成多種經營的綜合公司,該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制的公司。在軍火工業方面,得克薩斯財團控制了兩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譯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創辦人J.J.林,善於兼並,在1960年兼並特姆科飛機製造公司,後又於1961年兼並沃特公司(製造飛機和導彈)。80年代以來進行多樣化經營,但仍以製造軍火為主,獲利甚厚,發展迅速。另一家為休斯飛機公司,創辦於1933年,經營業務本限於設計和實驗性製造,1942年才開始商業性生產,製造飛船、偵察攝影機以及各種飛機零件。80年代上半期,該公司生產的電子控制系統和其他電器部件,在美國飛機製造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因此該公司生意興隆,營業額大增。此外,得克薩斯財團還擁有一些生產尖端技術工業產品的公司,如得克薩斯儀器公司。

『拾』 花旗銀行的理財產品合算么有沒有在大陸買過的,介紹下貌似還得辦個50萬的卡吧。。。

樓上的怎麼那麼多無知的噴子= =
首先在中國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業務是分開的,版雖然花旗銀行是權投資銀行,但目前在中國只能做商業銀行的任務,並且,賣的產品不可能是自身的產品。這和國內銀行是一樣的,因為銀行很多時候在很多理財產品銷售都只是一個中介,並且法律規定只能是中介。
關於陽光私募基金,不知道樓主有木有研究過海外基金和國內基金的管理方法區別,兩者的薪酬機制是不一樣的,前者的薪酬是直接和基金盤漲跌有關,後者即便盤縮水了也可以吃管理費吃到飽,但是這並不是說國內基金就一定不好,中國的基金公司還在初始成長階段,還是有比較好的基金經理,他們也確實管理著還不錯的基金,再加上考慮到一定程度的投資分散化,國內基金還是很重要的。
關於直接投資企業,這位仁兄的說法並不是特別理解,如果是股票或者債券的話還好,但如果是只直接作為合夥人投資的話,當然潛在回報會更多,但是也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金融市場就是這樣子的,更大回報的同時通常伴隨著更大風險。
至於花旗銀行的理財產品到底如何,我覺得百聞不如一見,樓主你還是直接去行里問問吧

閱讀全文

與花旗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低於0 瀏覽:741
買國債一千萬五年有多少利息 瀏覽:637
廈大教育發展基金會聯系電話 瀏覽:175
廣東省信和慈善基金會會長 瀏覽:846
哪幾個基金重倉旅遊類股票 瀏覽:728
金融債和國債的區別 瀏覽:515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 瀏覽:8
債券的投資風險小於股票 瀏覽:819
鄭州投資理財顧問 瀏覽:460
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 瀏覽:232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 瀏覽:856
文化禮堂公益慈善基金會 瀏覽:499
通過基金可以投資哪些國家的股票 瀏覽:943
投資金蛋理財靠譜嗎 瀏覽:39
舊車保險如何過戶到新車保險 瀏覽:820
易方達國債 瀏覽:909
銀行理財差不到交易記錄 瀏覽:954
買股票基金應該怎麼買 瀏覽:897
鵬華豐實定期開放債券a 瀏覽:135
怎麼查保險公司年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