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諾貝爾基金會的地位榮譽
諾貝爾獎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至高無上地位,其獎金可觀是其原因之一;它幾乎沒有放過任何公認的最有成就的科學家,則是原因之二。有個形象的比喻:物理、化學和醫學三個領域最優秀果實都被放入了諾貝爾獎的籃子里。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諾獎授給了物理、化學與醫學領域公認最優秀的科學家,從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量子物理的創始人普朗克到居里夫人等20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都是諾獎的獲得者。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諾獎對自然科學本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用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擔任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十多年的埃林·諾爾比教授的話說,諾貝爾獎描述了一部科學發展史。
多年來,諾貝爾獎評選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通過對重大科學成就的肯定與充分重視,引導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有一個典型的例子,1979年,有三位科學家預言存在W和Z粒子。義大利科學家魯比亞受此啟發,對他的學生們說:「好吧,現在讓我們來努力找到這兩種粒子,然後前往斯德哥爾摩領獎。」果然,1983年他與另一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成功,1984年如願來到了斯德哥爾摩。
布蘭登教授說,在過去的近百年中,諾貝爾獎獲得者群體就像是一棵茂密的「家庭之樹」,前代獲獎者們不斷指點迷津,使得大樹不斷長出新的枝椏,茁壯的枝椏上又不斷發出更多的嫩芽,科學之樹因此而不斷茂盛。
評選的第二個特點是注重基礎科學的研究。1912年,瑞典科學家達倫因發明航標燈自動調節器而獲得物理學獎,同時他利用多項專利注冊成立公司,成了一名百萬富翁。他的獲獎,引發了關於諾獎評選重點的一場大爭論:是否應該給擁有技術發明專利、獲利甚豐者授獎?
十多年後,諾貝爾基金會有了定論:物理、化學與醫學三項獎將主要授予在基礎學科研究方面有重大發現的教授或實驗專家。依據之一,基礎學科研究的不斷深入,能進一步加深人類對世界的構成,對宇宙與生命的認識。譬如W和Z兩種基本粒子的發現,雖不能像製造一台實用的機器那樣為人類服務,但它們對人類認識自然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依據之二,重大的技術發明固然能造福人類,但技術擁有者通過技術的推廣已獲巨大經濟效益,近百萬美元的獎金對他們來說可能只是添個數而已,可對於大學或實驗室里的教授們來說,一百萬可是筆大數目。
這一原則在物理學領域一直得到遵守與堅持,幾乎百分之百的物理學獎得主都是大學教授或實驗室里的學者,他們沒有自己的實業或公司。以教授們的工資來說,如是一人獨享獎金,的確相當於20年的薪水收入,仍然符合諾貝爾的初衷。在化學或醫學領域,雖有一些得主也擁有自己的發明與專利,但評委會選擇的也大都是學院里的研究專家。

『貳』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2010年9月29日宣布,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迄今為止與地球類似的行星.該行星繞太陽系外的
A、由ω=
可得周期小,角速度大,故A正確.
B、由於不知道這顆行星的繞行半徑,故不能確定中心天體的質量,故B錯誤.
C、最大繞行速度為第一宇宙速度,mg=m
得v=
『叄』 「宇宙」這個詞是誰最先提出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1917年,A.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運用他剛創立的廣義相對論建立了一個「靜態、有限、無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現代宇宙學的基礎。1922年,G.D.弗里德曼發現,根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場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靜態的,它可以是膨脹的,也可以是振盪的。前者對應於開放的宇宙,後者對應於閉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個膨脹宇宙模型.1929年 哈勃發現了星系紅移與它的距離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這一發現是對膨脹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紀中葉,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模型,他們還預言,根據這一模型,應能觀測到宇宙空間目前殘存著溫度很低的背景輻射。1965年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證實了伽莫夫等人的預言。從此,許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標准宇宙模型。1980年,美國的古斯在熱大爆炸宇宙模型的 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了大爆炸前期暴漲宇宙模型。這一模型可以解釋目前已知的大多數重要觀測事實。 宇宙圖景 當代天文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層次結構的、像布一樣的、不斷膨脹、物質形態多樣的、不斷運動發展的天體系統。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在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擔任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有一句熟悉的格言是「任何事都是相對的。」但愛因斯坦的理論不是這一哲學式陳詞濫調的重復,而更是一種精確的用數學表述的方法。此方法中,科學的度量是相對的。顯而易見,對於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依賴於觀測者本身。 在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天德皇軍隊通過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們都湧向窗前喝彩助興,小孩子們則為士兵發亮的頭盔和整齊的腳步而嚮往,但愛因斯坦卻恐懼得躲了起來,他既瞧不起又害怕這些「打仗的妖怪」,並要求他的母親把他帶到自己永遠也不會變成這種妖怪的國土去。中學時愛因斯坦放棄了德國國籍,可他並不申請加入義大利國籍,他要做一個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戰過後,愛因斯坦試圖在現實的基礎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夢想,並且在「敵國」里作了一連串「和平」演說。他的思想和行動,使他險遭殺身之禍:一個抱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俄國貴族女刺客把槍口偷偷對准了他;德國右翼刺客們的黑名單上也出現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懸賞兩萬馬克要他的人頭。為了使自己與這個世界保持「和諧」,愛因斯坦不得不從義大利遷到荷蘭,又從荷蘭遷居美國,而且加入了美國國籍。他認為,在美國這個國度里,各階級的人們都能在勉強過得去的友誼中共存下去。 (節選自《應用寫作》學術月刊1985年第5-6期《愛因斯坦的反省》) 十九世紀末期是物理學的大變革時期,愛因斯坦從實驗事實出發,重新考查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在理論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 他的廣義相對論對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有很大的影響。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成功地揭示了能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 堅守著「 上帝不擲骰子 」的 量子論詮釋( 微粒子 振動與平動的矢量和) 的決定論陣地,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恆星能源來源的難題。 近年來發現越來越多的高能物理現象,狹義相對論已成為解釋這種現象的一種最基本的理論工具。其廣義相對論也解決了一個天文學上多年的不解之謎——水星近日點的近動[這是牛頓引力理論無法解釋的,並推斷出後來被驗證了的光線彎曲現象,還成為後來許多天文概念的理論基礎。 2009年10月4日,諾貝爾基金會評選「1921年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為諾貝爾獎百餘年歷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獲獎者之一。(其他兩位是1964年和平獎得主馬丁路德金、1979年和平獎得主德蘭修女。)
『肆』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前段時間宣布,天文學家在銀河系新發現一顆太陽系外行星gliese 581g,這顆行星可能像
忽略星球自轉的影響,根據萬有引力等於重力,列出等式:G =mg, 得星球的質量為:M= 據題:gliese 581g直徑是地球的1.4倍,重力加速度是地球重力加速度的1.6倍,代入解得該行星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136倍. 由於這顆行星在太陽系外,所以太空梭的發射速度至少要達到第三宇宙速度. 故答案為:3.136,第三.
『伍』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2010年9月29日宣布,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迄今為止與地球最類似的行星,該行星繞太陽系外
A、根據G =mr ω2=mr()2,得T=
『陸』 邵逸夫獎是天文學的最高國際獎項嗎
諾貝爾獎 天文學獎按物理學獎頒發 是最高獎項 邵逸夫獎(英文:The Shaw Prize)由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人邵逸夫爵士於2002年11月創立。首屆的頒獎禮在2004年9月7日在香港舉行。邵逸夫獎基金會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頒授一百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並設有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數學科學獎,共三個獎項;它是個國際性獎項,形式模仿諾貝爾獎,由邵逸夫獎基金會有限公司作管理。
是國際性獎 但不是天文學最高獎
中國天文最高獎項—張鈺哲獎 法國天文學會最高獎項——皮埃爾·讓森獎 國際業余天文發現最高獎-埃格•威爾遜獎 荷蘭科學最高獎Spinoza Prize獎 格魯伯基金宇宙學獎(這是宇宙學最高獎項,屬於天文學界的最高獎項之一) 由格魯伯基金會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共同設立,獎勵在宇宙學領域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Gruber宇宙學獎 由一位愛好宇宙學的商人Peter Gruber在2000年設立,每年頒發一次。獎勵傑出的天文學家、宇宙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或者科學哲學家。 等等
『柒』 (2011宣城二模)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2010年9月29日宣布,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迄今為止與地球最類似的太陽系
A、由於這顆行星在太陽系外,所以太空梭的發射速度至少要達到第三宇宙速度,故A正確. B、由於不知道這顆行星的繞行中心體,該行星的公轉速度與地球比較無法確定,故B錯誤. C、忽略星球自轉的影響,根據萬有引力等於重力列出等式:
=mg,g= 這顆行星的重力加速度與地球相近,它的半徑大約是地球的1.9倍,所以它的質量是地球的3.6倍.故C錯誤. D、要在該行星表面發射人造衛星,發射的速度最小為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v=
『捌』 有沒有關於宇宙星空的網站或App,孩子想了解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有的,搜一下Stellarium(虛擬天文館),下載一個客戶端,就可以看天空了。 Stellarium是一款免費開源的GPL(自由軟體基金會GNU通用公共許可證)軟體,它使用openGL技術對星空進行實時渲染。軟體可以真實地表現通過肉眼、雙筒望遠鏡和小型天文望遠鏡所看到的天空。 這個軟體有中文版的。你自己找一下。
『玖』 中國基督徒作家基金會專業作家裡程是誰
里程 本名馮秉誠,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1987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在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和西方儲備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工作。1993年後,在威斯康星醫學院從事基礎醫學研究工作。曾長期崇尚無神論和個人奮斗,大約在美國十年左右,認識了基督信仰是客觀真理,歸信基督。1992年復活節受洗。1997年蒙召專職傳道。1999年秋季,進入美國海外神學院學習,後在美國加州獲神學學位,並按立為牧師。曾在中國基督徒作家基金會工作,他最有影響的書是《遊子吟》(作者署名 里程)。該書從天文學 醫學、生物學 歷史學 社會學等多角度闡述宇宙有一位神,貌似客觀,據稱該書對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堅信的無神論產生顛覆性影響 另外著書:《領人歸主》。
與基金會宇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易方達國債
發布:2021-04-21 17:12:16
瀏覽:9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