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林草局發文明確:2020 年底前,停止養殖竹鼠果子狸等 45 種野生動物,對此你怎麼看
告訴大家一個務實的問題。
請注意,這可是禁止養殖。人類進化,進化的過程中,對不同動物進行養殖,擴大人類的蛋白質來源多樣性與豐富性,因為養殖可以保證品質,同時防止動物出現疾病和寄生蟲。所以,我反對吃純野生動物。而增加養殖動物的多樣性,是利國利民的事。
比如,一個國家出現了豬流感,超過50%的豬要銷毀;市場豬肉供應短缺,人民的蛋白質來源出現危機。豬流感類急性傳染病,不可能馬上發明特效葯,不可能馬上恢復豬肉生產。此時,竹鼠、果子狸的肉類供應可以短時間增產進行替代作用。因為大型畜類急性傳染病,不可能跨物種同時爆發,所以擴大養殖動物的多樣性,使得不同畜類的肉類供應形成互補與替代效應。保證人類的蛋白質供應。
我提出了一個「蛋白質安全」的概念,即社會要保證人類蛋白質的充足供應,即使發生嚴重家畜傳染病,或者肉類運輸中斷的情況。同一種家畜病,不會跨物種傳播。豬牛羊鹿都是偶蹄目家畜,雞鴨是鳥類,魚類是蛋白質補充;如果出現偶蹄目共患病怎麼辦?
我們要有竹鼠(嚙齒目),馬肉(奇蹄目),狗肉(食肉目犬科),果子狸(食肉目靈貓科)…………
這就是保護人類蛋白質安全的肉類風險對沖,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蛋白質多樣性才是正道。
❷ 5月8號國家林草局出台那些動物可以養
8號國家林草局出台了很多動物可以養的。
❸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致歉,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麼事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表示“全面禁止野生動物是不合理的”,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對。本來人們對於野生動物的意見就不一樣,有的人認為野生動物需要好好保護,不能產生交易。但是總有人看中了野生動物的市場,獵殺野生動物。
為了平息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因發表這篇文章而導致網友內心的怒火,也是為了保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網友心中的印象,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立即就在網站上發表了聲明,向網友道歉。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本來就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而存在的,但是這時候卻有工作人員在緊要關頭發表這樣對協會的聲譽不好的文章,協會內部肯定會對這件事做出嚴肅的處理。
❹ 有哪些野生動物會在2020年底前停止養殖
抓捕野生動物是犯法的事情,我們都知道野生動物味道鮮美,但在我們人類的活動中越來越少,所以必須保護起來,然後咱們想到了人工養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很多平常見不到的一些動物,都被我們大規模養殖,可以放上人們的餐桌享用,但是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導致政策有變,很多動物養殖不了,那麼有哪些野生動物在2020年底前停止養殖?比如說竹鼠,這是一種類似於老鼠的生物,只不過比老鼠龐大,還有豪豬,也是野豬的一種,都不允許人工養殖。
就算我們吃不到這些野味,也不要有捕殺野生動物的思想,這不僅僅是違法的行為,更是對生態的破壞,要知道我們生活和周圍環境息息相關,生態好了,我們生活才能好。
❺ 中科院團隊成功揭秘蝗災罪魁禍首有什麼意義
中科院團隊成功揭秘蝗災罪魁禍首的意義是將極大改變防治蝗蟲的對策和技術,這項研究成果將從多個方面改變人們控制蝗災的理念和方法。
中國科學家歷時數十年持續研究,最近取得里程碑突破——發現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inylanisole,4VA)對群居型和散居型飛蝗的不同發育階段和性別都有很強的吸引力,並定位蝗蟲錐形感器中的嗅覺受體OR35是4VA的特異性受體。
8月13日,中科院在北京就這項成果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康樂院士表示,該團隊的最新研究,首次從化學分析、行為驗證、神經電生理記錄、嗅覺受體鑒定、基因敲除和野外驗證等多個層面,對飛蝗群居信息素進行全面而充分的鑒定和驗證,發現並確立4VA是飛蝗群聚信息素。而且,這不僅是在昆蟲界,也是在動物界第一次發現4VA。
(5)國家林草局基金會羅艷擴展閱讀
雲南遭蝗蟲「襲擊」,無人機緊急出動:
黃脊竹蝗是一種危害竹子、芭蕉以及少量玉米等作物的蝗蟲。截至7月25日,雲南省共發生黃脊竹蝗的危害面積是140623畝,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已成立工作指導組,趕到蝗蟲主要發生區域—— 雲南普洱的江城縣,與當地共同採取防治措施。
7月26日上午,在江城縣曲水鎮的玉米地里,部分玉米葉遭到了黃脊竹蝗啃食,防治人員啟用了無人機開展飛防作業。
雲南省普洱市江城縣副縣長 蔣忠銀:在邊境線一帶用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設立遷飛截流帶, 盡全力把蝗蟲在邊境線消殺。
針對交通不便,不適宜無人機和霧炮防治的森林中,專家組建議採用煙劑補防補漏,避免遺留的成蟲交配產卵,形成蟲源地。
截至7月25日,雲南省共發生黃脊竹蝗面積140623畝,其中林地107638畝,農地32985畝,涉及3個州(市)7個縣28個鄉鎮。目前防治面積累計354667畝次。
❻ 種植彩紅楊怎麼樣有前景嗎
那麼因為這種植物它的適應能力比較好,抗能力也比較好,那麼它是不錯的一種綠化植物,所以這種情況的話,它應該是不錯的,非常的有自創前景。
❼ 關於蝗災的罪魁禍首,中科院團隊是如何發現的
近日,中科院團隊成功揭秘蝗災罪魁禍首。據悉,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康樂院士團隊發現一種蝗蟲群聚信息素分子,揭示了蝗蟲聚群成災的奧秘。這一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康樂團隊通過分析群居型和散居型飛蝗的體表和糞便揮發物,在35種化合物中鑒定到由群居型蝗蟲特異性揮發的氣味——4—乙烯基苯甲醚(4VA)。8月13日,中科院在北京就這項成果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康樂院士表示,該團隊的最新研究,首次從化學分析、行為驗證、神經電生理記錄、嗅覺受體鑒定、基因敲除和野外驗證等多個層面,對飛蝗群居信息素進行全面而充分的鑒定和驗證,發現並確立4VA是飛蝗群聚信息素。而且,這不僅是在昆蟲界,也是在動物界第一次發現4VA。
“長期以來,人們對於蝗災的防治主要依賴大規模噴施化學殺蟲劑。”康院士表示:“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蝗蟲群居的奧秘,也將從多個方面改變人們對抗蝗災的理念和方法,使蝗蟲的綠色和可持續防控成為可能。”
❽ 沈陽國家林草總局野生動物監測站是一個什麼單位
是屬於市財政開支,是屬於事業單位的性質。
❾ 華農兄弟為什麼不養竹鼠了
因為權威專家解釋過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來源於竹鼠、獾等野生動物。為了公眾的健康,也為了傳播的效果,靠竹鼠起家的華農兄弟暫時和竹鼠劃清界限,也是合情合理。
華農兄弟向澎湃新聞介紹,也在「等政策」。看起來,讓另一隻靴子早一點落地,或許才能給華農兄弟送上一顆定心丸。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養竹鼠,到底安全不安全,這個問題,一時之間很難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不同專家的意見也有分歧。
有專家認為,經過幾十年的大規模養殖,竹鼠的安全性已經有保障,但也有專家針鋒相對地認為,幾十年的養殖時間遠遠不夠,最起碼現在竹鼠連檢疫規程和屠宰規程都沒有。這也是雖然竹鼠網路知名度高,但卻無法網店售賣的原因,拿不到檢疫證明。
(9)國家林草局基金會羅艷擴展閱讀:
新冠肺炎爆發後,國家林草局等三部門規定:禁止轉運販賣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1日聯合下發《關於加強野生動物市場監管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
要求各地各有關單位加強重點環節重點場所監管,突出飼養、繁育、運輸、出售、購買等環節,加強檢驗檢疫力度,對竹鼠、獾等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在其飼養繁育場所實施封控隔離,嚴禁對外擴散,禁止轉運販賣。對其他未經檢疫合格的野生動物,一律嚴禁進入市場。
❿ 森林公安局為何不與大公安合並
森林公安局因為其特殊的職能屬性,與普通公安局在工作上有所不同,所以不能簡單的合並入普通公安隊伍,而是接受公安部和國家林草局的雙重管轄。
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國家森防指辦公室)職責:
1、指導森林公安工作,組織擬定森林公安政策、法規、制度並監督執行。
2、管理森林公安隊伍,承辦森林公安機構設置、警力配備、警銜審批、領導幹部協管、表彰獎勵、教育培訓和優撫工作,歸口管理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協管長春森林公安培訓中心。
3、指導森林公安系統警務督查,督辦森林公安機關民警重大違法違紀案件,指導森林公安機關宣傳和理論研究工作。
4、協調和督促查處特大森林案件,組織打擊破壞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的統一行動、專項斗爭和專項治理。
5、指導林區社會治安治理工作,指導林區禁毒工作,指導森林公安系統行政執法工作和行政法制建設。
6、指導森林公安系統裝備建設,指導森林公安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森林公安發展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
7、負責聯系指揮部成員單位,貫徹執行國務院、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的決定和部署。負責檢查各地區、各部門貫徹執行森林防火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重大措施情況,協調解決森林防火中的問題。
8、負責掌握全國森林火情,發布森林火險和火災信息,組織開展森林防火宣傳工作。
9、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全國森林火災防控工作。組織擬訂森林防火工作的政策法規、制度並監督執行;組織制定並實施森林防火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組織、指導、協調武警森林部隊和專業森林防撲火隊伍的防撲火工作;指導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監督檢查專項資金使用落實情況。
10、協調指導重特大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組織擬訂並實施國家重特大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制定並實施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重特大森林火災應急預案;指導各地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編制及演練工作;承擔與周邊國家森林防火協定的履約工作,指導邊境防火隔離帶的開設;負責國家撲火物資儲備的管理和調撥等工作。
11、督促各地查處重要森林火災案件,組織實施森林消防監督,指導森林防火行政執法工作。
12、指導、協調航空護林工作,歸口管理東北航空護林中心、西南航空護林總站。
13、指導全國森林防火科技建設,組織開展森林防火科學研究和技術標准制定工作,組織協調重特大森林火災火場應急通信保障工作。
14、承擔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日常工作,領導森林防火預警監測信息中心。
15、承辦國家林業局、公安部交辦的其它事項。
(10)國家林草局基金會羅艷擴展閱讀:
一、森林公安體制狀況
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在林業部設公安局,列入公安部序列,接受林業部、公安部的雙重領導。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管理體制。森林公安作為林業部門的職能機構、公安機關的派出機構,以林業部門管理為主,接受公安部門的業務性指導。人員編制在林業部行政編制內調劑解決。可以看出,雙重管理體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是同當時的政治、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的體制是小而全,大而全,政企、政事不分,部門辦社會就是其真實寫照,每個部門都形成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社會、小系統。如鐵路、體制改革前的民航、林業部門,就是一個系統,包含了行政、事業、企業等職能,擁有部門公檢法等司法機關、學校、企業等部門,承擔了職工的學習、就業、退休等後勤保障。在這種體制下,形成了部門辦公安,公安依附於部門的局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計劃經濟體制逐步瓦解,傳統的政企政事不分的體制弊端已經逐步顯現。由於專業主管部門掌握了專業司法機關的人事權和財政權,作為行使國家公共權力的司法機關極易成為部門利益的保護工具,使國家的司法權受到部門分割,難以保證司法機關的公正性和獨立性。
二、森林公安體制改革難
1、受部門干預,森林公安的獨立性和公正性難體現
森林公安作為一個專業性的警種,其主要職責是在國家林業局和公安部的授權下,按照《刑法》、《刑事訴訟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規,負責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森林火災刑事案件和林業行政案件的查處。由於森林公安不同於其他普通行政執法機關,其身份是人民警察,必然比其他的行政執法部門擁有更大的強制力和執法權威,因此在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森林公安這把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刀是掌握在林業主管部門的把中,形象地說: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由於森林公安管轄的是同林業主管部門存在千絲萬縷利益聯系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行政、刑事案件,因此主要打擊對象是林業系統外部的違法犯罪分子。而林業系統本身是政企事合一的部門,既當裁判員(其下屬的林業行政、事業單位如〈資源管理中心、檢查站、森林公安〉分別負責森林資源的規劃設計、木材運輸檢查、違法犯罪打擊等職責,又當運動員(其下屬的的林業事業、企業單位〈如林場、森工局等〉必然是以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為目標)。如果林業系統內部發生破壞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事情,或者違法犯罪分子同林業主管部門存在利益關系,森林公安很難發揮職能作用。因為林業主管部門掌握了森林公安的財政權和人事權,森林公安只是林業主管部門下屬的一個單位。新疆鞏留林場特大毀林案、福建泰寧縣特大燒炭毀林案均是這樣的案例。而2006年《焦點訪談》播出了雲南省江城縣非法砍伐熱帶雨林及黑龍江省鐵力市林業局把其下屬的東升國有林場的天然次生林作為荒山荒地建設興建陵墓進行銷售的違法犯罪事實,由於存在主管部門的背景或同主管部門存在利益聯系,森林公安根本就難以作為。
由於現行雙重管理體制決定了森林公安是為林業部門利益服務的,當兩者發生沖突時,司法的獨立公正必然會服從林業部門的利益。按照《森林法》第20條規定,森林公安並非法律法規授權單位,而是在林業主管部門授權下進行獨立執法或以林業主管部門的名義進行執法,受制於林業主管部門。而刑事案件偵查雖然是公安部門的職責,但林業主管部門可以通過手中掌握的人事權和財政權進行干預。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實現獨立公正執法只能依靠森林公安民警個人的責任心和思想覺悟來打破部門利益對森林公安的束縛,但是,當前體制下代價和成本太大,森林公安只能趨利避害選擇沉默,甚至為其保駕護航。
2、合理利用警務資源,樹立森林公安隊伍良好形象和權威難
根據公安部的相關規定,警車必須警用、警管、警駕,人民警察不得從事非警務活動。而在森林公安,現實情況卻是林業主管部門往往利用森林公安的身份辦理警車牌照,然後由林業主管部門自己駕駛,而森林公安自己卻缺乏相應的交通工具去辦理案件,有的要用車還必須到林業主管部門去審批,出現林業主管部門開豪華警車,森林公安執行警務活動開民用車甚至沒有車的怪狀。由於森林公安的身份特殊,擁有普通行政執法人員所沒有的強制力,林業主管部門可以隨意調用警力去從事與人民警察無關的非警務活動,嚴重損害了公安隊伍的形象和權威。如雲南某縣林業局局長(非警務人員)駕駛警車到昆明從事非警務活動,兩次被雲南省公安廳警務督察查獲。而中原某地區林場設立的森林派出所沒有警車,而林場買的車卻掛上了警車牌;林場從天然林保護工程開始之後發展旅遊,派出所的人被林場安排工作,有的出去搞旅遊宣傳,有的搞景區建設,有的搞景區檢票、看門等工作,而本身的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的職責無法有效履行。這種情況在全國不同程度存在,由於不屬公安機關直接管轄,公安部門的警務督察無法落到實處,即使被抓也只能處理森林公安。
3、外行領導森林公安,森林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難
20公會議提出:推動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重點就是要實現「四統一五規范」(統一考錄制度、統一訓練標准、統一紀律要求、統一外觀標識、規范機構設置、規范職務序列、規范編制管理、規范執法執勤、規范行為舉止)森林公安在雙重管理體制下,林業主管部門並不具備管理公安隊伍的條件和經驗,只是按照林業部門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而地方公安機關在缺乏相應的權利下沒有責任心去管理,在兩頭管理兩頭都管不好的情況下,致使森林公安在正規化建設嚴重滯後,成為公安系統中的「雜牌軍」。從「四統一五規范」的標准來看,森林公安存在執行和落實難,特別是以下方面執行和落實更難:
第一、執行統一考錄制度落實難。統一考錄制度即繼續堅持「凡進必考」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省級統一考錄制度。由於地方公安很早就解決了政法專項編制,因此人員都是統一通過公務員招考進來,素質較高。而森林公安在國辦發42號文件出來之前,只能從林業系統內部調入,素質總體較低,而林業主管部門領導往往利用手中的權力把有裙帶關系的人塞進森林公安,造成近親繁殖,缺乏活力和動力。在較早解決政法專項編制的省市,如廣東省,即使是公務員招考,林業主管部門往往也利用手中的人事權千方百計地來影響公務員考試。
第二、執行統一訓練標准落實難。根據《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訓練條令》,全面實施民警上崗和首任必訓、職務和警銜晉升必訓、基層和一線民警每年實戰必訓的「三個必訓」制度。森林公安由於供養體制不順,缺乏相應的基礎設施和資源,除了晉升警銜到南京森林公安專科學校培訓外,民警上崗和首任培訓都必須藉助於地方公安機關力量,而基層和一線民警實戰培訓嚴重缺乏。2004年開始,公安部要求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大練兵活動,有效提高了人民警察的隊伍形象、戰鬥力和精神面貌。森林公安則處於一個尷尬的處境,因為僅憑森林公安的力量和資源難以進行大練兵,而林業主管部門又是外行,因此,在大練兵活動中森林公安要麼劃入地方公安統一實施,要麼自己小打小鬧,有的甚至作表面文章,敷衍了事。
第三、執行統一紀律要求落實難。近幾年來,《人民警察法》《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條令》等法律法規相繼出台,2003年公安部又出台了「五條禁令」,《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紀律條令》即將頒布實施,全體公安民警必須嚴格執行。而森林公安在林業主管部門領導下,違反黨紀政紀按照組織關系應由林業黨組(黨委)的紀檢部門進行監督查處,但森林公安又是人民警察,以人民警察身份違反各種規章制度必須由公安機關的紀檢、督察部門去監督查處。兩個紀律監督部門要麼出現交叉管理,要麼誰都不管。而在林業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濫用警務資源的現象時有發生,對於此類現象林業部門的紀檢部門無法監督,公安部門的紀檢部門監督不到。
第四、執行規范機構設置落實難。同地方公安簡單明了的組織領導關系相比,森林公安由於是雙重領導,加上上級森林公安下管一級的規定,造成機構設置五花八門。名稱方面,除森林公安之外,還有叫「林業公安」、「森林警察」,機構方面有的叫「××林業局公安分局」,有的叫「××公安局森林分局」,有的叫「某某森林公安(林業公安)分局)」,有的叫「××森林警察大隊(支隊)」,有的是內設科室,叫「某某林業公安(森林公安)科(處)(局)」,省、市、縣三級不一,一個機構,多個牌子。內設機構方面,也各種各樣,搞小而全,機關化和官僚化嚴重,缺乏實戰化和統一的規范設置。
第五、執行規范編制管理落實難。森林公安在國辦發42號文件出台之前,規范編制管理根本無從談起,因為企業、事業、行政編制人員都有,國辦發42號文件出台至今已兩年多,全國好多地方到目前為止,還未按文件規定落實。森林公安正規化建設方面嚴重滯後,根源在於林業主管部門只是一個專業環境資源管理部門,其職能和屬性同公安機關有根本區別。而在地方公安機關又疏於管理的情況下,僅僅依靠森林公安自身的力量難以貫徹落實。
4、受部門利益保護,森林公安警察身份同行政執法主體分離
即森林公安行政執法主體體現難按照《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行使林業行政處罰權,是林業行政處罰的唯一主體。對於《森林法》第39、42、43、44條規定的行政案件查處,森林公安作為林業主管部門的內設機構,既不屬於《行政處罰法》規定中法律法規授權組織,也不屬於受委託組織,而是一個根據法律規定由部門授權的特殊組織。對於其他案件的查處,森林公安則屬於林業主管部門的內設機構,按照《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機構的內設機構是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單獨作出處罰決定的。沒有獨立的行政處罰權,致使執法主體難以認定,民警的合法權益和警務活動得不到有效保障。當森林公安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作出行政處罰時,此時森林公安民警應該算是以人民警察的身份去執行警務,按照《人民警察法》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的規定,應該可以享有相應的合法權益和警務保障。如在遇到暴力抗法、嚴重妨礙執行公務等情況時,可以使用警械直至武器來保障民警的人身權益,以完成法律、法規賦予的任務。而以歸屬林業主管部門名義作出行政處罰時,森林公安機關不是一個獨立的行政處罰主體,身份是林業主管部門的普通行政執法人員,不再享有法律法規賦予人民警察的合法權益和警務保障。但從國家林業局的規定來看,無論森林公安執行那一類行政案件,其身份都是林業行政執法人員。即使是查處授權案件,根據國家林業局授權令第三條規定,也必須持有國家林業局核發的林業行政執法證件,表明森林公安民警查處林業行政案件時的身份是林業行政執法人員,而不是人民警察。穿著人民警察的警服去查處林業行政案件,其身份卻是普通行政執法人員,所有相關法律法規關於警察權的規定都不能應用到林業行政案件上來,極大削弱了民警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其他警種沒有類似的情況,如鐵路警察、緝私警察、民航警察,他們都是由法律直接授權如《鐵路法》《海關法》《民航法》,然後再按管轄范圍直接行使行政處罰權和刑事偵查權,根本不存在身份和主體模糊復雜的現象。之所以行政執法主體模糊和身份復雜的情況,根源在於部門利益保護。林業主管部門為了確保自己作為唯一的林業行政執法主體地位,既要控制森林公安又要讓森林公安發揮作用,在立法上設計出《森林法》第20條,由此引發了森林公安行使行政處罰權的身份和主體的討論和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