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歐美同學基金會-中華文化基金到底是做什麼的
歐美同學基金會-中華文化基金是一個建立在具有自我維持的資金上,以服務慈善和慈善事業為目的的非營利機構。獨立非營利性基金會的存在是為了支持種種問題和原因。企業會從其利潤中出資建立私有的非營利性組織來推廣它們的品牌並影響其周圍的社區。企業及其同名基金會往往有密切的關系。企業基金會給其資助者提供大量的資助計劃。
是它是一個獨立的法人組織,經常有其自己的捐贈,並且與其他私人基金會一樣受相同規則和法規支配。
獨立基金會有著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的使命,通過建立這種類型的企業、制定企業社會責任標准,或者是與無社會責任的企業做斗爭。
『貳』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的拯救中國虎團隊
拯救中國虎的團隊不僅由全體基金會工作人員組成,還包括了大量志願者及支持者。我們對所有付出了辛勤勞動的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正因為你們,基金會的資金才能更好的落實到老虎野化訓練項目上。
以下是基金會主要成員:
-------------------------------------------------------------------------------- 理事
許志明博士,現任中國寬頻產業基金合夥人。在此之前,許博士在2003年到2005年曾任Tom在線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2002年至2005年任Tom集團的高級顧問。1999年到2001年,許博士工作於香港的華潤集團,在該集團下屬的三家上市公司擔任董事總經理和執行董事職務。在從事公司管理工作之前,許博士在香港從事投資銀行的工作,包括1993年到1995年在野村國際擔任副總裁和聯席董事,1995年到1998年在英國國民西敏銀行大中華區投資銀行部擔任主管兼董事,1998到1999年在波士頓銀行擔任大中華區投資銀行部主管。許博士的職業生涯是從1986年到1989年在北京的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擔任經濟學家開始的。許博士於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學專業並獲理科學士學位,1986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碩士學位,1993年獲得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理事
香港著名珠寶設計師。曾在巴黎、渥太華及紐約受教育。他的珠寶設計靈感源自東方哲學,神秘主義及中國文化。他曾在世界各大著名城市舉辦個人展。他的作品被香港文化博物館及法國蒙彼利埃博物館收藏。他熱愛大自然和野生動物,曾在多方面支持拯救中國虎。 顧問
Claudine曾任拯救中國虎的總經理和理事。她是Tang the Tiger Cub 兒童故事書的作者。(www paddyfield com,)她同插圖藝術家一起將此書全部收益捐贈到拯救中國虎行動計劃中。她還曾作為自由撰稿人為SCT多次投稿,曾發表在亞洲地理與南非早報上。她曾走入校園,向香港學生宣傳SCT的行動計劃。Claudine對老虎的熱愛源自她曾經作過一個老虎在叢林中快樂玩耍的夢。夢境栩栩如生,讓她覺得自己冥冥中註定與老虎有著某種聯系。 顧問
麥克皮徹1999年從巴克萊銀行亞太區副總裁的職位上退休下來,此前,他在該銀行做了7年的首席運營官。作為一個香港居民,他在亞洲和歐洲有很多非執行的管理者職位,並且有許多在業務部門范圍內的「天使」投資。他的愛好是馬拉松和冒險活動。 顧問
曾在中國、美國、英國接受教育,喬凌90年代初離開了文化部下屬的國家圖書館國際聯絡官的職位,並隨後在不同的國際公司擔任咨詢工作,為其在中國發展業務提供幫助。作為英國居民,她頻繁往返於英國、中國和香港之間,並在很多項目中擔任管理者職位,這些項目包括文化領域以及自然保護領域。 志願者
徐劍龍擁有自己的公關策劃公司EC Square,曾多次為SCT在公關宣傳上給與幫助支持。 總經理
平面設計和傳媒專家。曾在電影、電視、出版業及公司企業任職。「我一直以來是環保志願者,曾參加綠色和平、海洋保護協會、鈴木基金會等組織的公益活動。我很榮幸能加入拯救老虎的行列。
-------------------------------------------------------------------------------- 顧問
趙先生是中央電視台環境保護宣傳節目《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的奠基人,他是中國許多重要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和評論員,其名在中國已是家喻戶曉。同時他也是中央電視台的資深教師之一。 科學顧問
陸厚基是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的退休教授,曾經擔任過國際生物保護學中心的主任,主要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瀕危物種管理和哺乳動物行為生態的研究。他對中國的貓科動物,特別是大型貓科進行過深入研究,並努力參與保護中國虎的工作。過去十年中,他為國內外自然保護人員開設了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培訓課程,並寫有一系列論文和有關哺乳動物的著作。同時陸教授還是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貓科專家組及繁殖種群保護專家組的成員.
張琳
張琳曾是拯救中國虎在北京的聯絡人。在加入奧美廣告後,她仍然堅持作為志願者繼續為拯救中國虎服務。
王亮
志願者
拯救中國虎在中國南部的聯絡人。
林花苗
項目協調人
林花苗是拯救中國虎現任北京聯絡人。在加入SCT之前,曾多年作志願者為SCT服務。憑著對老虎及動物的熱愛,林花苗將拯救中國虎,保護動物視為她一生的事業。
-------------------------------------------------------------------------------- 創始人、理事
原籍中國北京,畢業於北京大學英美文學系,後移民比利時,在美國沃頓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她曾在義大利為世界知名品牌費拉(Fila)、貝納通(Benetton)和古奇(Gucci)公司擔任品牌認證官。離開服裝界後,她將自己的一腔熱情全部投擲在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上。她先後在英國、美國和香港創立了「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旨在提高生態保護意識,並為中國保護其旗艦動物——特別是最瀕危的華南虎——提供資金。 主席、理事
斯圖爾特在銀行投資上有著多年的成功經驗。他熱愛大自然,始終熱情支持「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的慈善工作,是該基金會以及中國虎野放試驗計劃的主要資助者。 財務,理事
大為是一個投資銀行家,但他更願意被看作是一個愛貓人。請他幫助拯救中國大型貓科動物的行動是再合適不做的。 項目協調人
薩拉是在2000年10月加入拯救中國虎的行列的。在她過去從事警務工作的期間,她已積累了七年野生動物(包括老虎)保護的經驗。她曾為「自由誕生基金會」達爾文項目組工作,為老虎專家比利·阿爾將·辛的家鄉——印度達爾文國家公園募集資金,並且擔任肯特郡禁獵大型貓科動物基金會的管理員。她也曾參與瑞吉巍基金會保護瀕危貓科動物的工作,而老虎則始終是她的最愛。1999年當她在印度達爾文國家公園從大象背上看見了第一隻野生老虎時,她對老虎的愛得到了回報。 顧問
1983年,羅伯特·漢森加入了N M Rothschild & Sons有限公司的成長計劃。直至1986年他都是RAM和RIAM的部門經理和金融分析專員。86年他被調到香港的融資部門工作,專為客戶提供有關兼並、合作與投資亞洲的建議,在此期間他學會了欣賞中國藝術,並為中國文化所深深吸引。1996年他成為漢森物流的主席,1997年底,他離開漢森上市公司,並於1998年2月在英國創辦了自己的漢森有限公司,該公司為股東和董事們提供財務咨詢,促使投資者和資本使用方有效的融合。 顧問
作為斯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國際市場顧問,格里和斯皮爾伯格的合作已經跨越了30多個年頭,他本人亦已成為國際電影全球市場營銷中的領頭羊,得到了電影界廣泛的贊譽。他負責環球和派拉們兩家電影公司的國際市場營銷,還為聯合國際圖片社、藝術家聯盟和MGM工作。近期他擔任了夢工廠國際營銷市場部的副總一職。而現在他也為自己的公司提供國際咨詢。
龍鳳
助理
王祥偉
志願者
出生於1992年,新加坡. 他立志長大後能當一名老虎保護使者,希望自己能盡一份力來拯救這世界上的萬獸之王, 老虎。
-------------------------------------------------------------------------------- 主席
修·韋伯斯特畢業於公爵法律學院,是美國華盛頓「韋伯斯特、張伯倫與賓得律師事務所」 (Webster,Chamberlain & Beand)的合夥人之一。作為美國社團管理法律委員會的成員,他專門為非營利組織,包括慈善團體、專家組、技術、社科和貿易協會提供涉及免稅、集資、管理、合約以及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咨詢與服務。他還為一些美國主要的法律刊物如《法律協會》,《非營利法律和稅務》撰寫文章和提供編輯,此刊物在非營利組織中極負盛名。今年,他所著的《非營利組織領導與工作人員的信託責任》一書由國家事務局出版發行。 理事
野生動物專家蓋利·M·科勒博士在華盛頓漁業與野生動物管理部門擔任研究員已有八年,利用VHF和GPS的遙測,DNA種群估計,GIS資源選擇等多種方法研究猞猁、美洲獅、黑熊和其他肉食動物。他過去是肯亞莫伊大學的資深講師,主講野生生物管理和研究方法,並監督畢業生進行關於非洲獅、雀鳥和大象的野外調查。蓋利博士亦曾任職於愛達何州大學宏諾克野生動物研究所,在那裡研究食肉動物及其棲息地。1990至1991年間,他受託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WWF和宏諾克學院在中國東南部指導了第一次華南虎考察行動,結果促成了中國的拯救華南虎行動計劃。蓋利博士是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貓科動物專家組、野生生物協會、保護生物學協會、法埃西格馬榮譽組的成員,由他撰寫和參與組編的報告及出版物超過20本,如《保護森林食肉動物:美國貂鼠、魚類、猞猁和狼獾的科學基礎》及《山獅、山貓和山狗的季節性資源利用》等。 項目協調人
貝基是莫黑得州立大學Morehead State University (MSU)的生物學學士,1988年獲得該校生物學碩士學位。她曾在中學教授11年生物科學,並兼教大學水平的生物、生態和健康課程。她發起了有獎生態俱樂部,促進了保護意識,各種社團活動,改進環境。在過去十年間,通過積極推廣教育、贊助各環境組織和參與當地及國內外的政治活動,她為野生動物和環境問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除了拯救中國虎的工作以外,她也幫助一些其它環境團體。 理事
史蒂夫是里奇投資管理公司(Ritchie Capital Management)的高級常務理事。他負責全球風險投資和私人股權投資業務。里奇公司(Ritchie)由不同的部門組成,包括媒體/技術、能源和生物技術。其風險投資團隊以紐約做為公司總部,並在Menlo Park、倫敦和香港設立了辦公室。除了在里奇投資(Ritchie Capital)任職之外,史蒂夫通過參與支持其他機構如TERI-NA、德里可持續發展峰會、伊利諾斯工業學院的設計院、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等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在加入里奇投資(Ritchie Capital)之前,史蒂夫在通用電氣投資(GE Capital)公司擔任了13年的高級常務理事。也任職通用電氣權益(GE Equity)的高級常務董事,負責技術和傳播,同時負責全球對100家公司和20筆基金的投資戰略。在加入通用電氣權益(GE Equity)之前,史蒂夫是通用電氣投資(GE Capital)的風險投資常務董事,主要負責內部和外部的風險投資活動,並帶領通用(GE)和通用投資(GE Capital)的革新。
在加入通用(GE)之前,史蒂夫在Booz Allen管理咨詢公司工作,並且是紐約、達拉斯、舊金山、新加坡的金融協會的一名成員。史蒂夫畢業於Southern Methodist大學和沃頓商學院。他目前和他的妻子Alice和他們的兩個兒子Zach和Sam居住在Redding. CT。
--------------------------------------------------------------------------------
南非項目中心(南非):帕蒂·C·威爾金南非項目中心主任
具有超過28年的野生動物研究經驗,包括大型食肉動物的研究和野生動物種群變化趨勢的預測研究。專業經驗包括捕獲野生動物,控制有害動物,無線電跟蹤和環境評估。作為一名專業的生態學家,他曾是一個省級保護部門和南非國家公園的成員。他指導了一個關於伯茲瓦納國家公園獅子生態的研究項目私人基金,並作為坦尚尼亞的主要技術指導與法蘭克福特動物學會/歐洲聯盟簽約。從2001年至今,他擔任私人環境與野生生物顧問工作,工作涉及范圍很廣,包括南非、尚比亞和坦尚尼亞的一系列生態與環境項目。他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羚羊專家組的成員,並擔任南非組的副主席;他也是非洲獅子工作組的成員,同時也為該組的一些分支機構工作。著有兩本關於野生動物管理方面的著作,發表了數篇科學論文和通俗野生動物文章。曾被邀請至國內外大量科學會議和座談會上發言。 顧問
路易斯是一個國際顧問兼戰略領導發展計劃導師,他在1989年創辦了創新領導中心(www cil net),請他服務的公司包括:殼牌,南非Eskom,納塔爾大學,SABMiller,空中大學,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ited Nations(UNAIDS),國際特赦組織和世界自然基金會。他在南非的工作得到了英國上議院的贊賞,而工作計劃也得到了殼牌公司的認可。 顧問
唐是一個專業律師,他在好望角大學獲得了律師資格,然後在格雷律師學院進修,成為了一個高級辯護律師。他是比勒陀利亞商會的前任會長,曾在巴黎國際商會工作。作為比勒陀利亞國家公園的院長,他曾成功地阻止了前環境部長非法開發塔蘭斯凱海岸的行為。他曾擔任國家交響樂團的主席,現任南非國家芭蕾劇院主席一職。 顧問
埃迪是羅瑞公園動物庇護所的創辦人。此基地的建立源自他對鳥類的熱情,在埃迪的努力下不斷擴展。他本人也為拯救中國虎野化及繁育及化提供了很多寶貴意見。 顧問
傑哈德·丹姆是非洲印巴達電子報的編輯(www africanindabaco za)。他還是美國一環保組織的理事(www conservationforce org)。他對環保及野生資源利用有很大的熱情。他曾在世界各國周遊,居住過亞洲,南美及南歐,最後傑哈德這個土生土長的德國人,1994年在南非定居了下來
卡洛斯·塔瓦雷斯
南非老虎谷保留地經理
卡洛斯是南非老虎谷保留地的新任經理。他是葡萄牙血統,但在南非出生。他在比勒托利亞大學完成了自然保護文憑,隨後又完成了獵場管理的高級文憑。他從皮拉內山國家公園的向導開始,十八年的職業生涯一直圍繞著野生動物管理領域。他還擁有FGASA(南非曠野導游聯盟)頒發的三級證書以及SKS證書。他的主要興趣在於野生動物很快開始往野生動物保留地管理方向發展。他曾在南非協助建立私人保留地,在莫三比克開展大型項目。他的專長在於保留地建設管理,曾多次成功改造舊牛欄成為保留地。他擁有保留地日常管理的豐富經驗,包括野生動物重引進、火源管理、防偷盜、清理灌木、航空調查種群、野生動物管理、設計建築以及公路維護等。他也曾為野生動物養殖企業擔任野生動物養殖場和保留地的私人顧問。卡洛斯還是三段空手道黑帶,愛好斯庫巴潛水、納米物理及自然規律。
約翰·梅森黑梅
南非老虎谷保留地助理經理
約翰曾在茨瓦尼技術大學學習野生動物牧場管理。他曾在馬拉克勒公園擔任繁殖牧場管理員,在野生動物捕獲、獸醫工作、照顧及繁殖稀有和瀕危物種等方面獲得獲得大量經驗。他於2008年5月加入拯救中國虎團隊。
傑里米·安德松
保留地顧問
傑里米·安德松專職於野生生物保護事業已30多年,起初是一個祖魯蘭的野外護林員,後來成為了辛巴威和祖魯蘭的生物學家,他在舒舒意保護區(Umfolozi and HluhluweReserves)為野放獅子種群工作了幾年,研究如何在維持獅子種群持續的同時將人獅沖突減到最低。他後來成為匹倫內斯堡國家公園的首席主管,負責保護區一大塊土地的復原工作。這一系列工作涉及從黑斑羚、河馬到大象的數千隻動物。隨後他成為了康瓦納公園的主管,在他的領導下,該公園建立了三個新的保護區和多個放返項目區,其中包括獅子的放返。從1994年起,他擔任非洲、亞洲和中東的野生動物保護顧問,主要關注保護區的發展和復原工作。他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羚羊專家組和非洲獅子工作組的成員,也是固定的國際保護服務機構的成員
里查德·戴維斯
中國虎試驗性保留地顧問
從1984年在保護組織工作,並在該領域中得到了寶貴的經驗,現在他確保保護項目的財政運行,致力於使其更加經濟有效,同時仍然從事瀕危生態系統和物種的保護工作。
馬克·斯塔爾曼斯
中國虎試驗性保留地顧問
一個從事自然保護管理工作19年的生態學家,在公眾、國營、私營部門都有工作經驗。他曾參與非洲的安哥拉、喀麥隆、加彭、莫三比克、南非、多哥和辛巴威及中東的迪拜等國家的一系列保護計劃。他具有林業工程學士學位,澳洲理學碩士學位和動植物環境學博士學位,出版過20多部科普文章,並在國際評論集中發表了一系列論文。除了他本專業的學識和經驗,他也精通地理信息系統、分析遙測技術和數據分析。
維維安·麥肯西
老虎顧問
維維安出生於辛巴威,屬虎,在誇祖魯-納塔爾內地長大。她隨父母移居菲利波利斯地區,從學校畢業後開始焊接防盜門的工作,隨後進入南非電話公司接話員,1997年她搬到推斯普瑞並勝任主管。在為南非電話公司服務九年以後,她跳槽至布魯方丹一家帳篷製造公司從事五年行政工作。
她目前已從公司辭職回到菲利波利斯,加入南非保留地。對她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新工作,而是夢想成真。
約朗黛·楊森 范 任博格
助理老虎經理
約朗黛曾在森特利昂學院學習三年自然管理,第三年在馬拉克勒公園實習。在正式加入馬拉克勒工作之前,她曾在約堡獅子公園擔任向導,協助撫養需要人工撫養的幼崽。她在2008年8月加入南非老虎谷任助理老虎經理。
眾國際野生貓科動物專家就拯救中國虎南非野化項目發表文章予以充分肯定
『叄』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靠譜嗎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的全國性公募型基金會,經專中國人屬民銀行1992年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1993年登記(公募 基證字第0017號),創始人為著名戲劇大師曹禺先生,名譽會長為著名教育家許嘉璐先生。
宗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家法律、法規及各項國家政策,以及社會道德風尚,通過向國內外熱心支持文化事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它組織以及個人募集資金,扶植中華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和活躍社會文化市場及開展其它公益活動。
不放心的話可以上網查他的真實性
『肆』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如何募款
基金會面向公眾募捐的地域范圍是:全國。
基金會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一)向版贊同本基金會宗旨,熱心權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的單位、團體和其它組織、個人,募集自願捐贈的資金、實物;
(二)依法管理和使用各項捐贈的資金、實物及增值收益;
(三)根據需要與可能向下列項目提供資助和支持以及獎勵:
1.海內外文化服務業的交流、合作、咨詢、服務;
2.弘揚、保護優秀民族文化的活動;
3.文化扶貧工作;
4.社會文化領域的理論研究、教育培訓工作;
5.社會文化領域的科研活動及科學技術的引進應用和推廣;
6.有關社會文化典籍的編輯出版;
7.文化演出、比賽、藝術展覽、評比和可能產生重大影響,有良好社會效果的文化活動、會展評選;
8.符合政府主管部門要求的規范、引導、發展文化市場及文化產業的活動;
9.開展全民文化藝術素質普及與提高教育;
10.有發展前途的文化藝術人才的職業培訓、深造;
11.對本基金會事業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的事項。
『伍』 歐美同學基金會中華文化基金發起人是誰呀
歐美同學基金會中華文化基金發起人是董立三,1991年參加工作,商海沉浮數十載,略有斬獲。熱衷於中國傳統文化和公益事業,在國內外曾多次組織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和愛心捐助。涉足於文化、體育、愛國教育多個領域的公益事業。董立三先生現全身心投入到傳承中華文化的事業中,為了弘揚民族精神,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於2015年11月16日與歐美同學基金會共同發起中華文化基金。
『陸』 緙絲的緙絲文化公益基金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和保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緙絲,雙方根據國務院《基金會管理條例》、《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章程》、財政部、民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文件,以及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循平等自願、誠信守法、公眾受益和共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在友好協商並達成共識的基礎上,由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和北京曹美姐緙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籌建「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緙絲文化公益基金」。緙絲基金是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開展的定向活動基金,應按照國家政策法規和基金會章程進行相應工作。
『柒』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 是什麼單位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的全國性公募型基金專會,經中國人屬民銀行1992年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1993年登記(公募 基證字第0017號),創始人為著名戲劇大師曹禺先生,名譽會長為著名教育家許嘉璐先生。
網路上有
『捌』 誰能為中國最有錢的私人收藏家排個順序。
■中國十大民間收藏組織
1.廣東省收藏家協會
2.上海市收藏欣賞聯誼會
3.四川省收藏家協會
4.安徽省收藏家協會
5.湖南省收藏家協會
6.山西省收藏家協會
7.黑龍江省收藏家協會
8.江蘇省民間收藏研究會
9.蘇州市收藏家協會
10.西安市收藏家協會
■中國十大藝術品拍賣機構
1.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
3.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4.上海敬華藝術品拍賣公司
5.上海朵雲軒藝術品拍賣公司
6.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
7.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
8.天津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9.廈門國際商品拍賣公司
10.浙江佳寶拍賣有限公司
■中國十大民間博物館
1. 中國紫檀博物館
2.西安金泉錢幣博物館
3.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
4.古陶文明博物館
5.四川建川博物館
6.深圳青瓷博物館
7.東莞石龍傢具博物館
8.上海包畹蓉京劇藝術博物館
9.天津粵唯鮮博物館
10.上海四海壺具博物館
■中國十大古玩市場
1. 北京古玩城
2.成都送仙橋古玩市場
3.鄭州古玩城
4.潘家園舊貨市場
5.廣州西關古玩城
6.吉林古玩城
7.北京海王村工藝品商場
8.西安中北古玩城
9.太原古玩城
10.合肥城隍廟古玩商城
■中國十大畫廊
1.北京榮寶齋
2.上海朵雲軒
3.北京海王村畫廊
4.上海藝博畫廊
5.沈學仁畫廊
7.北京翰文軒畫廊
6.上海東海堂
8.北京雲峰畫苑
9.北京可創藝苑
10.蘇州吳門藝苑
■中國當代書法家排行榜
1.周慧珺(上海)
2何應輝(四川)
3.孫曉雲(江蘇)
4.田樹萇(山西)
5.羅揚(北京)
6.趙熊(陝西)
7.賈起家(山西)
8.劉顏濤 (河南)
9.唐國強(北京)
10.黎松峭(廣西)
■中國當代畫家排行榜
1. 王明明(北京)
2.何家英(天津)
3.於志學(黑龍江)
4.史國良(北京)
5.孔維克(山東)
6.汪國新(北京)
7.周矩敏(蘇州)
8.關玉良(廣東)
9.王炎林(陝西)
10.王生才(北京)
『玖』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和中華文化發展基金會的區別在那裡啊
你好,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是在民政部登記的公募基金會,文化部是業務主管單位內,93年成立的。在民政容部沒有登記注冊過中華文化發展基金會,但是在黑龍江有一個「黑龍江中華文化發展基金會」,是一個地方公募基金會,也就是只能在登記所在省進行公開募集資金的活動,其業務主管單位是黑龍江省委宣傳部 ,成立於92年。
僅供參考
『拾』 王鴻賓先生是誰
(美國)王氏基金會是已故旅美華僑王鴻賓先生捐贈資產,經美國政府批准創建的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公益團體,其宗旨是,以基金會的收益向文化、教育等領域提供獎學金、贊助金,促進科學、教育和文化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為了鼓勵家鄉青少年努力學習,學成後報效祖國、振興中華,美國王氏基金會在國內先後設立了雷大貞醫學教育獎學金、王氏獎學金、杜玉如師范教育獎學金、王氏優秀特困生獎學金、雷大貞教師獎勵金和昌大王氏優秀特困獎學金等六個獎項。
王鴻賓先生去國萬里,心繫中華,熱心家鄉教育事業。1990年,為了紀念他早逝的母親雷大貞女士,王鴻賓先生在江西中醫學院設立了雷大貞醫學教育獎學金,後又在南昌大學設立了王氏獎學金。為了鞏固與發展這一有利於祖國教育工作的公益事業,王鴻賓先生於1993年捐贈了時值75萬美元的資產在美國設立王氏基金會。之後,為紀念王鴻賓先生的岳母,王鴻賓先生在江西省師范院校設立杜玉如師范教育獎學金。1998年又在江西省農業院校設立王氏優秀特困生獎學金。
王鴻賓先生原籍山東,1927年生於南昌,四十年代畢業於江西工專。後赴美深造,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研究院,在美從事水利工作。在俄勒岡州創立王氏實業投資公司,任董事長。由於過度辛勞,王先生於1994年12月6日病逝於美國波特蘭市。
王氏基金會現任董事長王德咸先生是王鴻賓先生的長子。王德咸先生1964年生於台灣,199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研究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舊金山灣區民權律師委員會律師。1996年和2006年兩次來南昌考察獎學金工作,曾在南昌大學作了學術演講。他表示將繼續為各項獎學金進行資助,使王氏基金會成為促進美國其它基金會在中國(尤其在江西)開展資助活動的表率,為造福社會貢獻力量。
王氏基金會曾經在國內30所學校設立了獎學金。從2005年開始,為了規范獎學金管理,在進一步加大獎勵金額的基礎上,王氏基金會集中在12所學校發放獎學金,每年獎勵名額逾350人。獎學金標準定為研究生、本科生2000元(優秀特困生2000元);中學生1200元;小學生300—500元;小學教師1000元。
每年九月,各有關學校成績優良、品行端正的學生均可提出書面申請,由各校按評選條例評選,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行頒獎大會,頒發獎學金及獎勵證書。
王氏基金會獎學金按照公正、公開、公平和擇優的原則進行評選,它寄託了遠在海外的炎黃子孫對祖國青少年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學生獲獎應視為一種榮譽,應該將獎學金用於補貼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不得用於請客送禮和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