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保險學不如金融會計那麼熱門但我個人覺得還是不錯的喲~~
『貳』 保險學的專業介紹
(一)學科建設。自保險學教育在中國興起,學界對其認識和定位就一直存在較大爭議。一種觀點認為保險學科屬於「大金融」的一部分,隸屬金融專業學科。保險與金融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特別是在金融業混業經營的大背景下,保險業日益注重資金運用,加之精算技術的廣泛應用,強調保險學科的「大金融」屬性,有利於強化保險教學中的金融和數理基礎,合理配置金融方面的教學資源,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金融保險人才。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保險專業被紛紛撒並為金融專業,所涉及教程多以金融、保險知識為主。另一種觀點認為,保險學科不應簡單定位為金融學科,它既涉及了經濟、金融、數學、統計學知識,也涉及了法律和多種專業技術知識,因此保險學科是一種復合學科,需要寬口徑教學。由於認識和定位方面的差異,保險專業被不同的院校分別歸於財金學院、經濟學院、審計學院、商學院、保險學院等不同的學科體系中。
(二)課程設置。目前全國保險專業高校所開設的課程可劃分為五類:一類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數學、外語、計算機及其應用、應用統計、會計等。二是基本理論,如宏觀和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哲學、法學等。三是專業基礎理論,如保險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風險管理學、國際金融學等。四是保險專業課,如財產保險、人身保險、海上保險、再保險、壽險精算、利息理論、健康保險等。五(三)師資配備。經過25年的發展,我國保險教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才,師資力量日益雄厚。據統計,截至2004年,我國共有保險院校86所,總師資1194人,其中教授160人,副教授413人,講師451人,助教170人[1]。這些教師隊伍中,有的是從其他專業轉行研究保險學科的,有的是保險專業自我培養的,還有的則是出於保險綜合教學的需要吸收了相關專業的師資力量。
(四)教材編寫。「八五」期間,中國人民銀行牽頭組織編寫了一套「高等院校金融類教材」,其中的保險教材既體現了保險基礎的普及性,又反映了財產保險、人壽保險等險種的專業特色,為我國早期保險教育事業和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間,教育部又啟動了「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編寫工作,一批新的保險主幹教材面世並在教學中被選用。新的教材既繼承了前人的理論基礎,又總結吸納了我國保險業理論與實踐發展成果,也借鑒了國際保險業最新研究內容。還有的學校積極借鑒國外保險理論研究成果,採用歐美優秀的保險原著直接用於教學。保險主幹教材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豐富了保險教學的內容和視野。
(五)人才培養。設置有保險學本科專業或方向的高校逐年增加,就讀保險學專業的學生也大幅增加。截至2004年,全國保險院校在校生20849人,其中,博士242人,碩士1483人,學士10566人,大專8062人,中專496人。
(六)教育模式。目前,有專家將國內保險學教育分成了以西南財經大學、南開大學和武漢大學為代表的幾種保險教育模式(分別簡稱為「西財模式」、「南開模式」和「武大模式」。見表二)由於辦學歷史、資源稟賦等條件各不相同,這幾種模式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除上述幾種模式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保險教育模式,即位於湖南長沙的保險職業學院模式。該學院由成立於1986年的中國保險管理幹部學院改制而成,目前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和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主管,業務上則由湖南省教育廳管理,集學歷教育、崗位培訓於一體,其中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有全日制脫產、函授兩種形式,本、專科兩個層次共10個專業;普通高等教育有20多個專科專業,在校生近3000人。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保險業現代化、國際化發展要求,具有保險學、保險業務與管理、金融投資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與業務技能,能夠從事商業性保險業務的營銷、經營管理、社會保險基金運作與管理、保險監管等實際工作以及科學研究工作的高級保險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掌握經濟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較系統地掌握保險學的基本理論、業務知識與技能;熟悉我國保險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了解國內外保險理論和實踐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強的外語閱讀能力和相當的外語聽、說、寫、譯能力,能利用外語獲取專業信息;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從事業務工作。
培養特色
通過理論教學,學生能夠系統掌握保險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保險業務技能,獲得經濟、管理、財務、金融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保險綜合業務能力以及證券、投資基本技能。
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外語、高等數學、貨幣銀行學、保險學原理、風險管理、財產保險學、人身保險學、再保險、精算學原理、非壽險精算、壽險精算、保險企業經營管理、保險基金管理與運行、財務管理、經濟法、民法、保險法、海商法、國際風險管理與保險等。
深造機會
本專業相關的會計學、國際貿易、統計學、企業管理等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這些專業均設有與本專業相關的研究方向。學院還設有經濟系統分析與管理博士學位授權點。
就業形勢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畢業生可到中外商業性保險公司從事保險業務的營銷、經營管理;可到社會保障機構、中央銀行、相關監管機構和政府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從事宏觀保險管理工作;也可到外貿公司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管理和研究工作。
全國保險學高校排名 排 序學校名稱水 平開此專業學校數1中央財經大學5★852南開大學5★853中國人民大學5★854對外經濟貿易大學5★855西南財經大學4★856武漢大學4★857中山大學4★858華東理工大學4★859山東大學4★8510天津財經大學4★8511遼寧大學4★8512山西財經大學4★8513北京大學4★8514復旦大學4★8515河北經貿大學4★8516中南財經政法大學4★8517新疆財經大學4★8518蘭州商學院3★8519廣東外語外貿大學3★8520上海財經大學3★85
『叄』 廣東金融學院 專業有哪些
學校概況
學校名稱:廣東金融學院 中文簡稱:廣金 英文名稱: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英文縮寫:GDUF 成立時間:1950 年(中國人民銀行華南分區行銀行學校)
[編輯本段]基本情況
廣東金融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創建於1950年的中國人民銀行華南分區行銀行學校,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管理。2000年,院校管理體制改革後,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同管理,以廣東省管理為主。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為本科院校——廣東金融學院。學校現佔地面積820畝,建築面積約29萬平方米,分設廣州校本部和肇慶校區,校本部位於廣州市天河區,毗鄰風景秀麗的華南植物園;肇慶校區坐落在風景如畫的肇慶星湖畔。 學院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學生16000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職工1000多人,專任教師700人,正高職稱60人,副高職稱200人,具有碩士學歷400人,博士90人。學校還聘有一批校外知名學者和金融界的專家擔任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如 「歐元之父」、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蒙代爾是院的名譽教授。此外,該校還是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在華南地區指定的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考試中心;學校也與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加拿大BC理工學院、美國西阿巴拉馬州大學、英國威爾士教育聯盟等國外教育機構建立了教育合作關系;同時,一些國內金融機構和知名企業在該校設立了獎教獎學金。近60年來,學院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既掌握了金融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實務能力的專門人才,他們遍布全國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金融機構和經濟部門。作為目前全國僅有的三所金融類本科院校之一,學院將主動適應社會需要,加快發展步伐,為地方經濟教育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廣東金融學院校門學院設有金融系、會計系、保險系、經濟貿易系、工商管理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財經傳媒系、法律系、外語系、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系、公共管理系、應用數學系、體育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等十二系二部。開設了金融、保險、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商務英語、經濟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等21個本科及金融管理與實務、投資與理財、財務管理、國際金融、保險、注冊會計師、國際會計、商務英語等20多個專科專業。其中,保險專業是國家級高職高專示範專業;金融專業是省級示範專業和人民銀行總行重點專業。 學院教學設施配套齊全,建有計算機網路中心、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等;擁有4座240個座位的語言實驗室、10間1790個座位的多媒體教室和4座1000多台586型微機的計算機實驗中心;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121萬冊、電子圖書15萬種、中外文期刊2167種;建有模擬銀行、金融、保險、財務會計、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市場營銷、ERP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商務英語等專業實驗室,其中,「金融學科實驗中心」被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同時我校還建有中國金融轉型與發展研究中心,它是我國第一個專門以中國金融轉型為研究方向的研究機構。此外,我校還擁有華南地區收藏最為豐富的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擁有古今中外貨幣藏品10000多種。 廣東金融學院肇慶校區學院重視科學研究,加大投入,建立激勵機制,遴選學科學術帶頭人,組建科研機構,成立了華南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所、勞動經濟和人力資源研究所、會計和審計研究所、工商管理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所、法律研究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等,形成了有一定實力的科研團隊,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近幾年來,我校教師主持或完成了國家級和省級科研課題29項,廳級課題20多項,在國內外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2000多篇,其中在《經濟研究》、《金融研究》、《保險研究》、《世界經濟》和《中國軟科學》等國內權威刊物發表論文50多篇。獲各種獎項36項。 學院除承擔普通全日制教育任務外,還積極開辦本科和專科函授、電大、網路等形式的成人學歷教育和短期幹部培訓。還設有廣州高級金融人才培訓中心、金融英語培訓中心、計算機培訓中心、金融法規培訓中心和自學考試輔導中心,並被廣東省人事廳確定為金融系統省級繼續教育基地。
[編輯本段]校訓精神
廣東金融學院秉承「勤奮、求是、廉潔、開拓」的精神,正加快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確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促進規模、效益、結構、質量協調發展,使學校的各項事業再上新台階,再創新佳績。
[編輯本段]辦學特色
學校堅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發展戰略,堅持「教學為本,特色興校,質量強校,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以金融特色學科為品牌,經、管、法、文、理、工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建設一支與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相適應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我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上的傳統特色和優勢。強化「實訓、實驗、實習」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傳承與銀行、保險、證券業的緊密聯系,打造學校人才培養的特色和品牌。堅持教學科研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積極參與政府與企業決策咨詢,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建設經濟強省、金融強省服務。58年來,很多的校友已經在經濟金融部門擔任了領導職務和業務骨幹,我校因此被譽為「金融界人才的搖籃」。
[編輯本段]發展前景
學院立足廣東、面向全國,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創新辦學機制,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金融行業為依託,構建特色鮮明的專業結構體系與優勢學科。學院以商科類、社會科學類學科為主幹,以金融、保險專業為龍頭,人文科學和工科等學科協調發展,辦成具有高水平的經濟管理類應用型本科院校。
[編輯本段]對外交流
學院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2002年5月,「歐元之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蒙代爾教授來校訪問並受聘為我校名譽教授;美國信諾保險公司在華南地區惟一的LOMA考試中心設在我校,目前該考試中心由香港盈科保險公司提供贊助;美國華盛頓州立格雷港學院、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加拿大BC理工學院、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等國外高校與我校建立了教育合作關系;英國商聯保險公司、瑞士豐泰保險公司、法國安盛保險集團、以及香港新華集團等一批境外金融機構和知名企業在我校設立了獎教獎學金。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創 建 時 期
1950 年 中國人民銀行華南分區行銀行學校正式成立 1951 年 更名為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銀行學校 1953 年 更名為廣東省分行幹部學校 1958 年 廣東省分行幹部學校和廣東省財稅幹部學校合並為廣東省財銀幹部學校 1961 年 廣東省財銀幹部學校和廣東省供銷幹部學校、廣東省糧食幹部學校、廣東省商業幹部學校、廣東省對外貿易幹部學校合並為廣東省財貿幹部學校 1966 年 「文革」開始,學校停辦
復 辦 時 期
1973 年 廣東省銀行學校復辦,同年向社會招生 1979 年 更名為廣東銀行學校 1980 年 開始建設龍眼洞新校址 1981 年 廣東肇慶、海南海口同時設立分校 1981 年 龍眼洞新校址部分建成
發 展 時 期
1985 年 升格為大專,更名為「廣州金融專科學校」 1987 年 廣東銀行學校劃出,改在肇慶辦學,廣州金融專科學校保留中專部 1992 年 更名為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2000 年 學校管理體制改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 2001 年 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和廣東銀行學校合並,廣東銀行學校改為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肇慶校區 2002年10月 學校向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正式提出申辦廣東金融學院的請求 2003年8月 省委、省政府正式擬文上報國家教育部,請求申辦廣東金融學院 2004年3月27日 教育部高等院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在與會專家的投票表決中,以全票通過了我校升格為廣東金融學院的申請 2004年5月13日 教育部頒發了《關於同意在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廣東金融學院的通知》(教發函 【 2004 】 92 號),正式批准我校升格為廣東金融學院。 2004年6月26日 廣東金融學院成立。
『肆』 保險學專業的介紹
保險學專業培養適應保險業現代化、國際化發展要求,具有保險學、保險業務與管理、金融投資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與業務技能,能夠從事商業性保險業務的營銷、經營管理、社會保險基金運作與管理、保險監管等實際工作以及科學研究工作的高級保險人才。
『伍』 介紹一下金融保險專業
你是問金融還是保險?我們學校金融是個大專業,下設保險、信用、證券金融三個專業。今年就業形勢挺好,我們班30個人,23個進銀行的,2個進國稅局的,2個證券公司的。進銀行的同學有幾個是進了深發展、華夏、中信等好銀行。祝好運。
『陸』 保險學專業,怎麼樣
保險學,在不懂情況的人看來也許畢業就是賣保險的……
實際上,保險學屬於應版用經濟學大類,它是金融權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得好,且是名校出身,進金融機構或者大型的保險企業從事管理分析工作,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柒』 廣東金融學院的保險專業怎樣,將來出路好嗎。非常希望來自廣金保險專業師兄門的專業解答。
我明年就畢業了,對廣金的保險專業本人覺得還是挺贊賞的,因為比起其他學校的保險課程,我們廣金的保險專業是比較有優勢的。
但個人也談個想法,不過你是做保險還是證券或者是其他的什麼工作崗,基本上都是從業務做起的。做業務很辛苦,但做得好的話也是最容易賺第一桶金的。
工作無非只有兩個崗,一是管理崗一是的業務崗。看你自己喜歡了。
『捌』 廣東金融學院的保險專業如何
我首先要說的是恭喜這位同學·
你能調劑到保險系真的是很好了·
你要知道·來廣金都為三個專業好·金融 會計 保險·
這可是廣金三大招牌專業·
你想想·在廣金讀保險是不是比在廣金讀管理、心理、計算機等專業要好呢?
而且·怎麼說·保險也是金融的一大塊!
金融行業少了保險是成不了金融的·
廣金的保險也算是老牌專業了·
另外·你學保險如果從事保險這一塊的話·其實不錯·
中國的保險市場很廣大·
很多公司都有廣金的人·從事保險的收入很客觀呢!
再說呢·你也不一定要從事保險這一行·
你還可以為進入銀行、會計、證劵等努力·
這個的話·你認認真真學好·發展好自己·不是問題咯!
加油!
『玖』 請問廣東金融學院有些什麼好的專業
廣東金融學院是財經類大學。比較好的專業有金融系的金融理財,金融學,國際金融,國際投資師。會計系的會計學,審計學,財務會計。保險系的保險學,保險精算。
例如:會計系
會計系創建於1993年5月。2004年5月,該校晉升為廣東金融學院,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會計系晉升為廣東金融學院會計系。
會計系內設教學機構有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金融會計和會計實驗等6個教研室。系內設有「現代財務與會計」、「現代公司理財」、「會計與金融發展」3個研究所。另內設有系辦公室、系輔導員辦公室教輔和管理機構。
會計系現開設有會計學、審計學和財務管理3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生2820人(其中2007級583人、2008級667人、2009級768級、2010級802人)。會計系師資力量雄厚,全系擁有64名教職工。系內專職教師53人,校內兼職教師16人,有教授10名,副高職29名,博士12名。本系「雙師型」教師資源豐厚,全系有注冊會計師11人,高級會計師5人。
2004年升本以來,全系教師主持省廳級以上科研課題40多項,在《會計研究》、《財政研究》、《金融研究》、《審計研究》等國內外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450多篇,獲校級以上各類教學科研獎40多項。
會計系秉承「博學、誠信、和諧、進取」理念,發揚會計系務實進取的優良傳統,致力為經濟社會培養高素質的財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