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基金 > 雨花齋文教基金會

雨花齋文教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3-31 08:44:48

A. 翁重鈞的社團任職

嘉義縣兵役協會委員,「救國團嘉義市指導委員會委員」,人間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B. 鄧麗君文教基金會簽約歌手都有誰

有很多都是小鄧麗君,模仿得比較像的。

C. 台灣鄧麗君文教基金會的介紹

台灣鄧麗君來文教基源金會成立於1995年10月14日,由中華電視台、PolyGram(寶麗金)唱片公司及TAURUS(日本金牛宮)唱片公司共同捐助設立。鄧麗君小姐於1995年5月8日在泰國清邁因氣喘猝逝,鄧小姐生前演唱事業遍及海內外華人和日本等地,甜美的歌聲溫暖了無數僑胞的心,對於海內外華人的救助更是不落人後,她的人、她的歌聲以深烙所有華人的心中,基金會將秉持鄧小姐生前的遺願為社會奉獻一分心力。

D. 郭松義的個人作品

著作:
1.《封建貴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與何齡修等(本人承擔8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9月
2.《中國古代史料學》,與陳高華等,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再版
3.《清代全史》10卷,任第3卷分卷主編(本人寫17萬字);擔任第二、三、四卷寫作,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方誌出版社,2007年4月再版
4.《中國政治制度史》,白鋼主編(撰寫5萬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5月再版
5.《海上絲綢之路》,與陳高華等,海洋出版社,1991年
6.《中國屯墾史》下冊,與王毓銓等(本人承擔10萬字),農業出版社,1991年
7.《清朝典制》,與李新達等(負責通稿,本人承擔16萬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8.《清代皇族人口行為和社會環境》,與李中清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9.《中國史稿》第七冊,合著(與何齡修共同負責通稿,本人承擔17萬字),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康熙帝本傳》,與楊珍(29萬字),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
11.《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清代卷》,主編並參與寫作,本人承擔8萬字,齊魯書社,1996年11月
12.《中國政治制度通史·清代編》,與李新達等(負責通稿,本人承擔30萬字),人民出版社,1996年;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1月修訂重印
13.《中國航運史》,與張澤咸(20萬字),文津出版社,1997年
14.《中國屯墾史》,與張澤咸(20萬字),文津出版社,1997年
15.《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系》(45萬字),商務印書館,2000年
16.《中國經濟通史·清代經濟史》,參加農業編第二、三章寫作(14萬字),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5月再版
17.《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40萬字),與李中清等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8.《水利史話》(11萬字),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7月再版
19.《遼東移民中的旗人社會》(35萬字),與定宜庄等,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20.《清代民間婚書研究》(28萬字),與定宜庄,人民出版社,2005年
21.《民命所系:清代的農業和農民》(45萬字),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7月
22.《中國婦女通史·清代卷》(71萬字),杭州出版社,2010年11月
論文:
1.《江南地主階級與清初中央集權的矛盾及其發展和變化》,《清史論叢》第1輯,中華書局,1979年
2.《略論我國封建時代的糧食生產》,與張澤咸、王曾瑜,《中國史研究》,1980年第3期
3.《清初封建國家墾荒政策分析》,《清史論叢》第2輯,中華書局,1980年
4.《論「攤丁入地」》,《清史論叢》第3輯,中華書局,1982年
5.《清初人口統計中的一些問題》,《清史研究集》第2輯,中華書局,1982年
6.《清代國內的海運貿易》,《清史論叢》第4輯,中華書局,1982年
7.《從遼餉九厘銀的重新徵收論清初的三餉蠲免》,《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集刊第2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8.《康乾盛世》,《文史知識》,1983年第3期
9.《明末的三餉加派》,《明史研究論叢》第2輯,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清代田土計量種種》,《清史研究通訊》,1984年第1期
11.《清代地方誌的纂修》,《中國地方誌通訊》,1984年第2期
12.《清代的人口增長和人口流遷》,《清史論叢》第5輯,中華書局,1984年
13.《鄭成功和施琅》,與何齡修,《台灣鄭成功研究論文選》(續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14.《怎樣學習清史》,《書林》叢書《怎樣學習中國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5.《清代的量器和量法》,《清史研究通訊》,1985年第1期
16.《清朝的會典和則例》,《清史研究通訊》,1985年第4期
17.《清前期天津的海上交通》,《天津史志》,1985年第3期
18.《清代的糧食貿易》,《平準學刊》第1輯,1985年
19.《川劇「拉郎配」史實考》,《學林漫錄》第11輯,中華書局,1985年
20.《簡評〈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中國地方誌》,1986年第1期
21.《從宗譜資料看清代的人口遷徙》,《清史研究通訊》,1986年第2期
22.《古籍所載有關玉米別稱的幾點辯證》,《中國農史》,1986年第2期
23.《番薯在浙江的引種和推廣》,《浙江學刊》,1986年第3期
24.《清朝政府對明軍屯田的處置和屯地的民地化》,《社會科學輯刊》,1986年第4期
25.《玉米、番薯在中國傳播中的一些問題》,《清史論叢》第7輯,中華書局,1986年
26.《清代的畝制和流行於民間的田土計量法》,《平準學刊》第3輯,中國商業出版社,1986年
27.《珍貴的資料、豐富的收藏——介紹美國猶他家譜學會所藏我國台灣家譜資料》,《台灣研究集刊》,1987年
28.《清代牛租剝削初探》,《中華文史論叢》,1987年第1期
29.《清代人口問題與婚姻狀況的考察》,《中國史研究》,1987年第3期
30.《猶他家譜學會和它收藏的中國資料》,《中國史研究動態》,1987年第4期
31.《曲阜孔府與明清貴族地主》,《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論文集》,中華書局,1988年
32.《清初四川外來移民和經濟發展》,《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4期
33.《康熙朝官員的「捐助」活動》,《歷史檔案》,1989年第1期
34.《述康熙整飭吏治》,《故宮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4期
35.《康熙禁航南洋和雍正重開南洋貿易》,《平準學刊》第4輯(下),1989年
36.《花生別稱小考等二篇》,《平準學刊》第5輯(上),1989年
37.《康熙五十五年至六十一年國外來船等三篇》,《平準學刊》第5輯(下),1989年
38.《論明清時期的關羽崇拜》,《中國史研究》,1990年第3期
39.《孔姓家譜和孔氏家族組織——介紹曲阜孔府所藏家譜資料》,《譜牒學研究》第1輯,1990年
40.《清代人口流動與邊疆開發》,《清代邊疆開發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41.《明清兩代詔選「淑女」引起的動亂》,《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1期
42.《清代的貴州古州屯田》,《清史研究》,1991年第1期
43.《制度史研究的新成果——〈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社會科學》,1991年第4期
44.《清初的更名田》,《清史論叢》第8輯,中華書局,1991年
45.《清代蠲免政策中有關減免佃戶地租規定的探討》,與李新達,《清史論叢》第8輯,中華書局,1991年
46.《康熙帝玄燁》,《清代皇帝傳略》,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
47.《清代湘西苗區屯田》,《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48.《清代江南大俠甘鳳池》,《文史知識》,1992年第11期
49.《清初四川「招民墾荒」和經濟發展》,《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中華書局,1992年
50.《明代的內河航運》,《明史論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51.《清代山東糧食畝產的估算》,《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
52.《清代農村伙種關系試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1期
53.《刷新政治、改革經濟的清世宗》,《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人物》,海南出版社,1993年
54.《小農經濟運作中的幾個關系問題》,《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1期
55.《清前期南方稻作區的糧食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1期
56.《清代地區經濟發展的綜合分類考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4年第2期
57.《清代糧食市場和商品糧食數量的估測》,《中國史研究》,1994年第4期
58.《清宗室的等級結構及經濟地位》,《清代皇族人口行為和社會環境》,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59.《近世商業觀念的轉變》,(台灣)《歷史月刊》第81期,1994年
60.《漫談清代的人口政策》,(台灣)《歷史月刊》第81期,1994年
61.《清前期內河航運考略》,《清史論叢》,1994年
62.《讀〈中國邊疆民族管理機構沿革史〉》,《中國史研究動態》,1994年第8期
63.《三藩事件後清朝的軍制改革》,《商鴻逵教授逝世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64.《清代北方旱作區的糧食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1期
65.《清代的皇族》,《文史知識》,1995年第12期
66.《清代紳衿階層婚姻狀況的考察》,《華夏文明與傳世藏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67.《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婚姻、家庭史研究概述》,(日)《中國史學》第6卷,1996年
68.《清代的納妾制度》,《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6年
69.《清宗室的等級和特權》,(台灣)《歷史月刊》第109期,1997年2月
70.《清代的勞動力狀況和各從業人數的大體估測》,《慶祝楊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71.《清代的童養媳——55例刑事案例抽樣分析》,(韓)《東洋學研究》,1998年4月
72.《18、19世紀的中國農業生產和農民》,《中國歷史上的農民》,(台灣)文教基金會,1998年2月
73.《中國社會史研究五十年》,《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4期
74.《清代男女的初婚年齡》,《慶祝王鍾翰教授八十五暨韋慶遠教授七十華誕學術論文合集》,黃山書社,1999年
75.《清代婚姻關系的變化與特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0年第2期
76.《清代403宗民刑案例中的私通行為考察》,《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
77.《補闕拾遺 以小見大——讀〈清代科舉制度考辯〉》,《史學集刊》,2000年第3期
78.《嘉慶間圖欽圖敏信奉天主教論處案——兼及宗室蘇努獲罪被糾史實拾遺》,《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論文集》,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0年
79.《介紹遼寧省檔案館典藏的明清檔案和曲阜孔府檔案》,(台灣)《近代中國》第139期,2000年
80.《清代人口流動和婚姻地域圈的關系》,《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2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81.《清代的寡婦轉房》,《清史論叢》1999年號,2001年
82.《尋找真正的活歷史:人口統計、田野調查和歷史文獻結合的新嘗試》,與定宜庄,《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83.《清代婦女的守節和再嫁》,《浙江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
84.《明清時期的糧食生產與農民生活水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學刊》第1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85.《清宣統年間北京城內人口死亡情況的分析》,《中國人口科學》,2002年第3期
86.《從贅婿地位看入贅婚的家庭關系——以清代為例》,《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
87.《開展性別史研究需要做大量基礎工作》,《歷史研究》,2002年第6期
88.《清代刑案中記錄的蒙汗葯》,《清史論集:慶祝王鍾翰教授九十華誕》,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89.《讀〈清代科舉家族〉》,《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1期
90.《情理法的矛盾:清乾隆朝婦女奔逃案件中的情慾因素》,《情慾明清·達情篇》,(台)麥田出版社,2004年
91.《曲阜「孔府檔案」中記載的乾隆南巡和東巡》,《明清史論叢——孫文良教授誕辰七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遼寧大學出版社,2004年
92.《清代男女生育行為的考察》,《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2期
93.《清代小農家庭規模的考察》,《中國社會經濟史論叢:吳承明教授九十華誕紀念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94.《清代的婦德教育》,《清史論叢》2007年號,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
95.《自殺與社會:以清代北京為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7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96.《清代社會變動和婦女的思想行為》,《紀念許大齡教授誕辰85周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97.《清代的災害和農業:兼及農業外延式發展與生態的關系》,《中國古代災害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98.《清代的山西商人:根據136宗個人樣本所作的分析》,《中國經濟史研究》2008年第1期(《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Higher Ecation Press,Volume4-Number2-June2009)
99. 《清代的任官迴避制度》、 《清代的「黃宗羲定律」效應》、《清代的「農轉非」》《清史鏡鑒:部級領導幹部清史讀本》第1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
100.《清代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經營的新概念》,《清史鏡鑒:部級領導幹部清史讀本》第2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101. 《清代的自耕農和自耕農經濟》,《清史論叢》2009年號,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年
102. 《政策與效應:清中葉的農業生產形勢和國家政策投入》,《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03.《清代北京的山東移民》,《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2期
104.《農民進城和我國早期城市化:歷史的追溯和思考》,《浙江學刊》,2011年3期
史料整理:
1.《曲阜孔府檔案史料選編第二編(明代檔案史料)》,合作項目選編,齊魯書社,1980年
2.《曲阜孔府檔案史料選編第三編(清代檔案史料)》,合作項目選編,齊魯書社,1980年——1985年
3.《古代中越關系史料選編》(清代部分),與陳智超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4.《有關玉米、番薯在我國傳播的資料》,與鄧自燊,《清史資料》第7輯,中華書局,1990年

E.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的基金會介紹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和中國福利會合署辦公,由中國福利會副主席、秘書長許德馨兼任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秘書長,並由海內外理事138人組成。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的各項事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已成為社會知名基金會之一。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的資金主要來自海內外友好團體、單位和個人的捐贈,充分尊重捐贈者的意願,用於發展上海地區和中國邊遠貧困地區的婦幼保健、少年兒童文教福利事業。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成立至今,積極募集資金,資助支持宋慶齡創辦的中國福利會的婦女兒童事業;堅持面向基層和貧困地區,開展以內蒙古呼倫貝爾、安徽金寨、海南文昌為重點的文化扶貧工作,改善當地的婦幼保健設施;重視國際間的學術和文化交流,進行課題研究和合作辦學;上海宋慶齡基金會與日本宋慶齡基金會、加拿大宋慶齡兒童基金會和匈牙利宋慶齡兒童友好基金會以及其他國外友好組織建立了良好關系,開展多項卓有成效的合作;與31個國家和地區的少年兒童文化組織、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少年兒童文化交流活動,為增進國際友好、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努力。
進入21世紀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上海宋慶齡基金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逐步創立和建設了標志性活動項目「兩獎」「一節」,即「宋慶齡樟樹獎」、「宋慶齡獎學金」和「上海國際少年兒童文化藝術節」,這對鼓勵全社會關心婦女兒童,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國際間少年兒童的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F. 法鼓山的基金會

法鼓山體系有6個運行的基金會,其個別成立日期如下:
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1992年3月17日經教育部核准成立,同年7月14日正式運行。
法鼓山佛教基金會 1997年6月25日經內政部核准成立。
法鼓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2001年3月成立。
法鼓山人文獎助學術基金會 1999年10月4日成立。
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2006年1月18日經教育部核准成立。
法鼓山大愛基金會

G. 巴薩球衣前方的聯合國兒童文教基金會是免費的贊助嗎

巴塞羅那俱樂部球衣107年無胸前廣告的歷史有望在近日結束。新賽季中,巴薩球衣胸前將印上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字樣。好奇的球迷也許會問,巴薩這么做會有多少廣告費進帳?答案是:零歐元。

此項計劃屬於巴薩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公益合作,旨在喚起全世界更多的人去關心身處飢餓和貧窮之中的兒童。不僅如此,巴薩還承諾將每個賽季總收入的0.7%捐獻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根據俱樂部財務主管索里亞諾公布的最新財務報告計算,巴薩每個財政年度捐款數額將在200萬歐元上下。

H. 提供一下台北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全部照片

網上基本上都有

I. 謝震武的工作經歷

《新法中情》(類戲劇,單獨主持)
《超級大富翁》
《愛的任務》(與曾寶儀主持) 《非常世代》(與璩美鳳主持,播映期間:1999年01月26日~1999年09月01日,共31集)
《快樂專賣店》(與曾寶儀主持)
《快樂有go正》(與楊千霈、劉真、JR、Gino共同主持)
《全民快樂有go正》(與唐從聖、劉真共同主持)(播映期間:2009年03月07日~播映中) 《天天星期八》(與吳淡如主持)
《愛情HOTEL》(與吳淡如主持)《民視監察怨》 《公民眾意院》(播映期間:2006年04月01日~2008年03月01日,共94集)
《街頭博識王》(播映期間:2008年11月03日~播映中) 《今晚誰當家》
《新聞面對面》 《天黑請閉眼》
中華民國法務部、國際獅子會300A3區、富邦文教基金會、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主辦,《重塑少年青春版圖:校園廣播站》卡式錄音帶第三卷A面〈休閑安全〉

J. 文教基金會什麼意思

文化與教育等相關領域的一個基金會。

閱讀全文

與雨花齋文教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低於0 瀏覽:741
買國債一千萬五年有多少利息 瀏覽:637
廈大教育發展基金會聯系電話 瀏覽:175
廣東省信和慈善基金會會長 瀏覽:846
哪幾個基金重倉旅遊類股票 瀏覽:728
金融債和國債的區別 瀏覽:515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 瀏覽:8
債券的投資風險小於股票 瀏覽:819
鄭州投資理財顧問 瀏覽:460
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 瀏覽:232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 瀏覽:856
文化禮堂公益慈善基金會 瀏覽:499
通過基金可以投資哪些國家的股票 瀏覽:943
投資金蛋理財靠譜嗎 瀏覽:39
舊車保險如何過戶到新車保險 瀏覽:820
易方達國債 瀏覽:909
銀行理財差不到交易記錄 瀏覽:954
買股票基金應該怎麼買 瀏覽:897
鵬華豐實定期開放債券a 瀏覽:135
怎麼查保險公司年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